鸟类资源的保护

合集下载

保护鸟类的建议10条

保护鸟类的建议10条

保护鸟类的建议10条
1. 保护鸟类的栖息地:确保鸟类有足够的栖息地和食物供应,保护他们的繁殖地和迁徙路线。

2. 减少栖息地破坏:限制开发和破坏鸟类的栖息地,减少森林砍伐、湿地填埋等活动。

3. 禁止非法捕捉和猎杀:加强对非法捕捉、贸易和猎杀鸟类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和罚则。

4. 防止鸟类触电:采取措施减少鸟类因触电而死亡,如安装隔离装置和改进电力设施。

5. 禁止使用有害农药:限制使用对鸟类有害的农药,推动有机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

6. 消除外来物种:控制和消除对鸟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

7. 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设立鸟类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和保护措施。

8. 教育公众:加强对公众的鸟类保护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9. 科学研究和监测:开展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和数量变化,为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10.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候鸟和迁徙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推动全球鸟类保护工作的发展。

保护鸟类的行动措施保护野生鸟类宣传标语

保护鸟类的行动措施保护野生鸟类宣传标语

保护鸟类的行动措施保护野生鸟类宣传标语保护鸟类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宣传和促进保护野生鸟类的意识和行动,以下是一些保护鸟类的行动措施和宣传标语:1.保护鸟类生境:-构建生态湿地,为鸟类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禁止非法砍伐森林,保护鸟类的栖息地。

-限制开发建设,保护鸟类的繁殖和迁徙地。

宣传标语:-保卫鸟巢,助力繁衍繁殖!-保护湿地,守护美丽鸟儿家!-绿色发展,让鸟儿飞翔自在!2.禁止非法猎捕和捕杀:-打击非法猎捕行为,保护稀有鸟类。

-禁止食用野生鸟类,避免过度捕杀。

-制定严格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鸟类的生命安全。

宣传标语:-红嘴黑颈,保护不轻松!-不捕不杀,让鸟儿自由飞翔!-友善鸟儿,远离猎枪!3.倡导生态农业和绿色用电:-倡导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对鸟类的危害。

-提倡绿色用电,减少火灾对鸟类栖息地的破坏。

-保护农田生态,提供鸟类的食物和栖息地。

宣传标语:-绿色农业,保护有翅膀的友谊!-纤巧嗓音,绿电成全!-生态农庄,和鸟儿为邻!4.重视鸟类科学研究和保护教育:-加强对鸟类的科学研究,了解其分布和迁徙规律。

-加强对公众的保护教育,提高对鸟类保护的认识。

-建立鸟类保护组织,加强合作推进鸟类保护。

宣传标语:-科研力量,助鸟儿飞翔!-小手牵鸟儿,大家一起保护!-团结合作,共筑鸟儿乐园!5.打击非法鸟类贸易:-加强打击非法鸟类贸易,保护珍稀鸟类。

-加强边境监控,防止非法鸟类走私。

-鼓励公众举报非法鸟类贸易行为。

宣传标语:-非法贸易,鸟儿惨叫!-禁止走私,鸟儿自由飞翔!-保护生命,拒绝鸟类贸易!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保护鸟类不仅是人类道德的追求,也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希望以上行动措施和宣传标语能够引起更多人对鸟类保护的关注和参与,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2024年宣传保护鸟类的演讲稿样本(三篇)

2024年宣传保护鸟类的演讲稿样本(三篇)

2024年宣传保护鸟类的演讲稿样本各位教育工作者,全体少先队员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在这里,我代表____班的一名成员,同时也是杭州市的一名爱鸟小使者,发表几点意见。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与我们人类共生共荣,维护鸟类生存,就是维护我们人类自身的生态环境。

身为少先队员,我们肩负着爱护鸟类、保护自然的神圣职责。

在此,我向全体少先队员提出以下倡议:一、积极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自觉遵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广泛宣传爱鸟护鸟的理念,增强对预防禽流感等疾病传播的认识。

二、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为它们营造一个安全、适宜的生活空间。

三、坚决做到不伤害、不捕捉、不笼养任何野生动物,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权利。

四、对于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要勇于劝阻和纠正,一旦发现非法捕杀、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五、自觉抵制食用野生动物,同时劝导家人和朋友们不要食用,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六、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受伤或生病的野生动物,要及时联系相关动物保护部门,给予它们必要的救助和关怀。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呵护生命的重任,用实际行动为建设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成为守护鸟类、守护自然的小卫士,用爱心和行动传递保护环境的正能量。

2024年宣传保护鸟类的演讲稿样本(二)鸟类作为自然界中的珍贵生灵,与人类共生共荣,其美丽的身姿和悦耳的鸣叫为四季变换增添生机与色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在当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更加珍视并保护这些天空中的精灵。

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角尾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每年,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越冬,这一景象不仅吸引了众多目光,更赋予了角尾乡“候鸟天堂”的美誉。

因此,保护和改善候鸟的栖息环境,对于我们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鸟类保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非法捕杀、交易等行为依然威胁着鸟类的生存。

保护鸟类的方法

保护鸟类的方法

保护鸟类的方法:
1、保护鸟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保护鸟类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

2、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以就地保护为主。

3、对鸟类的救助:一般情况下在自然界遇到伤病的普通的鸟,如果不是特别珍稀、国家重点保护的鸟,就不要管它。

因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会有生老病死,而且,生物间有复杂的食物网,每个个体都要进入自然循环中去。

弱势个体最终会被自然淘汰,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和营养。

4、提高保护鸟类的意识,加强保护措施是保护鸟类的重要保障。

受到保护的鸟类:
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

国家保护鸟类的介绍

国家保护鸟类的介绍

国家保护鸟类的介绍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重视保护野生动物。

其中,鸟类保护备受关注。

为了保护鸟类,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下面我将对这些措施进行介绍。

第一步,对保护对象的确定。

国家对于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大部分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因此我们在保护鸟类时,应首先了解哪些鸟类属于保护对象。

第二步,建立保护区。

保护区是鸟类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保护区,可以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地,增加鸟类的繁殖率和生存几率。

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个鸟类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
都受到严格的保护。

第三步,加强监管机制。

政府对于保护区进行严格的监管,发现违反
保护条例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法
律法规,对于非法猎杀和贩卖鸟类的行为进行打击。

第四步,开展科普宣传。

提高公众对于鸟类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是鸟类保护的重要内容。

政府、媒体和社会团体举办了多次鸟类保护
的宣传活动,向大众介绍鸟类的生态环境、生存状态和重要价值。

在以上措施的带动下,国内鸟类保护事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
些濒危物种的数量也在逐渐恢复。

但是,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扰动,合理利用资源,积
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为鸟类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鸟类的保护和招引

鸟类的保护和招引

鸟类的保护和招引一、鸟类资源的概况地球上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鸟类更是绚丽多姿,引人喜爱,它给人们生活增添情趣和活力。

可是鸟类并不是大自然的宠儿,它具有不平凡的经历,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

鸟类的祖先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距今大约有一亿六千万年。

它是从古代爬行类化而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物地进化,古代鸟类获得了飞翔能力和温血的条件,在形态和生理上比古代爬行类更为优越。

到新生代(距今约七千万年)以后,鸟类就得到了大发展。

估计地球上生存过一百六十万种鸟类。

但由于地球历史的演变,出现过巨大的造山运动以及气候的剧烈变化,很多种遭到了绝灭。

到更新世(距今约三百万年)早期,估计鸟类种数尚有一万二千种,但在几次冰的分割袭之下,大约又有四分之一的鸟类相继消亡。

在人类出现以后,随着对自然的开发和工农业的发展,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因而使鸟类资源进一步遭受破坏。

至今全世界鸟类只剩下九千余种了,而且绝灭的速度大大加快。

有人估计,从十六世纪以来,被人类直接消灭和因破坏环境而灭绝的鸟类有一百五十种之多,尚有数百种鸟类濒临绝境。

例如一种形大而不飞的珍稀鸟类,名叫无翅海雀,原来生活在菲罗兹群岛和格陵兰岛,于十八世纪又居于冰岛一带,但不断受到海员的袭击,既猎捕又取卵,没过多久,最后的海雀就在1844年被消灭了。

又如新西兰的恐鸟和马达加斯加岛的象鸟,也遭到同样的厄运。

鸟类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许多食虫鸟类,通常处于食物链的高级营养层次,它们在维持自然的协调关系、控制一些害虫种群的消长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松毛虫是我国最多的森林害虫之一,据调查,它的天敌有273种,其中食虫鸟类占38,其它还有寄生蜂、真菌、细菌等,都控制着松毛虫的发生蔓延。

特别是鸟类,因其种类多、数量大,捕食量大,活动范围广,起着更有效的生物防治作用。

如一只黄鹂,每天能消灭20—30条松毛虫,大山雀更是捕食松毛虫的能手,在育雏期间,一只山雀一天能消灭200条松毛虫。

保护鸟类的建议10条

保护鸟类的建议10条

保护鸟类的建议10条
1. 尊重鸟类的栖息地,不要破坏或破坏它们的巢穴和栖息地。

2. 避免使用杀虫剂和农药,因为它们可能对鸟类造成伤害。

3. 不要乱丢垃圾,特别是塑料垃圾,以免鸟类被误食或被缠绕。

4. 遵守法律规定,不要捕捉、猎杀或非法交易鸟类。

5. 尽量减少对鸟类的干扰,尤其是在繁殖季节,避免靠近鸟巢或幼鸟。

6. 在观鸟的时候保持安静,避免突然的噪音或行动,以免惊扰鸟类。

7. 支持鸟类保护组织,参与志愿者活动,推动鸟类保护工作。

8. 推广鸟类保护的意识,教育他人关于鸟类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9. 支持和参与鸟类调查和监测项目,为鸟类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10. 关注和支持鸟类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

关于保护野生鸟类的资料

关于保护野生鸟类的资料

保护野生鸟类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保护野生鸟类的资料:
1.了解鸟类习性和栖息地:不同种类的鸟类有不同的习性和栖息地需求。

了解它们的生活
方式、迁徙路径、繁殖季节和所需的食物等信息,有助于提供更好的保护措施。

2.设立保护区和禁猎区:建立鸟类保护区和禁猎区,为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这可以通过法律、政策和管理规定来实施。

3.建议合理的农业实践:农业活动对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造成影响。

推广可持续农业
实践,例如有机农业和农田生态系统恢复,可以减少对鸟类的负面影响。

4.控制非法捕捞和盗猎:非法捕捞和盗猎对野生鸟类构成威胁。

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
行为,并提高人们对保护鸟类的意识和教育。

5.保护栖息地:保护鸟类的栖息地是重要的保护措施。

这包括维护湿地、森林、草原等自
然生态系统,以及恢复受损的栖息地。

6.建立人工巢穴或鸟类保护设施:为某些鸟类提供适当的人工巢穴或建立保护设施,例如
鸟类观察站和鸟类保护园区,以促进繁殖和观测活动。

7.教育与宣传:通过教育和公众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野生鸟类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倡导
尊重自然和环境的价值。

这些资料可以作为起点,但保护野生鸟类是一个复杂而持久的任务。

理解和尊重鸟类的重要性,以及采取可持续的行动来保护它们,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类资源的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一、鸟类资源概况根据化石材料的研究和推测,大多数人认为在过去约 13 000万年中,地球上曾有50万种鸟类。

在自然演化的漫长进程中,绝大多数鸟类逐渐绝灭,到史前人类时期(250万年前的更新世),鸟类种数可达11 500种,从那时起,减少到现在的约156个科9 000余种,其中还包括一些可能已绝灭的种类。

从1600年以来有近 100 种鸟类可能已经绝灭(表8)。

可见,与历史上物种绝灭速度相比,人类大大加速了这种自然演化进程。

已经绝灭的鸟类中90%为岛屿鸟类。

现已查明,人类引入外来动物是其绝灭的最主要原因,太平洋诸岛中绝灭的鸟种最多。

表8 自1600年以来已绝灭的鸟种名录(自 Guy Mountfort等,1988)续表续表除了已绝灭的种类,还有1000多种鸟类的生存状态受到严重威胁。

依据对现存状况的了解程度又分成以下7种情况。

E濒危种(endangered)确认该种有绝灭危险,如不迅速改变生活状况,物种很难继续生存。

V易危种(vulnerable)比濒危物种受到的威胁程度略轻,很可能转变为濒危物种。

I未定种(indeterminate)该种鸟类可能是濒危种或易危种,至少也是稀有种,因证据不足,暂时不能确定其归属。

K不详种(insufficiently known)怀疑该种有绝灭危险,因缺乏资料,暂不能明确确定。

R稀有种(rare)种群数量很少且多年变化不大,有绝灭的危险,需认真管理。

S特别种(of special concern)该种目前虽无绝灭危险,因其分布窄小且有较大生物学意义,应该特别关心该种的保护。

还有相当一部分鸟类,可能会属于上述各类中的一员,由于目前研究得还不够充分,尚不能排定具体位置,留待继续研究。

这些种类一并归入K类,称为红皮书候补种(表9)。

表9 受到严重威胁的鸟种数量(自 Guy Mountfort等整理)39%受到严重威胁的鸟类(402种)只在海岛分布。

太平洋地区不仅受到严重威胁的鸟种数量最多(110种),濒危种和易危种也相对较多,分别占其各自总数的50%和40%以上。

大多数受到严重威胁的海岛鸟为森林鸟类,相当多的濒危种栖居在季风林或温带林中。

栖居地破坏对海岛鸟类具有最大的全面威胁。

没有列入上述受到严重威胁名单中的鸟类,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存活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许多威胁鸟类生存的因素并没有明显的改进或消除,因此,保护人类共有的鸟类资源仍是各国人民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岛屿星罗棋布,植被类型繁多,鸟类资源极其丰富。

全世界现存鸟类中,我国有81科、1244种(及944亚种)鸟类,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有许多珍贵特产种类,例如鸳鸯、红嘴相思鸟、褐马鸡、蓝马鸡、红腹锦鸡、黄腹角雉等,以及数十种狩猎鸟和百余种观赏鸟。

我国鸟类资源的另一特征是迁徙鸟类种类繁多,许多种类来往于俄罗斯、日本、东南亚甚至更远。

在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规定保护的种类就有227种。

我国丰富的鸟类资源同样受到人类的直接破坏、环境改变及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

尽管不断宣传爱鸟护鸟的意义并有相应的法律保护,许多地区仍有人任意捕杀鸟类,集体冬猎或在鸟类迁徙途中截猎,各地标本厂全年出猎,外贸部门收购,有的食品公司和个体餐馆高价套购所谓“生、猛、活、鲜”动物,严重破坏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资源。

现在,雁鸭和雉鸡类的产量已明显下降,由于连年收购,画眉、百灵及相思鸟等资源也受到威胁。

许多城市公园,甚至远郊和山区已经很少见到鸣禽。

森林鸟类资源严重破坏的结果,造成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失控,各种虫害连年发生。

因此,进一步加强保护鸟类资源教育,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是极为迫切的任务。

二、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主要措施任何一种鸟类绝灭都是灾难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鸟类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期资源普查摸清资源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地区性的各级各类保护名单,使鸟类资源管理工作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上。

2.开展科学研究找出濒危原因及影响鸟类资源变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挽救措施。

影响鸟类种类和数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因子对鸟类存活的影响。

近来,多变量分析广泛用于鸟类栖居地研究,更有可能找出影响鸟类存活的主要因素。

深入研究并科学地消除这些影响,可在保护鸟类资源,拯救濒危物种方面起决定作用。

长期的鸟类学研究对于资源保护工作特别重要,只有通过长期监测,才能找出种群参数的变化及其栖居地需要。

因为不同年份的种群数量不同,气候条件及其它一些变化的因素每年都有差异,其栖居地的需要很可能不同。

长期研究的另一优点是可以找出种群中各种成分(如幼鸟、成鸟以及不同季节、年份等)的栖息地特征,这对于稀有种的保护具有特殊意义。

3.建立保护区、禁猎区当一个物种的大部分自然栖息地已被人类占据时,留出一块面积适当的地方,连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及其它野生动物一并保护下来,是目前各国采取的主要办法。

由于保护区或禁猎区都是该种鸟类早已适应的环境,保护和恢复鸟类资源常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以上,一般较有成效国家的保护区面积也占国土面积的4%左右。

4.人工饲养繁殖如果一种鸟类在先前的自然栖居地内数量很少,为了迅速恢复该种鸟类的种群数量,可在野外捕捉鸟类,在人工或半人工状态下饲养繁殖,并将离巢幼鸟或连同亲鸟一起放回自然界,称为“再引入”。

采用此种办法。

游隼(Falco peregrinus)、黄颈黑雁(Branta sandvicensis)在美国一些地区都脱离了濒危状态。

当然,动物园内饲养和繁殖也是一种补充途径。

迄今世界各地动物园内人工繁殖的鸟类约600余种,其中有许多濒危鸟类已繁殖成功。

5.制订法律保护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保护鸟类资源的各项规定,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

它可以推动各国各地区的鸟类保护活动;通过国际间立法,更可以保护迁徙鸟类的安全。

因为许多迁徙鸟常飞越或停息在几个不同国家,保护这些鸟类需多个国家共同努力。

6.国际间合作野生鸟类资源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好鸟类对全人类都有益处。

为此,国际上成立了许多非政府的学术性组织,联合国也有与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关的各种组织,共同推进世界性的鸟类资源保护工作。

直接与保护鸟类有关的组织有: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国际水禽研究总局(IWRS),鸟类生活国际局(BLI)(原 ICBP),国际动物保护协会(ISPA),国际鹤类基金会(ICF),世界雉类协会(WPA)等许多专业和群众组织机构。

它们的主要工作是支持、推动和发展鸟类的保护和研究,促成国际间保护鸟类及其栖居地的协议、条约和公约,在定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上,起草优先采取的行动及提交各国讨论的方案。

鸟类生活国际局还接受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委托,负责制定世界濒危鸟种名录,以《红皮书》的形式不断反映世界各国鸟类研究者的最新资料。

在BLI的指导协助下,已实施了成百个保护方案,有些工作已使一些种类从几乎不可避免的绝灭状态挽救过来。

7.开展群众性的爱鸟护鸟教育实质上这是最重要一项保护鸟类资源的措施。

许多国际机构和各种保护协会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通过召集会议,举办展览,播放影视节目,选定国鸟(表10)、省鸟及爱鸟周、爱鸟日的活动,宣传爱鸟护鸟的重大意义,增进群众的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因为地球上鸟类资源的安全状况最终要取决于人类对保护鸟类的认识及行动。

在欧洲,绿色和平运动已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推动和促进各国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

表10 部分国家及地区的国鸟三、鸟类资源的合理利用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持续利用。

合理利用鸟类资源对于发展经济,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开展科学研究,改善和丰富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促进国际交流等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合理利用鸟类资源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当前研究较多的是狩猎鸟及森林鸟类的合理利用。

(一)狩猎鸟的合理利用狩猎鸟类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用或羽用鸟类。

一般要求体型较大且肉质鲜嫩,主要是鸡形目、雁形目、鹬形目和鸽形目的成员。

北美的主要狩猎鸟分为两类:山地鸟和水禽。

前者有雉鸡、鹌鹑、鹧鸪、松鸡、火鸡和斑鸠,后者包括野鸭、雁、鹅及鹬、沙锥、鸻、秧鸡及瓣蹼鹬等。

无论为着经济目的还是体育运动,首先要严格整顿狩猎队伍和狩猎秩序。

在对狩猎资源及其数量变动情况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法规和规定,依法严格管理,确保狩猎鸟类资源的永续利用。

为了防止乱捕滥猎,一些国家采取狩猎证发放制度。

但是,单靠狩猎证并不能有效保护狩猎鸟资源。

有些国家指定猎区和猎场,限定狩猎季节及狩猎鸟的种类和数量。

如果狩猎鸟资源下降或受到不良气候影响,常大量缩减狩猎季节或干脆关闭猎场。

此外,对狩猎枪械有严格规定,严禁采用对资源造成毁灭性危害的狩猎方法。

为了防止水禽的铅中毒,已开始禁止使用铅弹,改用铁弹。

更为积极的办法是采取猎、养并举。

有些国家已建立了资金筹集体制,开展狩猎鸟研究及建立狩猎鸟保护区,保护狩猎鸟安全繁殖,还有些狩猎鸟在半野生状态下喂养。

为了限制走私及保护濒危鸟类,国际上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其附录Ⅰ和附录Ⅱ中的种类禁止贸易或需特别许可证。

实践证明,只要严格执行保护政策并投入足够资金科学管理,狩猎鸟资源可以得到恢复和发展,从亚洲一些国家引入到欧洲及北美放养的几种狩猎鸟,例如雉鸡现在的数量比原产地还要多。

(二)发挥和利用鸟类在综合治理森林虫害和鼠害方面的作用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专家讨论会上,提出“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的原则。

综合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它按照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及与之有关的环境,尽可能协调地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有害生物种群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这个原则主要体现三个观点:①生态学观点。

有利于保持和建立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②经济学观点。

考虑商品价值,讲究经济核算,力求降低生产成本;③环境保护观点。

注意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力求少用或不用农药。

按照IPM原则,森林虫害及鼠害的综合管理应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努力增强自然控制能力,建立稳定的人为管理生态系统,借以自然地、长期的控制森林虫害和鼠害。

在大面积人工林,尤其是人工纯林,由于林相单一,森林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森林虫害和鼠害时有发生,如何发挥和利用鸟类控制森林虫害和鼠害的作用,是世界各国普遍注意的问题。

营林措施是发挥和利用鸟类防治森林虫害和鼠害的主要和基本方面。

通过营林措施,可以提供和创造适合森林鸟类繁殖、取食等行为活动的生境。

这种营林措施主要包括有指导地造林、择伐、疏伐、对枯立木以及下木层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