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
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个成员国组成,于2001年在上海宣布成立。
它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成员国总面积约占欧亚大陆面积的五分之三;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其已成为解决欧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环境等各种安全问题的关键组织。
编辑摘要
∙蒙蒙站起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会议机制于2004年6月建立,是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协调和磋商机制。
上合组织安秘会第七次会议将于2012年4月12日在北京举行。
∙我来点评
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
上海合作组织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六个国家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它的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为解决欧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环境等各种安全问题的关键论坛,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做出共同努力应对全球面对的各种挑战,并会抓住机会扩大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
[1]
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
[2]
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
上海合作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成员国元首理事会。
该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就组织所有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和指示。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例会,重点研究组织框架内多边合作的战略与优先方向,解决经济合作等领域的原则和迫切问题,并批准组织年度预算。
除元首和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外,还设有议长、安全会议秘书、外交、国防、救灾、经济、交通、文化、卫生、执法部门领导人、总检察长、最高法院院长会议等年度定期会晤机制。
常设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目前设有两个常设机构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怖机构。
秘书处
上海合作组织的机构设置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设在北京,2004年1月正式启动。
秘书处是组织的常设行政机构,为组织框架内的活动提供行政、技术和信息保障。
主要职能包括:协助举行组织的各种会议;参与制定组织的文件草案;协助落实组织通过的各项决议和文件;保管组织的文件、资料;收集、整理和传播组织活动的信息;编制和执行组织常设机构的预算;
秘书处编制30人。
秘书长由成员国按国名俄文字母顺序轮流担任,任期3年。
地区反恐怖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设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打击“三股势力”等领域开展安全合作的常设机构。
地区反恐怖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准备有关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建议和意见;协助成员国打击“三股势力”;收集、分析并向成员国提供有关“三股势力”的信息;建立关于“三股势力”组织、成员、活动等信息的资料库;协助准备和举行反恐演习;协助对“三股势力”活动进行侦查并对相关嫌疑人员采取措施;参与准备与打击“三股势力”有关的法律文件;协助培训反恐专家及相关人员;开展反恐学术交流;与其他国际组织开展反恐合作。
地区反恐怖机构下设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
理事会是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商决策机关,由成员国反恐主管部门负责人或代表组成。
执行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关,编制30人。
最高行政官员为执委会主任,任期3年。
首任执委会主任为卡西莫夫(乌兹别克斯坦籍)。
[2]
组织成员国:上海合作组织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个成员国组成。
组织观察员国:截至2011年,蒙古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为上合组织观察员国。
对话伙伴:斯里兰卡、白俄罗斯。
峰会主席国客人:土库曼斯坦、独立国家联合体、阿富汗、东南亚国家联盟。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近3018.9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面积的五分之三;人口1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3]
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中成员国首脑合影2001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提出作为正式成员加入“上海五国”。
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举行的峰会上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上海五国”成为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规定在比什凯克设立地区反恐怖机构。
2001年9月1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首次会议在阿拉木图举行。
会议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的备忘录,并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
2002年6月圣彼得堡峰会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
2002年7月7日,在圣彼得堡峰会上成员国元首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文件规定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原则及基本合作方向。
此外,峰会还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
2003年9月23日,在北京举行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会议,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通过了2004年上海合作组织首个预算。
纲要明确规定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合作的优先方向及具体实施措施,指出了上海合作组织在20年内实现商品、资金、服务及技术自由流通的经济合作目标。
除元首理事会和政府首脑理事会外,还建立了议会领导人、安全会议秘书、外交、执法、经济、外交、救灾、文化、教育、卫生、边防部门领导人、总检察长、最高法院院长及国家协调员定期会晤机制。
2003年,莫斯科峰会决定地区反恐怖机构所在地由比什凯克改到塔什干。
2004年1月,上海合作组织常设机构—设在北京的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及设在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怖机构启动。
2004年,塔什干峰会上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条例。
蒙古在此次峰会上被赋予观察员地位,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在2005年阿斯塔纳峰会上获得观察员地位。
在北京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框架内设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常驻代表机制。
成员国元首在2005年阿斯塔纳峰会上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常驻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代表条例。
2006年,上海峰会任命努尔加利耶夫及苏班诺夫自2007年1月1日起分别担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和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主任。
[2]
2007年8月16日,六国元首在吉首都比什凯克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8年8月28日,六国元首在塔首都杜尚别通过了《对话伙伴条例》,为上合组织加强与有关国家合作制定了规范性文件。
2009年6月15日至16日,六国元首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签署了《反恐怖主义公约》等文件,巩固了成员国反恐合作的法律基础;斯里兰卡和白俄罗斯获得对话伙伴地位。
2010年4月5日,上合组织成员国签署了《联合国秘书处与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合作联合声明》,将与联合国机构在维护安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和人文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
6月11日,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在乌首都塔什干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接收新成员条例》和《上海合作组织程序规则》等重要文件,标志着组织机制建设全面走向成熟。
2011年6月15日,上合组织成员国签署了极具分量的政治文件《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阿斯塔纳宣言》,它将成为上合组织未来一段时间的行动指南。
[2]
政治合作
解决边界问题,巩固成员国政治互信和睦邻友好;在成员国关切的问题上以上海合作组织名义表示支持,成员国多次阐述对阿富汗、巴以冲突、伊拉克、朝核问题等问题的共同立场,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阿斯塔纳峰会宣言强调改革应遵循最广泛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应为改革设立时限和强行表决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
安全合作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当天,成员国即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在国际上首次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作了明确定义,并提出
成员国合作打击的具体方向、方式及原则。
这发生在911事件之前,体现了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的远见卓识。
上海合作组织由此成为最早打出反恐旗帜的国际组织之一。
每年成员国之间会举行相关军事演习和其他军事合作。
经济合作
涵盖贸易投资、海关、金融、税收、交通、能源、农业、科技、电信、环保、卫生、教育等领域。
[4]
上海合作组织奉行外开放的原则,致力于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已与联合国、东南亚国家联盟、独立国家联合体、阿富汗建立了正式联系。
2004年12月,上海合作组织获得联合国大会观察员地位。
2005年4月中下旬,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分别与独联体执委会和东盟秘书处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2005年11月,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与阿富汗驻华大使签署《关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与阿富汗联络组的议定书》。
2006年2月,联络组举行了首次会议。
此外,上海合作组织还派代表参加了欧安组织的一些活动。
成员国正在研究和商谈上海合作组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经合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亚欧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世界海关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联系的问题。
[2]
第一次峰会——上海峰会: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举行。
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第二次峰会——圣彼得堡峰会: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举行。
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等文件。
第三次峰会——莫斯科峰会:2003年5月29日在莫斯科举行。
六国签署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细则等文件,签署上合组织各机构条例、徽标和秘书长人选。
第四次峰会——塔什干峰会:2004年6月17日在塔什干举行。
六国元首签署塔什干宣言等文件,给予蒙古上合组织观察员地位。
第五次峰会——阿斯塔纳峰会:2005年7月5日在阿斯塔纳举行。
批准上合成员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构想等文件,给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上合观察员地位。
第六次峰会——上海峰会:2006年6月15日在上海。
此次峰会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和“上海五国”机制建立10周年,举世瞩目。
第七次峰会——比什凯克峰会:2007年8月16日在比什凯克举行。
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了《比什凯克宣言》。
第八次峰会——杜尚别峰会:2008年8月28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
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杜尚别宣言》等重要文件,会议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联合公报》。
第九次峰会——叶卡捷琳堡峰会:2009年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
会议结束后,6个成员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并出席了其他重要文件签字仪式。
会议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联合公报》。
[5][6]
第十一次峰会——阿斯塔纳峰会:201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
张德广
第一任秘书长:张德广
张德广,1941年2月生,山东省济宁市人。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
从1965年起,先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担任使馆秘书、参赞、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2 003年5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峰会任命张德广为上合组织第一任秘书长,2004年1月1 5日正式就职。
第二任秘书长: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
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1951年7月25日出生于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
1972年毕业于国立切利诺格勒师范学院外语系。
曾任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副部长和驻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韩国、日本大使。
2007年1月1日起担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通晓俄、英、法语。
[2]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2
在游戏《使命召唤:黑色行动2》(Call of Duty:Black Ops II)中,以中俄为首的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被设计为美国的主要对手之一。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2》的背景设定于2025年,其单机战役部分延续了前作的“强权对抗”的传统。
在这场虚构的战争中,玩家将遭遇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部队,正如他们在前作中对抗来自俄罗斯的阿尔法特种部队。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2》是一款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由Treyarch公司制作,将在201 2年11月13日登陆Xbox360,PS3和PC平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