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形成的方法和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形成的方法和条件

2012年1月5日

玻璃形成的方法和条件

[摘要]本课题针对玻璃的形成特征,简要描述了玻璃的形成方法,玻璃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等,通过完成该课题,熟悉了玻璃形成的一般方法及流程,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关键词] 玻璃形成方法条件

[abstract] This topic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glass features,It describes briefly the formation of glass method,Glass form thermal conditions and dynamic conditions etc. Through the completion of this issue. Familiar with the gla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general method and process,Better to finish the task.

[key words]glass form methodS condition

前言................................................................ (1)

1 玻璃的形成方法 (2)

1.1常见玻璃的图片 (2)

1.2 玻璃的形成 (2)

1.3 玻璃的形成方法 (3)

1.3.1熔融法形成玻璃 (3)

1.3.2非熔融法形成玻璃 (5)

2 玻璃形成的条件 (6)

2.1玻璃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6)

2.2玻璃形成的动力学条件 (6)

2.3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理论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玻璃的艺术起源早期被称为琉璃、璧琉璃,在几千年前,它的最高贵的做法是用玛瑙、紫石英、香料和其他的一些玉质捣成粉,再入炉熔烧,这就是叫它璧琉璃的原因。玻璃早期呗应用于教堂,后来使用范畴拓展到了日用品、装饰品、交通工具、医学设备及建筑、室内装饰等多领域。玻璃工艺在其表面特征和物理属性方面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展现了光线、动感与色彩的魅力。

与其他材料相比,玻璃具有自身的特点,它透明、易碎、易于加工成各种造型,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易于制成多种彩色玻璃,还可调节透明度等。玻璃众多的个性特点,使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更为频繁,更为广泛。从过去仅满足采光和维护的单一功能,发展到今天的兼有隔热、隔音、保温、安全、装饰和其他各种新功能的阶段,其功能已达10多种,如防弹、防爆、抗风暴、调光、屏蔽、减反射、发电、自洁等功能,品种达到百于个。玻璃从性能上讲已经不是原来建筑玻璃的概念了。

我国大型高层共用建筑,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城市。玻璃这一建筑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在建筑师、设计师的手下也变得越来越光芒四射,绽放着它迷人的魅力。

它已成为建筑师设计师表现不同建筑风格及建筑理念的主要手法,发展速度之快让人吃惊。据日前召开的全国空间结构会议上,来自各方的专家认为,当前玻璃应用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1、玻璃的形成方法

1.1 玻璃的图片[6]

常用的建筑玻璃如图1-1所示

图1-1建筑玻璃

1.2 玻璃的形成[2]

玻璃是从熔体淬火后固化形成的,从熔融的液态变成冷体。由于在转化过程中结构的不确定性,因此玻璃的熔点不是固定的,或者说不存在熔点,固态玻璃结构要比形成玻璃的液态复杂得多。在熔融液体的冷却过程中,液体的体积随温度的下降线性地变小,这与固体在熔点温度以上,其体积随温度而减少的规律差不多。熔融玻璃液体的温度到某一个值以下时,热膨胀系数变小,体积的改变随之减少,这个温度称为玻璃转变温度Tg。

玻璃转变温度是根据液态或过冷态的切变粘滞性大于某一值时的温度来定义的,通常固体的粘滞度大于10^14Pa.s。对于玻璃来说,这个温度是很重要的参数,它具有明显的动力学特征,即随时间的增加,或冷却速率的降低,Tg 也降低。但是这种动力学特征是有限的,Tg不会偏离很多,因而本质上仍然是一个热力学过程。而当温度低于Tg时,再延长时间也不能使原子离开它们在向玻璃转变时被冻结的位置。

T

图1-2物质内能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

玻璃还存在一个特征温度,称为玻璃的软化温度Ts。玻璃熔体在玻璃转变温度附近的粘滞度大于10^14Pa.s,而在玻璃软化温度附近其黏度下降了约几个数量级。

严格地说,玻璃态与非晶态的概念有两点明显的区别:一是玻璃具有玻璃态转变温度,而非晶态一般没有;而是在冷却过程中玻璃的物理性质一般没有突变,而非晶态在冷却过程中伴有物理性质较大的变化。

不同材料形成玻璃时要求的冷却速率不同。为了合成更多的新型无机非晶态固体材料,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材料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发现了许多新的制备玻璃态物质 (非晶态固体)的工艺和方法。目前,除传统的熔体冷却法外,还出现了气相和电沉积,真空蒸发和溅射,液体中分解合成等非熔融的方法。因此,过去许多用传统的熔体冷却法不能得到的玻璃态物质,现在都可以成功地制备了。

1.3 玻璃形成的方法

形成玻璃的方法很多。总的可分为熔体冷却(熔融)法和非熔融法两类。

1.3.1 熔融法形成玻璃[1]

熔体冷却(熔融)法是形成玻璃的传统方法,熔融冷却法制备工艺过程经历:原料选取、配合料制备、玻璃的烧制、澄清和均化冷却,玻璃成品的成形、退火及加工各过程。

玻璃熔制的利用高温加热熔化配合料,制成均匀、无气泡并能成形的玻璃熔融液的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反应,可

分为三个个阶段:

1、硅酸盐的形成和玻璃的形成:

1)硅酸盐形成:

高于1000℃温度下,碳酸盐分解放出大量CO2、SiO2,并与其它组分反应,产生烧结物,使形成的低共熔物熔化,出现少量液相。又促进配合料的熔化。反应转向固、液相间进行,最终形成由硅酸盐、游离二氧化硅,组成的不透明烧结物。

2)玻璃形成

反应进行中,配合料基本熔化为液相,过剩的石英颗粒不断溶于熔体中,直至全转化为液相,成为含大量可见气泡的不均匀,透明玻璃液。该过程的速度取决于石项颗粒的溶解速度,颗粒度减小,反应速度增加。但过细的颗粒易团聚。

2、玻璃液的澄清和均化

熔制过程因配合料各组分的分解及挥发放出的气体、操作过程中带入的气体或与耐火材料作用产生的未完全逸出的气体会残留在熔液中,玻璃液中因残存成分不同产生的化学条纹及不均匀体需消除。

1)玻璃液的澄清——气泡逸出或被吸收

该过程是将玻璃液内可见气泡中气体、窑内气体、物理溶解与化学结合的不可见气体建立平衡。再使可见气泡漂浮于玻璃液表面,加以消除。

平衡关系由该气体在各相中分压决定,气体从分压高的相进入分压低的相。调整气体分压大小,使大气泡不断增多、上升,漂浮出液面后,破裂消失,或使小气泡的气体组分溶于玻璃液中被吸收消除。

最常用的加速澄清法是使用澄清剂和搅拌。

常用的澄清剂有:硝酸盐、三氧化二砷、芒硝、硫酸胺、食盐、氟化物等。

2)玻璃液的均化——消除残存在液中的条纹及不均匀体,达到各部分化学组成均匀。

该过程取决于分子的扩散运动:表面张力、玻璃的流动。采取机械搅拌,人为促进均化,使不均匀区,粗条纹分割成细、短条纹,利于扩散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