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孟子》两章

教师寄语: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教学目标

1、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重点)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难点)

3、背诵两文,体会“人和”的含义,理解“磨难”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重点)

助读材料

孟子(前372年-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

家代表人物。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 性善'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智取生辰冈》一文中,吴用等人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智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的因素。由此

可知,天时、地利、人和是多么重要的三个要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了解一下,孟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米粟.()域.民()亲戚.畔.之()()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池.非不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兵.革.非不坚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解疑答惑1、本文的论点?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五、课堂小结

六、达标检测(共10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⑴ 池.非不深也()

⑵ 委.而去之()

⑶ 故君子有.不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惨无人道.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去.留两便C、寡助之至.比至.陈无微不至.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跳往助之.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⑴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⑵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3 分)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生舜.()畎.亩()傅说.()孙叔敖.()曾.益()法家拂.士()忧患.()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夷吾举于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里.奚.举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解疑答惑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检测:(共20分)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

(1)饿其体肤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

4、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3 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体上____________ ,行为上要______ 。(用原文回答)(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