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三峡

课题三峡

教授者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

词的意义。

2、注意本文中对偶句的现象,学会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培养阅读

文言文语感的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层次、动静相生、拟人、比喻、夸张等相结

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文言文,侧重阅读,要反复读,熟读成诵;在内容探究上,要

学生分析作者写景的目的,从而领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在写作训

练中,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描写角度和多种修辞方法进行写作,

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协作讨论,教师启发点拨等方法完成该文的学

习任务。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厌弃尘俗

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教学

重点

文言词汇,抓住富春江水的绮丽多姿这个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教学

难点

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他对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和思想。

教学

方法

自学指导、探究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

教学过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

州。”美丽的西湖是我们每位同学的骄傲。其实

我们浙江美丽的游览胜境还有很多。例如在桐

庐、富阳一带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

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

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

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

传说……元朝吴桓赞就曾推崇说“天下佳山水,

古今推富阳”。不知有没有同学去过?(生:没

有)。没关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细

致描绘了此处胜景,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据注释了解作者:

吴均,南朝梁,字叔庠(xiang),吴兴故鄣

(今浙江安吉)人

唤醒(激发求知

欲,唤醒思维)

教学过程三、内容探究

师:文言文需要多读,尤其是这样的美文更

要从读中去体会。朗读要注意的是哪些?

生(齐答):读准音;注意停顿;读出感情;

读出重音;不能太快......

1、请一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有没

有读错的字音。(正音)

2、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读音。缥

碧湍轩邈泠嘤嘤成韵横柯鸢飞

戾天经纶窥谷

师:刚才同学朗读能注意字音,停顿等,那

么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可以再有感情一些;重音没读出来。

师:很好,要读好一篇文章需要理解文意,

才能读得声情毕茂。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

释,同桌合作互译课文.。有问题全班交流讨论。

教师板书展示重点字词解释。

(明确: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灵活成句;

字字正确,语句通顺;句意要与文意一致。)

学生理解文意后有感情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中山水之美

师:你能用一句话总括这里的美景吗?

学生齐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师: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里

的美景充满了怎样的感情?

生:赞美之情。

生:请同学再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师:如此美景,如此美文,需要我们细细去

品读。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采用

“我读,仿佛看到了。”或

“字词甚妙,写出。”的模式讨论

交流。

生1:我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仿佛看到了这里的水清澈得出奇。

因为“千丈见底”、“游鱼细石”可以看出水很

深却能看到水底的细小的石头和鱼。

师:从“千丈见底”、“游鱼细石”感受水

深与清澈,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生:前面是正面描写,后面是侧面描写(板

书:水深、水清——正面、侧面描写)。

生2:我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读出

了这里的水水流湍急,气势非凡,特别是“甚箭”、

“若奔”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进行了

描绘。(板书:水急——比喻、夸张)

对话(实现师生

教材多维对话,

亲历知识生成,

通力知识合作,

体现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

式)

师:这句朗读应注意什么?

生:读出气势。“甚箭”、“若奔”要读得重一些。(齐读)

生3:我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似乎听到了一场悦耳动听的音乐会。泉水声清脆得象钢琴伴奏,鸟鸣声好象歌手在唱歌。

师:很好,想象力丰富。的确,这是大自然演奏的自然和谐的曲子。写声音的句子还有吗?赏析一下。

生:“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从这句感觉到了山谷的幽静、连绵不绝。

师:从声音听出了环境的安静,这是以声写静,也是反衬的手法。(板书:泉水、好鸟、蝉、猿——以声写静,反衬。)这句朗读的语气应该怎样?

生:要舒缓。(齐读)

生4:我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仿佛看到了这里山峰高耸入云,树茂盛葱茏。特别是“寒”形象写出了树茂盛得透出了寒意。

生5:我觉得这句还特别写出了这里山充满了生机。因为“竞上”、“轩邈”、“争高直指”把山写活了,也是以静写动的手法,显得特别机盎然。(板书:树茂,山高——以静写动)

师:很好。那么这句朗读应怎样读好呢?

生:要读出气势。“寒”“竞上”、“轩邈”、“争高直指”套读重音。(齐读)

生6:我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仿佛看到了很多人都被这里的美景吸引,流连忘返,连追求功名的心都没了。也从侧面更好写出了景色出奇的美。

师:的确,连作者也是如此。(展示作者背景介绍:当时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仕途不如意。梁武帝时,他因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将要到石门山去中去隐居。因此,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抒发作者当时的情感。思考一下这篇文章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7:赞美之情。

生8: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生9:向往大自然,厌恶官场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