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简介
通途
小学数学学习论这本书关于建构主义,写的太概括了。

大家看完后一遍难全面理解建构主义的本质。

我谈这些的目的第一是防止网上一些人错误解释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因为错误的解释,往往误导我们的教学方向,误导我们在书写相关论文时,使用错误解释主义思想的语言。

课程改革前期,就是有一些个别人的错误解释,导致错误导向。

第二,是想叫大家了解一下建构主义学习观到底是啥。

由于我是概括性介绍建构主义的全貌,故可能抽象,大家有疑问和提出来。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哲学观
从学习理论的大的框架体系看,我们可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归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一新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在皮亚杰、布鲁纳的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中已经蕴含了(一)思想内核
与建构主义密切相关的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如果把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及认知主义相比较的话,这三种理论正是从客观主义的一端逐步向主观主义另一端发展。

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客观主义的,认为客观环境决定人的行为,分析人的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而不顾及人的内在心理活动的作用。

比如儿童学习“1个苹果+2个苹果”,按行为主义观点,儿童在外在客观环境“1个苹果+2个苹果=3个苹果”的反复刺激下,视觉一看到“1个苹果+2个苹果”这个刺激,大脑就作出反应,回答出“3个苹果”,此时就说儿童学到了知识。

在这里,行为主义不顾及儿童学习该加法时内在的心理是如何想的,而只看客观现实。

认知主义是主观和客观结合的。

认知主义的基本主张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但与行为主义不同的是,更强调学习时客体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时个体内在心理的活动的作用,即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

关注学习中客观事物内化为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的过程。

大部分认知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复制,是客观事物在大脑的对应参照物。

建构主义则基本摆脱了客观主义。

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每个人可能各有所见,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解释现实的。

换句话说,人们学习知识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制,而是以自己的经验理解认识知识的,对同一知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这一基本主张的内核可归结为3点:
1.认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

换句话说,人们不是在被动地认识世界,而是主动建构个体对世界的认识,所有知识都是建构出来的。

2.在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换句话粗浅地说,在认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环境,而是内在心理。

3.个体的认知结构也在建构过程中不断发展。

换句话说,学习者在认识世界程中,对知识不断形成新的认识,不断发展自己。

(二)关注两个学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没有特殊的代表人物,但有各个学派。

主要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观点、社会建构论、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和控制
论系统观。

它们的观点有差别,但观点有互补之处。

在建构主义各个学派中,有两个学派要关注。

1.极端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
普通建构主义者虽然基本是主观主义的,但没有彻底脱离客观,在主观认识中含表述客观世界的成分。

认为,对同一客观对象,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同时基于客观,也承认不同的人也可能有相同的理解。

但极端建构主义者彻底否定认识的客观性,认为,人们认识外在客观世界时,不是对客观世界本体的发现,而完全是以自己的主观理解来建构新的认识;即大脑构建的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以自己的主观经验的理解,所有的认识都不存在对客观世界的表述,客观世界只是提供了认识的通道;对同一知识,不同的人一定存在不同的理解,不可能不存在不同的理解;对同一知识,100个人必有100个不同的建构,否定对同一知识会有完全一样的理解的现象存在。

否定人们共同承认的客观真理的存在。

冯·格拉塞斯菲尔德就是一个极端建构主义的典型人物。

2.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和极端建构主义思想对立。

在持建构主义基本主张的理论内核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公同体对个体认知活动的重要影响。

认为个体构建的知识的个体意义中也包含了社会文化意义的理解。

认识不仅仅是个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更是个体、群体和外部世界环境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强调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知识,在群体合作、交流协商中学习知识。

这样学得的知识具有共同性,和个人建构主义观点有矛盾。

维果茨基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典型人物。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建构主义哲学观下有关学习的观点。

这里谈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流观,不含极端建构主义观点。

1.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将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比如孩子学习狗这个概念,是按自己的理解记忆狗的主要特征的,并没将狗有几根毛、眼睛几厘米等特征全记忆的,此时记忆的狗不一定是狗的原来的意义。

2.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知识过程,而是主动地建构过程。

3.学习过程含两方面建构。

一是对新信息的理解,即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二是对大脑原有经验的新的理解(改造或重组)。

事实皮亚杰提出的顺应,就是将旧的经验进行改组,或对旧的经验形成加新的理解,以适应新知识的学习,这就是在建构大脑中的内在信息。

4.对同一个知识,不同的个体可能形成相同的理解,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理解。

比如,对你的同事A的理解,就是建构,这里A在你心中的记忆就是知识。

你可能认为A心地善良,可别人可能认为A不善良。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去粗浅理解。

在陈述性知识学习中,经历对陈述性知识的主动学习理解过程了;在程序性知识学习中,积极经历程序性知识产生式形成过程了;这就是经历建构过程了。

从学习结果看,理解陈述性知识的意义了,建立程序性知识的产生式表征了,就是产生建构的结果了。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教学观
1.主张随机通达的教学
一些建构主义者认为,对信息意义的建构可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入手,获得不
同方面的理解。

对于同一内容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变式情境中进行,每次都对知识获得不同的理解,从而在螺旋式学习中对知识形成多角度全面理解。

2.打破自下而上的单一教学模式
一些建构主义者对以往的由易到难,由下而上,由点滴到复杂,由低层到高层的教学进程(如加涅的学习阶层),提出了相反的教学进程(不是否定原来)。

第一,在教学中,先从高层开始,呈现复杂整体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尝试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学生需要首先解决总任务下的子任务的学习,并学习或训练完成总任务需要的一些技能,最后完成整个学习任务。

该进程是从整体学习情境入手开始教学的。

第二,一些知识是围绕有关关键的网络结构所组成的。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从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学习。

如,可从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开始进行教学,也可以从某一规则开始进行教学。

而不局限于直线式的层级进行教学。

如,数学思想方法本身构成网络系统,有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围绕转化思想这个核心形成网络的,我们可以从学习转化思想入手,进而学习到与转化相关的数形结合、代换、符号化、换元、几何变换等数学思想方法。

也可从学习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入手,扩展到其它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3.提倡情景性教学
一些建构主义者提出,让学生在与现实情境类似的情景中进行学习。

这里的现实情景一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情景,一是类似专家解决问题的情景。

在情景中指导学生探索。

在情景学习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本身就是知识的运用,也检验了学生学习效果。

如,杜威的问题性教学,布朗斯福特的抛锚式教学,罗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等都是情景教学法的例子。

4.提倡促进合作学习的教学
建构主义根据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背景理解事物,并且只能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这个观点,提倡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通过相互讨论、切磋、交流,了解彼此见解,丰富对事物的理解,减少片面性和局限性,促进建构水平的发展。

5.采用支架式教学
支架就是脚手架。

建构主义推崇支架式教学,将学生学习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比作脚手架。

初始时可用引导、启迪等形式给学生搭上学习知识的阶梯,学生学习水平的逐步提高,将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步转移给学生,最后撤掉支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支架式教学分三步:第一,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并提供帮助;第二,由教师制定探索目标,启发学生探索,而后逐步让位于学生探索;第三,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

6.以学习者为中心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认知主体,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四、评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该说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学习理论。

它是驱动我国的课程改革的理论之一。

在学习观上,它强调每个学习者不能被动等待知识的传授,而应基于自己的经验去主动获取知识。

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反思性、探究性、情境性、社会性、问题定向导引、基于案例的学习、内在驱动学习等等。

这些都是指导我们学习的正确可靠的理论。

在教学观上,建构主义强调了学习内容的真实性;方法导引的支撑性;学习环境的浸润性、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学习的激励性、反思性和自我调控性;学习过程的合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