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
《伤寒论》“治汗”八法探析治汗”
【摘要】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多种不同的出汗表现。
本文在探析《伤寒论》各种汗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的同时,总结出调和营卫、清热生津、清心除烦、泻热通便、疏利肝胆、利湿退黄、温阳祛寒、回阳救逆八种治汗的方法。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汗证治法《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汗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于腠理而形成,能润泽肌肤,调和营卫,清除废秽。
若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腠理固密,则津液内敛,反之,阴阳偏胜,气血失调或营卫不和,腠理疏泄,则可引起汗液外泄。
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多种不同的汗出表现,如大汗出、自汗出、手足浆浆汗出、手足檝然汗出、额上微汗出、头汗出齐颈而还、汗出而喘、盗汗、黄汗等。
汗出表现虽多,探究其病因病机,不外乎是营卫不和、里热炽盛、少阳枢机不利、湿热郁蒸、阳虚汗漏、阳气暴脱等。
笔者根据各种汗证不同的病因病机,把《伤寒论》的治汗方法总结如下。
调和营卫《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外邪犯表,卫阳受伤,肌表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营卫失去平衡协调。
“汗之根本由于营气,汗之启闭由于卫气。
”(《景岳全书》)汗多终是营卫不和所致。
荣虚则不能内守而泄越,卫虚则不能外护而固密。
症见汗出遍身,淅淅恶风,时有低热,烦劳则张,神疲肢倦,食欲不振。
舌淡红,脉缓。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应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使邪去正安,营卫调和,则汗自止。
清热生津里热迫津是阳明病经证或腑证里热炽盛,蒸腾于外而致。
身热里热较盛,迫津外泄,以致汗出。
如《伤寒论》第182条:“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第219条:“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中医对盗汗的认识和理解
中医对盗汗的认识和理解1.中医对出汗的理解:《说文解字》对汗的定义是“汗,身液也”,提示汗是人体津液的一种,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
”可能这句话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人很难理解,清代的温病大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黄帝内经》这句话进一步解释:“汗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形象一点说阴精就像水,阳气就像太阳,水在太阳的蒸发下会挥发,出汗就是阳气蒸化阴精使其从皮肤而出的过程。
任何影响阳气蒸化阴精过程的因素都会导致出汗的异常。
2.中医对出汗的分类:2.1自汗、盗汗:我们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是自汗和盗汗,古书中记载“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
明确的指出了自汗、盗汗以及生理性出汗的区别,即在人体清醒状态下的异常出汗称为自汗,睡着的状态下出汗过多称为盗汗(因为如强盗一般在夜间出现,所以形象的称为盗汗),盗汗又称为寝汗。
还提出吃热食物、干重活、剧烈运动等情况导致的出汗为生理性的出汗,和自汗是有区别的。
之所以将出汗分为自汗和盗汗,是因为他们的病因有区别,治疗方法一般也不相同,自汗多为气虚(或阳虚)不固、腠理开泄所致;盗汗多为阴虚内热、破津外泄所致。
对于自汗、盗汗治疗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汗》中提出“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这句对于自汗、盗汗的治疗法则对于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常见的有“补气以卫外”的名方为玉屏风散(有成药);有“补阴以营内” 的名方为麦味地黄丸(有成药)。
当然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是多数情况,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如明代名医张景岳就在《景岳全书·汗证》中提到“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所以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是常态,但也有少部分人并非如此,需要仔细辨别,以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汗证
治法 清热泻脾. 方药 泻黄散 泻黄散加减. 常用药: 石膏,栀子清泄脾胃积热, 防风疏散伏热, 藿香化湿和中, 甘草调和诸药, 再加麻黄根,糯稻根敛汗止汗. 加减:尿少,色黄加滑石,车前草清利湿热; 汗渍色黄甚者加茵陈,佩兰清化湿热.
其它疗法
(一)中成药剂
玉屏风口服液 每服1支,1日2次.用于肺卫不固证. 生脉饮口服液 每服1支,1日2次.用于气阴亏虚证.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盗汗候》:"盗汗者,眠睡而汗 自出也,小儿阴阳之气嫩弱,腠理易开,若将养过温,因睡 卧阴阳气交津液发越而汗自出也." 《幼科发挥诸汗》:"汗者心之液也.头汗不必治.小儿纯阳 之体,头者诸阳之会,心属火,头汗者,炎上之象也,故头 汗者,乃清阳发越之象,不必治也." 《医宗必读汗》:"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 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者 .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肾阳衰不能内营 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 《幼 幼集成诸汗证治》:"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又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又曰:心为汗.夫心之所藏,在 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盖汗乃心之液,而自汗 之证,未有 不由心肾两虚而得之者,然阴虚阳必凑之,故发热而自汗, 阳虚阴必凑之,固发厥而自汗,是皆阴阳偏胜所致也."
治法 益气固表. 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牡蛎散加减. 方药 玉屏风散 牡蛎散 常用药: 重用黄芪益气固表, 白术健脾益气, 防风走表御风调节开合, 牡蛎敛阴止汗, 浮小麦养心敛汗, 麻黄根收涩止汗. 加减:脾胃虚弱,纳呆便溏者加山药,炒扁豆 ,砂仁健脾助运;汗出不止者,每晚在睡前 用龙骨,牡蛎粉外扑,以敛汗潜阳.
[临床诊断]
从脾论治“手足汗出”
从脾论治“手足汗出”手足汗证,属汗证的一种,其症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淋漓不止,手足心热,即指手足部汗出而其他部位无汗;具体汗出的部位是在两腕关节至五指端、两踝关节至五趾端,此证临床并不少见,有手汗多,足汗多,或手足汗均多者。
现代医学认为手足汗证是汗腺疾病,按其发生机制分为神经性和非神经性。
祖国医学在手足汗证的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
1 手足多汗与脾脏生理病理的关系“脾本湿,虚则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化生之源,脾胃一阴一阳,一升一降,又是气机升降之枢纽,同时脾气散精,主津液敷布,水液入胃,必须通过脾脏的运化才能化为津液,通过脾气的推动将津液输布全身。
脾气旺盛,则气血津液化生充足,津液得以输布上承,气可生津,津可载气,津液内注脏腑,有助于保持脾脏的正常功能;若素体脾气不足,或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伤及脾气,不仅津液化生无源,而且阳气不能宣发外达,津液不能随阳气而行,再则脾运化精微的同时,又运化水湿,使人体之水液代谢正常,不至于停留体内。
脾脏在津液的生成与运转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脾胃主肌肉四肢,其病理变化常在手足反应出有关症状,饮食不节或外感湿邪,损伤脾胃,湿浊内生,蒸久化热,湿热旁达四末则为手足汗出。
故手足汗证的发病机理是脾胃为邪所困,或脾虚失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之化生与运行敷布失常所致。
2 脾胃与心、肺、肝、肾4脏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
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通过脾胃“以灌四旁”的功能,营养四脏。
若脾胃虚弱,生化无源,则心主血,肝藏血的功能失司;脾胃气虚,则土不生金,可致脾肺气虚;若脾阳亏虚,可损及肾阳,导致脾肾阳虚。
可见,脾胃盛衰关系着心、肝、肺、肾4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手足汗出日久,则阴液不足,虚火内生,心液被抗不能自藏,故手足汗出日久,可见到心肾阴虚、肝郁肾虚、心阳不足等证型出现。
3 从脾胃论治手足汗证3.1 阳明热盛汉?张仲景《伤寒论》208条“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多汗症的治疗的中医方法
多汗症的治疗的中医方法关于《多汗症的治疗的中医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汗症是日常生活一种普遍的状况,主要表现为的身上很多的流汗。
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的影响,在的身上的中枢神经支配者全身的流汗系统,一般来说中枢神经操纵流汗系统是用于调整人的体温。
但当交感系统出現问题便会主要表现为多汗症,下边是有关多汗症的医治的中药治疗方式。
多汗症的医治的中医方法:1.肺卫失养证症状:汗出肢冷,稍劳更为常见,便于发烧感冒,神疲倦力,脸色少华,舌淡,苔白腻,脉弱。
治疗方式:益气固表。
主方:玉屏风散使用方法:交互:汗出多则,加浮小麦、糯稻根、杜蛎;气虚甚至,加党参、巴戟天;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2.营卫不和证症状:汗出肢冷,身体酸疼,头痛,时寒时热,或上半身、部分流汗,苔白腻,脉浮缓。
治疗方式:调合营卫。
主方:桂枝汤使用方法:交互:汗出多则,酌加杜蛎、主龙骨。
3.风湿病犯表证症状:汗出,肢冷发热,身重苦楚,小便不畅,苔薄腻,脉浮缓。
治疗方式:去湿气补虚。
主方:防己黄芪汤使用方法:交互:恶心想吐欲呕,加藿香、佩兰、苏叶;身重体痛,加羌活、防风、白芍。
4.暑伤津气证症状:发热,口干引饮,神智不清躁扰不安宁,身炙热,尿短黄,息粗喘气,面赤,舌红,苔黄,脉细数乏力。
治疗方式:清暑益气生津止渴。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使用方法:交互:发热甚,加金银花、生石膏;口干甚,加生地、蜂花粉;汗有过多,加五味子、煅牡蛎。
5.寒湿蕴蒸证症状: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人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疗方式:清热解毒利湿。
主方:三仁汤使用方法:交互:腹胀、大便糖稀难受,加赤芍、大腹皮;身痛困重,加防己、大豆黄卷。
6.阳脱证症状: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虚汗淋沥,气场很弱,头昏昏沉沉,舌淡,脉微或浮数没根。
治疗方式:回阳举陷。
主方:参附龙牡汤使用方法:交互:口干舌燥,加麦冬、五味子。
以上便是多汗症的医治的中药治疗方式,尽管多汗症不会是伤害性命的病可是還是需要大家更为的关心。
李祥舒六经辨证治疗汗证验案6则
李祥舒六经辨证治疗汗证验案6则王娟;李祥舒【摘要】李祥舒主任医师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传承老师,学识渊博、勤奋进取,对于经方研究颇有心得,善于治疗内妇皮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文章以李祥舒临床出诊中针对汗症多位患者的病案为实验依据,通过用药方剂、用药疗效分析,提出针对汗症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可在六经辩证的诊疗思路下采取有针对的用药,可得到显著的疗效.【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9(034)001【总页数】3页(P135-137)【关键词】李祥舒;六经辨证;汗证;医案【作者】王娟;李祥舒【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脑病科北京101400;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脑病科北京101400【正文语种】中文李祥舒,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主任医师,曾任怀柔区中医医院院长。
学验俱丰,参加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的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先后取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市级科研成果奖8项,区级科研成果奖11项。
独立承担市中医管理局科研课题3项,获奖2项,申报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30篇。
编写了我院的第一部《中风病诊疗常规》,研制了1—4号系列中药处方。
2003年被确定为郊区唯一的市级师承老师,2012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建立“李祥舒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继续为怀柔区培养中医人才。
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汗证是多种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西医学认为病理性出汗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低血糖、虚脱、休克及结核病等[1]。
1 验案举隅案1 患者张某,女,26岁,汗出增多5个月。
患者5个月前行人流术,术中出血多,曾输血600 ml。
自此后汗出增多,汗出后恶风,动则加重,后背及脖颈尤甚,夜间少有汗出,活动后心慌、乏力、气短,平素畏寒,腰酸腿软,关节疼痛,胃胀,嗳气,月经量少,色红,无血块,每月1次,夜尿多,失眠多梦,纳食不香,大便干。
从病例谈自汗、盗汗的辨治
方, 加入 生龙 骨 、 牡蛎增 强止 汗功 效 , 虑及形寒 生 又
的方证 辨治 , 往往 能 收到满 意 的效果 , 举 2例 , 试 以 自汗与 盗汗 , 而此 证缘 于表证 营卫 不和 长期汗 出 故
病案 1 谢某 , , 男 7岁 , 学 一 年 级 学 生 , 牡 蛎 附子汤证 , 合 桂枝 汤 方 的主证 , 以桂 枝 汤 小 符 处
为 根基 , 附子 以解 少 阴之表 , 由此 理解 , 加 若 则有豁
营 卫不 和 , 用 治 汗症 同样 有 效 。再者 , 故 引用 冯世 伦教 授对 桂枝 加龙 骨牡蛎 汤方 的 阐释 , 谓桂 枝汤调 定 志 。我 们 由此 想 到 , 方 运 用生 龙牡 者 , 于重 原 在 镇 安神 , 本例 患儿 以盗汗 为主 , 之也 可 , 强敛 汗 用 加
气 阴两虚治 之 , 即为常法 不效 的情况 , 为棘手 。 荣卫 和气 血 , 龙牡 之用 , 此 颇 加 不只 为 固精 , 还重 在敛神
经方 名家胡 希恕 教授告 诫我 们 , 证是 辨证 的 方
尖端 。所谓 方证 , 就是 指 某 方剂 的适 应 证 , 述某 论 方剂 的适应 证 即称 某 方证 , 清楚 方 证 , 以大 大 辨 可
6剂而愈 。
按 患儿 以盗 汗 为主 症 , 次就 诊 之前 , 此 曾辗 转多 处治疗 无效 , 其 前 医 所用 方 药 , 询 皆按 阴 虚或 考虑 到 仲景学说 是克 服疑难 病 的金钥匙 , 遂从 仲景 的方 证辨证 人手 。
中医内科学——汗证、痿证
中医内科学——汗证、痿证1、痿证日久不愈肢体软弱无力可见A、关节肿大变形B、肢体瘦削枯萎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2、痿证后期表现为A、肢体关节疼痛B、肢体削瘦,软弱无力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痿证的病理特点为A、寒证为多B、热证为少C、虚证为少D、虚证为多4、患者发热后突发下肢痿软无力,咽干呛咳,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细数。
其辨证是A、肺热津伤证B、湿热浸淫证C、脾胃亏虚证D、肝肾亏损证5、治疗肺热津伤之痿证,宜选A、清燥救肺汤B、麦门冬汤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其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根源在于五脏的虚损致筋脉失养。
痿证日久不愈,机体虚极,则可见肢体瘦削,软弱无力,甚则肌肉萎缩(B 对)。
关节肿大变形,是痹证的典型表现之一(A错)。
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其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根源在于五脏的虚损致筋脉失养。
至后期,机体虚极,则可见肢体瘦削,软弱无力(B对),甚则肌肉萎缩。
肢体关节疼痛,是痹证的典型表现之一(A错)。
痛与不痛也是痹证和痿证的主要鉴别要点。
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其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根源在于五脏的虚损致筋脉失养,故该病以虚证为多(D对)。
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患者突发下肢痿软无力,可辨病为痿证;发热,咽干呛咳,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细数,可辨证为肺热津伤证(A对)。
湿热浸淫证,主要表现为肢体困重,痿软无力,兼见手足麻木,足胫蒸热,或有全身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B 错)。
脾胃虚弱证,主要表现为神疲肢倦,肌肉萎缩,少气懒言,纳呆便溏,面色白或萎黄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C错)。
中医-汗证(多汗症)
汗证简介: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出过多、或出汗时间及颜色异常的病证。
部位:全身科室:中医科 内分泌科症状:冷汗淋漓 晚上睡觉出冷汗 手脚多汗 冷汗淋漓 晚上睡觉出冷汗 手脚多汗 汗腺分泌体味 自觉汗臭 臭汗 出冷汗 虚汗 睡觉后全身大汗淋漓 掌跖多汗相关疾病:下丘脑多汗症 汗腺癌 汗管棘皮瘤 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 大汗腺癌病因:汗证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汗证 汗证与生理性出汗不同。
人体为适应外界环境自身调节体温而汗出,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渴饮热汤、情绪激动、运动等出汗。
若人体患病时,或在正常生活工作中,汗液异常外泄并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症状的,则为病理性出汗。
汗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营卫不和。
卫气有固护体表,使津液不致妄泄的作用,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感受风邪,均可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液外泄失常;此外,还有因素体虚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因肺与皮毛有着表里相合的关系,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卫不固,毛窍开泄而汗出;或因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温、暑热之邪,邪入于内,肺胃热盛,蒸发津液而汗出;或因饮食不节、外感湿邪,损伤脾胃,脾失于运化,湿邪中阻,蕴久化热,湿热熏蒸肌表而为自汗;或因湿热熏蒸于肝胆,胆汁随汗液外溢肌肤而为黄汗;或因亡血失精,以致血虚精亏,虚火内生,扰津液外泄;或因久病重病,阳气虚衰,不能敛阴,卫外不固而汗液外泄;或因急性热病中,正邪相争,以致战栗而汗出。
症状病史:汗证症状_汗证有什么症状 汗出异常的证候。
见《医学正传》。
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
由于病情不同,又有阴汗、阳汗之分,及战汗、狂汗、红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绝汗、头汗、额汗、心汗、腋汗、手足汗、无汗、偏沮等多种。
诊断:汗证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汗证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
自汗、盗汗、手足出汗治疗口诀
自汗、盗汗、手足出汗治疗口诀自汗、盗汗中医认为是阴阳失调,腠理不顾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原因。
此病不受外界环境、体力活动和心理情绪的任何影响,超乎寻常的出汗,也称为“汗出异常”。
“自汗”表现为不动就出汗,动则更出汗。
“盗汗”表现为睡觉时出汗醒则汗止,二者在生活中会常见到。
“自汗”多属于气虚不固,患者极易出现“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苔薄白等症状”。
自汗用药:生脉饮口服液,补中益气丸。
“盗汗”属于阴虚内热,会出现“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等症状。
盗汗用药: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
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
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
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盗汗者宜吃鱼、甲鱼、乌龟、蛤士蟆、猪肝、白木耳、菠菜、白菜等。
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盗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尽量少饮或不饮酒。
自汗与盗汗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它可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结核病、风湿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等,所以在治疗汗证的同时,更要注意它的原发病灶。
具体口诀如下:盗汗自汗寻肾经,太溪复溜常按灵,手心脚心爱出汗;温溜刮痧病渐轻,(大肠经)心经痛点要常按;手足出汗此经行,阴郄后溪相配合;治愈汗症能祛病。
一、盗汗自汗寻肾经,太溪复溜常按灵肾是先天之本,属水。
“自汗”主要见于气虚证,偏见于阴虚症,如气虚感冒症、气虚发热症、“心气”虚症、“脾气”虚症、“肺气”虚症、“肾气”虚症等症候。
“肾主骨”,肾气足就能滋养骨髓,骨髓强健了筋骨就好,筋骨好了又能养肝(水生木);肝养好了心脏供血便会充足了(木生火),脾胃自然也就得到了调理(火生土)。
“脾为后天之本”,脾气顺则肺气顺(土生金);肺气顺反过来又能使肾气得到增强(金生水)。
这就是五行的相生之道,所以,治疗自汗和盗汗必先从肾经取之(见图1)。
浅谈自汗及盗汗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浅谈自汗及盗汗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摘要:正常出汗是人体新陈代的重要部分,但异常出汗则对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均有极为不良的影响。
对汗症的治疗还需从根本入手,以调和为主。
常见汗症分为自汗与盗汗,自汗除气虚外,还可因阳虚、血虚、湿阻导致。
盗汗除阴虚外,还会由阳虚导致。
无论自汗还是盗汗都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
现对常见自汗以及盗汗的病机及治疗方法进行归纳与阐述,以助于区分不同汗症已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自汗;盗汗;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引文《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素问热论篇》又言:“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所以正常出汗可以排出体内废物,驱除暑热之邪,从而达到调节阴阳平衡的目的。
但过犹不及,异常或过度出汗则会导致人体的气血流失,使疾病入体。
目前临床中常见汗症是自汗和盗汗,自汗、盗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自汗是指不因天热衣厚等外界环境因素,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其汗质大多清稀,状似水。
而盗汗,简单来说,就是醒时不出,而寐时出汗的一种汗症,其汗质状如油。
并且因各人体质不同,发汗位置也不一样。
不同汗症的发病机理不同,其治疗方法也就各异。
本文根据汗症发病机理的不同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对常用治疗方法进行浅析。
1 自汗1.1 气虚自汗《证治要诀》中提到“其无病而常自汗出,与病后多汗,皆属表虚,卫气不固,荣血漏泄。
”十分恰当地说明了气虚自汗的发病机理。
气虚自汗主要责之心肺。
心在液为汗,肺合皮毛,主卫气。
因心肺气虚表卫不固,腠理开泄,并且卫气不能行其推动之职,气血运行不流畅,脏腑运行失去动力,代谢迟缓所以患者多表现为神色疲劳、倦怠无力、汗出恶风,面色发白,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治疗应以补气固表止汗为主。
曾凤等[1] 利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主要配方为党参、黄芪、防风、白术、桂枝、甘草等药材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气虚者加入人参、西洋参等以为补气之用。
盗汗的中医名词解释
盗汗的中医名词解释汗液是人体生理中的一种正常反应,通过排出多余的热量和废物来调节体温。
然而,有时人们会出现盗汗的情况,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汗腺分泌现象。
在中医学中,盗汗被视为一种病症,与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有关。
本文将对盗汗进行详细解释,介绍其病因、症状以及中医治疗方法。
一、盗汗的病因盗汗在中医学中被归为“汗症”范畴,其病因多种多样。
一方面,盗汗与人体阴阳平衡紊乱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当阴阳失调时,人体内的阴虚火旺现象会导致盗汗的发生。
此外,盗汗还与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神经紧张等因素有关。
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等可以引发盗汗。
同时,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导致盗汗的出现,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
二、盗汗的表现与症状盗汗表现为非正常情况下的多汗或夜间出汗。
患者往往在睡眠过程中大量出汗,导致衣物被湿透。
盗汗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睡眠质量,造成患者疲倦、精神不振。
盗汗还有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口干、胃口不佳、心烦易怒、失眠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也可以作为辅助判断盗汗的重要依据。
三、中医治疗盗汗的方法中医学有丰富的治疗盗汗的经验和方法。
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1.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
中药中有许多具有调节阴阳平衡、舒缓神经的药物。
根据患者病情,中医师会开具符合患者体质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以达到治疗盗汗的目的。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治疗盗汗方面,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来减轻盗汗症状。
具体针灸穴位与方法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来确定。
3.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一种热疗方法。
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量,热熨患者特定的穴位,以达到调理盗汗的效果。
艾灸还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增强患者体质。
4.饮食调理:中医讲究调理阴阳平衡,饮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盗汗的患者,中医师通常会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类证治裁》_汗症论治_中医世家
《类证治裁》_汗症论治_中医世家汗症论治汗为心液,肾主五液,故汗出皆由心肾虚致之。
有自汗,有盗汗,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自汗者,不因劳动,不因发散,然自出,由阳虚不能卫外而固密也。
盗汗者,寐中窃出,醒后倏收,由阴虚不能内营而敛藏也。
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宜补阴以营内。
固卫则表气实而腠理不疏;填营则里真固而阴液不泄。
条其治法∶表虚自汗失敛,补阳汤。
里虚盗汗有热,益阴汤。
表里不固汗出,黄汤。
气虚而阳弱者必自汗,附汤。
凡肥人多自汗。
阴虚而火蒸者多盗汗,当归地黄汤。
凡瘦人多盗汗。
阳虚者阴必乘,多发厥自汗;黄建中汤,阴虚者阳必凑,多发热盗汗。
当归六黄汤。
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为盗汗。
此从乎表里阴阳为治也。
然自汗有属腑脏者,经云∶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如胃热,食则汗出如洗;二甘汤或牡白散。
饮酒漏风,汗出如浴。
白术散。
肺虚,腠易疏泄,玉屏风散。
心虚,神不安谧,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
肾虚,元府不闭,六味丸、还少丹。
肝脾虚,精血久耗,三阴煎。
士材亦云∶肺虚者固其皮毛,黄六一汤。
心虚者益其血脉,当归六黄汤。
肾虚者助其封藏,五味子汤。
脾虚者壮其中气,补中益气汤。
肝虚者禁其疏泄,白芍汤。
此从乎腑脏为治也。
其盗汗乃睡中自泄,参苓散。
水火不交,心肾丸。
阴阳偏胜,黄汤。
虚损心阳,柏子仁汤、牡蛎散。
至如病后气血俱虚自汗,十全大补汤。
产后血脱,孤阳无根据,大汗不止,独参汤。
凡津脱者汗大泄,大补元煎去杜仲。
痰盛者汗自流,理中降痰汤。
发汗过剂,血虚成痉,防风当归汤。
汗多亡阳,身冷拘急,桂枝加附子汤。
若夫风湿相搏,时自汗出,防己黄汤。
恶风自汗,桂枝汤。
伤寒,阳明、少阳症盗汗,柴胡汤、葛根汤选用。
温热症,三阳合病,目合则汗,白虎汤。
额汗湿热上蒸,或血蓄胃口,迫其津液致之。
蓄血头汗,剂颈而还,犀角地黄汤。
头汗,小便不利,渴而不饮,此血瘀膀胱也。
手汗症的辨证论治
手汗症的辨证论治手汗症的辨证论治导读手汗症虽不影响人体健康,但是却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困扰。
手汗症的症状就是手汗多,特别在夏天,手汗多得甚至会滴下水来。
中医并没有手汗症的概念,但有很多关于手足出汗的记载,而且十分注重辨证分型,对指导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作者张智华、陈鉴云、刘松林和邢颖等师从梅国强教授,总结归纳了梅国强教授对于手汗症的辨治理论、治则和方药,分析清晰,论证缜密,同时采用多个案例证明其准确性,不失为学习中医的案例参考。
手汗是临床常见症状,虽然以之为主诉求诊的病人不多,但有此症者多为此苦恼,甚者无论寒冬酷暑,手掌均可如水流沥,多在情绪紧张时加重,给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西医认为手汗症是汗腺疾病中多汗症之掌跖多汗,属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的外分泌腺异常所致,可采取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但术后往往会出现代偿性多汗。
相比术后不良反应,中医在诊疗上立足整体,辨证施治,多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故而阴阳盛衰或失于和调均可导致汗出异常。
手汗属常见汗出异常症状,导师认为临床辨治手汗,理当首辨虚实。
实证中医认为脾胃主四肢,导师亦认为手汗症多与脾胃的病理变化相关。
1、阳明热盛证阳明热盛证有在腑、在经的差别。
《伤寒论》云:“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即阳明胃热(腑实)可蒸腾津液,导致手心出汗。
《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亦云:“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达于外,则手足自汗。
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病也,必当下,宜大柴胡汤”,通腑之意同张仲景。
若同时兼上焦热盛,见面赤唇焦,口渴心烦等,当属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证,多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凉膈散化裁治疗;若仅为阳明经热势炽盛,无明显腑实之候,可用白虎汤加人参汤加减。
2、脾胃湿热证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手足汗》谓:“手足汗乃脾胃湿热内郁所致,脾胃主四肢”,《张氏医通·手足汗》亦载:“脾胃湿蒸,傍达于四肢,则手足多汗”。
汗证治疗的心得体会
应用 中药之 所 以有效
”
充分 重 视
,
“
汗 血 同源
”
和
“
汗 为 心 之液
。
的理 论
。
患者 的多食 和 心 悸 源 于 多汗
,
,
而 多汗 则源
于通 乳太 过
乳汁 乃 为精 血 所化 生
、
因此
,
过用通 乳药 不但 使乳 汁过 于通 畅
,
而且 也 间接 地导致
。
汗 出过 多
,
由此损耗津液
精血
,
而 使机体 对饮食 物 的需求 处 于反射性 的旺 盛 之 中
,
应 用小
,
逍遥散为基 本方 加减 以疏 肝解 郁
,
调畅气 血
方 中并无 所 谓 的名 贵药材
但 因 辨证 准 确
用 药得 当 四
、
从而 取得 理想 的疗 效
。
体 会与讨论
汗 是人 体体液 重要 的组 成部 分
,
属 于 阴 液 的一 种
,
。
其来源 和 产生
,
,
有
“
汗津 同源
”
和
“
汗血同
、
源
”
之说
,
。
而 其 启 闭则 由 阳 中之 卫 气
”
即汗 是津 液通 过 阳气
的蒸腾 而 产 生
津液
阳 气 蒸化
汗
在 这一 过程 中
收
、
,
涉及 到 相应 的脏 腑 功 能
,
。
其 中肾精 是 否 充足
,
,
元气 是否 旺盛
,
脾 胃的消化
陈志斌教授从“阴汗”理论辨治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经验
陈志斌教授从“阴汗”理论辨治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经验作者:沈一丹陈可强王春娥陈志斌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01期摘要:汗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常见症之一。
西医治疗汗症效果不稳定,中医立足整体病机,准确辨证用药,可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通过总结陈志斌教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欲作引玉之砖,为汗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独到见解。
陈教授以阴阳辨证为纲、寒热辨证为辅,认为本病当从“阴汗”论治,主要与肺卫、心的生理功能失调相关,创“阳康止汗方”干预本病,效果满意。
关键词:汗症;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阳康止汗方;陈志斌;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758.7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1-0005-04多汗症(hyperhidrosis)是指全身或身体局部慢性自主性汗出过多的一种现象,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多数观点认为,多汗症的西医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兴奋相关[2]。
西医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汗易复发,甚至术后代偿性多汗(compensatoryhyperhidrosis,CH)发生率高达90%以上,令患者叫苦不迭[3]。
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治疗,吾师采用中医药治疗安全性高,凡辨证准确,精准施治,疗效良好,患者的接受度更高。
导师陈志斌教授为福建省名中医,2020年福建省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组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七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从医40余载,秉承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的学术思想,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多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在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
本文仅从陈师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汗症的辨治理论和方药入手,总结其临证经验并附2则验案,以飨同道。
1 病机认识1.1 汗出与肺卫、心息息相关汗症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汗一症,表证、里证、虚证、实证均可出现,正如《伤寒明理论》指出:"自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
得谓自汗必属阳虚"。因此,自汗在临床上,首先要辨明外感时病与内伤杂病的不同性质。前者多属实证,后者多属虚证,但以虚证为多见,也有虚实挟难之证,应辨别标本,权衡主次,辨证论治。
战汗一症,是正邪交争的一种临床表现,其转归不外两途,正胜邪则病自愈,邪盛正衰,正不胜邪,其病
恶化。当战汗之时,"不可扰动,但可温覆,扰动则战而中止",(《温疫论补注。)是临床应当注意的。
【文献别录】
《世医得效方.伤寒遗事》:"厥阴逆至第七日,脉得微缓微浮,为有脾胃脉也。故知脾气全,不再受克,邪无所容,否极泰来,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则寒热作而大汗解矣。"
中医汗症的症状学鉴别与论治
一、无汗
【概念】
无汗,指当汗出而汗不出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有"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的记载。大凡正常人春夏阳气疏泄,气血趋向于表,故有汗出;秋冬阳气匿藏,气血趋向于里,故少汗或无汗,此乃自然之势。倘或外邪入侵肌表,腠理开阖失司,则当汗出而汗不出者,是为病态。本节所讨论的是后者。
【文献别录】
《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寝汗出,憎风。"
《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甚则寝汗出,憎风。"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侯》:"盗汗者¨…¨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瘠,心气不足,亡津液故也。"
《严氏济生方.自汗论治》:"睡着而而汗自出,亦由心虚所致。"
《医学正传.汗证》:"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盗汗宜补阴降火"。
脾虚湿阻盗汗与邪阻半表半里盗汗:同属实证。脾虚湿阻盗汗,多因恣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饥饱失时,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阻遏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盗汗常作,兼有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舌苔薄白腻,舌淡,脉濡缓等症。治宜化湿和中,宣通气机,方选藿朴夏苓汤去杏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加糯稻桹、苍术、陈皮。邪阻半表半里盗汗,多见热性病的初中期阶段。多由外邪侵袭,表邪失于疏解,循传少阳,阻于半表半里,欲达不出,正邪交争,逼津于外,故见目合则汗,兼有寒热往来,两胁满闷,口苦,欲吐,舌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治宜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去党参、大枣,加黄连、碧桃干。盗汗一症的辩证,正如《景岳全书.汗证》中说:"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盗汗必属阴虚也"。因此,在临床上,要辨明盗汗的内伤杂病与外感时病的不同性质。前者多属虚证,后者多属实证,但以虚证为多见,也有虚实夹杂、气阴两虚之证。应注意辩证求因,审因论治。
3.自汗
【概念】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然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而言。本症首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谓之"自汗出"。《三因方》载为:"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本症只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如"头汗"、"手足汗"等)及"绝汗"均另立专条。
【鉴别】
常见证候
营卫不和自汗: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
【鉴别】
常见证候
心血不足盗汗:盗汗常作,心悸少寐,面色不华,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虚。
阴虚内热盗汗:盗汗频作,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虚湿阻盗汗:盗汗常作,头痛如裹,肢体困倦,纳呆口腻,舌苔薄白腻,舌质淡,脉濡缓。
邪阻半表半里盗汗:盗汗,病程较短,寒热往来,两胁满闷,口苦,欲呕,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弦数。
〖鉴别分析〗
风寒表实无汗与表寒里热无汗:二者同为风寒表实无汗证,然风寒表实无汗纯是风寒所致,而表寒里热无兼有里热证候。风寒表实无汗,由于风寒侵袭,束于肌表,寒为阴邪,其性凝闭,最易伤阳,卫阳被郁,故全身无汗。《伤寒明理论》:"寒邪中经,腠理致密,津液内渗,则无汗。"其辩证要点是:除无汗症外,尚有其它风寒束表(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的临床表现。治宜辛温解表发汗,方选麻黄汤。表寒里热无汗,由于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则形成外寒里热证,俗称"寒包火"。如《重订通俗伤寒论》:"凡温病伏暑将发,适受风寒搏束者,此为外寒束内热,一名客寒包火。"亦有伤寒表邪未解,外邪已有入里化热之势者,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其辩证要点是:除了风寒束表(无汗、恶寒发热、身疼)的症状以外,还兼有里热(身烦口渴咽痛、苔薄黄)等征象。治宜疏散风寒,兼清里热,方选葱豉桔梗汤,如风寒偏重者,可用大青龙汤。寒湿束表无汗:恙由汗出当风,或久居潮湿阴冷之地,或伤于雾露之气,寒湿郁于肌表。寒主收引,湿性粘滞,阳气被郁,腠理闭塞,故汗不得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其辩证要点:无汗,兼有寒湿郁表(头胀如裹、肢体沉重、畏寒、发热日晡加剧)的症状。治疗以散寒祛湿为大法,方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羌活胜湿汤。无汗一症,表证、里证皆可出现,宜从寒热虚实中辨析,不可徒用发汗,致正气妄泄,误犯虚虚之戒。
【文献别录】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丹溪心法.自汗》:"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故阴虚阳必凑,发热而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故阴阳偏胜所致也。"
热炽阳明自汗与暑伤气阴自汗:二者皆为热证自汗,病机也有类似之处,但发病的季节,所感之邪不同。前者为伤寒邪传阳明之症,发病不拘于夏季;后者为伤暑气阴亏耗之症,发生于夏季。热炽阳明自汗的辩
证要点是:大汗出而热仍不解,兼有高热烦渴、脉洪大有力等症,治疗宜清热泻火,白虎汤之类;暑伤气阴
自汗的辩证要点是:既有暑热(发热汗出)之征,又有气阴不足(口渴氏清暑益气汤。
《类证治裁.汗症》:"盗汗乃睡中自泄,水火不交,阴阳偏胜,虚损心阳。"
《张氏医通.杂门》:"包络之火郁发也,肾之阴不能退藏于密,则盗汗出。"
风湿伤表自汗: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肢体重着麻木,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濡滑。
热炽阳明自汗:自汗频出,汗量较多,高热面赤,烦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暑伤气阴自汗:自汗频繁,汗量较多,烦渴引饮,胸膈痞闷,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无力。
气虚自汗:自汗常作,动则益甚,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懒言,面色(左白右光)白,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2 战汗
【概念】
战即振栗,又称寒栗、寒战。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先振栗而后旋即汗出者称战汗,为邪正相争的表现。战汗与"寒战"不同,"寒战"是自觉全身发冷而振栗,战汗是指寒战与汗出同时出现的症状而言。
【鉴别】
常见证候
太阳伤寒欲解战汗:发热,恶寒,肢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数按之无力。若欲解,可振栗汗出,身静,脉和病愈而安。疫留气分欲解战汗:发热甚而不恶寒,或反恶热,烦渴或欲饮水,舌苔黄,脉洪大。若先振栗,随即全身汗出,继而脉静身凉,此为欲解病除之象。
阳虚自汗:自汗动则加重,形寒肢冷,纳少腹胀,喜热饮,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或淡白,舌淡苔白,脉象
虚弱。
〖鉴别分析〗
营卫不和自汗:由于素体表虚,卫气不固,腠理失密;再因营阴不足,易感风邪,致使阴阳失调,开阖失司,故汗出后恶风明显,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治宜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气虚自汗与阳虚自汗:皆为虚证自汗,但病因病机也不一样。气虚自汗,主要责之心肺。因心主汗液,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由于心肺气虚,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因而自汗常作。辩证要点为:自汗,稍动即出,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懒言,面色(左白右光)白,脉缓滑无力。治宜补气,固表止汗,方选补中益气汤和玉屏风散加减治疗。阳虚自汗,主要责之脾肾。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真阴而寓元阳,只宜固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在外,阴之使也。"若脾肾阳气虚弱,阳不敛阴,则自汗出。其辩证要点是:除自汗外,尚有形寒肢冷,纳呆便溏,腰膝酸软等脾肾
风湿伤表自汗:多见感冒挟湿以及痹证等。正如《类证治裁.汗症》指出:"若失风湿相搏,时自汗出,恶风自汗"。由于风湿之邪侵袭肌表,伤及卫阳,或素体虚弱,复感风湿外邪,肌表受损,导致腠理时开时阖,所以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脉浮缓;风湿痹阻经络,经隧失于通畅,则出现肢体重着麻木,脉濡滑;湿邪易致三焦失畅,牓胱不利而小便短少;舌苔薄白,为风湿侵袭肌表而无热象。治宜祛风胜湿,益气固表,方选防己黄耆汤加减。
【文献别录】
《伤寒明理论》卷一:"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伤寒在表,及邪行于里,或水饮内畜,与亡阳久虚,皆令无汗;其伤寒无汗,则腠理致密也;风中于卫,则腠理开而自汗,寒中于荣,则无汗,谓腠理闭也;经所谓太阳病,恶风无汗而喘,脉浮繁,无汗发热,及不汗出而烦躁,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苦头痛鼻干不得汗,脉浮无汗而喘,与其刚痉无汗,是数者,皆寒邪在表而无汗者也;……阳明病,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以久虚故也,皆阳虚而无汗者也。如是者,理之常也,又焉得异哉?"《温疫论》上卷:"昔人以夺血无汗,今以夺液无汗,血液虽殊,枯燥则一也。"
"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