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40f2f8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9.png)
三、结论
三、结论
综合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在资本结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 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风险控制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由于不同的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方法和背景不同, 这些理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 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权衡理论是在MM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企 业债务的增加会带来财务风险的增加,因此企业应该选择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 组合,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债务的增加可以带来税盾 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会随着债务的增加而递减,同时财务风险也会增加。因此, 企业应该选择最优债务水平,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西方资本结构理论
1、MM理论
1、MM理论
MM理论是Modigliani和Miller于1958年提出的,该理论假设市场无摩擦,企 业的税收环境为无税,以此为基础得出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的结论。1963 年,这两位学者对原来的模型进行了修正,考虑了税收的因素,发现由于债务利 息的抵税作用,企业价值会随着债务的增加而增加。
1、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力 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包括技能、知识、健康和经验等,这些因素对经济 增长和生产率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深入研究, 形成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
2、人力资本的计量与评估
2、人力资本的计量与评估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目录
01 一、西方资本结构理 论
03 三、结论
02
二、国内资本结构理 论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4b2c7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9.png)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综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所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的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的构建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企业的财务稳健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结构一直是财务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出发,对资本结构研究领域进行一次综述。
1.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是资本结构研究的基础。
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包括财务杠杆理论、股权成本理论、税收理论和信号理论等。
财务杠杆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减少成本,提高企业价值;股权成本理论强调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要考虑到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的权衡;税收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倾向于使用债务融资以减少税收负担;信号理论则认为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信息披露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理论为资本结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资本结构研究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和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行业特征、所有权结构、股东治理结构、宏观经济环境等。
在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对资本结构有着显著影响,而所有权结构和股东治理结构也对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产生影响。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成为了资本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传统的理论认为,适度的财务杠杆可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和盈利能力。
实际研究发现,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一些研究表明,适度的财务杠杆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是过度的财务杠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资本结构研究一直是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资本结构综述
![资本结构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c73096ea98271fe910ef985.png)
资本结构研究综述摘要:资本结构理论又称总价值估价模型,主要是探讨公司负债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率对公司价值和资本成本的影响。
是公司相关利益者权利义务的集中反映,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公司合理安排所有权与控制权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价值关键词:资本结构理论影响集中反映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理论阶段、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新资本结构理论阶段和后资本结构理论阶段。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阶段(1958年之前)1.净收益理论。
它假设负债资本和股权成本均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所以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益,公司的净收益货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
2.经营也受益理论。
它假设股本成本增加的部分正好抵消负债成本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故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多寡,比例的高低与公司的价值没有关系。
3.传统理论。
它是上述两种极端理论的折衷。
它认为增加债权资本对提高公司价值是有利的,但债权资本规模必须适度,存在一种非极端的最优资本结构。
二、现代资本机构理论阶段(1958年-20世纪70年代后期)1.MM的资本结构无关论。
代表人物是Modigliani和Miller。
在符合该理论的假设之下,公司的的价值取决于其实际资产,而不是其各类债权和股权的市场价值。
2.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划分为两个分支。
其一是以Farrar、Selwyn、Brennan和Stapleton为代表的税差学派。
主要探讨税收差异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如MM公司税模型),这一学派的最后形成著名的米勒模型。
其二是以Baxtev、Stiglitz、Altman和Warner为代表的破产成本学派。
它重点研究破产成本与资本结构的关系问题,最终提出了财务困境成本。
3.权衡理论。
代表人物是Robichek、Myers、Scott、Kraus和Litzenberger。
它综合了税差学派和破产成本学派观点,认为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就是在债务的纳税优势和破产成本现值之间的权衡。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可编辑修改版).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可编辑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31b260ad51f01dc381f114.png)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邵榕筠安徽财经大学摘要: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是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在研究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对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作了一个较为丰富的综述,并关注了近年来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趋势,以期为资本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视角。
关键词:资本结构企业价值研究综述一、引言资本结构是企业进行融资活动,在内部决策与外部约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状态,其包含的信息含量巨大,涉及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其对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是相当显著的,因此资本结构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二是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前者是试图对既存的资本结构作出解释,后者实际上回答了是否有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这一问题。
这两大部分是相互贯通的:给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时,在理想状态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的融资决策就构成了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对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时更不能忽略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即使对于这两大部分的研究都十分密集,资本结构研究的主题或是落脚点始终是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后者),前者的研究是为后者服务的。
正是通过对前者的研究,使得人们发现对后者的研究需要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区分,否则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近年来的研究趋势体现为细化研究样本的异质性、注重资本结构调整的动态性、由单个公司决策模型转向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相机决策、强调资本结构决策与企业投资战略相配合以及越来越关注资本结构决策过程中各主体行为的影响,总之是不断增强资本结构研究的实际意义。
本文对一些代表性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梳理,以期为资本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解释既存资本结构既存资本结构的形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直接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二是各种因素通过影响决策主体的主观决策间接影响资本结构。
国外学者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可以归为五类:国家因素、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公司特征因素、决策主体行为因素。
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及我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分析
![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及我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bb4c1626fff705cd170a65.png)
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及我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分析[摘要]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下,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如何确定的理论。
文章介绍了国外主流的资本结构理论,包括MM理论、权衡模型、激励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和控制理论,并应用这些理论对我国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资本结构;上市企业;理论分析资本结构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通常长期资金来源包括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因此,资本结构通常是指企业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下,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如何确定的理论。
国外关于资本结构的理论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建立在MM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MM理论和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一些资本结构理论;第二部分对我国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国外资本结构理论介绍(一)MM理论介绍介绍国外的资本结构理论,首先要提到的就是MM理论,它是大多数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
MM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提出的,他们在1958年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管理》一文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论。
他们认为,在完善的市场中,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
以后,为了更适应实际情况,对该理论又作出了修正,加入了考虑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并相应修正了结论。
MM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本假设。
(1)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可以衡量的,有相同的经营风险的企业处于同类风险级。
(2)现在和将来的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EBIT估计完全相同,即投資者对企业未来收益和这些收益风险的预期是相同的。
(3)股票和债券在完善市场上进行交易。
假设没有交易成本,投资者可同企业一样以同等利率借款。
(4)不论举债多少,企业和个人的负债均无风险。
(5)所有现金流量都是年金,即企业的增长率为零,预期EBIT固定不变。
关于资本结构的理论综述
![关于资本结构的理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fab002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0.png)
关于资本结构的理论综述2019-09-21摘要:研究资本结构是试图为企业构建⼀个最优的资本结构,从⽽使企业价值达到最⼤。
这需要从企业资本结构、市场价值、及其管理模式之间寻找到联系。
本⽂通过回顾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并对其主要流派观点进⾏综述。
关键词:资本结构;企业价值;理论回顾近年来由于市场的发展,国内企业⾯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为了提⾼竞争⼒,企业需要⼀个合理资本结构,本⽂将对国内外主要的研究理论进⾏回顾。
⼀、资本结构的含义资本结构系指长期负债与权益(普通股、特别股、保留盈余)的分配情况。
阐述了企业负债、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
最佳资本结构便是使股东财富最⼤或股价最⼤的资本结构,亦即使公司资⾦成本最⼩的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结构有⼴义和狭义之分,⼴义的企业资本结构代表⼀个企业的主要权利,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例关系。
狭义的企业资本结构单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价值构成及其⽐例。
⼆、国外关于资本结构的概述早期资本结构理论是由戴维·杜兰特(Durand,1952)在其论⽂《企业负债及权益资本的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中提出的,包括了三个主要理论:净收益理论认为企业如果以100%的负债⽐例进⾏经营,将可以把资⾦成本降⾄最低,获得最⼤的收益,则公司价值也能达到最⼤;净营业收益理论认为资本结构对企业加权资本成本⽆关,因为随着债务增加,在获得⼀个节税收益同时投资者会要求更⾼的报酬,把债务经营所带来的收益抵消了,加权成本正好保持不变;传统择中理论中,认为在债务与权益资⾦规模适度的情况下,对公司价值的提⾼是有利的。
现代资本理论结构的形成于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Miller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中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
该理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关。
或者说,当公司的债务⽐率由零增加到100 %时,企业的资本总成本及总价值不会发⽣任何变动,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0377e0d02d276a200292e95.png)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xxxx财经大学摘要: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是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在研究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对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作了一个较为丰富的综述,并关注了近年来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趋势,以期为资本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视角。
关键词:资本结构企业价值研究综述一、引言资本结构是企业进行融资活动,在内部决策与外部约xx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状态,其包含的信息含量巨大,涉及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其对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是相当显著的,因此资本结构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二是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前者是试图对既存的资本结构作出解释,后者实际上回答了是否有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这一问题。
这两大部分是相互贯通的:给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时,在理想状态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的融资决策就构成了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对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时更不能忽略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即使对于这两大部分的研究都十分密集,资本结构研究的主题或是落脚点始终是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后者),前者的研究是为后者服务的。
正是通过对前者的研究,使得人们发现对后者的研究需要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区分,否则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近年来的研究趋势体现为细化研究样本的异质性、注重资本结构调整的动态性、由单个公司决策模型转向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相机决策、强调资本结构决策与企业投资战略xx以及越来越关注资本结构决策过程中各主体行为的影响,总之是不断增强资本结构研究的实际意义。
本文对一些代表性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梳理,以期为资本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解释既存资本结构既存资本结构的形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直接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二是各种因素通过影响决策主体的主观决策间接影响资本结构。
国外学者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可以归为五类:国家因素、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公司特征因素、决策主体行为因素。
【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
![【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d9a474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07.png)
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1 资本结构基本理论相关研究 (1)1.2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1.3 资本结构优化及方法相关研究 (2)1.4 文献述评 (3)参考文献 (3)1.1 资本结构基本理论相关研究20世纪50年代,Durand建议应该结合营业利润法、净收益法和传统的折中方法来计算企业的资本结构[1]。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经典的MM理论,他们认为公司的市值和其资本结构无关在忽略公司所得税情况下,而不考虑其负债规模[2]。
1963年,Miller又对该理论进行了改进,在原有模型上加入了个人所得税这个影响因素,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债务越大[3]。
1977年,Warner 提出权衡理论,认为如果公司在负债经营带来的税盾利益和破产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则能够确定其最佳资本结构[4]。
1984年,Myers和Majluf提出了融资优先理论。
他们认为,当一家公司筹集资金或进行融资组合时,它会首先选择从公司内部筹集资金,接着选择债券融资,最后进行股权融资。
1995年,我国张维迎率先介绍了信息传递理论、激励理论和控制理论,让读者对这三种理论以及相应的模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然后,他从其他更多的角度对资本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发现因为内部影响因素的不同,不同的企业资本结构不相同[5]。
因此,在研究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时,应该从多层次、多角度的内部结合外部环境共同分析。
2003年,潘敏认为,公司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作用下,找到的资本结构是最适合其自身发展的。
尽管她没有使用实证检验方法得出结论,但她为中国学者今后开展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作用。
研究中,她关注的融资模型,财务合同和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也已成为学术讨论和分析的焦点[7]。
1.2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2005年,Nichiren Fashionista和Kohinoor Baba基于德国公司从1990年到1999年的数据得出的调查结果得出如下[8]:首先他们发现企业如何进行融资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进而得出行业因素会影响公司融资方式的结论,最后发现一家公司资本结构受到其内部结构的影响很明显。
关于资本结构的文献综述
![关于资本结构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8108b0bbed5b9f3f90f1c10.png)
关于资本结构的文献综述摘要:资本结构决策一直是财务领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因为资本结构决策直接决定企业的融资方式以及各种融资方式所占的比重,进而影响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控制的程度。
相比于国内对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外研究的历史要比国内相对长很多,研究也更深入。
但由于中国特有的历史因素和上市公司发展背景,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也有其本身的特色,如与国外融资结构理论显然不一致的现象,中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因此需要结合中国特有的因素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本文归纳了近50年国内外关于资本结构研究的文献。
关键词:资本结构;文献综述;股权分置改革1.国外关于资本结构研究的相关文献1958年,modiglian和miller在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管理》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即在完善的资本市场等假设条件下,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
因为其假设条件太过严苛,因此该理论并无多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却使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进入科学的轨道,许多学者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拓展,期望使该理论更加接近于现实条件。
modiglian和miller又于1963年对之前的mm理论进行了修正:在企业有所得税的情况下,如果企业负债率越高,则企业的价值越大,因而最佳的资本结构应该全部是债务。
随后,jenson和meckling(1976),ross(1977)以及myers 和majluf(1984)等人又引进了破产成本、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理论,从而使资本结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
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除了资本结构的主流理论外,还有大量学者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baxter和cragg (1970)选取了1950-1965年期间129家工业企业作为样本,发现企业的规模会对资本结构的选择产生影响: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发行债券。
taub(1975)选取1960-1969年期间89家公司的经验数据作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的负债-权益比、具有偿债能力的时间长度、税率、未来盈利不确定性、预期收益与利息差异和规模等6个变量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增加企业的预期收益与利息差异会导致企业债务融资的机会增多;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虽然总是显著,但是却呈负相关关系;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债权融资;对于税收影响因素,taub的结论与mm理论以及传统理论相悖;而对于具有偿债能力的时间长度这一变量的研究中,taub承认对于该变量的衡量方法可能是一个错误的方法;负债-权益比率的系数如taub预期的一样是负的,但是却并不显著。
资产质量与资本结构研究综述
![资产质量与资本结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cae3998a45177232e60a273.png)
资产质量与资本结构研究综述资本结构一直是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资产质量研究在我国开始逐步兴起。
公司的资产质量能够影响资本结构的选择,并进而影响到公司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因此资产质量与资本结构的研究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
本文主要对资产质量与资本结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最后指明了未来研究方向。
标签:资产质量资本结构企业价值一、资产质量与资本结构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1)资产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根据权衡理论,则盈利能力越强,债务破产成本就越小,则债务比例应该越大,根据权衡理论负债具有缓解代理成本的作用,根据信号理论,负债具有显示公司质量的作用,因此盈利能力的强的公司应该利用较大的负债起到信号显示作用,即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
根据融资优序理论,企业融资顺序依次为:内部资金、债务资本、权益资本,意味着只有当公司内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时,才会发行债务资本,如果盈利能力强,则利用内部资金比例越大,相应地负债比例越小,由此,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为负相关关系。
Allen (1991)、Cassar and Holmes (2003) 对澳大利亚公司资本结构研究结果支持Myer’s(1984)的融资优序理论。
Kester (1986)、Titman and Wessels(1988)、Rajan and Zingales(1995)、Friend and Lang(1988)实证检验两者之间关系为负相关,也有的学者利用国家间数据来验证负相关关系(Rajan and Zingales,1995;Wald,1999来自于发达国家的证据, Booth et al. ,2001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证据)。
Long and Maltiz(1985)研究发现,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但是相关关系不是很显著。
(2)担保价值与资本结构担保价值一般用固定资产比例替代,固定资产越多,则代表破产风险成本越小,同时,具有担保负债作用的固定资产可以降低企业代理问题,防止企业投资于风险较大的项目,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进行风险转移(Jensen and Meckling ,1976;Johnson ,1997),因此担保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
资本结构理论的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ed192deaaea998fcd220e0c.png)
资本结构理论的文献综述作者:焦晓风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3期焦晓风资本结构是现代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直倍受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
笔者对资本结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发现国外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分为两个方向:早期的规范研究和后期的益证券市场为基础的实证研究。
我国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二是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
一、国外资本结构研究概述现代意义上的资本结构理论是由Modiglian 和Miller1958年在《资本成本、财务管理和投资管理》发表的一篇论文开创的。
这篇文章论述了著名的MM 无关论(MM irrelevancetheory),即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如果不存在税收、破产成本及代理成本的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虽然这个命题并无多大现实意义,但其本身暗含着这样一个假设: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资本市场是不完善的,并且存在着税收及代理成本等的影响。
因此,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息息相关。
正是沿着这一思路,许多经济学家后来又对这一理论进行突破和拓展,使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更加接近于现实的经济活动。
Jensen 和Meckling (1976),研究了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Ross(1977)将非对称信息引入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中,认为经理人和投资人对企业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经理人比投资者更了解企业的信息,资本结构的选择向投资者传递了企业的内部信息,投资者就可以通过这些信息间接地评价企业的市场价值并自己做出投资决策。
Myers 和Majluf(1984)在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权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
该理论认为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信息不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传递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信息,企业会选择内部融资。
这样既可以保障原有股东的利益,又能避免因外部融资而导致的市值下降。
《企业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企业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6991c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b.png)
企业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对于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研究开始得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20世纪50年代Franco Modigliani和Merton H. Miller(1958)提出了经典MM理论,在完美市场的假设条件下,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没有关联。
基于经典的MM理论,各学者通过放松完美市场的一些假设条件,又形成了有税的MM理论、权衡理论、融资偏好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一系列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资本结构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
Modigliani和Miller在1963年提出了有税的MM理论,即在考虑税收的情况下,由于负债的抵税作用,企业价值会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而增加。
然而,有税的MM理论没有考虑到随着负债的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增加,基于此,Robicheck和Myers(1966)又提出了破产成本理论,即企业价值会随着负债的增加而降低。
Kraus和Litzenberer(1973)在有税的MM理论和破产成本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权衡理论,负债比率的提高既会带来税盾效应,也会增加破产成本,因此存在一个最优的负债比率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
随着不对称理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的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进入了新资本结构理论的阶段。
Majluf和Myers (1984)将MM理论中的假设条件进一步放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考虑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选择的融资渠道顺序是内部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
Jesen和Meckling(1976)则认为信息不对称会产生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这两者随负债比率变化的方向是反向的,因此企业能够找到一个最优的负债比率权衡这两种代理成本,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理论。
Dimitris Margaritis和Maria Psillaki(2009)以法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杠杆率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同时不同行业和不同的集中度的公司代理成本不同、公司价值不同,股权更集中的家族企业的绩效优于非家族企业。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e376847c850ad02de8041a6.png)
一
、
资本 结 构 是 企 业 进 行 融 资 活 动 。在 内 部 决 策 与 外 部 约 束共 同作用下形 成的状态 。 其包 含的信息 含量巨大 , 涉 及 到 企业运 营的方方 面面 : 大多数学 者的研究 表明 . 其 对 企 业 价
个较 为 丰 富 的 综 述 . 并 关 注 了近 年 来 资本 结 构理 论 的研 究 关键词 : 资 本 结 构 企 业价 值 研 究综 述
引 言
趋 势, 以期 为 资本 结 构 的进 一 步研 究提 供 一 些视 角 。
越 来 越关 注 资本 结 构决 策过 程 中各 主 体行 为 的影 响 , 总之 是 不 断增强 资 本结 构研 究的 实际 意义 。本文 对一些 代 表性 的资本 结
结构与发达国家进行对 比, 发 现 发 展 中 国家 企 业 长 期 负 债 比
例 显 著 低 于 发 达 国家 . 他 们 还 研 究 了宏 观 经 济 因素 对 资 本 结 构 的 影 响 但 他 们 采 用 的 是 发 展 中 国家 和 发 达 国家 的 混 合 样
本, 可能导致结果不太准确 。 从 中观 层 面 看 . 公 司 资本 结 构 会
一
人 们 发 现对 后 者 的研 究 需 要 在 不 同 层 面 上有 所 区分 , 否 则 会
得到错误的结论。 近 年来 的研 究 趋势 体 现为 细化 研 究样 本 的异 质 性 、 注重 资 本 结 构 调整 的 动态 性 、 由单个 公 司决 策 模 型转 向产业 内企业 之 间 的相 机 决 策 、 强 调 资本 结构 决 策与 企 业投 资 战 略相 配合 以及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134ee2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9.png)
参考文献: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李刚.:《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转型经济学分析》,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2年。
张亦春主编:《金融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4月。
陆正飞等:《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葛结根:《资本结构契约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年12月。
(三)MM含税模型
—— 一个例子
1963年,MM将所得税因素引入资本结构理论,他们 发现,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利息可以抵 税,公司价值会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增加。MM提 出了以下两个定理,其中T代表所得税率。
Modigliani and Miller. “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A Correc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3 (June 1963), pp. 433-443.
部门 / 时间 / 姓名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沈艺峰:《资本结构理论史》,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6月。 沈艺峰、沈洪涛:《公司财务理论主流》,东北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孙杰:《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和代理成本 理论、经验 和启示 理论、经验和启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7月。
(二)MM无税模型
Trans Am 公司目前的和拟议的资本结构
—— 一个例子
(金额:美元)
(二)MM无税模型
(二)MM无税模型
01
04
02
03
(二)MM无税模型
思考: 对于股东来说,是否会偏好某一特定的资本结构(即负债-权益比)呢? 〔讨论前提同前述〕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0a517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4.png)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综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通过内外部融资手段融集的所有权和债权资金的比例。
资本结构是公司财务决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企业资金来源、企业负债风险与企业价值等多个方面。
资本结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财务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吸引了大量的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从资本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资本结构的含义资本结构是企业长期资金的组织形式,是指企业的长期资本来源和资本构成,即企业长期资本中各种资金形式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部资金和外部融资两种形式。
内部资金主要是指企业从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盈利以及资产折旧和递延税等。
外部融资则是指企业向外部融集资金,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资本结构是两者的组合比例,反映了企业资本的形态和结构。
资本结构涉及到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与风险问题。
杠杆效应是指当企业利用外债资金进行投资经营时,可以通过债务杠杆效应来放大投资收益,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而资本结构的风险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财务稳定性等方面。
资本结构的构建既要能够充分发挥杠杆效应,又要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资本结构的研究不仅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资本结构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学术界的关注。
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资本结构的构建不是随意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资本结构的学者们一直在探索资本结构的形成机理,发现了许多影响资本结构构建的因素。
1.企业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能力是影响资本结构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
盈利能力好的企业意味着其内部融资能力强,可以通过盈利积累资本,降低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从而减少企业的负债风险。
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则更倾向于通过外部融资来获取资金,这样会提高企业的杠杆比例,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2.企业规模企业规模也是影响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76fd1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b.png)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1.1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围绕资本结构的最优化或者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目标而展开的研究,搜集资料发现了这些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的经典研究。
其中,modigliani 和miller (1958)提出mm 理论,忽略了企业所得税并将其作为一个事实经济学的基础进行假设精炼简化之后,得出了一个资本架构完全没有可能影响到一家公司的价值[3]。
Modigliani和Miller(1963)在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对MM理论进行了改变和修正,得出因为债务具有抵税的作用,资本结构可能会对其企业的价值造成影响, ,而100%的企业负债比例则是最优资本结构的一个结论[4]。
robt 和mmmyers(1966)在t和mm综合理论的众多研究成果基础上,他们一致提出了一种基本可以直接比较一个公司债务风险税盾的困境收益成本价值与公司财务税盾困境收益成本的边际价值等并进行有效权衡的综合理论,并且他们一致认为该标的公司具有能够真正实现整个企业资本价值收益最大化的必须具备条件,也是说就是公司债务风险税盾困境收益的价值边际盈利价值与公司财务税盾困境收益成本的价值边际收益价值都必须应该基本相等,这时才具有能够真正达到最优的公司资本收益结构[5]。
brennan 和sclhwartz (1978)为了对最优资本的结构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开创性地利用企业的价值和一个比率小于1的百分比例关系来量化企业的财务困境造成的费用,虽然这一研究对于财务困境造成费用的真实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但是却在学术界第一次采用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来准确地测算最优资本的结构[6]。
bradley (1988)、cheery (1989)基于权衡理论各自都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价值的模型,证明了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的必然性,依据一个企业在资本价值最高时的动态资本结构方程就是最优资本结构,分别可以得到两个动态最优资本结构的方程,这对于我国目前静态最优资本结构的理论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综述作者:邵榕筠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1期摘要: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是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在研究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对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作了一个较为丰富的综述,并关注了近年来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趋势,以期为资本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视角。
关键词:资本结构企业价值研究综述一、引言资本结构是企业进行融资活动,在内部决策与外部约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状态,其包含的信息含量巨大,涉及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其对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是相当显著的,因此资本结构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二是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前者是试图对既存的资本结构作出解释,后者实际上回答了是否有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这一问题。
这两大部分是相互贯通的:给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时,在理想状态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的融资决策就构成了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对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时更不能忽略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即使对于这两大部分的研究都十分密集,资本结构研究的主题或是落脚点始终是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后者),前者的研究是为后者服务的。
正是通过对前者的研究,使得人们发现对后者的研究需要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区分,否则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近年来的研究趋势体现为细化研究样本的异质性、注重资本结构调整的动态性、由单个公司决策模型转向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相机决策、强调资本结构决策与企业投资战略相配合以及越来越关注资本结构决策过程中各主体行为的影响,总之是不断增强资本结构研究的实际意义。
本文对一些代表性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梳理,以期为资本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解释既存资本结构既存资本结构的形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直接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二是各种因素通过影响决策主体的主观决策间接影响资本结构。
国外学者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可以归为五类:国家因素、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公司特征因素、决策主体行为因素。
Kester(1988)采用了国度虚拟变量,并分别用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度量负债比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账面价值度量时日本企业财务杠杆明显高于美国,而采用市场价值度量时没有明显差异。
Booth等人(2001)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资本结构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发现发展中国家企业长期负债比例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他们还研究了宏观经济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但他们采用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混合样本,可能导致结果不太准确。
从中观层面看,公司资本结构会受到所处不同行业的影响。
Daly、Bowen等(1984)通过实证检验量化了行业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发现大约有27.5%的企业资本结构变化可以用所处行业的不同解释。
从微观层面上看,公司内部特征以及决策主体的行为对资本结构也有着影响。
Wessels和Titman(1988)提出规模、资产结构、成长性、非债务税盾、波动性、独特性和盈利性是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其后纷纷有学者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检验,得到了并不一致的结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的异质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大部分实证研究采用的是静态资本结构时点指标,这与各因素对资本结构影响的机理并不匹配。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等理论的兴起,更加微观的决策主体行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受到学者的关注。
Myers和Majluf(1984)建立的优序融资理论是在信息不对称下企业发行股票会招致股票被高估的嫌疑,由此决策者会进行逆向选择所形成的融资顺序:内部融资、发行债券,股权融资。
Ross(1977)以及Leland和Pyle在他们的研究中均提出经理人通过高杠杆向外部传递公司质量高的信号,只不过Ross的解释是公司盈利能力高可以中和高负债比例带来的破产风险,因此传递出了公司质量高的信号,而Leland和Pyle的解释是经理人通过高负债比例传递出自己持股比例高从而对公司质量有信心的信号。
Harris和Raviv(1988)提出的控制权模型也研究了经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他们认为经理人可以通过调整负债比例来调整自身持股比例,从而在过高的持股比例导致接管概率下降所引起的股票价值下降造成的损失和持股比例增加带来的控制权收益增加之间进行权衡,决策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资本结构。
基于中国国有经济为主体和资本市场不健全的特征,国内学者重点对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忻文(1997)的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具有相当高的资产负债率,即使是连续盈利的企业也是如此,他认为导致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原因是促使企业保持合理负债率的债务硬预算约束失效,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之间关系微妙形成软预算约束,使得国有企业对债务融资毫无畏惧。
随着国企改制,部分国企上市,高负债就不能概括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特点了,柯丹(2000)提出国有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新特点,即由我国股市高度投机性和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导致的股权融资偏好,与国外的优序融资理论和MM理论相悖。
何浚(1998)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解释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出现原因为国有持股主体缺位和内部人控制。
由于资本结构受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以学者发现在研究时直接将样本分类或是引入调节变量进行研究会得到更加可靠的结论。
苏坤和金帆(2012)在研究我国地区制度环境差异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时将产权性质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模型,研究发现在国有控制公司,市场化程度、法律环境对资产负债率的负向影响更大,而政府干预程度对资产负债率的正向影响也更大。
另外,在研究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时将动态的资本结构调整作为被解释变量更具有现实意义。
洪艺珣(2011)研究了宏观经济形势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他将样本公司分为杠杆过高和过低两类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模型发现在经济前景较好时杠杆过高的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较快而杠杆过低的公司调整速度较慢。
随着公司层面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的成熟,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对决策者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的因素。
Hackbarth(2008)研究发现过度自信、乐观的经理人会低估项目风险、高估股票价格,从而优先选择股权融资且会发现更多的新债务。
三、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对资本结构影响企业价值的研究主要基于五个方面:融资成本、治理结构、经营绩效、与投资战略的配合、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Modigliani和Miller(1958)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得到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无影响的结论,即著名的MM理论,1963年他们的研究放宽了没有税收的假设,得到负债水平越高企业价值越大的结论。
Dangelo和Masulis(1980)权衡理论引入了负债融资的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认为最优资本结构决策是对负债税收收益和破产成本、代理成本进行权衡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Jensen和Meckling(1976)的代理理论提出股东和经理之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会产生股权代理成本和债务代理成本,而负债比率与债务代理成本正相关,与股权代理成本负相关,因此资本结构对两种代理成本之和的影响会影响企业价值。
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增加债务融资的比例可以增加经理人持股比例从而激励经理努力工作、还可以节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减少其与股东的代理冲突增加企业价值。
Shah (1994)对资本结构变化影响股票价格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股票价格与公司财务杠杆正相关的结论。
中国学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我国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可以通过影响治理效应来影响企业价值进行了研究。
柯丹(2000)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高度集中、非流通股比例高且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特征,如果只看前两个特征,具有这两个特征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的治理效应该有积极作用,但是国有股一股独大且我国存在国家持股主体缺位及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这种股权结构对治理效应起到反作用,使得公司高管几乎不受任何监督,对企业价值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股权结构对治理效应的影响是不同的,忻文(1997)提出的我国国有企业债务的软预算约束,使得债务对经营者约束的治理效应失效。
经营绩效不能等同于企业价值,但经营绩效对企业价值有决定性作用。
Masulis(1983)对资本结构变化影响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检验,得出负债比率与经营绩效正相关的结论。
然而其他很多学者的实证研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主要是因为样本公司所处环境动态性、行业、规模、产权性质等不同的影响。
MM理论曾假定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相互独立,但是这并不符合实际。
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是同一资金运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可惜的是,对于投融资配合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并不多,也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投融资决策的模型,但是都比较片面。
姚立根(1998)提出从风险项目出发,对采用多种资本结构的投融资总风险和期望收益进行权衡,确定项目价值最大的投融资决策。
Hayne E.Leland将投资风险和资本结构的融资风险(如举债数量、期限结构等)进行匹配,建立了企业最优决策模型,这个研究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以上四个方面都是从企业内部视角分析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资本结构的研究就不能避开外部产业环境了。
很多学者研究了资本结构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Maksimovic和Titman(1991)实证检验了资本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高负债率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可能性较大,引起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为控制自身风险而采取对企业经营不利的行动进而导致企业销售下降、市场份额萎缩。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代理理论等基于对行为进行研究的理论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资本结构、企业价值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时越来越注重经理人的影响。
张海龙和李秉祥(2012)用模型分析了经理管理防御与其对公司资本结构、企业价值影响程度之间的关系,指出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将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行为产生偏离从而对企业和股东价值造成减损。
四、研究展望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的研究已十分丰富,近年来的研究趋势为:从不同角度划分异质性公司分别进行研究、关注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将企业各方面决策纳入研究框架(如投资决策、审计师选择等)、关注人的行为对资本结构决策过程的影响以及注重在研究时将企业放在外部环境中考察其与外部的互动关系。
资本结构理论在未来还有很多研究空间:根据已有的代理理论、信号理论、控制权理论等理论将资本结构理论中包含的利益分析体系全面化并予以延伸;关注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在不同层面上(投融资结构、投融资风险、投融资制衡等)如何相配合,并建立模型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将文化、价值观念等主观外生因素纳入研究框架,可以更好的解释现象和指导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