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识别和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共41页

合集下载

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CTL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Two-Signal Model for CTL Activation
活性封闭
APC 1
Tc
Th
APC 2
Tc
IL-2
活化,扩增
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活化:
双信号+细胞因子
二、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 Cell Activation
第十五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T细胞对抗原 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获得性免疫应答简介
Introduction of Acquired Immune Responses
1、概念:免疫细胞因对抗原的特异识别而活化、增殖、 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并通过其所分泌的抗体或者细胞 因子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识别“自己(self)”与“非己(nonself)”,并清 除“非己” 。 又称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 特异性免疫应答(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Th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Two-Signal Model for Th Cell Activation
IL-2R
APC
Th
活性封闭
LPS 细菌
TNF-a IL-1
IL-2
APC
Th
活化、增殖
B7
CTL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Two-Signal Model for CTL Activation
第一节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获得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启动)
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
DC捕获外来抗原; 迁移至引流淋巴结; 伴随 B7和MHC-II分子表达上调,将抗原 呈递给特异性T细胞。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ppt课件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ppt课件
参与再次应答时的细胞免疫反应; • 致敏Tc细胞在杀伤靶细胞后,可以继续杀伤带有相应抗原的
其它靶细胞,即Tc细胞的再循环。
45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 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Tm)是指对特异性 抗原有记忆能力、寿命较长的T淋巴细胞。
交叉递呈(cross-presentation)
Target cells
CD8 T cells
Ag
pAPC/MHC I-peptide 32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33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Th1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34
CD4+Th1细胞的效应机制 主要是通过释放的三种细胞因子来实现的
CTL细胞的效应
Dead target cell
Perforin : creates a hole in the target membrane
44
致敏Tc细胞的功能特征:
• 只能杀伤携带有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或微生物; • 杀伤靶细胞时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 • Tc细胞在分化为致敏Tc时有部分细胞可以成为记忆性Tc细胞,
抗原识别和递呈; 活化、增殖和分化; 效应阶段: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6
细胞免疫(广义)
• 原始的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非 T淋巴细胞(NK)的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狭义):单核细胞浸润 为主的炎症反应和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7
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三个阶段: ① 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② 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③ 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第十五章: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十五章: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活 化 信 号 2
CD4+Th细胞活化
分 泌 细
或促进 APC表
胞 达共刺
因 激分子

CTLp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CTL
+ 靶细胞
脱颗粒释放穿孔素、颗粒酶
FasL/Fas
靶细胞死亡
三、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
* Th1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激活巨噬细胞: IFN-γ、CD40L -诱生并募集巨噬细胞:IL-3、GM-CSF、TNF、MCP-1

溶酶体途径
外源性抗原
吞噬、内吞、吞饮
吞噬小体 溶酶体
吞噬溶酶体 蛋白酶作用
降解成1318AA小肽 +
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 (粗面内质网中)
li占据抗原结合槽
蛋白酶 MIIC
li
CLIP
HLA-DM
CLIP脱落,暴露抗原结合槽
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
转运至APC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
特异性识别与结合阶段: *效-靶细胞通过黏附分子非特异性结合 *(CTL)TCR-肽/MHCI(靶细胞)特异结合
CTL的极化: TCR及共受体向效-靶接触部位聚集细胞骨架、
亚细胞结构及胞浆颗粒向靶细胞重新排列和分布 致死性打击阶段(两条途径):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穿孔素→ 水、电解质进入→靶细胞崩解 颗粒酶→ 凋亡相关的酶系统→靶细胞凋亡 *FasL /Fas和TNF/TNFRI途径
CD8+T 细胞间接激活机制(2)
IL-2
* 活化Th细胞表达CD40L与APC的CD40结合,活化APC,表达共刺激分子, 向CD8+T细胞提供双信号,使之自分泌IL-2,引起增殖、分化。

第十五章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

第十五章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

第十五章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复习要点: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及类型、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功能、Tc细胞的杀伤作用特点。

熟悉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和T淋巴细胞对抗原识别、活化、增殖及分化的过程。

了解T细胞活化信号传导的主要途径。

一、单项选择题1.抗原提呈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A.促进 T 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B. 降解抗原为小分子肽段C. 使 MHC 分子与抗原肽结合D. 将抗原肽– MHC 复合物呈递给 T 细胞E. 为 T 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2.下面哪种免疫作用在无抗体存在时仍可发生A. ADCC 作用B. 补体经典途径激活时对靶细胞的溶解C. 病毒中和作用D. 毒素中和作用E. NK 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3.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 TD 抗原诱导B. T 细胞介导,抗原提呈细胞参与C. IL-1 为 T 细胞活化第二信号D. 致敏 Tc 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 Th1 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4.Th1 细胞可通过下列哪种作用产生免疫效应A. 非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B. 分泌抗体C. 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D. 释放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效应E. ADCC 作用5.下列哪种细胞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A. LAK 细胞B. 活化的 Th细胞C. 致敏 Tc 细胞D. Th2 细胞E. NK 细胞6.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 MHC 限制的是:A. Tc 细胞与肿瘤细胞B. NK 细胞与肿瘤细胞C. Th 细胞与 B 细胞D. 巨噬细胞与 Th 细胞E. 树突状细胞与 Th 细胞7.与细胞免疫无关的免疫反应是:A. 外毒素中和作用B. 抗肿瘤免疫作用C. 移植排斥反应D. 接触性皮炎E. 结核空洞形成8.Tc 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与下列哪种分子无直接关系A.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B. MHC II 类分子C. IL-12D. IFN-?E. IL-29.穿孔素与补体系统的哪种成分具有结构同源性A. C2B. C3C. C5D. C9E. B 因子10.与致敏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无关的物质是:A. 穿孔素B. 丝氨酸蛋白酶 ( 颗粒酶 )C. 溶菌酶D. Ca2+E. Fas 配体11.致敏 Tc 细胞的作用特点是:A. 无抗原特异性B. 受 MHC II 类分子限制C. 可通过释放 TNF 杀伤靶细胞D. 可通过 ADCC 作用杀伤靶细胞E. 可通过分泌细胞毒性物质杀伤靶细胞12.TCR 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是通过:A. CD2B. CD3C. CD4D. Ig?、Ig?E. CD813.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由哪些细胞介导的A. Th1、 Th2 、B. Th1、 TsC. Th1、 TcD. Th2、 TcE. Th2、 Ts14.细胞免疫可以通过哪种物质被动转移A. IL-2B. 胸腺细胞C. 激活的巨噬细胞D. 效应 T 淋巴细胞E. APC15.下列哪种细胞因子由 Th分泌并参与 Tc 的增殖及分化A. IL-1B. TNF-?C. IFN-?D. MCFE. MAF16.Tc 细胞活化时,第二信号中最重要的一对分子是:A. CD2 与 LFA-3B. CD8 与 MHC I 类分子C. CD4 与 MHC II 类分子D. CD28 与 B7-1E. TCR 与 CD317.Th1 在静息 Tc 分化为效应Tc 中的作用主要是:★A. 协助传递第一信号B. Th1 分泌促进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C. Th1 能促进 Tc 的 TCR表达D.Th1 促进 Tc 表达 MHC II 类分子E. Th1 促进 Tc 释放穿孔素18.穿孔素蛋白的结构与下列哪种分子类似A. C3B. C5C. C6D. C8E. C919.Tc 杀伤靶细胞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Tc 无需与靶细胞接触B. 靶细胞被溶解时,Tc 同时受损C. Tc 具特异性杀伤作用D. 穿孔素诱导靶细胞凋亡E. 一个 Tc 只能杀伤一个靶细胞20.DTH 中能吸引血液中白细胞向炎症部位游走的细胞因子是:★A. IL-1B. IL-4C. IL-6D. IL-8E. IL-1021.DTH 炎症的形成是因为:★A. 有 Th 细胞参与B. 有巨噬细胞呈递抗原C. 有活化的 T DTH释放多种细胞因子D. 有 Th 活化的第一信号存在E. 有 Th 活化的第二信号存在22.DTH 炎症反应的效应细胞是:A. 活化的巨噬细胞B. 活化的 NK 细胞C. 活化的 Th2 细胞 D.中性粒细胞E. 嗜酸性粒细胞23.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是:A. IL-1B. IL-2C. IL-4D. TNF-?E. TNF-?24.DTH 发生中,下列哪种细胞因子能活化巨噬细胞★A. IFN-?B. TNFC. TGF-?D. LTE. IL-1025.活化的 T DTH释放的 TNF-? 的作用是:★A. 促进抗原呈递细胞表达MHC I 类分子B. 促进骨髓干细胞分裂C.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AMD. 促进 IL-2 的进一步释放,从而促进 T 淋巴细胞增殖E. 加强 IFN-? 的作用26.关于 Tc 杀伤靶细胞的作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取决于可溶性因子,无需细胞直接接触B. 作用无特异性C. 不需细胞因子参与D. 不需要抗原刺激 E.有 EDTA 存在时不能发生27.关于 T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 TD 抗原刺激产生B. 有多种细胞参与C. 能经效应 T 淋巴细胞被动转移D. 其产生的效应分子作用均是特异性的E. 有免疫记忆28.关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对 TD 抗原的应答都产生记忆细胞B. 对 TD 抗原的应答都需APC 处理和呈递抗原C. 都产生效应产物D. 效应产物的作用均是特异的E. 都能形成免疫耐受29.下列哪种细胞无抗原呈递作用A. 中性粒细胞B. 树突状细胞C. B 淋巴细胞D. 朗格汉斯细胞 E.巨噬细胞30.下列哪项不属于巨噬细胞的作用A. 释放 IL-1B. 释放 IL-2C. 摄取抗原D. 加工处理抗原E. 辅助 T 淋巴细胞活化31.关于 T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 TD 抗原引起B. 抗原肽 -MHC 复合物与TCR 结合产生第一信号C. CD3 传递第二信号D. TCR 识别抗原受 MHC限制E. 需抗原呈递细胞参与32.关于 T DTH介导的细胞免疫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主要是巨噬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参与B. 局部可出现急性组织损伤C. 表现为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D. 伴有 IgG、IgM 水平增加E. 炎症反应出现较迟33.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清除抗原B. 可以是非特异性的C. 可以是特异性的D. Tc 和巨噬细胞参与E. NK 细胞不参与34.不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是:A. 巨噬细胞B. Thl 细胞C. Th2 细胞D. 树突状细胞 E.Tc 细胞35.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 T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A. 巨噬细胞B. Tc 细胞C. Th 细胞D. T DTH细胞E. NK 细胞36.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不是活化的 T 淋巴细胞释放的★A. MIFB. IL-2C. IL-4D. TNF-?E. IL-137.下列哪项不是 DTH 反应的结果★A. 巨噬细胞上皮样变B. 巨噬细胞引起组织细胞凋亡C. 纤维化D. 活化的巨噬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E. 肉芽肿38.关于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 T 淋巴细胞介导B. 需特异性抗原刺激C. 活化的巨噬细胞是重要的效应细胞D. 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E. NK 细胞参与二、多项选择题1.Tc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A. ADCCB. CDCC. 释放穿孔素D. 颗粒酶介导的细胞凋亡 E.Fas/FasL 介导的细胞凋亡2.特异性细胞免疫的特点为:A. 由 T 淋巴细胞介导B. 由 TI 抗原引起C. 发挥作用慢D. 需要淋巴因子参与E. 有 DTH 和细胞毒作用两种基本形式3.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的细胞有:A. APCB. TcC. T DTHD. ThE. Ts4.与 T 淋巴细胞识别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是:A. CD2B. CD3C. CD4D. CD8E. CD285.在 DTH 中起重要作用的CKs 有:★A. LT、 TNFB. IFN-?C. IL-2D. MCFE. MIF、MAF6.Tc 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来自:A. TCR 识别抗原肽-MHC I 类分子复合物B. TCR 识别抗原肽-MHC II 类分子复合物C.TCR 识别抗原肽-MHC III 类分子复合物D. CD28 与 B7 结合E. SmIg 与抗原肽结合7.效应 Tc 杀伤的靶细胞是:★A. 寄生虫感染的细胞B. 结核杆菌感染的细胞C. 病毒感染的细胞D. 肿瘤细胞E. 细胞表面有分化抗原的细胞8.在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下列参与细胞的组合哪些是正确的A. APC、T DTH、NK细胞B. APC、Ts、B淋巴细胞C. APC、Th、TcD. APC、Th、B淋巴细胞E. APC、Th、T DTH9.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的是:A. Th 细胞与 B 淋巴细胞B. LAK 细胞杀伤靶细胞C.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D. 活化的巨噬细胞杀伤靶细胞E. 巨噬细胞与 Th 细胞10.Tc 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包括:A. CD8 分子与 MHC I 类分子的相互作用B. CD8 分子与 MHC II 类分子的相互作用C. CD28 与 B7 相互作用D. CD2 与 LFA-3 相互作用E. TCR 与 CD3 相互作用11.由静息 Tc 分化为效应 Tc 需要哪些细胞因子★A. IL-2B. IL-3C. IL-6D. TNF-?E. IFN-?12.参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因子是:★A. IL-2B. MCFC. IL-6D. IL-l0E. IL-1313.DTH 炎症反应的效应作用是:A.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B. 引起炎症C. 活化的M? 杀伤靶细胞D. 引起细胞凋亡E. 阻止炎症的发生14.DTH 产生的主要步骤包括:★A. TCR 的双识别B. T 淋巴细胞活化的双信号C. NK 细胞活化D. Tc 杀伤靶细胞E. 活化的巨噬细胞的效应作用15.下列哪些属于 T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现象★A. 对胞内寄生微生物的抗感染作用B. 抗肿瘤免疫C. 调理作用D.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E. 迟发型超敏反应16.免疫应答的效应是:A.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 B.对机体产生损伤作用C. 对靶细胞的杀伤及排异作用D. 调节免疫应答E. 产生免疫耐受17.Tc 细胞表面表达哪些分子A. CD2B. CD8C. CR3D. CR1E. LFA-118.关于 CD8+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可因接触非特异性抗原而活化B. CD3 传递第一信号C. 协同刺激信号为第二信号D. 静息状态的 Tc 即可杀伤靶细胞E. 杀伤靶细胞的范围比NK 细胞大19.下列哪些是 T 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A. 活化巨噬细胞B. 直接杀伤靶细胞C. 细胞免疫放大作用D. 恶液质作用E. DTH20.T细胞的活化剂包括:★A.抗原 B. 丝裂原 C. 抗T细胞表面分子的单抗D. 超抗原E. 葡萄球菌毒素21.T细胞活化需要下列哪些分子参与:A. TCRB. MHC分子C. CD3D. B7E. CD2822.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有:A. B7B. CD28C. VCAM-1D. ICAM-1E. LFA-323.活化的T细胞具有以下哪些表现:★A.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如IL-2、IL-7、IL-4、IL-10、IL-15等B.克隆扩增,子代细胞分化成效应细胞C.具有合成特殊效应分子的能力D.效应细胞不需协同刺激分子的作用即可杀伤靶细胞E.表面的LFA-1和CD2分子数量增加,增强对靶细胞的黏附24.T淋巴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过程包括:★A.抗原受体交联 B.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活化C.含酪氨酸的蛋白发生磷酸化D.产生激酶活化的级联反应E.转录因子活化,促使转录开始25.参与T细胞活化早期的PTK主要有:★A.PLC-? B. MAP激酶 C. p56lckD. p59fynE. ZAP-70三、填空题1.在细胞免疫应答中,Th细胞分化为、 Tc 细胞分化为,发挥免疫效应。

第6章 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

第6章 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

APC表达Co-stimulatury molecules的意义
• 感染部位由炎症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使局部APC 细胞表面的Co-stimulatury molecules表达量增加, 使APC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被活化。 • Co-stimulatury molecules 增强了T和B, T和M之间 的相互作用。 B对于T既是APC,又是Th细胞的辅 助对象。 • 正常组织中,静止的APC不表达或很少表达Costimulatury molecules。APC可提呈自身抗原给T细 胞。但由于缺乏Co-stimulatury molecules,自身应 答应性的T细胞不会被活化。
Two types of TCRs in humans and animals
Species TCR TCR
Humans and mice
90%-99%
1%-10%
Ruminants
40%
60%
二、CD4和CD8分子
CD4和CD8分子的作用
• 加强T细胞与APC细 胞或靶细胞的相互作 用。 • 参与抗原刺激TCRCD3信号转导。 • 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 的发育成熟及分化。
第二节 T细胞亚群
• • • • • • T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 CD4+和CD8+亚群 TCRT细胞和 TCRT细胞 Th、Tc、Ts、TDTH细胞 初始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 NK1.1+细胞
一、T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
• TCR
– T细胞特有标志。
• CD3
– T细胞重要标志,但部分活化的NK细胞也有。
– – – – – – Con A: -manose, -glucose。T细胞丝裂原。 PHA:N-acetylgalactosamine。主要刺激T细胞增殖,对B细胞也有轻微作用。 PWM:对B和T细胞均有作用。 LPS:对B细胞作用。 中性蛋白酶(如胰蛋白酶,trypsin),Ig的Fc片段:对B细胞作用. BCG(bacille Calmette-Guerin,卡介苗):对T细胞有作用。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PPT课件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PPT课件
• 在周围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激活的部分B 细胞进入初级淋巴滤泡,分裂增殖,形 成生发中心。生发中心母细胞 冠状带 生发中心细胞 与众多的FDC接触
12
生发中心
明区:较多的网状细 胞、MØ、FDC;
暗区:淋巴母细胞。
明区 暗区
树突细胞
初级淋巴小 结
早期生发 中心
B记忆 细 胞
生发 中心 浆细胞
13
四、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TI-1:高浓度时,同时与BCR和丝裂原受体 结合;
TI-2:适当间隔、高度重复的B细胞表位,造成BCR交联。
TD抗原:产生抗体时,依赖Th细胞帮助。
24
TI 与 TD 抗 原
TI-1 抗原 12
B1 细胞
TD 抗原
CD4
1 2
B2 细胞
CD40/CD40L
Th细胞
25
TI-1 和 TI-2 抗 原
The Process of Humoral Responses Induced by TD Antigen
Th 细胞活化、增殖
Th
B7 CD28
MHC-II
CD4 TCR Th
APC
ICAM LFA-1
Th 分泌细胞因子
浆细胞
Th
CD40L CD40
BCR
抗原
B 细胞扩增
11
四、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概念:宿主第一次接触外来TD抗原后,血清中出 现 特异性抗体的过程。
特点: 延迟相6-10天; 早期为低亲和力的IgM,后期以IgG为主; 抗体的高峰浓度低,维持时间短。
29
2、再次免疫应答(Secondary Humoral Response )

免疫细胞课件

免疫细胞课件
记忆;无Ig类别转换。
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
36
(二)B淋巴细胞的亚群
1. B1细胞(CD5+ B细胞 )亚群 2. B2细胞(CD5—B细胞 )亚群 (1)骨髓中发育,是体内主要的B细胞; (2)主要对TD抗原产生应答。
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
37
※三、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
62
本章学习要点:
1. T细胞表面重要的膜分子及其功能 2. 人类成熟T细胞可分为哪些亚群? 3. B细胞表面的重要膜分子及B细胞可分为哪些亚群? 4. Th1与Th2细胞之间各是如何区分的? 5. 专职APC的种类? 6. 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是哪种细胞? 7.试分析单核巨噬细胞在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
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体积较大,蹄状核(左,普通光镜);透射 电镜显示其高尔基体发达、线粒体丰富、胞浆颗粒明 显(中);扫描电镜显示腹腔巨噬细胞粘附于玻璃表 面(右)。
来源与分布
多能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成单核细胞)
前单
核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
46
(2)膜分子
A. MHCⅠ类和Ⅱ类分子(与抗原提呈作用 有关)


CD2
子 CD58(LAF-3)
MHC/抗原肽 TCR
CD4 or CD8
B7-2
CD28
FcgR FcmR
CD35
组织胺 补体
抗体
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
8
1、TCR——T细胞抗原受体
(1)异二聚体
TCRαβ :α、β (90%-95%) TCRγδ : γ、δ (5%-10%)

免疫学第九章免疫细胞PPT课件

免疫学第九章免疫细胞PPT课件
在骨髓中发育为前体DC细胞,随后迁移到外周组织。
DC细胞的分化
在外周组织中接受不同的信号刺激,分化为不同亚型的DC细胞。
调节性DC细胞的分化
在特定的免疫微环境中,由其他DC细胞或巨噬细胞分化而来。
DC细胞的激活和调节
抗原刺激
DC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抗原,被激活并启 动免疫应答。
共刺激分子
DC细胞表达多种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相互作用, 提供激活信号。
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执行体 液免疫应答。
滤泡B细胞
参与抗原的摄取、加工和递呈 。
调节性B细胞
通过产生IL-10和TGF-β等细胞因 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浆细胞样B细胞
分泌大量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应答。
B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抗原识别
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BCR) 识别抗原。
激活和分化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分化为浆 细胞或记忆B细胞。
DC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抗原呈递
DC细胞能够摄取并加工抗原,将其呈递给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 应答。
T细胞活化
DC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通过信号转导和共刺激分子等机制激活 T细胞。
免疫调节
DC细胞在不同的免疫微环境中发挥调节作用,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 活化和凋亡。
DC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前体DC细胞的发育
T淋巴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01
02
03
04
辅助T细胞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激活其他 T细胞和B细胞,协助免疫应
答。
细胞毒T细胞
识别并破坏被感染或异常的细 胞。
调节T细胞
通过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来抑 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维持
免疫稳态。

第7章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

第7章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

(四)Ig类别转换(class switch)
B细胞在IgV基因重排完成后, 其子代细胞均表达同一个IgV 基因,但在受到抗原刺激而 成熟并增殖的过程中,IgC基 因的表达是可变的。
每个B细胞开始时表达IgM, 随后可表达IgG, IgA或IgE。
Ig类别转换受T细胞分泌的细 胞因子调节。
初始淋巴细胞能特异识别任一抗 原的细胞仅占1/(104-106),抗 原特异的B细胞和抗原特异的T 细胞相遇的几率只有10-8-10-12。
旁邻B细胞(bystander B cells)
Th细胞由于细胞-细胞直接接触分泌 的细胞因子可以给其他抗原致敏的 旁邻B细胞以辅助。
四、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在T细胞区激活的部分B细胞进入原 始淋巴滤泡,分裂增殖,形成生发中 心(约1周)。
B细胞在生发中心每6小时分裂1次, 称生发中心母细胞(centroblast)。
不发生增殖的B细胞被推向外侧,形 成冠状带(mantle zone)。
B细胞在生发中心继续分化发育:
抗原受体的编辑 体细胞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成熟 Ig类别转换 产生记忆B细胞
思考题
B细胞的特点与功能。 B-1细胞和B-2细胞的异同。 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B细胞对TD、TI-1和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免疫应答。 黏膜免疫应答的特点。 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第七章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及应答
主要内容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 B细胞的亚群 B淋巴细胞的功能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黏膜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ppt课件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ppt课件
在抗原的诱导下,分裂中的生发中心母 细胞的突变频率增大,主要是点突变,常 发生在编码 IgV 区中 CDR 的核苷酸序列易 发生突变。
高频突变的结果产生多种不同亲和力的 BCR,只有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 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被抗原选择出来, 在Th细胞的辅助下分化增殖,产生高亲和 力的Ig,称之抗体亲和力成熟★ 。
(一)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
1 、活化Th向B细胞提供第二 活化信号: ★ 主要: CD40L(CD154) —CD40 其次: LFA-2(CD2) —LFA-3(CD58) LFA-1 —ICAM-1(CD54)
籍细胞接触传递活化信号
Th与B细胞相互作用
2、 活化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增强信号)
Th对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的辅助作用
四、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一)抗原受体的修正:
在生发中心中发生藉 V(D)J基因二次 重排而对 B 细胞的抗原受体修正称为受 体修正(receptor revision)。

受体修正发生于体细胞高频突变后。
Ig抗原受体重链基因的受体编辑
(二)体细胞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成熟
Th2→ IL-4、5、6、(10、13)→B细胞
Th1→ IL-2、IFN-γ→ CTL、B细胞

TH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对B细胞的辅助作用




(二)T细胞的辅助作用发生于外周淋巴 组织的T细胞区和生发中心。 Ag 专职APC加工 T细胞区 Ag 初始T流经该区的APC旁被捕捉被激 活 血循环B细胞 HEV T细胞区 该抗原特 异性BCR的B细胞被捕捉与相应Th相遇, 被激活,进入淋巴滤泡。再形成生发中 心。Th也能进入生发中心。

免疫突触的形成:

主要免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免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免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T淋巴细胞(T细胞)结构:T细胞是一种白细胞,表面有特异性受体(TCR,T细胞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呈递细胞(APC)上的抗原MHC复合物。

功能:辅助T细胞(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激活B细胞和巨噬细胞,调节免疫反应。

杀伤T细胞(CTL,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杀死感染的细胞,特别是病毒感染的细胞。

调节T细胞(Treg细胞):抑制免疫反应,防止自身免疫疾病和过度炎症。

2. B淋巴细胞(B细胞)结构:B细胞也是白细胞,表面有特异性抗体(IgM和IgD),可以识别游离的抗原。

功能:抗原识别:通过表面抗体识别抗原。

分化成浆细胞:在抗原刺激下,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记忆B细胞:形成记忆细胞,以便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快速响应。

3.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结构:NK细胞是一种大颗粒淋巴细胞,含有细胞毒颗粒。

功能:直接杀伤:不需要预先致敏,可以直接识别并杀死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增强免疫反应。

4. 巨噬细胞结构:巨噬细胞是一种大型吞噬细胞,具有丰富的溶酶体和线粒体。

功能:吞噬作用: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细胞碎片和异物。

抗原呈递:将抗原加工后呈递给T细胞,激活适应性免疫反应。

分泌细胞因子:如IL1、TNFα,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

5. 树突状细胞(DC)结构:树突状细胞是一种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表面有许多树突状突起。

功能:抗原摄取和处理:高效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

激活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

调节免疫反应: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表达共刺激分子,调节免疫应答。

6. 中性粒细胞结构:中性粒细胞是一种多形核白细胞,含有大量的颗粒。

功能:吞噬作用:迅速响应感染,吞噬和杀死细菌和真菌。

释放酶和化学介质:如髓过氧化物酶和弹性蛋白酶,参与炎症反应。

7. 嗜酸性粒细胞结构:嗜酸性粒细胞含有大量的嗜酸性颗粒。

功能:抗寄生虫作用:特别针对寄生虫感染。

调节炎症: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参与过敏反应和炎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