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二战将帅系列传记
人物小传-麦克阿瑟
人物小传-麦克阿瑟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964年)是20世纪美国军事史上最重要的将领之一,又被誉为“司令官中的司令官”。
他在二战期间和朝鲜战争中的指挥才能以及其对亚太地区的重建和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麦克阿瑟于1880年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
他的父亲亚瑟·麦克阿瑟也是一位军人,这为他的军事生涯铺平了道路。
麦克阿瑟年轻时在美国军事学院和其他军校接受教育,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在一战期间,麦克阿瑟担任了美国第42步兵师的指挥官,并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他多次受伤,但坚定地领导部队,并被授予多个勋章。
二战爆发后,麦克阿瑟被委任为亚太地区的盟军最高指挥官。
他制定了一系列成功的战略,包括菲律宾的保卫战、解放菲律宾以及对日本本土的进攻。
他在战争中展现出杰出的指挥水平和决断力,被尊称为“我司令官的司令官”。
战争结束后,麦克阿瑟被任命为日本占领军最高指挥官,负责重建和推动日本民主化进程。
他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和和平发展。
他的领导使日本逐渐从战败国走向了崛起。
然而,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的指挥决策引发了争议。
他主张对中国进行直接军事打击,与时任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发生了分歧。
最终,他被撤销了朝鲜战争的指挥权。
麦克阿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勇气、领导力和战略眼光是不可否认的。
他对军事战略和政治事务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亚太地区的影响深远。
他不仅被誉为军事天才,更是一位卓越的领袖和改革者。
麦克阿瑟于1964年逝世,但他的贡献和遗产将永远铭记在美国和世界的历史中。
他的军事策略和领导风范继续影响着现代军事思想和战争战略,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军人和领导人的楷模。
二战时期的英雄人物事迹
二战时期的英雄人物事迹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为了打败敌军,多少的英雄人物葬身沙场,为国捐躯。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二战英雄人物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英雄人物事迹1杨靖宇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
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乃超。
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小传300字8篇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八篇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小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毛泽东:他是红军的领袖,一个深思熟虑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他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革命精神,带领红军在长征中战胜了无数困难。
2. 周恩来:他是红军的领导人之一,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和政治智慧。
他为红军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刘志丹:他是红军的一位英勇将领,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
他在抗日战争中为保卫家乡做出了巨大贡献。
4. 贺子珍:她是红军的一位女战士,有着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她为红军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5. 彭德怀:他是红军的一位重要将领,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他在抗日战争中为保卫家乡做出了巨大贡献。
6. 朱德:他是红军的总司令,一个温和、坚毅而又机智的人。
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深深影响了红军战士。
7. 张学良:他是中国国民党的一位高级将领,因抗日战争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他为红军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8. 贺龙:他是红军的一位英勇将领,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他在长征中为红军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上八篇小传简述了八位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
他们的勇气、信念、奋斗和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奉献都为世界了解红色中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视角。
他们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故事将继续激励和影响中国人民。
关于隆美尔的作文
关于隆美尔的作文说起隆美尔,那可是二战时期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将领。
隆美尔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打小就聪明好学。
但谁能想到,这个文质彬彬的少年,日后会在战场上掀起惊涛骇浪。
咱们先来说说他在战场上的表现。
隆美尔打仗那叫一个猛,战术运用得极为灵活。
他不像有些将领,死搬硬套那些军事教条,而是能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决断。
在北非战场上,那漫天的黄沙中,隆美尔带着他的部队左冲右突,把对手打得晕头转向。
就拿他指挥的一场战斗来说吧。
当时,他的部队面临着兵力和装备都占优势的敌军。
可隆美尔一点儿也不慌,他亲自爬上高处观察敌军的部署。
那烈日当空,烤得人嗓子眼都要冒烟了,可隆美尔愣是在那一动不动地看了好久。
然后,他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先是让一部分部队佯装正面进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而他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悄悄地绕到了敌军的侧翼。
这一路上可不好走啊,全是坑坑洼洼的沙地,车辆开过去,颠簸得厉害。
士兵们也是又累又渴,但隆美尔一直给大家打气,说只要打赢这一仗,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
等到了预定地点,隆美尔一声令下,部队猛地发起了攻击。
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一下子就乱了阵脚。
隆美尔这边的士兵们那叫一个兴奋,一个个像猛虎下山一样,冲得敌军抱头鼠窜。
这场战斗,隆美尔以少胜多,一下子就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的名字在战场上被传得神乎其神,士兵们对他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隆美尔这个人也有他的特点。
他对士兵特别好,不像有些军官,整天板着个脸,对士兵呼来喝去的。
隆美尔经常会到基层去看望士兵,问问他们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
有士兵受伤了,他还会亲自去探望,鼓励他们快点好起来。
所以,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拼命。
但隆美尔的命运也挺让人感慨的。
他卷入了政治的漩涡,最终落得个不太好的结局。
可即便如此,人们在谈论二战的将领时,还是会常常提到他的名字。
回过头来想想,隆美尔的一生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
有辉煌的时刻,也有落寞的时候。
但不管怎么说,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他所经历的那些故事,都让他成为了历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二战人物志麦克阿瑟传(3)
二战人物志麦克阿瑟传(3)今天,让我们来看看麦克阿瑟在对日作战中以哪些著名战役奠定了他二战名将的地位。
但是在描述这些战争之前,让我们先来看麦克阿瑟那著名的烟斗。
他的嘴里总是叼着个长长的玉米芯烟斗,再加上咔叽布军服,战斗软帽,黑色墨镜,这就是麦克阿瑟将军固定搭配。
尤其是他那从不离口的玉米芯烟斗,让人感到很奇怪。
实际上抽玉米芯烟斗是他的出生地阿肯色州小石城许多人的一种习惯。
质轻、多孔散热、价格便宜的玉米芯烟斗,深受这一地区农民和低收入者市民的喜爱。
麦克阿瑟的父亲就是一个喜欢抽玉米芯烟斗的人,嘴里常常叼着玉米芯烟斗的父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受父亲影响,麦克阿瑟在中学时就已经是个抽玉米芯烟斗的“老枪”了,在老师的眼里,他就是个“另类学生”,险遭开除。
辛亏麦克阿瑟学习成绩一直出类拔萃,老师最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网开一面了。
可后来的麦克阿瑟仅仅是叼着烟斗而已,而很少去抽烟。
“二战”结束后,为了纪念麦克阿瑟,阿肯色州小石城在许多街道、广场上都建了嘴里叼着个玉米芯烟斗的麦克阿瑟雕塑。
麦克阿瑟和他的烟斗(图片来自于网络)现在我们回到正题,来说说他指挥的几个战役。
第一战——俾斯麦大海战。
1943年2月28日,日本人在拉包尔组成了一个有8艘运兵舰、7000名士兵、8艘驱逐舰护航的大型运输船队,向莱城—萨拉茅阿进发。
麦克阿瑟获得情报后,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次消灭日军有生力量的一次良机,他果断要求航空兵司令肯尼以优势兵力去对付这支船队。
肯尼很快集中了在巴布亚的207架轰炸机和154架战斗机。
另外还有86架轰炸机和95架战斗机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各基地集结待命。
日军运输船队被发现了,但天气不好,无法行动,士兵们很是郁闷。
3月2日清晨,天气好转,7点55分,首批29架轰炸机就抵达日军船队上空。
当成群结队的轰炸机一团一团的呼啸俯冲时,日军高射炮手竟然被吓得不知所措。
第一波打击,日军2艘运输舰被击沉,2艘受重创燃烧起,800多名士兵落水而亡。
(Adolf hitler)希特勒传记
希特勒(1889.4.20-1945.4.30),纳粹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最大战犯。
他是人类最大的战争魔王,曾将亿万人卷进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却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曾想独霸世界,涂炭生灵,却最终自掘坟墓,惨败收场;他生前耀武扬威,显赫一时,却最终畏罪自杀,逃脱正义的审判。
这就是希特勒——一个将人类带进战争深渊的恶魔,一个充满扩张与集权理念的独裁者,一个具有变态人格与复仇情结的政治狂人。
作为最终成为纳粹德国权力中心的焦点人物,按道理讲,希特勒应该把他的荣耀追溯到他的童年及先辈。
可是希特勒生前很少谈起他的身世。
不仅如此,他也从不允许别人谈论他的身世,这是为什么呢?这个人类最大的战争魔王究竟有怎样难以启齿的身世呢?1919年9月,希特勒参加了德国工人党,依靠他的机智狡猾和反动宣传鼓动才能,希特勒最终将德国工人党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并正式成为纳粹党的党魁。
从此,他开始正式推行以集权与扩张为核心的纳粹政治理念。
然而他在刚一起步的时候,就遇上了麻烦,这个想当德国元首建立中央集权的阿道夫·希特勒,首先成了一个阶下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希特勒的《我的奋斗》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会在德国风靡一时?为什么会在日耳曼人身上产生难以估量的魔力,让人们为希特勒东征西杀,流血卖命?在服刑九个月后,希特勒被提前获释出狱。
此时,纳粹党已被取缔,许多人都认为希特勒从此会销声匿迹,无声无息。
那么,有着强烈扩张与独裁理念的希特勒会就此甘心寂寞吗?具有思辨与判断能力的德意志民族,会选择一个独裁者做他们的领袖吗?今天的欧洲是世界上物质和精神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在这块土地上,享受着和平、安宁的生活。
但是六十多年前,这块土地却到处是断垣残壁,到处是痛苦的呻吟,到处是硝烟炮火,到处是鲜血与尸体。
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我手中的这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隆美尔作文励志800字
隆美尔作文励志800字隆美尔就是一位很威风的失败者。
他是二战期间享誉全世界的德国名将,做过纳粹陆军军团的元帅,绰号“沙漠之狐”。
当年,隆美尔在北非与英国作战的时候,德军完全处于弱势,人数及装备等各方面都远不及英军。
但是隆美尔偏偏能神出鬼没地运用“闪电战”技巧,把大量坦克集中到前线一字排开,光这种气势就震住了英军,在好几次战役中都把英国人打得落荒而逃。
他了不起的军事才能就连他的对手都十分佩服。
在他带领德军把英国的北非军团打得屁滚尿流之际,英国报界送给他一个封号——“沙漠之狐”。
丘吉尔也在英国国会上公开“隆美尔是一个伟大的统帅,尽管他在战争中让我们无比惊恐,我仍然要这么说!”然而他后来被调回德国,在很多事情上与希特勒意见相左。
后来他的一些部下想要发动政变刺杀希特勒,隆美尔并不赞成这样做,但他肯定知情。
这便引起了希特勒的怀疑,趁着他重病做手术的时候让他服毒自杀了。
如果单从结局来看,隆美尔也算是一个失败者。
但这样的失败也许还不是最可怜的,书中还提到了一位英国化学家罗莎琳·富兰克林,她死的时候才37岁。
我们现在都以为,人类遗传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沃森还写过一本书《双螺旋》,大肆吹嘘自己的发现多么了不起,而事实上,罗莎琳·富兰克林才是双螺旋结构真正的发现者。
富兰克林是一位对实验数据非常认真的化学家,她用“X射线绕射”分析做了将近一年的实验,发现沃森跟克里克推论出来的模型是错误的。
然后她不眠不休地继续研究,终于在1952年7月第一次成功做出一张完美的X光绕射分析摄影图。
在这张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她第一个拍出来并证明这个结构是真实存在的。
但这张照片在未经她许可的情况下,被她的一个同事偷偷拿给沃森看了。
沃森看到这张照片恍然大悟,它启发了他的整个研究。
1953年4月,沃森和克里克在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宣称自己发现了双螺旋结构。
希特勒人物传记作文
希特勒人物传记作文今天咱们来聊聊阿道夫·希特勒这个家伙,他可是历史上一个超级复杂又臭名昭著的人物呢。
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你要是看到他小时候的照片,绝对想不到这个瘦弱的小男孩日后会掀起那么大的风浪。
他小时候的生活也不咋顺利,家庭环境有点复杂,这可能也是影响他性格形成的一个因素吧。
年轻时候的希特勒,怀揣着所谓的“艺术梦想”跑到维也纳去混。
可是呢,维也纳的艺术殿堂可没那么容易接纳他。
他想当画家,结果是屡屡碰壁,那些艺术学院都对他说“不”。
这打击可不小啊,就像你满心欢喜去追求一个姑娘,结果姑娘每次都把你拒之门外,心里肯定特不好受。
这可能让他心里慢慢积攒了很多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恨。
后来呢,他一头扎进了政治的漩涡。
一战后的德国,就像一个被打趴下的拳击手,又穷又乱,民众们都很迷茫。
希特勒就像个看准时机的投机者,开始在政治舞台上活跃起来。
他加入了德国工人党,这个党在当时可没什么名气,就像街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铺。
但希特勒凭借他那极具煽动性的演讲能力,开始慢慢把这个党发展壮大起来,并且把名字改成了纳粹党。
他演讲的时候啊,那简直像着了魔一样。
声音忽高忽低,表情极其夸张,他知道怎么去抓住民众的心。
那些在贫困和绝望中挣扎的德国人,被他描绘的美好未来给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他说要让德国重新强大起来,要洗刷一战的耻辱,还要给每个德国人面包和工作。
就像一个江湖骗子,拿着一个美好的大饼在大家眼前晃悠,好多人就这么上了他的当。
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之后,就开始露出他的真面目了。
他大力推行种族主义,觉得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其他民族都得靠边站。
尤其是犹太人,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他开始对犹太人进行各种迫害,这简直就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
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被剥夺财产,被残忍地杀害,那场面简直惨不忍睹。
就好像一个恶魔在人间肆意妄为,完全没有一点人性。
他还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的军队像一群疯狂的狼群,开始在欧洲大陆上横冲直撞。
历史人物的传记推荐
历史人物的传记推荐1、《希特勒传》,【美】约翰.托兰我没有读过***校,但是我征服了整个欧洲!,阿道夫.希特勒想必谁都知道阿道夫.希特勒这个发动二战的三大核心之一(另外两个为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
虽然希特勒在历史上不是什么正面人物,我们对他的了解无非也是灭绝犹太民族的屠夫,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以及纳粹******魁而已。
然而关于这个德意志第三帝国***背后的故事,以及希特勒的成长发家史估计就是我们大多数认识的盲区了。
《希特勒传》由美国著名历史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所著,是迄今为止关于希特勒的******生涯和个人生活最全面、最完整、最生动的记述。
《纽约时报》书刊评论称赞它是“一本精彩的、吸引人的通俗历史著作,在我们所读过的关于希特勒的书中,它是描写得最客观、最充分的一本。
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本书以大量、真实的档案、书信、访谈向读者介绍了希特勒如何从一个画家成为一个普通士兵再成为一国***的成长历程。
2、《拿破仑传》,【德】埃米尔·路德维希不想当将***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波拿巴3、《林肯传》,【美】戴尔.卡耐基我们所关心的是,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是否无怨。
亚伯拉罕.林肯4、《丘吉尔传》,【英】马丁·吉尔伯特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5、《俾斯麦传》,【德】埃米尔.路德维希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奥托.冯.俾斯麦名平,屈原-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治家和爱国诗人,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自己的***治理想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172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大量神的造型,大多是人神恋歌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理想反映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他革除弊***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楚国***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他坚持“美***”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象征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作文素材之二战中的麦克阿瑟
二战中的麦克阿瑟1941年6月美国政府任命远在菲律宾,业已退休的麦克阿瑟为远东陆空司令,军衔中将。
这一任命的背景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加紧扩大其在太平洋的势力,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
华盛顿政府的任命,唤起了这位将军的责任感。
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再披戎装,走向战场。
将军之路1880年1月26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小石城。
其父亚瑟·麦克阿瑟是位职业军人,曾任旅长、菲律宾军事总督、美驻日使馆武官,回国后擢升为中将。
他本应担任陆军参谋长,但因得罪总统而被委任普通军事职务。
老麦克阿瑟认为,这是剥夺了中将的“传统权力”和“尊严”,他为此忿忿不平,不久便辞职还乡。
出生于军人之家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从小深受其父影响,他像父亲一样,性格直率,热爱军人生活。
在父亲影响下,童年的麦克阿瑟学会了骑马、射击,有时还模仿父亲检阅部队的姿势。
他的母亲叫玛丽·品克妮·哈代。
这是个有教养的坚强女人,她视军人的事业是一项极崇高的事业,因此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一个“伟大军人”。
她常教导儿子:“不要计较个人牺牲,去做正当的事,凡事以国家为先。
”她告诫儿子有两件事不可以做——撒谎和搬弄是非。
母亲的教诲深深地印在麦克阿瑟的心里,直到晚年他还常常回忆和品味。
麦克阿瑟天资聪慧,中学时代得过网球冠军,又是棒球好手。
他的学习更是出色,1897年中学毕业时,他以总平均分数97.3的成绩获得学校的金质奖章。
麦克阿瑟的理想是进入西点军校,将来做一个“伟大军人”,但由于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因此,麦克阿瑟未被西点录取,尽管父亲为他作了许多努力。
但母亲并不甘心,她携子迁往密尔华基,将儿子送到有名的西城中学作插班生,她陪儿子夜读,为他补习代数、英文、历史。
1899年6月,麦克阿瑟以西城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西点军校。
19岁的麦克阿瑟意气风发,同学描述他:像王子一般神气,身高6英尺,脸庞红润,身体健壮,即使穿着泳衣也能看出他像个军人;“他有狮子一般的勇猛,鬼一样的精灵。
二战时期著名的14名将帅【附照片】
二战时期著名的14名将帅1、朱可夫元帅—胜利的象征苏联元帅,苏军副最高统帅,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二次获得列宁勋章。
指挥了莫斯科会战、列宁格勒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第聂伯河会战、柏林会战等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华丽的辞藻对朱可夫元帅来说永远是多余的,他是继拿破仑之后最优秀的军事统帅。
2、马歇尔五星上将美国陆军五星上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世界军事史上,骁勇善战的将领不计其数,但是有一位从未带兵打仗的将军却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他就是马歇尔将军。
作为盟军军事战略的主要计划者和实施者,他在幕后参加了每一次战役,诺曼底登陆战之前,罗斯福本意是让马歇尔将军出任盟军最高统帅,可是却受到了军界一致反对,包括元老潘兴将军也直接上书罗斯福,原因很简单,就是无法找出比马歇尔将军更优秀的人来主持大局。
马歇尔将军思想缜密、性格谦逊、战略计划宏大而有效,很少出现误判。
罗斯福总统曾经说:“马歇尔将军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或许这也是我们所有军事爱好者想说的一句话。
3、曼施坦因元帅—天才的军事家德国陆军元帅,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制定并指挥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他个人提出闪击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完成了史上最诡异的奇袭。
苏德战争爆发,率第56装甲军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先锋,随后调任第11集团军司令,转战克里米亚半岛,攻陷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两战俘虏苏军43万余人,旋即晋升元帅军衔,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不久升任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几乎凭借个人之力在东线与苏军作战,战功卓著,延缓了德国的灭亡,后因与希特勒战略不一致被解职。
曼施坦因元帅擅于指挥装甲部队大兵团作战,性格坚韧,目光远大,精于奇袭和强攻,是西方军事专家公认的德国军队中最优秀的统帅。
4、尼米兹五星上将—大洋斗士美国海军五星上将,中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珍珠港被袭之后,出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在逆境中扭转士气,指挥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吉尔伯特登陆战、菲律宾战役等海战史上有名的大战,取得了制海权,成就了美国延续至今的海上霸业。
二战名将风云录德国元帅篇:遵从本心的勇敢军人京特·冯·克鲁格
二战名将风云录德国元帅篇:遵从本心的勇敢军人京特·冯·克鲁格预计阅读本文需要12分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指挥人物中,没有一个人像京特·冯·克鲁格元帅这样公开地显示出对职责和良心的分裂。
在他内心的世界里,他对于反抗小胡子元首问题的犹豫态度,都不是产生于他性格上的优柔寡断、迟疑懦弱——因为京特·冯·克鲁格做军事指挥官既灵活勇敢又指挥正确,但却造成了他一时的束手无策,而不能断然阻止事态的更进一步恶化。
同大多数德国陆军指挥官一样,京特·冯·克鲁格也是出身于德国军人世家,而以效忠皇帝与报效祖国为其最高目标。
他于1882年10月30日出生在波兹南(波兰中西部城市,大波兰省首府。
临瓦尔塔河,居大波兰平原的中心。
1918年起义赢得胜利加入波兰);父亲曾被封为贵族并晋升至中将。
汉斯·京特·冯·克鲁格他也和二战的其他德国将军一样,曾受训于柏林军事学院。
这位被同学们称呼为“聪明的汉斯”曾为了救人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获得了一座奥尔登堡救生奖章。
1901年,晋升少尉,服役于驻下萨克森州沃尔芬比特尔的野战炮兵第46团。
1913年任职于德军总参谋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京特·冯·克鲁格上尉随第6集团军第21军参加作战,并获得金色双剑霍亨索伦王室勋章(军事人员)。
经过了各种不同岗位的历练之后,京特·冯·克鲁格被派任为步兵第236师首席参谋官,而在1917——1918年的法国阿图瓦和比利时佛兰德斯两次会战中浴血奋战。
10月他在凡尔登战役受了重伤。
战争失败后,京特·冯·克鲁格于1919年任职于第3军区的步兵指挥部,1921年晋升少校,3年后调职于国防部陆军训练处。
1926年任驻西里西亚的萨冈的炮兵第3团第3营营长,1927年晋升中校,并于1928年任驻法兰克福的骑兵第1师参谋长,1930年任炮兵第2团上校团长。
二战美国陆军各军军长小传(附:二战(1939--1945)美国陆军高级将领名录)
二战美国陆军各军军长小传(附:二战(1939--1945)美国陆军高级将领名录)这34名将军生于1882年至1896年之间,年龄最大的是斯威夫特,最年轻的是科林斯。
科林斯先在太平洋战场,他指挥的"热带闪电师"战绩出众,被提升到欧洲当军长,在欧洲一直担任第一集团军第七军军长,在布莱德雷(第一集团军司令和第12集团军群司令)和霍奇斯(继任第一集团军司令)手下是最受信任的军长,从诺曼底打到易北河。
后来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策划仁川登陆时,担任陆军总参谋长并反对仁川登陆计划但最终被麦克阿瑟说服的就是他。
各国的著名将领有很多是出身于军人世家,尤其是德军将领。
另一方面,苏军和解放军将领大多数出身贫寒,很少有人有家庭军事背景。
美军的情况则介于两者之间。
有些将军出身军人世家,最著名的是麦克阿瑟,其父是美西战争的英雄,驻菲律宾美军总司令,门生遍布军界。
巴顿的祖父是南北战争中南方军一位著名的上校,阵亡沙场。
还有些将军的父辈没有军人,甚至考上军校还是因为没有钱上收费昂贵的私立大学,象艾森豪威尔,尼米兹(尼米兹的祖上是德意志条顿骑士团的贵族,但移民美国很多代再也没有从军,是德克萨斯山里的农夫)。
34名军长中,有7个人的父亲是军人(弗雷登多尔,艾尔文,凯斯,帕奇,李奇微,西伯特,斯威夫特) ,其中李奇微,艾尔文,西伯特,和斯威夫特的父亲还是西点军校毕业生。
西伯特的父亲还是将军。
斯威夫特的祖父是将军。
很奇怪,这34名将军并不都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但他们总体受教育的程度相当高。
24 人上过西点军校,23人毕业了,最后的那个是弗雷登多尔,他因为数学不及格,被西点退学,算肄业,但你猜怎么着,弗雷登多尔从西点出来以后考上了著名的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就是MIT。
顺便说一句,不少美军将军在军校时数学都很糟糕,例如巴顿和辛普森(第九集团军司令),不是留级就是差点儿留级。
另外没有上过西点的10人中,杰罗是弗吉尼亚军校的,马歇尔的校友。
美国的著名二战将领
美国的著名二战将领二战期间,世界各国的军事将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他们所在的国家取得了胜利,保卫了世界和平。
美国作为二战的重要参战国之一,有许多著名的将领在战争中表现出色。
本文将介绍几位美国著名的二战将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对战争胜利的贡献。
1.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是美国军队在二战中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他曾在太平洋战场指挥作战,并在菲律宾战役中表现出色。
他的指挥和领导能力被广泛认可,被誉为“麦克阿瑟将军在任何情况下,总能找到方法来击败敌人”。
2. 乔治·巴顿(George Patton)乔治·巴顿将军是美国陆军的杰出指挥官,他以其激情和战术才能而闻名。
巴顿将军领导的第三装甲师在西欧战场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在诺曼底登陆后的战役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敌军击溃,促使盟军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3. 威廉·哈尔西(William Halsey)威廉·哈尔西将军是美国海军在二战中的重要将领之一。
他指挥下的第三舰队在太平洋战场上享有盛誉。
他领导的舰队参与了许多重要战役,包括所罗门群岛战役和关岛战役等。
他的勇气和智慧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太平洋战场的胜利贡献巨大。
4. 尤利西斯·格兰特(Ulysses S. Grant)尤利西斯·格兰特将军是美国内战时期的将领,但他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在二战中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美国陆军的将领,格兰特以他对战争的洞察力和灵活性而闻名。
他在军事指挥和战略方面的卓越能力被广泛认可,对于美国在二战中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乔治·马歇尔将军是美国陆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也是二战期间最有影响力的指挥官之一。
作为陆军参谋长,他负责协调和指挥美军的战略计划。
他的决断和领导能力被广泛认可,对于盟军最终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物传记通讯稿
人物传记通讯稿山本五十六:帝国海军航空兵元帅山本五十六是二战时期日本帝国海军航空兵的一位优秀元帅,堪称日本陆海空三军中的佼佼者。
他是一个不寻常的领袖,具有冷静的头脑,出色的战略眼光和独特的领导才能。
他谨慎而有理性的方法在各种战斗中都得以充分地展现,尤其是在珍珠港袭击和中途岛海战中,他的决策影响了整个日本国家的命运。
山本五十六,原名山本富士夫,生于1884年4月4日,出生于熊本县长洲市的一个武家家庭。
1914年加入海军,在其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参加了日俄战争和中国事变,被视为日本海军中最有才华的士官之一。
在上世纪30年代,他又进入了日本海军学校的教职,是一位优秀的教授和作战教育家。
1938年,山本五十六被任命为海军军官学校的校长。
他的课程强调了创新、战略分析和领导才能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他自己在战术和策略领域中所深知的。
山本五十六对于作战计划的重视,使得他成为充满独立思想的战略家,能够独立地决定行动方案,远离了日本海军总部的束缚,这一点在日本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下极为罕见。
他的权力和职务使得他得以全力投入到作战策略的探索中。
1941年12月,山本五十六领导了日本的珍珠港袭击,使得美国太平洋舰队重创,从此改变了美国参加二战的态度。
然而,他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成功预测了美国在开战后能够在陆地上发动攻击,所以他在珍珠港战役之后建议日本尽快结束战争。
但日本队长电视的错误导致美国人发现了日本海军的秘密通信系统,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对日的反攻。
随后在中途岛海战中,山本五十六拥有更大的权力,他设法使用了他在关键时刻集中火力,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打得粉碎的策略。
然而,美国方面预先知道了日本的这个军事计划,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战役;日本在该战斗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山本五十六本人也遇难身亡。
山本五十六的传奇历史一直是军事史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
他是一名享有顶级声誉的战略家,同时也是一名探索者,他的探索精神一直被人们所保留。
二战经典将领
Ⅱ战著名将领:(德国)帝国元帅(1名)赫尔曼·戈林(1893-1946) 空军元帅1935 帝国元帅1940 总理兼内政部长陆军元帅(19名)维尔纳·冯·勃洛姆堡(1878-1946) 陆军元帅1936 国防部长瓦尔特·冯·勃劳希奇(1881-1948) 陆军元帅1940 陆军总司令费多尔·冯·博克(1885-1945) 陆军元帅1940 B集团军群总司令,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威廉·凯特尔(1882-1946) 陆军元帅1940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贡特尔·汉斯·冯·克卢格(1882-1944) 陆军元帅1940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威廉·约瑟夫·弗朗茨·冯·勒布(1876-1956) 陆军元帅1940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威廉·利斯特(1880-1971) 陆军元帅1940 A集团军群总司令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1875-1953) 陆军元帅1940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埃尔温·冯·维茨勒本(1881-1944) 陆军元帅1940 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瓦尔特·冯·赖歇瑙(1884-1942 ) 陆军元帅1940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1881-1969) 陆军元帅1942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1887-1973)陆军元帅1942 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埃尔温·隆美尔l (1891.11.15-1944.10.14) 陆军元帅1942 北非远征军司令,意大利北部集团军群总司令,驻法国B集团军群总司令恩斯特·冯·布施(1895-1945) 陆军元帅1943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1881-1954) 陆军元帅1943 A集团军群总司令弗雷德里克·威廉·保卢斯(1890-1957) 陆军元帅1943 6集团军司令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1881-1954) 陆军元帅1943 F集团军群总司令瓦尔特·莫德尔(1891-1945) 陆军元帅1944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费迪南德·舍尔纳(1892-1973) 陆军元帅1945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空军元帅(5名)爱华德·米尔契空军元帅1940 空军总监阿尔伯特·凯塞林(1885-1960) 空军元帅1940 空军南军区总司令,西线德军总司令胡戈·施佩勒(1885-1953) 空军元帅1940 驻法国空军总司令冯·里希德霍芬空军元帅1943 第二航空队司令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 1892~1945) 空军元帅1945 空军总司令海军元帅(2名)埃里希·雷德尔(1876—1960) 海军元帅1939 海军总司令卡尔·冯·邓尼茨(1891-1980) 海军元帅1943 海军总司令,海军潜艇部队司令、德国总统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1880~1959)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战略家。
二战之意大利将军
二战之意大利将军二战之意大利将军意大利的殖民军司令格拉齐亚尼( 1882年~ 1955年)意大利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
1908年开始在殖民军中服役。
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0~1934年,担任意大利驻利比亚殖民军队总司令,多次指挥殖民军讨伐利比亚阿拉伯民族的反抗。
1935年任意属索马里总督。
1935~1936年意埃战争期间,任南方集团军司令,率部从南部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1937年,任意大利法西斯占领下的驻埃意军总司令,野蛮屠杀当地军民。
1937年晋升为陆军元帅。
次年任意属东非名誉总督。
1939~1940年任意大利陆军参谋长。
1940年 6月起,任意大利驻北非殖民军总司令,指挥驻利比亚意军进攻埃及。
1941年 3月,因马特鲁港失败被撤销全部军职。
1943~1945年,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意大利北部期间,格拉齐亚尼又被起用,在充当傀儡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中出任国防部长。
在此任期之内,他积极组织对游击队的清剿和对和平居民的镇压。
同时,他还强力组织向德国大规模移民,为经济崩溃的德国输送了大批劳动力。
1945年4月,他被意大利游击队俘获。
1950年5月,作为战犯被意大利军事法庭判处19年徒刑。
同年8月被特赦释放。
1955年 1月11日,73岁的格拉齐亚尼在罗马死去。
巴多里奥,1871. 9.28~1956.10.31 意大利陆军元帅。
1890年参军,任炮兵军官。
参加过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意土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1940年曾多次担任意军总参谋长,积极推行B.墨索里尼的侵略扩张政策。
1926年晋升为陆军元帅。
1928年被任命为驻利比亚总督。
1935~1941年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初期,任侵埃意军总司令。
1936年5月意军占领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后,任埃塞俄比亚总督。
1940年12月意军入侵希腊失利后,辞去总参谋长职务。
1943年7月参加推翻墨索里尼法西斯统治的政变,出任新政府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