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1.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是:以组织的职能为基础进行工作归类,是一种部门化方法。
可以充分发挥分工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各职能部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缺点有:易于强调本部门的目标和利益,而忽视组织的总体目标和全局利益。
等级森严,机构臃肿,不利于创新、协调、合作和沟通,造成效率不高,还可能增加管理费用。
适用范围:职能制结构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的、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慢、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企业。
具备以上特征的企业,其经营管理相对简单,部门较少,横向协凋的难度小,对适应性的要求较低,因而职能制结构的缺点不突出,而优点却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
事业部结构优点:职责范围明确,分工细,各事业部内部办事效率高,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能够规划其未来发展,也能灵活自主的适应市场出现的新情况迅速作出反应,既有高度的稳定性,又有良好的适应性。
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形成经济规模,采用专用设备,并能使个人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因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缺点:是容易形成小团体利益冲突及各事业部之间协作能力下降。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业多元化、品种多样化、各有独立的市场,而且市场环境变化较快的大型企业。
2.产品事业部形式。
金果子公司虽然有了一定规模,但仍然属于中小型公司。
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只有桃子和橙子两种。
生产技术发展变化较慢,企业的生产始终是劳动力导向而不是技术导向。
外部环境比较稳定,可以从容生产销售。
3.企业规模变大之后,必须要增加专门的会计,财务,人事,采购部门完成组织结构正规化。
这些部门要与销售和生产部等部门平级。
企业生产能力变大,需要拓展市场,要将销售部职能扩展,成立市场营销部,新部门职能包括:接受订购,市场营销和广告策划,公关活动,市场调查等等。
需要建立内部物流部门(物流部)或者选择外包物流。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成立信息部完成企业信息化。
跪求公共管理案例急向好心人求几个公共管理案例,请附上分析!!!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与教学探析一、医学的病例研究案例研究发源于医学,其基本出发点是医学理论研究往往是片面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而临床实践却是复杂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私营化还是非私营化一个城市的市政服务问题案例正文:20世纪80―90年代期间,山特罗市经历了几场痛苦的工厂倒闭。
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路也快要走到了尽头。
更糟糕的是,很多居民都离开了这个“灰尘地带”直奔“阳光地带”,这进一步地减少了本市的税源。
为了应对这一艰难时世,山特罗市的选民们选举了一位许诺要改变这座城市的新市长,她将首先对政府计划进行削减。
马丁市长是政治上的新手,但她却乘着选民们的怒潮——对市政服务价高质劣的怨愤——坐上了市长宝座。
马丁的一个竞选承诺是将市政服务私营化。
私营化是这样一种手段:将公共服务承包给那些替政府完成服务的公司,这种手段被广泛使用,以解决公共规划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问题。
尽管私营化在众多社区中实施,但在山特罗市还从未尝试过。
70年代,当工业制造业十分繁荣时,山特罗市的经济非常景气,那时从来就没有缩减政府规划的需要。
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无论纳税人还是改革者都支持将臃肿而又低效的官僚机构的高额开支削减下来。
马丁市长希望从城市的垃圾收集工作开始,并以此为榜样,将其他市政工程与服务的私营化大力推行下去。
山特罗市的卫生部门负责本市的垃圾收集工作,每周两次上门清理市民的垃圾。
他们用卡车收集本市每一户家庭的废品,还会每周一次地清理本市商店旁边的大型商业垃圾场。
这是一项需要众多环卫工人和一支快速垃圾车队的昂贵的工程。
卫生部门还会每两周一次收集可回收废品(报纸、空罐、塑料),这些废品都装在向市民提供的用特定颜色标记的垃圾箱里。
这些垃圾箱市民只需到卫生部门填写一份申请并出示有效身份证明即可领取。
卫生部门的开支已连续多年地超出预算,而它的微不足道的服务记录却引发市民如潮的抱怨。
这些抱怨包括倾倒垃圾不仔细,街道上满是垃圾,环卫工人太吵,迟迟未能清扫垃圾等。
最近,卫生部门买进了一批新的垃圾车,对于本市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车队里新车的数量已因此而略过半数,另一半则是非常陈旧、马上需要更换的老车。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1.案例背景介绍在某国某市,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
该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由多个公共汽车公司运营,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车辆拥堵、不合理的线路规划、服务质量低下等。
2.问题分析2.1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由于各个公共汽车公司独立运营,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导致了车辆拥堵和线路冲突等问题。
各个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无法共享资源和信息,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2不合理的线路规划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机制,各个公共汽车公司在线路规划上存在冲突和重叠。
一些繁忙的区域可能存在过多的公共汽车线路,而一些偏远地区则缺乏公共交通服务。
这种不合理的线路规划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服务的不均衡。
2.3服务质量低下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公共汽车公司对服务质量的监管不到位。
一些公司存在车辆维护不及时、司机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导致了乘客的不满和投诉增加。
3.解决方案3.1建立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为了解决公共交通系统管理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可以成立一个公共交通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和公共汽车公司的代表组成,负责制定统一的管理政策和规划,并协调各个公司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3.2制定合理的线路规划在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需要制定合理的线路规划。
可以通过市民调查和交通流量分析等手段,确定各个区域的交通需求,并根据需求制定合理的线路规划。
同时,还需要考虑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出行的便利性。
3.3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管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需要加强对各个公共汽车公司的监管。
可以建立投诉处理机制,鼓励乘客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反馈。
同时,还可以对公共汽车公司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对存在问题的公司进行处罚或奖励,以激励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4.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解决方案,可以预期在公共交通系统管理方面取得以下效果:4.1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建立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车辆拥堵和线路冲突等问题,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公共管理案例解析
公共管理案例解析
本文将介绍几个公共管理案例,讨论它们的情况、问题和解决方案。
这些案例包括:
1. 疫情防控管理
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公共管理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封锁措施、人员流动控制和医疗资源调配等。
我们将探讨这些举措的效果,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2. 城市交通拥堵管理
城市交通拥堵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研究几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方案,包括推广公共交通、限制私人车辆、调整路线等。
我们将分析这些方案的效果,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3. 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涉及到整个政府系统的大型项目。
我们将研究一些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方案,包括部门合并、职能转移、机构优化等。
我们将探讨这些方案的效果,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4. 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管理问题。
我们将研究一些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限制污染物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减少废弃物等。
我们将分析这些措施的效果,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将探讨公共管理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
决方案。
这些案例将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在公共管理学领域,案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和研究方法。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和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并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背景,某市政府在推进城市环境整治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垃圾处理量大幅增加,导致垃圾处理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需求。
市政府面临着如何提升垃圾处理效率、改善城市环境的挑战。
公共管理理论分析:1. 公共政策制定,在面对城市环境问题时,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和规范市民的行为。
例如,可以通过立法和宣传教育,推动市民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
2. 组织管理,市政府需要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确保垃圾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包括人员配备、工作流程设计、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管理。
同时,市政府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推进城市环境整治工作。
3. 公共财政管理,在城市环境整治工作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政府需要进行财政预算和资金调配,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政府还需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共同承担城市环境整治的责任。
案例分析:针对垃圾处理问题,某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垃圾分类和减量的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其次,政府加大了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提升了垃圾处理的效率。
同时,政府还与社会资本合作,引入了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水平。
结论: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政府在面对城市环境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公共政策制定、组织管理、公共财政管理等理论,从而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案例分析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为其他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之,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范文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是公共管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以某市政府部门的一起案例为例,展开对公共管理案例的分析,并探讨其中的管理经验和启示。
该案例发生在某市政府部门的环保局,由于长期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力,导致了当地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引发了市民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活动。
面对这一情况,环保局局长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局势,包括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等。
首先,环保局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并对其进行了整改督导。
通过加强执法力度,有效地震慑了一些企业的违法行为,使得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次,环保局加强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市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还组织了环保知识讲座和宣传片放映等活动,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为改善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外,环保局还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企业、媒体、社区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种合力,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这种多方合作的模式,使得环保工作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动力。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和经验。
首先,公共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其次,公共管理需要注重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的开展。
最后,公共管理需要注重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是公共管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公共管理学的案例
公共管理学的案例在一个宁静的小镇,垃圾处理问题就像一颗隐藏的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居民们的不满情绪。
一、背景情况。
这个小镇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
以前,大家都只是把垃圾随意扔在小镇边缘的一个空地上,随着小镇人口的增长,垃圾越堆越多,夏天一到,那股恶臭能飘到镇中心的街道上,苍蝇蚊子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在垃圾山上嗡嗡乱飞。
居民们开始抱怨,路过的时候都得捂着鼻子加快脚步,还担心垃圾滋生的病菌会影响健康。
二、初步尝试:外包给私人公司。
镇政府看到这种情况后,想着要解决这个大麻烦。
他们决定把垃圾处理外包给一家私人公司。
这家公司承诺得可好了,说会用最先进的设备,每周定期来收垃圾,还会把垃圾运到很远的处理厂进行环保处理。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点效果。
垃圾有人来收了,空地上的垃圾山慢慢变小了。
但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问题就出现了。
这家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开始减少收垃圾的次数,而且他们所谓的“先进设备”老是出故障。
结果呢,垃圾又开始在小镇的各个角落堆积起来。
居民们发现自己交了钱(通过税收间接支付给外包公司),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就特别生气。
他们纷纷跑到镇政府去抗议,要求政府给个说法。
三、镇政府的内部调整策略。
镇政府被居民们这么一闹,觉得外包不靠谱,就决定自己来管理垃圾处理这件事。
他们新组建了一个垃圾处理部门,招聘了一些本地的居民当环卫工人。
这些环卫工人很勤劳,每天都按时开着小垃圾车在小镇里穿梭收集垃圾。
可是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资金有限。
购买新的垃圾处理设备、垃圾车的维修保养,还有环卫工人的工资,这些都需要钱。
镇政府只能从其他项目上削减预算来支持垃圾处理,这又引起了其他方面的不满。
比如说,镇里原本计划翻新公园的项目,因为资金被挪用,只能无限期推迟,喜欢逛公园的居民就不乐意了。
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足。
虽然环卫工人很努力,但缺乏专业的培训,在垃圾分类、垃圾压缩等环节做得不是很好,导致垃圾处理效率低下。
四、引入公众参与和合作。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在公共管理学领域,案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和研究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公共管理中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行公共管理学的案例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实践案例,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案例背景。
某市政府计划推出一项新的城市交通管理政策,旨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该政策包括限制私家车的通行、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推广绿色出行方式等措施。
然而,在政策实施之初,就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和质疑,一些市民和企业对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质疑,甚至发生了一些抗议活动。
问题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公共管理学进行分析。
首先,政策制定的程序和决策过程是否充分、公正和透明?其次,政策的实施是否考虑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协调?再次,政策的沟通和宣传工作是否到位,能否有效地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最后,政策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是否健全,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制定的程序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其次,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利益协调机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寻求最大公约数,避免利益冲突。
再次,政府应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引导公众理性对待政策,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最后,政府需要建立科学的政策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结论。
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公共管理学的实践中,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
只有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科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才能有效解决公共管理中的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总之,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是一个富有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希望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读者能对公共管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做出更好的贡献。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一、超生现象(一)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原则指导下,对政策方案进行的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等活动过程。
公共政策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的原则。
主要原则①公正原则:指在政策规划是要兼顾相对主体利益,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利益地成全另一部分人②受益原则: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从中得到益处。
受益是普遍性的,也有局部性的③系统性原则:指政策规划要从社会不同范围、不同领域、不同社会层次存在着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综合地、辨证地规划政策④权变原则:指政策规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影响政策规划的环境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⑤优化原则:指对同一政策问题要有多个政策规划方案以备选择(二)从以上理论看分为①公正原则。
也就是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坚持公正的原则,政策规划才能被普遍认同②系统原则。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
二、公民旁听制度(一)该省直机关招考公务员时面试引入公民旁听制度,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这一改革措施是对传统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一次创新,避免在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使得整个过程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也使得此项工作受到全面有效的监督(二)完善公务员制度还需要做到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②解放思想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保证:更新公务员思想观念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③创新制度是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关键:主要有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两方面④队伍建设是完善公务员制度根本。
第一,加大培训国度,造就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国家公务员,第二,加强管理,造就一支高效廉洁,相对稳定的公务员队伍,第三,加强公务员职能专业化与身份职业化管理。
⑤健全法规体系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根本保障。
第一,公务员管理必须有法可依;第二,公务员行为必须用法律加以规范(二)建议(1)对公务员的监督要引入长效机制,仅仅是一次面试监督是不够的(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政府职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竞争氛围,加快配套改革的步伐(3)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制度创新,大胆吸收两方先进的成熟的公务员管理制度。
公共管理案例研究
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一、案例:城市共享单车的管理乱象。
1. 现象描述。
你看看现在那些共享单车啊,满大街都是。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就像突然冒出来的彩色蘑菇似的。
有时候在公交站旁边,那共享单车堆得像小山一样,把人行道都给堵得死死的。
有的还被扔到了草丛里,可怜巴巴地躺在那儿,就像被抛弃的小宠物。
而且你想找一辆好骑的车吧,不是车座坏了,就是脚蹬子掉了,那叫一个糟心。
2. 公共管理问题分析。
这事儿啊,其实反映了好多公共管理方面的问题呢。
首先就是规划的问题。
城市里共享单车投放的数量,好像没个准儿似的。
那些共享单车公司就一股脑儿地往大街上放车,也不考虑这个地方到底需要多少辆车。
这就好比给一个小池塘里放了太多的鱼,那池塘不就乱套了嘛。
然后就是监管不到位。
政府相关部门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好像有点跟不上趟儿。
比如说,对于那些乱停乱放的行为,没有很严格的处罚措施。
这就像小朋友做错了事,但是没有大人来批评教育,那他就会一直错下去喽。
再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共享单车企业光想着赚钱,把车投出去就不管了。
车子坏了也不及时维修,也不考虑怎么合理地安排车辆的停放。
这就像是一个开饭馆的,只知道把饭菜端出去,桌子椅子乱了不管,饭菜坏了也不换,那顾客肯定就不来了。
3. 解决方案探讨。
那咋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首先得有个科学的规划。
城市管理者和共享单车企业得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根据每个区域的人流量、交通状况来确定投放车辆的数量。
比如说,在商业区和写字楼附近可以多放一些,但是在居民区呢,就要适量,不能太多。
监管方面也得加强。
可以出台一些严格的规定,对乱停乱放的用户进行罚款或者信用扣分。
就像交通规则一样,你乱停车就得受罚,这样大家就会自觉一点。
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比如说安装一些智能停车装置,只有停在指定的地方,共享单车才能锁上,这样就可以引导用户规范停车了。
共享单车企业也得有点良心,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定期派人去维修车辆,合理布局停车点。
还可以搞一些奖励机制,比如说,如果用户把车停在指定的、比较偏僻但是需要车的地方,就给用户一些骑车优惠券之类的。
公共管理实验案例
公共管理实验案例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公共管理领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
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地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实验案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通过分析多个公共管理实验案例,探讨实验案例对于公共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案例分析1. 北京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实验北京市政府于近年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通过整合政务资源,提升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通过建设“北京政务服务网”平台,实现线上政务服务和线下实体服务的无缝对接,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办事服务。
通过开展实验项目,北京市政府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了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实验上海市政府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促进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通过实验案例,上海市政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
上海市政府实验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等项目,有效解决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管理难题,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3. 广州市“阳光政务”实验广州市政府通过开展“阳光政务”实验,着力推动政务公开和透明化。
通过建设“阳光政务”平台,广州市政府加强了政务信息公开和行政决策公开,提高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广州市政府积极开展政务信息公开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和监督,提高了政府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三、实验案例的启示1. 实验案例推动公共管理创新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见,各地政府通过实验案例的开展推动了公共管理的创新。
政府在实验中不断尝试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引领了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发展。
2. 实验案例促进政府效能提升实验案例的开展有助于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实验,政府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和企业对高效便捷服务的需求。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当代社会,公共管理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对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公共管理学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案例1:城市垃圾分类管理1.1 案例描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垃圾问题也日益突出。
某市政府决定引入垃圾分类管理措施,以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1.2 案例分析(1)目标与策略:该市政府通过实施垃圾分类管理,旨在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因此,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并通过教育宣传、设立分类垃圾桶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2)资源配置与协调:政府需要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力量,如环保部门、住建部门等,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同时,政府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垃圾分类的实施。
(3)权力运行与协调:政府需要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如企业、居民等,确保垃圾分类管理的有效实施。
同时,政府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政策的执行和效果的监测。
(4)公众参与与沟通:政府需要积极与居民进行沟通,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鼓励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来。
同时,政府还需要借助各种传媒工具,扩大垃圾分类理念的传播范围。
三、案例2:政府危机管理2.1 案例描述某市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中遇到了一次危机,需要进行紧急应对和管理。
2.2 案例分析(1)危机预警与防控: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危机预警机制,通过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及时发现危机的苗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2)决策与指挥:政府应组建危机管理的领导小组,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并进行决策和指挥。
同时,政府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各方共同行动,共同应对危机。
(3)信息发布与公众安抚:政府应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有关危机的信息,以避免谣言的传播和恐慌的产生。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媒体的互动,通过发布权威信息,消除公众的疑虑和不安。
公共管理学答案含案例分析及小抄已排版
公共管理学答案含案例分析及小抄已排版第一部分: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公众利益而进行管理活动的学科。
它涉及组织管理、决策科学、公共政策、领导力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第二部分:公共管理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问题一:在政府管理中,如何解决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解决方法: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加强监督和评估,提高透明度,增加公众参与度。
2.问题二:如何提高政府组织的绩效和效率?–解决方法:引入市场机制,激励政府部门提高绩效;加强监督与评估,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市政府在建设城市公园的过程中,由于工程进度缓慢,造成了大量投入却没有有效利用的问题。
通过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监督和提高施工单位的责任意识,最终成功完成了公园的建设,并获得了市民的好评。
案例二:某国政府在教育领域投入巨大资金,但学生的教育水平却长期处于下降状态。
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等手段,最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了教育目标。
第四部分:小抄1.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公共管理是研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管理活动的学科。
–公共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政策制定、资源分配等内容。
2.提高政府绩效:–引入市场机制,激励政府部门提高绩效。
–加强监督与评估,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3.案例分析技巧:–深入挖掘问题本质,寻找根本解决方法。
–加强数据分析,依据事实说话。
结语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涵盖范围广泛、内容复杂。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公共管理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就是公共管理学答案含案例分析及小抄已排版的文档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五、案例分析5篇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五、案例分析5篇第一篇: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五、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答: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育二胎这一政策是与我们国家的的基本国策相悖的,是违反政策规划原则的错误措施。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政策规划的原则很多,主要有: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优化原则。
(1)公正原则是指政策规划时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坚持公正的原则才能得到被普遍认同的有效政策规划。
受益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
受益有普遍性的,也有局部的。
有的政策规划反映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分配中普遍受益。
交费就可生二胎,实现了少数人想多要子女的想法,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却极大地损害了整个国家、社会的利益。
这种受益是少数人的受益,局部的受益,不具备正确政策规划受益的普遍性。
(2)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如果仅仅注意局部而不顾全局,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横向系统性。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政策规划的科学性。
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二胎的政策是违反政策规划的系统原则的,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3)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
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
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措施建议:(1)加大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少生优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2)计划生育的推进工作应该是依法进行的,不应该是人治的、不应该是可以用钱妥协的,计划生育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在钱的面前低下腰。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是公共管理学科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和研究方法,它通过分析具体的公共管理实践案例,帮助学习者理解公共管理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个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的正文内容: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城市交通。
以某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公共管理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首先,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主要表现在早晚高峰时段,尤其是市中心区域。
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出行,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市政府首先进行了交通流量的调查和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确定了拥堵的主要路段和时段。
接着,市政府与交通规划专家合作,制定了一个综合的交通改善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了增加公共交通的便利性,优化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以及鼓励市民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等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市政府通过媒体和社区活动,广泛宣传交通改善计划,提高市民的交通意识。
同时,市政府还与私营企业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为使用公共交通的市民提供优惠,为骑自行车上班的市民提供安全设施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公共交通的使用率提高了,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了,交通流量得到了有效分散。
此外,市民的出行时间缩短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有所改善。
这个案例展示了公共管理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政策实施,公共管理能够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这个案例也强调了公共管理在促进社会参与和合作方面的重要性,只有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学习到公共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以及如何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公共管理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设立了市环保局作为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
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法规,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
2019年6月,某市环保局在例行环境监测中发现,某化工厂存在严重的违法排污行为。
该化工厂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严重污染了水体环境。
经调查,该化工厂的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案件处理过程1. 调查取证阶段某市环保局接到举报后,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某化工厂进行现场调查。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询问当事人、实地勘验等方式,执法人员收集了大量证据,证实了某化工厂违法排污的事实。
2. 行政处罚决定阶段根据调查结果,某市环保局认为某化工厂的行为已构成违法排污,决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某市环保局对某化工厂作出以下处罚决定:(1)责令某化工厂立即停止违法排污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污染;(2)对某化工厂处以罚款人民币50万元;(3)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 执行阶段某市环保局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某化工厂,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处罚决定。
某化工厂不服行政处罚决定,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 行政诉讼阶段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了某化工厂的行政诉讼请求,并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在庭审过程中,某市环保局提供了充分证据证明其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
某化工厂则辩称其排污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轻微,且已采取了一定的治理措施。
经过审理,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某市环保局的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遂判决驳回某化工厂的诉讼请求。
三、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公共管理法律案件,涉及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等多个法律问题。
教育中公共管理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拥堵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效率,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案例以我国某一线城市为例,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分析(1)人口增长: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交通拥堵。
(2)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考虑交通需求,导致交通设施不足。
(3)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4)交通管理不规范: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交通秩序混乱,导致交通拥堵。
2. 案例成因分析(1)城市人口密集:城市人口密度高,交通需求量大,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2)交通需求结构不合理:私家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导致交通需求结构失衡。
(3)城市规划滞后: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考虑交通需求,导致交通设施不足。
(4)交通管理手段单一:交通管理部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
三、对策建议1. 完善城市规划,优化交通布局(1)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3)优化城市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优化交通需求结构,发展公共交通(1)鼓励绿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2)完善公共交通票价体系,降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
(3)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3. 加强交通管理,规范交通秩序(1)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提高交通通行效率。
(2)加强交通执法,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
(3)推广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4. 创新交通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1)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交通数据共享,提高交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3)加强交通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
国开2024年12月《公共管理学》形考任务四案例分析-案例三
形考任务四:案例分析请大家从以下案例中选取一个进行分析,要求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知识、结合案例实际,进行分析论证。
(总分:100分)要求:结合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理论论述完整、逻辑清晰,案例分析有理有据,鼓励创新性的论点。
分析字数600-800字左右。
案例三: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全民医保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了大病保险等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发展多种形式商业健康保险,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初步实现,为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奠定了制度基础。
近年来,我国从改革职工医保起步,全面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互补衔接,有效提高公平性普惠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保障需求。
目前,我国已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为80%和70%左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2015年的29.27%降至2020年的27.7%;基金年收支均超2万亿元、惠及群众就医超40亿人次,极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保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不仅实现全民“应保尽保”,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精细化和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更多药品可选,就医负担进一步降低。
通过推进国家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动态调整优化医保药品目录,探索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等,不仅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范围,群众就医负担也明显降低。
2018年以来,国家集采6批234种药品,平均降价53%;2批耗材,平均降价超80%。
2021版药品目录品种增至2860种,67种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案例一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
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
”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
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
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
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
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
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
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
1992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
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温州市政府的“有为”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案例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
通过这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同时也精简了大量的领导职数。
此次改革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没有摆脱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老框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因此,改革后在机构和人员数量上有回潮的现象发生。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强调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非常设机构数量、人员编制都有明显减少。
国务院的部委从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原有的22个减少为19个,人员编制比原来的实有人数减少了9700多人,减少了19.2%。
但由于种种原因,职能转变没有到位,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
1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
不过,由于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建设,政府职能不可能马上转变到位,因此,1993年机构精简的成就并不显著,比如,国务院工作部门从1993年86个仅仅减少到59个,其中国务院部委机构40个,,但1997年又膨胀到72个,精简的人员也是如此。
1998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也是取得成效较多的一次改革。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此次改革同以往政府机构改革相比较其主要特点,一是精简力度大,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由40个减至29个,减量为11个,减幅为27%,中央各部委办直属局公务员从1997年3.4万人减少到1.7万人,国务院人员编制总数减少了47.5%。
二是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有了一些新突破,这主要表现为,,1,设立了由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托管的国家局,即把原国务院工业经济专业管理部门全部降格转换成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设的机构,同时对其职能做出了新的、明确的定位。
,2,设立和加强了公共服务机构,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等新的职能机构。
尽管如此,此次改革的成本依然很高,中央财政并未因此而节约,反而为此多支出了20%。
除此之外,一些市场监管机构得到了强化,规格提高了,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成为正部级单位。
而一些部门下面也设立了很多司局级单位,比如外贸部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司,还成立了中国政府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等。
还成立了一些正部级单位,如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等。
这些部门职能的强化或许是必要的,但并非一定要通过提高机构的行政级别来运作,这些现象都可以看作是1998年改革之后的回潮。
2003年3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标志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开始。
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理论,说明如何使政府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
案例三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慧灵,是一家主要为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创办于1990年2月。
作为一家自下而上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慧灵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道路。
现任董事长孟女士曾是广州一家家具工厂的工会干事,1985年她与一批热心的青年人及弱智人士的家长们,共同创办了一家致力于向弱智弱能人士提供服务的民办机构——广州至灵学校。
由于各种原因,孟女士在1989年第二次创业,筹办了“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
在经历了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目前,广州慧灵已从最初的“慧灵弱智青年训练中心”发展成为拥有幼儿园、学校、职业训练中心、托养中心和研究所的综合服务机构,吸收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智障弱能人士,形成了多元化的一条龙服务模式。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慧灵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香港,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扶康会”等,、意大利、英国等许多地区和国家的大批捐助者,成为慧灵发展的坚强后盾。
同时,慧灵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及一些专业手法和技巧融入日常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
慧灵的宗旨是,提供机会让弱智人士发挥潜能,尽可能独立自顾,并且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社会的真正一分子。
2慧灵每年都要派出员工到国内外同行那里学习,也有不少国内外的业内人士亲临慧灵指导,给慧灵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服务质量日益提高。
慧灵事业欣欣向荣,她所作的努力与成绩得到了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认可,有很多机构都给予了慧灵资助和项目。
慧灵的财务是公开的,每年年终由会计作财务报告,虽然没有严格的审计,但他们坚持把收支状况刊登在《广州慧灵通讯》上,以此方式向家长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力求做到透明化。
如,2000年慧灵的收费标准如下,托养中心,根据学员能力程度不同和选择的宿舍不同分为,A宿舍600元/月~800元/月,B宿舍1000元/月。
广州市弱智人士办理终生托养公证手续时须借出2万元,外地人士借出5万元,到该弱智人士亡故后归还。
职训中心,300元/月。
慧灵一校,590元/月幼儿园,普通走读生330元/月,智障走读生550元/月,智障住宿生750元/月。
研究所,每个自闭症儿童1500元/月。
每到节假日,不接走学员的一天多收 30元。
根据慧灵的成本核算,如果按照服务成本,起码要增加收费30%。
但由于机构非营利的服务宗旨,使收费标准设定在服务对象普遍可承受的程度内,并对困难家庭实行一定的减免费用或助学助养等措施。
慧灵的经济来源于社会,其创办者并不是投资者,只是发挥个人智慧去筹集资金,并不具备财产所有权,因此慧灵章程明确规定,若日后机构不得不停办关闭,除了还清债务外,剩余资产用于慈善事业,以防止归属不明的弊端。
结合上述案例和有关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理论,谈谈你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特点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如何使我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健康发展。
案例四某县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失误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全省倒数1~3名的位置。
199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为了建立政绩,完成好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任务,甩掉计划生育的落后帽子,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生育实行高额罚款。
具体的罚款标准是,超生第二胎罚款2000元,超生第三胎罚款5000元,超生第四胎或更多罚款10000元。
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县里的生育数量。
考虑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有效调动基层计划生育人员的工作热情,该政策还做出了罚款提成的相关规定,即罚款所得,村、镇两级各提成30%。
这项政策实施两年多后,县政府调查后发现,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超生问题仍然很严重。
许多人宁愿交纳高额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和第三胎,有些没钱的家庭甚至举债生育也在所不惜。
似乎有很多人都觉得,交了罚款就等于购买到了计划外生育的指标,就具有了合理合法的权利,不少人甚至在未生育之前就预先把罚金交了上去。
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基层干部把超计划生育罚款作为了一种创收的途径,为了多来钱,对超生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对超生予以暗中鼓励。
3根据上述案例结合所学公共政策的理论,分析公共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以及有效执行政策的对策。
案例五公开招考公务员几个月前,《S市报》上登出了新成立的监察局公开招考公务员的启事。
而一项社会舆论调查问卷结果表明,有49.8,的人将政治体制改革列为最关心的一项,关于其中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31.1,的人对公务员制度不了解,有39.3,的人对实行这项制度缺乏信心。
似乎深谙人们的心态,S市的决策者们深知抛出这只球的利害关系,决策之前理所当然地进行了一场认真的运筹和准备。
要切实对公务员从吸收、录用、考核、晋升、辞退、奖惩、退休形成一套崭新的管理办法,而不能只换件“衣服”,或换块牌子。
带着这样的思索,实验者搜集材料、掌握信息、外出考察、精密筹划。
几个月后, S市人民政府机关公务员试行办法,政府现职人员转为公务员暂行办法,人才再开发暂行办法相继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