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馆管理运营模式的规范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文化馆管理运营模式的规范与创新

作者:叶志坚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9期

摘要:本文以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文化馆的功能和现状,提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化馆职能定位与内部组织架构,并进一步提出与职能定位和组织结构相适应的新型运作模式。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职能定位;组织结构;理事会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95-01

我国的文化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是借鉴前苏联经验建立起的一套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服务系统。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文化馆(站)体系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加快文化馆(站)体系改革,是构建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文化体系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方面。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这是党和国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的一个重大纲领,要真正落实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到文化惠民和群众文化需求相一致的目标,就要加快文化馆、文化站体系改革,明确功能作用和职能定位,深化内部组织架构,形成与总体目标相适应的新型运作模式。

一、明确功能作用和职能定位

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化站是各级人民政府为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国家公共文化设施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公共文化艺术活动场所,主要承担“社会宣传教育、公益文化服务、文化艺术普及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建国以来,我国的文化馆机构从2400余个发展到3200余个,馆舍建设条件逐年改善,组织活动不断丰富,文化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馆在人民群众生活中一直发挥着积极和显著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管理体滞后、经费不足等问题限制,大部分文化馆(站)的服务内容、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构建现代文化共享工程中参与不足,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不断降低,在现代娱乐媒体的冲击下,群众对文化馆(站)的功能作用和职能定位认识模糊。具体来说,当前文化馆的设施功能和职能定位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功能设施来看,文化馆是公益性的文化设施,是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基本机构。文化馆与群众,特别是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文化馆应该坚持

公共文化服务中“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则,成为市民的活动中心。因此,文化馆应当具备教育、娱乐、展览等文化服务配套设施。

从职能定位来看,一是培训服务职能,即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负责指导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工作,为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培训人员,并向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配送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二是组织文化活动的职能,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达到文化惠民的目标;三是创作指导职能,通过组织并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理论研究,打造群众文艺精品,并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能,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等有关工作,指导非遗有关单位、个人进行非遗抢救、保护性生产等活动,同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举办学术、展览(演)及公益活动。

二、深化内部组织架构

文化馆的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应当由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会同政府编制部门,以文化馆性质、任务、地区经济人口等状况为依据,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相关标准,确定人员数量和内部机构。为满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近几年,各地文化馆都在组织架构调整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一般来说,对应上述职能定位和功能作用,现代文化馆的组织结构应当包含如下部门:

(一)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面主持文化馆工作,负责文电、会务、纪要、人事管理、财务等日常运转工作;承担政务信息、保密、档案、政策法规研究、后勤管理等工作。(二)创作理论部,负责群众文艺创作和理论的普及与提高,开展群众文化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活动,编辑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刊物;组织本市创作作品演、展览、比赛,并创作、选拔、推荐重点作品参加各类展演、赛事活动。(三)活动策划部,负责大、中型文艺活动方案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负责送戏下乡演出;承担贝馆承办的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四)培训部,负责策划和开展公益文艺培训活动;策划和开展提高文化骨干业务素质的培训活动;策划和实施提高艺术技能的培训活动;参与馆办重大文艺活动。(五)信息技术服务部,负责市文化馆门户网站的维护管理和信息对外发布;负责本馆文字及图片的整理归档,提供电子文件技术服务;负责管理、维护及使用本馆图像、音像设备和其他设施;负责提供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电脑技术、音像制作等服务。(六)群众团队服务部,负责对本市群众文艺团队的统计、建设、指导并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广泛联系群众,积极推动、引导我市群众文艺团队的发展。(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协助市政府各部门对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条例的贯彻实施,参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条例、措施、工作方案的制定;组织协调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进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组织参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议工作,建设完善本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协调指导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资料收集、挖掘整理、理论研究、传承保护。

以上七个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合并,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不仅要有培训、活动等传统管理部门,也必须设有迎合目前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的信息部和专门服务群众艺术团体的团队服务部等新部门。只有结构完整、责任分明的文化馆组织形式,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才能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更加科学、规范的推动新的管理运营模式发展,最终开创群文事业的新天地。

三、探索形成新型运作模式

文化馆要转变职能、创新体制机制,最重要的是从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分离出来,充分做到“政事分离”。政府要由微观参向宏观指导转变,最大限度激发文化馆作为独立法人的活力动力,让文化馆能够自主行使应有的权利、自觉提升服务水平、自发满足群众需求,独立处理事物、承担责任。要做到这点,必须探索形成新型的文化馆运作模式,创新现有的文化馆管理体制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这是未来文化馆转变运作模式的大方向,让社会群众广泛参与文化馆的各项管理工作,是文化馆发挥自主运营活力,真正服务群众的有力措施。

文化馆理事应当作为文化馆的重大决策机构和监督审查机构,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开业务成果和工作计划。理事会应有10名以上理事组成,其中应有5名以上为群众代表,群众代表包括群众文艺团队骨干、基层工作人员、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代表等,另外有5名本地、外地文艺界专家,以及5名以内的政府代表和文化馆代表。理事会任期3-5年,每季度定期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会负责对前一季度成果进行评价,并对未来工作计划提出建议,文化馆的管理层应由理事会考察任命。

文化馆建立理事会制度还需要继续探索,很多问题只能在实践中逐渐解决,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明确方向,加大力度改革,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起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冰.谈当代群众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A].文化研究论坛[C].2011.

[2]郝新凤.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6(08).

[3]刘满衡.如何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