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歌谣100首教学设计
小学歌谣教学设计
小学歌谣教学设计歌谣是一种简单易记的儿童歌曲形式,融合了音乐、节奏、韵律和诗歌元素。
通过教唱歌谣,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音乐、记忆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小学歌谣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歌谣的同时提升其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 学习3-4首常见的小学歌谣。
2. 掌握歌谣的歌词、动作和节奏。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音乐感知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选取适合小学生的歌谣歌曲,可以选择经典的儿童歌曲,如《小兔子乖乖》、《拔萝卜》等。
2.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歌谣的配乐。
3. 图片或实物道具:用于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兴趣。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入歌谣主题,如通过展示卡片或故事情节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询问学生对歌谣的认识和了解,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知道的歌谣,并引导他们思考歌谣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步:教授歌谣歌词1. 使用录音设备播放选定的歌谣配乐,让学生先跟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分段教唱歌谣歌词,可以通过齐唱、分组唱等方式,逐句教唱,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3. 加入动作配合歌词,引导学生用手势或身体语言展示歌词中的内容,增加学生对歌谣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步:练习和巩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歌谣进行练习。
2. 指导学生按照歌词和动作,进行合作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加深记忆,并发现问题和改进;3.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编排一些动作或节奏,以增加创造性和个性化。
第四步:展示和表演1.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练习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评价和鼓励。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学习歌谣的感受和体会,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和表达。
3. 鼓励学生利用音乐、视觉、道具等元素进行简单的舞台表演,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的成果。
2. 展示歌谣的情景图片或实物道具,引导学生谈论歌谣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和作用。
传统文化童谣音乐教案
传统文化童谣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特点和意义。
2. 掌握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特点和意义。
2. 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选取经典的传统文化童谣音乐,如《儿歌三百首》等。
2. 教具:音乐播放器、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等)。
3. 素材:相关的传统文化童谣音乐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传统文化童谣音乐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特点和意义,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学习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教师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可以通过口头教学或演奏乐器的方式进行示范。
然后让学生跟随节奏和旋律一起唱。
3. 学习经典传统文化童谣音乐选择一首经典的传统文化童谣音乐,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并逐步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 演唱和表演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展示他们对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总结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展示学生的表演作品。
同时,向学生介绍更多的传统文化童谣音乐,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传统文化童谣音乐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练习。
七、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扩展可以邀请专业的音乐老师或演员到班级进行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专题讲座和表演,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体验。
以上就是传统文化童谣音乐教案的内容,通过本教案的实施,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希望本教案对于传统文化童谣音乐的教学能够有所帮助,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经典的一百首童谣》优秀教案
最经典的一百首童谣1 北京的儿歌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明天早晨给你梳小辫儿。
2 我们都是好朋友小鸟儿,成群飞。
小鱼儿,成群游。
小朋友,手拉手,排成队伍向前走。
唱着歌,拍着手,我们都是好朋友3 雪娃娃下雪啦,下雪啦,我来堆个雪娃娃。
雪娃娃,来看家,太阳出来不见啦。
4 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5 瓜苦瓜满脸是皱纹,冬瓜脸上搽香粉,黄瓜脸上长痘痘,西瓜脸上画花纹。
6 做作业小猫小猫你别闹,现在不能把你抱。
我要认真做作业,得朵红花给你瞧。
7 小兔子乖乖小兔子乖乖,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妈妈要进来。
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8 小花狗小花狗,真叫脏,不洗脚丫就上床。
问它为什么?它说忘,忘,忘!9 彩虹风停了,雨停了,谁在天边架彩桥?桥上不见车马跑,桥下没有白帆飘。
10 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最爱小宝宝。
我最爱唱这支歌,唱得妈妈哈哈笑。
11 指甲刀小铁狗,真是逗,没有脚,没有手,天天帮你讲卫生,咬了脚来又咬手。
12 大米饭大米饭,喷喷香,小宝宝,来吃饭。
吃得饱,长得胖,不把饭粒掉地上。
13 吃饭小宝宝,坐坐好,妈妈盛饭喂宝宝。
细细嚼,慢慢咽,宝宝吃得直叫好。
14 小汽车小汽车,嘀嘀嘀,开过来,开过去,小宝宝,当司机,送妈妈,上班去。
15 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
16 长颈鹿个儿高,腿儿长,脖子伸到树项上;又和气,又善良,发现猛兽忙躲藏。
17 捉乖乖蒙上眼,捉乖乖,捉住谁,我猜猜。
摸摸小脑袋,说出名字来。
18 做早操早上空气真正好,我们都来做早操。
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19 小懒猪小懒猪,睡懒觉,等它起来日高照。
背起书包赶快跑,跑到学校迟到了。
2021娃娃布娃娃,布娃娃,大大的眼睛黑头发。
传统童谣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统童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2. 帮助幼儿学习一首传统童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3.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合作、分享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传统童谣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帮助幼儿学习一首传统童谣,并能够熟练演唱。
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传统童谣课件或相关图片。
2. 童谣音乐播放设备。
3. 传统童谣教材。
4. 毛巾、帽子等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内容,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童谣,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二、学习童谣1. 教师播放童谣音乐,引导幼儿聆听并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童谣,注意强调节奏和韵律,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演唱。
3. 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首童谣进行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1. 教师播放童谣音乐,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演唱,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进行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童谣,引导幼儿分享学习感受。
2. 幼儿分享学习感受,教师总结:通过学习传统童谣,我们不仅了解了民间文化,还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
二、拓展活动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童谣接龙”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童谣。
2. 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演唱童谣,增进亲子感情。
三、总结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传统童谣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
2. 幼儿分享学习感受,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传承民间文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传统童谣,让幼儿了解了民间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端午歌谣简单教案设计
端午歌谣简单教案设计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时期的楚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的习俗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吃雄黄酒等。
而在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唱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歌谣,来增加节日气氛,传承端午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份简单的端午歌谣教案,让孩子们在端午节期间能够唱出欢快的歌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教案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学习并掌握端午节相关的歌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节日气氛的营造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唱歌谣来增进班级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准备。
1.准备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包括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歌谣等。
2.准备端午节的道具,如粽子、艾草、龙舟等,用于教学辅助。
3.准备端午节的音乐,如《艾草香》、《赛龙舟》等,用于歌谣教学。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重要意义和传统习俗。
同时,播放端午节的音乐,营造节日气氛。
2.学习歌谣。
教师向学生教唱端午节相关的歌谣,如《艾草香》、《赛龙舟》等。
并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分组合唱歌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歌谣创作。
让学生动手创作端午节的歌谣,可以根据端午节的习俗和传说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合唱表演。
让每个小组进行歌谣合唱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
并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来观摩,增加节日气氛。
5.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并和学生一起回顾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端午歌谣教案设计,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掌握了端午节的歌谣,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同时,通过合唱歌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更多的传统节日,设计类似的歌谣教案,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课《歌谣三首》教案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课《歌谣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谣的特点和分类。
2. 研究三首不同类型的歌谣,并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歌谣的分类和特点。
2. 歌谣的内容和结构。
三、教学内容1. 歌谣的分类和特点- 介绍歌谣的定义和起源。
- 分类歌谣:童谣、民谣、工人歌谣等。
- 歌谣的特点:简短、押韵、朗朗上口。
2. 《三字经》歌谣- 研究《三字经》歌谣的歌词。
- 分析歌谣的结构和意义。
- 学生跟读练和演唱。
3. 《小白船》童谣- 研究《小白船》童谣的歌词。
- 分析童谣的结构和意义。
- 学生跟读练和合唱。
4. 《沁园春·长沙》民谣- 研究《沁园春·长沙》民谣的歌词。
- 分析民谣的结构和意义。
- 学生跟读练和朗诵。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跟读练。
2. 分组合作,学生合唱演唱。
3. 集体朗诵和表演。
五、教学评估方法1. 学生的跟读准确度和流利度。
2. 学生的合作表现和演唱效果。
3. 学生的朗诵和表演能力。
六、教学扩展1. 自选一首喜欢的歌谣并进行分析和朗读。
2. 创作一首自己的歌谣,并进行表演。
七、教学资源1.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
2. 录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3. 课堂展示板和投影仪。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歌谣的特点和分类,并学习了三首不同类型的歌谣。
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积极合作,对歌谣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然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歌谣的节奏和韵律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来熟悉和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练习和演唱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读能力。
关于歌谣教案
关于歌谣教案一、引言歌谣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具有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易于记忆等特点。
它不仅可以娱乐,还能帮助儿童学习语言、培养音乐素养。
因此,编写一份适合幼儿园使用的歌谣教案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幼儿园儿童的歌谣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歌谣教学。
二、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能够:- 听懂并模仿基本的歌谣曲调与节奏。
- 掌握歌谣中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 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 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与儿童年龄相符的歌谣材料,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歌谣。
- 提前录制好歌谣的音频,以便播放给学生。
- 整理课堂素材,比如图表、图片等,以增加课堂趣味性和可视化效果。
3.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音乐活动,引发幼儿对音乐和歌谣的兴趣。
(2)导入新知: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歌谣音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让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拍手或跺脚。
(3)学习歌谣: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具体的歌谣,通过反复朗读和演唱,帮助他们掌握歌谣中的曲调、节奏和基本词汇。
(4)巩固练习:鼓励幼儿进行歌谣的个别表演,或以小组形式进行合唱,提高他们的演唱能力和合作精神。
(5)拓展延伸:补充一些与歌谣相关的拓展活动,比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谣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4.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针对歌谣内容的问答环节,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可以记录下每位幼儿的个别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性化辅导。
三、教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不仅可以享受歌谣带来的乐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听力、表达和协作能力。
因此,在幼儿园的音乐课堂中,合理编写歌谣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提供了一份简单的教案范例,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歌谣教学。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为幼儿的音乐学习提供参考和启发。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拓展阅读必读书目《中华歌谣100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拓展阅读必读书目《中华歌谣100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拓展阅读必读书目《中华歌谣100首》教案中华歌谣100首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阅读必读书目《中华歌谣100首》——《课前准备歌》活动目标: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学学习活动的规则、方式,引导他们认真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逐步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上课学习的行为规范。
2.养成专心听讲、勤动脑筋、勇于发问、积极讨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1.上课的规则、习惯。
2.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
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1.小组交流:(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1)停止一切活动。
(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
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方便、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3.小组交流:(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4.小结: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幼儿园国学歌教案
幼儿园国学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歌曲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根脉,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
具体目标如下:1.学习并掌握《童谣歌》、《三字经歌》、《百家姓歌》等国学歌曲。
2.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美德、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内涵。
3.培养学生兴趣,启发兴趣,促进孩子们一步步走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充分发挥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助力于学生成长。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感性认识能力,使用国学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美感。
教学内容童谣歌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童谣歌》。
教学内容1.教师口胡童谣歌的歌词,重复几遍,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童谣歌词。
2.教师边唱边带领学生,让学生跟唱童谣歌。
3.师生配对,分别表演《童谣歌》。
4.教师带领学生分组,让学生合唱《童谣歌》。
三字经歌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三字经歌》。
教学内容1.教师先讲述三字经的内容,并侧重解释其中涵义。
2.教师唱歌,然后让学生跟唱。
3.学生组织小组自行唱练,根据小组表现选择优秀表现的组合在各个班级内进行合唱。
百家姓歌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百家姓歌》。
教学内容1.教师向学生介绍《百家姓》的由来和意义。
2.教师先唱歌,然后学生跟唱。
3.学生自行组织小组进行唱练,教师根据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选中,组织各个班级内进行合唱。
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实地教学评估:教师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评估其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和表现水平。
2.课后点评:教师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与个人评价。
同时,也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3.考核:对于学生在学校内合唱比赛或音乐比赛中的表现进行考核。
选拔表现出色的同学参加校内活动。
结论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歌曲,还可以通过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歌曲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在课程中培养出兴趣、观察、联想、感悟、交流、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更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具备中华文化特色的优秀人才。
幼儿园中国古诗词儿歌教案
幼儿园中国古诗词儿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诗词儿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能够认识并熟记5首中国古诗词儿歌,理解其意义;
3.能够辨认出中国古诗词儿歌中的汉字,并能够正确书写和发音;
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interest.
二、教学内容
1.中国古诗词和儿歌的介绍;
2.课堂朗读、欣赏和学唱五首古诗词儿歌;
3.教学互动与练习。
三、教学流程
1.导入
根据幼儿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适当的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唱
儿歌或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2.学习反思
(1)教师向幼儿介绍中国古诗词和儿歌的定义和背景,并向幼儿解释中国古诗词和儿歌与其他国家的儿歌和流行歌曲的不同之处。
(2)教师选取五首古诗词儿歌:《咏鹅》、《静夜思》、《小学生》、《梦游天姥吟留别》、《拔牙》。
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欣赏并学唱这
五首儿歌。
通过欣赏和学唱儿歌,使幼儿在快乐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3)练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古诗词,让幼儿边诵读,边手抄,慢慢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感知和认知。
3.教学互动与实践
(1)教师提供简单易懂的汉字和拼音,并让幼儿辨认和书写汉字。
(2)让学生分组,让一组学生领唱一首古诗词儿歌,并加上动作表演。
(3)让幼儿根据自己家乡的特殊文化,编写一首属于自己家乡特色的儿歌。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对中国古诗词儿歌有更深入的认识,认
识到语言和文化的魅力,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树立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端午歌谣简单教案中班
端午歌谣简单教案中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欢乐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就是唱端午歌谣。
今天我们就来为中班的孩子们准备一些简单的端午歌谣教案,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端午节的魅力。
一、《端午节》。
端午节到了,粽子香飘飘。
龙舟比赛快开始,大家一起加油。
挂艾草、穿香囊,驱邪避疫病。
端午节快乐,祝福大家安康。
教学目标,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培养他们的节日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意义和习俗。
2. 教唱《端午节》这首歌谣,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唱,感受端午节的欢乐氛围。
3. 分组让孩子们模拟龙舟比赛,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4. 让孩子们制作粽子、艾草和香囊的手工,增加他们对端午节习俗的了解和体验。
二、《艾叶香》。
艾叶香,端午节,驱邪病,祈平安。
粽子香,滋味美,包粽子,团圆意。
龙舟赛,划桨快,比赛中,加油响。
教学目标,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艾草和粽子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介绍艾叶和粽子的由来和意义,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教唱《艾叶香》这首歌谣,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唱,并讲解歌词中的意义。
3. 分组让孩子们动手包粽子,体验制作的乐趣,增加他们对端午节的体验和理解。
4. 让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艾草香囊,让他们感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三、《龙舟歌》。
龙舟赛,划桨快,比赛中,加油响。
队友们,齐心力,一起划,向前冲。
龙舟队,英勇壮,夺冠杯,欢呼声。
教学目标,让孩子们了解龙舟比赛的乐趣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 介绍龙舟比赛的由来和意义,让孩子们了解龙舟比赛的文化内涵。
2. 教唱《龙舟歌》这首歌谣,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唱,并讲解歌词中的意义。
3. 分组让孩子们模拟龙舟比赛,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增加他们对端午节的体验和理解。
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二
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二本文将深入探究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二,分析其中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探索其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积极作用,引领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教案介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二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音乐听”,“歌曲学唱”,以及“乐器演奏”三个环节。
在“音乐聆听”环节中,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南方童谣《南京钟》的背景和历史文化,引导学生聆听并了解其内涵;在“歌曲学唱”环节中,老师导入古诗名句,让学生学习歌曲《蝴蝶泉边》的歌词和曲调,并将歌曲融入到古诗歌中,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乐器演奏”环节中,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古琴的历史和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古琴曲《广陵散》,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乐器文化。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童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生活化的诗歌艺术,以形式简洁、语言生动、意境优美的优点,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南方童谣《南京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祖国历史的厚爱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介绍童谣、聆听童谣,可以让孩子更加亲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童谣中感受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其倍感中华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蝴蝶泉边》则是古诗名句和现代歌曲的巧妙结合。
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一首歌,还让学生在歌曲中吸收了中国古诗词的经典表达方式,进而使学生在欣赏和演唱中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诗的含义和美。
三、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积极作用童谣、古诗、古琴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信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面临着被同化和遗忘的风险,国家和社会为此加大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力度,教育界更是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二,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利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幼儿园传统文化儿歌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儿歌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传统文化儿歌教案教学对象:幼儿园教学难度级别:低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儿歌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能够正确掌握几首中国传统文化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儿歌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赏析几首中国传统文化儿歌:《茉莉花》、《小白船》、《娃哈哈》、《小燕子》。
3. 学唱几首中国传统文化儿歌。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儿歌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引导幼儿了解这些歌曲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第二步:赏析1. 示范性演唱几首传统文化儿歌,《茉莉花》、《小白船》、《娃哈哈》、《小燕子》。
2. 带着幼儿一起听、看、想、感受。
3. 问幼儿对这些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步:学唱1. 小组唱,活跃气氛。
2. 教师示范唱,幼儿模仿跟唱。
3. 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 分段教唱歌曲的歌词并带领幼儿反复练习。
第四步:巩固1. 反复唱练,带动学生情感。
2. 小组展示唱歌结果。
3. 班级全体合唱。
第五步:总结1. 归纳总结幼儿学唱儿歌的过程和体会。
2. 强化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教学评价:1. 幼儿能够正确掌握几首传统文化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2. 能够正确饱含情感地演唱这几首歌曲。
3. 教学效果好,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得到了提高。
教学反思:1. 初步掌握传统文化儿歌的节奏和旋律对幼儿的学习和唱歌很有帮助。
需要多次练唱才能真正掌握。
2. 巩固和练唱的方式需要多种方法来引导幼儿参与。
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幼儿学习和表现。
3. 通过学唱歌曲,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得到了提高。
这也是教育传统文化的必要方式之一。
中华歌谣100首阅读备课
五、阅读大考验:
(一)填空。
1.我的月亮红又红,好像一个样!
2.今天我岁,真热闹。
3.灰狼拉车,不坐。老虎拉车,谁也不坐。
4.小耳朵,灵灵灵,样样听得清。
5.一二三四五,。
6.只会走,不会飞,爱吃小虫和小米。
7.走路水中跃,兔子走路蹦蹦跳。
8.尾巴像一把大剪刀。
9.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阅读备课
课 题
《中华歌谣100首》读前指导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阅读,享受阅读乐趣,激发学生对歌谣的阅读兴趣。
2. 在赏读中,通过朗读和欣赏,让孩子感受歌谣精美传神的文字。
3.通过欣赏歌谣,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歌谣创编。
4. 发现歌谣的秘密,体验读歌谣的乐趣。
重点、
难点
激发阅读歌谣、诵读歌谣的兴趣。
4、下面咱们就来读一读有趣的游戏歌谣,好吗?
二、学习歌谣《我们的小手真灵巧》。
1、看,可爱的小书虫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谜底是什么?
2、我们的小手都会做些什么呢?(引出课题,)
3、做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
4、翻开书本到137页,借助拼音小帮手读一读吧!(生自由读、指名读)
5、碰到长句子的时候注意的停顿,瞧,这就是停顿符号,谁再来试试?(生朗读时,师拍手帮着打节奏)
10.过节要吃雪白、滚圆的 。
11.高粱,稻子,鼓胀胀的豆荚摇铃铛。
12.小蚂蚁坐的大船是片。
(二) 连线。
十一祖国生日到 扑通一声跳下水
一二三四五六七 宝宝洗澡真热闹
画只螃蟹四条腿 全家一起吃蛋糕
小小黄狗,尾巴当手 一摇一摇,欢迎朋友
新中华歌谣100首阅读汇报课
汇 报 人 :
XX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新中华歌谣100首的编纂背景和目的 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掌握新中华歌谣 100首的阅读技巧 和欣赏方法
理解新中华歌谣 100首的文化内涵 和艺术价值
提高学生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和兴趣
体会到歌谣所传 递的温暖和力量
理解了歌谣中表 达的人性关怀和 生命意义
感受到了歌谣的 独特魅力和艺术 价值
歌谣的起源和演变
歌谣的特点和表现 形式
歌谣在中华文化中 的地位和影响
歌谣在现代社会的 传承和发展
语言特点:简练、生动、形象,富 有音乐性
表现手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夸张等
添加标题
主题:选取主题积极向上,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歌谣
内容:选取内容健康、有趣、 易于理解的歌谣
形式:选取形式多样,包括儿 歌、童谣、游戏歌等
语言:选取语言优美、生动、 富有表现力的歌谣
自然景观:描述自然风光、季 节变化等
民俗风情:展现各地风俗习惯、 民间艺术等
人物形象:刻画不同职业、年 龄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审美素养
阅读新中华歌谣 100首的目的
课程安排:阅读、 讨论、分享
教学方法:教师 引导、学生自主 探究
课程评价:阅读 报告、课堂表现、 小组讨论
精选100首经典中华歌谣,涵盖各个时期和地区 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融入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阅读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注重阅读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 学会快速查找和筛选信息 善于总结和归纳阅读内容
幼儿园传统童谣教案
幼儿园传统童谣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园传统童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能唱出几首传统童谣,并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寓意;3.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传统童谣知识普及;2.传统童谣的意义和寓意;3.传统童谣的唱法和节奏。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介绍幼儿园传统童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知识普及环节:让幼儿了解几首传统童谣的歌词,引导他们尝试唱出来。
3.意义和寓意环节:通过讲解每首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人生哲理等,让幼儿理解其中蕴含的寓意。
4.唱法和节奏环节:通过示范、引导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每首歌曲中特定的唱法和节奏。
5.练习环节:提供适当的练习时间,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练习。
6.巩固和拓展环节: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巩固幼儿对传统童谣的掌握,并拓展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法: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发幼儿对传统童谣的兴趣。
2.问答法:通过提问和回答,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究。
3.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幼儿模仿并掌握唱法和节奏。
4.游戏法:通过游戏等活动,激发幼儿参与热情,促进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1.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2.测试法:采用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传统童谣歌曲录音;2.相关图书资料;3.教具(如卡片、画板等)。
七、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了解了幼儿园传统童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了几首传统童谣的唱法和节奏,并理解了其中的意义和寓意。
同时,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将进一步发挥传统童谣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歌教案范文整理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歌》教案第四单元《中华民族歌》一、教学内容唱《中华民族歌》做选择恰当的音填空创编旋律听《我爱你,中华》二、教学目的学会用轻巧、圆润的歌声表达少年儿童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幸福、快乐之情。
通过选择恰当的音填空练习,培养学生的主音感、调式感;继续进行旋律的创编练习,开拓思路,激发兴趣,培养创造力。
通过欣赏,进一步了解旋律的表现力,感受音乐形象,培养音乐联想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用圆润、轻巧的声音唱好歌曲。
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联想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八孔竖笛五、课时安排:四课时课时教学内容:唱《中华民族歌》教学目标:能感受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幸福快乐之情,而用轻巧、圆润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大跳的音准、节奏;比较轻巧与圆润。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图片资料教学过程:导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看: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出示:副歌部分的“啦”)比较轻巧与圆润师:放眼看看我们的祖国吧,心中满是激动,用歌声来表达,好吗?瞧,这是什么?“跳音记号”想想这里用“跳音记号”是为了表达什么?也用歌声来表现。
)找出异同师:仔细观察,这两句旋律中,你发现了什么?那再来听听这句旋律,也具备这样的特点吗?—|31.2|35543|21||呀,我们今天又学了一招,还可以这样来创作旋律的呢。
你也来试着创编一句?二、解决大跳音程、附点与切分节奏师:大家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如何?那我可得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行。
当然我要用音乐的方式。
唱出来。
”LA“并用记下个音和最后一个音,听一组音,123|5—||3565|3—||5653|2—||1653|2—|| 再来听一听这一旋律的节奏?出示:A、2/4XXXX|XXX|XXXX|X—||B、2/4XXXX|XXX|XXXX|X —||你能拍出A的节奏吗?你真厉害的!能跟大家说说你的诀窍吗?怎么能拍的如此准确?再来听听,这句的节奏是?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中国民歌优质教案360文库海量收录,完整版
中国民歌优质教案360文库海量收录,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民歌的分类及特点的识别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民歌的分类及特点,各地域民歌的鉴赏分析。
难点:对各地域民歌特色的理解和把握,以及音乐表现手法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音乐鉴赏》第五章内容预习、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引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及特点,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让学生对民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歌,并分析其地域特色。
4. 例题讲解:以《小白菜》为例,分析河北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民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欣赏两首不同地域的民歌,如《青藏高原》和《江南好》,分析其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2. 民歌的分类及特点山歌民谣劳动歌舞蹈歌3. 各地域民歌鉴赏分析《小白菜》:河北民歌特点《青藏高原》:青海民歌特点《江南好》:江苏民歌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民歌,说明其地域特色和音乐表现手法。
2. 答案示例:以《康定情歌》为例,分析四川民歌的特点,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质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歌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在分析地域特色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民歌,如民间小调、戏曲、说唱等,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民歌演唱活动,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民歌的分类及特点,以及各地域民歌的鉴赏分析上。
中班民间童谣经典教案
中班民间童谣经典教案
简介
本教案适用于中班的幼儿教育,通过传统的民间童谣,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并能够正确表达民间童谣的歌词及节奏。
2.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歌曲:小白兔乖乖
–歌词:
小白兔,乖乖,把门开开。
翻山越岭,小桥流水。
快点快点,追上白兔。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及节奏。
2.歌曲:两只老虎
–歌词: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及节奏。
3.歌曲:小星星
–歌词:
星星,亮晶晶,挂在天上放光明。
天黑了,我要睡,放一盏小灯笼。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及节奏。
4.歌曲:捉泥鳅
–歌词:
捉泥鳅,泡泡泡。
一滑就泥巴,一扑就满堂。
采了满篮一担绳,拳头大、扁担粗。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及节奏。
5.歌曲:小螺号
–歌词:
小螺号,唱叫叫。
吹出阳光,吹出绿草。
飞得上天,飞得美妙。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及节奏。
教学步骤
1.引入活动:向幼儿展示一张有关民间童谣的图片,并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这些童谣,并让幼儿尝试说出自己知道的童谣。
2.歌曲学唱:教师播放。
中华歌谣100首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与个人设计
“引思”内容与呈现方式
“让学活动”方式
研讨与设计
一、阅读大考验:
(一)填空。
1.我的月亮红又红,好像一个样!
2.灰狼拉车,不坐。老虎拉车,谁也不坐。
3.小耳朵,灵灵灵,样样听得清。
4.一二三四五,。
5、只会走,不会飞,爱吃小虫和小米。
6、走路水中跃,兔子走路蹦蹦跳。
7、尾巴像一把大剪刀。
了解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课 前 准 备
集体备课与个人设计
“引思”内容与呈现方式
“让学活动”方式
研讨与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请出咱们的好朋友——中华歌谣100首。
2、在读过的篇章中有你喜欢的歌谣吗?谁愿意来展示展示?(相机评价和提问)
3、接下来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和谁在什么地方玩过什么游戏?
第一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班级
一( )
学科
课外阅 读
第( )单元
课题
《中华歌谣100首》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学会借助拼音来阅读《中华歌谣100首》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师生共读,记住典型的民谣。
3.学生观察图画的细节地方,根据图画想象,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内容。
教学重点
8、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9、过节要吃雪白、滚圆的。
10、高粱,稻子,鼓胀胀的豆荚摇铃铛。
(二) 连线。
十一祖国生日 扑通一声跳下水
一二三四五六七 宝宝洗澡真热闹
画只螃蟹四条腿 全家一起吃蛋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阅读
课 题 《中华歌谣 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会借助拼音来阅读 《中华歌谣 100 首》达到课内向课外延 伸的目的。 2.师生共读,记住典型的民谣。 3.学生观察图画的细节地方,根据图画想象,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 内容。
通过表演,让学生了解歌谣人物,使他们有所收获。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开心吗?老师也特别开
心,因为我和大家都学到了一个读歌谣
的新本领,下节阅读课咱们就来读歌谣
比赛,好不好?
2
板书 设计 随堂 作业 回家 作业 随堂 反思
糕
小小黄狗, 尾巴当手 一摇一摇, 欢
迎朋友
白白鹅,花花鹅
摘片柳枝唱支
歌
红喇叭,紫喇叭
排长队,到小
河
走路要学小花猫
画只小鸡扁嘴
巴
两只眼睛四条腿
脚步轻轻又悄
悄
东村小弟树上做
太阳出来美如
画
学生比拼
小船儿跑,大船儿叫 哆来咪发嗦拉
西
二、小结:
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 接下来让我
们继续大比拼, 找出我们班的 “歌谣大
学生展示 学生猜谜
研讨与设计
3、做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
4、翻开书本,借助拼音小帮手读一读
吧!(生自由读、指名读)
5、碰到长句子的时候注意的停顿, 瞧,
这就是停顿符号, 谁再来试试? (生朗
读时,师拍手帮着打节奏)
6、除了拍手,你们还想到哪些打节奏
的方式(用不同的打节奏的方式, 分小
组朗读歌谣)
7、能把刚才学会的手势加进来有节奏 地读吗?(男女生赛读)
学生齐读歌谣
8、小结读歌谣的方法、(读通顺、有节
奏)
三、学习歌谣《捏泥巴》 。
1、咱们的小手除了可以做手指游戏,
还可以(出示课题:捏泥巴齐读)
2、翻开书到 121 页,自由朗读。 3、谁会读?其他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想
学生游戏
歌谣中的小朋友都捏了什么?
4、现在有一团泥巴就在你们手里,你
们会捏什么呢?(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指导阅读《我们的小手真灵巧》 、《捏泥巴》两首歌谣,让学 生知道读歌谣的方法。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阅读歌谣的兴趣。
了解故事的内容。 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课 前准备
集体备课与个人设计
“引思”内容与呈现方式
“让学活动” 方式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请出咱们的好朋友——中 华歌谣 100 首。 2 、在读过的篇章中有你喜欢的歌谣 吗?谁愿意来展示展示? (相机评价和 提问) 3、接下来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喜欢 玩游戏吗?和谁在什么地方玩过什么 游戏? 4、下面咱们就来读一读有趣的游戏歌 谣,好吗? 二、学习歌谣《我们的小手真灵巧》 。 1、看,可爱的小书虫给我们带来了一 个谜语。猜猜谜底是什么? 2、我们的小手都会做些什么呢?(引 出课题,)
谁来讲一讲你印象深刻的一首民 谣,用讲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三、 评价故事
1、每个小组派选一位选手来讲故 事。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评价出最佳选手。
学生讲故事
四、背民谣 1.开展“打鼓传花”的游戏,拿
到花的同学站起来背诵一首自己喜欢 的民谣。
2、民谣接龙,一个学生背上句, 开火车的形式让其他同学背下句, 谁如 果没有背上,表演一个节目。
4. 一二三四五,
。
5、
只会走,不会
飞,爱吃小虫和小米。
6、
走路水中跃, 兔子
走路蹦蹦跳。
7、
尾巴像一把大剪
刀。
8、
上灯台,偷油
吃,下不来。
9、过节要吃雪白、 滚圆的
。
10、高粱
,稻子
,
鼓胀胀的豆荚摇铃铛。
学生连线
(二) 连线。
十一祖国生日
扑通一声跳下水
一二三四五六七
宝宝洗澡真热
闹
画只螃蟹四条腿
全家一起吃蛋
王”吧。
三、课外拓展活动
大比拼:各组的“小擂主”们再进行大
比拼,由老师和同学一起做评委。 最后
胜出的几位同学为班里的 “歌谣大王”。
板书 设计
随堂 作业
回家 作业
随堂 反思
第一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学 课外 班级 一( )
科 阅读
第( )单元
课 题 《中华歌谣 100 首》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月日
总第( 3)课时
3. 选择经典的民谣,师生共同背 诵。 五、、课外拓展活动 小小歌谣会: 以四人小小组为单位, 先 在小组内进行背歌谣赛, 赛出小组内的 “小擂主”。 要求:声音响亮, 态度自然, 有声有色。
学生游戏 背诵民谣
板书 设计
随堂 作业
回家 作业
随堂 反思
第一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学 课外
班级 一( )
第( )单元
第一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学 课外
班级 一( )
第( )单元 课题 《中华歌谣 100 首》
科 阅读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会借助拼音来阅读《中华歌谣 100 首》达到课内向课外延 伸的目的。 2.师生共读,记住典型的民谣。 3.学生观察图画的细节地方,根据图画想象,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 内容。
通过表演,让学生了解歌谣人物,使他们有所收获。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借助拼音来阅读《中华歌谣 的目的。
课 前准备
100 首》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
集体备课与个人设计
“引思”内容与呈现方式
“让学活动”方式 研讨与设计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喜欢听歌谣吗?听老师读
歌谣《小老鼠上灯台》。这个歌谣就来 自这本注音读物《中华歌谣 100 首》, 想不想亲自读读, 再次走进这个童话歌 谣呢? 二、学生来讲故事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借助拼音来阅读《中华歌谣 的目的。
课 前准备
100 首》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
集体备课与个人设计
“引思”内容与呈现方式
“让学活动”方式 研讨与设计
一、阅读大考验:
(一)填空。
1. 我的月亮红又红,好像
一个样!
学生填空
2. 灰狼拉车,
不
坐。老虎拉车,谁也不坐。
3. 小耳朵,灵灵灵,样
样
听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