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受众心理分析
后真相时代下新闻反转的受众心理分析--以“小凤雅事件”为例
理念 (Personalbelief) 可能比客观事实更加有效”[2]。 纵观“小凤雅事件”的经过,可 以看 到:在 后真 相时 代,公众对社会公共议题的热情和注意力被消解,占 用社会公共资源。主流媒体在事件初期没有对公众情 绪进行及时引导,导致公众被缺乏媒介素养的自媒体 绕得团团转。
(二) 网络传播中的沉默螺旋效应
“沉默的 螺 旋 ”理 论 指 出, 舆 论 的 形 成 不 是 社 会 “理性讨 论”的 结 果,而 是 趋 同 行 为 。 [3] “小 凤 雅 事 件”的受 众 心 理 成 因 与 沉 默 的 螺 旋 理 论 有 密 切 关 系。 虽然在虚拟网络中进行交流的人们没有与其他个体在 物理空间中有所接触,但来自社交媒体的观点潜移默 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心理。
沉默的螺旋理论有三个命题[3]:1.个人意见的表 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当网友在发表己见前,会观 察舆论环境,若自己的观点属于 “优势意见”时会大 胆发表,而当自己的 意见处 于 “劣 势”时,便 屈于环 境压力选择沉默。微信公众号“有槽”的 《小凤雅小 朋友之死》 一文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大量网友的情 绪化激进表达在朋友圈中宣泄,即使对该事件保持观 望状态的网 友 想 要 发 表 相 反 意 见,但 迫 于 众 多 “诈 捐”观点的心理 压 迫, 便 选 择 沉 默 或 表 达 与 自 己 心 理 意愿相悖观点;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 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如果众多持中立或反对观点的 网友保持沉默,会 造 成 “劣 势 ”意 见 的 消 亡, “优 势 ” 意见的增强,趋于强大害怕被孤立心理压力之下,会 有更多持 不 同 意 见 者 转 向 沉 默。 “优 势 ”观 点 不 断 滋 生,助长 谣 言 传 播。这 些 言 论 如 同 滚 雪 球 般 越 滚 越 多。例如,有 网 友 认 为 “98% 治 愈 率”与 事 实 不 符, 但微博的口诛笔伐和谩骂使部分网友的交流沟通心理 诉求下降,对自己不认同的观点不愿多说,导致舆论 一边倒的现 象 出 现;3.大 众 传 播 通 过 营 造 “意 见 环 境”来影 响 和 制 约 舆 论。 大 众 传 媒 作 为 “公 共 领 域 ”, 具有广泛的公开性和公共性,因此微博、微信等社交 平台的言论也更容易被人们视为多数意见来认知。
新闻受众常见心理分析
枝 加叶 , 夸 大其词 , 捕风捉影之 嫌 , 甚 至编造假 报道来欺 骗受
众, 而这些假报道也让受众 甚反感 , 严重损 害了新 闻媒体在受 众心 中的印象 。 要满 足受众 的求真 心理 , 就必须客 观地 , 真实地 、 实 事求
制定出相应 的新 闻传播策略 , 让新 闻报道准备反应并 满足 受众 的需求 , 表达 受众的好 恶 , 从 而引起 受众的共鸣。文 章正是基 于这样 的思考 , 结合新 闻传播 的相 关实践 , 对常见受众心理进行 简单分析 。
关键词 : 新闻传播 ; 常见 ; 受众心理
中图分类 号 : G2 1 0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0 2 — 0 2 5 7 — 0 1
受众 , 即阅听者 , 是对大众 媒介信息 接受者 的总体称 谓 。 其对象包括读 者 、 听众 、 观众 等。 受众是新 闻传播 的主要对象 ,
实, 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的反映是否正确 , 他的主观认识能否 如实地反 映客 观事 实并做 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做到 了这一
他写的新闻就是真实的 , 反之 , 他 写的新 闻就是失实 的。 新 决定 着新 闻传播 的内容 、 传播媒介 , 甚至直接影 响着新 闻传播 点 , 者的发展。应该说 , 一旦新闻离开 了受众 , 就会失去方 向和 目 闻的真 实性在很 大程 度上取 决于新 闻工 作者对 待 事实 的态 新 闻工作者尊重 事实 , 对事实采取正 确的科学 态度 , 如实 的, 传播活动也就会终止 。 在影视传播 中 , 了解受众心理需求 , 度, 及 时调整新 闻传播策略 , 对促进 新闻传播具有 积极 意义 。
受众心理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及对策
“ 与“ , 灵” 魂” 而脱离受众的新 闻报道 , 将
是 无 本 之 木 , 源 之 水 , 闻报 道最 终 只 无 新 能 遭 到 被 唾 弃 和 被抛 弃 的命 运 。
响, 并没有 因受众 对新 闻产生 的巨大作
用 而 受 到所 有 人 的重 视 。不 少 新 闻人 在 写 作 新 闻报 道 时 , 自己 的视 觉 为观 点 , 以
新 闻作 为 一种 特殊 的信 息传 播形
式 ,其 与 受 众 的 关 系是 既 相 互 影 响 又相
对所看到的新 闻凭感觉臆断 ,没有从受 众 的心理角度去体现受众的需求 ,不能 含多种主题 , 这就需要对材料深入开掘 , 反复 比较分析 ,从事件所包含 的多种思 想意 义 中找出最 重要 、 具深 意 的“ 最 闪 光点 ” “ 和 动情点 ” 。鲁迅在谈到 写作 时
新 闻报 道 中 受众 心理 的 把 握
新 闻 报 道 中对 受 众 心 理 的把 握 , 准 确 地说 就 是 要 知 道 受众 需 要 什 么 ,他 f f J 的 所 思 、 想 和 所需 是 什 么 , 们 的 认 知 所 他
度和认可度都在哪里 , 只有如此 , 写作新 闻时才能做到心 中有数 、 有的放矢 , 所制 作 的新 闻才能为大众所 接受并认可 , 从
道 的影响力巨大 ,作用不可低估 。新 闻
: 作者要想使 自己的报道真正具有亲和 I = 力 和震 撼力 , 除了要遵循公正 、 客观 、 真
实原 则 之 外 ,必须 从 多 方 面 满 足受 众 心
新闻舆论传播受众心理研究
新闻舆论传播受众心理研究王宇1 孙放2(1,2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摘 要:新闻舆论传播战线是我国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数字化新媒体带来了新闻舆论传播媒体的融合与转型,同时也使受众心理发生了重要变化。
当前,受众对新闻舆论传播的心理需求主要有获益心理需求、猎奇心理需求、选择心理需求和对比心理需求;受众心理效应主要表现为“晕轮”效应、“名片”效应、权威效应和从众效应;受众的心理机制变化主要是感觉与知觉、表象与记忆等方面的升华。
我们要在积极推进新闻舆论媒体融合与转变角色定位的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化新媒体优势,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受众的心理效应,进一步强化受众的心理机制,为受众创造一个合法规范、运营高效、宽松祥和的新闻舆论信息环境,努力占领新闻舆论的制高点。
关键词:新闻舆论;受众心理;心理需求;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53X(2019)03-0053-06收稿日期:2019-05-24作者简介:王宇(1979-),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新媒体。
孙放(1996-),女,河北沧州人,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理论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
”新闻舆论战线是我国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数字化新媒体带来了新闻舆论传播的融合与转型,受众心理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①心理现象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信息传播必须通过受众的心理反映与加工,才能变为人们的思想信条和实际行动。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节目受众心理分析与优化策略探析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节目受众心理分析与优化策略探析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不断深入发展,大众媒体愈发普及,同普通受众的生活产生了紧密联系。
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形式对传统文化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部分传统文化节目依托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通过对受众心理的精准分析,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破圈大火。
在新媒体时代,社会公众的用户身份已然发生了转变,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样也是信息的传递者。
这就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们必须立足于受众思维,把握好受众心理,建立起基于受众心理视角的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机制,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受众心理;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新媒体时代一、新媒体时代下传播媒介环境变化(一)新旧传播媒体融合达到相对稳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更加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开始崭露头角,传统的媒介传播体系收到了冲击,受众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重拾竞争优势,紧跟新时代的传播潮流,传统媒体采取多种措施与新媒体在各种领域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这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新老媒体的融合发展。
不同的媒介逐渐从相互竞争的态势转为合作包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在“拉扯割据”中达到相对的稳定。
(二)媒介格局变化带来新可能媒介形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带给了传播模式相应的冲击,信息的传播方式逐渐向整合化发展。
传统传播中单项的传播模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模式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新宠。
交互式的信息模式设计,使得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亲身参与传播过程,加强了受众在这个过程中的参与感。
传播环境的变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身份转变新媒体时代,受众从大众传媒时代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实现了从受众到用户的全面转变,受众对大众传媒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在信息时代,受众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媒体信息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到信息的生产过程中。
他们已经演变成媒体的使用者和信息的传播者,媒体受传者的界限被打破。
网络传播受众心理分析
网络传播受众心理分析大数据时代,地球成为“地球村”,在现实生活中,网络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它的存在让我们如今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网络传播成为热门话题。
为此主要阐述了什么是网络传播,进而分析它传播的特点以及传播途径,然后可以看出我国网络传播存在的客观问题及真实情况,通过分析受众心理对网络传播产生的问题可能会有的反应,来得出一定的结论。
标签:网络传播;特点;受众心理分析通常所说的网络传播,它是把计算机通信网络作为基础,把互联网当作一种传播平台,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交流跟利用,然后就可以达到传播社会文化目的的一种形式。
1网络传播的界定网络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单纯的国际计算机系统和广域网、局域网跟单机的简单结构,现在的网络包括计算机、电视机、手机。
传播目前被众人接受的形态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说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而信息在受众中的传播、必要的互动和及时的反馈,可能就是传播存在的意义。
而网络传播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电脑、电视、手机为终端,以对媒体形式传播信息,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流动。
2网络传播的特点新媒体和移动信息设备智能化使网络传播更加快捷方便,传统媒体因设备落后和滞后性的对受众影响逐渐下降,网络信息传播在新媒体受众群体影响力与日俱增。
网络传播具有一些优势例如传授一体、点面结合、推拉同步、可同步可异步、去中心化,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因素,我们可以从网络传播的一些特点进行着手:2.1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网络传播具有信息实时共享和互动储存的优点。
说到信息容量问题,没有比网络还要大的容器了,网络通过大量的信息资源吸引着受众,在大量的信息中,受众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2.2网络传播的平等互动性一直以来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在不对等的地位上,而网络传播则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在网络的世界中,受众可以对一些观点、现象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工具和网友交流。
通过一些技术上的操作,各种类型的传播者都可以第一時间发布最新信息,并且跟信息接收者形成互动。
结合具体的网络事件分析网络受众心理
结合具体的网络事件分析网络受众心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上网用户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在现如今网络传播环境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网络事件充斥着现实生活。
受众心理研究是传播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顺应受众心理,积极引导受众心理等能加强传媒传播效果。
面对频发的网络事件,由于受众心理的不同,网络受众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网络事件来分析网络受众心理。
一、主体意识在现代化的网络传播时代,受众既可以是受者也可以是传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受众逐渐由被动接受信息者转化为具有主体意识的受众以及媒介信息消费权利人。
网络时代使受众主体意识不断加强,网络受众成长为独立的具有自主思考意识的理性个体。
传统媒体以组织的形式出现在受众面前, 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权威感, 受众在接受他们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也被信息背后的观点所影响,从而使媒体完成引导舆论的职责。
然而,网络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新闻传播权的现状,使人们更加敢于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
因此, 在充斥着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网络中,受众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 逐渐学会了思考,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来判断每条信息的真伪和价值的大小, 从而确定自己的意见并发布, 而不再被动地接受媒体安排好的“议程设置”。
例如:2007 年10 月12 日, 陕西省林业厅在西安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外宣布陕西安康镇坪发现野生华南虎的消息,从而宣告失踪20 多年的野生华南虎重现“庐山真面目”,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足以令国人振奋、世界震惊。
当多家比较有权威性的媒体发布这则消息时,然而网络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不断对照片进行质疑,一则质疑虎照真伪的帖子便首先出现在色影无忌论坛, 网友们从专业角度对虎照提出一系列疑问: 为什么不同时间、不同机位拍摄的老虎, 斑纹却几乎完全重合? 老虎身上的色调为什么与四周的环境不协调?“照片明显是计算机合成的”、“拍的恐怕是‘纸’老虎吧? ”一时间, 质疑之声迅速升级。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文学院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班级:1502姓名:马金平学号:150322130204一。
媒介概念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往往指买家和卖家或者其它两者之间交接的工具。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
”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
”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
也指在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人或事物间,从中介入参与其中的活动或组织,表达一种组织形式。
二,媒介的分类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和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对“媒介”的理解和运用也是各不相同和相当混乱的。
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
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 (龚炜,1988)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
" (巴勒特,1986)有时它与渠道、讯息混淆:“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
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
”“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
”(戴维·桑德曼等,1991)我们认为,媒介概念的混乱,会引起论述的混乱,而论述的混乱又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而混乱的理论是无法指导传播实践的。
麦克卢汉在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笔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是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媒介均可以同人体器官发生某种联系.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
《2024年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范文
《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交织使得受众审美心理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阅读习惯和审美取向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本文旨在从全媒体视野出发,深入探讨受众审美心理的变迁及其影响,以期为媒体内容创作与传播提供理论支撑。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审美心理变迁(一)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外,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这种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受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同时也对受众的审美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阅读习惯的改变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较于传统的长篇大论,受众更倾向于阅读简短、精炼的内容。
此外,视觉元素在信息传递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成为了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
(三)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的审美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的受众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偏好。
这就要求媒体内容创作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审美差异,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三、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因素分析(一)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因此,在创作媒体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以更好地满足其审美需求。
(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也是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
社会舆论、流行趋势等社会心理因素会对受众的审美取向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媒体内容创作应关注社会心理的变化,以把握受众的审美动态。
(三)个人经历与性格个人经历与性格也是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导致他们对媒体内容的审美需求和偏好存在差异。
因此,在创作媒体内容时,应关注目标受众的个人经历与性格特点,以制定针对性的内容策略。
新闻心理学如何分析和理解受众的需求和心理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心理学如何分析和理解受众的需求和心理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在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新闻传播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不断地涌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然而,不同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千差万别。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了解和分析受众的需求和心理成为必不可少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新闻心理学在分析和理解受众需求方面的应用,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新闻心理学对受众需求的分析新闻心理学重视对受众需求的了解,以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的需求。
首先,新闻心理学关注受众对新闻的兴趣和喜好,通过分析受众对不同主题、类型和形式的新闻的偏好,为新闻选题和报道提供参考。
其次,新闻心理学还研究受众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以便选择合适的新闻表达方式和角度,使新闻更易于被受众接受和理解。
1. 多样化的新闻兴趣和喜好受众对新闻的兴趣和喜好各不相同,这与他们的背景、性格、年龄等因素有关。
一些人喜欢政治、经济类新闻,而另一些人则更关注娱乐、体育类新闻。
通过调查和分析受众的兴趣和喜好,新闻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差异化的新闻报道策略,提高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 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分析受众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对于新闻传播的理解和接受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高知识水平的受众,可以采用更专业、深入的报道方式;而对于普通受众则需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达到传播效果。
通过对受众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分析,新闻传媒可以制定新闻表达的策略,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二、新闻心理学对受众心理的理解新闻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对受众心理的理解。
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可以提高新闻传播的决策和效果。
新闻心理学主要关注受众的情感反应、注意力和记忆力等方面。
1. 情感反应的分析新闻报道的效果与受众的情感反应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情感反应,新闻传媒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和引导,使受众产生积极的情感联想和反应。
例如,在报道灾难事件时,适当强调人们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可以激发受众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新闻心理学_受众心理
第四章 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受众态度的概述
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受众态度的概述
受众态度的内涵 受众态度的功能 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受众态度的内涵
受众主体对新闻客体较为稳定的由认识 、情绪情感和行为意向这三种成份组成 的内在心理倾向。 受众主体包括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 新闻客体是受众态度指向的特定对象 受众态度的心理结构
第三章 受众的群体心理
媒介差异与受众心理 接受暗示心理 受众的群体心理效应 受众的逆反心理 受众的心理承受力
媒介差异与受众心理
读者与报纸文字 听众与广播声音 观众与电视的声音和画面 网络和网民心理 制约受众认知效果的变量
广播要注意谐音
《施氏石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 时 时 适 市 视 狮,十 时,适 十 狮 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 狮 , 拭 矢 试 , 使 是 十 狮 逝 世, 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 拭,始食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 是事。
新闻受众的因素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选择 心理免疫 人格变量(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气质 类型和自我防卫程度)
情境因素
分心:受众因受外界噪音的干扰处于精 神涣散的状态时易接受传者的观点 压抑:传者有意制造某种令人感到压抑 的气氛,易使受众改变态度。
新闻动机与选择性理解
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 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 内容,从而产生不同的动机
新闻动机与选择性记忆
受众往往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 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新闻传播内容。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取舍是由受众的选择 心理决定的。
三、论新闻受众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
三、论新闻受众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在新闻学里,新闻受众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是新闻产品的消费者,是新闻传播的反馈者。
可以说,新闻传播者进行的采、写、编、评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受众接受信息,并且能接受与信息相关的态度。
各方面研究证明,抓住受众心理是研究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所在。
新闻受众心理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受众原有的心理基础与新闻媒体传播信息的刺激。
传播媒介刺激是受众心理产生的诱导因素,是受众主体的需要。
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往往是这种心理产生的基础,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人类行为的源泉之一。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分为维持生命的生理需要和作为社会人的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包括高级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新闻受众需要时一种精神需要,它是指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愿望。
为了搞好新闻工作,必须研究受众心理,才能密切同群众的联系,使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受众有以下心理需求:1、新奇心理2、得益心理3、求知心理4、接近心理5、对比心理6、逆反心理1、新奇心理所谓好奇,是指有机体遇到新异刺激物或环境事,所产生的朝向探究反射。
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好奇心理,人皆有之。
凡是第一次出现的、罕见的、日常的或突然发生的、强烈变化的事物,人们容易感兴趣,产生好奇,从而悉心去观察和探究。
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新闻学角度,第一次传播的新信息,给人印象深刻,所以新闻报道应尽量满足受众的这种好奇心理的需求,争取抢发“独家新闻”。
2、得益心理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了解周围事物的变动,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尤其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物及其信息更为关注,这便是由受众得益心理所决定的。
3、求知心理当代的受众,比以往任何时代,对新闻媒体的要求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不但要满足“新闻欲”,还要满足“知识欲”。
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知识对一个人的能力与技能的形成与提高,有相当的影响力。
因此,新闻报道如能满足受众的求知心理,是符合读者的普遍心理和能引起读者普遍兴趣的。
南方周末的媒介定位与受众分析
南方周末的媒介定位与受众分析《南方周末》是中国报业的一面旗帜,代表了一类媒体的发展方向。
以其坚定准确的新闻理念,灵活及时的市场运营,超强力度的舆论监督,成为中国最出色的报纸之一《南方周末》之所以成功,在于它的市场定位明确,读者人群清晰,内容独家性、深入性较强。
《南方周末》的定位是严肃新闻周报,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萌芽和变迁,关注社会结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悲喜故事,关注在这样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况,用现代新闻的报道方式,独有的报道视角,反映出来。
从而成为这些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记录者和评说者。
《南方周末》在细分自己的读者群时这样界定,“我们的读者有思想、我们的读者有责任感、我们的读者占有社会资源、我们的读者影响中国发展。
而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人们的知识与财富拥有量成正比。
”《南方周末》对受众的定位是:600万的知识型读者。
在《南方周末》的读者中,主动读者占全部读者的75.3%,主动读者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忠诚度,是报纸的核心读者;深度阅读读者(阅读70%以上版面或内容的读者)超过58.7%;《南方周末》读者平均每期读报时间达到65.2分钟,比30座城市总体居民阅读报纸的平均时间多出12分钟。
《南方周末》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读者,“我们的读者有思想、我们的读者有责任感、我们的读者占有社会资源、我们的读者影响中国发展。
而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人们的知识与财富拥有量成正比。
”客观数据也证明了《南方周末》对其读者群的界定是准确的:它在全国的平均每期阅读率高达1.9%,在北京、上海等九个重要城市的平均每期阅读率高达2.54%,城市读者已经成为《南方周末》的重中之重。
《南方周末》对市场进行了有效的心理细分,并进行集中性营销,占领城市中的知识型读者。
《南方周末》的读者群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教育程度达90%,大专以上文化教育程度近60%,本科以上教育程度达30%以上,读者的受教育程度是比较高的。
尤其当我们从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实际水平来看以上数据时,《南方周末》的读者群与其“主流市民阶层”的定位是一致的。
新闻媒介的受众
•新闻媒介受众概述
•新闻媒介受众类型
•新闻媒介受众心理与行为分析目
•新闻媒介如何满足受众需求录
受众定义与特点
信息接收者
反馈提供者
市场决定者
03
02
01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提高传播效果
受众研究能够揭示受众的新闻消费习惯和趋势,推动新闻媒介在内容、形式、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
促进新闻创新
维护公众利益
受众研究的重要性
按照人口统计学特征分类
年龄
01
性别
02
教育水平
03
价值观
受众的价值观会影响他们对新闻的关注和态度。
例如,一些重视环境保护的受众可能更关注环保新闻,并对环保政策的变化产生
强烈反应。
政治立场
受众的政治立场会影响他们对新闻的选择和解读。
不同政治立场的受众可能关注不同的新闻来源,并对同一则新闻产生不同的观点
和反应。
情感需求
受众的情感需求也是影响他们选择新闻的重要因素。
一些人可能
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引发强烈情
感反应的新闻,如悲剧、冲突等。
按照心理特征分类
社交媒体用户
传统媒体受众
跨平台用户
按照媒介使用行为分类
求知心理娱乐心理认同心理
批判心理
受众心理特征
新闻选择行为
新闻参与行为
新闻反馈行为
新闻接收行为
受众行为分析
深度解读
客观公正
真实性保障
提高新闻品质
1 2 3跨平台传播多媒体呈现互动性增强
创新传播方式
03社群运营
01
个性化推荐
02深度报道
增强受众粘性。
新闻受众心理的简要分析
论坛
摘 要: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对象,包括读者、听众等个人或群体,受众是影响新闻内容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 分析受众心理,充分了解受众的喜好,有方向、有目的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是新闻工作者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新闻学;受众心理;客观规律 关注新闻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有效接 收,增强其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让受众 从被动的阅读中解脱出来,积极参与对 信息的客观理解,通过新闻资讯全方面 把握社会动态,认清事实,寻找事物发 展的客观规律,让受众根据自己的经验、 知识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共同促进新闻 产业的良性发展。那么,如何认清受众 在新闻传播中的心理反应?笔者从以下 几点进行简要分析。 1 新闻受众的求新心理 喜新厌旧的心理植根于所有人的深 层思想中,是人的共性心理。因此,新 闻资讯应该不断更新传播方式和内容, 这样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并主动接受 新闻资讯的内容。于是,为了迎合受众 的心理刺激性需求,各大媒体都对新闻 风格、题材等要素进行了必要的创新, 如《我们约会吧》就是较好的节目。但 新闻类节目严肃、认真、正式的印象植 入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内心,刻板效应 在新闻环境中制约了新闻类节目的发展, 不仅受众难以体会到新闻带给自己的幸 福感,新闻从业人员也整天麻木地感受 着排版的辛劳。可见,从受众的心理需 求出发,找到他们愿意接受的新闻资讯, 从节目内容的求新到主持人装束、表达 风格等方面进行革新,从新闻演播室设 计的差异化中找准受众乐于接受的设计 风格,营造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格局,才 能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比如,央视新 闻节目在 2006 年进行的改版尝试,从几 十年前的播报模板中创造性地播出了《朝 闻天下》 , 收视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为新闻资讯在受众中的高效传播敞开了 一扇门。总之,新闻报道中为了受众的 心理需求,作为媒体人应当多关注新闻 内容、 形式、 风格等要素的创新, 在法律、 道德规定的框架内更多地播报受众乐于 接受的新闻资讯。 2 新闻受众的求真务实心理 新闻资讯真实性是新闻类节目的生 命所在,是受众评判新闻媒体好与差的 标尺,更是新闻媒体能否生存和发展的 基石。受众在阅览、观看、倾听新闻播 报的过程中通常不以完全信任的态度理 解和接受新闻信息,而是带着评判的思 维考察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尤其是当下 互联网不断走进广大受众的视野,人们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考量新闻媒体的社会 责任感,从而让真实的生活细节融入自 己的价值观中,摒弃虚假的新闻播报。 受众在新闻资讯接受中的求真心理 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依照媒体的预想效 果进行良好的发展,而是遵照客观事实 的走向一路前行。同样,新闻媒介也应 当以客观事实为报道依据,遵守事件发 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事实有,这些信息并不都能保证真实。新闻 信息的量大固然会导致有些新闻媒体的 报道失真,添枝加叶、夸大其词、捕风 捉影的报道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玄机无 人可知,这就需要受众进行更多的验证。 因为,受众在面对如此多的新闻内容时 很难分辨信息的真假,而受众求真心理 的导向行为才是新闻媒体存活的关键, 更是媒体人应当关注的焦点。 3 新闻受众对比心理的构建 取长补短是人不断完善自我、追求 更高精神与物质享受的必然选择。摒弃 不适应自身发展的诸多因素,汲取优秀 的人类成果,是受众对新闻播报中信息 内容高要求的体现。因此,受众总希望 自己能够接触到、听到、看到一些与众 不同的新闻资讯,并通过自身的理解进 行全面对比,从中寻找到新的东西。比 如,以央视广告“妈妈我也给你洗脚” 为例,视频中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精心 为妈妈准备的热水摇摇晃晃地走到妈妈 身旁,为劳累了一天的妈妈洗脚。那句 “妈妈洗脚”感动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 也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萌发了爱的基因。 当这一幕呈现在广大电视观众的眼前时, 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一番对比,想想自 己多年来是否用爱温暖过妈妈,心中的 无数疑问得以萌生。 受众都喜欢把各种新闻材料拿来对 比,从中找到自己喜好和愿意主动接受 的新闻要点,差别化的新闻素材更能让 受众产生强烈的探知欲。因此,新闻媒 体人自觉为受众提供更丰富的比较材料, 创造可以彼此比较、接收的条件,才能 使新闻资讯更好地受到人们的青睐。 4 结语 受众心理的变化往往决定了新闻信 息传播的成效,关注受众心理的差异化 和变化过程,才是解决新闻传播业日益 混乱的有效途径。认真分析受众心理, 抓住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受众的求 新、求真、求对比、求知和求乐等心理 需求中找到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新荣 . 观众对电视节目态度的 形成与改变 [J]. 当代传播 ,2010(1). [2] 邓林奕 . 灾难新闻的心理学思考 [J]. 新闻爱好者 ,2000(5). [3] 孙志盛 . 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 与受众心理 [J]. 科技传播 ,2014(7). [4] 齐强 . 受众认知心理承受和接受 能力与新闻传播的关系浅谈 [J]. 传播与版 权 ,2013(宽静
文化传播研究中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分析
文化传播研究中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分析文化传播研究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文化信息的传播和接受。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媒体和受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文化传播研究中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媒体与受众媒体作为文化信息的传播工具,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媒体除了具有传播信息的载体之外,还扮演着塑造公众意见、形成社会价值观念、反映社会现象等诸多作用。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媒体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受众则是媒体传播的对象,是接受和消化文化信息的主体。
受众是多元化的,不同文化背景、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文化信息的接受和理解。
受众的需求和兴趣是各不相同的,在媒体传播中,需要注意到受众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受众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媒体传达的信息对受众的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会产生影响,而受众的需求和反应则对媒体的选择和定位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媒体研究研究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和反馈,是了解媒体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媒体研究主要包括媒介效果研究、媒介选择研究和媒体内容分析研究等。
媒介效果研究是指研究媒体对受众心理、行为和社会态度的影响。
这种研究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探究媒体对受众的影响。
媒介选择研究是具体研究受众选择不同媒体的动因和方式。
这种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受众使用不同媒体的数据,了解受众选择媒体的特征和趋势。
媒体内容分析研究是指对媒体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了解媒体所呈现的信息内容,以及信息的背景、来源、体裁、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媒体反映社会情况的能力和责任。
三、受众研究受众研究是研究受众需求、兴趣、收视习惯、选择原因等,以便媒体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受众研究主要包括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焦点小组法、观察法等等。
调查问卷法是现代最常用的受众研究方法,通过针对目标受众进行调查,以了解受众的兴趣爱好、看电视习惯、需求和态度等,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新闻受众的群体心理
受众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 失真:是指主要新闻事实无中生有的虚假报道。(是 真实事件,但没有报道出本质)
• 失实:局部内容不真实或者不准确。(假新闻) • 失当:尺度把握不当,夸大事实或者以偏概全。(报
道中把握失当、失度) • 失策:指考虑不周全,或者时机不当等造成负面影响。
(处理的角度存在问题) • 失误:指操作环节出了问题。(新闻事件报道从开始
夜。一句“如果你们不嫌弃,就到家里烤烤火吧!”让我们深深的被
刘吉桂的质朴和真诚感动。湖南卫视元宵晚会上,44个湖北人全部齐
聚晚会现场,一起向刘吉桂敬酒感恩。经过湖南卫视报道此事后,无
数中国认为此感动。
•
央视栏目组重新邀请刘吉桂作为嘉宾参加特别制作的一期节目
《为暖的力量》,节目讲述的是这场火灾中3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
当节目组打电话邀请被救的44名湖北人时,都被各种理由拒绝参加,
这让节目组感到了“痛心不已”。
西方“客观报道”中利用受众接受暗示心 理的实例:
9.11事件,恐怖新闻的报道,暗示 “恐飞症”
前苏联6岁小孩怕遭遗弃,找戈尔巴乔 夫要钱给妈妈,暗示前苏联改革的失败。
陈力丹对客观报道的三点解释:
1.要求新闻实录事实。 2.不得造成直接或间接智慧手中的印 象。 3.倾向的流露隐蔽、自然
• 评论:
• 游客:打得好,狗咬狗
• 一土居士:我起的疑,怕是那个开店的老板是个官员吧
• 游客:谁让他们嚣张,打了活该,就该打
• 土豆:好好好,鼓掌叫好!打得好!!!
•
|
|
|
|
逆反心理含义 逆反心理表现 产生逆反心理原因 对逆反心理态度
• 4.
受众的心理承受力
试论民俗传播中的受众心理
或者 与传 播活动 有关 的方式 ,这其 中蕴含着 大量 的传播 现 成。……媒体 的故 事和 图像提供 了象征 、 神话 和资源等 , 它们
象。
参 与形 成某 种 今 天世 界 上许 多 地 方 的多 数人 所 共 享 的文
中国现代 民俗学在 国内成 为一个体 系, 只有九十 多年 的 化 。 ” 国 有 一 种 普 遍 流 传 的古 老风 俗 , 心 折 一 千 只 纸 鹤 中 用 0 8年大地 历史 ,而且 民俗学 在 中国正式登 台只不过是 上个 世纪初 的 就可 以给你要祝愿 的人带去 幸福 和好 运。记得 2 0
的。
一
民俗 的分类 , 取决于民俗学所研 究的对象和范围。《 中外 民俗概 论》 民俗 事象分 为物质 民俗、 把 社会 民俗、 神 民俗 、 精
语言 民俗等 四类。 王 娟提出 , 目前 “ 学术界一种较 为普遍的
、
民俗学的概况
是 “ 民俗 , 民间风俗 , 即 指一个国家或 民族 中广大 民众所 创 分类方法是把各种 民俗 事项分为三大 类 :一是 口头 民俗 , 造、 享用和传承 的生活 文化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 生活 以 口头语 言 的形 式传播 的 民俗 事象 , 包括叙事 民俗 、 俗语 民
化 的崛 起 。
关键词 :民俗学 民俗 传播 受众心理
中华 民族的传统 民俗文 化有着 源远流 长的 历史 , 几千年 的历史长 河里 , 无数 的民俗在传 播 过程 中, 要么辉煌一时 , 之后沉寂一世 ; 要么经历 万千变迁 , 依然不屈 不饶地传承 下来。 民俗的传
播过 程 , 民俗 从 无 到 有 , 局 限到 广 泛 的过 程 。 是 从
在传播过 程中 , 民俗经 历着人们 的选择 , 响着 影
自媒体时代微博受众的心理分析
发布信息 , 发表评论 、 表达看法 ; 于正义 某一事件或意 见的具体看法 , 但是可 以通
对于政府工作 , 群 众 的意 见 也 能 反 馈 到 政
微博监督已成为反腐机制 的重要一环 , 微 博问政真正发挥 了网络成本低廉 ,快捷 、
及 时 的 优势 , 成 为 了反 腐 倡 廉 的新 手 段 。
万人 。手机 网民在总体 网民 中的比例达
6 5 . 5 %, 成 为 中 国网 民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微博是 自媒体 的代 表。 新华 网发布的
增加 2 7 7 0万 人 ;互 联 网 普 及 率 攀 升 至
二、 来 自微 博 受 众 内心深 处 的 “ 声音 ”
我们知道 , 自媒体强调 的是 自我对于 信息传播的主动控制权 , 私人化 、 平 民化 、 普泛 化 、 自主化是它 的特征和优 势 。 微博 作 为 白媒体 , 也 同样具 有 以上 特征 。 受众 是 于哪种心理来使用微博 , 他们 内心有
【 关键 词】自媒体 微博 受众心理
一
、
自媒 体 的 兴起
其 涉 及 范 围 非 常 广 泛 ,既 有一 些 明 星 、 媒
者通过微博来维护 自己的话语权 , 在这个 置理论认为 “ 大众媒介往往 决定人们对 过提供信息 和安排相关 的议题来 有效地
左 有 人们 关 注 某 些 事 实 和 意 见 , 以及 他 们 对议题关注的先后顺序 ” 。 微 博 作 为 媒 介 的一 种 , 受 众 通过 它可 以 向社 会 发 表 自已 的 言论 , 提 出 某种 见解 来 影 响社 会 大 众 的 看法 , 并 且 引 发 了 更 多 人对 某 一 问题 的思 考, 它 的 影 响力 可 见 一斑 。 现 在 社 会 上流 行 一 种 新 的 责 任 机 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媒介受众心理分析华夏心理-心理咨询师-心理学教育 2010年10月08日来源:受众,又称阅听人,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称。
具体可以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等。
他们能够决定一条传播内容、一个传播媒介甚至是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
可以说,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而不能称其为传播活动。
因此,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媒介学界与业界中,受众的选择性心理问题渐渐成为广泛探讨的焦点议题。
受众选择性心理溯源受众的选择性心理本身并非新鲜议题,早在廿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克拉伯就在其著作《大众传播的效果》中,系统阐述了受众倾向于有选择的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信念的讯息,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这一现象。
克拉伯还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主义、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等三个方面。
其中选择性主义是指当大众媒介所传达的讯息符合受众的认知范围,且能够满足受众的部份需求时,才能引起受众对它的兴趣而加以注意;选择性理解是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则媒介内容;选择性记忆则是指受众往往只记忆那些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传播内容。
此后,不少传播学者都对受众选择性心理展开过深入的论述,如阿尔伯特哈斯托夫、巴格拜(Bagey)、麦克林登(Mcclelland)、鲁巴(Leuba)、坦卡德、梅尔文.德福勒等,他们的着述不断丰富着受众选择性心理问题。
中国大陆受众群体的变化受众的选择性心理问题之所以近来成为大陆传播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受众群体正在发生着改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受众细分化----近年来不少大陆传播学者纷纷撰文指出,中国大陆受众群体已经越来越趋向于细分化:从大众群体到分众群体再到小众群体,甚至是一对一传播模式,要求我们不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节目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
(二)受众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媒介所作的报导多数停留在「走马观花」的阶段,而缺乏一种「下马看花」的耐心。
新闻报导深度与广度的缺乏与大陆不少电视台更为重视「名记者效应」,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编辑负责机制有关。
在受众对讯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单纯灌输世界观的讯息理应销声匿迹,而如何使编辑重新掌控新闻资源,从而为受众奉献出「色、香、味」俱佳的news package则显得尤为必要。
(三)受众权益观得到更多的重视----原来在大陆媒介与受众的传受关系中,不平等始终是其主流,这一点从有线电视运行初期的「半强制」收费和各地方台在电视剧集间大量插播广告中便可窥知一二(如大陆某有线电视台在播放港片《鹿鼎记》时,一集中插播了七十五分钟广告)。
但最近重视受众权益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媒介机构的认同。
国家广电总局近年来更是先后三次发布有关条例,对在电视剧集中插播广告作出了明确规定。
媒介与受众选择性心理的矛盾(一)选择性注意----中国大陆某些媒介由于对受众的「选择性注意」研究关注不够,导致有时会出现「传播者所传播信息与受众能接受乃至能注意的内容不相符合」的问题。
例如某家中央级媒介对某先进人物的宣传片面拨高,说她每天凌晨三时才入睡,凌晨五时又要上班云云,形成了「假、大、空」的神话形象,让人无法相信;又如电视栏目《明星教你做》每天请出一位影视明星,教导大家如何勤读书、讲文明、有礼貌,使这些二十岁出头的明星变成了「道德楷模」,引发了受众的集体不满等等。
在解决思路方面,我个人认为,传播者要想使自己的传播内容受到注意,可以适当改变传播方式、强化和更新传播内容,具体可以把握这样一些原则:*要考虑到受众的心理接受习惯,那些宣教式的报导和难以符合受众社会认知方式的内容应尽量避免。
*讯息更具显著性。
除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会自然的吸引受众注意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将日常小事换个角度报导,同时将其放置于媒介显要的位置,一样能够使信息具有显著性。
*讯息具有易得性。
相对更容易接受并理解的讯息也会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
正像媒介传播学者施拉姆博士为我们提供的受众选择公式一样:「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等于「选择的或然率」。
*讯息形式应该灵活多变。
传播者可更多的使用强调、对比、重复、变化等手法来突出传播内容,引起受众注意。
(二)选择性理解----中国大陆的媒介在选择性理解这一环节往往也会出现一些偏差,造成「正面新闻反面读」的传播负效果。
这一现象被西方传播学者称为「飞去来器」效应(boomerang effect)。
例如一九八二年大陆报纸报导「美国总统雷根的儿子失业,现正领取救济金」,并加之以「美国的资本主义行将破产,人民生活更堪忧虑」的评论。
但当时大陆百姓看了这则报导的反响却是:美国总统很廉洁,决不以权谋私;美国青年很独立,决不依赖父母。
又如一九九七年大陆某报做了「见义勇为英雄」的系列报导,原意是想让大家都能做好事、见义勇为。
但通过报导中「英雄反受诬陷」、「英雄牺牲无人收尸」、「英雄致残无人过问」等细节的描摹,不由得令受众在同情英雄悲惨境遇的同时,也萌生了「这种事最好别让我碰上」的想法。
对选择性理解中生成的传播负效果,我们可以尝试着这样来解决:控制和引导传播内容,尽量消除或减少造成受众理解偏差的可能,讯息编码清晰准确,并尽量减少有人曲解讯息后在做二次传播的可能,提高讯息被受众接受、理解的质量。
(三)选择性记忆----选择性记忆被称为受众选择性心理中的最核心环节,受众一般将倾向于遗忘(也许是无意识的)与自己原有态度不相符合的讯息。
比如在二零零二年世界杯中国对巴西之前,绝大多数中国大陆的足球爱好者都是巴西队的忠实球迷,但这场球赛进行完毕后,大多数球迷都只记得巴西队有多少次犯规和小动作,而忘记了巴西队在场上的精彩表现。
从心理学原理中来解释,我们发现受众的选择性记忆习惯很难改变。
因为人脑并非计算机,不是人们所最关注的讯息很难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记忆。
所以对于传播工作者而言,我们似乎应当花更大力气去解决手中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中国大陆当前媒介产品存在的问题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我们能够从受众选择性心理入手来分析并解决它们,无疑将是最为稳妥可行的办法。
大众传播中的受众研究及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的变化所谓受众,即"受者"的复数,通常指大众传播内容的读者、听众、观众,它不仅是传播结构的要素之一,而且作为传者发送信息的对象,或者说传播过程的归宿,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
一、国外主要受众研究理论(一)个人差异论。
个人差异论最早由霍夫兰提出,后经德弗勒加以修改而成型。
"个人差异论"的基础是"条件论"和"个人动机论",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是:每个人不仅有来自先天和后天的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兴趣、智力、经历、价值观等,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由此形成的心理(认知、动机)结构和行动结构也不尽相同。
因此,面对同一信息,他们的反应各异,乃致千差万别。
其中,德弗勒将"个人差异"概括为以下五项:(1)个人心理结构不同;(2)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不同;(3)学习理论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与信仰不同;(4)社会理论所形成的观点不同;(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固定素质不同。
"个人差异论"使人们认识到,受众不会像一群绵羊一样让人牵着走,受众是有其鲜明的个性的,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对于不同的传播内容会有不同的反应。
"个人差异论"是使"枪弹论"趋于破产的重要理论。
(二)社会类别论。
也称"社会范畴论",它从另一个侧面,修正和扩展了个人差异论,这一理论的积极倡导者,首推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他们认为,尽管每一个受传者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他们在很多方面又不乏共性即相同和相似之处。
据此,看似分散的受众实际上形成了各种"团块",即所谓社会"类型"或"范畴"。
人们按年龄、种族、收入、教育、职业、居住地区等等,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类别。
同一社会类别的人,大体上选择相同的传播工具,接触相同的内容,并作出近似的反应。
(三)社会关系论。
与个人差异论强调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性的视角不同,社会关系论注意到人际关系、特别是个体被包容于其中的集体、团体的作用,从而有力地弥补了前者的不足。
这一理论的形成,主要得益拉扎斯费尔德等人4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
"社会关系论"认为,受传者的社会关系(如职业行会、教育、宗教、政治组织、兄弟会、俱乐部以及非正式的群体等),对于他们怎样看待传播工具的信息有重要影响。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群体、组织之中,例如家庭、学校、政党、社区、工作单位等等,都不能不受其规范的影响和约束。
一般来说,个人对所属团体如果持肯定态度,就会处处维护团体利益,面对外部的攻击和不同意见,或反击,或躲避,或曲解;即使持否定态度,由于害怕团体的制裁,往往也不敢公开接受"敌方"的信息。
当一个传播工具的信息攻击某一组织的观点、信仰,其成员(特别是坚定的成员)将会排斥这一传播工具。
在不甚严重的情况下,此一组织也会对传播工具的不同意见作出解释,以削弱或改变其传播效果。
(四)文化规范论。
"文化规范论"是同"议程设置"的理论以及麦克卢汉的多种感官的平衡的理论相关联的。
"议程设置"假说认为,传播媒介的效果和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力。
大众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问题的报道,就能影响公众舆论。
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传播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大众传播通过调动受众的注意力,安排问题的轻重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的观点和思想的目的。
而"文化规范论"则在此观点上发展,这种理论认为,传播工具可以使受传者产生新的观念,加强原有的观念,以至改变现在的态度。
这样,传播工具就为了社会树立文化规范。
人们看待事物时,会受到传播工具所树立的文化规范的影响。
二、受众的选择行为受众的选择行为是由"个人差异论"引申而来的。
不同的受众,面对同一信息,他们在信息接受过程中通常发生三种选择行为。
1、选择性注意--受众对自己固有的认知结构(观点和立场),有一种维护、加强的倾向。
为此,他们通常积极地接触与自己意见相同或相近的信息,而尽量回避相反的信息。
由此可见,任何媒介发送的信息,不要说与受传者的看法相违背,即使不违背,除非其内容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否则,就不可能吸引一切受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