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能否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从事新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励教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方法;启发式教学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们都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

恰当的教学语言即是指语言在通顺的基础上还要具有美感。语言的美感除来自于普遍使用谦语、敬语外,还来自于教育学生时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说话的语气。初中学生绝大多数自尊心很强,如果你的口气强硬,他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跟你对着干,那就达不到教育和提醒的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学生讨厌老师,讨厌这门课。如遇见课堂上因讨论问题而出现嘈杂的局面时,你可以说:“别大吵大闹,像什么样子呢?”或说:“请大家先安静,我们课后再继续讨论

好吗?”虽然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都希望学生安静,但是它们在学生心中产生的效果却是不同的,前者虽可使学生安静,却破坏了大多数正在讨论的学生的良好情绪,而后者既产生了同样安静的效果,又保持了学生继续讨论问题的兴趣。同样的话,因语气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注意用诚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样,课外也应该注意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

2、适当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要想把课教活,就要求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因为形象的比喻,风趣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绘都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愉快、动情、着迷。如可运用一些幽默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提问时,几个同学的答案都一样,于是我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同学们听后,脸上都露出会意的微笑。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较小时,我就笑着说:“问题回答得非常好,可惜没用麦克风。”

3、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教师讲课时语言表达要准确、中肯、规范、合乎语法,既不能废话连篇,模棱两可,也不能拐弯抹角,不着边际。语文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为此,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将书

面语言转换为口语。适当运用体态语言辅助。体态语言就是身体语言,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等。在阅读教学中,会遇到一些描述动作、神态的词语,条件许可的话,我就会借助口语和体态语言来解释。对于学生响亮、正确的回答,我会用微笑和点头表示肯定和赞赏,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有时在阅读教学时,个别学生不注意听,我就采用注目式或走近该生以示警告。

二、激励教学

1、运用格言的激励作用来促进教学。

每一节课前学习一则名言或警句,运用格言的激励作用来促进教学。可以利用校训、班训来激励学生,例如“我能行”、“给自己一点强迫力,塑造一个完整的你”、“做一个合格的人”等,帮助学生领悟这些格言的内涵,并内化为动力。

2、运用优秀的文章熏陶学生的思想。

作为语文教师,我特别注重水滴石穿潜移默化式的作用,在平时做记叙文和议论文练习时,挑选富有思想激励作用的文章来练习,实践证明,学生不但赏析文段的能力提高了,而且思想也受到了不小的激励。此外,我坚持上阅读课,从图书馆借来《读者》、《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读书文摘》、《美文》等供学生阅读,以此来启发、激励、熏陶他们的思想。

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的内涵很丰富。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结论通常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当今社会发展看,要完成重要的事业,需要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中学生要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探究式学习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对于学生来讲,要人人参与,而不是个别优秀学生专利,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也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

四、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起源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其意是:当学生还没有搞通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它与注入式教学法相对立,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主体。其基本精神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那么启发式教学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地运

用呢?

1、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所强调的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是启发式教学法所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把学生始终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因此,教师必须要在:“引导”和“启发”上下功夫,教师不但要主动施教,还要善于引导。

2、体现教法与学法的相互统一。

启发式教学法,它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与学的双边性,即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统一。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法要不断地更新改革,体现“启”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体现出“发”的要求。

3、培养问题意思激励创新学习。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思维都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虽然人与生俱来就有问题意识,小学生提起问题来也总是滔滔不绝,但是,没有宽松的环境和气氛,他们是不愿意提问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学习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愿问、敢问、常问。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思维引向矛盾的焦点上,以促使学生动脑筋。当学生在学习中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只要因势利导,加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