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古代西亚诸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城邦林立,群雄争霸”
• (2)民族复杂。包括了三大不同语系种族
•
亚细亚语族:赫梯
•
塞姆语族:两河流域的阿卡得人
•
苏美尔语族:苏美尔人
•
印欧语族:
• 主要民族:苏美尔人、阿卡得人、亚述人、 赫梯人、波斯人、腓尼基人 、犹太人等
• 3、战争频繁
•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
• 小王国 统一王国 帝国
• 学习提纲: • 一、上古西亚诸国历史发展概述 • 二、上古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 • 三、古代波斯 • 四、地中海东岸的古代文明
• 一、上古西亚诸国历史发展概述
• 1、范围:
• 东起伊朗高原、南临波斯湾,西至地 中海东岸,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 壤,北部是亚美尼亚山地。
• 2、历史特点
• (1)是世界上较复杂的地区
能来自阿拉伯半岛) 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
3、古代历史的重新发现 19世纪-20世纪初的考古活动: 遗址的发现:亚述王宫与乌尔城。 楔型文字的泥版文书。 德国人格罗芬特译古波斯文。 英国人罗林生译亚述文和巴比伦
文。
4、苏美尔文化(铜石并用时 代) 埃利都·欧贝德文化 (前4300-3500年) 公共墓地与墓葬的相似。 原始社会末期的父权制阶 段, 出现最初的社会分化。
最著名的统治者是 拉伽什的乌鲁卡基那。
• 这些城邦的政治经济特点:
•
军事民主制政权
• 首脑:“恩西”或“帕达西”、“卢 加尔”。掌握最高行政权、宗教权和军事 指挥权。职位世袭,但不集权。权力受长 老会议和民众大会的限制。
• 长老会议(贵族会议):掌握司法、审 判大权,对“帕达西”有限制作用;
过库提人的短暂统治,苏美尔 人再度成为两河流域南部的统 治者,是为苏美尔人最后的复 兴。
苏美尔人城邦乌尔成为新的 政治中心;
乌尔第三王朝 统治两河流 域南部诸地, 可谓苏美尔人的 帝国。乌尔第三王朝最著名的 统治者是乌尔纳姆
《乌尔纳姆法典》是目前所 知最早的成文法典。
前2006年亡于埃兰人和阿 摩列依人。
尼罗河的规律性泛滥以及农业的稳定性与底格里 斯河/幼发拉底河的非规律性泛滥以及农业的非稳定 性
位置:天然屏障的缺乏与交往的非障碍性。 埃及的封闭性与两河流域的开放性。 农耕地区与游牧世界的并存与冲突。
2、古代居民 首先在两河流域南部创造文明
的苏美尔人: 苏美尔语属于非塞姆语系。来源
不详。 塞姆语系的分支:阿卡德人(可
• 民众大会:对长老会议有一定的限制作 用。
• (2)经济制度
• 土地制度主要以神庙地产规模庞大,僧侣作 为城邦的首领主持祭祀和掌管神庙地产,具有广 泛的影响,神庙地产与国有土地之间界限模糊, 宗教政治与世俗政治浑然一体,是为突出特征。
• 此外,还存在农村公社的土地
• (3)阶级关系
•
奴隶主贵族、村社社员、失去公民身份的自
• (二)两河流域奴隶制帝国时代
• 1、古巴比伦王国
• 前1894年-(前1595年)1157年
• (1)古巴比伦王国的兴亡
• 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以后, 苏美尔人最 终退出两河流域的政治舞台, 两河流域出 现了许多阿摩利人建立的城邦,包括伊新、 拉尔萨、马里、 埃什嫩那、巴比伦等。
• 阿摩利人于前1894年巴比伦建城
第三章 上古西亚诸国
主讲人 刘韦萍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了解和掌握上古西亚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发展及走向衰落的历史概貌;理解:(1) 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2)上 古西亚奴隶制度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阶 级关系的特征及形成原因。以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认识奴隶制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地位。
• 重点: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上 古西亚奴隶制度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阶 级关系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前1595年亡于来自北方的赫梯人。 此后数百年间,来自扎格罗斯山的加喜特人成为两河流域南部的主要政 治势力。
• (2)汉谟拉比的统治与汉谟拉比法典 • A、汉谟拉比的统治 • (A)政治方面:奴隶制中央集权政治 • a、直接任免官吏; • b、掌握军队调动的指挥权; • c、加强对地方官吏的严密监督和控制; • d、在经济上加强对国内的控制; • (B)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了
由农、奴隶
•
苏美尔人的文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具
有特殊的地位。
•
一般认为,苏美尔文明的辐射范围曾经达到
尼罗河流域与印度河流域,而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以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苏美尔
文明的直接影响或间接响。
5、阿卡德王国(铜石并用时代) 前2371-2191年
前2371年,乌鲁卡基那的统治 结束, 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由苏美 尔城邦时期进入阿卡德王国时期。
阿卡德人是塞姆人的一支, 貌似阿拉伯人。
萨尔贡:P83页 发迹于基什城邦,即位后建新
都阿卡德城,降服苏美尔人建立的 乌尔、乌鲁克、拉伽什诸城邦,统 治两河流域南部即巴比伦尼亚地区 。
前2191年亡于来自东北部山区 的游牧群体库提人。
6、乌尔第三王朝(青铜时代) 前2113-2006年 阿卡德王国灭亡以后,经
乌鲁克文化 (前3500-3100年) 社会分化明显。 神庙建筑的发展,表明公共权力借 助于宗教的形式逐渐成熟, 文字符号的出现标志着诸多社会 群体之间交往的扩大。
捷姆迭特·那色文化 (前3100-2800年) 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城邦 成为两河流域早期国家的历史形 式。
早王朝时期 (前2800-2371年) 在两河流域南部, 苏美尔人构成据主导地 位的政治势力。城邦林立, 包括乌尔、乌鲁克、乌玛、 基什和拉伽什等。
。
第一王朝第六代王汉谟拉比(前1792-1750年) 征服诸多城邦,首次统 一包括巴比伦尼亚和亚述在内的两河流域大部地区。
汉谟拉比时代,国家土地所有制广泛发展,王室经济发达,君主政治达到 较高的水平,国王成为统一国家的象征。
《汉谟拉比法典》石刻现存于巴黎的卢弗宫,是研究汉谟拉比时代的重要 史料。
二、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 (一)奴隶制城邦的发生发展时期
1、自然环境 所谓两河流域,作为历史地理概念,特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中
下游地区,相当于现在伊拉克,不包括上游地区,后者位于现在土耳其境内。 所谓两河流域亦称美索不达米亚:包括:亚述与巴比伦;巴比伦又包
括阿卡德与苏美尔。
气候:干旱,河流构成主要的水源;河谷,灌溉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