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縻
羁縻政策和土司制度 书籍
羁縻政策和土司制度书籍羁縻政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始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宋时期。
羁縻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巩固和扩张中央政权的领土,统一各地的少数民族和地方势力。
而土司制度则是明清时期中国对西南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一种对边境少数民族所施行的一种特殊管理方式。
这两种制度都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研究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以下是几本相关的书籍,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羁縻政策和土司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以及影响。
1. 《羁縻论》 - 邢贞初著这本书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邢贞初的代表作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羁縻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实施情况。
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讨了羁縻政策的起源、发展和衰落,以及其对于古代中国边疆地区的影响和地方藩镇势力形成的影响因素等重要问题。
这本书不仅在学术界有着较高的声誉,而且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本通俗易懂、内容详实的读物。
2. 《土司制度研究》 - 杜东莽著《土司制度研究》是对中国明清时期土司制度进行全面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
作者杜东莽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和地方志的搜集和整理,系统地分析了土司制度的性质、形成过程、行政管理模式以及与中央政权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这本书不仅帮助读者了解了土司制度的基本情况,还对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3. 《边疆官吏与土司管理》 - 王一鸣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明代土司制度中官吏与土司之间的关系和管理机制。
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分析,详细阐述了明代土司制度下官吏与土司的权力关系、地方管理和治理机制以及土司在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这本书对于研究明代土司制度的政策与实践,以及边疆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历史地理学视野中的边疆文化与土司社会研究》 - 陈慧敏著这本书是对土司制度和边疆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论著。
书中作者通过地理学和历史学的交叉研究方法,分析了明代土司政权在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形成与变化过程,并深入探讨了土司制度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其对边疆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羁縻州制度的创立及其设置的地区
羁縻州制度的创立及其设置的地区羁縻制度《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解释说:“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
《汉宫仪》云:“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
所谓“羁縻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
当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势力先后发展至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时,首先接触到的一个历史事实,便是各少数民族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汉族地区不一样,一般是落后于汉族地区而又自有其民族的特点,因而不可能应用对汉族地区的那一套统治方式去进行统治。
于是,采取什么政策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统治的问题便产生了,随着各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势力的逐步深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政策措施也愈来愈趋于完备,这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制度”建立的由来。
在这个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最基本的实质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在不同时期,某些现象或具体措施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例如汉代对所利用的土著贵族封以“王”、“侯”、“邑长”,这办法称为“羁縻”。
唐初,邕管的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由于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唐王朝采取与桂东地区不同的方法进行统治,设有羁縻州四十四个、羁縻县五个、羁縻峒十一个。
这些州、县、峒在政治上利用少数民族中旧有的贵族进行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于征收贡纳,这是“羁縻制度”的实质。
唐对西南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乃宋、元、明、清几个王朝土官制度之窠臼,实际上“土官制度”也可称为“羁縻制度”。
(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羁縻州制度的创立及其设置的地区隋唐两代,周边各族种类既多,分布地区亦广。
各族情况不尽相同,其所设施,亦因时因地而有所差异。
大抵以游牧为生涯的民族,皆随畜迁徙,居处靡常。
有的虽有城郭庐舍,也往往未能经常居处①,与以农耕为生涯的民族迥异。
这些以游牧为生涯的民族也曾分部落治理其疆土。
如突厥就有别部①,契丹分其国人为八部②,靺鞨亦有数十部③。
羁縻制度
(1)概念:羁縻,《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
”。
历代封建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也可称为土官制度。
(2)实质:州、县、峒在政治上利用少数民族中旧有贵族进行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以满足于政府征收贡纳。
(3)改变:清朝,改土归流。
(4)社会意义:
a)政治:利于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以保障内陆和边境少数民族长时期安
定与稳定;
b)军事:羁縻制度受到州府州驻军的控制和统领,成为唐朝军事上的后蓄力量,
并且多次充当封建王朝后备军;
c)经济文化: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交流提供了条件和
制度上的可能性。
羁縻政策是什么意思
意思: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政策内容:羁縻政策的原则是: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
(一)“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疆域往往以某一大姓所形成的自然区域来确定,这一区域既可以划为一州,也可立为数州,故地域比当时的边郡要小得多。
仅在恩施土家族地区就设置了八十七个羁縻州。
就鄂西而言,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施州归宋,曾设清江郡军事,以后置羁縻州郡于清江南境。
施州初属江南西道,后属夔州路,辖清江(恩施)、建始二县,在施州南部,还设有安定州、高州、顺州、富州等小羁縻州(《宋史·读方史舆纪要》)。
宋仁宗时于来凤置散毛宣抚司,巴东郡设巴东安抚司。
这些羁縻州县,“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再小者为峒”。
与“即其部落列置州县”相适应,各州刺史及属下峒主、头角官等,均由原部落首领担任。
即以“巴酋长子弟,量才授仕,置之左右”(《资治通鉴》卷188)。
首领均须得到朝廷任命,并世袭官位。
(二)军事上,羁縻州可保留有本部兵马,即所谓的义军、土军、土丁等。
朝廷赐夷人首领以军事首领头衔。
其兵马主要是“慎守封疆”。
土丁、土兵是一种寓兵于农的组织,平时为农,战时出征。
朝廷从各族中选出一定土兵,量给土地,平时耕种,不纳赋税,就地参加军事训练,轮番在边砦守戍,必要时调用以征伐不服统治的少数民族首领。
咸平年间“生蛮叛”,宋朝廷征调高州土兵讨伐,擒“生蛮”六百六十余人。
天圣年间,下溪州刺史叛,又令高州刺史率土兵搜捕。
类似这类对少数民族的征伐,不调朝廷一兵一卒。
(三)立柱结盟,划界定约。
为防止各族首领反叛,宋朝地方政府常与各族首领订立盟誓,刻在铜柱和石柱上。
羁縻府州名词解释
羁縻府州名词解释古代民族分治制度。
唐宋时期在边疆地区实行的由中央王朝控制的少数民族居住地方,包括羁縻州、府、县三级机构。
羁縻是古代“属夷”的一种。
唐宋时期对周边少数民族施行的一种管理制度,即将边疆各族划为若干行政单位,授以都督、都护等官职,委派汉人加以监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始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使之与南朝的梁、陈三个政权鼎立,这是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北方边疆的局势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1。
2。
隋朝( 581-618)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疆域辽阔。
北部边疆和东北边疆,分别设置了东夷、靺鞨、奚、高丽四个少数民族政权。
大业九年( 613),设置羁縻府州。
隋末农民起义爆发,政局混乱,先后出现了诸如窦建德、刘黑闼、梁师都等众多的割据势力。
3。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在开国时期,曾分封过突厥、回纥、靺鞨等许多氏族集团为王国,各王国称臣纳贡,史称“府州”。
在各王国内,又设“羁縻府州”。
贞观四年( 630),唐太宗下令“定天下诸州”,改州郡名号。
在此前后,唐王朝曾先后分封突厥、回纥、靺鞨、室韦、契丹等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可汗,建立“羁縻府州”。
4。
羁縻府州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行政区,其长官由朝廷任命。
如唐朝时期的单于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东都护府等都曾兼领羁縻府州。
5。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的战乱不止,无暇顾及边境。
这一时期北方地区政权林立,几乎每个政权都占有一些州县。
6。
8。
羁縻府州管辖的区域大致相当于今日中国新疆省喀什市以南,巴楚、伽师、叶城、阿克苏、库车、沙雅等县以及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鄯善等县,共计约2万平方公里。
7。
宋太祖灭北汉后,在燕云十六州故地设置顺州、儒州、檀州、蓟州、霸州、滨州、平州、营州等“七州”,又称“燕云十六州”。
元初,撤销“七州”,将北部边疆地区纳入“岭北行省”版图。
元世祖中统二年(1352)改置燕京路,后改置中书省。
历史趣谈什么是羁縻政策?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实施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是羁縻政策?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实施的导语:羁縻政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策,那么羁縻政策是什么呢?提到羁縻政策是什么,就需要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说起,自秦朝建立以后,随着专制羁縻政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策,那么羁縻政策是什么呢?提到羁縻政策是什么,就需要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说起,自秦朝建立以后,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原的华夏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加强,各民族在华夏族的带领下共同发展,但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为了一己私利,意图脱离中央的统治,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羁縻政策顺势而生。
所以羁縻政策指的是自秦朝统一全国,建立郡县制度开始,并一直延续到宋、元交替时期前,这段时间内中央王朝用这一政策团结少数民族,使他们不在有反抗的心思而实行的一种民族统治政策。
通过这种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关系。
即在边疆民族地区施行特殊的政治机构,保持或大体上保持少数民族固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不改变其族长、部族领袖在各个民族以及各个地区内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并通过任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领袖为地方官吏,以此来维护边疆的团结稳定。
这些民族官员,除隶属于华夏中央王朝外,其他一切大小事务均由他们自己管理。
羁縻政策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央王朝与地方少数民族首领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做出的相互妥协与让步,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稳定了古代社会。
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羁縻是指汉语中的联系、束缚、拘禁、控制、怀柔等含义。
唐朝的羁縻政策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其政治、文化和经济都深受羁縻政策的深远影响,却甚少有人明确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以及其羁縻政策的消亡时期。
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要追溯到中国的汉朝。
历史记载羁縻政策是一种关于民族的生活常识分享。
羁縻府州制度
羁縻府州制度
羁縻府州是唐代的边疆民族地方管理机构,主要建置于关内、河北、陇右、剑南和岭南五道。
▶︎唐政府又在“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设边州都督府,在边远民族地区设边州都护府主掌少数民族事务,包括“慰抚、征讨、斥堠、安辑蕃人及诸赏罚,叙录勋功,总判府事”等职责,唐代共设有单于、安北、安西、北庭、安东、安南六个大都护府。
❖唐羁縻府州的设置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在时间跨度上,羁縻府州的设置贯穿唐王朝始终;在地域上,南疆各民族地区设置最早,继而才在西北、东北和北疆广泛设置;在总体数目上,南疆的羁縻府州少于其他各地。
由此可见,羁縻府州制度不仅是唐朝一项相当重要的民族政策,而且它与唐的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过程息息相关。
❖唐羁縻府州的特点:(1)羁縻府州县的划分不以地域、而以各少数民族部落为标准,府州县的最高官员不由中央委任,而由其部落首领担任,且职位世袭。
(2)羁縻府州不同于普通的州直隶于中央,而是隶属于边州都督府或都护府,属唐中央政权间接统治下的唐版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羁縻府州在经济发展方面享受优惠的政策,纳税少,只承担一定的贡奉义务。
羁縻体制与古代边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齡靠7月 史路,”: 概012$笔4羁縻体制与古代边疆杨军(吉林大学中国史系,吉林长春130012)羁縻在两汉已经 ,见于司 《史记》、班《汉书》、王符《潜夫论》以及扬雄、司人的作品中。
唐人司 《史记索隐》对《史记》中羁縻一词的解释是:“羁,马络也。
縻, 也。
《汉官仪》’羁, 縻’* 制羁縻也。
”①一 人 古在① 《史记》卷一一七《司 》注引司 《索 》,中 书局1959年版,第3050页。
② 《汉书》卷二五下《 》注引古注,中 书局1962年版,第1248页。
③ 参见:《汉国南缘的面相:以考古视角的 》,中国社会 出版社2019年版,第62-65页。
④ (清)孙 辑,周天游点校:《汉官 》,中 书局1990年版,第81页。
⑤ 《三国志》O 《魏书+ 》,“余本属玄菟。
汉,公孙度雄张海东, ,夫余王尉仇台更属辽东。
”(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42页) 丽“更 玄菟”(第844页)。
三韩“汉郡, 朝谒”(第850页)。
⑥ 《三国》卷三O 《魏书+》 条,第851页。
注释《汉书》到:“羁縻,系 。
马络 羁也。
縻。
”②中 在讨论唐代羁縻体制时,引 人注释汉代 的说法,将羁縻理系联、笼络,进引发唐代的羁縻体制着管理还是影、羁縻体制覆盖的地于疆域还 影 及的的争论。
实际,只有代羁縻体制放到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宏观演进脉络中,才能看清其性质与特点,也才能理解羁縻的确,这不中 界聚讼多年的焦点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中国古代第一次一时代两汉时期,边疆治理主要体现体制。
一 边郡体制,目边疆各郡特殊政策。
如实行因 治,不推行汉朝的法律制度;不边疆民族;地方政府的行政支出邻的“内郡” 。
③与“内郡”最 的差异,据汉代卫宏著《汉旧仪》记载“边郡太万骑”,④可知边郡拥有 的武装。
二边郡代管机制, 边郡替中央管理 在边郡以外的部族。
以 地 ,辽郡代 余,玄菟郡代丽, 郡代 。
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
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中国古代的羁縻政策的演变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从成熟发展到完善的历史过程。
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在中国社会转型、文化建设以及政治体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影响得到了当时各大朝代的认可,无论在自然环境中还是社会环境中,羁縻政策的影响对社会都有所作用。
从西周时期开始,羁縻政策在中国古代开始演变,西周时期,它以奴隶制为主,但也开始出现封地制度。
西周时期,封地制度不仅保护奴隶,而且强化了封建社会的统治,保护了它在财富和政治上的利益。
同时,它还推动了农业生产,对社会进行了重大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羁縻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汉朝时期,羁縻政策更加多样,除了继续使用封地制度以及限制奴隶的使用外,还出现了把农村地主设置为众臣的政策(也就是众臣制度),这种政策大大强化了汉朝对地主阶级的控制,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好处。
随着历史的发展,羁縻政策逐渐改进,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基本的原则。
宋朝时期,羁縻政策以及它的基本原则得到了全面的完善,开始大力推行庐山宰相制度,为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效率的提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宋朝的羁縻政策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它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加强了民间文化,促进了宋朝学者的思想深刻融合。
明朝时期,羁縻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封地制度和众臣制度基本上消失,改用租界制度,也就是“应国制”,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自由,不仅降低了租金,而且鼓励农民投资和技术改良,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收入水平。
明朝时期,羁縻政策还促进了国家的国防建设,明朝曾经把主要的城市和郡县作为国家的防御建筑,严格管理,以抵御外敌的侵略,同时,还派遣官吏到各大郡县开展政治教育和经济改革。
从明朝到清朝,羁縻政策在中国古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影响深远,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完善,从封建社会的奴隶社会到农民自由的租界制度,羁縻政策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的伟大贡献。
唐朝 羁縻制度
唐朝羁縻制度1. 唐朝的羁縻制度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就好比放风筝,中央政权是放风筝的人,而那些少数民族地区就是风筝,羁縻制度就是那根线。
唐太宗时期对突厥的管理不就是这样嘛!它既给了少数民族一定的自由,又能把他们牢牢掌控,多厉害呀!2. 你知道吗,唐朝的羁縻制度简直就是一种高超的统治智慧!这就好像是一个巧妙的布局,把各个地方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像在安西都护府,不就是通过羁縻制度维持稳定的吗?这种制度真的太牛了!3. 唐朝的羁縻制度呀,那可真是如同一张大网,把辽阔的疆域都罩住了!就说南诏吧,不正是在这张大网下有序发展吗?这制度可真有它的魔力啊!4. 嘿,想想唐朝的羁縻制度,不就像是给少数民族地区量身定制的规则吗?比如对吐蕃的一些政策,这制度多灵活呀,能不厉害吗?5. 唐朝的羁縻制度,那可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东西啊!可以类比成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央和边疆。
像在东北地区的管理,不就是借助这座桥嘛,真的太有意思了!6. 哇塞,唐朝的羁縻制度啊,简直就是一个超级法宝!就如同给边疆地区上了一道保险。
你看对回纥的治理,不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吗?这制度可太神了!7. 唐朝的羁縻制度呀,不就是一个让各方都能和谐共处的秘诀吗?好比是一场精彩的游戏,大家都在规则里玩得不亦乐乎。
像对契丹的管理,不就是这样嘛,真的太妙了!8. 哎呀呀,唐朝的羁縻制度,那可是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啊!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民族和谐的大门。
对西域诸国的管理,不就是用这把钥匙打开的吗?这制度真让人惊叹!9. 唐朝的羁縻制度,真的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啊!就仿佛是一套神奇的魔法,让边疆稳定又繁荣。
比如对靺鞨的政策,不就是魔法的作用吗?太神奇啦!10. 唐朝的羁縻制度啊,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就好像是一个指挥棒,指挥着各个民族和谐共舞。
像在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就是在这指挥棒下欢快发展吗?这制度太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了!我的观点结论:唐朝的羁縻制度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制度,它对唐朝的繁荣稳定以及民族关系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和探讨。
思柔远之方,为羁縻之计的意思
思柔远之方,为羁縻之计的意思
这句古文中的“思柔远之方,为羁縻之计”可以分解为两部分来理解。
1. 思柔远之方:
- “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思考、考虑的意思。
- “柔远”则通常指的是通过柔软的手段来亲近、和解或联结远方。
这里可能指通过友好、和平的方式来接近或联合远方的势力或国家。
2. 为羁縻之计:
- “为”在这里的意思是采取或策划。
- “羁縻”一词,原意是指用来牵引马匹的缰绳,这里可以用来比喻联络、联系或者约束的手段。
- “之计”就是指的策略、计划。
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考虑通过柔和、友好的方式来接近或联合远方,策划这种联络、联系的策略。
这里可能是在讲述外交策略,即通过和平、友好的方式来与远方的国家或势力建立联系和联盟。
羁縻政策_精品文档
羁縻政策羁縻政策是指中国古代在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进行统治管理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
它以区别于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度,通过设立羁縻州,委派羁縻使者,并给予一定的自治权力,以维护边疆稳定,并与周边民族建立和谐关系。
羁縻政策的实行对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促进边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羁縻政策在不同朝代都有不同的实施情况与特点。
羁縻政策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那时,中原诸侯互相争夺霸权,采取争霸政策,形成了七雄之势。
而在边疆地区,游牧民族的崛起也对中原朝廷造成了威胁。
为了保护边疆地区免受游牧民族的入侵,同时也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原诸侯开始实施羁縻政策。
他们通过授予边疆民族特权地位和一定的自治权力,将他们纳入统治体系,以便在外携手共抗外敌,内部加强管理控制。
羁縻政策在秦汉时期得到了更加系统和规范的发展。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州,将边疆地区分割为不同的属地,由羁縻使者来管理。
这样一来,中央政府可以更好地控制边疆地区,加强对边疆民族的管理,提高国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羁縻州也为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自主权,促进了地方的发展繁荣。
在隋唐时期,羁縻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隋朝建立了边疆专署,统一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唐朝时期,边疆地区逐渐导入更加完善的羁縻政策。
唐太宗时期,设立了十六个羁縻州,其中包括西域、吐蕃、南诏等地。
这些羁縻州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较高的自治权力,可以自主管理土地资源,发展经济,制定内部政策。
同时,唐朝还派遣大量的羁縻使者到各个羁縻州,以维护边疆稳定,促进中央与地方的联络。
随着唐朝的灭亡,边疆地区逐渐失去了稳定的统治。
五代十国时期,边疆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混乱和战乱。
北方辽、南方南唐、南诏、南汉等少数民族政权相继建立,地方割据严重。
这一时期的羁縻政策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和效果。
随着宋朝的建立,中央政府试图恢复对边疆的控制与管辖,但由于历史原因,维护边疆稳定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古人将用以控制马行动的马络头称为羁,用以控制牛行动的牛靷
羁 縻古人将用以控制马行动的马络头称为羁,用以控制牛行动的牛靷叫做縻,两者合称羁縻,即控制牛马行为之意。
牛马乃人类最早使用的畜力,牛在商周时用于耕田,使生产力有了成倍的提高,马用于作战,使战争发展到长途奔袭的新水平。
牛有吃苦耐劳的筋骨,马有奔驰万里的体魄,故人们皆以“牛筋马力”盛赞牛马之伟大。
当然牛也能作为交通工具,如道家祖师老子(又名老聃)当年就是骑牛西行,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县境内)为关吏所阻,被迫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后才得以出关,此后西去不知所终。
东汉顺帝时,为发扬民族精神,抵御印度佛教侵入,张道陵在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创立了道教,他不仅以《道德经》作为其理论基础,还把老子作为教主,尊奉为“太上老君”,并发挥其非凡的想象力,称老子西去后到达印度,并收释迦牟尼为徒,从而使释氏有了创立佛教的知识基础,所以说道教是佛教的“先生”,这也许是中国人在历史上首创的第一例“阿Q精神”。
由于牛是农耕时代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历朝历代政府无不极尽保护之能事,凡私自宰杀耕牛者几乎都要被处以重刑。
至于牛的崇高品德,更为历代文人所敬重,尤其是对牛异常敬仰的大文豪鲁迅于二十世纪30年代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联,五十年后的广东省深圳市政府运用此联意境,在政府大院内竖起了“孺子牛”的雕塑,教诲出入院内的政府工作人员都要象“牛”一样忠于百姓,为人民服务。
从当年秦始皇号召百姓“以吏为师”,到今日深圳市政府号召官吏“以牛为师”,其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马的作用更是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形容行动迅速称为“马上”,形容人的才能独具称为“马到成功”,形容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形容老有所为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更是千年传颂,烩炙人口。
至于现代人所用的“马路”、“码头”、“马步”、“马力”……等词语也无不与马有缘。
牛马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典型,人们对生活之苦常用“牛马不如”来形容;对高山仰止、景行行之的耿耿忠心,清代郑板桥以“青藤门下牛马走”来表达其对明代徐渭(字文长、号青藤)才学的仰慕,可见牛马对于人是何等重要,在农耕社会简直是须臾不可离去之动物。
高中历史基本概念解析:羁縻、土司制度、改土归流
高中历史基本概念解析:羁縻、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一、羁縻制度1、概念含义羁縻制度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用来管理少数民族的一项民族政策。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简单说就是大棒加胡萝卜,软硬兼施。
它起源于秦汉,盛行于唐宋,是基于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而采取的一项政策。
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中央王朝无法采取常用的郡县制对其进行管理,只能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成特殊的行政单位,或多或少地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相关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原酋长、首领在该民族或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的首领为地方官吏。
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单位仅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对中央王朝有朝贡义务,其余的一切事务均由该少数民族首领自己进行管理。
拥有比较大的自治权。
2、起源于秦汉该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国之后,仍然让当地人管理巴国,并没有在当地实行郡县制。
秦国和巴国新的领导人通过和亲加强了关系。
汉朝也经常用羁縻政策来拉拢周边的少数民族,争取各民族的支持 。
当时汉朝最强大的敌人是匈奴,汉朝需要拉拢西域其他各个小国共同对抗匈奴。
把其他小国收为属国,经常派使者进行联络,和亲都是运用羁縻政策的具体手段。
与此同时 ,经济上的往来也带有羁縻色彩,汉与其他民族之间进行贸易交往,不仅能够促进双方的经济往来,同时也向那些西域各族显示了他们的先进与财力,使西域民族的统治阶层产生敬畏,从而臣服于汉朝。
中原王朝的目的是要控制西域,达到大一统局面,西域小国的目的是要保障自己的自治和安全,汉朝实行羁縻政策能够满足双方的共同利益追求,因此羁縻政策也开始成为一种汉朝对待周边少数民族的成熟的统治体系。
3、盛行于唐宋羁縻政策在唐宋变得非常盛行,唐朝前期,武力强盛,征服了周边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些地方设置羁縻府和羁縻州,唐朝在东北、西北、西南设置了856个羁縻府州。
唐太宗之所以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就是因为他在打败少数民族政权后,大力实行羁縻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尊敬和爱戴。
浅析羁縻制度
政策 的 日趋完 备 , 这就 是“ 羁 縻制 度” 建 立 的 由来 。 在 我 国多 民族 者 , 天 地 之常经 , 古今之 通 谊也 。 ” 0 为了 实现 这 一奋 斗 目标 , 除 了 的 国情下 , 历代封 建王 朝常常 对社会 发展不 平衡 的少数 民族地 区 直 接 的武 力征服 和管 辖之 外 , “ 不改其 本 国之俗而 属于 汉” 。 的羁 采 取 羁縻 制度 来加 以统 治 。 縻 制度 , 就成 为 了历代 封建 王朝 共同 的选择 , 因此 我们也 可 以这
均 由该 少数 民族 首领 自己进行 管理 。
的思想 , 这与传统 的大一统 思想基本 吻合 ; 二是夷 夏有别的思想 。 。
在 羁縻制 度产 生和发展 的过 程中 , 虽 然在 不 同的历史 时期其 夷夏 观严格 区分 占统 治地位 的 民族 和居 于被统 治地 位 的民族 , 区 某些 现 象或 措施 的形 式有 所差异 , 但 其实质 未 发生 改变 。 羁 縻制 别 内地和 边疆 , 并 采取 不 同的方 法进 行治 理。 度满 足 了封建 王朝和 少数 民族地方 政权双 方 的现实 需求 , 巩固了
关键词 羁縻制度
思想根源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O 5 9 2 ( 2 O 1 3 ) o 4 . 0 4 9 . 0 2
作者简介: 高波涛,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研究方向: 民族理论与政策。 中 图分 类号 : D 9 2 9 文献 标识 码 : A
“ 羁縻 制度 ” 是自 秦 朝 建立郡 县制 起到 宋 、 元交 替 时期前 , 封 形成 、 发 展和 统一 发挥 了重要 作用 。
建 王 朝用 以笼络 少数 民族 使之 不生异 心 而实 行 的一种 地方 统 治
羁縻州的名词解释是
羁縻州的名词解释是羁縻州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它是汉朝时期为了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而设立的。
羁縻州的名称源自《周礼》中所提到的羁縻制,也就是以各部民族的首领作为羁縻州的长官,以达到稳定边境地区的目的。
羁縻州的设立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封疆制度的一种变种,它主要是针对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通过设置羁縻州来管理和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以维护中央政权的统一。
羁縻州的长官通常是当地族长或者领袖,他们既担任地方行政的职责,又负责牵制和控制当地的民族势力,以确保他们忠诚于中央政权。
羁縻州的设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利于巩固边境的防线,保护中央政权不受外族入侵的威胁。
例如,汉朝时期,为了遏制北方匈奴的侵略,设立了众多的羁縻州,在边境地区形成了一道屏障,有效地控制了边疆地区的局势。
其次,羁縻州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羁縻州成为了各民族交流的重要枢纽,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商业等方面的互动逐渐增多,从而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和交流。
然而,羁縻州制度的运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在长期的统治过程中,中央政权与地方羁縻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经常出现。
由于羁縻州长官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力,有时会与中央政权产生矛盾,这可能导致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的对立局面。
其次,由于羁縻州要依靠当地首领的统治,而这些首领通常是世袭制的,因此存在权力过于集中、贪污腐败等问题,这对当地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无论羁縻州制度存在哪些问题,它的出现仍然是一种中国古代政权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羁縻州制度也逐渐演变和改革,最终在唐朝时期被封疆制度所取代。
封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羁縻州的优点,进一步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统治和控制。
总结而言,羁縻州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边疆地区行政管理制度,通过设立羁縻州来管理和控制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
尽管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对于巩固边境稳定和促进民族交流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羁縻怎么读
羁縻怎么读
羁縻的读音:jīmí。
例句:唐代的渤海国,是唐代羁縻州中的一员。
近义词:笼络。
反义词:放纵斥逐拘谨收敛抑制约束。
羁縻造句。
1、流浪所以如此浪漫和令人向往,是因为只有少数人可以承担它的代价。
它是一种高贵甚至残酷的享受,冷冷地高高地嘲弄着羁縻于物欲的凡夫俗子。
2、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羁縻号为之大将军督五省者陆达,检其所部实只十而又二,敕封涞源县衙捕快,钦此。
3、他指出,权衡势之顺逆,事之缓急,清廷应当“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采取“外敦信睦,而内示羁縻”之方针。
4、而汉武帝的求贤诏则把卓绝超群的人才比喻为不愿接受羁縻的骏马,“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羁縻,《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解释说:“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引申为笼络控制。
羁縻政策怎麽来的?传统的羁縻政策就是在不改变周边少数民族政治实体内部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联系的办法,施加中心(即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原地区)对边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影响,从而建立一种较为稳定的政治关系(中原与地方的关系)格局,进而逐步扩大和加强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政权,最终完成中央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直接有效统治。
其核心是“因俗而治”。
其内容既包括和亲、通使、互市、贡赐、盟誓等羁縻手段,还包括诸如两汉时期的属国制、唐宋时期的羁縻府州制、明代的羁縻卫所制、以及清时的土司制、盟旗制、伯克制等羁縻制度。
还应包括元明清时期对笃信宗教的少数民族的宗教羁縻政策。
体现出三个层次:一是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保持一定的联系,二是以夷治夷与以夷制夷。
三是土流并治,或土官流官化。
形成的根源包括两个方面:客观基础是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在地域、民族、文化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等诸方面的差异。
思想根源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大一统思想,此外还包括华夷一体和夷夏有别的传统的夷夏观,以及仁德思想的影响。
首先从羁縻手段来看:其内容主要包括和亲、通使、互市、贡赐、册封。
第一,和亲。
汉代的和亲,完全依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变化为转移。
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前期,在匈奴强大汉朝弱小形势下中央政府不得以而与匈奴和亲,实际上是一种消极退让的屈辱之策。
汉武帝中期至汉元帝后期,和亲对象是乌孙,目的是寻求军事同盟,以对付匈奴。
汉元帝末年以后,和亲对象是匈奴,体现了西汉末年由武力征伐到与民为静和以和为主的对外方针。
与汉代(16次)相比,唐代与少数民族正式和亲有23次、对象包括吐蕃、吐谷浑、契丹、奚、回纥、突厥、于阗、宁远、南诏。
地域范围由西北和西部遍及东北、西北、西部和西南、和亲的目的有以发展关系安定边疆为主的和亲,有借兵以酬恩的和亲,有分化瓦解、削弱、控制少数民族政权的和亲。
汉朝的和亲,从宗女降到宫女,唐朝的和亲,规格逐渐升高,从宗女升到帝女,由安边之策变为忍辱之策。
从而看出,要想通过和亲这一手段实现对少数民族的羁縻牵制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后盾。
到了清代,统治者对前代和亲政策进行了继承和创造性的运用,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满蒙联姻。
满蒙联姻与清代相始终。
顺治年间到康熙时期为满蒙联姻的大发展时期和逐步完善时期。
它突破了传统和亲的单向性,阶段性,形成了满清王室与蒙古王公之间互通婚姻的一种持久的政治行为,目的从原来的安边,维系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发展到寻求满蒙政治联盟,将蒙古造就成一支可以为满清王室直接借助的力量,与和亲有性质上的不同。
此外,满蒙联姻形成一套定制,显示出制度化的倾向。
这种现象,表明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羁縻色彩逐步消退,强制性逐步加强,最终结果,是羁縻制度的衰落。
第二,通使。
通使是汉朝羁縻政策的重要主成部分,并为后世沿用承袭。
就其性质而言,两汉时期的通使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和亲使、册封使、安抚使,主要目的使争取结盟,以和平的方式配合武力征服,实现汉朝拓边安边的目的。
另一类是有经济色彩的以求“异物”、“求马”等为目的的贸易使团的通使活动。
目的是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影响,从而实现对西域诸国的臣服。
唐朝沿用这种用以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羁縻方式,规模更为庞大,使臣的责任也有了明确的分工。
使臣往往成为册封、和亲、盟誓、安抚、互市等多种羁縻政策的载体。
主要分为安抚使、册封使、和亲使、吊祭使、修好使、互市使、招抚使等,人选多为朝中大臣乃至重臣,或者有处理民族事务经验的人。
作者未对清通使情况有所介绍,我认为原因是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直接统治和管理的加强,至使通使这以羁縻手段的衰落。
第三,互市和贡赐。
互市是在中原王朝政府主持下,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进行经济沟通的主要手段,由官方垄断。
两汉时期与北方的匈奴、东北的鲜卑、南方南越、及西南夷之间进行互市,设有专门的机构。
目的是减轻边患和消弭战争。
贡赐,是官方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汉时贡赐当中包括各国各族之间的礼节往来,相互之间并不存在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
隋朝以前互市已有很大发展,专门的互市机构在炀帝时已经产生,称互市监,隶属于鸿胪寺四方馆。
唐代与汉代“通关市”比,有更大发展,政治色彩更浓,成为唐朝控制和羁縻周边民族的一种外交和战略手段。
组织机构是总隶于少府寺的“诸互市监”,比较著名的是唐与回纥的绢马贸易。
唐的贡赐贸易,是唐王朝对羁縻府州行使管辖权的标志之一,加强了唐的藩属国对中央的政治强化关系,但无定制,比较松散和随意。
清代存在朝贡互市。
清政府制定了贡市、互市的具体政策,在前代政策的基础上,蒙古各部王公须按期遣使朝贡。
蒙古各旗应岁贡九白(白驼一,白马八)。
各部有指定的互市地点,并允许到京师地区进行互市。
既是前代互市的继承和发展也体现了贡赐制度的制度化及清正府对该地区控制的加强。
第四,册封或封爵。
册封是历代中央王朝惯用的一种对少数民族的羁縻之术。
确定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君臣、隶属或藩属关系。
具体做法是,由中央王朝遣使承认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职位,官衔,或封以汉之官号。
仍令其统治本民族的部众。
册封的对象主要是降服、归顺或有藩帮关系的少数民族上层。
汉时,分别对西域诸国、乌孙、匈奴、东北和南方上层进行册封。
册封的目的是瓦解、削弱、分化、和笼络少数民族实力,以此巩固国家政权和稳定边疆。
对民族封君,政府颁发印绶,在本族活动范围内又无上权威,包括司法权、经济权、神权,且握有军权,也是最高的军事长官。
民族封君的权利与原是组织酋长的权利并存,使他们成为了两汉政府的特殊官吏。
唐与汉代相比更加制度化和系统化。
分为册命和封爵,受封的人数多,涉及族属广,册、封并行,虚实兼有,侧重不同。
归附后入朝的可汗或国王,一经册封,子孙世袭。
受封者要服从天子的命令和接受征调。
确定了从属关系,加强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控制。
清代的册封主要体现在对蒙古族上层的封受,形成了一套封爵制度。
与唐代不同,通过封爵,形成了与满洲贵族与蒙古族上层牢固的政治联盟,将蒙古诸部的贵族王公从政治上完全纳入满清统治集团内部,将蒙古王公所应履行的义务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使封爵制度更加系统化和正规化。
(体现在《理藩院则例》)其次,从羁縻制度来看,该书介绍了汉的属国制、唐的羁縻府州制、清的土司制和改土归流、盟旗制和伯克制。
西汉时期属国的设置,始于元狩三年(公元前121年),用于管理归附或降服的较大的少数民族、部落。
主要是安置匈奴降众,兼及降羌。
范围在北方沿线及西北一隅,本身有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最高长官是属国都尉,由汉人担任,其下保留了许多少数民族原有的职官和原有的部落组织。
共有七个,即安定属国、天水属国、西河属国、上郡属国、五原属国、张掖属国、金城属国。
东汉时期出现了比郡属国的设置。
即在已经设立边郡的地方,将郡内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划分出来,设置属国,这类属国,与郡同名。
但它是和郡并行的独立行政区划,其所冠郡名只表示所在地域,并不表示二者有隶属关系。
郡太守与比郡属国都尉平级。
比郡属国从范围来看,分布地域比汉更广,从西北深入到西南、东北、人数也大大增加。
说明属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比郡县更适合于对归附少数民族的统治。
除属国制外,郡道制也是也是少数民族管理少数民族部众的一种特殊形式。
数量较少。
即在郡下设道,郡道之间设都尉,主管几个道的事务。
道内保留原民族的组织系统。
与属国制相比,郡道制更接近于郡县制。
西域地区距内地较远,若置郡、县、道就要遣入大量的官吏和军队,交通运输、信息联系都会发生困难,故采用都护制。
对一时难以完全征服的势力强大的民族,如匈奴、鲜卑等,没有实行郡县、道或属国的条件因此采取藩属制。
羁縻府州制是唐代羁縻政策的主要内容。
羁縻府州的鼎盛时期,是从贞观初年到开元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之前。
其范围几乎涵盖了当时唐朝四境的大多数归附的少数民族。
其特点在于,它与朝廷有明确的隶属关系。
以土酋为官,由中央册命为都督、刺史,世代沿袭。
内部事务一切凭土官裁处,有州县之名而无州县之实,各依本俗旧法,但不同族间的诉讼要按国家法律审理。
实行华官参治和兼领制。
不按国家规定的制度征税纳赋,但必须定期奉献“贡赋”,承担由中央征调兵马的义务。
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比较松散。
“附则受而不逆,判则弃而不追”体现了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典型特征。
与汉代相比,更加制度化,而且可以自成体系,有独立运作的能力。
到了清代,由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强化,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和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以及羁縻政策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羁縻政策最终走向衰落。
清的羁縻制度,具体表现如下:在西南地区,清初对明代的土司制未加变动,基本予以保留,通过改土归流,使土司制度从单纯的土司承袭、征调、贡赋等义务转向如流官一样的严格管理、考核、奖惩,土司原有的特权大大削弱,土司制度从最初清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安抚之策,变成为对土司地区严格控制和管理的手段。
在外藩蒙古,清政府使各盟、旗之间不相统属,军政大事由清中央政府裁决,各盟旗受将军、都统或大臣节制。
在西北地区,伯克制中原有的世袭制被取消,改由清政府直接掌控的任免升调制,这是土官流官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各级伯克分受各大臣管理,并受伊犁将军节制,对伯克管辖的南疆维吾尔地区派兵驻防,伯克由原来的贵族官僚逐步转化为清政府的地方官吏。
经过改造后的伯克制,所包含的羁縻成分已大大减少。
通过以上措施,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周边地区直接统治的力度,导致羁縻制度的衰落。
此外,清政府还施行宗教羁縻政策。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尊崇扶持和管理限制。
通过尊崇扶植,使大喇嘛获得大量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宗教利益。
限制政策体现在政治上,采取多封众建,设立法律的方式,加强对喇嘛教势力的控制和管理以削弱其在蒙藏各部中的影响和号召力,经济上控制喇嘛庙经济,建立大喇嘛年班朝贡制度,实为定期纳税。
宗教上,限制喇嘛庙规模,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这样使喇嘛教真正成为清朝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
宗教政策具有制度化倾向。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羁縻制纵观中国古代羁縻政策,反映出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由松到紧,由间接统治到直接统治过渡的特点以及其发展过程。
度的衰落。
白马之祸[编辑]白马之祸,又称白马驿之祸,是唐朝末期朱温杀害清流朝官的一次事件。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亲信李振鼓动下,于滑州白马驿(今河南省滑县境)一夕杀尽左仆射裴枢、新除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祸”。
李振在咸通、乾符年间屡次不第,由是痛恨门阀。
后对朱温说:“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