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公开课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讨论后试说说。
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是一篇非常吸引低年级学生的童话故事。根据这篇课文的课型和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结合文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采用了点拨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中,第一段着重于教。第二段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学会了本段,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第三段、第四段用以上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教”到“扶”再到“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点拨关键,培养学生的能力。
1.学习量词。
①出示课件,在文中找出量词填入括号里。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②让学生读以上句子,要求学生准确使用量词。
2.学习“又( )又( )”的词语。
①在文中找出“又( )又( )”的词语。
②我来说“又( )又( )”的词语。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出课题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看课文中的五幅图,试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3.继续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学生读生字、新词,回答问题。
复习生字新词,创设问题为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从图到文,讲读课文,指导学法
学生回答问题,说出“非常”是“十分”的意思。
学生回答连续问题。
学生戴上小猴子的头饰跟着老师一起做“掰”的动作。
学生读本段话。
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弄清图文对应,能很好地进行图文结合学习文段。理解“非常”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明白小猴子心情高兴的程度。
学生的回答、读文、做动作都是加深对语言文字的表达。
2.第二段——“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设计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小猴子下山》。本设计是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会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习课文,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读懂故事内容,能推断“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专心。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了解并积累“又( )又( )”式的词语。
能力目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明白“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做事情要专心,否则一事无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3.我能用今天学的动作词语说一句话。(指名试说)
1.学生填空。
2.学生试说话。
这是对课文内容的再现,也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巩固。
(五)指导书写
1.强调笔顺:“非”、“瓜”是独体字,“非”字第一笔是( ),“瓜”字第三笔是( )。“进”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写这个字时先内后外。
2.注意“块”、“往”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常”、“空”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两部分要中心对正、宽窄合适。
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对学生的自学给予肯定,并及时引导纠错。
4.学习最后一段写法上的特点。(点明事情的结果)。
①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跑、空手回家)
②结合图片提问:此时小猴子的心情怎样?
③最后一句话中“只好”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④齐读本段。
学生回答问题。
与学生归纳出课文结果。理解小猴子的心情由高兴变成难过的过程,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生一起书写生字。(先按课件笔顺书空,再在课本的生字格里描红、练习书写生字。)
学生观察生字后试着书写。
提醒学生书写认真,正确写好写对汉字。
(六)拓展延伸
1.你喜欢文中的这只小猴子吗?如果你遇到这只小猴子,想对它说些什么?
2.试想想第二天小猴子再次下山,它会怎样做?
①这两段与前两段写法相似。引导学生看图自学。
②仿照前两段学法,自己找出有关词语。
③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各组选一个代表上台展示自学成果,并学着老师板书。(板书:西瓜图片、扔、摘;小免子图片、扔、追)老师作评估。
④第四段中“可爱”是什么意思?谁会用“可爱”说一句话?
⑤有感情朗读这两段。
分组讨论自学,学生找出动作词,在演示动作时可能会出现“抱”与“捧”动作相同。归纳自学成果,各组代表上台板书。
①让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二段,说出相关这段话的图。(图二)
②找出第二段与第一段内容不同之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改变词语的方法使第一段的内容变成第二段的内容。
③为什么词句要改变呢?(地点变了)比较两段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④指导第二段学文的方法:看图片、读课文,找出小猴子扛着玉米来到哪里看见什么心情怎样又是怎么做的词语,理解“扔”、“摘”的动作。(板书:桃子图片、扔、摘)
1.第一段——“教”
①找找有关这段内容的图。(图一)
②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句话是写这幅图的?(出示这段话课件)理解“非常”一词的意思,体会当时小猴子的心情。
③提问:这句话写小猴子看见玉米长得怎么样?它在玉米地里干什么?师生一起做“掰”的动作。(板书:玉米图片、掰)
④指名朗读第一段话,注意读准带有生的句子。
⑤有感情地朗本段。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比较第二段与第一段的区别(内容不同,学习方法相同)。
学生有感情朗读本段话。
通过比较学习,让学生掌握学文的方法。为下文放手让学生自学打好基础。
3.第三段、第四段——“放”(分六组讨论学习:三组学习第三段,另三组学习第四段。)(提示: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它看见了什么?心情怎么样?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图文结合的课文是最感兴趣的,上节课学生已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了wk.baidu.com为这节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对“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更加感兴趣,课堂上更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讲授的问题上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四、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年龄、基础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首先出示五幅图,让学生观察,使他们有了初步了解,再学习课文,把他们带入故事情境中去,提取信息,整理信息,推断出:“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
(三)有感情朗读全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小猴子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达到,做事不专心,我们不学它,我们做事情要专心,否则一事无成。)(板书:做事情不专心)
学生很难用正面的语言总结课文。
通过对课文的总结,让学生受到正面的教育。明白做事情要专心,否则一事无成的道理。
(四)词语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