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与发生原因及对策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与发生原因及对策探析
摘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存在极大程度影响了地方林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必
须加以整治。本文简要探析了我国当前地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体形势及主客
观成因,并指出了相应的防治发展对策。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我国地域辽阔,林业资源极为丰富,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国际与地区间贸易交流频繁,
有害生物入侵现象也就在所难免。现如今,我国林业发展已经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有害生物发
生形势,自2010年以来,国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平均水平不低于1200万公顷,其占到
全国林业灾害总面积的55.21%,年均造成林业行业经济损失超过1200亿元,有害生物种类
也超过8000余种。整体来看,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物种正在朝多种类、广范围分布方向发展,防治工作难度极大。
一、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形势
当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首先,其发生面积正在不断增大,这也无限加
大了林业管理难度。从国内林业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其天然林、阔叶林正在大量减少,取而
代之的是大量的人工造林面积增加,但是这些人造林存在树种单一的生态失衡问题,这也导
致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于危害面积快速扩大,伴随同类有害生物的大量聚集,它们的繁衍
能力也得到加强,林业相关防护部门也由此而出现了即使资金、技术、人力大量投入依然存
在控制局限性的问题,使防治工作彻底陷入被动局面。
以盐源县内林区为例,该林区的有害生物种类在上世纪80年代仅有10~15种,相关防护管理工作也相对轻松稳定。但现如今,林区内新增有害生物物种虽然年年防治,但还是会年
年发生,地区能够导致成灾规模的有害生物种类越来越多,这也为当地林业经济每年都造成
一定的经济损失。
再一方面,像1982年才入侵我国厦门地区的松材线虫病,现如今已经扩散到厦门以外的8个城市和30个县城,造成福建全省林区都沾染该疫情,虽然福建省每年都在采取相关措施
对疫情加以控制,但伴随省内外外贸、经济往来、人口流动状况的不断增多,松材线虫病也
拥有了更好的蔓延传播条件,潜在威胁越来越大,这对福建省内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都带来
巨大影响,防范形势愈加不容乐观。
二、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原因
林业有害生物在我国大面积发生、蔓延的的发生原因要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来分析。
(一)客观因素
我国许多地方林区都属于历史性虫源地,这些地区由于气候、环境等各种原因非常容易
吸引和滋生各种有害生物。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盐源县林区就曾爆发松梢木蠹象,且蔓
延范围极广,这对以后该地区松林带来了极大危害影响。
全球性气候条件恶化严重,许多地区气候反常,出现了暖冬、无霜期延长等现象,这也
让林区有害生物越冬存活率大大提高。由于我国自身环境问题,干旱、阴雨天气也间歇发作,这些都促成了像蛾类害虫的爆发式成灾灾害。而高温多雨天气也造成了林区内多数中烂皮病、黑斑病等病害发生于流行,这些也为进一步的有害生物成灾埋下隐患。
另外像地区林型单一(部分林区单一林种占到70%以上,林业生态系统脆弱,林相结构
单一)、外来有害生物致害(美国白蛾进入我国)等等问题都从客观上阻碍了我国林业的健
康发展。
(二)主观因素
我国各地造林育林普遍走粗放型路线,缺乏系统化林业管理措施,且抚育工作、林分卫
生状况皆不到位也造成林区内有害生物的极度蔓延。
而森防经费紧缺,也导致地方林区有害生物防治形势的弱势。举例来说,美国白蛾入侵
我国以后,对它的治理应该以飞防为主,但由于飞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支持,而许多地区林
区在专项资金方面并不能满足条件,也导致白蛾防治管理的无力[1]。
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一)对林分组成结构实施多样化丰富
要基于“近自然林业理论”指导来进行林分组成结构的多样化丰富,以确保管护计划中合
理造林、科学育林内容的合理实施。为此,地方还要大力扶植以多层次、多结构为主的混交林,并同时开发替代性高抗性林,改善传统存在缺陷的单一纯林为主的林地结构。当林地多
样性被丰富以后,林业自身对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也会自然提升。
(二)对防治资金的大力投入
资金还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它也是有害生物防治的根本。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该走
社会公益事业路线,不但依靠国家政府资金支持,还要积极联系不同经济主体来实现有害生
物防治经费的大力投入。鼓励民间组织合政府共同联合发展林业生物灾害保险业务,拓展资
金投入空间,确保森防资金充足。再一方面,也要严格遵循“受益者及补偿者”基本原则,实
施生态效益补充机制,将从各方收取的资金合理分配应用于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当中,形
成以“收益、补偿、收益”为主的良性循环资金运作模式。
(三)对有害生物监测预防体系的健全
对有害生物监测预防体系的健全不但要做到第一时间反应,上报有害生物的监测管理动
态信息,也要基于“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基本原则来构建林区有害生物监测点,形成以地
区乡镇、城市到省内的三级立体网格化监测系统,保证系统能够兼顾地方林区的各个位置,
并做到定期观察记录和上报,主要将检疫性、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作为监测的终点对象,为
地区形成系统的、完善的有害生物数据资料库,以协助地方林业部门随时进行预防管理。制
定建立“林区有害生物监测系统”,它主要基于“发现——核实——上报灾情”为基本原则进行
24小时全天候监测,结合地方地理。经济条件引入了大量的先进监测技术,例如PDA采集监测器、3S监测系统等等。善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智能辅助技术来实现对林区的动态监测,
最大限度保障了地方林区安全,减少了有害生物的肆意入侵,提高了当地森防科学检测水平[2]。
总结: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该走国家资源辅助地方、地方科研深入研究的协力路线和市
场化运作机制,不断强化政府监管职能,鼓励地方培养和发展科学防治实体,做到以点带面,构建对林业资源未来的健康发展路线。
参考文献:
[1] 勾文秀,邢宇,巩玉凤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与发生原因及对策探讨[J].绿色科
技,2013(10):48-49.
[2] 刘霰霰.邹城与微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与对策研究[D].绿色科技,2016.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