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背景、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背景、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作者:赵琴琴

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第6期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

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

前不久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又提出:‘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

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陛

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显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和政府当前改革的重点之一。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背景

当前,全球经济经过缓慢复苏,正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型。从国内来看,中国正

处在“三期叠加”下,面临着企业成本不断攀升、供需不匹配、资本边际效率下降等多重问题。正因为国内外此时都面临严峻形势,所以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通

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实现经济转型。

(一)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终结了前期全球经济增长的“良机,’。一方面,从发达国家的增长

趋势来看,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美国2008-2009年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3%.-2.8%,2010到2014年虽然经济缓慢复苏,但GDP增长率一直低于3%。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2008

年之后,也同样面临着增长乏力的状况。另一方面,2008年之后新兴经济体呈现出增长动力不足、速率下降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再加上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因此,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不可避免会影响到中国经济

增长。因此,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广东沿海等一大批外贸企业订单纷纷减少甚至趋零。而随着

整个国际经济的不景气,像危机之前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在

新形势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有必要。

(二)企业成本上升

企业成本主要包括税费成本、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以及技术成本等一系列成本。‘2013年,在全部税收收入中,由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公司、私营企业等企业

所缴纳的税收收入的占比达到90%”Ⅲ。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税负都落在企业上,导致企业背负较高的税重,从而提高了企业成本。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数据,中国15岁到64岁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10年的最高点74.5%下降到2014午73.4%,也就是说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这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另外,随着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攀升,2014年这一占比达到10.1%,再加上‘‘未富先老,’问题日益突出,

这都必将加重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就环境成本来说,随着雾霾天气增多,特别是冬天北方重度

雾霾天的频频出现,党和政府日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成本自然也会不断提升。技术成本

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还相差很大,因此要想拥有世界高新

技术,中国现阶段必须投入更多资金成本进行研发,或者花重金买下国外高新技术,这些都将

必然抬高中国企业成本。

(三)供需不匹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2,远远超出了国际公认警戒线,这将对消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随着收入的提高,收入中用

于消费的比例会降低。换句话说,富人消费支出的比例越来越低,形成了富人有钱花不出的现象;而穷人虽然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和欲望,但是出于对未来不确定性(比如生病、孩子上大学等)的担忧,形成了穷人想消费而不能消费的现象。然而,在国内消费增速不理想之下,中国

居民在日本、韩国等海外却疯狂扫货。其实,除了在消费领域,投资领域也同样存在问题。201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实施降准降息政策,发改委新批大量基建项目,但是投资依旧萎

靡不振。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上,而是在中长期供给上。

(四)资本边际效率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效率按现行汇率计算,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

1/20,德国的1/6,以吨煤产出效率为例,我国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脚。这直观说明在某些方面中国投入产出比较低。而在投入产出比同世界差距如此之大下,要获得经济增长,就须大量增加资源供给。同时,投资产出比低

也会消弱企业家投资积极性。另外,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投资结构也不合理,比如说在设备投

资方面,中国设备投资占比从2008年的23.5%降到2014年的19.4%。然而土木建筑类投资占比却与此相反,呈现增长趋势,2014年这一占比已达2/3。这种不合理的投资产业布局,一方面

降低了中国企业的投资效卒,另一方面也导致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可以说,它们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体两面。需求侧有三驾马车,

即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决定着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四大要素,即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这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下所实现的增长率为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供给侧

与需求侧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以理论发展的路径来看,需求侧管理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供给侧管理的背后则是西方供给经济学。与需求侧管理有所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自身

的理论内涵,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

(一)萨伊定律

供给学派的鼻祖英国经济学家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

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4J(P144)换句话说,卖和买实质是一样的,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即便在短期内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但是在自由竞争下,最终供给与需求也

会趋向相等。所以,萨伊主张通过减少政府管制、减税等一系列市场化措施达到供需平衡。但是,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大危机给了之前信奉萨伊定徉者“当头一棒?’,直接导致萨伊定

律失效。而此时凯恩斯主张通过政府干预,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凯恩斯这种需求管理措施确实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同时出现了

严重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也就是滞涨。为解决滞涨难题,阿瑟·拉弗主张减税,并提出了

拉弗曲线。

(二)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如图2所示,其主要内容为:从0%税率开始,当税率提高时,政府税收收入会增加,但当税率提高到F点时,随着税率的提高,政府税收收入会减少。值得注意的是,0%税率

和100%税率均为极端情况,实际中并不存在,仅仅在理论分析中使用。另外,一般将图中的阴

影部分称为税收政策的‘禁区,’,因为税率进入该区之后,降低税率不但不会使税收减少,

反而会使税收收入增加,所以正常情况下政府不应该也不能将税率控制在此区域内。不过,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