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与形态研究-巴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空间与形态研究 巴黎
城市研究 Urban Structure Study 目录00Content 巴黎城市建设历史01
巴黎城市结构分析02
结构要素:塞纳河03
04
05
06
07
课程论文08
P 3-4
P 5-6
P 7-8
P 9-10
P 11-12城市肌理:均质与异变 P 13-14
P 15-16结构要素:城墙
结构要素:轴线——力线
一些思考
1.自由发展时期 16世纪之前 街巷密集、弯曲,近水而居
2.绝对君权时期 17—18世纪 结构雏形—大街、古典主义 建筑改造、主轴线梳理
3.豪斯曼改建 19世纪中叶 结构成型—垂直轴线、内外 环路、放射力线
4.大巴黎计划 21世纪开始 萨科齐推动沿交通干线、发 展轴建立卫星城
巴黎城市
01
建设历史
主城空间结构要素河流垂直轴线环路(城墙)力线
轨道交通结构要素内外环连线
穿越巴黎的塞纳河是城市清晰的边界,巴黎的主要空间轴线几乎都与之相关,或垂直,或平行,或穿越,河流本身的形态对空间结构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
塞纳河结构作用
本身作为城市边界的同时,塞纳河两边有多个城市节点,和沿河林荫道,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又是城中心的地标,整个滨河地带成为巴黎的独特地区,毫无疑问这里成为人们谈及巴黎最清晰的城市意象。
塞纳河意向作用
随着第三产业革命的开始,原本利用航运、水利优势的城市工业渐渐式微,滨水区往往随着工业的没落而衰败,伦敦首先意识到老码头区的潜在价值,并对Dockland进行空间、产业革新。
巴黎曾被称为“Finished City”,试图“在城市中再造城市”,而这一内向的在发展的契机便在于塞纳河沿岸区域。
河流——
城市更新的杠杆
图1 毕尔巴鄂滨水区改造图2 伦敦金丝雀码头更新
图3 上海北外滩更新
塞纳左岸项目始于1970s,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主张立体功能主义思想,抬高地面,形成“Dalle”(平板),实现人车分流,最终产生了高楼林立、街道脱离地面和塞纳河的“现代主义街区”。
Case1——
塞纳左岸
由于巨型尺度的平板和密集的高楼,人与河流的直接联系
被平板下的非人性化交通空间和停车空间切断了,而且沿
河的高楼壁障也极大损害了巴黎滨河地区的视线和天际线。
问题
高楼壁障
地面联系切分街区,打通地面流线,使人能在地面上直接接近塞纳河,打破绝对的功能分区模式。
应对
法国人也曾“照搬照抄”风靡世界的现代主义功能分区手法,“绝对性”往往意味着空间、人的分离,可见这一错误并不局限于中国,但法国人能很快找到自己最重要的本土文化并加以修正,我们呢?
反思
吸取“塞纳左岸”的教训,该项目首先处理城市空间结构关系(交通与行人、街区与河流、河流与行人),然后分街区由不同团队进行深化设计,但整体空间结构不可改动,是城市设计控制建筑设计的范例。
Case2——
巴黎左岸
空间结构 秩序、等级、节奏、连续
人行分析 紧凑、可达、直接联系、公共空间
基地西侧为法兰西大道,多条铁路汇集,割裂城市和滨河区域,方案选择在铁路上架平板连接两边,但并没有绝对的把平板延至河边,而是采用缓坡的处理直接让人步行到河边,同时控制街区建筑高度,由低到高的秩序是后续设计的依据。
“平板2.0”版
“平板2.0”
版
Massena街区
Tolbiac街区
在维持空间结构和限高的前提下,用现代手法转译巴黎传统建筑形式,形成背景,衬托国家图书馆这一地标融合了传统的建筑形制(围合式),又开放组团空间,使街区可达性和公共空间连续性更好
Case3
雪铁龙公园
贝西公园
Case3
通过轴线和公共空间联系已有城市轴线并确立空间结构,建筑组合方式较为传统,但公园空间沿两条次轴线延伸到组团内部,达到了空间的连续性设计方法是结合历史路径、城市轴线、绿化现状划分地块,尊重了历史也维持了环境效果,在可达性上很强。
公共空间处理
开放
私密
1.始建城墙 3世纪始于吕岱岛,原因罗马帝国自大,不需要城
墙,后受东北外族入侵,开始建造
2.奥古斯特城墙 13世纪城墙高6到8米,开始将西岱岛周边区域划入
市范围
3.查尔斯五世城墙 14世纪城墙长约5公里,城内居民达到30万人
4.路易十三城墙 17世纪又名“黄色战壕”,最著名的就是城墙上的尖垛
5.无城墙时期17世纪路易十四拆除黄色战壕,并在基础上建林荫道,
(内环)开敞内城
6.路易十六城墙18世纪又名“包税人城墙”,仅3.5米高,出于征税目的,
于1789法国大革命被拆除
7.蒂埃尔城墙19世纪因遭遇“滑铁卢”,反思开敞内城做法,建立长
36公里的城墙,一战中被毁,被改为外环路。
建立城墙的目的:防御,经济(税收)
尽管经历了建-拆的多次往复,目前的巴黎已经没有实质性的城墙,但每一次的更新总是基于原本城墙的空间边界进行改造,在封闭和开敞之间,“林荫道”在城墙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成为城市清晰、实用、美观的发展边界,对交通、空间的组织作用明显
城墙的结构作用
巴黎人长期以来一贯有“城里”、“城外”的观念,而此观念的分界线就是蒂埃尔城墙,即外环,这种文化意识影响持续至今。
当然,这种固有观念未必利于城市均衡发展。
城墙的文化作用
城墙的片段(城门)被当作了交通节点,街景焦点,被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右图为巴黎圣.德尼门。
城墙的现代利用
1950s,“城市大发展”几乎拆除了所有的城墙,而今“历史文物热潮”甚嚣尘上。
南京近期正在“重建太平门”,原本只有一个门洞,现在被扩大为
三个,无论是结构、样式还是城市意义都有巨大出入,这种先拆后建的现象背后不仅仅是政绩导向的政府行为,还有我们好大喜功,盲信盲从,不尊重先人遗产,民族文化自豪感薄弱的整体因素。
结构要素04环路(城墙)
我国的做法
城市建成空间人造线型结构要素
重要建筑物和公共空间被清晰的“力线”拉结,形成整体“轴线空间”,对城市建成环境形成统治性的空间组织。
“力线”联系“点”与“面”,使节点和标志物成为互相关联的共生体,其产
生的空间序列和节奏往往会达到1+1>2的效果
城市组织和意向标志物总是令人难忘,然而很多时候孤立的存在很难让人们形成清晰的意向,也很难明确城市组织的模式,力
线拉结形成整体是一种方法。
中世纪罗马印象西克斯图斯五世开辟轴线大道
巴洛克时期罗马印象
原理
保罗.克勒 《思考的眼睛》
轴线——整合发展
巴黎的南北轴线整合了绿带、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等功能,在南北发展的过程中避免土地浪
费和城市扩张。
巴黎的城市肌理是两种图案的拼贴——自由发展的城市肌理和奥斯曼计划的几何构图肌理,前者均质密集,后者强势疏松,正式均质
的背景凸显了异变空间的独特,若处处均质则显得百无聊赖,处处异变,却又稀奇古怪
城市肌理06均质-
异变
关于老城更新
灰色的巴黎金色的威尼斯黑白的热那亚
北京,除了要买票的故宫和残存的四合院我们还能想到什么?有没有完整的历史区域了?
大巴黎计划
阻止大城市蔓延的核心是疏散人口,本质上巴黎和北京早期都选择了同心圆的扩张模式,目前二者也都在试图通过卫星城缓解主城区的压力,但区别就在于巴黎的周边是8个“平衡城市”,且拥有独立行政权,即卫星城本身也大力推动工作、环境、居住等功能的混合,加强竞争力,配合双环轨道线的交通组织,不至于卫星城之间隔绝。
城市分析07一些思考关于视觉秩序
关于活力地区的连系
城市分析07
一些思考
新街口
夫子庙城市很多活力地区在印象中都是独立的“商圈”、“旅游地”,即使在规划上有看似明确的空间关系,实际在人的尺度上很难“看到”和“感受到”,比如新街口的环岛交叉口和夫子庙的牌楼,若果能成为两个活力区街道上的空间节奏点,对整个片区的意向和人流组织会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