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园林工程师《园林理论》复习重点( 中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理论
第一章中外园林基本知识
第一节中国园林简介
1、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类。
2、皇家园林是属于皇帝个人或皇家所私有的园林,分为大内御苑(建臵在皇城或宫城之内的北京北海、中南海、故宫内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西路花园等、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臵在都城的近郊、远郊或更远风景地带的颐和园等。
3、皇家园林造园特点:规模宏大、选址自由、建筑富丽、皇权的象征寓意、江南园林意境的吸取。
4、私家园林: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造园特点:规模较小、内向式布局、诗画情趣、意境深远、相对集中在江南。
5、寺观园林: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造园特点:特殊的受众群、发展的稳定性、选址多名山胜地、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
6、古典园林生成期(殷周“囿”和春秋战国时期“台”的结合:秦“宫”汉“苑”——阿房宫、上林苑;一池三山:太液池中建立瀛洲、蓬莱、方丈。
7、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以前为模仿自然,魏晋时期才开始有创意。造园形式多样(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8、古典园林盛年期(隋唐:出现了西苑、华清池、芙蓉苑等宫苑,辋川别业、庐山草堂、杜甫草堂等“文人园林”。
9、古典园林成熟期(宋元明清:宋朝的皇家园林寿山艮岳、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杭州西湖风景区,元明清的西苑三海、故宫御花园、圆明园、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承德避暑山庄等。元朝宫苑代表作为太液池。
明清时期形成了北方、江南、岭南三大体系,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作为拙政园,计成著有《园冶》一书。
10、中国近代园林(1840年鸦片战争后出现为公众服务的公共园林:租界公园、自建公园、转型公园三种类型。
11、重庆公园:万州西山公园、北碚公园、鸿恩寺森林公园、彩云湖城市湿地公园、龙头寺公园、南山植物园、园博园。
第二节西方园林简介
1、上古时期西方园林:古埃及园林(呈方形,四周围着高墙,入口的塔门及远处的三层住宅楼构成全园的中轴线,成排种植、矩形水池;古巴比伦园林(空中花园;古希腊园林(公共活动游览、庭院宅园、神庙园林风景区等三类;古罗马园林(柱廊园和公共园林,着重发展了以哈德良山庄为代表的别墅园。
2、中古时期西方园林:前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实用性寺院庭园,中期以西班牙的阿尔汗布拉宫苑和印度的泰姬陵为代表的伊斯兰园林,后期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的城堡庭园。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代表作——埃斯特庄园。
4、17世纪勒诺特尔园林:代表作——凡尔赛花园。
5、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造园家——布里奇曼、肯特、布朗(自然风景学派、雷普顿、钱伯斯(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东方造园泛论》;造园思想——回归自然。
6、西方近现代园林:19世纪美国的奥姆斯特德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被称为现代风景园林之父;20世纪美国丘奇代表作品有“加州花园”、唐纳花园,马科斯设计了芒太罗花园;60年代后屈米设计了维莱特公园、沃克设计的泰纳喷泉(极简主义、拉茨设计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生态主义。
第二章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第一节园林美学概论
1、园林美学是将美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园林的研究上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园艺、建筑、美术、文学和生态等交叉的边缘学科。
2、园林美学研究内容和对象: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审美、园林实体、园林考古。
3、园林美的物质建构序列:建筑之美、山水之美、花木之美、天时之美。
4、园林美的精神建构序列:传统的人文意识积淀、实物(历史人物和事件所留下的存在对象。
5、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原则:规则式;中轴为主,横轴辅助;依轴对称,几何构形;地形开阔、平坦或成台地。
6、园林形式美的创造:形(点、线、面、体、色、声。
第二节景观生态学概论
1、景观: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2、景观要素:斑块(外貌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块状地域单元、廊道(外貌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线形地域单元、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均质背景地域3种类型。
3、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及管理的科学。
4、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类型、面积、形状、数量、空间、分布方式、能量物质分配。
5、景观功能: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6、景观动态: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7、景观管理: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
8、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等级理论。
9、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景观整体性原理、景观异质性原理、景观等级性原理、景观尺度性原理、景观动态性原理、景观稳定性原理、景观生态流原理、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10、景观空间格局:特定尺度上,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元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包括均匀、聚集、随机3种格局类型。
11、景观异质性包括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3种类型。
12、生物多样性的四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13、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景观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理论、干扰理论的应用、尺度、生态恢复。
第三节环境行为学概论
1、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探讨外界环境与人类自身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为影响关系的学科。相关学派包括:格式塔心理学、构造论、皮亚杰学派。
2、行为研究:人与行为和环境三者关系、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人的基本需求(马斯罗层级论:生理需求——饥、渴、寒、暖,安全需求——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性,相属关系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与美学的需要、人的创造力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