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活动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
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韩安、凌道扬等倡议设立,最初确定在4月5日清明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并提倡植树造林的人。早在1893年的《上李鸿章书》中他便指出“中国欲强,急兴农学,讲究树艺”,更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时再次指出:“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之前设立于与清明节同一天的植树节,其实最初也是由孙先生向北洋政府建议的,孙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立即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在当时,植树不仅是为防治中国长期遭受的洪涝灾害,摆脱使民众摆脱贫困的一种途径。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并将其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3月12日设置为我国的植树节,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造福于子孙后代。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此,代际公平的理念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人们在消耗环境资源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其中土地荒漠化与气候变化是人们提及最多的两类问题。
土地荒漠化是人类现今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不当的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导致占全球41%的干旱地区土地不断退化,荒漠面积逐渐扩大。中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1977年在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荒漠化大会明确“荒漠化是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与破坏,最后导致类似荒漠的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在国际化荒漠化防治公约秘书处所编写的简要说明中着重指出:“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人为的问题,它的成因是对土地压力太大所造成的”,“......而不是由逐渐扩张的沙漠所造成”。目前学界主要人为荒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总之,荒漠化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其导致的后果是土地生产力下降。
中国西北地区存在着大面积的天然沙漠,人们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度放牧、开垦,导致荒漠的面积不断扩大,这反倒使短期增长的经济面临着无法持续发展的
重大挑战,人类既是荒漠化的产生者,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想要在本就脆弱的环境之下发展经济,更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