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正式群体(formal group)
正式群体是按照正式的社会规范建立起来并受 正式规范制约和控制的社会群体。如家庭、学 校、机关、工厂、公司。正式群体是社会稳定 的基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
2.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
非正式群体不是按照正式的社会规范建立起 来的社会群体。非正式群体内部有自己的规 范,但这些规范具有非正式性的特点,如不 成文性、特殊主义性等。
(六)大群体和小群体
前苏联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在《社会心 理学》一书中,根据群体规模大小和成员数量的多 少,把社会群体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
1.大群体 大群体是指人数较多、成员之间主要以间接方式联
系、较少直接互动的社会群体。一般来说,业缘群 体基本上属于大群体。 2.小群体 小群体是指人数较少、成员之间主要以直接方式联 系、并且经常发生面对面互动的社会群体。社会学 历来重视对小群体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
两个方面。
(三)抚育和赡养的功能 抚育是对子女生活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
对他们的教育。
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 (四)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家庭是个人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家庭娱
2.地缘群体
地缘群体是指通过地缘关系结成的社会群体。从我 国目前的情况看,地缘群体主要有两种形式:①邻 里。邻里是最普遍最典型的地缘群体。在我国的社 会生活中,农村的邻里比城市的邻里发挥着更重要 的社会功能。②同乡群体。同乡群体即在某一单位、 部门或地区学习、工作的人们,因原来的出生地或 成长地在同一地方而结成的群体。
初级群体是指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时最初接触到 的、由经常的面对面的直接互动所形成的、具 有紧密人际关系和浓厚感情色彩的小群体。初 级群体是在初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社会生 活的基本单位,是个人通往社会的桥梁,主要 是一种生活共同体。
2.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
次级群体又称“次属群体”、“间接群 体”、“后起群体”,在社会学界最为通 行的翻译是“次级群体”。
第二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定义:所谓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 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 社会群体。又被称为初级群体或首属群体。 这种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 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 我国的社会学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主要 是指家庭和相邻家庭组成的地域性群体— —邻里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大群体和小群体的划分,其社会学意义主 要在于考察群体规模的大小对群体成员的 关系和行为的影响。
第一,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之间的关 系越复杂。研究表明,成员数量与群体潜 在的关系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呈几何级数 增加。三人群体中存在6种可能的关系, 四人群体有25种可能的关系;五人群体有 90种可能的关系,6人群体有301种可能 的关系,7人群体有966种可能的关系。
社会群体
曹颖
“玉米”、 “笔迷” 、 “凉粉” 的
粉丝们在街 上为偶像们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 1.社会群体的不同理解 一是把社会群体解释为社会。如我国近代著名
思想家严复。 二是把社会群体理解为社会类属。如前苏联著
名学者安德列耶娃 三是把社会群体解释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四是把社会群体仅仅理解面对面直接互动的小
第三,社会群体既不是个人,也不是社会,而 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是构成社会 的一种单位。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社会群体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结合而 成的,但并非所有的人群都可以称为 社会群体。一般来说,只有具备下列 几个要素或特征的人群才能称为社会 群体:
1.具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具有持续的互动关系 相对于社会聚合体:临时的、偶然的个 人集合体。
2.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
参照群体又称为参考群体,一般是指个人没有参 与但又接受其规范来比较、评价及指导自己行为 的群体。或者说,参照群体是指对人们的思想观 念和行为方式具有特殊引导意义的社会群体。
参照群体是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社会 生活中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具有 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划分是相对的,二者之间 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内 群体与外群体之间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四)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
根据成员的身份归属不同,可以把社会群 体分为“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这一 分类方法始于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 乔治·米德 ,首先提出了“参照群体”的概 念。 1.成员群体 成员群体也称为所属群体,是指个人所在或 所属的群体。成员群体和内群体是成员参与 的群体,成员群体与内群体的区别在于是否 具有归属感。
群体。美国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霍曼斯 。
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结合 起来并共同活动的个人集合体,是人类社会生活的 基本单位。
这一界定说明:第一,社会群体是一个客观的 社会实体,不是一种“名称”或“标签”。
第二,社会群体是通过社会互动产生社会关系 而形成的,互动是形成社会群体的基本途径, 社会关系是维系社会群体的纽带;
第二,群体规模的大小会影响群体成员的 行为。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的心理空 间越大,可以选择的行动策略越多,个人 责任分散现象越突出,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的可能性越大。如:“大班上课逃课多, 小班上课逃课少”,“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四、社会群体的结构
(一)群体凝聚力
3.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成员的群体意识越强,群体就会越 巩固;群体意识越弱,成员之间的拆 台或“窝里斗”现象就会越频繁,群 体的凝聚力就越低,群体就可能解体。
4.具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5.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二、社会群体存在的前提
(一)个体需要的产物
个体的聚群本能,个体需要通过群体生活得 到满足(亚里士多德、达尔文、麦独孤、霍 曼斯、马斯洛)。
五、社会群体的功能
(一)社会群体的社会功能
1.完成社会任务,实现社会目标。人类社会 的发展进步是通过人类实现的。由人组成的 各种社会群体承担着不同的社会任务,履行 不同的社会功能。
2.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历史和现 实都表明,社会大系统是由许多社会群体构 成的,社会的稳定取决于群体的稳定,通过 群体的稳定达到社会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促 进社会发展。社会群体安定团结是社会安定 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二)社会群体的个人功能
1.满足个人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 要、自尊与友爱需要、归属需要和自我实现 的需要)
2.帮助个体完成社会化。社会群体是个体 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和条件,从家庭、邻里、 朋友群体、学校到工作单位和各种社会组织, 都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和条件,离开了社会 群体,个体社会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 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 一体的力量。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 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人际吸引;第二是成 员对规范的遵从,把个人的目标与群体的 目标结合。第三是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 地 看成是自己的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 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最 高层次。
①为人们扮演社会角色提供参照系。
②影响人们的社会情感或社会情绪。
③规范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1.血缘群体
血缘群体是通过婚姻或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群体。 中国社会是一个重血缘特别是重父系血缘的社会。 我国的血缘群体主要有三种形式:①家庭。家庭是 最普遍最典型的血缘群体形式。②家族。③家门。
1.成员有限 2.直接互动 3.角色多重 4.感情色彩浓厚 5.成员难以代替 6.整合程度高 7.非正式控制 8.功能多样
三、初级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
要使初级社会群体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 件 1.活动空间接近 2.接触时间长 3.互动自由度大 4.地位差异小
四、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次级群体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 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 规关系的社会群体。次级群体的典型就是 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如学校、工厂、企 业。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社会群体中社会关系的规范化和正规化 程度,可以把社会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 群体。这一分类方法始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 约在“霍桑实验”中的发现。梅约通过“霍桑 实验”发现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三)群体内部关系 1.群体成员关系的数量分析 2.群体成员关系的紧凑度(美国社
会学家莫雷诺的“社会网络图”)
3.群体成员关系的地位结构 一是分散型结构;二是集中型结构
(四)群体领导与决策
1.群体领导。一是“工具性领导”,二 是“表意性领导”。
2.群体决策。群体决策中存在着“风险 转变”现象,即 “集体决策、集体负责” 与“集体不负责”现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自尊与友爱需要 归属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社会需要的产物
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产物,群体 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 1.物质生产 2.精神生产 3.人口生产 4.社会关系的生产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和互动特点 划分。 1.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 初级群体又称“基本群体” 、“首属群体”和 “直接群体”;在社会学界,最为通行的翻译 和说法是“初级群体”。
3.业缘群体
业缘群体是指人们因某一职业或工作关系的 联系而结成的社会群体。业缘群体是现代社 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群体,有两个显著的 特点:一是群体结构严密,二是群体活动时 间集中。
4.趣缘群体
趣缘群体是指人们因兴趣爱好相同而结成的 社会群体。趣缘群体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结果,存在于各个 年龄段的社会成员。
1.内群体(in-group)
内群体又称为我们群体,简称“我群”,是指 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或在其间 工作、或在其间进行其他活动,并且具有情感 认同和强烈归属感的群体。人们的社会生活是 以内群体为中心的。
2.外群体(out-group)
外群体又称为他们群体,简称他群,泛指内 群体以外的所有社会群体,是人们没有参与 也没有归属感的群体。萨姆纳认为,对于外 群体,人们一般怀有蔑视、厌恶、回避、挑 衅或仇视的心理,而没有忠心、互动、合作、 同情心,对其份子怀有疑问或偏见。
非正式群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独立的非正 式群体,如邻里和许多趣缘群体。另一种是 包含在正式群体之中的非正式群体即“群体 中的群体”。第二种非正式群体是社会学研 究的重点,也是社会学家最感兴趣的群体。
(三)内群体与Biblioteka Baidu群体
按照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感的不同,可以把 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这一划分方法 是美国耶鲁大学的社会学家萨姆纳在1906年 出版的《民俗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一)正功能 1.承担社会化的任务 2.满足人们的需要 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二)负功能 1.压抑个性,限制个人发展 2.干扰次级群体的运行和目标实现
五、初级群体的基本类型
一、家庭 1.家庭的涵义 所谓家庭,是指以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
收养关系为基础的共同生活的初级群体。 家庭演化史 血缘家庭/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家庭/
(二)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 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 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观念。群体规 范是在群体活动中形成的,它的形成具 有一定的心理机制。群体规范在群体成 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 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为人们的 心理尺度,成为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
一夫一妻制
2.家庭的社会功能
家庭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从事两种生产(人口生 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群体,具有多方面 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性爱功能、生育功能、 情感功能、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
(一)经济功能 家庭的经济功能包括家庭中的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等方面。
(二)生物功能 家庭的生物功能包括性生活的满足与生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