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 知识

社会学概论 知识

社会学知识点概括1.社会学的含义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群体及其群体生活、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等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社会学的本质属性是以社会为唯一研究对象。

2.1893年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

《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3.赫伯特’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4.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它既包括人类创造出来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也包括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非物质的产品。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达到较高阶段所呈现的状态。

&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1)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义的,使用范围较窄2)从时间上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3)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而文明的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4)从形态上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i6.文化的功能正面:一、文化的区分功能a)文化是社会与自然界区分的标志b)文化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c)文化是社会与民族区别的标志二、文化的社会满足功能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三、文化的社会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导进功能负面:文化滞后反文化7.文化的内部构成要素文化的基本要素是符号或形象、语言、规范、价值观✧符号或形象体势符号:脸部表情,手势和姿态实物符号:如一座房子,它可能是哥特式的、中式的〰艺术符号:文学、舞蹈、绘画、建筑、音乐。

✧语言语言是人类文化交流传播的最重要的媒介✧规范规范是调节、约束人们行为、关系的准则✧价值观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和符合意愿的观念8.文化特质也称文化元素,它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9.文化的区分➢主文化、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所倡导,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低之分的文化,即在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优劣的文化非评比性文化,也称为中性文化,指的是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低之分的文化10.社会唯名派与社会唯实派(需要详细回答)社会唯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虚名)。

社会学概论笔记

社会学概论笔记

社会学概论笔记第一章社会学概述第一节社会一、社会的概念: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个人是无法组成社会的,数量:2个以上,这是最低限度。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三、社会的功能1.整合功能2.交流功能3.导向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第二节社会运行一、什么是运行与社会运行运行表述的是一种动态过程,含有运动、变化的含义。

社会运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系统内各子系统及内部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功能。

二、社会运行的类型一是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二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

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发展中国家就是这一类)三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亚非拉低度发展国家)四评价社会运行的原则1综合型 2满足需要 3.协调第三节社会学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将社会问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和可接受的程度之内,因此,条件和机制指的是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3.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4.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宏观、中观、微观微观层面:可以分析个人购买钻石的社会因素或其中的社会意识对个人购买钻石的决定性影响。

宏观分析: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体系1、产地较为集中:比较好的原产料多产于非洲,特别是南非。

2、加工:初加工(东南亚国家——印度)精、高级加工(欧美发达国家——比利时美国)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中观分析:钻石消费统计可以分析社会分层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第一节人口与社会运行01 人口与社会运行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一、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一)人口规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微观的个人行为到宏观的社会结构,都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社会学概论》中的重点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社会学的概念和方法。

一、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运动、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社会学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复杂多样,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社会现象,社会学引入了一系列基本概念,如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网络、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等。

这些概念是构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学的分析方法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

观察法是通过实地考察或间接观察来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方法,实验法则是通过实验来控制和观察社会现象的方法。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应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功能主义、冲突论、互动论、系统论等。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冲突论则强调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互动论关注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和意义,系统论则将社会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

这些理论流派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应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五、社会学的研究应用社会学的研究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和影响,揭示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探究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的原因和过程,研究社会组织和管理的问题和挑战等。

社会学也可以为政策制定和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总结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

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1.社会与社会学:奥古斯特·孔德,法国社会学家,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的科学。

本教材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可以用数量分析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社会科学在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但与自然科学方法并无本质的差别。

因此,它在调查研究中就注重量化程度较高的问卷调查、量表、实验等定量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在本质上不同于自然现象,因为社会现象被社会行动者赋予了意义,因而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人文主义主张研究社会现象时,就要注意解释社会现象的这种主观性,要对人的生命世界和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持这种方法论的研究者多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历史比较等方法。

2.理解社会学的想象力(论述,结合实例)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 C. Wright Mills)“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够掌握历史和个人经历以及二者在社会内部的相互关系。

这就是社会学的任务和使命。

”“人们只有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它们。

”例如:对自杀的研究自杀是一个绝对个人的行为,就是这样的绝对个人行为也表现出某些社会环境下人群的共同点。

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影响个人自杀行为。

在凝聚力强的社会中(稳定的,传统的,有很深宗教影响的社会)自杀率低;而在凝聚力弱的群体(个人主义占统治地位)自杀率高。

社会学想象力要求我们想象自己离开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穿透日常经验,以客观、整体、联系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现象和我们自己,将个人困扰(personal trouble)与公共问题(public issue)联系起来。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二)2024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二)2024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二)引言概述:社会学概论是研究社会现象及社会行为的一门学科。

本文旨在整理社会学概论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正文: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 社会: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2. 社会学的定义和特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3.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和分支4.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家庭、教育、文化、政治等社会现象的研究二、社会学的理论1.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2. 社会行为主义:关注个体和个体行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3. 社会冲突理论:强调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存在4.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符号的运用和解释在社会交互中的作用5. 现代化理论:探讨社会现代化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2. 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收集非数字化数据3.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主动参与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环境4. 社会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大量数据5. 历史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历史变迁和演变过程四、社会学的重要概念1.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中逐渐掌握和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2. 犯罪与社会控制:研究犯罪现象以及社会对犯罪行为的控制机制3. 社会不平等:研究社会阶层、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等问题4. 社会变迁: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5. 文化与社会:研究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五、社会学的应用与发展1. 应用社会学: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2. 社会工作:运用社会学知识帮助个体和社区解决问题3. 市场营销:通过社会学研究市场需求和消费行为等问题4. 教育与社会:研究教育制度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 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化社会、全球化和多元化社会对社会学的影响总结:社会学概论是探讨社会现象及社会行为的重要学科,其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对于理解社会和分析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关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制度和社会变迁。

社会学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社会结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等。

下面是社会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1.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社会变迁的加剧,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加。

马克思、孟斐斯等学者对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社会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社会学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

2.社会学方法论:社会学采用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问卷调查、观察研究、访谈等。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既包含定性研究,也包含定量研究,既关注个体经验,也关注宏观结构。

3.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社会学涉及许多重要的核心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交互、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不平等等。

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机构和角色,包括家庭、学校、政府、经济组织等;社会交互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和沟通;社会制度是社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社会变迁涉及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文化等方面的变化;社会不平等指的是社会资源和机会的不公平分配,涉及到阶级、种族、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4.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涌现出多种理论流派,如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稳定和功能;冲突理论强调社会阶级、种族、性别等不平等问题的冲突和社会变革;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个体的意义构建和社会互动的符号交流。

5.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社会学关注多个研究领域,如家庭与婚姻、教育、犯罪与法律、健康与医疗、劳动与职业、种族与民族关系、性别关系、都市社会等。

社会学通过研究这些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揭示社会规律和社会运行的机制。

6.社会学的应用和实践:社会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0034社会学概论考点

0034社会学概论考点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一、社会学的创立: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原理和方法论);(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著有《实证哲学教程》,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其社会学思想可从三方面进行把握:①科学的分类。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秩序”和“进步”是其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

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马克思,著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其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可以从三方面掌握:①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巨著,它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演变的过程及其社会结构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②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将科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③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马克思注重社会调查,把实际材料作为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

(3)斯宾塞,著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其社会学思想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进化论两个方面展开。

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代表作有“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其社会学观点如下: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②社会团结理论。

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

社会团结的核心和基础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道德规范,即“集体意识”。

涂尔干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类型。

③失范理论。

失范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

④社会研究方法准则。

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社会学概论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角色冲突: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以上角色,这此角色又对他提出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3家庭:所谓家庭,是指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4、人的社会化:是指人从出生到成长为一个社会成员,能够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5、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6.城市化: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8.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

它指人们在行动之前。

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

9、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0、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越轨行为,被司法机关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11、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12、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利用社会学理论,解剖身边的社会现象。

“泮湖大学”——工具理性——中国企业家缺乏的精神是什么?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政策”——实用主义?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新的社会不公平及贫富差距?昆山反杀案——自媒体新技术掀起的舆论巨浪——技术意味着什么?问题:广告行业是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还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义: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权力的统摄性研究。

狭义:对人类生活领域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范式(三大研究传统)实证主义范式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布迪厄、吉登斯……什么是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范式韦伯、齐美尔、库利……什么是人文主义?批判主义范式马克思、霍加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前期马克思、后期马克思什么是批判主义?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了范式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对立。

但是不管怎么说,实证主义范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故此可称之为主流范式。

另外两个虽是非主流范式,但有着巨大影响。

这就形成了学术研究的争鸣及多元化。

第一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唯实论):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他们都采取实证主义路线社会行动(社会唯名论):韦伯人文主义路线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实证主义二、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理论社会学:理论、历史、方法三个方面如:“现代性”问题应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如:“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人口福利”问题第二节社会学发展的历史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一)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经济上工业革命政治上产生了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经济危机大约每10年一次;工人处于悲惨境地3.经历长期无序和失范后对社会秩序的渴望法国革命:1789年;1815年;1830年;1848年(二)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条件1.历代社会思想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人的自然状态及社会契约论——洛克霍布斯卢梭等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2.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物理学影响到了孔德生物学影响到了斯宾塞3.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二、西方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涂尔干)韦伯:理解社会学帕森斯、莫顿:结构功能主义科赛、达伦多夫:社会冲突论霍曼斯、布劳:社会交换论布鲁默、戈夫曼:符号互动论吉登斯:结构社会学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布迪厄:反思社会学西方社会学存在的问题:1.改良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2.价值中立(实证主义)3.西方中心论4.二元对立(实证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脉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倍倍尔、李卜克内西、梅林——中国共产党(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与影响1.为观察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和视角,即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2. 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概论重点(老师提供)

社会学概论重点(老师提供)

社会学概论重点一.名词解释:1.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

2.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3.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

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人数众多、无组织性和行为者相互依赖。

4.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5.垂直分化:垂直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及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各不相同。

6.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7.文化模式:就是一个社会中所有的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

8.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9.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10.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有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它有三种具体形态:仅由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

12.非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的结合在一起。

13.弹性结构: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状态中各地位之间的相关性很弱,形象地说,社会成员在多元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弥漫状态。

二.简答题:1.社会的特点哪有哪些?(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构成了整个社会系统。

社会学概论核心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核心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核心知识点总结一、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古典社会学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康德、霍布斯、波兴、孔德、孟菲尔德等,主要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角度分析社会问题。

2. 现代社会学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韦伯、杜尔几、恩格斯、杜尔几等,主要对社会进行科学化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学理论和方法。

3. 当代社会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代表人物有贝克、戴维斯、柏拉叶、高奇、豪、普及等,主要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变迁。

二、社会学的研究范畴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包括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等内容:1. 社会现象: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2. 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的组织、分工、层次、角色与地位等问题。

3. 社会变迁:研究社会的发展、演变、变革和变动问题。

4. 社会问题:研究社会中的矛盾、冲突、问题和危机等。

三、社会学的理论体系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主义三大理论:1.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的社会机构和角色都有着特定的功能。

2.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和社会分化,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集团和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构成的。

3.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意义生成和交流,认为社会是由个人的互动和交往构成的,通过符号的解释和理解形成社会现实。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1. 定性研究:通过观察、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意义和内涵。

2. 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量化和分析。

五、社会学的应用领域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包括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城市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1. 社会工作: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弱势群体和个人。

社会学知识总结

社会学知识总结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汇总填空/单选1“社会”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

2作为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综合说”)认为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得出的。

4调查研究法包括(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5社会结构反映的是社会(静态)的状况,同时又预示着(动态变迁)的趋势和内容。

13(宏观社会结构)指社会的整体结构,即整个社会关系的构成状况,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教育结构)。

6文化具有(超生物性),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

(文化具有可习得性特征)。

7(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

1950年,美国社会学家S.萨金特在《社会心理学:综合的解释》一书在,首次把(角色概念)与社会化联系起来,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

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

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

(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镜中我”理论;角色扮演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生命历程理论)。

角色扮演理论中,乔治米德也曾研究过自我意识的形成,将“我”划分成“主我”和“客我”。

9(当代符号互动论)有(两个)主要派别。

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以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

10社会交换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

11费孝通运用(比喻)的形式对“团体格局”网络和“差序格局”网络进行了解释。

他认为,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社会,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就像一捆一捆扎在一起的柴火,柴与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常识)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迄今为止却只有170多年的历史。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Comte)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Inkeles)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1,历史的途径(创始人说了什么)2,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3,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什么)社会学家们: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统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特别是圣西门的思想创始者们:孔德、斯宾塞(Spencer)实际奠基者们:涂尔干(Durkheim,又译迪尔凯姆、杜尔克姆)、韦伯(Webber)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社会的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1966-1976年,全面恶性,原因文革。

1976-1978年,转向中性摆脱恶性,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中性运行,后重建。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阐述,可概括出物质生产方式的三大基本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思考题: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是广泛而深远的。

就其最基本的方面而言,首先,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其次,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最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减缩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6,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主要概念知识要点1.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2.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

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

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决有助于把人推到一定社会结构中充任角色的条件和机制。

3.社会运行的概念: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4.社会运行分分类: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5.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领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

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6.社会角色概念: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点一名词解释①社会学: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②★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保障、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③社会学调查:是指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和整理,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认识和具体工作建议的一套实践活动。

④人口:就其最基础的含义而言,即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⑤★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稠密程度的指标,指特定时点上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常住人口数来表示,可以用来评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⑥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的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⑦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⑨★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

它不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具有系统的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

⑩价值观:指社会成员对于人或事物价值的判断,即对于人或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也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基本标准。

二简答题(一)★简述社会学的社会功能1科学理性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认识和改造现代社会的有效的工具。

①认识社会:第一:社会学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将来怎样变化第二: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获得新的社会知识第三:社会学能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可以量化的方面,进行定量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二、填空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

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3.实验法的类型:(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4.文献法的优缺点: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缺点:(1)许多文献资料的客观真实性难以考证(2)受隐私和保密等限制,相关资料不易获取(3)部分文献资料缺乏标准化的资料,难于编录和比较分析5.统计调查需要遵守的原则:(1)准确性原则,要求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2)及时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3)完整性原则,数字与情况要相结合6.普查的原则:(1)必须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2)正确确定调查期限、选择登记时间,并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3)严格筛选调查项目,定义明确(4)普查尽可能按一定的周期进行,以便于研究现象的发展趋势及期规律性。

7.普查的优缺点:(1)优点:在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单,资料全面系统,数据一般较准确(2)缺点:工作量大,时间性强,组织工作复杂,调查内容有限,易产生重复和遗漏现象8.典型调查的优缺点:(1)优点: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事物作教深入的研究(2)不足:典型的选择容易受主观意识的诱导,所获取的资料难以标准化,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易收到较多的质疑9.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筹划阶段(选择研究题目、初步探索、建立研究假设、制订研究方案、组织工作)(2)实施阶段(3)总结阶段(分析资料撰写报告)。

10.定量分析资料汇总的目的:(1)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2)编制次数分布表作准备(3)为深入的统计分析作准备(4)便于保存调查资料1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1)着重点不同(2)依据不同(3)手段不同(4)学科基础不同(5)结论表述不同第三章社会与文化一、名词解释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3.人口:是指特定区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4.人口数量: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5.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6.自然资源: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7.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等因素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8.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9.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10.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吸收的过程。

11.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与心理上的震撼。

12.主文化:又称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

13.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14.文化自觉性: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二、填空1.社会的两大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

2.社会结构的类型:关系性社会结构、实体性社会结构、规范性社会结构。

3.人口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4.自然资源的分类:(1)环境资源(2)生物资源(3)矿产资源5.文化交流是从文化传播开始的,没有文化传播,就不可能有文化交流。

6.文化结构:(1)文化特质(2)文化集丛(3)文化模式。

三、简答1.社会的特征:(1)社会以人为主本(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2.自然资源的特征:(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2)自然资源的无限性(3)自然资源的系统性(4)自然资源的不均匀性3.环境的功能:(1)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2)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3)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4)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4.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2)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3)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5.我国人口问题:(1)人口素质问题(2)人口流动迅猛(3)人口分布失衡(4)人口老龄化加速(5)人口性别失衡6.文化自觉的内容:(1)文化自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2)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3)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一、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2.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3.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4.再社会化:是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

5.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6.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成为文化反哺。

7.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8.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

9.互联网:是指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信息系统。

10.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11.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13.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或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14.规定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15.开放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16.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17.表现性角色:是指主要不是以获得经济利益和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18.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

二、填空1.基本社会化的任务:(1)生理性成熟(2)社会性成熟。

2.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环境。

3.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大众传媒。

4.社会角色的扮演的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5.社会角色失调有: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三、简答1.社会化的类型:(1)基本社会化(2)继续社会化(3)再社会化(4)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2.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1)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2)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3)有助于青少年更好的了解社会规范(4)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3.社会角色的涵义:(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4.社会化的基本目标:(1)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2)中国人的社会化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第五章社会互动一、名词解释1.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