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利用社会学理论,解剖身边的社会现象。
“泮湖大学”——工具理性——中国企业家缺乏的精神是什么?
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政策”——实用主义?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新的社会不公平及贫富差距?
昆山反杀案——自媒体新技术掀起的舆论巨浪——技术意味着什么?
问题:广告行业是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还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广义: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权力的统摄性研究。
狭义:对人类生活领域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范式(三大研究传统)
实证主义范式
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布迪厄、吉登斯……
什么是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范式
韦伯、齐美尔、库利……
什么是人文主义?
批判主义范式
马克思、霍加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前期马克思、后期马克思
什么是批判主义?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了范式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对立。
但是不管怎么说,实证主义范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故此可称之为主流范式。另外两个虽是非主流范式,但有着巨大影响。这就形成了学术研究的争鸣及多元化。
第一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事实(社会唯实论):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他们都采取实证主义路线
社会行动(社会唯名论):韦伯人文主义路线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实证主义
二、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理论社会学:理论、历史、方法三个方面如:“现代性”问题
应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如:“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人口福利”问题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第⼀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常识)
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迄今为⽌却只有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
⼀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Comte)在1838年10⽉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Inkeles)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
1,历史的途径(创始⼈说了什么)
2,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
3,分析的途径(理性指⽰什么)
社会学家们:孔德开始的西⽅社会学传统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
⼗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特别是圣西门的思想创始者们:孔德、斯宾塞(Spencer)
实际奠基者们:涂尔⼲(Durkheim,⼜译迪尔凯姆、杜尔克姆)、韦伯(Webber)
新中国成⽴以来社会运⾏状况:(社会的良性运⾏,中性运⾏,恶性运⾏)
1966-1976年,全⾯恶性,原因⽂⾰。
1976-1978年,转向中性摆脱恶性,转折点,⼗⼀届三中全会。
1978- ,中性运⾏,后重建。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江村经济》《乡⼟中国》
第⼆章社会运⾏的物质基础
两种⽣产:即⼈⼝⾃⾝的⽣产和物质资料的⽣产。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阐述,可概括出物质⽣产⽅式的三⼤基本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思考题:
1,试析⼈⼝⽼龄化对社会运⾏和发展的冲击。
答:⼈⼝⽼龄化对社会运⾏和发展的冲击是⼴泛⽽深远的。就其最基本的⽅⾯⽽⾔,⾸先,意味着⽼年抚养系数提⾼,越来越少的年轻⼈要养活越来越多的⽼年⼈⼝,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其次,由于⽼年⼈⼝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年⼈本⾝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不⾜、创新不⾜;最后,⽇益严重的⽼龄化最终必然导致⼈⼝再⽣产转向静⽌型甚⾄是减缩型,由此带来⼈⼝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教材p17)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在人们以外,但是却对人们施以控制。社会事实应在其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涂尔干认为,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特征来解释。(例如,法律可以说仅仅是一些词句,但人们的行为体现出法律是可以感知的、是真实的。根据涂尔干的观点,如果要理解社会法律的含义及其发展,就必须考察社会的宗教。)
(2)芝加哥学派:(教材p18)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芝加哥大学居于社会学研究与训练之中心地位持续了多年。这一时期,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们被统称为“芝加哥学派”。
(3)中层理论:(教材p19)
“中层理论”居于狭隘的“专门理论”和广泛的“总体理论”之间,前者关注于社会生活的单一方面,后者则试图无所不包地解释广泛的社会因素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罗伯特·莫顿的“中层理论”比较容易用实验证明。
(4)社会学想象力:(教材p32)
(5)自变量/因变量概念:(教材p39)
某些可能性原因或者解释性变量被称为自变量,其结果是因变量。
(或者:因变量是研究者想要解释的变量,自变量是其可能的解释。)
(6)虚假相关:(教材p40)
不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相关被认为是虚假相关。(即:某些相关性是有效的,但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例如,在医院比在家中有较高的死亡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会导致死亡。)
一、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的六个阶段(教材p43)
a、第一阶段:仔细地陈述要研究地问题并且提出假设以供调查研究。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主要概念知识要点
1.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2.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决有助于把人推到一定社会结构中充任角色的条件和机制。
3.社会运行的概念: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4.社会运行分分类:
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5.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领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必考知识点整理(最全)
利用社会学理论,解剖身边的社会现象。
“泮湖大学”——工具理性——中国企业家缺乏的精神是什么?
从计划生育到“二孩政策”——实用主义?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新的社会不公平及贫富差距?
昆山反杀案——自媒体新技术掀起的舆论巨浪——技术意味着什么?
问题:广告行业是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还是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广义: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权力的统摄性研究。
狭义:对人类生活领域的研究。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范式(三大研究传统)
实证主义范式
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布迪厄、吉登斯……
什么是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范式
韦伯、齐美尔、库利……
什么是人文主义?
批判主义范式
马克思、霍加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前期马克思、后期马克思
什么是批判主义?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了范式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对立。
但是不管怎么说,实证主义范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故此可称之为主流范式。另外两个虽是非主流范式,但有着巨大影响。这就形成了学术研究的争鸣及多元化。
第一节社会学及研究领域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事实(社会唯实论):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他们都采取实证主义路线
社会行动(社会唯名论):韦伯人文主义路线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实证主义
二、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理论社会学:理论、历史、方法三个方面如:“现代性”问题
应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如:“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人口福利”问题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欢迎阅读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doc
1. 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人类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2.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人物:传统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后现代社会学;代表人物包括孟特斯、科曼德、马克思、韦伯、杜尔凯姆、帕里索等。
3. 社会学的理论范式: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结构主义和现代性理论。
4. 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包括家庭、教育机构、政治组织、宗教组织等;社会结构包括社会阶层和社会层次、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
5.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社会变迁包括社会革命、经济发展、文化变革等;社会发展包括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等。
6. 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就业问题等;社会政策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健康保健等。
7. 社会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现场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
8. 社会学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社会调查、社会评估、社会计划、社会工程等。
《社会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全)
《社会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
一、重要名词解释:
家庭结构社会交往犯罪社会制度过度城市化社会需要社会分层社会分化初级社会群体社区家庭贫穷文化论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控制科层制社会群体越轨行为
二、重要知识要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论点是哪三点?
2、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功能?
3、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点。
5、人际关系影响的因素?
7、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
8、什么是社会趋同论?
9、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10、什么是社会控制?它的功能?
11、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
12、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与特殊社会化的异同。
13、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4、社会保障功能是什么?
15、社会变迁的原因?
16、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点?
17、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
1.社会与社会学:
奥古斯特·孔德,法国社会学家,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的科学。
本教材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可以用数量分析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社会科学在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但与自然科学方法并无本质的差别。因此,它在调查研究中就注重量化程度较高的问卷调查、量表、实验等定量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在本质上不同于自然现象,因为社会现象被社会行动者赋予了意义,因而不能完全依靠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主义主张研究社会现象时,就要注意解释社会现象的这种主观性,要对人的生命世界和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持这种方法论的研究者多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历史比较等方法。
2.理解社会学的想象力(论述,结合实例)
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 C. Wright Mills)
“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够掌握历史和个人经历以及二者在社会内部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社会学的任务和使命。”
“人们只有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它们。”
例如:对自杀的研究
自杀是一个绝对个人的行为,就是这样的绝对个人行为也表现出某些社会环境下人群的共同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二)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二)引言概述:
社会学概论是研究社会现象及社会行为的一门学科。本文旨在整理社会学概论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正文:
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1. 社会: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2. 社会学的定义和特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
3.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和分支
4.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家庭、教育、文化、政治等社会现象的研究
二、社会学的理论
1.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2. 社会行为主义:关注个体和个体行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 社会冲突理论:强调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存在
4. 符号互动主义:关注符号的运用和解释在社会交互中的作用
5. 现代化理论:探讨社会现代化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
2. 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收集非数字化数据
3.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主动参与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环境
4. 社会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大量数据
5. 历史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历史变迁和演变过程
四、社会学的重要概念
1.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中逐渐掌握和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
2. 犯罪与社会控制:研究犯罪现象以及社会对犯罪行为的控制机制
3. 社会不平等:研究社会阶层、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等问题
4. 社会变迁: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
5. 文化与社会:研究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五、社会学的应用与发展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店铺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
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
社会学概论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角色冲突: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以上角色,这此角色又对他提出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3家庭:所谓家庭,是指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4、人的社会化:是指人从出生到成长为一个社会成员,能够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5、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6.城市化: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8.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情景定义是社会学家托马斯用来解释人们社会互动机制或过程的概念。它指人们在行动之前。对自己所处和面对的情景进行的审慎考虑和主观解释,这种解释对人们采取何种行动有直接影响。
9、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0、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越轨行为,被司法机关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
社会学的功能:
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
: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人口与社会运行
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人口发展过程: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
老龄化: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环境与社会运行
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
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变化
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第一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第二时期是农业时期;第三时期是工业时期
环境保护经历的主要阶段: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
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
(一)社会主要有两大派别:
1、社会维实派:也叫社会实体派。他们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人之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2、社会维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社会做过多方面的论述:
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
第三:社会系统思想。社会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学产生的时间
1838年,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最先提出
2、科层制(官僚制)
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具有五大基本特征: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技术化。
3、社会学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的视角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会稳定。
默顿指出,社会结构构成单位的功能可以外显功能(可以意识到和看到的),和潜在功能(未意识到和未看到的)。
4、互动论
互动论视角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他们又是如何是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
代表人物:米德、戈夫曼
第二章文化
1、文化堕距
威廉·奥格本(美)指在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文化的各个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变迁速度快,有的变迁速度慢,由此造成了某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2、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文化的复合性。
(3)文化的象征性。
(4)文化的传递性。“文化反哺”晚辈向长辈之间传递属于逆向社会化
(5)文化的变迁性。
3、规范包括哪几种情况
规范就是行为的准则,包括习俗、道德、宗教和法律。
4、文化的分析
(1)功能主义的视角
从功能主义视角来看,一个特定文化特征的存在是由于其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
(2)冲突论的视角
从冲突论的视角看,文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保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
(3)文化生态学的视角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特性是由其资源和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的,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文化生态学的奠基人是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特。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社会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
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1.社会
2.社会组织
3.规范与价值观
4.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
5.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
三、社会学理论
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冲突理论
3.交互主义理论
4.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5.其他重要理论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社会学研究的特点及其科学性
2.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3.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a.实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统计分析等
b.理论分析方法:文献阅读、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
c.实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实证研究等
4.社会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五、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
1.社会变迁的概念及其类型
2.社会变迁的驱动力
3.社会发展的概念及其指标
4.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
六、社会控制与社会变革
1.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
2.社会控制的手段和机构
3.社会变革的概念和类型
4.社会变革的影响因素和路径
七、社会学应用
1.社会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2.社会学在政府和社会管理中的应用
3.社会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4.社会学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八、社会学的发展与前沿研究领域
1.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2.国内外著名社会学家及其代表作品
3.社会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及热点问题
以上就是社会学概论的总复习重点。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复习,适当做题、讨论和总结,加深对社会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总结重难点,理清知识框架,注重综合性复习和运用,有助于对社会学概论的学习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首先,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要求他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和本领等;其次表现在个体要建立和处理种种新的人际关系;第三,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个体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第四章《社会角色》
一、理解基本概念——社会角色、先赋角色、自致角色、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二)了解角色失调现象有哪几种情形?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四种。
1、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和新旧角色冲突三种情况。
角色内冲突又有三种情况:(1)角色紧张:(2)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3)在单一的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
2、角色不清:
3、了解角色中断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解决?如何解决因准备不足而产生的角色中断现象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角色承担者个人来说,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设计,应该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相继承担那些角色的特点,并为未来的角色做些准备工作。(2)从家长来说,应注意对子女的成长进行指导。(3)从社会来说,应加强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培养、培训和咨询工作。如我国有些机构开设婚前培训班、家政学校、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4、了解角色失败的几种情形,正确认识角色失败。
第五章社会群体
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要理解和掌握社会群体的特征,了解其分类情况(P149)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以及形成条件(P159…160)
它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小,人数少; 2、面对面的互动,人际关系亲密;
3、感情色彩浓厚,非正式控制;
4、目标一致,聚合力强;
5、成员难以替代
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条件:
第一,活动空间接近;第二,接触时间长;第三,成员间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过多的约束;第四,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四、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P165)
五、了解家庭的几种形式和特征、家庭的结构类型以及家庭的功能
(一)家庭的几种形式:
1、血缘家庭……这是人类的第一个家庭形式,它产生于人类的蒙昧时代,是群婚制的早期阶段。其特征是,同辈份的男女互为夫妻。
2、普那路亚家庭……普那路亚是夏威夷语,意思是亲密的伴侣。普那路亚家庭是群婚制的最高发展阶段。它排除了同一血缘的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是一种非血亲家庭形式。
3、对偶家庭……
4、一夫一妻制家庭……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后一种家庭形式。
(二)家庭的类型——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构成,表现为不同的家庭类型。
1、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认为,这种家庭形式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这是中国家庭的主要类型。
2、扩大核心家庭。这是由核心家庭演变而来的直系双偶家庭,也有人称之为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这是一种多代多偶家庭。
4、其他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