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2)为天下唱:。

(3)固以怪之矣:。

(4)将军身被坚执锐:。

2.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今亡.亦死:。

(2)等.死,死国可乎:。

(3)楚人怜.之:。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5)夜篝火
..:。

(6)卒中往往
..语:。

(7)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8)比.至陈:。

(9)号令召三老、豪杰
..与皆来会计事:。

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失期,法.皆斩()
(2)上使外.将兵()
(3)此教我先威.众耳()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5)置人所罾.鱼腹中()
(6)陈胜王.()
(7)夜.篝火()
(8)狐.鸣呼曰()
(9)皆指目
..陈胜()
(10)功.宜为王()
(11)固以怪.之矣()
(12)忿恚
..尉()
(13)将军身被坚.执锐.()
4.翻译下列句子。

(1)苟富贵,无相忘。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答案】(1)“適”通“谪”,强迫去守边(2)“唱”通“倡”,首发(3)“以”通“已”,已经(4)“被”通“披”,穿
【解析】此题考查通假字。

辨析古文中的通假字一般有三种方法,即字义分析法、字音分析法、字形分析法。

字义分析法即通假字乙与被通假字甲(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

如果将乙的意思代入句中,句意不通,而用甲的意思来解释,句子通顺,一般来说,我们就可以认为乙通甲。

字音分析法即乙与甲在读音上的联系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同音通假,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反”通“返”,读音相同;二是近音通假,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通“无”,读音相近。

字形分析法即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旁,或是本字的声旁,或者本字是通假字的声旁。

如《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旁。

解答此题可根据这三种判断方法进行作答。

2.【答案】(1)古义:逃走。

今义:多指死(2)古义:同样。

今义:多指等候,等到(3)古义:爱戴。

今义:怜悯(4)古义:私自、偷看。

今义:隔阂,隔开(5)古义:用笼罩着火。

今义: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6)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7)古义:十分之六七。

今义:十六或十七,表约数(8)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9)古义:这里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解析】此题考查古今异义。

解答此题,学生应熟悉古今异义的常见词义变化类型,即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程度变化、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等。

具体作答时,还要结合课下注释和语句环境进行具体分析。

3.【答案】(1)名词用作状语,按照法律(2)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在外面(3)名词用作动词,威服(4)名词用作状语,用朱砂(5)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6)名词用作动词,称王(7)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8)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9)名词用作动词,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10)名词用作状语,按照功劳(1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对……感到奇怪(1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13)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武器
4.【答案】(1)如果有朝一日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

(2)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如今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4)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装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5)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算了,死就要做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作答此题,要仔细阅读原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具体翻译时,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即特殊句式等。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二、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文】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文】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辍.耕之垄上:
(2)比.至陈:
(3)小惠未偏.:
(4)必以信.:
6.翻译下列句子。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辍耕之.垄上肉食者谋之.
B.杀之以.应陈涉可以.一战
C.陈涉乃.立为王乃.入见
D.皆刑其.长吏公问其.故
8.“中国成语,自成语境。

”请分别写—个出自(甲)(乙)文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1)(甲)文:
(2)(乙)文:
9.(甲)文中陈涉最终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你认为陈步起义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10.(乙)文中,战前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鲁庄公的哪一个回答才得到了曹刿的认可(用原句回答)?在曹刿看来,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11.从陈涉起义成功的原因和曹刿的政治远见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呢?请简要谈谈。

5.【答案】停止等到“徧”:同“遍”实情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注意“徧”的通假。

6.【答案】(1)于是冒充称自己为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顺应民意(2)小小的信用不足以相信,神灵不会赐福(指保佑)的。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7.【答案】C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解释出每一个字的具体含义A:之:到,往;代词,这件事。

B项:以:凭借;用来。

C:乃:于是,就。

D:其:他们的;其中的。

然后得出答案。

8.【答案】【甲文】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乙文】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丧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解析】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掌握,方法:从中找出成语,然后解释即可。

注意写成语时,写你最有把握街是正确的那一个。

9.【答案】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解析】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方法:注意关键词“起义的原因”“起义的口号”这是能够胜利的因素,顺应民意。

10.【答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人民拥戴或人和。

【解析】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方法:注意关键词“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写出了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取信于民。

11.【答案】必须取信于民,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解析】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方法:注意总结二者胜利的原因,共同点是,顺应民意,取信于民然后结合此观点谈自己的启示即可。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初,陈涉既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

妻之父亦往焉,陈王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

妻之父怒曰:“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

陈王跪谢,遂不为顾。

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王以朱防为中
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辄系而罪之。

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

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陈涉既.为王()(2)诸将徇.地至()
(3)为天下唱.()(4)皆指目
..陈胜()
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陈王以.众宾待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诸.故人皆自引去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C.不辞而.去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辄系而罪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14.翻译下列句子。

(1)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捕蛇者说》)
(3)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世家》)
15.陈胜当初为何能取得起义的胜利?“既为王”又为何失败?试结合课文《陈涉世家》和选文进行分析。

12.【答案】(1)已经。

(2)攻取。

(3)同“倡”,倡导。

(4)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熟读文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注意“唱”的通假。

13.【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A项,第一个“以”的意思是“用”,第二个“以”的意思是“因为”。

B项,第一个“诸”的意思是“众,各”,第二个“诸”的意思是“之于”C项,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修饰。

D项,都是人称代词。

14.【答案】(1)客人在宫中出入越来越随便,(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事。

(2)(献蛇)回来就可以很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

(3)将军您身穿着战甲,手拿着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第一句注意“愈益”“舒”“故”,第二句注意“退”“有”“齿”,第三句注意“被坚执锐”“伐”“王”等的翻译。

15.【答案】胜利原因:(1)有抱负和反抗精神;(2)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3)充分的准备等。

失败原因:(1)居功自傲,脱离群众;(2)不公正执法;(3)听信谗言等。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答此题,需联系课文《陈涉世家》。

从课文中我们可以得出陈胜具有领导才能和远大的抱负,并有充分的准备等。

从本文“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能看出陈胜脱离群众,从“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辄系而罪之”可以看出陈胜处事不公,最终众叛亲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