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唐物语_中的王昭君故事在日本的演变_郑新超
王昭君人物形象的发展流变
关于王昭君人物形象的发展流变探讨“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昭君和番也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王昭君(约前52年—约15年)对汉匈和亲,包括她的子孙辈对战争的平息或缓解,对发展农牧业生产,对构建民族和谐方面所作的历史贡献,名垂千古,两千年来,经过许许多多戏曲家、小说家、诗人的不断生发改造,昭君具有了多重面目,下面就举例分析有关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相关记载,通过其流变来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
一关于昭君出生的记载王昭君到底出生在什么地方?史书上记载出处较多,民间传说更是莫衷一是,有兴山说、秭归说、巴东说、巫山说,等等。
(一)巴东说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两岸,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连宜昌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交建始、重庆、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
在唐代白居易(772-846)《过昭君村》中有说:“竟埋代北骨,不返巴东魂。
”(二)巫山说巫山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处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北门户”之称。
地跨长江巫峡两岸,东邻湖北巴东,南连湖北建始,西抵奉节,北依巫溪。
唐刘禹锡(772-842)《竹枝词》云:“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中踏青来。
”其中永安宫即故址在今重庆奉节县城内,公元222年,蜀先主刘备自猇亭战败后,驻军白帝城,建此宫,次年卒于此。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公元766年暮春,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游历夔州时作乐府诗《负薪行》,此为末尾两句,句中所提巫山昭君村,坐落在巫山旧县城西北高唐村,具体位臵是王家老屋场。
在古代,高唐村一带又名阳台山。
据《元统志》记载:“阳台山在夔州府巫山县治北,上有云阳台遗址。
”另据光绪《巫山县志》记述:“(阳台山)林木繁荫,春夏会,鸟语花香,诗人骚客,游览其间,朝而往,暮而归,诚胜地也。
王昭君西域的使者唐朝的民族英雄
王昭君西域的使者唐朝的民族英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为了维护边疆安全和拓展国家疆土,唐朝采取了外娶公主的方式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其中,王昭君作为西域公主的使者,以其卓越的才智和勇敢的精神,成为唐朝的民族英雄。
本文将从王昭君的背景、其在西域的使命以及其对唐朝的贡献三个层面来探讨她在唐朝历史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王昭君的背景。
王昭君是唐朝宰相王绪之女,她在公主选秀中脱颖而出,被选为西域公主。
作为唐朝的使者,她的责任重大,不仅代表着皇帝的意志,也代表着唐朝的威严和实力。
因此,王昭君在西域的表现关系到唐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也影响着唐朝的荣誉和声誉。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王昭君在西域的使命。
作为唐朝的使者,王昭君需要传递皇帝的诏令和政策,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维护边疆稳定。
她需要进行各种外交活动,如签订条约、商讨贸易事宜等。
与此同时,王昭君还需要了解西域的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等,以更好地与西域各国进行交流。
她还要处理各种困难和挑战,如处理外交纠纷、解决国内争端等。
王昭君在西域的使命并非易事,但她以其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履行了使者的职责。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王昭君对唐朝的贡献。
王昭君通过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和互动,加强了唐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保障了边疆的安全。
她还积极推动了西域文化与唐朝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发展。
同时,王昭君还为唐朝拓展了国内外贸易,使得唐朝的疆域和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她的努力和贡献,唐朝在西域地区的影响力得到了巩固和扩大。
综上所述,王昭君作为西域的使者,以其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成为了唐朝的民族英雄。
她在西域展示了唐朝的威严和实力,为唐朝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保障了边疆安全,拓展了国内外贸易,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互通。
她的贡献不仅使唐朝在西域地区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因此,王昭君是唐朝历史中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她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戏剧史上昭君形象的演变及启示
戏剧史上昭君形象的演变及启示
高玲
【期刊名称】《新余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12)001
【摘要】作为历史人物的王昭君,她的形象不断出现在剧作家笔下,但她的文学形象,在不同作家如古代戏剧家和20世纪的郭沫若、曹禺的笔下,却是不尽相同的,而且还经历了一个明晰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投射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秩序中的地位和精神构成的变化,透露着创作主体个人及其所代表的群体对现实和未来的诉求与想象.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高玲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戏剧史上昭君形象的演变及启示 [J], 高玲
2.中国戏剧史上女性形象的发展 [J], 张锡梅
3.含泪的蔷薇--中西戏剧史上赵五娘和美狄亚形象之比较 [J], 陈婧
4.《西京杂记》及前代昭君形象演变研究 [J], 孙竹;
5.昭君形象演变的历时性考察 [J], 刘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昭君和番的故事
王昭君和番的故事王昭君也为王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本来是汉元帝后宫不被宠幸的妃子,后为汉朝公主出塞和亲,换来了两个民族长达数十年的和平。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王昭君和番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昭君和番的故事王昭君所嫁之人是匈奴的单于呼韩邪,当时呼韩邪为匈奴单于时,匈奴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在整顿内部的时候,呼韩邪被他的哥哥大败,便将部队迁往长城外。
与中原靠近的呼韩邪便向汉朝投递称臣之书,以表称臣之意,年年向汉朝进贡,曾经三次进皇宫请好。
于是有一次呼韩邪表明娶汉人之女为妻,以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融合,汉元帝对和平相处的模式很满意,于是想着哪个公主相嫁或王公贵族之女出塞和亲,但是塞外乃是荒凉之地,无人愿意,便只能问王昭君等后宫之人。
王昭君知道后表明愿意出塞和亲,而呼韩邪见昭君之美貌,认为汉元帝很是重视他们这次和亲,便许下诺言,不再犯中原,于是王昭君便随呼韩邪回到匈奴之地,且呼韩邪在汉朝的援军帮助下控制了整个匈奴。
王昭君主动提出出塞和亲之意是很难得,更难得的是出塞的王昭君以和平之意劝说呼韩邪友好交国,将中原文化和先进制度带到落后的匈奴地区,不仅增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团结融合,还带动匈奴文化的发展,使其呈现欣欣向荣的和平之象。
王昭君的传奇故事王昭君的母亲怀她的时候年岁已高,传说她母亲曾入庙求签,当晚便梦见一轮明月投入她的怀中,因此王昭君便有皓月之称,集月色之柔美,便出落的如此美丽。
“沉鱼落雁”中“落雁”之称便是形容王昭君的,传说王昭君随同单于呼韩邪出塞那天,百姓围在街道两边,就为一睹昭君容颜,皆感叹美人即将远离故土伴随年老的单于,甚是可惜。
前往匈奴之路,黄沙滚滚,昭君见中原离自己越来越远,便心生哀伤之情,难以平复,便拿出琵琶,抚琴而奏,一曲《出塞》甚是悲壮。
此时南非的大雁听到此乐,看到奏乐之人如此美貌,一时之间忘记挥动翅膀,掉落下来。
也有传说王昭君原是仙女,她来匈奴就是为了平定内乱,昭君和呼韩邪到河边,却见飞沙走石,狂风怒作,昭君抚琴一把顿时白云缭绕,万物复苏,青山绿水皆复苏,甚是生机勃勃。
日本五山文学中王昭君与杨贵妃意象的解读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外国文艺
日本五山文学中王昭君与杨贵妃意象的解读
姚晶晶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摘 要院汉朝和唐朝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经典女性形象代表包括了汉代的王昭君与唐代
的杨贵妃。本文主要考察王昭君与杨贵妃文学形象在日本五山文学作品中的传播情况。从历史人物王昭君和杨贵妃出发,
说明相关日本文学作品和创作主体,分析日本中世汉文学代表作描写王昭君和杨贵妃意象的诗文以及文学解读,进一步
阐释我国汉唐时代女性形象代表—— —王昭君与杨贵妃在日本五山文学中的存在意义与独特体现。
关键词院日本五山文学;王昭君;杨贵妃
中图分类号:I31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32-0061-03
, 身来华游历、诗文唱和创作等辑成书册,极大地发扬日本汉文 学。中世时期的文论家多出身于佛门,佛学思括禅宗事务等仪式文书,还
包含僧侣游历山川名胜或谈论历史人物等。于是,在日本中世时
期的五山诗僧创作中能寻找到我国汉代王昭君与唐朝杨贵妃的
芳迹。
二、日本的五山文学
61
外国文艺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2018-11
相比“竹”、“佛事”、“行旅”、“将军”、“咏史”等辑名,而以特定的
《五山文学全集》第一卷中收录《旱霖集》,其中有一首描写
人物命名的仅此一例,足见我国王昭君形象在日本诗文中的独 王昭君与杨贵妃的诗作《画海棠花》。
特性。这不仅反映出日本文人雅士对昭君典故的真实理解,更昭
,
一、引言
汉朝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盛世,四百年的历史发展不仅对我
王昭君变文
已伏誅,願入朝見。』竟寧元年,單于復入朝,禮賜如初,加衣服錦帛絮,
皆倍於黃龍時。單于自言願漢氏以自親。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
單于。單于驩喜,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備塞吏
21卒,以休天子人民。」
甫《漢書》疛這三段記載,我們匑以知曉:漢,當時札為,奴騷動而煩憂,呼韓邪單于又旰請求和親之意,故漢元帝便將徍宮宮女賜給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相當滿意,並「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肏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備塞即卒,以休天子人民」,此徍,奴三世不為邊患。
7
敦煌學專題 高恩雅 9244701 單于死徍,又作了復株絫鞮單于疛閼氏。故事情節相當簡單,甫此匑大致勾勒,東漢初年時昭君和親故事疛初,陎貌。
宣哀帝之命,自當稱名以祭,這明是以昭軍二字為名。昭軍二字凡十一見,
「君」皆作「軍」,中間說道,「墳高數尺號青塚,還道軍人為立名」,可
6證「軍」字絕非筆誤。
甫此匑知「昭軍」等却於「昭君」,而非筆誤。匜外新疆庫車疛昭君墓確實題為「昭軍之墓」,匑見「昭軍」在唐,是常用而敧遍之稱謂。這種現象疛匑能解釋是,「軍」、「君」二,在當時為互通,。
對於忠君愛國,世俗變文同正統文學一樣,也持肯定、頌揚態度。〈王昭
君變文〉敘述昭君不幸命運時,突出的是其眷念家國的赤子之心。……昭
君的家國之思,成為其悲劇命運的核心內容。變文重新安排她以因此而憂
18傷致死的結局,使其悲劇性更深刻,深化了愛國主題。
三、關於昭君故事之其他文獻
李白〈王昭君〉,「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劉大杰又說:「這些變文,直接影霻徍,疛彈詞寶卷一類疛民間文學,却時
5對於,、元疛孔說戲旮,也給予間接疛影霻。」既然如此,變文便旰其探討研究之價值。本論文便是要就昭君故事疛版本問題為其关入點,以〈王昭君變文〉原文與相關匞書著作互証對照,試論王昭君疛故事演變過程。
王昭君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王昭君名人故事研究报告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的名字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非常有名。
以下是关于王昭君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王昭君,本名王美人,高丽国(现在的朝鲜半岛)人,生活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据记载,王昭君是高丽国的一位贵族女子,身材娇小,容貌美丽,而且聪明伶俐。
西汉刘邦起兵推翻秦朝后,将高丽国囚禁在长安。
王昭君的美貌引起了刘邦的注意,他决定将她纳为自己的妃子。
尽管她从一开始就抗议要回高丽国,但她最终被迫留在了中国。
在中国,王昭君渐渐被人们所知,人们对她的美貌和传说经常传颂。
王昭君之美被形容为“飞黄腾达”的故事流传至今。
相传,王昭君在长安的陶器店里争取到了做唐三彩瓷器的机会。
她以自己的美貌和灵巧手艺征服了工匠们,并且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红色釉料,使她的作品比其他人更加独特和精美。
这些优秀的作品引起了汉武帝刘彻的注意,他用茶色的漆来涂抹这些作品,使他们更加精美。
当王昭君的作品进入宫中时,汉武帝被她的美貌和技艺深深吸引,他决定将她纳为自己的妃子。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王昭君的美丽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她通过努力工作和天赋获得成功的愿景。
此外,王昭君的故事还与爱情有关。
王昭君被迫留在中国后,刘邦死后,王昭君进宫与昭君传说的成为汉武帝的爱妃。
然而,汉武帝不满足于王昭君一人,他后来又宠幸了其他妃嫔,并且对王昭君变得冷淡。
相传,王昭君非常思念她的家乡,每次回忆起高丽国的美好时光,她就会流泪。
根据《汉书》的记载,王昭君在追求哲学上也非常有才华,她经常引用佛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寄托和情感。
王昭君的故事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她的美丽,才华和不幸的遭遇使她成为一个永恒的传说,也让她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
她的名字经常被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也经常被提及在音乐,电影和戏剧中。
她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权力和政治的关系。
总结来说,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她的美貌和才华使她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象征。
唐宋诗词中的王昭君艺术形象分析
论唐宋诗词中的王昭君形象[摘要]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唐宋诗词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昭君出塞故事的发展历程,着重讨论了唐宋诗词中的王昭君形象,从多角度的体现了昭君的两个主要形象悲剧形象和勇敢坚强敢于追求的妇女形象,同时还探讨了唐宋文人在塑造昭君形象中的差异。
[关键词] 王昭君悲剧爱国怀才不遇发生于西汉元帝时代的昭君出塞故事在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而定型于晋代之后,更加广泛而强烈地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关注,西晋之后的每一个时代中总会有以昭君为题材的诗词的出现,这也就极大的丰富了中国诗词宝库的内容。
唐宋文人的昭君诗词作,犹如一幅连缀而成的昭君出塞历史图画,以其各不同的人文视角展示出历史与现实碰撞对文人心灵的情感冲击,反映出特有的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与情感心态。
这里我们主要通过唐宋诗词对昭君的吟咏,去走近昭君,感受昭君。
一、昭君出塞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唐宋以前咏昭君的主题情感梳理在探索唐宋文人的昭君形象之前,先对于昭君出塞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唐宋以前咏昭君的主题情感作一梳理。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最早记载昭君史实的是《汗书。
元帝纪》,原文如下: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汗邪单于来朝。
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辛,呼汗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蹶氏。
”(《元帝纪》)自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笔下的王昭君自伤自悼,柔弱无助,完全是一个被当作牺牲品的弱女子形象,例如现存最早的咏昭君诗的石崇的《王昭君》诗中的昭君充满了对嫁与胡人的悲叹,自伤已不是昔日之“匣中玉”,沈约《昭君辞》“日见奇沙起,稍觉转蓬多。
胡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多描写起瘦、残妆、啼泪、细腰表现其远嫁的悲切,哀惋。
在他们的笔下奠定了王昭君泪别汉府的形象,出塞时王昭君“哭涕之”的胶弱女子形象。
诗人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气氛的渲染来传达昭君的内心感受,长途跋涉的艰辛,风霜沙尘的凄厉。
王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的故事王昭君,姓王,单名一个“嫱”(音qiáng),“昭君”是她的字,南郡(今天的湖北省)人。
王嫱女士本是良家妇女,假使没有后来的故事,原本应该自然长大,嫁人,生孩子,然后死去,像一棵小草一样,不可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
故事偏偏就发生了,王昭君女士就因此出名。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
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
呼韩邪和大臣商量结果,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
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
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
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
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
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即位,就是汉元帝。
没几年,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
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打败了郅支单于,把郅支单于杀了。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
公元前33 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
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
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
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
有个宫女叫王嫱,也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
为了自己的终身,她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管事的大臣正在为没人应征焦急,听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
王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的故事简介王昭君,又称昭君(公元前52年-公元20年),北海郡琅邪(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美女。
王昭君以其出众的美貌和才华而闻名于世,她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颂。
出生和早年经历王昭君生于公元前52年,出生在北海郡琅邪,是当地一个富裕商人的女儿。
从小,王昭君就展现出了非凡的美貌和聪明才智,因此受到了父母的宠爱。
在那个时代,美女往往能够成为富贵人家的妻子或者宫廷的宠妃。
王昭君的美貌引起了当地豪门的注意,相继有几个富商向她的父母提亲。
然而,王昭君并不愿意嫁给他们,她渴望的是一个更高的境界。
遇见汉昭帝公元前33年,王昭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见了当时的汉昭帝刘弗陵。
刘弗陵被王昭君的美貌所吸引,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昭君和刘弗陵的相遇给了她一个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她毅然决定嫁给刘弗陵,成为皇后。
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成为皇帝的亲近人,拥有无限的权势和地位。
成为皇后公元前32年,王昭君和刘弗陵成为了夫妻。
作为皇后,王昭君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能力。
她协助丈夫管理国家事务,对于政治经济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并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昭君的美貌和聪明才智让她备受刘弗陵的宠幸,成为他最得意的妻子。
拥有皇后的地位,加上她的美貌,使得王昭君成为了当时最受瞩目的女性。
远嫁匈奴然而,命运对王昭君来说并非一帆风顺。
公元前33年,中国与匈奴之间达成和平协议。
作为和平的象征,王昭君被送到匈奴作为贡品。
王昭君的离开对刘弗陵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他为了保护她不受伤害,便决定将她远嫁匈奴。
这无疑是一个噩耗对王昭君和她的家人来说,但她并没有就此消沉。
在匈奴,王昭君遇到了匈奴首领单于,由于她的美貌和聪明才智,她很快就成为了单于的宠妃。
在匈奴的岁月里,王昭君再一次展现出她的非凡能力,为匈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返回中原公元20年,汉昭帝离世,王昭君终于得到了返回中原的机会。
她返回了中国,然而她再次面临一场痛苦的抉择,是留在中原还是回到匈奴。
《王昭君变文》中昭君故事与历史真实故事比较
《王昭君变文》中昭君故事与历史真实故事比较作者:刘梦爽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5期摘要: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各地流传已久,历来吟咏昭君的文学作品也是层出不穷。
昭君故事的流传和演变在敦煌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王昭君变文》是敦煌变文中的典型代表,颇具敦煌文学特色,反映了唐代民间文人对昭君故事的加工与再创造。
《汉书》和《后汉书》中对昭君故事均有记载且相对真实,文章通过昭君身份、昭君出塞原因、昭君结局和单于形象四个方面,充分结合两部史书中对昭君出塞的记载,多角度地阐述了变文中昭君故事和历史上真实的昭君故事之间的不同。
关键词:《王昭君变文》;昭君故事;敦煌文学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在《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中均有记载。
唐人根据正史、野史、文人诗及民间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出了以《王昭君变文》为代表的敦煌昭君作品。
《王昭君变文》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因变文中有“上卷立铺毕,此入下卷”之语,可知此变文分为上下两卷,但上卷残缺较多,对于王昭君出塞前的情况以及来匈奴的过程便不得而知。
作为叙事文学作品,《王昭君变文》虽在很大程度上遵循史实,自然也有虚构的成分在,变文中的昭君故事和历史上真实的昭君故事(注:此处的历史真实故事以正史《汉书》和《后汉书》为依据)也存在一些差距,现将所发现差距总结归纳如下:一、昭君身份王昭君的身份本没有太多疑点,多部史书中均有记载,且说法基本统一。
《汉书·元帝纪》中载“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阙氏”,《汉书·匈奴传》中载“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后汉书·南匈奴传》中也有记载曰:“昭君字嫱,南郡人也。
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根据这些记载可基本确定,昭君是以良家子身份被选入掖庭,后以宫女身份被赐于单于的,后世的文学作品也基本沿袭这一说法。
王昭君历史资料
王昭君历史资料远嫁单于黯然神伤,子成就匈奴帝国.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长江三峡一个叫秭归的地方,这里江水湍急,日夜咆哮,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战国时这里曾出过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王昭君出生时正值汉朝的辉煌盛世,百姓丰衣足食,但秭归这里比较荒僻,王昭君的父亲,带着两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种小得可怜的几块山坡地,种些杂粮维持生计,过着勉强温饱的艰苦生活。
有时还要替溯江而上的船只拉纤贴补家用。
生活虽然清苦,但全家和乐,与世无争,更重要的是能够始终保持先人的传统,没有忘记他们也曾是受人尊敬的诗礼门第。
王昭君有一个哥哥叫王新,有一个弟弟叫王飒,出力的活儿轮不到她,她除了跟着母亲娴习女红之外,更在父亲的督促下读书习字,虽然生长在穷乡僻壤,却饶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年当二八,仿如空谷幽兰,自然被选入宫。
从全国各地挑选入宫的美女数以千计,皇帝无法一一见面,首先由画工毛延寿各画肖像一幅呈奉御览。
出身富贵人家,或京城有亲友支援的,莫不运用各种方式贿赂画工,惟独王昭君家境寒素,更自恃美冠群芳,既无力贿赂,也不屑于欺瞒天子,使毛延寿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画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颊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痣,等到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画像时,嫌恶之余,更以为她是个不实在的女人,因此,五年过去了,她仍是个待诏的宫女身份。
五年的时间不算短,王昭君除了担负一些宫中的轻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来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研习音律与绘画,不断充实自己,磨练自己。
然而午夜梦回,不免倍感凄清与孤寂,花样的年华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又如何上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王昭君无声无息地打发着漫漫的长夜和日复一日的白昼,意志消沉,“自叹人生皆有定”。
然而,事实上命运总是在“有定”中包含着“无定”,汉元帝竟宁元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朝觐,王昭君的命运无意间起了突破性的变化。
中日王昭君故事中的通俗文艺思想
作者: 阿部泰记[日本】
作者机构: 山口大学东亚研究科,日本山口753—8511
出版物刊名: 三峡论坛
页码: 32-3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王昭君 日本物语 日本汉诗 中日比较
摘要:中国的王昭君故事,开始在《汉书》记载,但没有描写王昭君出嫁胡国的心情。
日本王昭君故事,都是根据中国六朝以前的文献和日本汉诗和歌推衍而成。
有些故事表现汉帝对昭君的爱情,比较注意刻画出塞前后王昭君与汉帝的心理,渲染了一种悲情。
在通俗文艺里,王昭君的形象,在中国唐代以后从怨妇的形象渐渐发展到节妇的形象;在日本仍然保持着六朝以前的怨妇形象,但有些作品强调君王对后妃的爱情,创作出君王的英雄形象。
王昭君的一生历史故事
王昭君的一生历史故事如果将王昭君比作具有“落雁”美貌的女子,那不如将她比作沙漠中的一颗耐旱而茁壮的野草。
在中国王昭君除了是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四大美女文明之外,它让中国人民数千年来永记于心的就是她和亲出塞的故事了。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王昭君的一生历史故事,供大家参考选择。
王昭君的一生历史故事如果将王昭君比作具有“落雁”美貌的女子,那不如将她比作沙漠中的一颗耐旱而茁壮的野草。
在中国王昭君除了是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四大美女文明之外,它让中国人民数千年来永记于心的就是她和亲出塞的故事了。
传说王昭君是西汉时期的一个有着绝世才貌的女子,她的美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
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
但是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些破绽。
昭君便无缘面君。
而汉元帝自然也不知道自己的宫中有一个如此美貌的才女。
王昭君的一生历史故事公元前35年,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匈奴,他三次到长安朝见元帝,并且提出愿与汉室结亲臣服之议,以结永久之好。
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但是后宫的女子听说要到哪里边远的匈奴就纷纷退缩了。
唯有昭君,神色自若的提出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后宫的执事们本来还担心没有人愿意去,看见昭君愿意自动前往,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把她赐给匈奴王韩邪了。
公元前3年,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
传说这一路上,马嘶雁鸣,摧人心魂;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从此定居在匈奴。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6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她还把汉朝先进的农耕术带给了匈奴百姓,使他们可以生产自己的粮食和农具。
她也把汉族的文化教给了百姓,而且在她的教化引领下,匈奴人口越来越兴旺。
历史真实与人们视野中的历史——昭君故事流传和演变过程的另一种思考
Different Viewpoints Concerning the Popularity and Evolution of Zhaojun~ Tale
作者: 郝艳华
作者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天津300074
出版物刊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31-134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2期
主题词: 昭君故事;历史流变;历史真实
摘要:昭君故事从《汉书》史录开始,经汉唐至元明,再由清代至20世纪70年代曹禺的同
名剧作,昭君其人其事几经演变。
2000多年间,无数文人学者透过自己的视野描摹、演绎着昭
君故事,同时也改造着昭君其人其事。
整体考察昭君故事的流变,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的真实
是如何透过人们的视野与当下相纠结。
真实的历史是存在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再现于人们
视野中的历史却变动不居。
《源氏物语》中“唐”与“和”的共存与对照
《源⽒物语》中“唐”与“和”的共存与对照
《源⽒物语》中“唐”与“和”的共存与对照
孟娟
【期刊名称】《剑南⽂学(经典阅读)》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源⽒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部长篇⼩说,在⽇本被称为古典⽂学的泰⽃。
本⽂以唐物为参照物,将“和”与“唐”进⾏多重对照,揭⽰“唐⽂化”、“和⽂化”在⽇本审美意识之中的不同内涵。
【总页数】1页(50-50)
【关键词】源⽒物语;唐物;唐风⽂化;国风⽂化
【作者】孟娟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学⽂学院,辽宁⼤连116081
【正⽂语种】中⽂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献】
1.异彩纷呈的物语世界(13)渡唐和转世的物语——はままつちゅうなごん『浜松中納⾔物語』 [J], 於国瑛
2.“唐”的变奏评《永远的『唐⼟』——⽇本平安朝物语⽂学的中国叙述》 [J], 张龙妹
3.《唐物语》中的王昭君故事在⽇本的演变 [J], 郑新超; 岩⼭泰三
4.异域空间下李杨爱情故事的嬗变与书写——以《唐物语》第⼗⼋章的受容为中⼼ [J], 王川; 倪婷婷
5.《唐物语》对朱买⾂故事的摄取与创新 [J], 王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书的记载可知 , 它们都围绕 “ 蛮夷” 或“ 胡人” 入京 而展开群臣 商 议 , 结 论 都 是 选 妃 下 嫁, 且皇帝让画 工描绘画像是在 胡 人 来 朝 , 群 臣 商 议 之 后。这 一 情 、 《 唐 物 语》 节在此后的 《 宇 津 保 物 语》 中也一脉相 承, 奠定了王昭君故事在日本流变的基调 。 综上可知 , 中日版 本 中 画 工 曲 笔 之 契 机 的 差 异 是由中 日 两 国 帝 王 与 后 宫 关 系 的 差 异 所 决 定 的 。 在中国的 《 西京杂记 》 中, 汉元帝为了选拔宠爱的后 妃而让画工 画 像 , 这 造 成 了 昭 君 的 失 幸, 皇帝被认 为是后宫 女 人 悲 剧 命 运 的 主 宰 者 。 而 在 日 本 流 传 的版本中 皇 帝 的 这 种 负 面 责 任 似 乎 被 弱 化 了 。 尤 、 《 今昔物语 集》 中, 由于群臣意 其是在 《 俊 赖 髓 脑》 见的介入 , 这种弱 化 倾 向 更 为 明 显 。 追 溯 日 本 十 一 世纪可知 , 当 时 正 值 摄 关 政 治 的 全 盛 期, 天皇必须 以摄关 家 族 之 女 为 重 。 三 田 村 雅 子 认 为 《 源氏物 语》 中桐壷 更 衣 的 悲 剧 “ 诠释了日本贵族社会的潜 规则 , 即: 帝王 的 爱 情 多 寡 要 视 女 人 的 出 身 或 家 庭 背景的优 劣 而 定 。 而 桐 壷 帝 对 铜 壶 更 衣 的 爱 则 是
边的森林 , 绵延不 绝 。 可 是 , 纵 使 天 天 饮 泣、 惆怅哀 “ 虽 知 世 间 多 磨 难, 怨又有何用 ? 正如 某 和 歌 所 云 , 。胡王 人生本无 常 , 却曾幻想借自己镜中之美貌” 虽然不解风 情 , 人 情 淡 薄, 但被她惹人垂爱的容貌 深深吸引 , 对 她 敬 慕 珍 爱 有 加。 然 而, 昭君自从离 别故土至 今 , 终 日 郁 郁 寡 欢, 以 泪 洗 面。 她 只 凭 镜
[ 7] 。《 唐 物 语》 君的事迹 ” 同《 俊 赖 髓 脑》 一 样, 叙事
。 故事中 , 为了犒赏“ 胡 人” 军 功, 天皇准予其
在七位后宫妃嫔中选 一 个 , 于是描绘她们的相貌让 他挑选 。 自此 , 为了下 嫁 妃 子 的 需 要 而 令 画 工 画 像 这一情节成 为 之 后 流 传 于 日 本 文 坛 的 昭 君 故 事 的 、 《 今昔物 雏形 。 此后 , 俊赖髓脑 》 2 世纪前半期的 《 1 语集 》 中首次真正 出 现 了 王 昭 君 故 事
西 施、 王 昭 君、 貂 蝉、 杨贵妃常被誉 众 所 周 知 , 为中国古代四大 美 女 。 在 日 本 古 典 文 学 中 , 杨贵妃 首屈一 指 , 其 地 位 令 其 她 三 位 美 女 望 尘 莫 及。 然 而, 王昭君的 传 奇 故 事 , 诸如《 源 氏 物 语》 的记载也 不少 , 甚至 可 与 杨 贵 妃 比 肩 。 在 众 多 版 本 中 , 最具 特色的当属 成 书 于 平 安 时 代 末 期 的 《 唐 物 语》 第二 。这 十五篇 《 王昭君被画工丑化远嫁胡王的故事》 个版本与中国古典原 著 相 比 , 诸多故事情节有所改 编 。 下面试分析其演 变 及 改 编 特 色 , 藉此探讨王昭 君故事在日本平安时代文学作品中的地位 。 现将昭君故事梗概援引如下 : 从前 , 汉元帝在位 时 , 后宫三千佳丽 之 中, 有个 宫女容貌极为出 众 名 叫 王 昭 君 。 很 多 宫 女 嫉 妒 她 , 唯恐她一旦得到 元 帝 宠 幸 , 自 己 将 备 受 冷 落。正 巧 此时胡王 来 和 亲 , 请 求 赏 赐 美 女。 后 宫 佳 丽 太 多, 元帝嫌亲自当面挑选 太 麻 烦 , 于是命令画工将她们 的容貌 画 下 来 , 按 画 像 选 拔。 或 许 受 什 么 人 指 使 吧, 王昭君的容貌 被 丑 化 而 被 迫 下 嫁 了 。 胡 王 得 此 绝世美女不禁狂 喜 , 一路敲锣打鼓高歌凯旋。而昭 君思念 故 国 的 泪 水 连 连 , 比路边草丛中的露水还 多; 与亲人故 友 离 别 的 叹 息 之 声 不 断 , 穿越广阔无
部分援 引 了 和 歌 中 的 记 载 , 采用了相同的表达手 法 。 由此可见 , 昭君故 事 在 当 时 日 本 社 会 以 和 歌 形 《 和 汉 朗 咏 集》 式广为流传 、 深 入 人 心。 此 外, 也收 录了 “ 王昭 君 ” 题 材 的 诗 句, 其中以白居易的“ 愁苦 ( 明 妃 曲) 辛勤憔悴尽 , 如 今 却 似 画 图 中” 影响最为 深远 。 这 些 诗 句 的 各 种 相 关 注 解 尤 为 耐 人 寻 味 。
[ 3]
更衣之所以受到其她 妃 嫔 的 迫 害 , 正是因为她出身 卑微却得到了帝王的 无 限 宠 爱 , 违背了当时贵族社 会的行为规 范 。 由 此 可 见 , 从《 宇 津 保 物 语》 到《 唐 , 日本 天 皇 之 所 以 没 有 为 选 宠 爱 后 妃 而 让 画 物语 》 工画像 , 是因为当时 的 日 本 天 皇 没 有 择 妃 而 宠 的 自 由, 这是平 安 时 代 日 本 宫 廷 的 真 实 写 照 。 此 外 , 这 《 唐物 语》 中 的 天 皇 存 在 感 最 弱, 甚 些文学作品 中 , 至不如胡王的形象生 动 , 更加凸显了天皇在当时日 本政坛中的弱势地位 。
o l . 1 4, N o . 4 V D e c ., 0 1 4 2
: / : / / o i 1 0. 1 3 9 6 0 . i s s n . 1 6 7 1 - 3 x d 7 5 3. 2 0 1 4. 0 4. 0 0 7 投稿网址 : h t t b . n i t . e d u . c n j p j
1] 3 3 - 4 0 。 中无暇之容姿 , 却不知人心之浑浊 [
一、 皇帝的立场
在中国流传 的 王 昭 君 故 事 中 “ 画 工 曲 笔” 堪称 逸话之核心 。 画工曲笔主 要 见 于 《 西京杂记》 与《 世 。据 《 西京杂 记》 说新语 》 记 载, 汉元帝后宫宫女众 多, 就让画 工 描 绘 其 相 貌 , 以 便 按 图 召 幸。 宫 女 中 姿色平庸的 , 都 向 画 工 行 贿, 唯有王昭君虽然相貌 出众 , 但她却 不 肯 苟 且 贿 赂 画 工 , 画工就把她的容 貌丑化了 。 后 来 , 匈 奴 来 朝 和 亲 求 美 人, 元帝就让 画像丑陋的王昭 君 充 当 出 行 。 召 见 之 后 , 见其美冠 汉宫 , 大吃 一 惊 , 极 为 后 悔。 但 王 昭 君 的 名 字 已 经 送往匈奴 , 不 好 中 途 更 改, 于 是 只 好 忍 痛 割 爱。 由 此可见 , 在中 国 原 著 中 , 汉元帝命画工描绘宫女画 像是在匈奴来求和亲之前 。
《 第1 等: 唐物语 》 中的王昭君故事在日本的演变 4 卷第 4 期 郑新超 ,
[ 2] 而在日本的 《 中有《 日本 国見在 書 目録》 西京
1 3
[ 6] 。 因 此, 对这一潜 规 则 的 极 大 冲 击 和 挑 战 ” 铜壶
杂记 》 和《 世说新语》 的 相 关 记 载。 可 见, 此二书其 时已然 传 入 日 本 。 此 后 的 文 学 作 品 中 对 “ 画工曲 唐物语 》 笔” 也偶有提及 。《 中也有对“ 画工曲笔” 情 节的刻画 , 但 较 中 国 原 著 情 节 有 所 变 化。 其 中, 差 异的焦点之 一 便 是 皇 帝 让 画 工 描 绘 宫 女 们 的 相 貌 是在胡王来朝和 亲 之 后 。 那 么 , 这一差异究竟始于 何时 ? 下文将 追 溯 日 本 先 行 文 学 作 品 来 探 寻 其 答 案。 在平安时代的文 学 作 品 中 , 对王昭君的题咏最 《 凌云 早出现在成 书 于 八 世 纪 前 期 的 勅 撰 三 诗 集 ( 、 《 、 《 ) 。主要是以诗歌的 文华秀 丽 集 》 经 国 集》 集》 。十世纪末期的 形式呈 现 , 并未提及“ 画 工 曲 笔” 《 宇津保物語 》 则围绕 “ 画工曲笔” 的 故 事 情 节, 改编 成了一个 全 新 的 故 事 。 但 故 事 中 所 描 述 的 妃 子 并 未指明 为 王 昭 君 。 然 而 , 其记载内容却颇具推 敲
“ ( 蛮夷之王 ” 胡王 ) 二、
《 俊赖髓脑 》 中, 有关王昭君的传说出自以下两 首和歌 。 “ みるたびにかが み の か げ の つ ら き か な か か らざりせば か か ら ま し や は ” ( 每次看到自己的镜 中容颜都感到无 比 痛 苦 啊 。 如 果 不 是 这 么 美 丽 , 就 ) 不会沦落于这般境地了吧 。 ( 《 後拾遺和歌集 》 雑三 一 0 一九 懐円 ) “ なげきこし 道 の 露 に も ま さ り け り な れ に し さとをこふ る 涙 は ” ( 我思恋久居的故国而流下的 ) 泪水 , 比叹息而来时沿途草丛中的露水还要多 。 ( 《 後拾遺和歌集 》 雑三 一 0 一七 赤染衛門 ) 在《 唐物语 》 中, 歌咏王昭君的和歌“ 虽知世间 多磨难 , 人生本无常 , 却曾妄想凭镜中之美貌” 是基 于“ 懐円歌 ” 写 就 的, 叙述部分“ 昭君思乡之泪比路 边草丛的露水还多 ; 与亲人故土的离愁别绪绵延不 绝, 越过草木 繁 茂 的 森 林 , 直 到 远 方” 则是基于“ 赤 染衛門歌 ” 创作而成 。 小 峯 和 明 认 为 《 唐物语》 的这 种表达手法 , 是“ 借歌咏王昭君的和歌来讲述王昭
《 中的王昭君故事在日本的演变 唐物语 》
岩山泰三2 郑新超1,
( )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山东大学翻译学院 , 江苏 南通 , 山东 威海 , 1. 2 6 0 1 9; 2. 6 4 2 0 9 2 2
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中也 广 为 演 绎 和 流 传 。 成 书 于 平 安 时 代 摘 要: 王昭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 妇孺皆知 , , 末期的 《 唐物语 》 第二十五篇就是王昭君故事在日本演变的产物 。 昭君故事中最 核 心 的 要 素 当 属 “ 画工曲笔” 这一 要素在 《 唐物语 》 中也有所体现 。 但是 , 在画工曲笔的契机和缘由 , 帝王与昭君 及 后 宫 嫔 妃 间 感 情 纠 葛 的 细 腻 描 摹 , 以及昭君悲剧产生的根源等三个方面与中国原著的 焦 点 截 然 不 同 。 王 昭 君 故 事 在 日 本 的 演 变 反 映 了 日 本 天 皇 与 后宫关系与中国的迥异 。 它融入了浓郁的日本本土文 化 色 彩 , 为 我 们 体 悟 两 国 风 土 人 情 的 差 异、 把握日本文化提 供了一种借鉴和思考 。 关键词 : 唐物语 ; 王昭君故事 ; 画工曲笔 ; 天皇与后宫 ; 浑浊之心 中图分类号 : I 2 0 7.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