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吼不叫的教育孩子
停止对孩子吼叫课后心得
![停止对孩子吼叫课后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cdd06c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f.png)
停止对孩子吼叫课后心得
停止对孩子吼叫,因为吼叫对没有任何意义。
当父母大发脾气的时候,通常孩子只会害怕,心想不要打我、不要打我。
除了恐惧你说的话一个字没听进去。
而且吼叫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没有自控力,孩子不会自己判断事情对错,而是根据你发脾气的程度判断这个事可以做或者不能做。
比如,我小时候,妈妈就经常发脾气,后来小小的我就总结出一个规律。
一次我和同学想去另一个同学家玩,她说,不行妈妈不让我去。
我说我去试试。
因为我可以试探妈妈,通过试探底线,看她发脾气程度我就知道我能不能去。
如果妈妈大吼,态度坚决,很气愤。
那是不行的。
这就证明,事情很严重。
如果妈妈只是碎碎念,别去,不行去。
这样的程度没关系,就证明我可以去。
去了她也不会说什么。
你看,我就是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不会自己决定要不要去,必须要看妈妈脸色才知道是对是错。
吼叫对待孩子还会让孩子要么胆小,要么叛逆。
以我自己为例,我属于后者,到了青春期,我开始叛逆,用自己的力量反抗妈妈。
她觉得原来我特别乖,突然间就“不听话”了。
而事实上只是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有能力反抗了。
她再说我,吼我,我就直接摔门就走。
回到屋里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看小说,画画。
我有自己的调节方式。
而妈妈自己却气得直跳脚。
这个时候就是我心里暗喜的时刻,因为我不再怕她,还能把她气得不行。
这就是吼叫的方式让孩子叛逆。
所以,教育孩子不要吼叫,只会伤害到孩子,让孩子没有主见,而且要么胆小怯懦,要么叛逆处处和父母作对。
家长应该如何放低姿态教育孩子
![家长应该如何放低姿态教育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3a95d9da844769eae109ed18.png)
家长应该如何放低姿态教育孩子一:大吼大叫要摒弃很多爸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比嗓子。
如果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爸妈就喜欢对孩子大吼大叫,把孩子们吓的六神无主。
长此以往,孩子们变得战战兢兢,表面服帖,背地里其实是讨厌这样的父母的。
所以如果想好好管教孩子,那么爸妈就该好好管管自己的嗓子。
不要像喇叭一样朝孩子乱吼哦。
二:给孩子说明的时间孩子们并非圣贤,孰能无过。
所以在孩子犯错后,应该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动用武力。
三:让孩子感受到爱爸妈管教孩子,并不意味着就要以严厉为主。
通过爱来管教孩子会显得更加重要。
在与孩子交谈时,语气要柔和,而且眼睛中充满爱意的望着孩子。
有些孩子吃软不吃硬,如果爸妈老是给孩子脸色看,或许孩子就和你对着干了。
当然如果孩子实在是知错不改,那么爸妈就可以适当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但是要注意轻重。
四:尊重孩子,和孩子协商在遇到问题时,记得要和孩子洽谈协商。
不要去命令孩子做任何他们不愿意的事情。
把孩子们当做独立的个体,让孩子自己有发言权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加尊重父母。
五:在别人面前给孩子面子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不注意场合,不注意时间。
往往当着孩子的朋友或其他家长的面就劈头盖脸的责骂孩子,责骂孩子不成气,无能。
这样的责骂方式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孩子还会因为让他们在别人面前丢脸而记恨父母。
所以管教孩子记得要以‘关门’的形式进行。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他们也不会无理取闹。
所以爸妈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记得放下身段,尊重孩子,让孩子获得基本的平等。
教育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古有孟母三迁也是为了教育。
今天,有不少的父母在孩子快要长大的时候头痛孩子不好管,学习没兴趣,前途没希望,觉得自己运气不好。
并非一定要父母教给孩子什么,有时候孩子反而能教会父母不少知识,在育儿路上,本来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和孩子平等交流的前提,他们说话或做事时,很容易不自觉地自带“高高在上”的腔调。
不吼不叫的育儿话术
![不吼不叫的育儿话术](https://img.taocdn.com/s3/m/b31dff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6.png)
不吼不叫的育儿话术在育儿过程中,父母的沟通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吼叫式教育往往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而采用更为温和、尊重的言语来教育孩子,则能够建立起更为和谐的亲子关系。
1. 换位思考,体会孩子的感受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要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比如孩子犯了错误,可以说:“我知道你可能没有这样的意图,但是这样做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的话术不仅没有指责的语气,还鼓励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
2. 清晰表达期望和规则明确告诉孩子你的期望,而不是用命令的口吻。
可以说:“我希望你能在玩游戏前完成作业,这样你就可以更放松地享受游戏时间。
”这种方式既表明了规则,又解释了规则背后的原因。
3. 强化正面行为当孩子做得好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例如孩子自己整理了玩具,可以说:“你把玩具收拾得很好,这样房间看起来整洁多了,妈妈很高兴。
”这样的话术能够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行为的价值。
4. 用“我”语言表达感受当需要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时,使用“I-message(我信息)”来表达,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
比如:“我担心你不穿外套会感冒,所以我希望你能穿上它。
”这样的表达方式把焦点放在了自己的感受上,而不是孩子的过错。
5. 提供选择,增加孩子的参与感给孩子提供选择,可以让他们感到自己被尊重,有控制权。
例如:“你想先做数学作业还是语文作业?你可以自己决定。
”这样的话术让孩子在遵守大框架规则的同时,也能有自己的选择空间。
6. 避免使用标签性语言避免使用像“调皮”“懒惰”这样的标签型语言,这样的标签会限制孩子的自我认知。
可以用描述具体行为的方式来代替,如:“今天你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这是有什么原因吗?我们一起来想想解决办法。
”7. 倾听并回应孩子的感受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
如果孩子说:“我不喜欢上钢琴课。
”可以回答:“我了解你现在不太喜欢上钢琴课,是不是有什么困难让你觉得不愉快?我们可以一起来找找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家长情绪管理心得
![家长情绪管理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f34ebb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4e.png)
控制好自我情绪是做到“零吼叫”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那么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怎样做到“零吼叫”?
第一招:审视自己的情绪状态,莫让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
当家长自身的情绪状态并不好的时候可以先花一点时间调整下自己的情绪,等到情绪稳定时再和孩子们沟通。
于万不要以为孩子们还小就以为他们“读”不出家长的情绪,其实孩子们十分敏感。
第二招:为孩子创造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重视他们的观点。
在这里林少惠老师着重强调给孩子空间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单独的寝室,给孩子们留下宽松的心理活动空间才是真正尊重孩子隐私。
试问各位家长们在进孩子寝室的时候敲过门说“我可以进来吗”?
第三招:无论孩子的学习怎么样,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她的。
应试教育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负担,而且牵动着家长们的心。
尽管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但是不要让孩子们每一次成绩的好坏成为家庭关系的晴雨表。
第四招:为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喝彩。
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有的在家长们看来不值一提,或者家长根本没有关注到。
这十分挫伤孩子们再接再厉的积极性。
要体会到孩子们在取得进步过程中的艰辛,当然更需要关注到孩子们的进步。
第五招:制定家规,事前就与孩子约法三章。
所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还没有养成自律性的时候,家长们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与孩子“约法三章”是许多成功家庭所走过的路。
教育孩子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教育孩子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329360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d.png)
教育孩子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孩子活泼好动,有时常常会犯一些错误,或是不听话,很多父母就会控制不住情绪教育孩子。
所以,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控制住情绪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教育孩子控制住情绪的方法1、改变不合理观念宝宝犯错后还屡教不改,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为他收拾烂摊子,确实是很让父母们费心。
做情绪的主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我们原来的观点,让自己更“舒心”一些。
比如,我们可以跟自己说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孩子出错、遇到问题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多次教导都不听,或许是我们和孩子相互沟通不够,或者是让他改正的方式不对。
如果父母能够转变一下自己固有的观念,尝试换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父母采取了这样一些较合理的观点时,就容易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对孩子的言行举止产生正向的情绪反应,从而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了解孩子,给予孩子关怀和支持,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2、试着调整你的声调声调能够传达你的情绪和态度。
生气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语速很快,音调上扬尖锐,孩子在与你的对话中已经能够感受到你愤怒的情绪。
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的,你的焦躁同时带动孩子的不安与反叛,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觉得你和孩子能够静心听你说话吗?所以在生气的时候,不妨先冷静一下,在心里默数1,2,3让自己平静下来。
把激动的语速放慢一些,声调平和一些,你开放的姿态让孩子感觉你是乐意沟通的,而不只是“下指令”,那么孩子更愿意和你对话。
3、调节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如果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你感到疲倦和沮丧,你不妨面对镜子微笑,或者做一些轻松的动作。
让你的精神状态好起来。
如果在情绪低潮时要面对孩子的种种烦心事,眼看战火就要一触即发,那么就先暂时打住,或者暂时离开谈话的地方,倒杯水、上个厕所什么的。
你也可以试着转换一下话题,想一些快乐的事情。
比如回忆以前愉快的片断等等,使自己暂时忘掉眼前不愉快的话题。
停止对不愉快话题的思考,可以暂时避免产生愤怒、处罚孩子的不合理反应。
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经典语录
![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6696da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6.png)
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经典语录
1. "教育孩子就像播种,耐心和温和的引导是阳光雨露,而非疾风骤雨。
"
2. "孩子的成长不需要怒吼,需要的是理解与鼓励,让他们在爱中学会独立与担当。
"
3. "不以声高论教养,而以言行显智慧。
培养孩子,贵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
4. "良好的教育是一种熏陶,一种感染,是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塑造孩子的品格与人格。
"
5. "对待孩子,要用爱去灌溉,用理性去引导,用耐心去等待,而不是用声音去压制。
"
6. "好孩子不是吼出来的,而是用心陪伴、积极引导、尊重个性的结果。
"
7. "培养孩子如同栽培花草,需要细心呵护,静待花开,无需过度干预或严苛责备。
"
8. "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内心的力量,让孩子在无压环境中自由成长,发现并成就最好的自己。
"。
不吼不叫做智慧家长读后感
![不吼不叫做智慧家长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6fed45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c.png)
不吼不叫做智慧家长读后感以前啊,我一看到孩子调皮捣蛋,就像个被点燃的炮仗,“轰”地一下就炸了。
那场面,简直可以用“鸡飞狗跳”来形容。
孩子被我吼得一愣一愣的,我自己呢,吼完又特别后悔。
就像每次吵架后都懊恼自己怎么没发挥好一样,我也懊恼自己怎么就不能好好和孩子说话呢。
这本书就像是一位贴心的老友,拍拍我的肩膀说:“兄弟/姐妹,别这样,有更好的办法。
”它告诉我,吼叫其实是最没用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被吼叫的时候,可能表面上听话了,但心里要么是害怕得不知所措,要么就是满肚子的不服气,根本没真正听进去我们想传达的道理。
这就好比我们在一个特别吵的环境里,别人对我们大喊大叫,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想赶紧逃离,而不是认真思考对方说的啥。
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实用的小技巧。
比如说,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要先冷静下来,像个侦探一样去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而不是直接定罪开吼。
我就想起有一次,我发现孩子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刚想发火,突然就想试试书里的方法。
我深吸一口气,然后温柔地问他:“宝贝,你为什么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呀?”结果孩子委屈巴巴地说:“我想给小熊搭一个超级大的房子,可是玩具不够,我一着急就弄乱了。
”你看,如果我一开始就吼,就永远不知道孩子这么做是有他自己的小想法的。
而且啊,书里强调要多给孩子正面的反馈。
以前我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这也不对那也不好。
现在我开始学着发现他的闪光点。
哪怕他只是把自己的小袜子叠得歪歪扭扭的,我也会夸他:“哇,宝贝你能自己叠袜子了,好棒呀!”这时候孩子的眼睛就像星星一样亮闪闪的,特别开心,而且下次还会更积极地做事情。
成为一个不吼不叫的智慧家长,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像减肥一样,知道方法是一回事,坚持做下去又是另一回事。
但是这本书就像是我的减肥教练(虽然我可能没减肥教练那么严格督促我),它时刻提醒我要保持冷静、理智,用爱和智慧去教育孩子。
我觉得每个家长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这样我们的家庭就会少一些“硝烟弥漫”,多一些欢声笑语,孩子也能在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教师不吼不叫教育孩子读后感
![教师不吼不叫教育孩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3dfcf4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8.png)
教师不吼不叫教育孩子读后感《<教师不吼不叫教育孩子>读后感》哇塞!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级棒的书,叫《教师不吼不叫教育孩子》。
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多多呀!书里讲了好多好多老师教育孩子的故事,就好像在我眼前放电影一样。
我就在想,要是我们老师也能这样该多好呀!以前我总觉得老师有时候会很凶,一凶起来我就害怕,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乱跳。
比如说有一次,我们班的小明上课总是调皮捣蛋,老师忍不住大声吼了他。
当时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大家都被老师的吼声吓住了。
我就在想,老师这样吼,小明能听进去吗?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这本书里就告诉我们,其实不吼不叫也能把孩子教育好。
这就好比我们种花儿,不能老是用力拉扯它,得给它合适的阳光、水分和土壤,它才能茁壮成长,不是吗?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呀!还有一次,我们班考试成绩不太好,老师气得脸都红了,又开始大声批评我们。
我心里可委屈了,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呀!这时候我就想,老师要是能心平气和地跟我们讲讲问题出在哪儿,给我们一些鼓励,那该多好!书里说,老师要是能多听听我们的想法,多理解理解我们,就像朋友一样,那教育效果肯定会不一样。
这就像搭积木,要是一块块稳稳地搭,就能搭出漂亮的城堡;要是急急忙忙、胡乱搭,最后肯定会倒的,不是吗?我觉得呀,老师不吼不叫,我们会更愿意跟老师亲近,更愿意听老师的话。
就像我喜欢和温柔的大姐姐一起玩,不喜欢凶巴巴的人一样。
而且,不吼不叫的老师能让我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我们的脑子也会更灵活,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这就好比小鸟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飞翔,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呀!读完这本书,我真想对老师们说:“老师,您能不能不吼不叫地教育我们呀?我们会更爱您的!”我相信,只要老师们都能像书里说的那样,用温和、耐心的方式教育我们,我们的学校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快乐!。
《不吼不叫》读后感
![《不吼不叫》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7eb6d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6.png)
《不吼不叫》读后感《不吼不叫》读后感(精选8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不吼不叫》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吼不叫》读后感 1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教出好孩子,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思维,而掌握不吼不叫的教育智慧,正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父母在与孩子发生矛盾时,轻则责骂,重则抬手就打,这也是极其错误的。
孩子是需要教育,不经过长期的科学的教育,孩子不能成人,也不能成才。
但我们必须坚持在尊重孩子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教育孩子。
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尊重个性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来。
对孩子的尊重,会使孩子更加自尊,有了自尊,才可能自强。
现实中,那些破罐破摔的孩子,首先就是因为失去了自尊,为什么失去自尊,因为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记得有一次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个周二的晚上,孩子有一项背诵课文的家庭作业。
这项作业需要家长监督并检查,孩子背了七八遍都没能顺利地完成,还在那嬉皮笑脸。
当时我就控制不住发火批评她了,结果孩子理直气壮地反驳我,说你觉得容易你来背下试试。
见她是这种态度,我顿时火冒三丈,顺手拿起书拍在她身上。
孩子哭着说:“我没有你这种坏妈妈”。
当时我的心好痛,没想到孩子这样来说我。
我突然后悔朝孩子发火,面对孩子满是泪痕的脸,我好心疼。
我主动给孩子道歉后,孩子主动说她会用心来完成背诵,不应该惹妈妈生气,最后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很快完成了作业。
在通过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一味的批评和数落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孩子产生一番心理,最后得不偿失。
父母认为孩子不听管教,孩子觉得父母很唠叨,这样无止境的家庭角力经常在生活中上演,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其实,很多父母喜欢唠叨孩子,本意是对孩子的成长进行督促,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施压,利用孩子的弱点和父母的权威对孩子施加无形的压力,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
不吼不喊让孩子快起来
![不吼不喊让孩子快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9c6c2b1552ea551810a68788.png)
不吼不喊让孩子快起来各位亲爱的家人,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妈妈,还是一位心理咨询师。
这三种身份,三个职业,三重经历,都使我对孩子和家长有了更多的了解、理解、以及情怀!在我3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先是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急孩子所急,为孩子的问题去努力;后来,我发现孩子的问题不只是孩子的问题,他和家庭以及家长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在学了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后,我把关注点转移到了家长身上,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塑造孩子的第一环境。
所以我一直希望开个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输送心理营养,使家长在养育中有法得法,少走弯路!非常感谢齐音心理为我提供这个平台,推出“梁老师家教课堂”,使我有机会为大家服务,今天的微课《不吼不叫让孩子快起来》是为家教第一课,以后我将逐步推出使孩子爱上阅读和写作的家庭系列课程,全力打造教养结合的智慧型老师妈妈!希望我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更欢迎大家在收听中互动探讨,提出宝贵意见!下面开始今天的课程。
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是很多家长头疼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吼不叫让孩子快起来》就是我提供给大家的对策。
不吼不叫能快起来吗?我说要孩子快起来,还真不能吼不能叫!有些家长可能说:你不知道,我那孩子写作业特别磨蹭拖拉,一个小时的作业他两小时都写不完,总是把作业写到半夜,周末的作业总是拖到周日晚上写,说轻了他不理,说重了他不高兴,不说吧,咱看着他熬夜又心疼又着急,咋能不喊呢?!有些家长可能说,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招都想尽了,可就是没有效果!家长朋友们,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因为我也是一位家长,当年管教孩子时也有类似的体验。
只是拖拉磨蹭这个词近十年好像越来越严重了,几乎快成了社会现象,形成磨蹭拖拉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家长可以回想一下: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这样一种“慢”模式的?是谁按下了“拖拉”的小按钮?又是谁启动了“磨蹭”的坏习惯?只有弄清形成的原因,才会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家长戒吼自律表
![家长戒吼自律表](https://img.taocdn.com/s3/m/1bfd0b4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3.png)
以下是一个家长戒吼自律表的示例,旨在帮助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保持冷静和自律:
家长戒吼自律表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律目标:
不发脾气,不大声吼叫。
给予孩子积极的指导和引导。
保持平静和耐心的态度。
自律行动:
计划和提醒:
在每天早晨设定自己的自律目标。
提醒自己在与孩子交流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寻找替代行为:
当感到愤怒或压力时,寻找其他途径来发泄情绪,如深呼吸、散步或与他人交流。
自我控制:
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控制情绪的表达方式。
练习冷静思考和有效沟通的技巧。
反思和调整:
每天结束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反应。
找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设定明天的自律目标。
自律奖励:
设定一些小奖励作为自律的激励和回报,如自我夸奖、享受一段休息时间、阅读一本喜爱的书等。
以上是一个家长戒吼自律表的示例,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通过制定自律目标、采取行动并给予奖励,您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控制情绪,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与孩子愉快合作 观后心得
![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与孩子愉快合作 观后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e5cbbd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0.png)
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与孩子愉快合作观后心得一、概述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能够与孩子愉快合作,建立积极的家庭关系。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采用吼叫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种做法往往会造成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和孩子愉快合作呢?二、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的重要性1. 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不吼不叫的教育方式可以缓解家庭中的紧张氛围,增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和力。
孩子不再害怕父母,而是愿意跟父母交流,享受家庭的温馨氛围。
2. 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影响,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心态,让他们在家庭与学习的环境中更具自信和积极性。
3. 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传统的吼叫式教育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与抵触情绪,而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则可以让孩子更愿意与家长合作,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三、如何成为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1. 学会倾听要成为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选择。
只有建立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交流,才能够避免吵闹与冲突。
2. 坚持公平公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个孩子,不给孩子制造任何恐惧和排斥心理。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信任父母,愿意倾听父母的建议。
3. 善用奖励与惩罚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纵,而是要善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奖励可以增加孩子的积极性,惩罚则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当。
4. 注重自身修养作为父母,要做到做人范围,将自己打造成孩子可以信赖和学习榜样的人。
只有自己做好了榜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四、家长应该具备的素养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教育的权利和责任,相反,它强调了家长在教育中需要具备的素养和技巧。
1. 耐心耐心是做不吼不叫的教练式父母最重要的素养之一。
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善于和孩子交流。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男孩100招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男孩100招](https://img.taocdn.com/s3/m/2799cd1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3.png)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好妈妈ຫໍສະໝຸດ 妈妈能力教育
一生
案例
问题
招
男孩
孩子 男孩
第招教
男孩
招 妈妈 第招
心第
青春期
情结
内容摘要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从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怎样培养男孩的独立性、责任感、情商、财商、 沟通能力,如何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等11个方面,结合生动而真实的案例,全面总结了“妈妈不吼不叫教育 男孩”的100个妙招。这100个妙招是行之有效的,是妈妈应该在对男孩的家庭教育中落实的。妈妈一旦把这些方 法付诸行动,就能轻松地让男孩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成为一个睿智、有德、进取、负责、有强大竞争力的人。
第75招教男孩学会自学,提升他的学习力 第76招鼓励男孩多动脑去思考一些问题 第77招充分调动男孩的探索、求知欲望 第78招认真地对待男孩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第79招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开阔男孩的视野 第80招教男孩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81招男孩的兴趣,避免他产生厌学情绪 第82招不要仅仅用成绩单评判男孩的好坏 第83招允许男孩出去玩,让他注意劳逸结合
感谢观看
第30招培养男孩的孝心,这是做人的根本 第31招教男孩有一颗感恩的心 第32招让谦卑成为男孩一生最好的“通行证” 第33招教男孩学礼貌,让他更可爱,更绅士 第34招给男孩一颗仁爱的心,让他受益一生 第35招培养男孩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第36招把男孩培养成一个正直又懂变通的人 第37招教男孩懂得每天反省自己,不断进步 第38招让男孩从小就知道“知耻近乎勇”的道理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https://img.taocdn.com/s3/m/2d6a7a47ad02de80d4d84032.png)
第1招把“不吼不叫教育男孩”当作一种使命大多数妈妈在教育男孩的时候,都会采取吼叫的方式,一是源于说话习惯,二是追求当时震撼性的教育效果。
但是,吼叫教育不仅会给男孩带来恐慌,也会严重挫伤他的自尊心,对于男孩的成长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而“不吼不叫”是可以有效地激发男孩发挥各种潜力的最佳教育方式。
不吼不叫,是妈妈必须掌握的教育智慧。
近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一个词——零吼叫,就是用不吼不叫的方法把孩子教养好。
这个“零吼叫”教养强调的是教育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安抚自己的焦虑情绪上,而不是用近似吼叫的方式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那么,我们做妈妈的肯定就会质疑,不吼不叫的教养效果一定胜过吼叫吗?只要能起到教育孩子、警示孩子的目的,何必一定要控制自己不吼叫呢?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一声吼叫往往会比轻声慢语地讲道理管用啊!“零吼叫”或“不吼不叫”的教养方式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把这种教育方式当作使命呢?“使命”意味着无条件的承担,我们有必要把“零吼叫”教养模式当成使命吗?我们可以静静地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吼叫?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吼叫?吼叫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妈妈打开冰箱的时候,儿子阿吉也凑了过来。
阿吉踮着脚摸了摸鸡蛋,正想拿一个鸡蛋看看,妈妈突然大声说:“哎呀,别拿鸡蛋,你会把鸡蛋打碎的。
”阿吉听到妈妈的吼叫,先一惊,然后赶快把手缩了回去。
阿吉的妈妈为什么会吼叫?因为不想让儿子打碎鸡蛋!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形,妈妈还会对阿吉吼叫吗?肯定会,因为吼叫起到了作用。
除了想制止男孩的行为之外,当男孩把我们惹得“暴跳如雷”时,我们只能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当我们苦口婆心地教导他,而他却屡教不改时,我们还怎么能忍住不发火?所以,引发吼叫的根源往往是男孩的所作所为不符合我们的心意,激发了我们的愤怒情绪,我们又急切地希望他能够服从我们的指令,于是我们的音量增大了,语速加快了,面目变得狰狞了。
由此可以看出:愤怒情绪和想控制男孩的想法,使我们不得不吼叫。
轻声教育,自有好处
![轻声教育,自有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061b29581711cc7931b7162b.png)
轻声教育,自有好处1.缓和你的怒气愤怒之下的你,心情恼得像一堆火,而你说话的声调就像风,风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尝试着忍一忍怒气,压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说话的声调,你会发现你会变得稍微冷静、理智一些,最起码不会让你更加愤怒。
2.给孩子更多信任、尊重有心理学者说,你说话的声调高低,跟你传达给别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感觉你不信任他;当你说话柔和时,孩子就能感觉到你的信任!事实就是这么神奇,比如:当孩子手拿香蕉皮准备扔时,你一句怒吼“别扔地上!”这时候,其实你在内心是默认孩子会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认真、轻声地说一句“宝宝,放垃圾桶里吧!”这时候你是默认孩子会放到垃圾桶里的。
关键是你语气中传达的这种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觉得到。
3.减少孩子对你的害怕、抵触当孩子犯错时,你愤怒地大吼大叫,结果无非两种: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感,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击你,也不考虑错在哪了,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
但是,当你语调平静、严肃、稍低一些跟孩子谈话时,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效果就会好很多。
如何做到“轻声教育”1.压低音调、降低语速压低声调,有助于压制你的怒火;而放慢语速,则有助于你边说话边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批评显得太急、太暴躁了,但事后我们往往又很后悔,毕竟孩子还小,犯错误是正常的。
其实,我们根本没那么生气,只是需要几秒钟调整一下自己而已。
2.指出错误,同时表明期望孩子犯错的时候,想每次都忍住不去批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但是,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期望传达给孩子,并提醒他犯错的后果,而不是单纯地吼孩子。
3.减少易怒、冲动情绪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意味着你缺少足够的技巧、耐心去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你只能仗着自己的气势、暴力让孩子屈服而已。
不吼叫、不生气也能教好孩子的秘诀
![不吼叫、不生气也能教好孩子的秘诀](https://img.taocdn.com/s3/m/fee4733accbff121dd368364.png)
不吼叫、不生气也能教好孩子的秘诀作者| 劳拉·马卡姆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父母和孩子并重”理论的倡导者“平和式教养法”的创始人著有《父母平和,孩子快乐》等书平和的父母,第一,要梳理自己的情绪。
第二,即便你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你要跟孩子保持一种情感上的连接。
第三,不要试图去控制、管控孩子,要引导孩子。
第四,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要帮助他梳理。
培养优秀儿童的秘诀在于引导——处理他们的情感、管理他们的行为、发展克制能力,而不是试图对他们实施控制,希望让他们马上驯服。
孩子哭并不是一件坏事,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哭而去惩罚他。
“生儿育女是我们面临的最艰难的事之一。
日常生活压力让众多父母倍感愧疚,他们觉得,如果时间再多一点儿,如果不是那么劳累,如果知道从何开始,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表现就会更好一些。
然而,有一些父母虽然时间也不充裕,却培养出了非常优秀的孩子。
他们似乎在育儿方面表现得非常平和,他们的孩子似乎都在顺利成长。
事实上,这些父母都有秘诀。
他们与孩子谈话的方式不同,他们与自己谈话的方式不同,他们以全新的方式处理孩子教育问题。
”——摘自《父母平和孩子快乐》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孩子要做到更能坚持,更有耐力,更有韧性,更成功,需要有更高的情商。
而孩子的情商是和父母直接发生关联的,父母的内心需要非常平和,才能带给孩子一个高情商。
让任何一个家长做到无时无处都平和,不太可能。
但你有一个办法,可以让自己觉知到这种不平衡,当你觉知的时候,你就能恢复平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让自己觉知平和,觉知自己的情绪,同时让自己恢复平和,我提出四个方面:(劳拉博士建议父母保持平和的四种方法)第一,要梳理自己的情绪。
第二,即便你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你要跟孩子保持一种情感上的连接。
第三,不要试图去控制、管控孩子,要引导孩子。
第四,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要帮助他梳理。
一、平和的父母,懂得梳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案例:劳拉博士和女儿艾丽斯的故事我的女儿艾丽斯九岁的时候,是个非常任性的孩子。
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观后感
![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91f076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3.png)
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观后感
哎呀,最近看了《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这本书,真的是感触颇多呀!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我和我家那小调皮蛋之间的一件事儿。
我家孩子呀,那可真是个小魔王。
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累得要死。
一进家门,就看见客厅里那叫一个乱,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我这火“腾” 地一下就上来了。
刚想吼他,突然想起了这本书里说的,不能吼孩子。
我就强压着怒火,深吸了一口气。
我走到孩子身边,轻声说:“宝贝,你看这客厅这么乱,我们一起把玩具收拾起来好不好呀?” 小家伙看了我一眼,竟然不理我,还继续玩他的。
我那个气呀,差点就没忍住。
但我还是告诉自己,不能吼。
我又耐着性子说:“宝贝,你要是把玩具收拾好了,妈妈等会儿给你讲个故事。
” 这招还挺管用,小家伙一听有故事听,马上就开始动手收拾玩具了。
在收拾玩具的过程中,我也没有闲着,一边帮他一起收拾,一边和他聊天。
我问他为什么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呀?他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在玩打仗的游戏呢。
” 听他这么一说,我觉得还挺可爱的。
通过这件事情,我真的深刻体会到了不吼不叫的重要性。
要是我当时一进门就吼他,那肯定会把他吓哭,说不定还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以后更加不愿意收拾玩具了。
而且,吼孩子也会破坏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以后呀,我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
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就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毕竟,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呀,我们要好好地呵护他们,让他们在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中长大。
不吼不叫学做平和父母总结
![不吼不叫学做平和父母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afaa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c.png)
不吼不叫学做平和父母总结做一个平和的父母,不仅能够让家庭和谐幸福,也能够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平和的父母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
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失去耐心,大声呵斥甚至动手打骂。
我们要明白,孩子是需要我们的爱和理解的,他们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地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包括孩子。
在家庭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个性。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而是要用理解和关怀的态度去引导他们正确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再次,我们要学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沟通是家庭和睦的基础,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他们进行交流。
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倾听他们的话语,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培养他们良好的沟通能力。
最后,我们要学会宽容和原谅。
家庭是一个相互关爱和支持的地方,而宽容和原谅是家庭和谐的基石。
在家庭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和理解,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影响整个家庭的氛围。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和原谅,让他们懂得宽容他人的错误,并愿意原谅他人的过错。
总之,成为一个平和的父母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我们要控制情绪,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学会宽容和原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不吼不叫立规矩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给低年级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最好建议
![不吼不叫立规矩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给低年级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最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6c4f6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8.png)
不吼不叫立规矩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给低年级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最好建议一、吼叫不可取吼叫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
他们会因为害怕而暂时服从,但是口服心不服,内心却充满了焦虑和抵触。
长期在吼叫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变得胆小怯懦、缺乏自信。
他们凡事看大人眼色行事,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生怕再次引来父母的怒火。
而且,吼叫还会破坏亲子关系,造成家庭气氛紧张。
孩子会逐渐对父母失去信任,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二、立规矩,首先要明确规则。
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这些规则要具体、明确,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比如,规定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做完作业才能玩游戏等。
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尊重,也会更愿意遵守规则。
三、要坚持执行规则。
一旦规则制定好,就不能随意更改。
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大人也不用发脾气,规则在那儿呢,拿出来就是了。
大人要心平气和,柔软而坚定地按规定执行相应的惩罚措施。
但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学会承担后果。
比如上课时多次讲话,被老师告家长了。
回家来,问清原由,确有此事,该怎么办?不打不骂,规矩执行。
罚不停讲话3分钟或承包家庭清扫卫生任务或绕客厅跑5分钟或跳绳3分钟。
这些都是事先定好的。
四、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
比如玩手机,要求孩子周末玩半个小时手机游戏,大人也不能玩游戏超半个小时,当然不玩更好。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遵守规则,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当然,在执行规矩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但不能失去原则。
不然,那就等于白定,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五、执行规矩需要有耐心和爱心。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可能会忘记规则,或者故意挑战规则。
这时,我们不能急躁,更不能吼叫。
要用耐心和爱心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规则的内容,提醒他们应该怎么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吼不叫》
《不吼不叫》的副标题是“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书中分析了父母吼叫的原因,吼叫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减少吼叫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家庭冲突,平静地与孩子建立合作关系。
——·关于作者·——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罗娜·雷纳。
罗娜·雷纳从布鲁克林学院的护士学校毕业后,就开始投入到帮助减少家庭冲突的事业中。
她的身份很多,有护士、育儿专家、气质咨询师、培训师、广播节目主持人等。
罗娜·雷纳有四个孩子,她曾经也对孩子大吼大叫。
有一天,她意识到这样对孩子并不好,于是开始停止吼叫,努力改进。
——·本书金句·——
1.吼叫达到的效果是让孩子们知道你对他们或者他们的行为非常生气。
吼叫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过威胁或者恐吓阻止某些行为,只是表达了你的负面情绪。
2.大多数专业人士都认同,吼叫会影响孩子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以及他们与父母及其他人的关系。
3.观察自己的想法,留意并分辨自己的情绪,然后追踪到行为的根源,这是减少吼叫的关键过程。
4.任何一种健康关系的关键因素都在于接纳对方的本来面目。
5.当孩子出现失当行为时,要观察,要倾听,要思考,而不是任由事态发展为冲突和不可收拾。
孩子的失当行为往往是对压力、恐惧、不安全感或者其他情绪的一种反应。
先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想想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核心内容·——
一、父母为什么会对孩子吼叫?
1.触发吼叫的日常因素。
日常因素,就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容易刺激情绪的因素。
一是外部触发器。
外部触发器是对自身以外的其他因素的一种统称。
二是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
当外部触发器促使你吼叫后,你的想法和情绪就会不断升级,然后产生一些混乱的想法。
如果把外部事件比作导火绳,这些想法和情绪就像燃料一样,让你的怒火熊熊燃烧。
三是酝酿吼叫的土壤。
除了吼叫触发器,还有一些很常见的情形,会成为酝酿吼叫的土壤,比如孤立无援,睡眠不足,感觉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2.触发吼叫的深层原因。
一是家族遗传。
习得了父母吼叫方式,当你成为父母后,你也习惯对孩子发脾气。
二是迁怒。
有时明明是对其他人生气,但是却会把怒火发泄在弱小的孩子身上。
三是愤怒掩盖了其他感受。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情绪,比如恐惧,悲伤,无助等等。
而吼叫掩盖了这些情绪,让我们暂时释放了压力和痛苦。
四是健康状况。
当我们不舒服有压力的时候,更容易对孩子吼叫。
五是羞愧。
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挫败和羞愧,用尖刻的话羞辱孩子,对孩子吼叫。
3.与孩子的气质差异影响吼叫。
日常因素和深层原因都可以触发吼叫,但这些影响又同时受父母气质、孩子气质和两者如何适应影响。
孩子的气质是决定他们行为方式的关键因素,父母的气质和孩子的气质如果适应的好,冲突就少,如果难以适应,则容易各执一端,出现冲突。
二、吼叫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吼叫对孩子的影响。
吼叫仅适用于那些危险的、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情景下。
吼叫会影响到孩子的精神健康,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吼叫会影响到孩子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以及他们与父母以及其他人的关系。
吼叫已经成为新的体罚,损伤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
经常性地朝孩子吼叫,也会让孩子在青春期遭遇更多的挑战。
因此,经常吼叫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手段。
2.观察吼叫对孩子的影响。
观察吼叫对孩子的影响,对实现吼叫的目标至关重要。
当我们学会观察,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就不至于将情绪演变成吼叫。
在感受吼叫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时,应该关闭内心那些过度指责自己的声音。
罗娜·雷纳说,越是对自己增加情感,越会将爱和善意导向他人,就越觉得放松。
如何观察和感受吼叫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呢?不用特意改变,就按照日常的行事方法就可以,然后观察影响。
观察吼叫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但一定要坚持。
当你越清楚对孩子吼叫之后孩子的表现,你越了解你的孩子,同理心越强,越会努力改变自己的习惯性吼叫。
三、如何减少吼叫,平静地与孩子建立合作关系?
1.追踪法。
要想停止吼叫,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反应模式是基础。
在这个最初的阶段,可以使用追踪法观察吼叫触发器,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反应模式,然后记录发生的事情。
在追踪吼叫时,记得善待自己,建立自我同情。
2.ABCDE法则和管教的4C法。
当你应用1到2周的追踪法,你就能够理解自己吼叫的模式,改变管教方式。
ABCDE 法则和管教的4C法就是很好的管教方法。
ABCDE法则:
A代表自问ask。
当孩子激怒你的时候,你可以问一下自己的感受。
B代表呼吸breath,觉察呼吸,有意识的放松呼吸。
C代表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
调整情绪,平静心情。
D代表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想一想孩子的行为,传递了什么样的需求。
E代表同理心empathize。
换位思考,考虑孩子的情绪和想法。
4C法则:
4C代表沟通communication、选择choices、结果censequences、连接connection。
沟通要简短具体和简单,直接说出对孩子的要求,一次只给一个指令。
选择指的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提供选择。
结果主要指的是通过制定规则,让孩子自己承担淘气产生的后果。
连接,是管教的核心。
与孩子独处,关注孩子的感受,倾听孩子,了解孩子。
3.停止吼叫的工具、态度和方法。
应用ABCDE法则和4C管教法则,可以逐步调整我们的行为模式,但仍需要继续规划路线前行,在这个阶段,罗娜·雷纳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停止吼叫的工具、态度和方法。
第一用道歉修复过往。
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表示后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找出补救措施。
第二,积极主动减少吼叫。
提前思想和提前计划,将计划和孩子进行沟通,对计划保
持一种积极的态度,避免发生争执。
第三类,一些具体的不吼不叫策略。
比如为孩子安排好每天的计划;放低声音和孩子沟通交流;利用幽默,惊讶和创意和孩子沟通交流。
从工作或者培训中学到的技能,也可以运用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自愿和我们合作。
罗娜·雷纳说,生儿育女就像在乐团中演奏,需要不断的练习,修正,发现自我,了解他人,尽我所能,然后才能逐渐表现得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