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国古大陆的形成和生物记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梁运动使Ar分散的陆核进一步固化、联合成为 更大的陆块----原地台
Pt2-3似盖层和盖层形成:蓟县剖面
上元古界 青白口群
寒武系:府君山组 蓟县抬升(800Ma)
浅海砂页岩、碳酸盐岩,厚度小、分 布广,成份成熟度高,无火山活动, 为地台真正盖层
芹峪抬升(10亿年)
中元古界 西山群 蓟县群 长城群
单塔子群
Ar1-2:
迁西群
Ar1-2壳幔物质交换频繁; Ar2-3沉积岩增加,出现砂岩、碳
酸盐岩等浅海沉积,说明陆地面积和浅海沉积范围扩大, 且较为稳定。迁西运动后,硅铝质地壳加厚,形
成较为稳定的块体----陆核
Pt1原地台形成:五台-吕梁山区剖面
吕梁运动I(1850Ma) 滹沱群下部
吕梁运动II(1750Ma) 滹沱群上部(上下共〉8000m)变质砂砾岩(红色磨拉石沉积组合)
3 构造变形复杂,因为原始地壳薄、刚性差、热流值大,易塑
性变形,而且经历多期构造变动
4 生物化石稀少 5 酸性和还原大气圈和水圈 6 矿产丰富(Fe、Au、U)
二、中国前寒武纪生物记录
生物是何时起源的?
地球上生命的直接证据
格陵兰38亿年的Ar沉积岩中发现在碳氢化合物,认为当时 地球上已存在生命(Cloud,1983);水Dauphas et al, 2004, Dec 17, Sci. 从地球化学角度据碳同位素比率认为生命过程始于38亿年 前(Shidlowski, 1978). 近年在格陵兰约39.5亿硅质岩中发现有细菌,最早的生物化 石;但也有人认为是沉积构造(Sci, 2000). 有人提出38亿前可能已经存在生命,只是未能保存;仅在 此后才有机会保存成为化石(Sci.,1999) 西澳大利亚34-35亿年的沉积岩中发现丝状、链状细胞体, 认为可能代表了最早的菌、藻类生物体; 南非20亿年地层中发现微古植物和叠层石
晋宁运动形成扬子板块的基底
Deep metamorphic rocks Kongling Group, Three Gorges
神农架群
湘黔桂地区 新元古代沉积示意剖面
重庆彭水 桂南平乐
稳定 浅海 陆棚 沉积 NNW
洋壳
弧后 盆地
岛弧
(三) 其它板块的形成史
塔里木板块 华夏板块
总体上类似与华北板块 基底形成较扬子板块早
浅变质滨浅海碎屑岩-碳酸盐沉积,夹少量玄武岩。 五台运动(2200Ma) 五台群(〉7000m) 中-低级变质岩,原岩浅海陆缘碎屑岩、碳酸盐岩至砂泥质 浊积岩,中部夹火山碎屑岩。 阜平运动(2500Ma) 整体特征:1)以沉积岩为主,夹有火山岩,说明地壳仍然有活 动性;2)晚期大量发育碳酸盐岩、叠层石和红色沉积,说明 大气圈、水圈含氧量增加;3)分布较窄。
已经发现的Ediacara动物群化石点;表明具有球性分布特征
Narbonne, 1998, GSA Today, 8(2):1-8
伊迪卡拉动物群
瓮安生物群
590Ma(?)
伊迪卡拉
570Ma
梅树村生物群
543Ma
澄江动物群
525Ma
三、中国古大陆形成史
前寒武纪分布
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图
(一)华北板块的形成史
(二) 扬子板块的形成史 (三)其它板块的形成史
华北和扬子板 块的范围
(一)华北板块的形成史
太古宙→陆核的形成期 早元古代→原地台形成期 中-新元古代→似盖层和盖层形成期
华北地区太古宇分布图
Ar陆核形成:冀东迁西太古宇剖面
Pt1:
阜平运动(2500Ma+) Ar2-3: 角闪岩,变粒岩,片岩,原岩为基性-中 酸性火山岩夹碳酸盐和碎屑岩10000m 迁西运动(3000Ma+) 麻粒岩,片麻岩,角闪岩,原岩为超 基性、基性-中性至酸性火山岩及碎 屑岩)3000m, 发现有3800Ma的岩石
2000年震旦系又细分为南华系(下)和震旦系(上)
1) 大型稳定板块已形成,发育稳定成熟的盖层 沉积,与寒武系之间无大的构造运动,因而与古 生界接近(无机界)
2)发育丰富、高级的裸露动物群,在Ediacaran 以前出现后生动物胚胎(Nature,98,391:553-58) →少量带壳化石。但整体上,化石仍然较少,保 存差,难以利用生物化石进行广泛的建阶和分带, 有别于古生界(有机界) 3)冰川沉积发育(低纬度大陆冰盖/雪球地球)
Pt3l/Pt3x, Beijing
Slate containing len-shape beddings Pt3x, Beijing
Sandstone with wedged beddings Pt3l, Beijing
中国中元古代古地理图
华北板块的形成史
太古宙陆核的形成 古元古代原地台形成 中新元古代似盖层和盖层形成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中发现的磷酸 盐化的微管化石,据研究认为属 后生动物(刺胞类);是目前已 知的最早的后生动物化石之一。
Xiao et al, 2000, PNAS, 97(25):13684
翁安生物群产地
多细胞藻类(八叠球藻)化石;显示保存完好的藻细胞
伊 迪 卡 拉 动 物 群
伊迪卡拉动物群再造
莲沱组砂岩
花岗岩
南沱组冰积岩
灯影组/陡山沱组
灯影组灰岩
扬子板块南华纪和震旦纪古地理
下震旦统:分布局限,西部分布于滇中-川西 苏雄裂陷槽内,下部为陆相火山岩、火山 碎屑岩;上部为含火山灰的陆源碎屑冰川 湖泊沉积。 上震旦统: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广泛超覆, 岩相稳定。
扬子板块大陆边缘南华纪和震旦纪古地理
Furnes H. et al, 2004, Science, 304: , Barberton Greenstone Belt, S Africa
最早的真核生物?
宏观藻类 Grypania cf. spiralis; Negaunei Iron Formation, Pt1 (2.1Ga), Marquette, Michigan (1.87Ga, Schnider et al, 2002) Han et Ranegar, 10 Jul., 1992, Science, 257(5067): 232-235
华北板块主体上缺失南华系和震旦系(处于大陆 剥蚀状态),仅在东缘的胶东、辽南和南缘的豫 西、淮南有震旦纪沉积。
辽东半岛 复县: 南缘豫西 地区:
震旦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含Ediacara动物群, 时代稍早,称前Ediacara动物群。 南华系:以碎屑岩为主,不含冰川沉积。 寒武系:辛集组 震旦系:罗圈组冰碛岩(650±33Ma)
2、扬子板块南华纪和 震旦纪古地理特征
扬子板块内部南华纪和震旦纪 地层序列及古地理
扬子板块大陆边缘南华纪和震 旦纪地史特征
天柱山段
遗迹化石
碳酸盐台地 浅滩、潮坪 -泻湖沉积
98年在贵州的陡山 沱组中发现了动物 胚胎
深水滞流沉积
Nh
冰川-冰海沉积 河流-滨海
扬 子 板 块 内 地部 层南 序华 列纪 和 震 旦 纪
南非中太古代(3.5Ga)发现古老生物标志-矿化虫管
1. 南非Barberton绿岩带35亿年的玄武岩中发现有微米级的管 状结构,认为属于海洋水下微生物活动形成的; 2. 微管边缘含有机碳成分,C同位素成分测定支持其属于有机 生物成因; 3. 标志着海底岩浆岩上曾有微生物活动; 4. 玄武岩的同位素测年年龄值为35亿年;推测是在喷出后不 久微生物活动的痕迹。
晋宁运动
吕梁运动
中 国 前 震 旦 纪 地 层 对 比
五台群
稳定类型
活动类型
中国中元古代古地理图
四、中国南华纪和震旦纪 的古地理和古构造
1. 南华纪和震旦纪的定义 2. 扬子板块南华纪和震旦纪古地理特征 3. 华北板块南华纪和震旦纪古地理特征 4. 塔里木板块南华纪和震旦纪古地理特征
1、南华纪和震旦纪定义
(二) 扬子板块形成史
• 无肯定的Ar基底,推测有。证据:在广 西摩天岭发现锆石(28.5亿年), (2001年报道有32亿年的基底) 。 • Pt1很零星,如武当山的武当群(22亿 年) 、川西的河口群(17-19亿年)、云 南的康定群和四川盆地的航磁异常。 • Pt2以后为原地台(似盖层)发育阶段
小球藻
Pt2 中晚期16-10.5亿年,膜壳较厚,个体较大,纹饰复杂,如粗面球藻、
方形藻、有核球形藻,为原核生物。
1050Ma开始,出现多种丝状藻、球藻,纹饰更加复杂,个体一般较大。 同时出现真核藻类,如褐藻、红藻。

新元古代,出现大量宏观藻类,肉眼可见,如乔尔藻、龙凤山藻
3、 元古宙(Pt3后期南华纪冰期后): 无壳后生动物出现
扬子板块:Z1分布局限,Z2广泛超覆;
扬子板块东南(被动)大陆边缘—湘桂裂陷海盆:
Z1:下部和上部为冰川成因含砾砂板岩,中部
含火山物质的灰绿色砂页岩。
Z2:非补偿较深水缺氧沉积(黑色碳质、硅质页岩).
华夏板块西部大陆(活动)边缘—岛弧海
厚达4000m砂泥质复理石沉积,属补偿充填;
华夏板块——古陆
扬子板块南华纪和震旦纪沉积示意剖面
鄂西元古宇剖面
Z:莲沱组
Pt31:马槽园组
稳定类型盖层沉积
晋宁运动II(800Ma)
为红色山麓堆积—磨拉石沉积组合, 成份为碳酸盐砾岩、砂砾岩
晋宁运动I(1000Ma)
Pt2:神农架群
Pt2-Ar:崆岭群
主要为碳酸盐岩,含叠层石,为陆棚 浅海沉积,夹凝灰质沉积——原地台
1600Ma 1600Ma-3200Ma
伊迪卡拉动物群:伊迪卡拉山庞德石英砂岩(6.3亿年) 贵州的瓮安生物群 庙河生物群 震旦纪后期出现的,主要由腔肠动物(67%水母、海鳃纲)、 环节动物(25%)、节肢动物(似三叶虫)(5%)组成的不具外壳 的多细胞后生动物群。我国发现地点:鄂西、黔东、陕南、淮南、 辽南和黑龙江。
Apex Chert (3.5Ga), W. Australia; 最古老的原核生物化石
第十一章 中国古大陆的形成 和生物记录
一、 前寒武纪的划分和特征
二、 前寒武纪生物界
三、中国主要古大陆形成史
四、中国南华纪和震旦纪的古地理和古构造
一、前寒武纪的划分和特征
Sinian, Z, 震旦纪
Nh, 南华 纪
2008年
前寒武纪特征
1 时限长(46-5.4亿年)
2 地层普遍变质 (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绿片岩相,一般越老变质越 深),岩浆活动发育
“震旦”为中国的古称,在印度佛经中指中国
李希霍芬(1871)最早将其用于地层,指下古生界和 元古宇之间的一套地层;
葛利普(1922)→高振西(1934)重新厘定为“寒武 系之下,五台群或泰山群变质岩系之上的一套未变 质的岩系”,以天津蓟县剖面为代表; 李四光(1924)在峡东建立完整的震旦系剖面,时限 为800—543Ma 1975年:正式确立三峡剖面为震旦系层型剖面
Pt2t/Pt2h/Pt2w, Beijing
Dolomite, Pt2w, Beijing
Dolomite with stromatolites & cross-beddings, Pt2t, Beijing
cyanobacteria
Dolomite with stromatolite, Pt2t, Beijing
浅海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特点:基 本未变质;成份成熟度高。但是,厚度巨 大;仍含火山岩。反映地壳仍不是很稳 定——原地台的似盖层沉积
由于原地台的形成,地壳刚性增加,早期出 现边界明确的裂陷槽-裂谷盆地,Pt2-3即分 布于这些裂陷槽中
芹峪抬升后,华北地区进入稳定的板块Baidu Nhomakorabea展阶段
Arkose with ripples, Pt2, 王屋山
朱士兴,1999, (常州沟组宏观藻类化石, Hebei, ca 1.7Ga)
朱士兴, 1995, Chi Sci Bull, 40(12) (团山子组宏观藻类 1.65Ga, Tianjin)
螺旋状宏观藻类, 1.5-1.4Ga, India, China, Canada, USA
Pt2, 河北行唐高于庄组 (1.6Ga
中国前寒武纪生物记录
1 太古宙和元古宙:叠层石(我国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元古宇) 20-17亿年:格鲁纳叠层石和喀什叠层石为主; 16-12亿年:锥状叠层石和假裸枝叠层石为主; 12-10亿年:贝加尔叠层石为主; 10-8亿年:裸枝叠层石和林奈叠层石为主 2 元古宙:藻类(alga) • • •
Pt2早期藻类个体小(直径小于10цm),膜壳较薄,纹饰简单。如光面
3、华北板块南华纪和震旦纪古地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