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40人,下设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共3个专业。
环境科学专业下设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导师有程红光、郝芳华、杨志峰、曾维华;流域水环境过程,导师有郝芳华、李迎霞、刘海飞、刘瑞民、欧阳威、沈珍瑶、王烜、杨晓华;城市生态模拟与管理,导师有陈彬、毛建素、苏美蓉、田光进、杨志峰、张力小、张妍;林春野、赵烨的土壤污染诊断与修复;流域生态过程与湿地健康,导师有蔡宴朋、李春晖、刘强、邵冬冬、舒安平、孙涛、杨薇、杨志峰、易雨君、赵彦伟;环境污染化学,导师有陈静、郭学军、何孟常、刘新会、牛军峰、史江红、孙可、夏星辉;生态系统恢复与规划管理,导师有董世魁、刘世梁、石建斌、战金艳;湿地生态环境,导师有白军红、崔保山、李晓文;刘静玲的水生态系统管理。
二、考试的科目
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82环境学原理③3769环境规划与管理
流域水环境过程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82环境学原理③3016水环境学
城市生态模拟与管理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82环境学原理③3769环境规划与管理
土壤污染诊断与修复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82环境学原理③3017土壤环境学
流域生态过程与湿地健康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82环境学原理③
3768湿地学
环境污染化学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82环境学原理③3773环境化学
生态系统恢复与规划管理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82环境学原理③3105恢复生态学
湿地生态环境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85环境生态学③3768湿地学水生态系统管理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85环境生态学③3768湿地学
三、导师介绍
程红光,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非点源污染、流域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郝芳华: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芜湖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挂职)。
杨志峰,1963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曾维华,长期从事环境系统工程、流域水环境过程模拟、优化与集成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信息学、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总量控制与节能减排、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与应急响应、水华预警与应急响应、低碳技术与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李迎霞:博士,副教授博导
刘海飞,男,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沈珍瑶,1967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分党委书记。
杨晓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城市水环境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模拟、非点源污染控制、生态环境系统分析、流域规划管理与风险评价陈彬,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教授。兼任《生态学报》编委。
田光进:博士,副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城市生态规划与环境规划,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数字环境,土地利用与城镇动态模型
苏美蓉:博士,副教授
张力小:博士,副教授,博导
林春野:博士,教授,研究领域:水和土壤的环境地球化学:主要涉及土壤环境中的氧化还原过程,水土界面上的化学反应,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修复,污水资源化利用。
赵烨:博士,教授,研究领域:土壤污染诊断与修复,环境地学和土地健康评估,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南极土壤与环境变化研究李春晖,男,1976年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水环境、水资源系统分析和流域管理等研究工作。
蔡宴朋:博士,研究员,研究领域:水资源管理、流域系统分析与规划、环境与能源系统分析
邵冬冬: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环境流体力学(与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海工程、水下溢油事故有关的单相和多相射流、羽流研究);
舒安平:教授,博士,研究领域:水沙过程与调控方法、泥石流动力学模型、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水生态系统模拟等
杨薇: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流域生态需水理论与方法;水资源冲突协调下的生态需水保障技术;水库生态调度技术等研究
郭学军,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导师,博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多孔材料(膜,吸附剂);纳米与分子环境化学、水环境、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何孟常,男,1963年3月出生,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导师,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微界面化学和分子环境科学、水环境、污染生态化学、城市生态环境与生态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获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史江红,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研究领域是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微生物学,雌激素等内分泌干扰物、医药品污染物的环境浓度分布以及迁移转化过程解析等。
夏星辉,女,学位: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导。目前研究领域包括水环境化学;多介质多界面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水体和土壤污染修复机理及技术;水环境化学、与全球变化相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化。
刘世梁,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会员、生态学会会员、生态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重大工程(水利、公路)的生态效应、景观生态学与GIS空间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生态规划
战金艳: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时空信息分析与生态模式评估。1997和2000年于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2003年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与乡村发展研究室获得博士学位。
崔保山,男,博士,1967年10月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