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旋翼飞行器的数学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式和(22)式够成了描述飞行器运动的完备的 动力学方程组。将其整理为:
3.4、完备的动力学方程组
其中:
下面讨论更为一般的情况,即没有在平衡位置 附近线性化的完备的动力学方程组。
3.4、完备的动力学方程组
由(9)式及(20)式得到:
其中U1、U2、U3、U4及-见(24)式 并且,由(14)式,得到:
关于多旋翼飞行器的研究(Ⅰ) 指导老师:杨莹(副教授) 报告人:沈欢
关于多旋翼飞行器的研究(Ⅰ)
关于Quadrotor 系统的研究任务规划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测量方法 空气动力学实验
一、关于Quadrotor
多旋翼飞行器是小型无人机(UAV)的一种。 1907年,法国人布勒盖特·瑞切(Bréguet Richet)所发明的世界第一架有人架势四旋翼 飞行器“Gyropl ane No.I”就已能升上天空。但 由于构造复杂、飞行员不易操纵等原因,四旋 翼飞行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微机电、微小型飞行控 制等技术的进步,微小型多旋翼无人飞行器逐 渐成为迅速发展的重点。
1.4、有待提高的研究方向
多机协作的算法不成熟,难以实现多机协作。 可以将新材料、微马达等新技术应用于多旋翼 飞行器,进一步提高其各方面性能。
二、系统的研究任务规划
基于多旋翼飞行器诸多 优势及研究前景,根据 学院和兴趣的双向选 择,我们成立在杨莹老 师指导下的本科生科研 小组。 课题名称:关于多旋翼 飞行器的研究。 小组成员:沈欢,杨洋。
2.2、步骤规划
研究路径规划的最优算法。 多机协作的初步研究。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测量
数学模型的建立使用了经典力学的方法。将飞 行器整体视为刚体,利用质心运动定理和质心 系的角动量定理建立完备的方程组。 Ⅰ、质心运动定理: Ⅱ、质心平动系角动量定理:
3.1. 关于参考系和坐标系的说明
3.1. 关于参考系和坐标系的说明
化简得:T=(2ρAKt/Kq)V2 得到了T正比于V2的结果。
推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A)假设P=Ph; 真实的P转化: 1、产生的升力的反作用力对空气做功,使空气获得 竖直方向的速度V1. 2、螺旋桨对空气的矩对空气做功,使空气获得水平 面内的速度V2. 3、电机发热使得转化为空气内能。 4、螺旋桨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热量,转化为空气内 能。
1.4、有待提高的研究方向
数学模型基于简单的空气动力学模型,没有考 虑到在高速、非稳定流场下(复杂的室外环 境),螺旋桨的力学表现,导致很多飞行器只 能在室内飞行而不能适应更复杂的环境。 控制算法不成熟,导致可控性差、飞行品质低 大部分的导航和反馈模块都基于室内环境,或 者依赖于简单的室外环境,在复杂的室外环境 中难以实现。
一、关于Quadrotor
1.1、多旋翼飞行器的特点
与传统飞行器相比多旋翼飞行器具有以下特点: 结构方面: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噪音 小、对承力结构和功能模块无特殊要求。 空气动力学方面:一方面多旋翼保证产生机体 飞行所需动力;另一方面旋翼的空气动力学性 质可以由简单的模型代替,不会产生复杂的空 气动力学问题。
4.3对电机能量转化的研究实验
推导过程:
4.3对电机能量转化的研究实验
Q=KqI; V=RaI+Kew; P=IV=(Q/Kq)V; Ph=Tvh; 又取微元,用动量定理推得:vh=(2T/ρA)½; 设P=Ph所以: (Q/Kq)V=(Kt.T/Kq)V=T.(2T/ρA)½
4.3对电机能量转化的研究实验
参见《理论力学》,朱照宣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3.3. 质心系中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
在11式中: 其中,是飞行器的惯性张量。其分量矩阵为:
和 与 可以忽略。

相比较相对较小,来自百度文库
3.3. 质心系中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
所以: 由(15)式:
将(12)式和(18)式代入(11)式,得到:
3.3. 质心系中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
1.3、多旋翼飞行器的研制情况
国外对多旋翼飞行器的研究较为成熟,如 MIT、Stanford University、Pennsylvania University和德国的MK项目都发展得很 好,基本实现了自主控制和良好的飞行, 甚至实现了多机协作;但是,国内的研究 还停留在有人驾驶和自主悬停阶段,有待 提高。
4.2外界流场对螺旋桨产生升力大小的影响
设计实验一:基于单层布局的空气动力学实验。 电机关于固定点(质心)呈对称分布。
4.2外界流场对螺旋桨产生升力大小的影响
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N个电机对称地分布在以质心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 上。圆心角为360/N度。 此时,影响结构布局的有N、r两个因素。由于对称性,每个螺旋 桨受到的来自周围螺旋桨的影响是一样的。所以,考虑其中的一 个螺旋桨即可。 设Thover是一个电机输入功率为P时的盘旋状态(无攻角且相对 空气无速度的状态,但是升力不一定等于重力)下螺旋桨产生的 升力;T是在一定的空气动力布局结构中保持电机输入功率为P 时,螺旋桨产生的升力。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T/Thover(无量纲)代表了升力的相对值, 也就可以反映升力受到结构布局的影响。
由(19)式的各个坐标基的分量相同,得到:
3.3. 质心系中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
通常情况下(几乎所有参考文献),将 在平衡位置附近线性化。按照图2所示,平衡 位置为 。 于是,由(14)式,线性化后的角速度为:
3.3. 质心系中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
将(21)式代入(20)式得到:
3.4、完备的动力学方程组
4.1Blade Flapping
多旋翼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是复杂 的,使得螺旋桨机翼容易受到干扰,这种干扰 来自多个方面,如:飞行过程中受到巨大的空 气阻力,在室外飞行时遇到强风,各螺旋桨引 起的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等。容易导致螺旋桨 叶片的倾斜和颤动。这样的颤动对于飞行控制 是致命的。
4.1Blade Flapping
4.1Blade Flapping
从图中可以看到,一旦螺旋桨叶片倾斜,将会受到来 自三方面的影响: A)升力T的方向偏离机体法向; B)空气对螺旋桨有一个额外的矩M1,来平衡螺旋桨所 产生的弯矩; C)空气对螺旋桨的矩M2偏离了机体法向。 以上三种影响会使得机体不再满足动力学模型,导致 控制失效。所以,选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刚度大) 的螺旋桨至关重要!
推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设计实验来确定Ph与P的比值,来验证此 推导是否有意义至关重要。如果Ph与P的比值 在85%以上,说明Ph=P的假设是成立的,否 则说明该推导是不具有实验意义的。
4.3对电机能量转化的研究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一支电机,使其输入功率为P,并记录。 ②测量P1:用load_cell测出升力T,并用风速仪测出竖直方向空 气的速度V1,计算P1,并记录。 ③测量P2:测出空气对螺旋桨的矩,作为螺旋桨对空气的矩M, 测量螺旋桨叶尖速度V2,和桨叶长度L,计算P2,并记录。 ④测量一段时间t内螺旋桨周围空气的温度的变化△T, P3+P4=CM△T/t。其中,C是空气的热容,M为受到影响的空气 的质量。 ⑤改变不同的P值,并重复②、③、④操作,记录数据。
于是得到变换矩阵P:
3.1. 关于参考系和坐标系的说明
将飞行器以合适的方式固连于 。
3.2、质心运动定理
由质心运动定理:
由变换矩阵得到:
3.2、质心运动定理
代入(7)得到:
由每个坐标基分量相等得到:
3.2、质心运动定理
其中, 是螺旋桨产生的升力,满足: 为升力系数。单位: 。
3.3. 质心系中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
3.4、完备的动力学方程组
3.5、电机模型
等效电路图:
于是,由KVL方程得到:
3.5、电机模型
对转子运用定轴转动的转动定理有:
整理(28)式代入(27)式:
3.5、电机模型
忽略电感,并将 在某个 附近泰勒展开:
得到电机的简化模型方程:
是一个依赖于 的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3.6、参数测量
在建模过程中,所需参数按照出现顺序有:
4.2外界流场对螺旋桨产生升力大小的影响
实验器材汇总
实验器材汇总
4.3对电机能量转化的研究实验
实验背景:在“Quadrotor Helicopter Flight Dynamics and Control:Theory and Experiment.”(Gabriel M.Hoffmann; Haomiao Huang; Steven L .Waslander;Claire J.Tomlin) 一文中推导了升力T和电机输入电压V的关系 得出的结论:T=KV2 其中K是常数。
如图1所示, 是惯性参考系,(1)式在 此系中成立, 是质心平动系,(2)式 在此系中成立,其中O’是质心。 在质心系中,取欧拉角(经典) 首先: 其次: 最终: 得到的
3.1. 关于参考系和坐标系的说明
由上述变换过程得到变换矩阵:
3.1. 关于参考系和坐标系的说明
将(5)式代入(4)式再代入(3)式得到:
2.1、多旋翼飞行器系统
2.1、多旋翼飞行器系统
2.2、步骤规划
建立四旋翼飞行器基于刚体的初步的力学模型 及讨论参数测量方案并进行参数测量。 研究多旋翼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实验 及理论分析,改善飞行器气动布局,修改得到 更广泛和可靠的力学模型。 研究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 研究适于复杂环境的导航及反馈方案。
1.1、多旋翼飞行器的特点
控制方面:可以对多个旋翼进行直接控制,增 加了飞行器的可控性,使得飞行器拥有垂直起 降特性和良好的飞行性能。 功能拓展方面:多旋翼飞行器可与多种外设相 连接,如:照相机、红外探测器、机械臂等, 可以实现多种功能。
1.2、多旋翼飞行器应用前景
基于多旋翼飞行器的诸多优势,自其问世以来,其应用 空前广泛,如 A、国防领域:高空侦查、预警、实战等。 B、救援与高危行业:地震、火灾救援;核事故 探 测与救援等。被成功应用在伊拉克战争和Katrina飓风 的救援行动中。 C、地质和生态领域:测绘、地形勘探、环境监测等。 D、科研领域:复杂控制算法研究、智能算法研究、多 机协作研究等。
4.2外界流场对螺旋桨产生升力大小的影响
设计实验二:基于多层耦合的空气动力学实验。
4.2外界流场对螺旋桨产生升力大小的影响
实验原理: 对于多层多旋翼飞行器(下图),其每个螺旋桨产生的空气动 力受到层间距h、层数Nlayer、和每一层的布局形式的影响。 为方便实验,设每层之间的间距相同,并且每层的布局相同,并 且层与层之间对其(上图所示)。那么由于对称性,每个螺旋桨 受到的来自周围螺旋桨的影响是一样的。所以,考虑其中的一个 螺旋桨即可。 设Thover是一个电机输入功率为P时的盘旋状态(无攻角且相对 空气无速度的状态,但是升力不一定等于重力)下螺旋桨产生的 升力;T是在一定的空气动力布局结构中保持电机输入功率为P 时,螺旋桨产生的升力。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T/Thover(无量纲)代表了升力的相对值, 也就可以反映升力受到结构布局的影响。
3.6、参数测量
3.6、参数测量
3.6、参数测量
四、关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四、关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飞行器飞行的基础是空气动力学,绝大部分的 多旋翼研究者仅仅将多旋翼飞行器当做刚体处 理,没有考虑其空气动力的影响,导致研究的 效果不佳。 前人对多旋翼飞行器空气动力效应的研究工作 中,给予我们很多启迪。
4.2外界流场对螺旋桨产生升力大小的影响
Th和T的关系是关于V风和α的函数,如下图所 示,可以看出是非常复杂的关系。
4.2外界流场对螺旋桨产生升力大小的影响
在一个多旋翼飞行器上由于有多个螺旋桨形成 的多个流场的相互作用,会使得多旋翼飞行器 的总升力Ttotal不等于单独每个电机产生的升 力Ti之和,而是各个流场耦合作用的结果,所 以,研究合理的多旋翼飞行器的布局也是一个 必需的课题,并且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相对于 理论分析,实验应该是更为可靠的手段。
由(2)式: 。若将向量 和 在固 定坐标系中表出。则需要考虑相对导数:
其中, 是在固定坐标系中的相对导数, 是飞 行器的角速度向量。
3.3. 质心系中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
在(11)式中: 力产生的矩; ∵ 。其中 是升 是空气对螺旋桨的矩。

3.3. 质心系中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
其中, 是空气阻力产生力矩的系数:反作用 力矩 又有:
4.2外界流场对螺旋桨产生升力大小的影响
螺旋桨在无外界干扰的盘旋状态(保持转速 ) 下,升力T与 成正比,即:T=C 。 但是当有外界流场干扰时,升力Th与转速就不 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甚至,在保持电机输入 功率P不变的情况下, Th与T的比值都是复制 的非线性关系。
4.2外界流场对螺旋桨产生升力大小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