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支持青海建设黄河谷地沿黄公路大通道的提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943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943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15•【文号】•【施行日期】2021.09.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943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新机制的建议收悉。
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涵盖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4省区沿黄地区,包括太原、呼和浩特、银川等3个省会(首府)城市,以及宁夏吴忠、中卫,内蒙古乌海、巴彦淖尔、包头、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朔州、忻州、吕梁等主要城市,经济基础较好,生态功能突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粮食主产区。
支持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加强沿黄生态保护,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环境污染系统治理力度,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委在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过程中,将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作为重要内容,以专设章节的形式提出了相关重大任务、工程和重要举措。
一、关于加快构建规划引领一体化机制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对城市群布局和建设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包括呼包鄂榆、兰州—西宁等城市群规划,有关地方编制实施了山西中部等省内城市群规划,明确了各城市群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的通知【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青政办[2010]152号【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发布日期】2010.07.12【实施日期】2010.07.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的通知(青政办〔2010〕152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保证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以下简称为百万亩项目)的顺利实施,现就百万亩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通知如下:一、百万亩项目实施组织机构(一)省级领导机构省政府成立百万亩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省政府分管水利的领导担任,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厅、省审计厅、省监察厅以及项目所在州(地)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
(二)省级管理机构省百万亩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由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副厅长担任常务副主任,省财政厅、水利厅以及项目所在州(地)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水利厅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项目所在县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州(地)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为成员。
办公室作为省百万亩项目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项目实施工作,以及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衔接。
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联系,密切协作,共同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三)州(地)级管理机构海南、黄南州政府和海东行署成立州(地)百万亩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行政管辖范围内的项目建设任务。
领导小组组长由州(地)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办事机构设在州(地)国土资源局。
(四)县级实施机构贵德、尖扎、化隆、循化和民和县政府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政府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03•【字号】青政办[2011]175号•【施行日期】2011.08.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青政办[2011]175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百万亩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国土资源厅)《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一一年八月三日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青海省百万亩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一一年七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以下简称百万亩重大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规范工程实施行为,确保项目实施依法有序进行,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项目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百万亩重大项目实行部级监管、省级负总责、州(地)级组织协调、县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与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实施管理制度。
第三条百万亩重大项目实施管理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三)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则;(四)统一规划,分年度实施的原则;(五)与其它部门规划相衔接的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子项目是项目片区范围内以黄河为界,按水利骨干工程南北干渠来划分的项目。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省百万亩重大项目领导小组是百万亩重大项目实施管理的省级领导机构。
领导和组织项目的管理,协调和决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审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
第六条省百万亩重大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对沿黄公路建设方案的几点思考
对沿黄公路建设方案的几点思考
仁青;苗广营
【期刊名称】《青海交通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黄河是我国的第二条大河,水力资源丰富,两岸资源综合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对黄河两岸资源的综合开发,沿黄公路的建设也迫在眉睫,通过对沿黄公路的建设理念、建设方案和技术等级的设想,供沿黄公路建设参考.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仁青;苗广营
【作者单位】玉树藏族自治州建设局,玉树,815300;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西宁,8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公路建设方案可行性评审的几点思考 [J], 许桂霞
2.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山西柳林沿黄旅游公路建设为例 [J], 高银富;党维勤;任怀泽
3.公路建设中存在的水土保持问题及建议——以山西柳林沿黄旅游公路建设为例[J], 高银富;任怀泽
4.惠东县黄埠镇平东公路建设工程选线研究 [J], 陈晓红
5.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浙江方案——《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暂行)》解读 [J], 崔优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13•【字号】青政办[2011]245号•【施行日期】2011.10.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青政办[2011]245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青海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前言“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部的关心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发展改革,服务民生,水利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迈进,完成了五年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抗灾减灾成效最大、水利投资规模最高、规划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直接受益最多、行业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水利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进“四个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
我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利用难度大,与人口、耕地、生产力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工程性缺水问题日益尖锐,防洪减灾体系不健全。
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水利发展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为促进我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藏区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尽快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
关于沿黄滩区生态提升的建议
关于沿黄滩区生态提升的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沿黄滩区的生态品质已经迫在眉睫。
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以期改善沿黄滩区的生态环境。
1. 加强生态保护意识生态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
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激发公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 建立生态保护区建立生态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政府应划定生态保护区范围,并加大对生态保护区的监管力度。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共同守护沿黄滩区的生态宝地。
3. 加强生态修复工作生态修复是提升沿黄滩区生态品质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修复湿地、植被等受损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4. 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友好的耕作方式,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
5. 加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强对沿黄滩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行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大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减少水污染,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基础工作。
政府应加强对沿黄滩区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7.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生态补偿是激励生态保护的有效手段。
政府应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生态保护者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和政策支持,提高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效果。
8.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是推动生态环境提升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沿黄滩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9. 引进生态产业引进生态产业是提升沿黄滩区生态品质的重要手段。
关于支持沿黄村庄建设的建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支持沿黄村庄建设的建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沿黄村庄作为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些乡村地区正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为了支持沿黄村庄的建设,我们需要认识到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支持沿黄村庄建设意味着要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大多依赖于农业和农村旅游业。
因此,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此外,建设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农村风情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保护和弘扬沿黄村庄的文化是支持乡村建设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提供文化教育,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以及修复历史建筑等措施,有助于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并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了解和体验。
最后,支持沿黄村庄建设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其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应该加强生态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鼓励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加强农村环境治理,都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支持沿黄村庄建设。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沿黄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介绍与探讨关于支持沿黄村庄建设的建议。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该话题进行概述,介绍沿黄村庄建设的背景和重要性,并简要介绍本文的目的和文章结构。
然后,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提出两个要点作为支持沿黄村庄建设的建议。
第一个要点将探讨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村庄建设的进行和发展。
第二个要点将讨论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必要性,包括水电供应、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善举措。
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
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沿黄生态廊道是指依托黄河及其周边生态资源,打造的一条横贯黄河流域、连接西部山地与黄河平原的生态廊道。
为了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制定并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1.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提升,逐步形成高效的生态流域治理体系。
2. 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技术和完备设施的生态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生活质量,推动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氛围。
三、建设重点及任务1. 强化生态系统修复,加强河流水质治理,推动沿黄地区的水环境水准逐步提高。
2. 促进生态资源保护和恢复,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资源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3. 推进土地生态治理,加强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提升土地生态功能。
4.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严格排污许可制度,推进工业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5.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鼓励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提高农作物品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建设措施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生态廊道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各方的权责,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2.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和环保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技术水平。
3. 加大投入力度,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文明理念。
5. 建立健全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工作的评估和监测,确保实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五、保障措施1. 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地方单位的工作,保持沟通与配合。
2. 加强组织管理,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生态廊道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3. 配置专业人才,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4. 深化国际合作,吸引国际资金和技术参与生态廊道建设,借鉴国际经验和先进理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公路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公路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4.04.07•【字号】青政[1994]35号•【施行日期】1994.04.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公路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青政[1994]35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加快资源开发的必要条件。
为加快公路建设步伐,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以下若干政策。
一、为保证公路建设按计划实施,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根据项目总体设计,可一次性申请批准;分段分期施工的项目也可根据总体设计一次性报批,按建设进度分期征用,并于施工年度内办理完征用、划拨土地手续。
如果建设用地超出总体设计,可另补办申请批准手续。
二、土地征用补偿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规定的最低限,即征用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3倍补偿。
三、安置补助费,按征用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2倍补助。
无收益的非耕地、空闲地等不予支付安置补助费。
四、荒山、荒坡、河滩地可无偿征用。
五、国有林地征用,按《青海省林业林权管理办法》规定的最低限,即该地区同等条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2倍补偿。
集体林地由用地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协商解决,但一般不超过该地区同等条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2倍。
六、草原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细则》中规定的最低限,分别以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4倍和3倍计算。
七、征用土地和临时用地不计征“耕地占用税”。
八、以工代赈、扶贫、乡村自筹资金修建公路的,只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免交土地管理费。
其他公路建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规定的下限收取管理费。
九、树木砍伐补偿费,按前三年公路建设正在执行的平均价格补偿。
对开始协商征地后单位或个人抢栽的树木,一律不予补偿。
十、公路改建拓宽时,凡属公路建成以后在公路路肩、边坡、边沟及公路控制界限范围内修建的房屋等建筑设施及栽植的树木一律不予补偿。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参与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参与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1.13•【字号】青发改基础〔2020〕20号•【施行日期】2020.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青海省参与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人民政府,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西宁海关、青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邮政管理局、省供销联社、省通信管理局、省统计局、省公安厅、省科技厅、省能源局、省外事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省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青海银保监局、人行西宁中心支行、银保监会青海监管局,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兰新铁路甘青公司、青海机场公司:《青海省参与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1月13日青海省参与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通知》(发改基础〔2019〕1333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着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大力提升运输能力和物流发展质量效率,发挥优势、主动融入、服务大局,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贸易便利的物流枢纽节点,将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紧密结合起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关于全面开展国省道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关于全面开展国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环境标准【发文字号】青政办[2014]30号【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发布日期】2014.02.28【实施日期】2014.02.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关于全面开展国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的通知(青政办[2014]3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环境保护厅、省交通厅、省旅游局《关于全面开展国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4年2月28日关于全面开展国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省环境保护厅、省交通厅、省旅游局)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改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充分展示大美青海的良好形象,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国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区域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全省“两会”精神,坚持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的原则,从现在开始用3年的时间,以解决国省道交通沿线、旅游景区以及周边环境“脏、乱、差”为重点,加强农牧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改善城乡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展现大美青海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魅力,提升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和青海对外开放的形象。
依照按年度分阶段实施的要求,从2014年3月开始至6月,采取集中攻坚整治行动,重点解决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村镇存量垃圾、乱搭乱建、摆摊设点、兜售经营、乱贴乱画以及标识标牌刷新更新等问题,确保今年旅游旺季到来之前,实现重点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得到全面整治,环境面貌整体改善的目标。
青海黄河流域实施方案
青海黄河流域实施方案
青海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也是黄河的发源地。
为了有效保护青海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青海黄河流域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青海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近年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排放,保护湿地和森林资源,恢复植被覆盖,促进生态平衡。
其次,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而青海黄河流域是黄河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为了保障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保护,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
在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向生态环境提供者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形成良性的生态保护激励机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也是青海黄河流域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得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专业人才,为青海黄河流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总之,青海黄河流域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推动青海黄河流域实施方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15•【字号】青政办[2011]192号•【施行日期】2011.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青政办[2011]192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青海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前言“十二五”时期,是青海省大力推进“四个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持续扩大,对运输能力、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必须树立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打造枢纽、畅通通道、加密网络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一章“十一五”交通发展现状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扩大内需等历史机遇,持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铁路、公路、民航、内河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总量,提高能力,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全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青藏铁路、青藏公路为主轴,“两横三纵”主骨架公路及干线、次干线公路,支线铁路和省会西宁机场及格尔木、玉树支线机场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初步形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262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262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16•【文号】•【施行日期】2021.09.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发展规划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262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设立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议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药监局,现答复如下。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以下简称“黄河金三角”)地处黄河中游,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范围内,同时也是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交汇区域。
我委历来重视深化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在《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重大政策文件起草中进行了深入研究,专门作出了相关部署。
一、关于从国家层面出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指导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发展。
2014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我委印发实施《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明确提出要把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全国省际交界地区协调发展试验区。
今年4月出台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务实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
(一)关于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设立区域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2018年12月,我委联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8个部门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在资源开发、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抵消、生态产业、绿色标识、绿色采购、绿色金融、绿色利益分享等9大领域建立市场化补偿机制。
沿黄生态环保旅游公路建设指导意见
沿黄生态环保旅游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建设沿黄生态环保旅游公路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长江黄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了确保该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制定指导意见如下:一、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推动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近期决定启动沿黄生态环保旅游公路的建设工作。
本项目路线起点为长江黄河交汇处的三门峡市,终点为黄河源头地区的青海省,穿过河南、陕西、宁夏等多个省份和自治区,沿线主要经过中华水塔、牛首山、鸡鸣山、马蹄湾、凤凰山等多个景点,统计总长度为2000公里。
二、建设原则和目标(一)建设原则1.生态优先。
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注重纵向景观和横向生态流动,遵循“既看得见风景,也看得见生态”的原则。
2.绿色发展。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坚持清洁能源使用,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降低交通系统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
3.提高服务。
以旅游为主线,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推动旅游与经济融合。
1.打造旅游品牌。
建设一条全域旅游的新路径,促进黄河源头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打造黄河源头地区旅游品牌。
2.实现交通无缝对接。
加快沿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旅游交通接驳瓶颈,实现旅游交通无缝对接。
3.确保生态保护。
通过建设标志明显、环保人性化的旅游公路,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亲身体验生态保护、绿色出行的理念。
三、建设内容和重点任务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完善沿线旅游服务设施。
包括休息点、服务区、厕所、垃圾分类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2.打造旅游景点。
结合地理文化,完善黄河源头地区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
3.提高路网承载能力。
加快路网的建设,扩大道路的承载能力,提高公路的保通性和安全性。
4.推广新能源车。
加强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促进沿线城市的绿色出行。
(二)重点任务1.制定建设规划。
依托归属省份的旅游、财政、交通部门,制定具体的建设规划,并落实建设经费。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会议有关事宜的复函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会议有关事宜的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6.24
•【字号】青发改地区函〔2021〕417号
•【施行日期】2021.06.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区域经济开发
正文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合作交流会议有关事宜的复函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关于协商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会议有关事宜的函》收悉。
我委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研究梳理,对会议名称、会议章程无意见。
我省拟在会议上签署的合作协议为:青海省循化县人民政府和甘肃省积石山县人民政府、临夏县人民政府分别签订《共建区域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青海省民和县人民政府和甘肃省积石山县人民政府、永靖县人民政府分别签订《共建区域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与沿黄省区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简介、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详见附件,供参考。
同时,建议一是在会议议程中增加实地学习考察事项;二是分领域举办专题论坛。
此复。
附件:(略)
1.青海省与沿黄省区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简介
2.青海省推动黄河战略落实情况
3.源头责任干流担当(宣传片)
4.让中国更美丽——青海领衔示范版(宣传片)
(联系人:唐志军;联系电话:************)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6月24日。
水利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522号(农业水利类439号)提案答复的函
水利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522号(农业水利类439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08.11•【文号】水规计办字〔2021〕42号•【施行日期】2021.08.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522号(农业水利类439号)提案答复的函水规计办字〔2021〕42号青海省引黄济宁工程是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明确的国家西部开发重大战略工程之一,经国务院同意,“十三五”期间加快项目前期论证。
工程拟从黄河干流龙羊峡库区取水,向西宁、海东等东部城市群及湟水南岸供水。
如您所言,工程建设对支撑兰西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等具有重大意义。
水利部高度重视青海省引黄济宁工程建设工作,部领导多次主持会议专题研究。
及时组织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技术审查,针对外界有关质疑和专家不同意见,组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对有关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引大济湟可调水量和生态林建设征求了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的意见。
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该工程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20年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清单,支持推动建设。
下一步,水利部将继续指导青海省有关部门深化论证工程规模,研究落实耗黄指标缺口问题。
条件具备后,积极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项目立项和中央投资补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对于您提出的“在调整黄河‘八七分水’方案时,考虑青海省的实际,合理增加黄河耗水指标”的建议,水利部正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生态优先,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组织开展黄河水量分配方案调整有关研究论证工作,统筹研究下游地区更多使用南水北调供水,腾出适量水量用于增加生态流量和保障中上游省份生活等基本用水需求。
水利部2021年08月1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19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
关于国家支持青海建设黄河谷地沿黄公路大通道的提案
审查意见:
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交通运输部会同青海省政府办理
提案人:
xx
主题词:
公路,建设
提案形式:
个人提案
内容:
黄河谷地是青海省仅次于湟水流域的第二大人口密集区、耕地集中区和农产品产地。
黄河谷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配置全省生产力资源的战略举措,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步骤。
对于发展民族经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xx谷地的基本情况
黄河谷地是指青海省龙羊峡水库以下至民和县寺沟峡口之间320公里的黄河沿岸地区,地跨海南州的共和县、贵南县、贵德县,黄南州的尖扎县、同仁县,海东地区的循化县、化隆县、民和县,是我省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但是
谷地两侧的浅脑山也是青海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沿黄8个县都是少数民族居住区,区内国土面积
3.7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二十分之一;人口
117.66万人,占全省人口的22%,少数民族占
72.22%。
有4个国定贫困县,1个省定贫困县,贫困人口
28.05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3%,占当地农牧民总数的
31.5%。
二、xx谷地公路交通建设的必要性
(一)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建设是百万亩整理土地发挥效益的需要。
2010年10月9日和11月9日,投资
19.7亿元的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投资
13.43亿元的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重点水利骨干工程----拉西瓦灌溉引水枢纽工程已开工建设。
项目完成后,将新增耕地面积
1.35万公顷(
20.29万亩),新增耕地率
32.8%。
建设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将为百万亩整理土地发挥效益提供有力支持。
(二)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需要。
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平整项目的实施,可新增耕地面积20多万亩,容纳安置10---15万人,可以解决沿黄流域干旱山区约三分之一贫困人口的异地安置和扶贫问题,这为谷地小城镇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必将为谷地城镇的合理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带来良好的机遇,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该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这离不开公路交通的支持。
(三)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加快黄河谷地包括公路交通建设在内的整体发展,可以承接湟水经济的辐射,分担湟水流域的压力,形成与之平行的高效农业经济带和电力工业基地,促进青海省生产力布局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增加群众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加快我省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步伐。
(四)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建设,可更好地凸现黄河谷地丰富的自然、人文、民族风情等优势旅游资源,给黄河谷地的县乡和农牧民群众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收益。
(五)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建设是水电资源开发的需要。
黄河河谷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国家计划在黄河河谷修建大小梯级电站13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加快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黄河谷地水电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给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更彻底地解决“望水兴叹”、“望库兴叹”、“望电兴叹”的突出问题,提高黄河谷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六)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建设是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完成以后,为了更好发挥其效益,必须配套建设完整的水利设施。
据初步规划,黄河谷地有尼那灌区(已开工建设)、李家峡灌区、公伯峡灌区、隆务河灌区、马什格羊灌区、民和官厅提灌区等多个灌区来支撑。
依托灌区优势,通过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包括农业在内的谷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建设是维护青藏高原稳定、国家安全和我省和谐发展的需要。
黄河上游谷地东连甘肃,沟通中原和东部地区,西经柴达木盆地通向西藏,无论在工农业资源开发方面,还是在物资、民族宗教文化交流方面,都是连接东西部的中转枢纽基地,是保障西部社会稳定的中心点。
通过加快黄河上游谷地公路交通建设,可合理配置、综合统筹全省生产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三、加快黄河谷地公路交通大通道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公路交通可快速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会大大拓展经济交往空间。
首先,交通工程施工期间,本地的建材业运输业和服务业会迅速发展起
来,其次,公路基础工程完成并随着公路的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等产业链会随着公路的延长而拉长或转移,产品和技术也会相应地出现集中或集约的生产方式。
这不仅会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更重要的是会增加就业,进一步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通过完善的公路运输网络,对区内经济互动发展提供有效的联系通道,促进黄河谷地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对于开发生态农业,合理利用土地十分有益。
(二)完善黄河谷地骨架公路网,能加快黄河谷地脱贫致富的步伐。
黄河谷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相对集中,是青海省最适于人类居住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地方。
统筹考虑黄河谷地的贫困现状,贯通和提升公路等级,将拉近青海西部、青南地区与青海东部、甘肃、四川之间的距离,极大地促进黄河谷地脱贫致富和对外经济交流步伐。
(三)为人流、物流、技术、信息流等开放式立体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根据黄河谷地水电开发规划,13座梯级水电站中龙羊峡、尼那、李家峡已建成发电,在建的有拉西瓦、公伯峡、积石峡、康扬、苏只等5座大中型水电站,随之形成的水电走廊,急需公路建设与之配套。
而黄河谷地公路建设,可发挥公路的辐射拉动作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开放式发展提供物态的交通载体平台。
(四)能促进城市及小城镇经济发展,满足公路运输量增加的需求。
黄河谷地公路建设,将极大地促进民和县官亭,化隆县群科、甘都,尖扎县的马克塘、康扬、同仁县的保安,循化县的积石、街子、白庄以及贵德县的河阴、河西等小城镇的发展和对外经济交流。
随着该地区水电开发和沿黄城镇带的发展,公路运输量将大幅度增加。
未来10年,黄河谷地经济带将是青海发展的重点。
届时,公路运输的压力将极度凸显,现在的公路建设是未来黄河谷地经济腾飞的第一步。
(五)发展完善交通,能更好地促进当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该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带,在青海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4个民族的群众在这里生产和生活。
沿黄8县都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是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密切交流较为集中的地区。
发展和完善黄河谷地的公路交通,打造一条青海省的“软黄金”观光旅游路线对发展保护这一多民族聚居区域的民俗文化、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我省黄河谷地公路交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黄河谷地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干线路网已初步形成,公路通车里程、公路密度、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以及客运班线数量等快速增加,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公路等级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已初步形成了龙羊峡以下河段二、三级公路为主体的“三纵二横三联”骨架公路网。
农村公路实现了县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具备综合开发黄河谷地的条件,也对该区域的开放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谷地交通基础设施仍然存在通行能力不足、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路网不完善、配套资金难等问题。
集中表现为“三低”:
一是公路密度低。
二是网络化水平低。
三是技术等级低。
五、建议
沿黄公路大通道建设将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但沿黄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大,工程艰巨。
青海省各级财政皆依靠国家补贴维持,交通规费收入仅能勉强维持公路的正常养护,仅靠青海的财力无法建设上述公路,要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沿黄公路的建设。
国家在资金、政策、项目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青海建设黄河谷地沿黄公路。
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