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生物力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骼的生物力学PPT课件

骨骼的生物力学PPT课件
实验研究具有直接性和可靠性,但可能受到样本大小、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实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具有灵活性、无损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但需要准确的模型和参数,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资源。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计算方法,用于模拟和分析复杂的结构和系统的力学行为。
通过将骨骼划分为一系列小的单元(或“有限元”),可以预测其在不同载荷下的响应,如变形、应力分布和破坏模式等。
骨骼的生长与发育
02
CHAPTER
骨骼的生物力学特性
骨骼的弹性模量决定了骨骼的刚度和变形程度,不同部位的骨骼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以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
骨骼的疲劳性能也很重要,它决定了骨骼在反复受力后的性能退化。
骨骼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能够承受身体重量和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
骨骼的力学性能
骨质疏松症
通过科学的运动和饮食,可以预防骨质疏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未来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骨骼疾病的个性化治疗
未来骨骼生物力学将与多个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如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为骨骼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方法。
骨骼的生长与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结词
骨骼的生长与发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婴幼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在婴幼儿期,骨骼主要由软骨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逐渐被骨组织替代。在儿童期,骨骼继续生长并逐渐变得致密坚硬。在青春期,骨骼的生长速度达到峰值,最终完成骨骼的发育。
详细描述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手术治疗
06
CHAPTER
骨骼生物力学的前景与展望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骨骼生物力学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高治疗效果。

踝关节骨折PPT课件

踝关节骨折PPT课件
– 根据损伤机制分型 ➢ 旋后内收(supination-adduction) ➢ 旋后外旋(supination-external rotation) ➢ 旋前外展(pronation abduction) ➢ 旋前外旋(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 )
21
Lauge-Hansen 分型
12
影像学检查——外侧复合体
– 在Mortis位和侧位片上观察腓骨的移位和短缩 – 在Mortis位注意有无胫腓线的断裂
13
影像学检查——距骨
– 距骨倾斜 – 距骨半脱位 – 距骨顶骨折
距骨倾斜、半脱位
14
影像学检查——后踝
– 在侧位片上可以估计后踝骨折的大小和位置 – 最好通过CT扫描来明确
24
旋后-外旋型(SER)
I度:下胫腓前联合损伤 II度:腓骨短斜形骨折(骨折线方向往往从前下到后上) III度:下胫腓后联合损伤或后踝撕脱骨折 IV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
25
旋前-外展型(PA)
I 度: 单纯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脱 II 度: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或撕脱骨折 III度:下胫腓联合处或以上的腓骨骨折,胫距关节顶部前外侧压缩
•距腓后韧带—— 限制距骨向后移位 和旋转
4
下胫腓联合
下胫腓联合包括下胫腓前韧带和后韧带,其间有牢固的骨间 韧带。连接下胫腓,是维持踝穴稳定的重要解剖结构
5
生物力学——踝关节的活动
距骨前宽后窄,踝关节跖屈时踝关节不稳定?
NO!!
▪ 踝关节在正常活动时距骨始终与踝穴完全匹配 ▪ 距骨就像截头去尾的一个圆锥体 ▪ 当踝关节活动时,距骨顶沿其外侧基底发生旋

6
踝关节滑车的结构

(骨生物力学课件)胸腰椎骨折

(骨生物力学课件)胸腰椎骨折

04
胸腰椎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体态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 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以降低胸腰椎压力。
加强锻炼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 核心肌群锻炼,增强脊
柱稳定性。
合理膳食
保证充足的钙质和维生 素D摄入,有助于骨骼
健康。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 脊柱检查,以便及时发
现潜在问题。
护理方法
01
骨生物力学课件:胸 腰椎骨折
目录
• 胸腰椎骨折概述 • 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 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 • 胸腰椎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 胸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胸腰椎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胸腰椎骨折是指发生在胸椎和腰 椎部位的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 作用导致的。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和损伤程度,胸腰 椎骨折可以分为压缩性骨折、爆 裂性骨折、屈曲牵张性骨折等多 种类型。
胸腰椎骨折的未来展望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交通意外的增多,胸腰椎骨折的发病 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需要加强预防和早期诊断。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胸腰椎骨折 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实现精准医疗。
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胸腰椎骨折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为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治疗经验和理念, 推动我国胸腰椎骨折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包括骨折线的方向、骨折的类型以及骨折移位程度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治疗方法和预后。
胸腰椎骨折的力学分析
在力学分析中,需要考虑胸腰椎 的弯曲、压缩、剪切等不同方向 的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压缩载荷会导致脊柱的垂直压缩, 弯曲载荷则会引起脊柱的侧弯或 前屈后伸,剪切载荷则会导致脊

骨折固定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生物力学
•6mm螺钉 = 4mm螺钉的5倍 •6mm螺钉 = 3mm螺钉的16倍
•螺钉旋紧程度
螺钉极限强度、最大韧性的三分之二
以便抵抗功能性负荷
•单螺钉不能控制骨片间旋转
双螺钉系统可控制旋转
操作技术欠佳
•螺钉松动
受到过大载荷
压力性坏死(假说)
螺钉轴向压力不足
上述原因 界面微动 骨吸收 松动
•螺钉脱出
单边型外固定架抗扭转力较弱
环型外固定架各轴向性能相似
外固定钉松动
•骨热性坏死
•局部高应力
•微动
骨吸收
避免发生微动:
骨孔比钉直径小0.1mm
Richard’s 钉
确保加压钉的滑动
•选用较大角度钉板系统
•加压钉与滑槽接触面尽可能大
锁定钢板
Locked Plate
传统钢板弱点
力学方面 界面摩擦力
•钢丝、钢缆
•钢丝加克氏针(2根,防旋转)
•钢丝加螺钉
•钢板 •外固定支架
静力型张力带
动力型张力带
张力带应用前提条件
•骨或骨折能够承受压缩
•对侧应有完整皮质支撑
•固定能够抵抗张力
螺钉固定
旋转力转换成压缩力
•皮质骨螺钉应先攻丝
未攻丝可造成:
•螺钉嵌顿
•螺钉被扭断
增加直径提高扭转剪切强度
•轴向移动(加压、分离)
适用横形、短斜形无碎骨片骨折 静力型 动力型
髓内钉刚度
•截面形状、直径、壁厚
•髓内钉长度
•纵向开槽?
•材料弹性模量
•无支撑长度
无支撑长度轻微增加 骨折断端间移动明显增加
•髓内钉断裂
骨折线远离外力作用点
锁钉孔损伤、应力集中

(医学课件)骨科人体生物力学与施力特征分析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骨科人体生物力学与施力特征分析ppt演示课件
. 26 返回
5.3.3 人体不同姿势的施 肌力的大小因人而异,男性的力量比女性平均大 力
30% ~35%。年龄是影响肌力的显著因素,男性的 力量在20岁之前是不断增长的,20岁左右达到顶 峰,这种状态大约可以保持10~15年,随后开始 下降。 此外,人体所处的姿势是影响施力的重要因素, 作业姿势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一要素。图5-8表 示人体在不同姿势下的施力状态,图中(a)为 常见的操作姿态,其对应的施力数值见表5-4, 施力时对应的移动距离见表5-5.
. 10
表5-1 重要活动范围和身体各部舒适姿势的调节范围
10.下摆、上摆
.
体各部舒适姿势的调节范围
.
12
人体各部分的活动 范围
.
13
人 体 上 部 及 上 肢 固 定 姿 势 活 动 角 度 范 围
.
14
主要关节活动范围在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开渠机挖沟作业中操作手柄和座椅的设置
. 23
表5—3 手臂在坐姿下对不同角度和方向的操纵力(单位:N)
结论:左手弱于右手;向下用力大于向上用力;向内用力 大于向外用力。
.
返回
24
最大蹬力 一般在膝部 屈曲160°时 产生。
下肢向外 偏转约10° 时的蹬力最 大。
图5-7 不同体位下的蹬力
.
返回
25
图T3 图T4
结论:由最大值衰减到1/4,只需要4min,操作力<=最大肌力的20%, 不容易疲劳,操作力=最大肌力的15%,操作可无限持续。
9
5.3 人体的施力特征 5.3.1 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 骨与骨之间除了由关节相连外,还由肌肉和 韧带联接在一起。因韧带除了有联接两骨、增 加关节的稳固性的作用外,还有限制关节运动 的作用。因此,人体各关节的活动有一定的限 度,超过限度,将会造成损伤。 另外,人体处于舒适时,关节必然处在一定的舒

骨折解析PPT课件(2024版)

骨折解析PPT课件(2024版)
方法: ➢ 经皮穿刺克式针固定 ➢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经皮穿刺克式针固定
•优点:最早使用,操作简单,费用低廉; •缺点:同时需要石膏或外固定架维持骨折相对位置
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优点:手术可早起行腕关节功能练习,2-3月后恢 复持重活动。 缺点:一般需再次手术取出;价格高昂。
常见的并发症
1.腕部神经损伤 2.拇长伸肌腱断裂 3.sudeck’s 骨萎缩 4.肩手综合症 5.骨折畸形愈合 6.痛性骨质疏松 7.骨折延缓愈合、不愈合
③尺侧/桡侧方向滑动:患者前臂旋前位,治疗师一手固定
桡骨远端,另手握持近排腕骨部,在轻微牵引下,分别向尺侧或桡 侧滑动桡腕关节。
④旋前/旋后滑动:治疗师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手握持近排
腕骨部,分别将腕骨作旋后、旋前的转动。
(2)下尺桡关节前后/后前位滑动
患者前臂旋后,治疗师双手分别握持桡尺骨的远端,拇指 在掌侧,其余手指在背侧,尺侧手固定,桡侧手的拇指将 桡骨远端向背侧推动。患者前臂旋前位,治疗师的拇指在 背侧,其余手指在掌侧。治疗师的桡侧手固定,尺侧手的 拇指将尺骨远端向掌侧推动。
❖ CT:用于检查合并桡骨关节面 骨折者。
❖ MRI:50%以上桡骨远端骨折合 并软组织损伤;用于三角纤维 软骨复合体损伤+舟月韧带损伤 +关节软骨损伤者。
临床治疗(一):保守治疗
无移位的骨折或者轻度移位型骨折: 采用前臂背侧石膏托固定,将腕部固定于旋前及掌屈尺偏位2周。 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
保守治疗
THANK YOU
SUCCESS
2024/11/21
体征:直尺试验(+),局部压痛(+),腕关节活 动受限。
辅检:X线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 端向掌侧移位,因此表现出典型的畸形体征。可同 时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及尺骨茎突骨折。

最新骨伤科生物力学概论幻灯片课件

最新骨伤科生物力学概论幻灯片课件
都反映了我国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验知识水 平。
宋应星(1587~1644(?))的《天工开物》是 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在卷十 五《佳兵篇》中记述了测试弓弦弹力大小的方法: “凡试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秤钩搭挂弓腰,弦 满之时,推移秤锤所压,则知多少”,方法十分 巧妙。
该书在我国失传300年,于1926年才由日本找回 翻印本。
存、摄像速率可调
CODA Mtion捕获系统无论 是性能评估、仪器设计或 防止和治疗运动损伤,用 作运动分析的运动主要包 括高度动态的运动。 CODA Motion可对许多变 量进行精确的测量,包括 位置、加速度、速度、反 应时间、跳跃高度和长度、 臀部和肩部旋转、角度置 换和分割和全身的质心。 当与肌电图系统和测力台 配合使用时,实际上可测 到任何物理和生理参数。
应力与应变是描述骨骼受 力后的内部效应,当外力 作用于骨时,骨以形变来 产生内部的阻抗来抗衡外 力,即是骨产生的应力, 应力的大小是作用于骨横 截面上的外力与骨横截面 面积之比,单位为 Pascal(Pa=N/m2),即牛 顿/平方米。
压缩 当外力将一个物体朝两个
相同的方向在推时 压力将分子推向其它的分
生物力学的历史(中国古代举例)
传为齐人著的《考工记》,是记录我国古代农具、 兵器、乐器、炊具、酒具、水利、建筑等古代手 工艺规范的专著。
其中惯性现象的记述[“马力既竭,輈(zhōu,指 车辕)犹能一取焉”]
车轮大小与拉力的关系(轮太低,马总是像上坡 一样费劲)
箭羽影响箭飞行速度的关系(“后弱则翔,中强 则扬,羽丰则迟”)
应力-应变曲线中,弹性区的直线斜率代表的就是 弹性模量,即刚度。
外力作了功,特体将能量转变为形变势能储存在 内部,物体在被破坏前所储存的能量可以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下面的面积来表示。

《骨的生物力学》课件

《骨的生物力学》课件
骨作为身体的支架,支撑身体重 量,维持身体形态。
03
04
运动功能
骨骼与肌肉、韧带和关节等结构 共同作用,实现身体的各种运动 。
骨的分类
根据形态分类
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 则骨等。
根据部位分类
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等。
根据功能分类
可分为承重骨、运动骨和保护骨等 。
03
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骨的力学性质
骨的生物力学行为
生长与发育
在生长过程中,骨的生物力学行为对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具 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儿童时期,骨骼的生长板受到的压 力刺激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重塑与修复
当骨受到损伤或疾病影响时,其生物力学行为会发生变化 ,引发骨的重塑和修复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骨折愈合和骨 关节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关节设计
人工关节置换中,生物力学原理用于设计人工关节的结构和材料 ,以确保其与人体骨骼的匹配和稳定性。
关节功能评估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可以对人工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 满足患者的需求。
术后康复
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生物力学原理用于指导患者进行适 当的运动训练,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运动医学中的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
骨折治疗中,生物力学原理用于设计骨折固定装置,如钢板、髓 内钉等,以确保骨折部位的稳定和愈合。
骨折愈合过程
生物力学因素对骨折愈合过程具有重要影响,适当的力学刺激可以 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训练
在骨折康复训练中,生物力学原理用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训 练,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恢复。
人工关节置换中的生物力学
、应力、形变等。
有限元分析
02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骨骼进行建模,模拟骨骼在不同生物力学载

骨科生物力学的发展及应用PPT课件

骨科生物力学的发展及应用PPT课件

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包括关 节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 性等。这些特性对于假体设 计、固定技术和材料的选择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假体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关 节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特 性,以达到最佳的置换效果 。同时,假体的固定技术和 材料也需要满足相应的生物 力学要求,以保证假体的长 期稳定性和耐久性。
术后康复也是人工关节置换 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康 复计划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进程,提高置换关节的功能 和耐久性。
详细描述
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主要涉及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变化、骨折固定技术和材料的选择、以及骨折治疗 后的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骨折部位的生物力学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以及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康复训练方法,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案例二:人工关节置换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结词
人工关节置换的生物力学研究是骨科生 物力学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对人工关 节的生物力学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人 工关节的磨损和失效机制,提高人工关 节置换的成功率和使用寿命。
VS
详细描述
人工关节置换的生物力学研究主要涉及人 工关节的材料选择、设计优化、植入技术 和术后康复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人工关 节的生物力学分析,可以优化人工关节的 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人工关节的耐磨性 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指导术后康复训练 ,减少人工关节的磨损和失效的风险。
通过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更好 地控制手术中的力、角度、位置 等信息,实现更加精准的手术操
作。
机器人辅助手术还可以减轻医生 的疲劳程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
个性化医疗在骨科生物力学中的应用
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骨科生物力 学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9
3.弯曲 (长管状骨)
1.纯弯曲:凹侧- 压应变(力),凸侧- 张 应变(力),中位轴-应变(力)为0. 压力点(横切面)不会产生剪式应力
2.三点弯曲:骨骼受力较常见.两端支撑, 对侧受力。(受力点:弯矩) 应力点(横切面)会产生剪式应力
10
4.弯曲联合轴向负荷
长管状骨 受两方向外力压力负荷 弯曲负荷—侧张应力 侧压应力 压力+弯曲=联合负荷(常见)
38
如固定不牢靠,骨折端在外力下出现活动, 如形变在10%,则形成软骨,软骨连接。
39
如不固定或仅简单外固定,骨折端在外力 下出现活动,如形变在100%,则形成纤维, 不愈合。
3
1.应力和应变
应力:骨骼某点内力的强度,单位面积所 受的力 应变:骨骼受力时,其内部任何一点发生 变形,称为该点的应变。
4
两种应力:
正常应力:垂直于所给平面的单位面积的 力(使立方体前面变薄变长) 剪式应力:平行于所给平面的单位面积的 力(使立方体变为平行六面体)
5
6
骨生物力学
1
第一节:生物力学概念
人体活动对骨骼的三种力 1 作用于骨的外力 2 肌肉收缩和韧带的张力对骨骼的内力 3 骨的内反应力(负荷)
2

力—负荷 作用于骨骼可使骨发生形变 微观—显微骨折—青枝骨折—骨折 骨折因素:1.力的大小方向面积和几何学。 2.骨的材料特性。
负荷类型
纵向 拉力 压力 剪力(纵向扭转)
极限程度(MPa)
133 193 68
横向 拉力 压力
51 133
18
3.骨松质
骨松质:多孔 硬度较皮质骨差
屈服: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 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 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塑 性应变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屈服。
36
不同的组织在断裂前可以承受不同的最大 张力应变,肉芽组织可以承受100%的应变, 纤维组织和软骨组织承受的应变明显降低, 软骨组织约为10%,致密的骨组织只能承 受2%的应变。
37
经过加压固定的骨折获得坚强固定,在生 理活动情况下所有应力由钢板承受,骨折 端间不受应力,无活动,骨折端间隙内的 细胞(干细胞)无形变(<2%),所以细 胞成骨,骨愈合。
15
2.拉力、压力和剪力
骨皮质的拉力、压力和剪力 与工程材料相似,骨皮质有一定范围的弹 性变形能力 骨组织材料极限强度取决于负荷类型和承 受负荷的方向。 负荷作用下 拉力及压力超过弹性变形范围 发生骨折
16
不同载荷造成的骨折类型 拉力 压力 旋转
弯曲
压力
17
成人股骨骨皮质极限程度
32
材料的疲劳极限(Fatigue limit) 任何材料具有一应力水平,低于该水平疲 劳寿命是无限的,该应力水平称疲劳极限。 疲劳极限是一个安全控制数据,只要应力 低于它,不管周期数目多少是不会短裂的。
33
骨单位密度较高的骨,抗疲劳性能较好, 有助于防止骨折-因骨的胶接线及中央管制 止裂隙扩展。
11
5.扭转
长管状骨 不规则骨 扭转 剪性应变 横向及纵向剪性应变 联合剪性应力 骨折方向:斜形或螺旋形
12
第二节:骨的生物力学
骨组织材料特性 硬组织 应力--应变关系 骨折—取决于其材料特性 骨成分:基质 胶原—骨小梁 结构 :皮质骨(骨干)(骨孔5%-30%), 松质骨(骨端)(骨孔30%-90%)
19
屈服 : 提示骨小梁断裂开始,且持续时间 较 长。骨小梁断裂逐渐增多。 骨皮质和骨松质标本负荷应变水平在0.036 和0.5时有能量吸收现象,骨松质能量吸收 超过骨皮质。
20
第二节 骨折与固定生物力学
骨折与固定的生物力学
21
1.骨折力学原理
骨某一区域应力超过极限强度,发生骨折。 骨结构(弯曲)本身:减低弯应力 骨空心结构:比实心结构承受弯曲及旋转 应力强 棒的压力和张力和横断面面积成正比.
13
1.骨皮质
骨皮质 其材料特性取决于骨组织负荷或变形率。 骨皮质快速受力较缓慢受力吸收的能量大。 骨组织应力-应变特征:骨皮质纵向骨小梁 排列比横向强度大,硬度也较强。(长骨 长轴比横轴更对抗应力)
14
应变率 表示骨受力过程中变形迅速的程度 (单位/S) 如 正常骨 低于0.01/S 骨折瞬间 超过10.0/S
34
3.骨折治疗生物力学
接骨原则:1.血供。2.维持骨生理和力学环 境。 弹性固定好,活动度难掌握。牢固固定, 缺点骨愈合不牢固。 长骨骨折,因长力臂易移位。骨痂形成使 骨折稳定。 骨折愈合有利:一定活动量和允许小的剪 力。不利:剪力或弯曲力过度。
35
所有的活体细胞都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 的应变。
22
骨折原因
创伤 骨病 积累劳损
23

扭转应力 导致螺旋骨折 受力机制为剪应力 旋转轴45度时应力最大。
24

轴向压力 易在长管状骨纵轴 方向形成最大的剪力 进而造成骨干斜行骨折
通常长管状骨的轴向压力 不是单一的。
25
26
27
28
骨病 骨肿瘤、骨缺损 造成:骨的几何学改变 骨的强度改变 骨缺损部位产生应力集中 (骨折机制)
29
2.疲劳断裂
疲劳断裂
30
骨每天承受负荷,或长时间锻炼,积累损 伤,导致疲劳骨折 常见于长途行军,从事长距离行走及长跑 者 最常见于双足第二趾骨远端
31
疲劳: 材料在周期性和间歇负荷下发生的进行性 损伤(显微镜下损伤),在周期性负荷条件下, 材料负荷水平低于能引起的材料损伤的单 次负荷时,就会发生损伤。
2.拉力和压力
骨骼系统的特点 几何学复杂:管状骨、不规则骨、扁骨等 力的类型复杂 应力和点时,提示骨 小梁断裂开始(屈服用Y点),且持续时间 较长,骨小梁断裂逐渐增多(极限用U点)。 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应力比应变) 拉力和压力作用于棒产生45°剪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