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

合集下载

元认知课件

元认知课件
元认知的学习
张红燕
元认知
元 认 知 含 义 元 认 知 结 构 与 认 知 的 区 别 元 认 知 作 用 元 认 知 发 展
一、元认知的含义
元认知是有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 于1970 年首次提出。 他认为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 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 简单的说,元认知就是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 ,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 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人 的自我监控。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深层次认知活 动。这种认知活动广泛地存在于每个人的认知 活动之中。在心理学里,自知能力被视为一种 较高层次的智慧。心理学里专门有一个术语来 描述人的这种自知能力,即“元认知。
5.1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 是学习内容材料必不可少的工 具,有助于我们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整合 在一起,并且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元认知策略 则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 运用,有助于我们估计学习的程度和决定 学习的过程。 认知策略:我把单词按词性进行分类。
区 别
举 例
元认知策略:我认为把单词按词性进行分 类有利于加深记忆。
四、元认知的作用
1.从深层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元认知活动是一种不同 于一般认知活动的独立心理活动,元认知能力和一般能力 倾向各自作为独立的加工过程而起作用。 2.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元认知水 平直接决定学习活动的效率 3.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4.元认知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新突破口: 5.有助于学生主体性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 展与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3、修正与培养某种人格效果显著,例如克服人 际关系过敏性人格;嫉妒;心胸狭隘;猜忌多 疑等消极性格的矫正实施技术干预。
4、保证重大目标实现的自我心理保健。例如各 类升学考试、为通过重要考试进行的外语复习 及其考试、参加重要比赛、完成写作任务、重 要发言等活动的前期心理保健与潜能开发干预。 一般会在心理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经过三、五次 练习以后,由自己来执行操作。 5、自我开发个人潜能。

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

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

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
元认知策略是指一种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的能力,它包括了认知监控、认知调节和认知评价三个方面。

首先,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和评估的
能力。

这包括了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策略的观察和理解,以及
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认知功能的监测。

通过认知监控,个体可以更
好地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
学习效果。

其次,认知调节是指个体根据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监控和评估,
采取相应的控制和调节措施来改善学习效果的能力。

这包括了对学
习策略的调整、对认知资源的分配以及对认知活动的调节等方面。

通过认知调节,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目标,有针对
性地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认知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的
能力。

这包括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对学习策略和
方法的反思和总结。

通过认知评价,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
习效果和认知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个体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认知监控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认知调节帮助个体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习目标调整学习策略,认知评价帮助个体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元认知策略的核心内容,对个体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元认知的基本技能

元认知的基本技能

元认知的基本技能
元认知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划:对即将开展的学习行动进行策划,包括明确目标、回忆相关知识、选择解决策略、确定解决思路等。

2. 自我监控:对学习活动的进程及效果进行评估,对学习的效果作自我反馈。

包括了解学习的进展、检查自己有无出错、检验思路是否可行等。

3. 自我调整:根据监控时得来的信息,对学习活动采取适当的矫正性或补救性的措施。

包括纠正错误、排除障碍、调整思路等。

4. 统筹能力:在面对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时,有元认知技能的人能有效地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他们知道如何调配自己的资源和时间,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调整策略等等。

5. 知道在学习中应用认知策略的价值:元认知包括有三个基本技能,即计划、监控和评价。

当任务具有挑战性,但又不是特别难时,元认知最有效。

此外,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运用元认知技能时,还需要了解自己。

比如在学习中应用认知策略的价值,了解自己喜欢哪种学习方式,以及如何处理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等。

总之,元认知技能是个体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认知和调控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能力。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元认知技能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心理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元认知发展特征

元认知发展特征

元认知发展特征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即对自己知识、学习和思考的认知和
控制。

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个体的元认知发展也会有不同的特征。

1. 初期的元认知认知简单
在儿童比较小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还不太了解,很多知识和经验都是通过
学习和模仿获取的。

此时,他们对自己的监控和控制能力比较有限,只能在面对一些简单
的问题时进行基础的元认知思考。

2. 中期元认知功能逐渐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个体的元认知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能够有计
划的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也会更多地使用一些元认知策略来辅助自己的学习和思考。

同时,他们也逐渐意识到学习和思维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3. 成年期元认知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个体进入成年期,他们的元认知控制能力会继续提高。

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监控
自己的思维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各种元认知策略,并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下进行适
当的调整。

4. 年龄增长后元认知发展较缓慢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元认知控制能力会遇到瓶颈,发展速度会逐渐减缓。

这主要因为个体必须同时面对多个复杂任务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资源和劳动。

同时,因为长期习惯和经验的影响,个体可能也会更加固化自己的思维方式,难以进行较大
幅度的改变。

总之,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个体的元认知也会逐渐发展,控制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但在年龄增长后这种发展速度会趋于缓慢,需要不断付出努力进行维护和进一步提高。

元认知的理解

元认知的理解

元认知的理解“元认知”概念是弗莱维尔提出来的。

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元认知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对其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因此,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或认识过程,选择有效认知或认识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

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

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联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多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认识,并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策略也是一个元认知的问题。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证实,元认知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

元认知能力简单说就是孩子会有一种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这种孩子特别注意学习方法,讨厌机械记忆。

学习中总在想怎么才能找到省力掌握知识的捷径。

学生会在听课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要点,并在课后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

一旦学习遇到挫折,考试成绩不佳,他会自己反思原因,找到应对方法。

从科学教学角度来看,其注重自我反省和调节,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与“思中学”不谋而合。

鉴于对元认知的理解,我们在设计课时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空间,让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设计时强化信息整体。

从整体角度,减少学习者错误组织材料的可能性。

例如,可运用比较、归类、抽象、概括,重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按逻辑关系有次序地组织和显示信息,帮助学习者正确地理解。

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元认知的作用

元认知的作用

元认知的作用1. 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是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和调控的能力。

它包括对自己的思维、注意力、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认知控制。

元认知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层次,它能够影响个体的学习、记忆、解决问题和决策等认知活动,对个体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元认知的重要性元认知在个体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控,使个体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元认知在不同方面的作用。

2.1 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元认知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进行学习。

通过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控,个体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任务,合理安排学习策略,并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同时,元认知还能够帮助个体在学习中主动寻求和利用信息,加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具体而言,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表现为:•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个体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和不足,以提高学习效果。

•调节学习策略。

个体能够根据学习任务的需求和自身的情况,选择和调整适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发现学习困难。

个体能够通过元认知的调节和控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提高学习动机。

元认知能够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2 元认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元认知在解决问题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能够通过元认知的监控和调控,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分析和调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

具体而言,元认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表现为:•自我评估和反思。

个体能够对自己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发现和分析问题解决中的不足和错误,并加以改进。

•合理选择解决方法。

个体能够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目标设定和规划。

个体能够通过元认知的调节和控制,设定解决问题的目标,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步骤,并逐步实施和完成。

什么是元认知

什么是元认知

什么是元认知什么是元认知?元,在汉语中的本意是“人头”。

头位居人体最高处,而且功能非常重要,因此引申表示首要的、第一的,也用来表示天地万物的本源,含有根本的意思。

认知,则指的是人们获得信息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指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认识世界的过程。

元认知,指最高级别的认知,即“即对认知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进而就整我们的思考方式和结果。

打个比方,如果说认知是马,那么元认知就是马车夫,虽然马是驱动力,但是需要马车夫指引方向。

元认知也像我们习以为常的“反思能力”,只不过是把反思的对象变成我们思考的过程。

我们所熟知的有成就的人,都是善于利用元认知进行反思的。

比如:曾国藩、富兰克林、稻盛和夫、查理芒果、达利欧等,他们经常会去反思、思考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取得伟大的成就。

拥有高级元认知的人,就好像有了一个灵魂伴侣,能够帮你从高处、深处、远处看待现在的自己,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迷失,保持动力、不懈怠,保持平和、不冲动。

02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进化出了新皮层,这使我们具备了极强的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包括元认知能力。

人类可让“自我”和当前的情景中脱离,假想出“另外一个自己”,观察自己的思维活动,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改进优化,做出最好的选择。

那,既然人人都有这种反思能力,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却如此之大呢?原因也很简单,元认知能力也是有层级的,在人人都有元认知能力的世界里,唯有拥有更高级的元认知的人才能胜出。

按照心理学的意向性分类,元认知至少可分为六个等级,它们最终又可归为两类: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

被动元认知使用被动元认知的人,处于顺境时,依旧会顺着本性生活,该玩手机玩手机,该睡懒觉睡懒觉,对自身行为的好坏毫无觉察。

通常只会在遇到问题时被迫启用元认知能力,比如遭遇指责、批评时,才不得已去反思纠正;当一个人从主动开启用第三视角、持续反观自己行为和思考时,就意味着觉醒了主动元认知。

第8章 元认知

第8章 元认知
① ② ③
个体内差异:个子矮小不适合打单打。 个体间差异:在混双比赛中,女队员 一 般站位靠前,男队员站位靠后。 认知普遍规律:注意、记忆、在打羽 毛球中的规律。
2.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

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是指个体关于认 知活动任务的要求、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① 对认知材料的性质、长度、结构特点、 呈现方式、逻辑性、熟悉度以及难度 等方面的认识; ② 对认知任务的目的、要求和进度的认 识。 作用:如何处理不同性质的信息才能 成功达到目的

第三节、元认知训练
案例

林丽是一个对科学感兴趣的六年级学生, 上课铃响的时候,她已经坐到了自己的 位置上。她早在前天晚上就预习过所有 内容,还温习了昨天的笔记,知道今天 要做一个关于电流的实验。她在日记上 标明了日期,并写上“电流/电”,然 后翻到有关这些内容的那一章。这样老 师开始讲课的时候,林丽已经做好了一 切准备。

1、充分发挥言语调节在元认知训练中的作用。
(1)出声思维。有研究表明,人在解决复杂 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出声思维。这种言语活动 有助于提高解题速度,也能够提高解决其他 问题时的迁移水平。 (2)学生叙述解题理由与解题成功的关系
(3)学生相互回答对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影响
元认知训练用的问题单
计划 1.这个问题是什么?现在我们打算干什么? 2.关于这个问题我目前知道了些什么?已给了我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我 有什么用? 3.我的计划是什么?
三、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教学
1.直接指导 2.出声思维 3.编流程图(元认知问题单)
我想让你们看看,当我遇到不理解的词时都想到了什么。 我将大声说出我是怎样思考的,然后你们要像我这样做。
(读)The cocoa steamed fragrantly( ‘freigrent,芬芳的).我以前见 过 fragrantly 这个词, 但我不理解它在这里的含义。 know one I of “steamed”,一次我看到一壶沸水,从里面冒出蒸汽……一 壶热咖啡正在炉子上冒着热气,但还不能解释“fragrantly” 的意思。让我再来想炉子上的热可可茶,努力运用我对可可茶 的了解。热可可茶、气泡、热气和……气味!热可可茶闻起来 很香!The cocoa steamed fragrantly.这个词的意思是闻起来 很香!从我对热可可茶的了解进行思考,帮助我弄懂了 fragrantly 的含义。

关于元认知的例子

关于元认知的例子

关于元认知的例子
哎呀,咱就来说说元认知吧!比如说我自己吧,有一次我准备去参加一个演讲比赛。

我在准备的过程中,就不断地在思考:我这样讲听众能不能听明白呀?我的表达方式够不够生动有趣呀?这就是元认知在起作用呀!这不就像是你在走一条路的时候,时不时回头看看自己走得对不对嘛!
再好比说,你在解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你可能会边做边想,我这个思路对不对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呀?这也是元认知啊!就像一个小侦探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探寻真相一样。

还有啊,我朋友小李,他学画画。

他画着画着就会停下来,瞅瞅自己的画,然后琢磨琢磨,这里是不是颜色不对呀,那里的构图是不是不太好呀。

他这也是在运用元认知呢,跟厨师做菜的时候尝尝味道是不是合适一个道理呀!
咱想想,要是没有元认知,那得多可怕呀!就像闭着眼睛走路,都不知道自己走哪儿去了,还怎么进步呀?元认知就像是我们内心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呀!它能让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地改进。

所以说呀,元认知可太重要啦!它能帮助我们变得更好,让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能更加出色。

我们可都得重视起来,多运用元认知来审视自己呀,大家说是不是呀?。

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力读后感

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力读后感

元认知是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调控和控制的能力,是人类的终极能力之一。

元认知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元认知能力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一、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1. 提高学习效率元认知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控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就能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2. 自我管理能力元认知能力还包括对自己行为和决策的监控和调节。

具有较高元认知能力的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 情绪调控能力通过元认知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二、如何提高元认知能力1. 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可以更高效地掌握知识。

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更改学习环境、采用不同的笔记方法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 注重自我反省要提高元认知能力,就需要注重自我反省。

可以在每天结束时回顾一天的行为和决策,看看自己是否做得正确,是否可以有所改进。

3.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元认知能力还包括情绪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来提升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比如通过冥想、运动、沉思等方式来平复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

4. 寻求他人的帮助在提高元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可以找一位导师或者朋友,让他们帮助我们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自我管理能力,给予我们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

三、总结元认知能力是人类的终极能力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努力提升自己的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及教学应用

元认知及教学应用

元认知及教学应用元认知是指对自身认知过程的思考和监控,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的思维、学习和记忆等过程的监控、评估和调节。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元认知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元认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增强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帮助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元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学习策略的优劣及适用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总结和评估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培养他们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3. 促进学生的学习监控和调节:元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困境,及时进行调节和改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4.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战略:元认知战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计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习技巧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5. 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在元认知能力上的特点也不同。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元认知特点,个性化地提供学习支持,帮助学生发现和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优势,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元认知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帮助学生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个性化地提供学习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元认知的理解

元认知的理解

元认知的理解“元认知”概念是弗莱维尔提出来的。

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元认知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对其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因此,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或认识过程,选择有效认知或认识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

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

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联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多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认识,并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策略也是一个元认知的问题。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证实,元认知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

元认知能力简单说就是孩子会有一种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这种孩子特别注意学习方法,讨厌机械记忆。

学习中总在想怎么才能找到省力掌握知识的捷径。

学生会在听课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要点,并在课后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

一旦学习遇到挫折,考试成绩不佳,他会自己反思原因,找到应对方法。

从科学教学角度来看,其注重自我反省和调节,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与“思中学”不谋而合。

鉴于对元认知的理解,我们在设计课时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空间,让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设计时强化信息整体。

从整体角度,减少学习者错误组织材料的可能性。

例如,可运用比较、归类、抽象、概括,重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按逻辑关系有次序地组织和显示信息,帮助学习者正确地理解。

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

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

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元认知是指个体对于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即人们对自己思考、记忆、学习、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的认识。

元认知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并从不同角度介绍如何应用元认知来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元认知能够帮助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认知策略。

个体通过观察和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常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

通过这种认知的自省,个体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学习障碍和错误认知,在此基础上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发现自己经常陷入死记硬背而无法灵活运用的困境,通过元认知的观察和思考,他可以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关注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而调整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其次,元认知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元认知的意识,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

通过不断评估和调整学习策略,个体可以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理解不深入、记忆不牢固等,从而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元认知的作用在于提醒个体关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帮助个体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英语阅读时,个体可以通过元认知的意识及时察觉自己在某些文章上理解不深入,于是可以采取多次阅读、查找生词等策略,以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另外,元认知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规划和组织学习过程。

在学习中,个体需要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包括课程复习、作业完成等。

通过元认知的意识,个体能够将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和组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从而减少学习的压力和混乱,并更有效地管理时间和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通过元认知的思考意识到需要平衡不同学科的学习,制定了每天固定的学习计划,将时间合理地分配给各科目,优化了学习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此外,元认知还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和调节学习情绪。

学习过程中,个体可能会面临各种情绪的变化,如焦虑、压力、挫折等。

什么是元认知_百度文库

什么是元认知_百度文库

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

1、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的认识。

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有关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知识,即有关人作为学习着或思维着的认知加工者的一切特征的知识。

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再细分为以下三类: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比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能力及其限度,以及如何克服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的不足等;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知(比如,知道人与人之间在认知方面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种种差异;关于主体认知水平和影响认知活动的各种主体因素的认识(比如,知道记忆、理解有不同的水平、知道注意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知道人的认知能力可以改变。

(2有关任务的知识,在有关认知材料方面,主体应当认识到,材料的性质(如图形材料与文字材料、材料的长度(如一段短文与一篇长文、材料的熟悉性(如熟悉的材料与不熟悉的材料、材料的结构特点(如论说文与叙述文、材料的呈现方式(如听觉呈现与书面呈现、材料的逻辑性(如有组织的材料与无组织的材料等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活动的进行和结果;在有关认知目标、任务方面,主体是否知道不同认知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能是不同的,有的认知活动可能有更多、更高、更难的要求。

比如,要求回忆一篇文章的大意要比要求回忆该文章的准确词序的任务困难得多。

(3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这方面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比如,进行认知活动有哪些策略、各种认知策略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它们应用的条件和情境如何、对于不同的认知活动和不同的认知任务,什么样的策略可能是有效的等等。

2、元认知控制元认知控制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元认知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元认知

元认知的定义与概念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即对自己的思维、学习和记忆等认知活动的监控和控制。

元认知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它使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评估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元认知包括两个关键组成部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控。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了解和理解。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目标:个体对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2.认知任务:个体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解决问题的类型,知道采用何种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有效。

3.认知策略:个体了解和掌握各种学习策略,能够根据具体任务的要求选择和运用合适的策略。

4.认知监控:个体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5.认知评估:个体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判断自己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元认知调控元认知调控是指个体根据元认知知识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监控:个体能够主动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包括注意力的控制、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监控等。

2.认知调整: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监控结果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整,例如调整学习策略、重新组织学习材料等。

3.认知反馈:个体能够给自己提供认知反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从而改进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效果。

4.认知控制:个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包括控制注意力的分配、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等。

元认知的重要性元认知在教育和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材料,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具体来说,元认知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策略的选择:元认知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对于记忆型任务,学生可以采用重复记忆的策略;对于理解型任务,学生可以采用归纳和概括的策略。

元认知概念

元认知概念

元认知概念
元认知
概念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思考和监控的能力。

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进行监控、评估和调节的能力。

相关内容
元认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自我认知:指个体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认知。

•目标设置: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

•学习监控: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和问题所在。

•学习调节:根据学习监控的结果,个体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学习效果。

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自信心。

总结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思考和监控的能力。

它包括自我认知、目标设置、学习监控和学习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元认知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中新兴起的研究内容。

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它负责评估学习中的回顾,确定用什么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评价所选策略的效果,并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

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是元认知。

1、元认知结构。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在其著作《认知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元认知概念。

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1]。

元认知具有两方面的成分:①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即元认知知识——知道做什么。

②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即元认知监控——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

后来,我国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们(董奇、陈英和等)通过以元认知的大量研究,提出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

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2、元认知策略。

学习时,学习者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三种:①计划策略;②监控策略;③调节策略。

(二)数学元认知策略及作用。

通过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元认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存在并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学者移植和借鉴一般元认知的研究成果,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形成了数学元认知理论。

在这种策略的指导下,即使学习中思维受阻,也会及时校正思维方向,调整思维路径,形成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其数学学习的元认知方面的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即他们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与特点有较清醒的认识,具有较多的有关数学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并善于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监控自己的数学学习。

数学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与其相反。

因此,在具备一定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数学学习元认知,特别是策略应用方面的知识已经成为数学能力的关键。

二、学生数学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水平的培养数学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与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掌握是密切联系。

我们从提高数学元认知水平,提高元认知计划、监控、调节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出发,来说明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元认知意识。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查评价认知活动。

如检查学习内容是否被领会,知识的预备度或熟练度是否不足,策略的选择是否有效,目标设定是否过高或过低等等,把偏差找出来,有监视然后才有调节。

一、问题的提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问题的解,当然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当代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结构包括目标系统、材料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和监控系统五大成份。

其中,监控系统处于支配地位,对其它四个系统起着定向、控制和协调作用。

这种监控系统也即元认知,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思维其它方面的发展,也影响着数学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学生的元认知也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得以发展。

因此,对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元认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1.元认知能修正数学问题解决的目标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

目标是问题解决者主观经验的知觉,它既是问题解决的出发点,也是问题解决的归宿,它影响和制约着问题解决的进程。

因为问题解决者在自拟目标的影响下,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对问题解决的进程进行积极的、自觉的监视。

一旦进程与目标不符,而又相信自己的进程时,则将怀疑其目标,对目标必将修改或放弃,以确定新的目标。

对目标的修正必须由元认知来进行,通过元认知体验,在元认知知识的基础上,问题解决者要监控其解题计划,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结构,致使数学问题解决得以顺利进行。

元认知对目标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定向、调节和控制功能表现出来的。

2.元认知能激活和改组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明显的策略性。

策略是在思维模式的作用下反应出来的,它影响着数学问题解决的进程和质量。

问题解决者在解题过程中通过三种方式来操作策略。

①激活策略,即以目标的期望为出发点,将材料系统放入知识背景,在操作系统的作用下激活认知结构,选择解题策略;②制订策略,即在元认知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系统在认知结构中的相似性,寻求数学认知结构中的“相似块”,制订解题策略;③改组策略,即通过对问题解决进程的反馈,问题解决者要进行自我评价,对进程的评价实质上也就是对问题解决策略的评价,一旦对自己的目标确信无疑而又达不到或不能顺利达到目标时,则将怀疑其策略,有必要对策略进行改组。

问题解决者在操作策略时,实际上均受元认知的指示和指导。

即通过元认知体验,在元认知知识的基础上检验回顾解题方法,调控解题策略,最终逼近问题目标状态。

调控策略的指标是通过策略的可行性、简捷性、有效性反应出来的。

3.元认知能够强化解题者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主体意识解题者能否自我激活是关系到问题解决系统能否优化的先决条件。

由于数学问题通常有一定的障碍性,这就要求解题者必须发挥主体作用,排除障碍,激发问题解决的欲望。

而元认知在问题解决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内反馈的调节,即通过元认知体验来调动积极性和探究性,因此,元认知能积极监控、调节自身学习活动的思维过程,并逐步强化解题者对问题解决的主体意识。

元认知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强化解题者的主体意识。

①通过元认知知识的导引作用,使解题者能主动审清题意,揭示问题矛盾之所在,使其能主动搜索解题策略;②通过元认知体验的自我启发作用,调动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使其能积极超越障碍;③通过元认知的调控作用,来刺激解题者思维模式深层结构的内部运行机制,并通过对解题过程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使思维活动成为一种有目的性、可控性的组织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解题者的主体意识,导致问题得以最快、最好的解决。

三、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开发的策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学生解题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有机会去锻炼自己能主动确定解题目标,分析解题任务的能力。

使其元认知能力在学生的目标分析和任务调控中得到很好地开发。

为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策略:1.目标激励和目标强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用目标去激励学生解题的自主性。

在数学问题解决中,首先应当让其明确问题目标,即明确应该达到什么终结状态,然后使学生明确:为了达到问题目标,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做不到,那么就会失败。

这样,通过目标的激励和目标强化,学生就能自觉地确定解题目标,订出解题计划,设计解题策略,调节解题进程。

也即有利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笔者认为,要对学生进行目标激励和目标强化,必须注意这样几点:①引导学生建构对具体数学问题解决的目标体系,建构目标体系应遵循“小步距”和层次性原则,即将问题解决分成有序的若干阶段,通过对若干阶段的目标构建以及目标实现,一步一步地逼近整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使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循序渐进,以便及时通过反馈来调控解题步骤或策略,做到随时失败随时补救,以免功夫白费;②引导学生根据任务或目标状态主动选择有效手段,并使学生意识到,任务或目标不同,采取的手段或策略就不同,让学生学会能主动根据数学问题解决的阶段性去分别选择适宜的手段,致使任务或目标能顺利地完成或达到;③引导学生善于自我评价目标体系,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以便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节以后的解题手段和策略。

2.创设思维场情景,活化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所谓创设思维场情景,是指教师必须为学生的思维创造一种良好的内外条件。

其中包括学生所处的内环境(知识经验)和外环境(问题情境),以及内外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思维渴求和能力水平。

在数学教学中,强调创设思维场情景实际上也就是强调了思维的活跃性、延伸性和发散性;强调了数学问题解决中学生对问题解决路径的搜索性和调控性。

因为,问题解决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内化则是思维场情景,思维场情景能引领学生解题方向,活化思维活动,有助于发现问题的隐蔽关系,突破解题障碍;更有助于对问题解决进程的反馈和调节。

因此,通过创设思维场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迁移性,从而使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有效开发。

创设思维场情景的有效策略是创设问题情境。

因而,数学教学也就应当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

具体地说,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这样几点:①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有序性。

即创设问题情境要有层次性、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采劝小步距”策略,使之一步一步地逼近整个问题情境的创设;②创设“变式”和“矛盾式”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发散性。

即创设的问题情景要变式综合,灵活应用,随时揭示矛盾,随时引导学生解决矛盾,让问题情境中充满着矛盾,促使学生主动思维,主动反馈;③创设“精而有效”的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策略性。

即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当讲求效益,切忌“泛”而“杂”,应注重其策略性,这有助于学生对策略性知识和手段的掌握;④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延伸性。

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求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自觉性,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与动机。

3.构建知识网络,实现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沟通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深刻化。

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使新旧知识逐步形成紧密的锁链,比较以“求其异”、“求其同”,形成知识网络,进而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去激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重视正迁移能力的培养,防止负迁移的干扰。

以较少的道理说明尽可能多的数学现象,减轻教学负担,实现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

为此教学中应注重:①认识每单元知识系统的整体结构,理清知识要素间的纵横联系,尤其是隐藏在教材中的概念原理间、字词句段章间的联系规律,分清知识的主干与分支(层次结构);②启发学生归纳、概括、比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一题多解和一法多用,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③引导学生独立地建立与发展认知结构,对知识要素比较其“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

4.注重教学的及时反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想象、联想和多反思、回顾。

数学问题解决方案正确与否?是否最佳?能否找出另外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的迁移?通过总结、回顾和反思使个人的元认知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