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合集下载

13项护理敏感质量计算公式

13项护理敏感质量计算公式

指标类型:结构指标
指标的意义:护患比反映护理服务需求和护理 人力的匹配关系。计算患护比,能够帮助管理 者了解当前护理人力配备状况,进而建立一种 以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科学调配护理人力的 管理模式,让需要照护的患者获得护理服务, 保指标
指标的意义: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反应患者 平均每天实际得到的护理时数,护理时数包括直接护 理时数、间接护理时数、相关护理时数。计算住院患 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患者所得 到的护理服务总时数,进而可推算出护理工作负荷及 患者所需护理服务时数,更合理地配备护理人员,掌 握护理时数在直接护理时数和间接时数之间的分布, 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将更多护士工作 时间用于照护患者。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指标的意义:通过监测院内压疮发生 率,可分析院内压疮发生的趋势、特征及 其影响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压疮护理 措施与管理,进一步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 减少皮肤损伤对患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伤 害。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过程指标
指标的意义:身体约束带来很多负性质量问题。 通过对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的监测,医院或护理 部门能够及时获得约束具使用的率、约束具使用 导致的不良事件和约束具使用的其他相关信息。 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找到过度使用约束具的影响 因素。通过医院管理团队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 找到有效的替代措施,努力减少身体约束率或使 身体约束更具合理化,从而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
基本公式: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指标的意义:患者发生跌倒可能造成伤害,导 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通过对住院患者跌 倒发生率指标的监测,了解所在医院或部门的跌 倒发生率和伤害率。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有效的 对策实施,可以降低导致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 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 估,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建立患者分类管理的职 业思维。预防患者跌倒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护理 工作对患者的责任和关怀。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护理质量是评估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敏感性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介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帮助护士和护理管理者更好地监测和改进护理工作。

一、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是指可以反映护理工作效果和质量的量化指标。

常见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包括压疮发生率、导尿管相关感染率、静脉输液部位感染率等。

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1. 压疮发生率计算公式:压疮发生率 = 新发压疮病例数 / 本期入院患者总数 × 100%2. 导尿管相关感染率计算公式:导尿管相关感染率 = 导尿管相关感染病例数 / 导尿管留置患者总数× 100%3. 静脉输液部位感染率计算公式:静脉输液部位感染率 = 静脉输液部位感染病例数 / 静脉输液总次数× 100%以上三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原则上都是以病例数或发生次数为分子,以患者总数或操作总次数为分母,计算出千分比的比率。

二、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收集方法为了准确计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需要进行指标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工作。

以下是部分指标的收集方法:1. 压疮发生率的收集方法:护士在每日查房中对入院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估,发现新发压疮病例后应及时记录患者信息、病情和压疮等级。

并将压疮发生情况报告给负责护理质量管理的人员,确保数据准确收集。

2. 导尿管相关感染率的收集方法:每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定期进行导尿管护理,护士应及时观察导尿管留置情况并记录,发现相关感染病例后需立即进行护理处理并报告。

负责护理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建立导尿管相关感染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及时记录和汇总。

3. 静脉输液部位感染率的收集方法:每次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并定期更换输液部位。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docx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docx

v1.0可编辑可修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序项目号住院患者满意1度2人员配备3护士离职率给药错误不发生率良4事导管相关件性血流感染发生率计算公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的患者人数式100%患者总人数护士数护患比 =分子:直接参与患者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患者数离职率()某年离职护士人数某年末在册人数+ 某年离职护士人数发生率(给药错误发生次数‰)=1000 ‰住院患者数分子: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总的给药错误发生次数分母: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总数发病率(‰)使用血管导管患者中血行感染人数患者使用血管导管总日数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例数收集方法采用卫生部住院患者体验与感受满意度调查问卷,让经过专门培训的第三方对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从人事科获得在岗注册护士人数;从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数从人事科获得离职护士人数与护士在册总数鼓励不良事件上报,根据不良事件报表,获得给药错误发生次数。

由信息系统自动获取住院患者总数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的导管留置总日数。

2、导管留置48 小时后出现感染征象(排除其他原因)抽血培养。

3、根据不良事件报表及院感科数据获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例1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坠床 / 跌倒发生率分母:单位时间内使用血管导管的总导管日数发生率(‰)=使用导用导尿管患泌尿系感染人数1000 ‰患者使用导者使用导尿日数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总数分母:单位时间内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总床日数发生率(压疮发生人数% )=100%同期住院患者总数分子:住院后新出现的压疮患者人数,不包括住院时带入的压疮分母:住院时间超过24 小时的患者数发生率(‰)住院坠床/ 跌倒例数‰住院患者总床日数分子:患者坠床/ 跌倒发生总次数分母:住院患者总床日数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总床日数。

2、导尿 48 小时以上检测尿常规,有尿路刺激症留尿培养。

护理敏感指标ppt课件

护理敏感指标ppt课件

指标意义
➢ 护患比是护士人力配备的评价指标之一 ➢ 护患比可以评价护士的工作负荷 ➢ 与患者安全隐患、医患矛盾、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因工作压力而
离职等相关联 ➢ 是患者护理结果的影响因素之一
计算公式1:此计算公式为最准确、最常用的推荐计算护患比公式
同期每天各班次患者数之和 平均每天护患比= 1:----------------------------------------
计算公式
同期执业护士总人数 床护比= 1:----------------------
统计周期内开放床位数
护理质量结构指标: 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定义
护理时数:指在特定时间段内护理人员执行全部护理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护理工作时数=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时数+相关护理时数+个人活动时间。
护理质量结构指标:床护比
定义 指统计周期提供护理服务的单位实际开放床位与所配备的执业护 士人数比例,反映平均每张床位所配备的执业护士数量
可分为:医疗机构总床护比 普通病房护理单元床护比 特殊护理单元床护比
名词解释
编制床位数:医疗机构执业注册床位数。 实际开放床位数:医疗机构收治患者实际开放床位数。 普通病房护理单元床位数:除特殊护理单元床位数之外的普通病房护理单 元床位数。 特殊护理单元床位数:重症医学科、手术室、产房、层流病房、母婴同室 床位数。 执业护士总人数:指在护理工作岗位工作的执业护士总人数,含助产士。
➢ 护士参与医院事物 ➢ 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 ➢ 护理管理者的能力、领导力及支持 ➢ 人力和物力配备 ➢ 医护合作 ➢ 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
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内容:
➢ 1、您对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的总体评价 ➢ 2. 护士有机会参与医院内部管理 ➢ 3. 护士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 4.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使用护理程序 ➢ 5. 护理部领导平易近人 ➢ 6. 各级护士工作职责清晰 ➢ 7. 护士有机会参与医院管理决策 ➢ 8. 医院职能管理部门能够支持护士工作 ➢ 9. 护士长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和领导者 ➢ 10. 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工作关系融洽

护理敏感指标ppt课件

护理敏感指标ppt课件

18
护患比指标的评价频次
可以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护患比
可以是某班次的平均护患比 可以是某特定班次的平均护患比
19
四、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公式
同期内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 每住院患者24小时= 平均护理实数 统计周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
20
五、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
1、定义:
的分别为ICU、老年科、神经内科。
34
九、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定义: 又称意外拔管,是指患者有意造成或任何意 外所致的拔管,即非医护人员计划范畴内的拔管。 包括以下集中情况: 1、未经医护同意患者自行拔出的导管; 2、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滑脱; 3、因导管质量问题或堵塞提前拔出的。
危重患者管理得分=所有危重患者 质量分和/检查危重患者人次×100 % 评估率=跌倒/坠床、压疮、非计划 性拔管评估患者数/住院患者总数 ×100% 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有记录的跌 倒数/住院人日数×100% 38
5
93分
≥92%
6
100%
7
≤0.027‰
39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基础护理 病区规范管理 急救物品药品管理 护理文件书写 跌倒/坠床、压疮、非 计划性拔管评估率 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
当班责任护士人数:不包括办公班、外勤、 护士长、治疗班等,仅为责任护士。
15
举例:
计算护患比指标数据库报表(8小时/班次)
医院: 科室 : 日期:
班次 责任护士 数 数量 护患比 每天平均 护患比
白班
下午班
夜班
接班 患者数
新收 患者数
接班 患者数
新收 患者数

精神科常用护理敏感指标计算公式

精神科常用护理敏感指标计算公式

精神科常用护理敏感指标计算公式一、概述精神科护理是一门专业的护理学科,其护理工作需要依据一定的指标进行评估和护理干预。

而敏感指标在精神科护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敏感指标的计算和监测,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本文旨在介绍精神科常用护理敏感指标的计算公式,以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评估和干预。

二、精神科常用护理敏感指标在精神科护理中,常用的敏感指标包括患者的情绪状态、症状严重程度、自理能力、睡眠质量、饮食状况、社会功能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护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三、护理敏感指标计算公式1. 患者情绪状态评估:常用的情绪状态评估工具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

计算公式为:情绪状态评分 = 项目1得分 + 项目2得分+ … + 项目N得分2. 症状严重程度评估:常用的症状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包括阳性和阴性综合症状量表(PANSS)、护士评定的精神病症状量表(NRS)等。

计算公式为:症状严重程度评分 = 项目1得分 + 项目2得分+ … + 项目N得分3. 自理能力评估:常用的自理能力评估工具包括Barthel指数、Katz 指数等。

计算公式为:自理能力评分 = 项目1得分 + 项目2得分+ … + 项目N得分4. 睡眠质量评估:常用的睡眠质量评估工具包括匹克森睡眠量表(PSQI)、睡眠障碍严重度指数(SDS)等。

计算公式为:睡眠质量评分 = 项目1得分 + 项目2得分+ … + 项目N得分5. 饮食状况评估:常用的饮食状况评估工具包括营养风险量表(NRS-2002)、意大利营养评估量表(MNA)等。

计算公式为:饮食状况评分 = 项目1得分 + 项目2得分+ … + 项目N得分6. 社会功能评估:常用的社会功能评估工具包括社会功能改进量表(SOFAS)、社交适应障碍量表(SAS-SR)等。

安徽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试行)

安徽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试行)

安徽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试行)
急救药械完好件数
%

100
注:以下5个指标(护士离职率、给药错误发生率、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和有伤害的跌倒/坠床发生率)需网络医院每年未汇报至护理质控中心,其中护士离职率按年汇总,其它4个指标按月收集数据,每天住院患者人数必须在每日的特定时间点统计。

其余20个指标各医院可根据自身情况用于护理质量改进。

跌倒伤害严重度分级:
口 0级:无变化
口 Ⅰ级:只需观察的伤害如擦伤、挫伤等
口Ⅱ级:需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治疗和护理的伤害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口 Ⅲ级:严重影响患者疗程及造成住院天数延长的跌倒伤害如骨折、意识丧失、颅内出血等。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解读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解读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解读 没有测量就没有改善,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测量护理指导的水平,就没有办法发现问题,改善质量就是无源之水:一、床护比:指标的意义:床护比反应开发窗外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计算床护比,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当前开放床位所匹配的护理人力状况,进而建立一种以开放床位为导向的护理人力匹配管理模式,保障一定梳理开放床位护理单元的基本护理人力配备,是医疗机构及其护理单元护理人力的配备参考、评价指标;床护比是一个引导管理者基于开放床位配置护理人力的工具;基本公式:床护比=1:位数统计周期内实际开放床同期执业护士数 执业护士数:在护理岗位工作的执业护士总人数,含助产士;实际开放床位数:医疗机构实际收治患者的长期固定床位数,有别于医疗机构执业注册的“编 制床位数”特殊护理单元床位数和普通病人护理单元床位数:特殊护理单元床位数办卡重症医学科,手术室,产房,层流病房,母婴同室床位数,除这些特殊护理单元,其他护理单元均为普通病房护理单元床位数;二、护患比:患护比反映护理服务需求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计算患护比,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当前护理人力配置状况,进而建立一支以护理服务为导向的可行调配护理人力的管理模式,让需要照护的患者获得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理服务质量; 基本公式:平均每天护患比=1:责任护士数之和统计周期内每天各班次之和同期每天各班次患者数 某班次平均护患比=1:护士总数统计周期内某班次责任数同期同班次住院患者总 某统计时间点护患比=1:某时间点责任护士总数某时间点收治患者总数 当班责任护士人数:统计期间内在岗直接看护患者的责任护士总人数,不包括治疗护士配 药护士,办公班护士主班护士,护士长及其他岗位护士;“统计周期”是质量管理者关注的时间段,其中,每个班次或每天“收治病人总数”包括统计时期始收治在院患者总数与新入患者数之和;三、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反应患者平均每天实际得到的护理时数,间接护理时数和相关护理时数;计算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患者所得到的护理服务总时数,进而可推算出护理工作负荷及患者所得到的护理服务总时数,更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员,掌握护理时数在直接护理时数和间接时数之间的分布,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将更多护士工作时间用于照护患者;基本公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位数统计周期内实际占用床班小时数同期内执业护士实际上 执业护士上班小时数:包含所有在岗执业护士人数,如进修学习护士具备执业资格注册地点临时变更到进修单位,并担任护理岗位等,某在岗小时数可纳入护理时数范围; 护理时数:在岗护士总人数×上班小时数直接护理时数:直接护理操作项目测量时间分/次×护理操作频次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操作项目测量时间分/次×护理操作频次相关护理时数:相关护理操作项目测量时间分/次×护理操作频次私人时间:私人活动项目测量时间分/次×私人活动项目次数直接护理项目包括护理评估,病情观察,健康宣教,药物质量,标本采集等13大类,共102项护理项目;间接护理项目包括等级血压,计算机医嘱处理,药房集中取药,整理入院/出院病历等44项私人时间包括与其他人员联络,休息,私人交谈,吃东西,用洗手间等四、不同级别护士配置:不同级别的护士的配置反映医院机构或者其部门中护士的结构配置情况;通过检测此指标,能够了解护士队伍结构的现状及动态变化,并研究护士结构配置与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系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利用护理人力提供依据,保障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基本公式:某级别护士的比率=统计周期内护士总人数同期某级别护士人数100% 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指在医疗机构或其部门中,不同能力级别护士在本机构或部门所以执业护士中所占的比率;“能力”需要用具体的维度老测量,常有的维度有工作年限、学历和卫生技术职称等;五、护士离职率:护士离职率是用于衡量组织内部护士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检测医疗机构或护理单元内护士的离职率,了解护理离职现状,并将现在与本院常态及其他同级医疗机构护士离职现状进行比较,针对异常情况,对护士离职原因,由于离职造成护士结构变化及由于护士离职对护理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管理者制定人员招聘和培训基环,改善管理策略等方面提供依据;基本公式:护士离职率=数统计周期内护士离职人数统计周期末护士在职人同期护士离职人数 100% 六、院内压疮发生率:通过检测院内压疮发生率,可分析院内压疮发生的趋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措施与管理,进一步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减少皮肤损伤对患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伤害;基本公式:院内压疮发生率=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发病例数同期住院患者中压疮新100% 七、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身体约束带来很多负性质量问题;通过对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的监测,医院或护理部门能够技术用导致的不良事件和约束具使用的其他相关信息;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找到过度使用约束具的影响因素;通过医院管理团队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找到有效的替代措施,努力减少身体约束率或使身体约束更具合理化,从而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性,提高人文护理质量;基本公式: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日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同期住院患者身体约束100% 八、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是反应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体现了护理质量的水平,通过对该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导管管理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高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基本公式:非计划拔管率=总日数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留置管例次数同期某导管非计划性拔100% 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总例数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置管管例次数同期某导管非计划性拔100% 九:护士执业环境:护士执业环境是影响患者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激励护士增加工作投入,促进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士离职率,节约医院成本;测量工具: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

护理敏感指标的收集与计算.pdf

护理敏感指标的收集与计算.pdf

非计划拔管(UEX)发生率
导尿管UEX发生率 胃肠管(经口鼻)UEX发生率,包括胃管、鼻肠管 中心导管UEX发生率,包括CVC、PICC、血透管 气管导管UEX发生率,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非计划拔管(UEX)发生率
定义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发生的某导管的UEX例数占该 周期内某导管留置总日数的比例
跌倒/ 坠床
1



2


约束

1

1

压疮
用药错 误 夜班
签名 白班 中班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公式
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 = 同期医院内发生跌倒/坠床例次数 ×1000‰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
说明
同一患者多次跌倒/坠床,每次都需要计1例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 = 本周期每天0-24点住 院患者总数之和
数据 收集
住院患者人日数可手工统计或信息系统自动提取 ,避免遗漏当天出院、转出或死亡患者。
及时告知医师,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维生素拮抗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在DVT潜伏期阻
二级预防
止或减缓其发展,基础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
药物预防
பைடு நூலகம்饮食:控制血脂、血糖;戒烟、戒酒;多饮水 体位:抬高下肢 避免下肢穿刺 密切观察,如测量腿围
包括抗凝药物、溶栓药物
三级预防
防止进一步恶化,基础预防 如肺栓塞的发生
参考文献:[1] 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Z].2015-03-31.
床号
1出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护理敏感指标有何用?看这一篇就懂了

护理敏感指标有何用?看这一篇就懂了

护理敏感指标有何⽤?看这⼀篇就懂了导语什么是护理敏感指标?关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定义,最科学、引⽤最频繁的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的定义,即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对护理质量的量化测定,是⽤来评价护理质量及护理活动的⼯具,也是进⾏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段。

1. 护理敏感指标的起源与发展科学测量护理质量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50 年代南丁格尔⽤统计⽅法分析护⼠的⼯作与患者结局的关系。

美国学者 Donabedian 于 1966 年⾸次提出通过测量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维度的质量指标,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评价后,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泛运⽤于监测护理质量。

1998 年,美国护⼠协会建⽴起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库(NDNQI),采集护理敏感性指标的信息,并以此为抓⼿构建护理质量相关的知识库。

2. 敏感指标的应⽤在⼀个区域内,如果区域内的医疗机构都按统⼀⼝径汇集敏感性指标,那么,通过测量各个指标平均值和变异度来衡量这个区域总体的护理质量情况。

在医院层⾯,可以利⽤敏感性指标进⾏护理单元之间、同⼀单元不同时期之间质量的⽐较,其⽬的同样是为了发现异常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 ANA 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建⽴的国家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利⽤信息系统进⾏全国性的护理质量数据收集与监控。

3.⼉科护理敏感指标⼉科患者慢性病和并发症的发⽣率较成⼈低,住院时间较成⼈短。

这些特点不仅对⼉科护理⼯作提出了特殊要求,如适龄性照顾、患⼉安全、以家庭为中⼼的护理等,也给确定和验证⼉科护理敏感性指标带来了挑战。

2006 年有学者通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预实验,确定在效度、敏感度、可信度和可⾏性等⽅⾯都能接受的⼉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是外周静脉外渗和疼痛管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急救⽤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80% 以上的患⼉在住院期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

静脉输液可能会造成静脉外渗,且在⼉科患者中⾮常普遍,给患⼉造成⾝体上和经济上的负担。

由此可见,静脉外渗在⼉科护理敏感性指标中的重要性。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
31日止)
从人事处信息系统获得护士自愿离职人数及 在职人数
/
检查频次/收集单位 每年/护理部 每年/护理部
疼痛评估正确例数 疼痛评估符合率 ________________
被抽查的患者总数
x100%
①现场查看癌症疼痛规范化病房10%有疼痛患 者的病历或直接访谈此类患者;②根据《住 90分 院患者疼痛评估质量考核标准》评分。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护士数 x100%
普通病房护患比 ______
结构指标
患者数
(2项)
某年离职护士人数
x100%
护士离职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年末在职护士人数+某年离职护士人数
收集方法
阈值
护士数为上报时从人事科获取在岗注册护士
人数;从信息系统获得日平均住院患者数 (时间段是前一年12月1日开始到当年的11月
专门培训的第三方对当天在班护理人员进行 问卷调查;计算方式是每份调查问卷均值得
/
分≥4分为满意
每年/护理部
1、以下11个指标(普通病房护患比、护士离职率、给药错误发生率、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管路滑脱发生率、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VAP发生率、出院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需网络医院报至护理质控中心。其余9个指标各医院可根
每半年/护理部
①根据不良事件报表或护理病历筛查跌倒/坠
结果指标 (9项)
住院患者跌倒/坠 床发生率
同期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新发例数
________________
___
同期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04-
意义
Your Health Is Our Priority
不足与建议
1 2 3 4
现有指标侧重于手术室现有问题的管理,对于手术室护理 潜在问题的预防性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
不涉及麻醉护理及供应室护理内容,敏感性指标的形成存 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数据收集方法的不稳定性。
结果性指标存在遗漏。
指标解读
指标名称:手术患者接送错误例数(例)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监测对象:手术室工作人员 计算公式:手术患者接送错误例数(例) 监测方法:每月统计手术患者接送错误例数(例) 阈值:0 改善标准:比率下降
手术室外科手消毒考核评分表
考核日期: 考核者:
-03-
意义
Your Health Is Our Priority
手术室专科 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名称
1 政策背景 2 指标解读 3 意义 4 不足与建议
-01-
政策背景
Your Health Is Our Priority
背景
01 护获最影响护理和护理结果的指标。
02 2004年美国国家质量论坛提出:护理敏感指标作为衡量护理 过程和结果的方法,能够代替且仅能够代替这些由护理人员提 供或影响而发生的护理过程及结果。
指标解读
指标名称:标本损坏或遗失数(例)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监测对象:手术患者 计算公式:手术患者标本损坏或遗失例数(例) 监测方法:每月统计手术患者标本损坏或遗失例数 阈值:0 改善标准:比率下降
指标解读
指标名称:术中电灼伤发生例数(例)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监测对象:手术患者 计算公式:手术患者术中电灼伤发生例数(例) 监测方法:每月统计手术患者术中电灼伤发生例数 阈值:0 改善标准:比率下降

福建省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福建省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附件1:福建省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试行)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护士数 x100%
普通病房护患比 ______
结构指标
患者数
(2项)
某年离职护士人数
x100%
护士离职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年末在职护士人数+某年离职护士人数
收集方法
阈值
护士数为上报时从人事科获取在岗注册护士
导管相关性血流 感染发生率
使用血管导管患者中血行感染人数
________________
__
患者使用血管导管的总床日数
x1000‰
①根据护理病历筛查使用血管导管患者中血 性感染发生人数;②计算同期全院患者使用 血管导管的总床日数
/
①筛查使用导尿管患者中泌尿系感染发生人
导尿管相关性尿 路感染发生率
使用导尿管患者中泌尿系感染人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使用导尿管的总床日数
健康教育知晓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抽查的患者总人数
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的份数 x100%
护理文书正确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抽查的护理病历总份数
急救药械合格病区 x100%
急救药械完好率 __________________
_ __
同期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①根据不良事件报表或护理病历筛查压疮发 生人数;②分子:为某一统计周期内住院患 者新发生院内压疮的病例数。如果院内压疮 x1000‰ 患者从医院一个科室转入另一科室,或同一 住院期间内多次发生,仅作为1例计算。院外 / 已有带入压疮,再新发也算1例;③分母:统 计同期住院患者总床日数④含休克、疼痛无 法控制、骨折待修复及临终等暂无法进行有 效压疮护理的患者。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1、按照预先设定的表格,隐蔽式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2、洗手时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无菌操作后、接触患者 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分母: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无菌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 周围环 3、统计科室内手消毒液及洗手液的每月或每季度的使用 境后总调查次数
洗手正确 率
正确率( %)=
洗手正确的护理人员数 被调查的护理人员数
100%
由医院院感科随机抽查护理人员洗手的规范性,包括步骤及洗手 花费的时间,对手卫生及手消毒进行菌落检查来判断效果
4 页脚内容
执行率( %)=
被调查人员实际洗手次 数 被调查人员应洗手次数
100%
分子:分母中涉及人员实际洗手执行次数 3 页脚内容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单位时间内使用约束具患者的天数 2、利用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全院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根据病历资料获取发生人数。 2、信息系统自动筛选有血栓高危风险的患者。
1、诊断依据:感染前 48 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呼吸道感染的 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 X 线症状及实验室依据。 2、根据诊断依据从信息系统或病历资料中获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例数及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床日数。
发病率(%)=
发生深静脉血栓人数 血栓高危患者数
100%
分子: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人数 分母:根据筛选,确认为有血栓高危风险的住院患者
发病率(‰)=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例数 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床日 数
1000

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进行机械通气的总床日数 排除:使用呼吸机 48 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1000

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总数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一、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介绍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集(Nursing Sensitive Quality Indicators,NSQD)分为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

各指标编码为NSQI-01~NSQI-13。

如某项指标下包含二级指标,在主编码后加一位数字码,如床护比(NSQI-01)指标下包含全院床护比(NSQI-01-1)和病区床护比(NSQI-01-2)两项二级指标。

“没有测量就没有改善”,质量改善的起点始于质量的测量。

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护理质量状况,分析质量现状、影响因素,确定改善目标和对策,评价改善效果,修订相关制度和流程,是国际上常用的、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

二、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内容(一)NSQI-01床护比1.指标定义床护比是指统计周期内实际开放床位数与所配备的护士人数比例,如全院床护比、住院病区床护比、某病区床护比。

2.指标意义反映医院实际开放床位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

了解当前开放床位的护理人力配备状况,评估医院或病区基本护理人力配备情况,可进行同级别医院横向比较。

3.计算公式(1)全院床护比(2)住院病区床护比1)计算细则①分子:统计周期内全院执业护士总人数,指所有护理岗位的执业护士总人数,计算方法为统计周期初与统计周期末执业护士总人数之和除以2。

②分母:统计周期内全院实际开放床位数。

如统计周期内实际开放床位有变动,计算方法为统计周期初实际开放床位数与统计周期末实际开放床位数之和除以2。

③住院病区床护比分子分母均为“统计周期内所有住院病区”,计算方法同“全院床护比”。

2)分子说明:全院执业护士总人数是医院所有护理岗位的执业护士总人数,包括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护理管理岗位护士、其他护理岗位护士、护理岗位的返聘护士、护理岗位的休假护士等。

3)分母说明:医院编制床位,除编制床位外,经医院确认,有固定物理空间和标准床单位配置,可以常规收治患者的床位。

排除抢救室床位、观察室床位、手术室床位、麻醉恢复室床位、血液透析室床位、接产室的待产床和接产床、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检查床、治疗床、临时加床。

护理敏感指标(医疗经验)

护理敏感指标(医疗经验)

评估,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建立患者分类管理的职业
思维。预防患者跌倒的过程,充分体现护理工作对患
者的责任和关怀。
医疗运用
25
七、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基本公式:
住院患者跌倒发 = 生率
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 跌倒例次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 人日数
x1000 ‰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
生伤害例次数
住院患者跌倒伤 害率
医疗运用
19
四、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公式
同期内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
每住院患者24小时=
平均护理实数
统计周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
医疗运用
20
五、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
1、定义: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部门中,不同能力级别 护士在本机够或部门所有执业护士中所占的比 率。“能力”需要用具体的维度来衡量,常用 的有工作年限、学历和卫生技术职称。
计算方法
基础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考核合 格患者数/基础护理考核患者总数
× 100% 病区规范合格率=合格病区/考核
总病区数× 100% 急救物品完好率=抽查急救物品合
格件数/抽查急救物品总件数 × 100%
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文件书 写合格份数/护理文书抽查总份数
× 100% 危重患者管理得分=所有危重患者
计算方法 依据《滦南县医院xx》、《xx科xx》检
查标准
3 急救物品药品管理 ≥100分
4
护理文件书写
≥97分
5
跌倒/坠床、压疮、非 计划性拔管评估率
100%
评估率=跌倒/坠床、压疮、非计划性拔 管评估患者数/住院患者总数×100%
6
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

ICU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与应用

ICU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与应用

ICU专科护理敏感指标的构建与应用目的评价ICU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与应用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基于循证和专家讨论的方法构建了ICU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并应用于临床。

比较应用当年和前一年的指标数据。

结果这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构建与应用专科护理敏感指標有助于促进ICU 护理质量的提升。

标签:ICU;护理敏感指标;构建;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是指用于定量评价和监测影响患者结果的护理管理、护理服务、组织促进等各项程序质量的标准[1],主要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预后指标[2]。

近年来,关于ICU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3],为了评价和提高ICU的护理质量,选择科学、敏感、符合实际的ICU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

鉴于此,我院在循证基础上于2016年构建了ICU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按照指标监测流程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改进,以促进ICU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1指标构建1.1基于循证遴选ICU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本院基于循证和专家讨论的方法构建了ICU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具体方法如下:①文献检索: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

检索词:“护理质量、ICU、指标、护理质量评价”。

②采用美国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等级与质量评定,总结出ICU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③通过医院护理专家小组讨论,并结合本院ICU实际护理情况,初步拟定了ICU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1.2指标监测的内容及方法我院基于循证和专家讨论最终确定手卫生依从率、使用呼吸机患者卧位正确率、人工气道意外脱出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P发生率、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7个指标作为ICU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指标监测名称、计算公式、收集方法如下。

1.2.1手卫生依从率(%)计算公式:手卫生依从性(%)=实际手卫生次数/有手卫生指征次数×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理
使用率( ‰)=
使用约束具天数 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000

分子:24 小时内使用约束具者计数为 1 分母:某病区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发病率(%)=
发生深静脉血栓人数 血栓高危患者数
100%
分子: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人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单位时间内使用约束具患者的天数 2、利用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全院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定期调查住院患者的皮肤情况,利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及电子病 历自动筛查,获得单位时间内压疮发生的例数,利用信息系统获 得单位时间内患者总数(不包括住院时间在 24 小时内的患者)
1、根据不良事件报表及电子病历自动筛查。 2、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全院患者住院总天数,数据可来源于各科的 病案日报
符合率( ‰)=
从人事科获得离职护士人数与护士在册总数
鼓励不良事件上报,根据不良事件报表,获得给药错误发生次数。 由信 息系统自动获取住院患者总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的导管留置总日数。 2、导管留置 48 小时后出现感染征象(排除其他原因)抽血培养。 3、根据不良事件报表及院感科数据获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例 数。 1、利用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总床日数。 2、导尿 48 小时以上检测尿常规,有尿路刺激症留尿培养。 3、留置 7 天以上每周留尿常规
正确评估总例数 抽样调查患者总数
1000

1、利用信息系统或现场查看病例、访谈患者,收集正确评估的总 例数。
5
疼痛管理
分子:包括疼痛评分分值正确,疼痛的部位性质描述正确,疼痛的评估频 次正 2、利用信息系统获得当日住院患者总数
确,给药后再评估记录正确,选定的评分工具正确。
分母:抽样调查患者总数。
6 约束具管理 深静脉血栓管
手卫生执 手 行率
分子:分母中涉及人员实际洗手执行次数
2、洗手时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无菌操作后、接触患者 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9卫 生
分母: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无菌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 周围环 3、统计科室内手消毒液及洗手液的每月或每季度的使用 境后总调查次数
洗手正确 率
正确率( %)=
洗手正确的护理人员数 被调查的护理人员数
100%
由医院院感科随机抽查护理人员洗手的规范性,包括步骤及洗手 花费的时间,对手卫生及手消毒进行菌落检查来判断效果
压疮发生 率
坠床/跌倒 发生率
发生率( %)=
压疮发生人数 同期住院患者 总数
100%
分子:住院后新出现的压疮患者人数,不包括住院时带入的压疮
分母:住院时间超过 24 小时的患者数
发生率( ‰)=
住院坠床 /跌倒例数 住院患者 总床日数
1000

分子:患者坠床/跌倒发生总次数
分母: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1、诊断依据:感染前 48 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呼吸道感染的 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 X 线症状及实验室依据。
2、根据诊断依据从信息系统或病历资料中获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例数及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床日数。
执行率( %)=
被调查人员实际洗手次 数 被调查人员应洗手次数
100%
1、按照预先设定的表格,隐蔽式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100%
给药错误 发生率
发生率(‰)
=
给药错误发生次数 住院患者数
1000 ‰
分子:单位时间内住院者总的给药错误发生次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住院患者总数
不 导管相关 良 性血流感 4 事 染发生率 件
发病率( ‰)=
使用血管 导管患者中血行感染人数 患者使用血管导管总日 数
1000 ‰
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例数
1、根据病历资料获取发生人数。 2、信息系统自动筛选有血栓高危风险的患者。
分母:根据筛选,确认为有血栓高危风险的住院患者
呼吸机相关肺 8
炎(VAP)管理
发病率(‰)=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例数 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床日 数
1000

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进行机械通气的总床日数 排除:使用呼吸机 48 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收集方法
序 项目

计算公 住院患者满意度
调查满意的患者人数 患者总人数
100% 式
住院患者满意 1

2
人员配备
护 患比
=
护士数 患者数
分子:直接参与患者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
3 护士离职率
分母:住院患者数
离职率( %)=
某年离职护 士人数 某年末在册人数 + 某年离职护
士人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使用血管导管的总导管日数
导尿管相 关性尿路 感染发生 率
发生率( ‰)
=
使用导用导尿管患 泌尿系感染人数 患者使用 导者使用导尿 日数
1000

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总数 分母:单位时间内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总床日数
收集方法
采用卫生部住院患者体验与感受满意度调查问卷,让经过专门培 训的第三方对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从人事科获得在岗注册护士人数;从信息系统获得住院患者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