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
教师总结,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 在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由 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内地,说明第二 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加深了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 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 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探讨4、把中国打败后,英国最迫切的需求什么? 由此导出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
探讨5: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分析鸦片战争对 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教师在学生探讨 的基础上总结鸦片战争的影响。)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继续
根本原因和目的
战争性质
扩 大 战争过程
侵略力量
侵略时间
侵略范围
危害和影响 开放口岸和割
地Leabharlann 主权遭到破坏社会性质改变第二次鸦片战 争
探讨7: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都犯下哪些罪行? 引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利用图片再现火烧圆 明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让学生阅读课本,从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 因、经过、结果,教师进行补充) 探讨8:课中思考题,读图,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
3、三维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 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②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 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③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进 行讨论、探究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讨7: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都犯下哪些罪行? 引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利用图片再现火烧圆 明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知道中国近代史,及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这些战争让中国失去了独立和主权,使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的悲壮事迹永远激励着中国民族前进。

教学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教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

引入】我们将要研究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这之前,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已经到了极点,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却迅速崛起。

这种背景下,鸦片战争的爆发,成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标志。

知识与技能】在研究鸦片战争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虎门销烟的因果,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第一次第二次战争的过程。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重点掌握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两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历史。

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层层分析法,利用学生好奇心理等心理特征,层层设疑,留下悬念,吸引学生,恰当点拨步步推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研究鸦片战争,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列强在近代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是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失去独立和主权的结果,使近代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然而,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的悲壮事迹永远激励着中国民族前进。

近代世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它将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史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为后续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3.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4.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理解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你如何看待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从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4.预习下一课内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培养独立思考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通过预习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鸦片战争已有初步了解,但在高中阶段需要从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入剖析鸦片战争的本质和影响。
2.学生在史料实证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挖掘和运用史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撰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小论文,要求如下:
-论文主题自选,可以是对鸦片战争原因的分析、影响的探讨,也可以是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5.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
6.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看待历史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利用史料分析法,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相关历史资料,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2.讲解背景:简要介绍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及中英贸易状况,为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提供背景知识。
3.分析过程: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爆发、主要战役和结果,引导学生掌握战争的过程。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都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吗?”“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包括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及中英贸易状况等。
8.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9.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如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战场遗址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片背后的历史事件。
4.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关注国家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针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提升其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背景分析的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重点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工业革命对战争的影响。
2.结合所学,让学生绘制一张鸦片战争时间线,标注出主要战役和关键事件,以便直观地展示战争过程。
3.请学生针对鸦片战争的影响,选择一个角度(如社会、经济、政治或人民生活),进行深入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学生发言: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3.情感教育:强调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布置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从历史规律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理解战争背后的必然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鸦片战争的影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2.讨论主题: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如何认识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抵抗精神;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作用等。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包括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及中英贸易状况。
2.知道鸦片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及结果。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南京条约的签订、鸦片输入对中国人民的危害等。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理解战争背后的历史规律。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提高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最新)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最新)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

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1、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2、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基本知识点】(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重点和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知识结构】▲西方国家的侵略①1840年以前,英国等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a.战前中国与世界差距b.战前正当贸易中国的出超地位②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门户a.《南京条约》签订b.鸦片战争的影响③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a.《天津条约》等签订使中国门户进一步打开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①.林则徐倡导的禁烟运动,1839年的虎门销烟达到高潮。

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补充)③.爱国军民在鸦片战争中的抵抗。

一、新课导入: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

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

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

《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内容。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材分析】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反侵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故而《鸦片战争》作为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一课,其知识点以及所体现的态度价值观都是需要牢牢掌握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掌握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认识到列强侵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以及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学生提高动脑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学会主动思考和学习,懂得用历史的眼光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以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列举列强的侵华事实以及中国军民反侵略的英勇事迹。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必然性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法、学法】(1)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如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等,从中发现它们的特点、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如此为学生的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图片展示法:学生通过对图片的分析,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设计介绍香港回归,就香港问题设定问题(香港何时因什么事件被哪个国家侵占?)就此导入新课——鸦片战争推进新课第10课鸦片战争(板书)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侵略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向海外扩张,在亚洲相继占领了孟加拉,新加坡,缅甸等地。

教学设计1: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1: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0课鸦片战争一、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之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分水岭。

鸦片战争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单元。

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理论要求较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以及对外扩张;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军民奋勇抵抗;清政府屈服;鸦片战争结束。

2.能力方面:①通过组织学生搜集信息、总结研究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

②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参与互动,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 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探究性和创造性。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①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

②通过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英国走私鸦片的可耻;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

③介绍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教学设计10: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10: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②理解本单元包括这课沿着两条线索展开:既是西方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运用问题进行探究,学会运用发展联系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

3. 情感和价值观:深刻认识西方列强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对中国带来的殖民主义灾难,并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斗争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战争的原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

2. 难点:联系条约的内容分析战争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比较、归纳、概括。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珍贵而且饱含着中华民族百余年血泪的文物牛首、虎首、猴首,出自于圆明园,2002年,它们在嘉士德和苏富比两家拍卖行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公开露面,无数华夏子孙为此震惊、愤慨、抗议;国家文物局也严正申明,要求两家拍卖公司停止拍卖。

但正义的呼声竟没有得到回应,为防止国宝再次流失,保利集团到现场参与竞拍,并以3317万港币竞拍成功。

历经140年历史沧桑之后,这三件文物终于重归故里。

思考与判断:百年的中国屈辱史是从何时开始的?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教训?一、鸦片战争(1840—1842)(一)历史背景:战争爆发前中国与世界(1)清政府:危机四伏(帮助学生从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全方位把握)(2)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列强:蓬勃发展(运用比较法来认识中西对比的巨大差距)思考: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怎样处理与中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回答:西方列强为了发展工业革命,要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成为他们觊觎的对象。

实质上想要打开中国的大门。

思考:英国所采取的对华步骤:(1)首先与中国展开正常的贸易往来:“敲门”。

但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御,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英国处于入超地位,英国没有达到打开中国大门的意图。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一【教学内容】《鸦片战争》(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第四单元第10课,需1课时【教材分析】《鸦片战争》这一课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影响等内容,其中两个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为重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和“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为难点。

教材以19世纪初英国的对外侵略扩张讲起,作为一个导入,由此帮助学生进行一个回顾性的知识连接,帮助学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背景材料,并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疑问:英国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侵略扩张后,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为什么还要把中国作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由此进入这堂课的重点问题: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简单讲述经过,对于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要引导学生分析条约的危害。

影响是另一个重点,要使学生明确,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接着在以列强侵略的不可满足性导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简单的一笔带过,重点讲结果即《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并比较两者的内容和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什么变化?接着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最后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总结:1、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2、学完本课你有什么启示?请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点明“落后挨打”“思变才能崛起”的道理,进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1、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鸦片战争》这一课,对鸦片战争已经有深刻感性认识。

2、鸦片战争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学生在平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也接触的比较多。

3、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和素质都比较好,接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英、法、美三国提出的“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1.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了解一些著名战役和条约内容,但对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影响等方面的理解较为肤浅。
2.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往往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对侵略者和民族英雄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3.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究欲望,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c.通过案例分析,讲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五口通商、赔款、割地等。
d.介绍鸦片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如林则徐、关天培等,分析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及历史人物的评价。
2.教学过程:
a.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主题展开讨论。
b.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3.倡导正义、勇敢、担当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认识到封闭自守、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是导致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激发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5.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学生在学习鸦片战争之前,已经掌握了清朝历史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包括清朝的封建统治、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以及鸦片贸易等问题。
2.知道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包括战争的起因、经过、重要战役和结果。
3.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签订《南京条约》、五口通商、赔款、割地等问题。
d.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发学生思考。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因为多次在不同层次的优质课比赛中讲过,所以基本上也上不出什么新意,所以在备课时我考虑从英国人和中国人对鸦片战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着手,给学生一些教材外的视野和思考,这样学生的兴趣可能会更高一些吧。

英国人对鸦片战争印象不深,只是知道中英之间曾经发生过贸易战争;而中国人却记忆深刻,认为这是耻辱与灾难的开始。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认识?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呢?我们还要给学生灌输那种流唱很久的怨妇心态吗?还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还原那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独立思考呢?这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一、导入新课:咱们先来猜个谜语轻松轻松,咱们不猜字、不猜物,猜两个人。

第一个人“他以节俭著称,被认为是“史上最抠门皇帝”。

常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与皇后吃完烧饼,立马上床,连灯都不点了,省油。

他对工作勤勤恳恳,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

”(清朝一位皇帝);第二个人“她是大英帝国最幸福的女王,在位64年,见证了“日不落帝国”的全部辉煌;同时又收获了完美的爱情,一生育有9子,有外号叫“欧洲祖母”,现在欧洲几乎所有的王室,都是她的后代。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一)相约1840---探原因▲(过渡)咱们先从道光说起,道光皇帝最近有点烦。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看道光皇帝因何事而烦。

1、视频看完了,谁能告诉我,道光皇帝因何事而烦?(清军因吸食鸦片而导致战斗力下降)。

2、大家都知道鸦片就是毒品,1840年的英国人同样知道这一点,他们制定了严厉的措施,防止鸦片进入英国,危害本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那英国人为什么要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呢?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

(英国人的货卖不出去,反而大量购置中国货,大量的银元流入中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因而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3、鸦片走私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呢?【展示材料】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精选3篇)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精选3篇)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精选3篇)鸦片战斗教学设计篇1鸦片战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综合多种教学手法。

1.归纳法。

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叙述法。

对鸦片战斗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叙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状况及缘由、鸦片战斗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4.影像资料帮助法。

为了加深同学对鸦片战斗的印象,可以通过影像等动态画面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5.争论法。

鸦片的危害,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评价,都可以引导同学争论解决。

6.图文结合法。

要想把握好本课的内容,必需充分利用好地图,比如《鸦片战斗形势示意图》《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等。

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了解和熟悉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峻危害,并由此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斗的基本史实。

把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硝烟的壮举。

熟悉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培育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力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看分析问题的力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分组争论的方法,使同学得出结论。

分析材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构建论据,运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鸦片战斗爆发的缘由。

运用所学学问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合作探究分析鸦片战斗失败的缘由,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加深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理解,对此做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到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熟悉到“落后就要挨打”,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斗、条约内容及影响)。

【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头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媒体1.投影仪、电脑。

2.关于鸦片战斗的影像资料及相关设备。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影响和意义进行简洁明了的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学生归纳:引导学生自主归纳鸦片战争的特点和教训,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3.价值观引导: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和民族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鸦片战争的知识,如写作论文、制作海报等。
2.运用地图和时间线,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3.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鸦片战争的历史事实,培养学生对民族屈辱的历史的认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包括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的需求和中国政府对鸦片的禁止。
2.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的爆发、战役的经过和战争的结果。
3.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割地赔款、五口通商等。
4.能够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认识它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搜集和分析,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起因,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4.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阐述鸦片战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3.鸦片战争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鸦片战争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我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不少于800字。
2.设计一份关于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人物评价表,选取林则徐、道光皇帝、琦善等人物,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评价,不少于500字。
2.鸦片战争的起因: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以及林则徐禁烟运动在其中的作用。
3.鸦片战争的过程:详细讲解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事件,如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签订等。
4.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阐述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引起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关注。我会讲述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林则徐要坚决禁烟?这一事件对后来的鸦片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进而引出鸦片战争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鸦片战争的背景:介绍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鸦片贸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培养学生树立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但在鸦片战争的具体史实、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上,学生的掌握程度可能不够深入。此外,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质疑和思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对历史事件的片面理解和极端看法。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以及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2)、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片导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请学生归纳战前交战双方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4)通过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提高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2)通过讲述战争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激发其爱国热情。

【重难点:】教学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让学生在历史史实的情景再现中,步入本课鸦片战争的学习。

探究一、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讲述内容】一、战火初起——鸦片战争(一)、背景(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请同学们翻到教材50页,认真阅读教材前言和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划出能够反应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具体情况的关键词句并结合幻灯片上的图片归纳一下“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引导学生填图表。

多媒体展示老师梳理一下表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概括指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呈现出严重的社会危机。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政治腐败。

经济: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而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土地。

而此时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封建贵族地主手中,广大农民处于少地、无地的状态。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重点(二)教学难点(三)知识结构一.虎门销烟.背景①欧美a.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

b.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c.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茶叶、生丝和药材。

受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②中国a.经济上: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

b.政治上: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驰。

c.对外关系上: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原因: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3.过程①湖广总督林则徐等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请示禁烟。

②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③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影响:英国政府闻讯,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易错点】贸易顺差和逆差: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比较的差额。

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叫贸易顺差,或称出超。

反之叫贸易逆差,或称入超。

即:贸易顺差=出超=赚钱;贸易逆差=入超=赔钱。

【易错点】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工业品有顽强的抵抗力,广大农民生产自己需要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对外来商品缺乏购买力和购买需求。

【易错点】18世纪中期,【易错点】在欧美列强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主要是因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强国。

例题:右表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兑换制钱数的统计表。

造成表格内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年份一两白银兑换钱数823~1824249文828~1829337文833~1834363文838~1839638文A.清政府腐败,贪污成风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5.培养学生具备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章节时,他们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分析。但考虑到以下因素:
1.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鸦片战争的了解可能较为肤浅,对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评价。
2.难点:分析鸦片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理解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本章节的教学设想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时期的图片、源自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步骤讲解,逐步深入:
教师按照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等顺序,分步骤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2.学生分享收获: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激发他们继续探索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强调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4.布置课后作业: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鸦片战争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情景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及战争视频等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层层剥笋法。

利用学生好奇心理与欲望强的心理特征,层层设疑,留下念,吸引学生,恰当点拨,步步推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通过对各类史料的研习,学会依据不同史料,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评价;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关于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应到学生痛定思痛、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3)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的背景、原因四、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教学方式: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的模式以及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用具:1.电脑平台,投影,音响设施.2.教师准备关于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火烧园明圆等视频、有关图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欣赏电影《鸦片战争》片断,起到凝神起兴作用。

导入新课。

然后设疑:问题1: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引起学生兴趣之后,打出一组图片资料,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局势,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学生很自然总结出:中国明显落后于英国。

落后必然挨打!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要打开中国市场。

那么直接原因呢?引出下一个知识点:虎门销烟(一)虎门销烟利用鸦片实图进一步设疑:问题2: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和学生共同构建虎门销烟的逻辑关系图:培养学生探究因果关系的能力。

在学生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喝彩,盛赞这位民族英雄的时候。

屏幕显示资料,设置新的悬念。

英国方面会有何反应?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学生立刻明白:英国要发动战争,而虎门销烟正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

为了加深学生对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辩证关系的理解,又引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探究:中国政府对陛下(英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

(1)这封密函中提到的所谓“战争罪行”和“英国人的财产”分别是指什么?虎门销烟;鸦片(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什么?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3)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拓海外市场,掠夺生产资料问题3:“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会得出正确结论: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而虎门销烟正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

有没有禁烟运动,英国都会挑起战争。

(二)鸦片战争1.战争过程: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战争过程,形象直观。

2.(播放有关《南京条约》及其影响的一段视频)看前提醒学生注意:这段录像中有什么说法不太准确? 录像中说鸦片战争开了中国哪三个“先例”?(学生认真看后回答)(设计意图)该段视频中关于条约内容的表述有误(将“英国割占香港岛”说成“割占香港”),通过找错误的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加深对战争影响的认识。

设问:结合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从而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史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问题4: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清军总兵力88万),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英国报载的漫画)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并重用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1841年4月16日,……道光帝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

6月29日,该部头起、二起共550人到达,后两起450名尚在途中。

而英军此时已放弃宁波,攻陷乍浦,吴淞,正浩浩荡荡驶进长江!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

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关于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用英国报载的一幅漫画调动学生思考,自由发言(从人物的服饰、发型、手中所持的武器等等),多方面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师进而点拨总结:(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投影情境材料:签订了《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以后,英国的伦敦曾经“兴奋若狂”,众多英国商人“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把钢琴乃至吃西餐用的刀叉都大批搬到中国来,在他们的幻想中,中国人每人用一付这样的餐具,每一个家庭买一架这样的乐器,应该是没有困难的。

“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一双袜子,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在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餐具与钢琴的市场消失了,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几乎不消费这两种商品;棉睡帽与袜子的市场也消失了,因为中国人不使用睡帽,绝大多数贫穷的中国人更是买不起远不如土布耐穿的洋布。

在学生费解的时候,出示英国在中国与洪都拉斯的正当贸易对比表,让学生观察和创设情景来得出结论。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设疑:(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的共和国))(1)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2)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抵制英国商品。

而英国却认为是在中国取得的特权和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了。

)问题5: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取得了诸多的权益,但之后不久英法为什么又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呢?(于是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达到扩大侵略的目的。

当修约交涉失败后,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于是,战争成了唯一的选择。

)(三)战火再燃1.经过略讲。

(可播放影片: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园明圆)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主要通过组织学生的分组活动来完成。

问题6:有人说: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昔日的“天朝上国”开始变成弱不禁风的纸老虎了。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损失,谈谈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

活动:学生根据课前布置成立的调查小组,从政治、经济、国土资源、文物古迹四个方面,分析评估中国在这次战争中的损失。

各组选派代表,形式不限(可以小品、歌唱、朗诵等多种形式进行),其他同学可补充或参与评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从活生生的史实中认识并深刻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和影响。

)附: 调查委员会结构示意图↓↓↓ ↓ ↓附: 调查委员会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展示两次鸦片战争的形势图:问题7:观察下图,并结合史实分析:为何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呢?设计意图:通过上述问题的设计,并借助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复习巩固)师生共同完成《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简表,指导学生比较两次战争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对战争影响加以归纳和深化,突破难点。

小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机构开始发生变化。

一部分官绅进行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社会转型,在世界发展的潮流面前,中国已不可能维持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面临的新变局也是所有落后国家都面临的问题。

只不过,中国是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社会变革的道路更艰难曲折——正所谓“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教学结构一、虎门销烟1.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二、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的进程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3.中国战败的原因三、战火再燃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2.战争的危害及影响陈艳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