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高中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提高高中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加高中新课程培训的点滴体会
傅小仓
感谢学校,给我参加高中新课程培训的机会。说实话,九天的学习,我的收获还真不少。我的眼界开拓了,我的观念更新了,我对高中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下面,结合我的听课笔记,谈谈我对高中新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理解。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我们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性化阅读的原则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阅读多种文本,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主要目的和作用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二、对人文性的认识: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如良好的精神品格、人生态度、美好情感、审美情趣、良好个性等等;认识到须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因素,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人文精神,重视心灵沟通,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三、对观念的变化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习文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学习途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利用各种资源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方式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老师设置问题,并统一答案,讲读、教读课文,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新方式是引导启发,鼓励赞赏,探究质疑,教师引导下的课堂合作、探讨。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学习方式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重复训练,过分依赖教师或标准答案;新的学习方式是主动获取、激趣选择、批判质疑、有效提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转变
(一)知识与方法
老师要明确以下四点:
1.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与学不能丢弃,甚至随时要当作重点对待。
2.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阅读方法的梳理和引导,但不宜过多过细。
3.朗读、背诵、默写和复述等学习方式仍需坚持,高中重“悟”。
4.课堂提问最好设置的简单些、好回答些。
(二)过程和目标
老师要把握以下六点:
1.老师就是首席的学习者。
2.课堂掌控要科学合理,张弛有致。
3.三维目标不能断然分开,更不能分主次。
4.目标设定以单元教学为准,各课分工合作。
5.目标的测定要有实际依据,不能凭空想象。
6.课堂用语和教学态度也十分重要。
(三)备课时,学生、文本、教学过程三方面兼顾
老师备学生时要把握以下六点:
1、了解所教学生的基本状况:知识能力、性格兴趣、品行素质等。
2、知道学生想要得到什么,自己能给学生教授什么。
3、准备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致难题,或者是刁难。
4、重要的是平等地看待大家,关心学习有阻碍的学生。
5、与学生的交往要有分寸感和亲切感。
6、在学生面前既要保持风度,又要显得谦逊和严谨。
老师备文本(教材)时要把握以下五点:
1、对教材要有整体、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拉通初高中教材)
2、熟悉教材,翻查资料要仔细严谨,实事求是的准备教案。
3、教案的书写应尽可能的详细而有条理。教学目标,授课方法,导语和问题设计,解题方法,课时安排;各课时中的具体内容的讲解与活动安排,分节的板书设计等。
4、对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辅书要谨慎对待,仅仅作为参考。
5、查阅工具书要尽可能的多,尽量用权威的、普遍的解释
老师备教学过程时要把握以下六点:
1、对整个教学环节要预设,提问、讨论、回答、纠错、总结。
2、预设重点难点,简捷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路。
3、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学习困难,会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4、精心组织授课过程,调节调动课堂活动,各种教具的使用。
5、预习程度,前后知识的连贯,方法技巧的掌握,能力体现。
6、作业布置和检查,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对学习效果的评估。
(四)授课时.,注意如下七个环节
1.知识教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化繁为简、浅易通俗。
①注重读(范读、齐读)和写(仿、抄、创作)的技能训练。
②注意大多数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培养复述能力,鼓励自学。
③重在引导,提倡质疑,互动讨论,积极发言,多表扬但要指瑕。
④用知识的威严来吸引学生、用情趣的内涵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⑤分析、讲解不宜过多,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活动和消化的时间。
⑥课堂气氛要有张有弛,轻松活泼有利于激发兴趣。教态得体。
2.教学用语和评价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幽默、适当的夸饰。
①教学用语要深思熟虑,要准确表达。
②不要用深奥的、玄而又空的、艰涩难懂的、生僻怪异的词语。
③分析讲解时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表述,理论要平实浅易。
④讲解要具体,指令要清晰明确,话语要贴近孩子们的接受能力。
⑤尽量不用比较、轻蔑、厌恶、责骂的语气,轻易不讽刺。
⑥认真倾听,热情鼓励,真诚表扬,中肯批评,还可以商讨。
⑦课堂气氛要有张有弛,轻松活泼有利于激发兴趣。教态得体。
3.课堂组织:有序、有效、有度、有讲有练、有张有弛。
①一定重视课堂的管理,而且从开始就要约法数章。
②采取小错不放过,大错不追究的管理原则。
③注意两种人:有影响的和被人忽视的,——儆众的效应。
④要有宽容和温和之心,对无意冒犯或有意挑衅区别对待。
⑤确保授课能顺利进行,对害群之马决不姑息。
⑥适当休息,如讨论、阅读、写作练习、相互提问回答等。
4.教具使用:传统加现代、慎用多媒体、坚持板书。
①板书和多媒体的比例大约是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
②实物教具,如果问题不容易说清楚最好用上。
③可以画一些图、做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来吸引学生。
④电影、电视最好利用课外时间看。
⑤可以充分利用录音机或其他现代化手段。
5.训练拓展:仿读或仿写、扩展压缩、改写续写、研究性或综合性学习
这是以能力练习为主的训练,是知识能力的迁移。随时可以布置、检查,也可以用它来调节课堂的气氛。例如模仿、改编、创造、研究探讨,辩论、甚至可以拓展到生活、社会中去。诗词、对联、文化历史、人文精神等。如易中天、于丹、刘心武等。
可以根据问题的大小难易穿插在授课、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讲解,也可以布置,再检查。
6.习题测练:习题的设计不宜过难,要让学生有回答的积极性和能力
重点是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作文是练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但学生就是在乎你的评语,而且还要和你讨论,所以,要认真对待。评语不要太空,不要说结构混乱、语言苍白、主旨不清、希望下次再进步之类的话,也不要说中心突出、语言流畅、结构严谨、举例恰当之类的话。实实在在,有哪一点好处,还要在哪里改进,那个词语句子不妥当、有毛病,哪句话的出处不准确,哪一段应当放在哪里等,清楚地说。讲评时可以挑并不完美的例文来修改,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自评和互评。还可以自己写让大家评——当然是有榜样的意义。
7、评价和反思:以鼓励为主,但有缺点和不准确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指出并更正,不能和稀泥。评价的主要方式现在依然是考试、测评。但从改革的趋势来看,逐渐淡化考试和分数的评价作用,加强过程性评价的科学客观的效果和激励作用。所以,我们既要完善传统的评价手段,也要大胆创新,改革那些不合理的、唯一的、只看重终结性结果的评价方式。课堂反思一定要学生参加。
以上的认识是点滴的不系统的,相信各位老师一定有更加科学又切合实际的好做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