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仓法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仓法原理和优点

1、跳仓法的定义:在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2、跳仓法原理根据结构长度与约束应力的非线性关系,即在较短范围内结构长度显著的影响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长度后约束应力随长度的变化趋于恒定,所以跳仓法采用先放后抗,采用较短的分段调仓以“放”为主以适应施工阶段较高温差和较大收缩,其后再连成整体以抗为主以适应长期作用的较低温差和较小收缩。调仓间隔时间7~10天。跳仓法和后浇带的设计原则是一致的,都是“先放后抗”,只是后浇带改变成为了施工缝。后浇带法没有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偏于安全。

3、跳仓法优点(1)仓间施工缝清理简易,混凝土结合有保证。利用仓间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短、施工缝处混凝土强度较低,后浇仓的钢筋尚未绑扎完成之前,垃圾杂物较少,易于边施工边清理,这就有利于仓体间混凝土的结合。(2)可将本工程原设计后浇带分割成的“大块”重新细分为较小的跳仓法“小块”,而“小块”“停滞”一定时间可释放本身的大部分早期温升收缩变形、减少约束,即先“放”;经过一定时间后,再合拢连成整体,剩余的降温及收缩作用将由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来抵抗,即后“抗”,做到“抗放兼施,先放后抗”,最后“以抗为主”的原则控制裂缝。(3)跳仓法施工方法是以“缝”代“带”,其关键是“跳仓”间隔浇筑。底板、楼板及侧墙钢筋、模板、混凝土均可“小块”分仓流水施工,流水节拍缩短从而可缩短工期。

3.4“跳仓法”在本工程应用可行性分析 1、本工程属于超长混凝土结构,

地下一层,单层施工面积约40000平方米,有足够的流水段。 2、地下工程在施工中承受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而在地下回填土以后,正常使用阶段,温湿度变化较小。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中,施工阶段中发生的温度应力远大于混凝土材料的抗拉能力,完全靠抗的办法很难抗得住,应当采取“抗放兼施”,“先放后抗”,最后“以抗为主”的办法。这说明地下工程环境条件最适于“跳仓法”施工。 3、采用跳仓法施工,即把整体结构按施工缝分段,隔一段浇一段(跳开一段浇一段),经过不少于7d时间再填浇成整体。用此方案施工即可避免一部分施工初期的激烈温差及干缩作用,大量消减施工期间的温度伸缩应力,有效控制裂缝,还能加快施工进度。

四、施工方案 4.1施工段的划分见附图 4.2砼及原材料技术要求 1、预拌混凝土技术参数要求预拌混凝土首先要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其试验强度值控制在110—130%为宜,不宜过高;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宜少于6小时,终凝时间不宜小于10小时;混凝土到现场塌落度宜控制在150-180mm之间,混凝中掺加的粉煤灰质量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外加剂减水率不应低于8%,每立方混凝土用水量不超过180kg,水胶比控制在0.4~0.45之间,混凝土单位胶凝含量控制在350~400kg/ m³之间(C30~C35)。水泥采用P.O42.5R水泥。砂采用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砂含泥量不得大于2%,砂率宜控制在38~40%之间。粗骨料采用吸水率较低的石灰岩,5~31.5mm连续级配,针片状含量小于3%,粗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1%,每立方米粗骨料用量不少于1000kg。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除满足坍落度、强度和抗渗性能以外,其膨胀率要满足以下要求:底板0.015%~0.025%(带抗浮锚杆部位为0.020%~0.030%),侧墙0.030%~0.035%,后浇带或膨胀带0.035%~0.045%。本工程基础底板、地下室顶板及侧墙混凝土采用内掺6%SY-K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最终掺量根据产品

说明书、膨胀率以及最终的混凝土配合比来最终确定。 2、膨胀率测定方法用100mm×100mm×300mm试件,中间预埋入Φ10mm(圆钢)限制钢筋骨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3~5MPa时脱模,用专用仪器测定初始长度,然后放入水中测定其7d、14d伸长率。 4.3“跳仓法”施工缝的留置和构造 1施工缝留置原则及部位施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集水井、电梯坑等结构变化较大部位,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部位。具体留设位置要求:底板施工缝应留在所在板跨的1/4~1/3处,外墙水平施工缝留置在底板(楼板)以上500mm 处,竖向施工缝留置在所在跨的1/4~1/3处;梁、楼板施工缝留置在所在跨的1/4~1/3处。为保证业主销售节点,8#9#楼区域及6#7#楼区域,拟同时进行浇筑,不设施工缝,在两塔楼间留置后浇式的2m宽膨胀加强带(隔3-5天后进行浇筑),塔楼内留置同时浇筑式2m宽膨胀加强带。根据设计院针对此施工方法,提出的底板限制膨胀率为万分之一点五,膨胀带限制膨胀率为万分之二点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配置。 2施工缝的做法地下室底板与墙体交接处做法(见下图):底板混凝土施工缝位置做法(见下图):9 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凿毛。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前一天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从施工缝处开始浇筑时,应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0~10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 4、墙体膨胀加强带做法由于墙体约束较大,为弥补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在后浇段墙体两端设置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宽度为2m,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比两侧混凝土高0.01~0.02%。在带的两侧用密孔铁丝网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开。本工程采用间歇式后浇带做法,见下图: 4.4防止开裂的构造措施 1、地下室外墙模板采用

保温性能和保湿性较好的18厚胶合板模,模板应拼缝严实,加固可靠、定位准确,混凝土浇灌前浇水润湿。 2、地下室外墙拆模后,待混凝土强度上到设计值75%后,进行外墙防水与回填工作。 3、混凝土采用“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灌工艺,分层厚度不超过500。对于部分落差大的外墙采取溜槽、串桶及于墙中开设浇灌孔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离析。

4、在墙体高度的水平中线部位上下500mm范围内,水平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00mm,水平筋放置在墙体竖向筋的外侧。将原设计Ф16@200改为Φ12@100。

5、由于外墙设计有附加防水卷材,将外墙迎水面混凝土保护层由50mm厚改为40cm。外墙钢筋绑扎时间距1m放置水平定位筋,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4.5防止底板开裂措施 1、采用二次压光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4h后进行二次压光技术。有效消除表面早期塑性裂缝。 2、底板混凝土一定要二次振捣,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4.6混凝土的浇筑本工程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泵送至欲浇筑部位,浇筑前对混凝 10 土泵管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时首先在泵管内泵送2m3 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浆,对管道进行湿润,润泵砂浆应卸入专用料斗另行分散处理。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施工,一定要二次振捣,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采用“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灌工艺,分层厚度不超过500。对于部分落差大的外墙采取溜槽、串桶及于墙中开设浇灌孔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离析。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出前一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浇筑接茬处应振捣到位。混凝土浇筑分层示意图每个施工区段之间设置施工缝,地下室及水平混凝土结构采用SY-K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避免超长结构裂缝,在内部设置膨胀带避免混凝土收缩裂缝。沿浇筑混凝土的方向,在前、中、后布置3道振动棒,第3道振动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