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博物馆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澄城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写家乡澄城的作文
美丽澄城,我的家乡
北关中学八年级十四班韩楚楚
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澄城县,这里历史悠久、旅游景点云集,被四条河流划为三梁一原。
这里有拴马桩石雕,其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造型之奇特,闻名全国。曾有一次我去博物馆,顺便游览了一下形态各异的石雕,让我大开眼界。之前,我一直以为澄城县很小,而且没有可以去游玩的地方,自从看了石雕以后,我就开始从上搜集关于澄城的信息,又陆续知道了其他的景区。
除了拴马桩石雕,还有蛾蟒庙。关于蛾蟒庙,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商州年老讨饭夫妇二人,路过车盖沟,捡到两个蛇卵,放在讨饭的笼内,过了一段时间,孵化出两只小蛇。夫妇二人舍不得丢弃,整天将其带在身边喂养,并为其起名“蠕蠕”、“蛾蛾”。后来,小蛇逐渐长大,老人提携不动,将其放在车盖沟底的小河中。几年之后,蛇长成蟒,民众受惊。几年后,夫妇二人再次经过车盖沟,当地乡民告诉他们,沟底有两条巨蟒以防伤人,劝他们不要过去。二人心想可能是自己放掉的小蛇,便挺身前去辨认,遇见大蟒,老人说:“如果你们是蠕蠕、蛾蛾,就请点三下头。”
大蟒闻言果然点了三下头,并在两位老人脚下窜来窜去,示意要两位老人骑在牠们背上,驮他们云游四海。老人死后,又将其驮回,并落在车盖沟的对面的塬上,日夜守候,至死不忘前恩,阴灵向两岸村民托梦,要求为老人建墓修庙。十社村民感其诚意,集资建成雄伟壮观的“蛾蟒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蛾蟒庙的传说,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除了以上的许多地方,还有一条河流也是人们常去的地方之一,那就是西河。那里曾经是许多地方的饮用水来源,但近年来,因为治理不当和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城里已经不再饮用西河的水了。
澄城著名的小吃有麦子泡(仅限于澄城本地)、踅面(原产地在合阳)、手撕面(麦香纯正,是绿色面食)、水盆羊肉(可以温胃养胃、滋养心肺、益脾理气、疏肝补肾、强骨健身延年益寿等),样样美味,可以说是吃货们的乐园。
澄城县也是一个教育成果显著的地方,有我所在的学校北关中学,还有澄城中学,城郊中学,矿务局学校,城关一小,城管二小等许多学校,教学成果也十分显著,比如,我们学校保送生就占全县保送生的三分之一。
篇二:古徵神韵有感——城郊中学雷莉
我美丽的家乡——读《古徴神韵》有感
澄城县城郊中学雷莉
清代文学家张潮说过:“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古徴神韵》一书,装帧精致,印刷精美,书中文字精炼、优美,图文并茂,可谓是让莘莘学子了解家乡风土人情、人文风貌、历史沿革、风景名胜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厚重的乡土教材。
我是八十年代生人,虽然生于斯、长于斯,但是对于家乡的了解却并不是那么透彻,现在案头终于有了一本反映家乡全貌的可读之物,自然是爱不释手。闲暇之际,我总是翻阅几页,渐渐地,关于家乡的地形地貌、气候气温、工农矿产、粮棉果蔬、人文古迹、风土人情、教育发展等等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很有科学、人文价值的乡土教材,对于广大学子甚至教师等各行业人士增进对家乡的了解、热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起初,对于这本图书,我还有点轻视,可是,后来慢慢阅读,竟然是越读越爱读,读着读着,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心中愈来愈浓、愈来愈重。我美丽的家乡从地理位置来看,位于苍茫的黄土高原,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农作物丰富多样,矿产分布均衡。美丽的洛河滋养着勤劳的人民,石堡川水库、大浴河水库以及黄河灌溉使得这里的农业兴盛,物产丰富。我勤劳的人民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包产到田以后家家户户都逐渐殷实起来。殷实起来以后的家乡人民尤其重视教育文化建设,兴学办校,尊师重教,这使得家乡的教育迈上了快车道。近几年,
家乡的城市面貌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迈步县城街道,高楼栉次鳞比,街道整洁繁华,园林建设形势喜人,县城绿化逐渐扩大,正在迈向园林化城市的方向而前进。位于城区的城隍庙乐楼和精进寺塔给美丽的城市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每每前来游览的外地游客都会到此观赏拍照,驻足流连。这里也给诸多文人诗家带来了吟诗弄赋的灵感。瞧!《古徵神韵》的封皮都是美丽壮观的乐楼。乐楼是我美丽家乡闻名遐迩的楼阁建筑名胜,被收录《楼阁建筑名胜辞典》。记得在《美丽陕西》
一书征文时,当时的主编就让我写写家乡的乐楼或者精进寺塔,可惜我只完成了写乐楼的任务,这就是后来收入我的著作《诗意语文——走笔黄土地》里的《楼阁瑰宝——风雨沧桑澄城乐楼》。精进寺塔也曾经给予了我一定的灵感,我曾经写过《塔》一文,发表在《渭南日报》,但是在表现精进寺塔的特有文化底蕴上却让我感觉欠缺很多,所以我始终感觉《塔》一文还并不能代表精进寺塔的特点,这多少让我感觉有点遗憾。之所以这样,其实还是自己对于精进寺塔的文化了解不够,现在手头有了《古徵神韵》一书,无形中增添了我所不知的一些人文知识,这对我再次认识精进寺塔帮助很大。我所喜爱的美丽的家乡吆,也是给予我丰富灵感与写作素材的来源之地。这里一望深深的大沟啊,宏伟的茨沟大桥、西河大桥等等,还有那一望无际的黄土地,都促使
着我写出了《黄土塬上的沟》《看山》《桥》《黄土地》等美文。看着书中熟悉的图片地貌,桥梁、沟壑、黄土地,我再一次升起了对于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我曾经留恋过栩栩如生的拴马桩,也曾经在饭后茶余无数次游赏过美丽的古徵公园,还有在澄城县博物馆目睹了尧头窑的模型,这些都在《古徵神韵》一书用文字和图片真切地记录出来。看到这些,我又一次想起了自己在这些景观面前所生发的诸多联想,想起了她们给予我的灵感,促使我写下了《拴马桩——一座城市的神秘符号》《园林深深》《洛水悠悠瓷韵情》等诸多美文。美丽的家乡四季分明,春燕、夏雨、秋虫、冬雪,一幅幅美丽的图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怎能无动于描写春天的文章——《鞭炮声里的春天》《香雪》《四月樱花》《我的梦》《迎春美》《乡村燕归》等;我想起了描写夏天的文章——《云的遐想》《诗意雨天》《雨中漫行》《夏夜听雨》《夏天的雨》《绝唱的晚霞》《飞旋的夏天》等;我想起了描写秋天的文章——《草的赞歌》《草尖上的秋》《蟋蟀声里秋味浓》等;我想起了描写冬天的文章————《冬雨》《飞翔的太阳》《寒冬里,怀念那红红的火炉》《我爱你,北方的雪》《雪恋》《冬荠》等等。正是家乡的春夏秋冬给予了我丰富的灵感和无穷神思妙想,能不热爱家乡的四季吗?《古徵神韵》的
体例分明,仅仅从它表现家乡的地形地貌气候四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