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社会法治不足,道德过剩

合集下载

浅谈当今社会的道德危机

浅谈当今社会的道德危机

浅谈当今社会的道德危机社会道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

处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它是敬业、奉献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公德现状却不容乐观。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却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

道德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一个民族永久不衰。

因此探讨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背后的原因及提出及时有效地解决途径是极为重要的。

道德滑坡已经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阶层,各个领域。

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是致命的。

在我国倡导建设精神文明的今天,提高全民道德文化修养已成了当务之急。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救赎道德,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一、当今社会的道德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能量的空前积聚,物质文明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伴随而来的却是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全球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网络化、以及经济市场运行的非规范化。

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不确定感,而这种不确定感在公共道德领域慢慢演变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种危机——道德危机。

我国公民的道德现状如何呢?实事求是地说,问题十分的严重,在现今的中国,很少有人去关心社会和他人,品德正直、忠于自己见解、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仗义执言的人越来越少。

而损人利己、见死不救的人却大有人在。

这已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各种媒体发出的“道德滑坡”的惊呼,也透露了统治当局从上到下无法掩饰的忧虑和无奈心态一方面,公民的思想道德危机严重,表现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不再以帮助别人作为一种乐趣或义务。

我们不难看到一下几种状况:公交车上不让座,看到老年人过马路不太会上前帮助,捡到别人遗失的财物不主动归还等。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作者:————————————————————————————————日期: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不经意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社会道德体系的不良风气已暗潮涌动,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的出现,其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下面就从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的路径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社会道德的断层,金钱崇拜填补道德真空。

建国初期,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与建设相生,整顿与生产相伴。

刚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的人民群众带着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

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不对;相反,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

可以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近乎疯狂。

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以传统的和当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中国人耳目一新。

面对突然的变化、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深入的分析,而是简单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顺带的全盘否定了过去的道德观。

我们思想领域旧的东西被丢掉,而新的东西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社会道德出现了断层。

在社会道德出现断层和真空时,金钱的作用却被无限的夸大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渐渐在人们心中蔓延。

对金钱顶礼膜拜的人们不顾道德甚至法律约束,去疯狂追求他们崇尚的利益。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也使得在这样的大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们跟着变得更加现实。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

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作者:————————————————————————————————日期:浅析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路径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不经意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社会道德体系的不良风气已暗潮涌动,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的出现,其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下面就从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的路径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社会道德的断层,金钱崇拜填补道德真空。

建国初期,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与建设相生,整顿与生产相伴。

刚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的人民群众带着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

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不对;相反,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

可以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近乎疯狂。

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以传统的和当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中国人耳目一新。

面对突然的变化、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深入的分析,而是简单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顺带的全盘否定了过去的道德观。

我们思想领域旧的东西被丢掉,而新的东西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社会道德出现了断层。

在社会道德出现断层和真空时,金钱的作用却被无限的夸大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渐渐在人们心中蔓延。

对金钱顶礼膜拜的人们不顾道德甚至法律约束,去疯狂追求他们崇尚的利益。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社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也使得在这样的大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们跟着变得更加现实。

以至于我们现在教育子女都经常会说:“现在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就可以找个好工作,挣很多钱。

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

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有句话说道:“上下争利,国则危矣。

”这句几千年前的古训用在今天的中国确是恰如其分,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今天,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却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很大的反差社会主义经济纵然在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在逐年安定,但是这种发展,这种安定也是必然要建立在完善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的,只一味追求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了人们精神文明的塑造就如同是没有打好地基的大厦,纵使越建越高,终究会有倒塌的那一天,由此看来,加强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探讨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及时有效的解决途径是极为重要的。

这也是为了以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做的必要的工作和铺垫。

孟子的那句古训,归根到底在一个“利”字,利,既可以指金钱,也可以指好处,便宜。

上下争利,贪官污吏为利中饱私囊,无耻奸商为利大赚昧心钱,大众媒体为利歪曲事实,做虚假报道,甚至连有的百姓也为得利不惜抛弃友情亲情,这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都在一个“利”字,贪官,污吏,奸商,甚至于平民,学生,社会的各个阶层,我们每个人都正在经历着一次严峻的道德危机,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现象在这种危机下愈演愈烈。

希望工程,本是一个富人帮助穷人,消除两极分化的好机会,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的希望工程真正又造福了多少人呢?“要想富,先修路”,权倾一方的百姓父母官,为了自己的荷包,不顾现实条件约束,一味中饱私囊,为了赚钱而修路;说近一点,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味千拉面,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的食品安全危机又都是缘何而起呢,仔细想想,不外乎是商人们试图以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利润的结果。

而道德滑坡现象,也不只存在于这些为了钱的表面现象中,在一个充满着机会和诱惑的环境下,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一些所谓的面子,道德滑坡现象随处可见:中超赌球,不知道上了多少球迷的心;假学历假文凭愈发猖狂;人们的生活习惯在因为利而改变,人们的公德心正在经受着巨大的考验。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道德滑坡表现原因应对论文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

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1.诚信缺失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

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

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

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

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

2.职业道德缺失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

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

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与罪犯暗中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所谓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近年来,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日益严峻,许多不道德行为频频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教育水平不高、道德标准缺乏共识等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根本上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人的贫富差距较大,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导致道德观念产生落差。

因此,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扶贫政策,让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公平的机会和福利。

其次,文化教育水平低下也是导致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应该加强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法律意识等方面,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此外,道德观念缺乏共识也是造成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

应该建立一些权威机构,并结合公民参与,制定相关教育和宣传措施,塑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增强大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约束力。

最后,需要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为他们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

应该将道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并引导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总之,社会道德缺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国家应该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普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企业或组织的内部优势、缺陷以及外部机会、威胁四个方面。

下面是我对SWOT分析法的分析:SWOT分析法的优点是确定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市场机会。

它可以为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和决策,确保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SWOT分析法可以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缺点。

所以,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可行的方案。

但是SWOT分析法也有其缺点。

首先,它过于简单,忽略了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

论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法治与道德的不协调问题

论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法治与道德的不协调问题

论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法治与道德的不协调问题中国一直致力于法治建设,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法治与道德不协调的问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道德与法律是相互独立的,但在现代社会,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一些情况下,道德可以取代法律,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法律却胜过了道德。

然而,在中国现实社会中,法律的不完善和执行的不坚决,导致了道德和法律不协调,甚至起冲突的情况,这使得法治建设更加困难。

首先,中国当前法律的执行力度不足是导致法治与道德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在中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很多地方法院没有严格执行判决,以致违法犯罪者往往得到姑息和纵容。

这种现象很容易引起公众对法律制度的不信任,也给道德价值观的传统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人们的道德观念因此变得模糊和缺乏实际有效性,难以对不合法和不道德的行为形成有效的惩罚和制约力,反而因此导致了不合法和不道德行为的持续存在和扩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现代法律概念的不配套,是导致法治与道德不协调的另一个因素。

在传统道德观念中,人们认为法律是社会规范的基础,而道德是人们内心的信仰和追求。

因此,许多中国人认为,先去尊重道德、领悟道德才能遵循法律。

这对于中国深厚的道德传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当代中国,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

这就需要在传统的道德和现代法律的融合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规范的制度和机制,才能使法律和道德在现代社会下得以协调共存。

最后,中国社会治理中权力问题的存在也是导致法治与道德不协调的原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独断专行、乱作为,不仅弱化了政府的道德担当,也破坏了法律的权威,阻碍了法治建设的道德本源。

这种表现在领导干部的行事方式,往往违反了法律规定,他们自己讲究的却是一种威权、官僚和利益既得的做法,使得权力和利益成为一些行政机关和部门的关键词汇。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

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第一篇: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途径当前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分析以及解决的路径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扩展,我国经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面对缤纷多彩的世界,人们在“被消费”主宰的情况下,不经意间促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由此,那些为人所鄙视的落后道德观念有了一定的市场,其影响在不断加深并影响着年轻新一代,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的现象的出现,其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针对社会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次促进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下面就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其对它的分析和解决的路径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道德滑坡的原因之一在于社会风气的破坏和道德氛围的未建性。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

在德国,当长辈或家长看到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时,他们不会不顾红绿灯,即使没有车辆通过,他们依然会等到绿灯亮起再通过。

不论这个孩子与自己有何关系,哪怕无亲无故。

他们如此做的一个原因就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以一种身体力行,为孩子言传身教。

这个事件和我国孟子杀猪教子的故事有不少雷同之处。

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却很难寻觅到这样的现象。

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家长和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

由此可见,我们缺少一种文化的氛围。

我们对传统文化缺少一种正确的解读。

由于对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道德问题,我们必须以一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我们在批判古代“三纲五常”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中积极的影响。

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尽管我们说,这样的一种孝顺在当今的人看来不免有些过火,但是,古人那种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可是,如今,养儿防老已成为一种不合适宜的说法。

父母们已经不再奢望后辈们能够使他们享受“老有所终”,啃老族的出现,说明现代人的责任意识在不断地弱化,如此导致,责任心的丧失。

浅议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不足和完善

浅议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不足和完善

浅议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不足及完善措施【内容摘要】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提出依法治国到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坚持民主法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法治”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证。

可以说,社会主义法治是否完善已成为能否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是以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不足与完善为主线,尝试性地探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以此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坚持民主法治”的有关精神。

【关键词】法治社会主义法治人治一、社主义法治含义的界定法治是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治国思想、治国方略。

“法治的含义应当包括两种含义: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1]由此可见,法治一词一方面显示了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它的涵义比较明确,就是在全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必须依法办事。

法律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法治要求法律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

另一方面,法治一词蕴涵了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

首先,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又是与民主相联系的,可以体现人民的要求。

其次,法治要求社会生活的法律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强制性社会规范过多、过滥的弊端,维护公民的自由。

再次,法治符合社会生活理性化的要求,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交往活动具有了可预测性和确定性,也使人们的正当要求有了程序化、制度化的保证,增强了社会成员的安全感。

“法治”一词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

在国家治理的方式上,有一个基本的区别,就是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人治指统治者的个人意志高于国家法律,国家的兴衰存亡,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所以,“人治”不可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法治则是众人之治,是与民主相联系的。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的,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因此,社会主义法治,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方略,即与“人治”相对的治国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一直以“文明之邦”对外自居。

但如今人们在追逐社会物质水平的同时,物质水平的同时,却淡忘了古今圣贤的谆谆教诲,却淡忘了古今圣贤的谆谆教诲,却淡忘了古今圣贤的谆谆教诲,追求精神文明的热情日益下滑。

追求精神文明的热情日益下滑。

追求精神文明的热情日益下滑。

本文将着本文将着重分析当下我国道德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部分解决的对策。

重分析当下我国道德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部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道德影响因素关键词:道德影响因素 道德滑坡原因道德滑坡原因 解决建议解决建议“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尽管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但道德始终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但道德始终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

它虽无形无影,师。

它虽无形无影,却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端正却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端正人们对外界的态度,并时刻调节着自身的行为。

人们对外界的态度,并时刻调节着自身的行为。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道德的精髓。

中华民族历代的经典道德故事中,无不在向后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道德的精髓。

中华民族历代的经典道德故事中,无不在向后人传达“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基本规范。

远有汉朝苏武牧羊使节不辱使命,朝苏武牧羊使节不辱使命,北宋范仲淹忧乐心系天下,北宋范仲淹忧乐心系天下,更有巾帼英雄冼夫人流芳百世;更有巾帼英雄冼夫人流芳百世;而近而近也有救死扶伤的也有救死扶伤的“抗非英雄”钟南山,以及为志愿服务无私奉献了时间、金钱和健康的平凡“抗非英雄”钟南山,以及为志愿服务无私奉献了时间、金钱和健康的平凡工作者赵广军等。

浅析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原因

浅析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原因

浅析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原因论文关键词:道德滑坡原因分析德育教育和谐社会论文摘要:道德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占有主导地位。

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的道德教育带来较大冲击。

对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准备不足、学校教育滞后、家庭教育单一、社会道德教育偏弱等是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呼吁全社会重视德育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目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分析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而且参加讨论的人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人们把种种不道德或归于市场经济,或归于社会环境,或归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或归于学校教育不得力,或归于个人自我修养差,等等,众说纷纭,观点不一[1]。

笔者认为,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人们对突如其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繁荣”的局面,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接受,而不是主动“拿来”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运动与建设相生,整顿与生产相伴。

而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了的人民更是带着极大的热情,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之中。

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商品供应匮乏不对,相反,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可以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近乎疯狂。

在人们的思想深处有一道铜墙铁壁似的防线,以传统的和时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在中国人面前展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中国人耳目一新。

面对突然的变化、豁然的局面、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分析,而是以自己工作、学习、感觉上的需求,简单而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和传统的道德观,并迅速地从一种单纯的思想进入另一种单纯的思想,而且带着这样的思想又一次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之中。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摘要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曾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推动着进步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

但随着经济、科学等方面迅速发展,我国社会道德问题却日趋突出,若不及时加以调适和解决,必然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文明进步。

本文将着重分析当下我国道德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部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道德含义道德影响因素解决建议前言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他写的《领袖们》一书对周恩来作过如此评价:“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

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种种中国文明的精华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很沉着坚定。

”周恩来的文明谈吐、礼貌举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气质和风度,正是体现了我国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一、道德社会化的基本涵义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而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环境的道德准则好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道德是人们一种社会性的行为,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才涉及到道德问题。

道德、不道德的判断不是以某个人的观念为依据,而是以整个社会的观念为准,因此,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认同道德规范、明晰道德关系、形成道德人格。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引起了社会关系和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

社会道德观念的不断变化和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多样化使道德认同成为了当代社会中最突出的伦理问题,并深刻地影响到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道德基础的确立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然而,利益矛盾的存在、社会道德分歧的消解和个人的社会化都要求人们进行道德认同,个人要整合其内在道德准则、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社会要确立自己的道德基础、推动道德进步和促进社会发展,同样离不开道德认同。

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何在?如何化解经济增长和道德滑坡之间的关系?

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何在?如何化解经济增长和道德滑坡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业学院11111111 专业 111111 姓名。

学号 111111111 11级 11班得分——题目:当前我国社会道德严重滑坡的原因何在?如何化解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之间的矛盾?(字数不少于600字;论述简要、全面,有独立见解加分,抄袭者判0分,5号宋体,A4纸打印)目前,我国社会道德严重滑坡,已经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人们把种种道德滑坡的原因归咎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法律法规不健全、学校教育不得力、个人自我修养差,等等。

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我个人认为,导致我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拜金主义观念的影响。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许多人只顾追求个人利益,盲目的追求金钱而不顾他人的利益或观念。

许多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了一些人的观念,导致他们为了追求金钱而不惜放弃了道德,严重影响社会道德。

2 、学校德育教育滞后是导致“道德滑坡”。

许多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里只顾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一切,而严重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是基础,许多学生也就从学生时代就忽视的良好道德的培养与发展,是我国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3 家庭德育教育的单一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许多家长只顾与别人攀比,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而不教育孩子注意道德培养。

甚至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学别人所做,在道德教育上没有自己的原则,教育方式存在严重不足等。

4、社会方面的影响。

当今社会转型,经济发展太快,没有理清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关系,道德上的教育建设难以跟上。

社会生活中许多人过分强调物质利益,严重影响的社会风气。

导致精神追求淡漠,社会不良风气导致贬抑精神的发展。

网络方面推波助澜,许多不良信息影响人们的心理。

国家在注重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及时做好道德教育方面的宣传等。

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之间的矛盾,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解决:1、合理宣扬我国的传统美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发展的进步与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发展的进步与不足

反过来你可能就是恶法。所以我们在发展法治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很 重要的东西,就是法律有没有它的价值观和它的理念,这个法律如果没有了它 的价值观,没有它的理念,《宪法》如果没有了它的价值观,没有它的理念, 那法律也可能是坏的,《宪法》也可能是坏的。 你说希特勒当政的时候有多少法律呀,也很完善,他也有《宪法》,但是它如 果把能够消灭犹太人作为劣的民族来写进去的话,那就是它就没有了、丧失了 一个法律的一个价值观,是不是,这法律究竟是干什么的呀,所以在这个意义 上来说,我们越来越进一步认识到法律要达到公平,是吧,来体现人的价值, 要保护人的价值。这一条应该说就是我们现在还正在走的这一部分的路程。
2013-7-13
三、 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1.国家权利过大导致官僚化 国家和社会。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应该说 也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国家机构很庞 大,国家权力非常庞大,国家什么都可以来 干预,就容易造成它的反面,什么叫它反面 呢,国家成了官僚机器了,我们看看社会主 义国家有许多国家机器都变成官僚化了,或 者说国家机器公务员走向了他的反面了,或 者叫异化现象。
2013-7-13
(3)破坏法律的因素很多
即使有法律,而破坏法律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浅规则”法律规定了很多规则,另外 许多地方又有潜规则。连送奶都有潜规则, 哪儿都有潜规则。我们可以看出来潜规则对 于法律规则的破坏是很大的,因为他利用潜 规则来获得各种利益,而潜规则也好,其它 的什么规则也好,本质说来是一个利益的驱 使。
2013-7-13
四、关于私权和公权。
1.改革从承认、扩大私权利开始 我们改革就是从承认和扩大私人权利开始,30年 的改革开放,我们就是从这一条来开始的。从这点 来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来,30年的这条的主线 就是体现为我们承认了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在国民 经济里面的重要地位,我们承认了私人的财产和国 家财产一样重要,平等地位,《物权法》,我们承 认了私人权利的保护的重要性,任何情况下不得侵 犯私人合法的权利,我想从这点来说,应该说这是 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法制发展历程。

有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有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有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的思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逐渐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表现在各个方面,如一些人的“强买强卖”、“以权谋私”、“道德沦丧”、“奢侈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与社会的变革有关,也与人们自身的素质有关。

首先,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成因之一是制度性的缺失。

在中国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性的问题,导致社会道德的传承中断,人们在思想上的贫乏和物质上的匮乏,使得一些人不得不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来获取利益。

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也导致了一些人在道德上的缺失,他们可以逃避责任,不必为其所做的不道德行为负责。

其次,教育质量的下降也是导致当前社会道德下降的原因之一。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的数量大幅度提高,但教育的质量却没有相应提高。

一些学生在受到教育时,缺乏正确的道德教育,他们无法理解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同时,一些教育者缺乏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他们可能更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道德的培养,这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无法明确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之间的界限。

最后,缺乏公民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也是当前社会道德下降的原因之一。

一些人缺乏公民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缺乏认识和尊重,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并不顾及其他人的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规范,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机制,对违法者进行惩罚,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

其次,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道德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要加强公民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的培养,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让人们有更多的责任感和行为规范。

最后,要加强社会监督,让公众能够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和监督,让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让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总之,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缺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分析现在人道德滑坡的原因

分析现在人道德滑坡的原因

对于所谓的“道德滑坡”,我有以下的看法:1. 即使没道德的人也开始拿道德说事儿(这帮人以前可能拿财力,武力,或阶级说事儿)。

2. 道德权利,法定权利,实际权利是有区别的。

我看见一小偷/强盗但不敢喊,或路人不敢抓,是我道德坏了?路人道德坏了?我是一个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不是农村,没有街里街坊,乡亲故旧。

所以城市要有城市的规矩。

我喊,人抓,那得靠制度,宣传,治安保障等一系列的高于个人的,法理上的,执法上的,甚至政治权利上的规定,保障。

然后依靠个人力量来解决这些公共问题才合情合理,人人乐为(其他事例同理)。

4. 由于某个群体,一直自称道德标兵,而又少干人事儿,然后他们的朋友又比较容易获得经济或其他社会资源,以致有人觉得现在人道德出现滑坡。

我认为,如果是考虑全体民众的道德水准,除去历史上极少数的尚有争议的短期阶段,今天是五千年来中国道德水平最高的时期。

所谓的道德滑坡,我们批判的是绝大多数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放到仅仅七十年前,根本就不算是大事,更别说一百五十年前或更早了。

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提高,长远来看,必然建立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我相信国人的道德素质是在提升的,现在想扶倒地老太的人肯定比过去多。

但关键在于过去扶一个老太虽然不一定有好处,至少不会有坏处。

现在你扶,好事做不成没准还变了凶手。

道德成本增加,人们只有选择不扶。

道德的成本的增加,又在于社会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丧失。

而法治水平与政府公信力,是社会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本质来源。

法治上,现在的法治水平并非不如几十年前,而是:法治水平的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太不匹配。

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更多更复杂的法律问题,而现有的法治水平不足以解决问题。

执法水平上的不匹配则更多,很多执法者的法治意识停留在三十年前,暴力执法、有罪推定屡见不鲜。

法治建设的落后使社会安全失去了制度性保障。

没有制度性保障的个体在社会中是非常无力的,不可能感受到任何安全感。

所以他们会选择规避任何可能的风险,包括道德风险,包括扶倒地老太。

我国的法律现状?如何看待法治和德治?

我国的法律现状?如何看待法治和德治?

我国的法律现状?如何看待法治和德治?我国的法律现状?如何看待法治和德治?【我国目前建立了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标明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

但必须清醒的看到,在我国现阶段,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继续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国法律现状:法律体系尽管已然形成,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立法尽管成就斐然,但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还不尽如人意;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虽然得到实施,但发展还不平衡;法制宣传教育尽管成绩巨大,但法治环境并未根本改善。

法治的作用: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其作用在于: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德治的作用第一,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党重视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

第二,有利于在新形势下调整社会关系特别是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

“以德治国”,有利于积极主动地运用道德具有的特殊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功能,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之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使我国的经济社会能够在一个稳定、协调、健康的环境中,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

浅析当今社会产生道德问题的根源及对策

浅析当今社会产生道德问题的根源及对策

浅析当今社会产生道德问题的根源及对策道德建设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永恒的话题。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曾将头顶灿烂的星空与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作为仅有的两种能够震撼人类心灵的东西。

当今社会虽然经济已经非常发达,但是人们的道德却正在缺失,并逐步蔓延到社会的角角落落、层层面面,这无疑会给社会带来致命的恶果。

温家宝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因此,对道德进行救赎已势在必行。

一、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当中国社会大踏步进入转型期之时,虽然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教育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我国的公众社会道德却出现了与转型期极不相称的状况,而且越来越让国人担忧。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泛滥的失信现象。

目前,随着钱权交易、职权乱用及卖官鬻爵等现象的盛行,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态处在诚信危机之中。

二是淡薄的公德意识。

近些年,随着社会公众的个人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使整个社会处于整体公德意识淡薄之中。

三是缺失的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

当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时,家庭的传统美德正在逐渐受到强烈的冲击,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意识、责任意识逐渐淡化,功利意识逐渐占上风,使传统的伦理道德逐渐出现新问题。

四是失落的价值观念。

当金钱主义、拜金主义、感官刺激占据个人心灵时,个人对精神、灵魂、信仰的拯救或关注变得越来越少,将自我沦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

五是迷失的信仰。

当个人崇拜、个人神话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被遏止之后,由此而引发的信仰就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取而代之的是功利心和世俗欲望。

二、当今社会产生道德问题的深层次根源(一)历史背景的因素一是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思想的大解放强烈地冲击着我国两千多年以来形成的封建旧思想、旧礼教、旧文化和旧道德。

但是,这种冲击基本上是全盘否定而不是去伪存精式的否定,更谈不上吸收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了。

这就形成了直到现在还有人在热烈的讨论当老人倒地后是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并一度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法治不足,道德过剩

法治不足,道德过剩

法治不足,道德过剩
张天潘
【期刊名称】《社会学家茶座》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中国素来是以重视伦理道德著称的国度,“仁孝治国”、“以德为政”是很多朝代所标榜的统治之本。

这种传统延续到现代,依然是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

这些传承下来的诸多道德观,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往往是寄托在彼此的道德评价之上的。

也正因此,道德就成为社会关系之间的某种武器,一旦出现问题,人们很容易就想到举起道德的大棒攻击对方,进行道德上的谴责、污名。

这些行为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管理上的一些运作方式,变为运动式的道德审判。

【总页数】6页(P56-61)
【作者】张天潘
【作者单位】《南方都市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1
【相关文献】
1.肉类产能过剩实质是低端过剩高端不足 [J], 章勇
2.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不足与对策刍论 [J], 姜海红
3.道德与法治“再备课”——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六个关键——以统编《道德与法
治》二年级上册为例 [J], 方丽敏;
4.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J], 高月华
5.弘扬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新时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及道德与法治素养教育的实现 [J], 邓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阅读|为什么说中国社会法治不足,道德过剩2014-10-29张天潘列彦游记列彦游记luojiyouxi从现实通往理想之路,也许漫长,也许曲折,也许令人绝望,但我们不断坚持甚至为之疯狂,只为跟随自己的灵魂。

欢迎点击上方的“列彦游记”关注我们中国素来是以重视伦理道德著称的国度,“仁孝治国”、“以德为政”为是很多朝代所标榜的统治之本。

这种传统沿承到现代,依然是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

这些传承下来的诸多道德观,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往往是寄托在彼此的道德评价之上的。

也是因此,道德就成为社会关系之间的某种武器,一旦出现问题,人们很容易就想到举起道德的大棒,攻击对方,进行道德上的谴责、污名,甚至还影响着社会管理上的一些运作方式,开展运动式的道德审判。

道德确实了一个很好的维持社会公序良俗的维度,但更重要的维度却是法治,道德只是软约束而已。

更何况,道德还得区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下的公德与私德。

但遗憾的是,在当下的中国,公德与私德、道德与法制等之间的关系,依然界限不清、标准混乱不堪,从而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迷茫与社会规范的失衡,法制不彰,规则不显,道德审判在一些时候还成为权力的工具。

这些现象也在说明,中国亟需在道德、法治、公民自由等诸多问题上进行清晰地界定与规范。

一个道德过剩的国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基本上传承着一种高标准、超功利色彩,如“君子度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尤其以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为最典型。

由此也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即“士”,都有一种浓厚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意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些知识分子群体,身体力行地在践行的礼、义、廉、耻等最核心的社会道德观。

这些内涵丰富的伦理道德观,造就中国成为了一个文化形态上极为成熟文明古国。

但是,这些伦理道德观,也并非就是一个完善的社会规范,它很多时候只能成为少数精英群体的自我的乌托邦想象,而且这样的道德观,由于其高标准与超功利,并不能在各个阶层中落实开来,否则就不会几乎是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对于他们自身所属的时代与社会失望,努力进行“礼崩乐坏”后的道德重建。

每个时代都几乎被感叹“礼崩乐坏”的这种现象的出现,要发现其原因并不难,因为这样的道德观,倡导的是一种最高的境界的道德天线,而却忽视普通人的基本人性问题。

高尚的道德只是一种理想境界,“君子”不是谁都能当,也不是谁都应该当“君子”的。

但在中国传统的那些社会教育文本上(如四书五经等)都在不断地灌输这些观点,可实际上能够如此践行的人却少之又少。

这就造成了社会倡导的道德观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分裂,最终造成上的社会道德观的分裂,即表面上社会一直在灌输那些道德说辞与仁义之说,,但实际上它们只能是凌空高蹈着空泛理念,普罗大众都几乎无法做到。

所以最后造成假仁假义泛滥,说一套做一套成为这种虚伪道德体制下的特色,整个中国以致于犹如一个道德过剩的国度,每个文字背后都站着一个道德先生,犹如鲁迅所说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在中国打开国门,也融入了世界潮流,进入了现代社会之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传统的道德观分裂现象依然很严重。

这一点在中国政治体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中国对公务人员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等,这对颠覆“父母官”等专制色彩浓厚的等级理念,有很大的革新作用。

但却走向了另外一个道德观上的尴尬位置。

因为,“全心全意”、“人民公仆”等,其实就假定了公务人员只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道德高尚群体,只能利国、利民、利公,决不能利私。

但这种高标准,却又几乎没有任何的现实基础与可能性,而且也是反常识反人性的,因而造成了公务员整个群体道德上的“骑虎难下”,只能明里一套暗里一套了。

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宝森”,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种道德观造成的恶果。

其实,公务员就是一种职业而已,它与社会其他职业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他们是纳税人养活的,所以有着更多的要求而已,但不能因此就将他们或自我设定为是公众的天使或公仆(现实却往往是还依然高高在上成官老爷,以仆的名义当老爷),而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服务关系。

对于社会来说,同样如此,舍生忘死、克己奉公、舍己利人等高的道德标准,并不能将之视为每个人都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而应该尊重人性之中的自愿选择。

这些有良好道德的行为,只能因势利导,从趋利避害的人之常情出发。

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道德的武器却依然随时可见,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中,还是深深地患上的道德洁癖症,时常挥着道德的大棒,动辄四处批判他人,将自己自设为道德清道夫一般。

但是这些人以高道德要求别人或公开宣扬自己的高道德形象,私底下却不见道德自己有如何高尚,没有做到基本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而,当下的虚假道德、表里不一的现象频出,陷入到了道德的两极化之中,赞扬一个人的时候,如神般捧上天去,贬低一个人的时候,打入地狱永不得翻身。

于是,我们每天都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个过剩的道德在四处弥漫,道德的大棒高高挥起,成为公共领域讨论的最常见武器,公共领域的沟通理性完全被道德审判与污名所吞噬,特别是这种道德武器背后有公权力的介入,更是会呈现出令人咋舌的奇特现象。

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混乱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一书这样描绘新时代: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满是爱刺探小道消息,想方设法让虚无缥缈的幻象,不祥地占领缺乏行动者的空间的小报记者的时代。

是的,在这样的一个“小时代”里,更由于网络等大众化快速传播平台,私人领域被大肆的介入,从而让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彻底混乱了,而这也意味着,大量的私人领域议题被拉进了公共领域,挤占了后者的空间。

这对于本来公共领域就逼仄的中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事。

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在汉娜·阿伦特、哈贝马斯等西方学者那里有过许多深邃的论述。

综合一些材料,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所谓“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意指的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力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并共同抵制武断的、压迫性的国家与公共权力形式,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

私人领域则是处理个人生活的需要和由欲望所驱动的领域,是表现对个人自我(包括个人的财产)的关怀和照看的领域。

在现代意义上,具有个人的不受外部人为干预的隐私性特点,家庭的生活以及个人独有的仅仅关涉到自己的生活事务都属于私人领域。

但中国又有一些不一样,中国历史上以皇权国家为公共领域,以家庭社会为私人领域,因此造成国家权力不能介入到家庭(家族)之中的习惯,才有了国有国法和家有家规二元区别,族规、家规形成了生活层面上的主要权力结构关系。

这样的公私分离的影响,导致直到现在中国人对私人领域的理解,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比如针对妇女、儿童以及老人的家庭暴力等,会被视为家事,外人不便干预。

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这却是公共领域的事务了,而且涉及到了违法的问题。

但另一方面,在对待他人的私人领域的问题,比如私生活、情感问题等,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然后侵犯他人私人领域的行为,把私人领域的问题曝光到公共领域,比比皆是。

严复所谓的“群己权界”的问题,在中国依然迟迟没有界定清楚,正如南京大学张康之教授归纳的:“公共领域是权力的领域,而私人领域才是真正的权利领域”,那现在一些媒体把私人领域的权利问题大张旗鼓地放在公共领域去讨伐,很显然违背了权利意志,更混淆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权界。

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议题混乱的情况下,最突出的现象就是社会对于公德与私德的认识偏差。

比如,可能一个人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开门却就把垃圾随手一扔在门口的走道之上了。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个人隐私、情感等方面的私德问题,很容易被放置到公德的层面进行道德审判。

以公民的个人嫖娼行为为例,在现行的法律之下,毫无疑问这种一种违法行为,但这也只是在法律层面上的定义,而且私德来说,肯定是一种负面的行为,对其个人的形象有很多的影响。

但如果把此私德外延到公德领域,大肆在公共领域讨伐其道德问题,甚至进行污名化,则明显越位了,侵犯到了公民个人的权利领域,更有悖于法律精神以及政治伦理。

其实进一步说,包括对公务员等而言,都有自身私人领域。

但社会以及官僚体制管理,却对于公务员群体的私德与私人领域,有着不恰当的兴趣与要求。

现在我们看到社会对于官员的生活作风的关注,实质上也先有这种私德与公德不分的嫌疑。

当然,在公民的嫖娼与公务员的集体嫖娼之间,尽管毫无疑问这二者都违反了现有的法律,但其中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公务员的集体嫖娼是具备有公共领域意义上违法行为,他们的职位属性(由纳税人供养)决定了他们的违法行为,必须要进行公德上的社会谴责。

此外,正如著名政治学家加埃塔诺·莫斯卡在其名著《政治科学要义》中指出的:执政者在道德上不应低于其所治理的社会道德的平均水平,应当将他们自己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协调起来,不做任何有损所在生活环境下自己声誉的卑鄙、低贱、且易引起人们厌恶的事情。

而如果要达到良好的治理的话,则必须要求其自身道德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但具体到公民个人,则不宜做此延伸。

因此,公民私德上问题,如果涉及到法律,那么就因为交由法律来解决。

而不能就此抓住私德上的问题进行先于法律审判的道德批判,进行人格上的贬低与大肆讨伐,甚至或许还动用公权力的手段来进行,这很显然是与法治精神相悖的,也与最基本的政治伦理相悖。

政治一个最基本的伦理就是不能为了某种目的而让权力公器私用,成为针对公民的一种权利伤害。

法律裸奔,怎能指望道德西装革履?公权力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道德更不能僭越到法治的空间,这是一个最基本现代社会的治理规则。

关于法制与道德的关系,是自古以来都有争议的话题。

究竟是要一个有严峻法治的社会重要,还是建立一套对所有人都有道德约束的精神信仰重要?这在中国一直以来是一个争论的话题。

当然,到了现代社会,这二者的关系就已经明晰了。

事实上,法制与道德之间,抛开复杂的学理讨论,其实二者关系并不复杂,法制和道德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但二者在社会位置上,则有高低不同的位置。

法制是防范性的,是硬约束,规定不准做什么,或不准怎么做;逾越了法律做限定的界限,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也就是说,法律是一个社会的行为底线,规定我们禁止做哪些,而道德则是高线,是倡导性的软约束,是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或提倡应该怎么做。

比如,看到路边有老人倒在地上而没有上去扶持,这是道德问题,但如果把老人撞倒了还扬长而去,就属于法律问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