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
圆的周长核心素养进课堂之学情分析单
学科核心素养进课堂之学情分析单姓名xx小学教材版本人教版学科数学章单元第五单元课题名称圆的周长学科核心素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进(版本)
人教版
学科
数学
章/单元
>
第五单元
课题名称
圆的周长
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 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 观的发展。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 等方面。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1、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
学生
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 圆的周长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但圆是曲 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儿何图形,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 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 解。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是学生数学素养养成的必要条件。
学情分析
教材
J
分析
《圆的周长》是任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 前面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初步认识了圆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后面 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儿何初步知识教 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讣算公式。难点让学生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巧用多媒体的 动态演示突破难点,丰富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综合素质培养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综合素质培养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综合素质包括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方面,详细探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综合素质培养。
一、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内容应该兼顾认知、动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内容设计上,我们可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购物、做菜等实际场景,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引入环境保护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内容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要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动手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面积计算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在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同时,教师可以引入游戏教学,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另外,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改革数学教学评价方式。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而不仅仅关注答题的结果。
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引入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核方式,如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将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四、数学教学中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小学四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谈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谈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素质。
那么,什么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呢?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是一个严谨的学科,它的基本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石。
小学生要理解和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结构、数的组合等基本概念。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学生才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数学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工具,也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方法,灵活运用数学公式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还包括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第二篇示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方法技巧、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情感态度等方面。
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要求。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工具,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1. 引言1.1 什么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是指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具有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方法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基本概念、数学逻辑思维、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养,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支撑。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举措。
1.2 为什么要关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关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责任。
通过加强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关注和培养,可以为未来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包括对基本的数学概念、算术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能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和定理。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指运用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等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应该通过数学学习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推理和验证。
数学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
数学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推理与证明、数学问题解决等方面。
本文将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三个方面探讨数学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需要运用到的一种思考能力。
通过学习数学,小学生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首先,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善于观察、抽象和进行逻辑推理。
例如,通过数学几何的学习,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并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计算。
其次,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
例如,通过数学代数的学习,学生可以总结出一些数学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再次,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善于分析和综合。
例如,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学生需要将问题进行分解,并根据题意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提升。
二、逻辑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理性思维方式。
数学学习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首先,数学学习强调逻辑推理的过程。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运用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推导,这要求他们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其次,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
数学思维严谨性要求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和推理时,要有清晰的逻辑步骤,不能随意假设和推测。
再次,数学学习注重思维的反思和评价。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培养逻辑思维,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数学学习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首先,数学学习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提供我们计算能力的工具,更是培养我们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浅谈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低年级的培养方式和重要性。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一种核心素养能力,包括数学思维、数学情感、数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问题分析、推理与判断,从而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使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能够灵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其次,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学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数学核心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发现来解决问题。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1. 培养基本的数学概念与技能。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主要以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为主,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巩固,可以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拓展思维和推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培养出色的数学思维方式。
3. 进行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
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时,可以适当地运用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简析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简析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孩子数学学习的起点,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阶段。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维、数学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下面我们从知识、方法、思维和情感等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知识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数学知识,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数与数的关系、计数与统计、计算与运算、几何与图形、代数等。
数学教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观概念,尤其是对实际问题的应用,这种具有情境性的数学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方法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例如探究法、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学习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思维数学是一门重视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思维、推理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情感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信和责任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此外,要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人际关系。
总之,在小学阶段,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议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意义及途径
小议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意义及途径作者:王贵桃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6期作者简介:王贵桃,女(1965.01-),山西省阳曲县侯村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摘要: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
现在的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时代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为此,作为学生人生的领路者,教师要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科学的教学评价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将这种素养应用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关键词:数学素养;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意义;培养途径一、引言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正在实现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化。
数学在现代社会中有多方面的应用,在许多场合,它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辅助性的工具,而已经成为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性的思维与方法,由此产生的许多成果,又悄悄的遍布在我们身边,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数学对我们现代社会已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生活在数学的时代。
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人对数学教育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获取知识层面,而更多的是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什么是数学素养?国家级教学名师顾沛先生说“很多年的数学学习之后,那些数学公式、定理、解题方法也许都会被忘记,但是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素养却终身受用。
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出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素养作了如下阐述: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数学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作者:牟维向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期【摘要】小学生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等内容。
在教学中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培养数学观念,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和广泛的数学能力,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实践能力,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乐园。
【关键词】数学观念;数学素养;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注重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动力源泉,也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前提。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首先要让数学走进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创设情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思考的氛围。
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例如,逛商场时,和孩子一起商量30元钱能够买哪些东西呢?家里来客人时,让孩子帮着想想要准备多少碗、筷?这些形象具体的情境,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其次,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情况灵活选材。
把生活中学生最喜爱的、鲜活的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上,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以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在动手动脑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
小学生学科综合素养
小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学科综合素养是指学生在多学科学习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出的综合学科能力与素养。
小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是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从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个学科的综合素养展开讨论。
一、语文综合素养语文综合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中,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的综合运用,培养出的学科综合素养。
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中需要注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素养:1.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各类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书写规范,让学生能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口语练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数学综合素养数学综合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科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出的学科综合素养。
小学生在数学学科中需要注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素养:1.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 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能力,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实际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英语综合素养英语综合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科中,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培养,培养出的学科综合素养。
小学生在英语学科中需要注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素养:1. 听力理解能力:通过听录音、听对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敏感度。
2.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口语交际能力。
3. 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通过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四、科学综合素养科学综合素养是指学生在科学学科中,通过实验观察、问题探究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科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当谈到小学数学中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数学素养的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他们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数学素养的关键。
这包括数的认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小数、几何形状、度量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逐步学习和巩固这些基础知识,学生能够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技能的培养:除了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也是数学素养的一部分。
这包括计算能力、测量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
通过数学技能的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测量、图表绘制等,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综合能力的培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如物理、化学、语文等。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实践探究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需要注重实践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设计等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共同思考、交流想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浅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小学阶段所需掌握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知识的掌握。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一点就是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能够使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还包括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所能够运用和发展的技能和能力,包括数学计算、数学推理、数学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还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适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是一个综合性的认识,包括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素质的培养以及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并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浅谈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在数学学科上的成绩,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从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和家校配合等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教学方法1. 兴趣导向小学生对数学往往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实际的例子和繁复的故事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 体验式教学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具体的感官体验来建立的。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实物、教学模型和数字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魅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数学素养。
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自主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数学思维。
4.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培养。
可以采用课堂差异化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学习环境1.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学校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数学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布置数学角、搞一些数学知识竞赛、举办数学学习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 创设多元化学习场所学校教室内外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应该创设出多元化的学习场所。
可以利用教室内外的空间布置数学角、拓展数学园地、建立数学模型等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所中学习数学知识,启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提高数学素养。
浅谈小学教学中数学素养的培养——以《认识人民币》为例
浅谈小学教学中数学素养的培养——以《认识人民币》为例【摘要】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等方面,包括数学意识、数学推理、信息交流等,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培养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等。
【关键词】低段教学;数学素养;数学思维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生活中必备的数学知,培养数学技能,并能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通过学习、探究、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低年级是学生正式跨入学校教育的基础时期,也是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关键时期。
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我将以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为例进行阐述:秉承本校“向儿童学习”的理念,站在儿童视角设计课堂是我们的出发点,大胆整合教材,把目标定位为:会认各面值人民币,了解个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通过模拟购物感受付钱方式的灵活性以及人民币面值设置的合理性。
本节课以认钱和用钱为主线,设置了抽奖、转转盘、模拟购物等活动。
通过前测,已知学生具备认识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积累了较多1元、5元、10元的认知基础,反而对小额人民币认识比较陌生。
因此,我整合教材4个例题,改变教材认识顺序,把认识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定位认知起点。
首先认识1元,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从大小、颜色、图案引导到数学层面——看数字和单位。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然后,通过抽奖建立元币的体系,最后,由元逐渐迁移到角分的认识。
学生认识元、角、分三种单位人民币以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种单位的人民币用的最多?感受元币使用的普遍性,追问:为什么还要设置几角、几分呢?引出每种单位设置的必要性。
一、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数学特征。
渗透数学思想教学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渗透数学思想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摘要:小学生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
在教学中提倡探究式教学模式,并在探究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素养;数学;思想;兴趣;语言;数学意识数学素养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经验累积中内化而成的。
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本质认识,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应切实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数学研究的东西,基本上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现在新课标把中小学数学分成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几个模块,如何让这几个模块内容互相渗透、相互联系,值得教师探究。
养成几何图形、数学语言和中文意思有机结合的良好习惯。
二、渗透对应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类推等数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对应思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如:“某年级有学生238人,选出男生的四分之一和14名女生参加团体操,剩下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一样多,问:这年级女生有多少人?”通过画线段图,学生从图中一目了然地看出:选出男生的四分之一和14名女生之后,剩余男生也就是男生的四分之三和剩余女生一样多,剩余女生也就和男生的四分之三对应,这样把男生总数看作四份,剩余女生也就是三份,问题迎刃而解。
算式为:(238-14)÷(4+3)×3+14=110(人)。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主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全面发展。
它不仅仅局限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
首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和数学活动的参与,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学习,也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
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让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等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他人、诚信守约等。
为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例如,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与实施,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分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具备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
它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数学素养。
本文将从内涵与价值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分析。
一、内涵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分三个方面:(一)理解数学概念、原理和基本知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一方面是理解数学概念、原理和基本知识。
小学生需要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见的数学基本知识,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
只有理解了这些数学概念、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建立起数学思想的框架,为将来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和技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二方面是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和技能。
小学生需要学会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技巧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例如,学生需要学习运用算式和图形分析问题,学习使用数学术语和符号表述问题,学习使用计算器和电脑软件来辅助计算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数学解题方法和技能,才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将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提高到最高。
(三)培养数学思想和价值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三方面是培养数学思想和价值观。
小学生需要培养探究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数学思想,以及精确、严谨和自信的数学价值观。
例如,学生需要学会提出数学问题,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从数学中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等等。
只有培养了这些数学思想和价值观,才能让学计算的过程更加愉悦、产生更多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这一领域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价值(一)对于个人的价值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对于个人的价值非常重要。
它可以让学生养成认真、细致、严谨和自律的思维习惯,提高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对于社会的价值也非常重要。
首先,数学知识是现代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扎实的基础技能,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让他们在数学领域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浅谈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浅谈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数学的理解、应用和创新能力,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和运用。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我对于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浅谈。
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指通过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如归纳、演绎、类比、逆向思维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注重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掌握概念对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对象和现象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演示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概念,然后通过实例的方式进行练习和应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活动,如数学建模、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数学感到兴趣时,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数学实验、数学竞赛等形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以及数学的跨学科应用。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培养和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小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上课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阅读书本、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等。
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从建立新的理论、注重教材整合、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实践、推动现代学习方法改革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意识自主性学习培养策略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被人们誉为思维的体操,是人类改造世界最有力的武器。
而小学数学又是数学学科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也是每个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应用最多的最基础的知识学科。
因此,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小学数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把这些知识有效地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
而决定其应用效果和应用质量的根本的将取决于他们的数学素养所达及的程度,反过来,如果小学生数学素养水平提高了,其在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必将有所提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也便成了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翻阅各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的数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尽管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提法不尽相同,但是关于数学教育的目标,基本上都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其二是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
概括各国的数学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基本的共识是:数学素养应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逻辑推理和信息交流四个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认识的不断提高的印证。
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认识,以就教于方家。
一、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结构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可塑性很大,而且向师性又比较强,容易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也容易沾染上种种不良的习惯。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该从小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结合自己的教学,笔者认为,这些数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专心听讲。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吸取知识,学好数学最基本的保证。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又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只有在生动形象,积极思维的情境中才能收到学习效果。
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2、勤于动脑独立思考。
数学活动其本质就是思维的活动,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只有勤动脑,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有关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
也才有可能离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来独立获取新知识。
3、认真阅读书本。
学生具备了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也就获得了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小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包括其他相关书籍)的习惯,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4、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
在学习活动中,完成作业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对于学习态度乃至于以后的劳动态度均有潜在影响。
因此在教学不能让学生出现马虎、敷衍了事甚至是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现象。
5、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思想。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完整的反映了小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状况。
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着的。
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一个根本的着眼点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1、建立新理念。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应树立怎样的数学教学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给予学生的是快乐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课标》提出: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重视学生的心灵关怀,就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之一。
现代课堂教学观的核心就是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
从生命的角度上看,每一节课都不是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
学生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
因此,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知识的对话,更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快乐、心灵的宁静和心灵的满足。
如笔者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可能性》时,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一个摸球环节,采用了学生两小组摸球竞赛的形式。
摸球的两个口袋中,一个有红球,另一个没有红球,比赛是以摸到红球多的小组获胜。
很多教师也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而实际上,这样的方式让没有摸到红球那队的学生心里特别不舒服,他们会认为老师明知那个口袋里没有红球还让他们去摸,这样的行为带有欺骗性质,会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
也许他们是学到知识了,但是他们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快乐,甚至有的会很受伤。
所以,后来我把这一设计进行了修改,改成我与一组学生进行摸球比赛,没有红球的口袋给老师来用。
以期让学生动用动脑实践操作,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2、注重教材整合。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教材的整合,注重求知乐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
为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备课、讲课)一定要转变教材是“圣经”、不许改变的陈旧的教材使用观,而是要以教材为依托,精心研究教材,敢于改变教材中不切实际或比较滞后的教学例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去思考,去创造,去认识世界。
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中,教材例题中出现的数字 16/25,13/20,18/30 ,在学生计算比率通分时,出现的分母最小公倍数是50 ,我在教学设计时把这些数字进行了调整,改成21/25,16/20,7/10 ,这样改我认为有利于学生更容易地认识百分数。
同时,教材呈现一表格,在比率一栏中写道:投中个数占几分之几,我将它修改成:投中个数占投篮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方面规范教学语言,体现教学用语的严密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加深认识。
3、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新型的课堂教学中。
知识不再作为信息而被简单传递。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过程。
因此,要让教学内容走近学生的生活,强化知识的实践应用,突出直接经验对学生发展的特殊价值。
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理论知识的联系,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去丰富他们的相关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也要努力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
例如,平均数这一节的教学,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平均数的求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其中,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是这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在引入新课时,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期末考试结束后,我想比较一下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高涨,有的说比最高分,有的说比最低分,也有的说比分数总和,还有的说比平均分,等等多种分法。
经过比较,大家发现,不论是比最高分、最低分,还是总分,都不够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都不能代表全班同学的一般情况,只有比较平均分比较合理。
从而,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既渗透了平均数的概念,也领会了平均数的作用。
4、强调实践。
在以往的课堂,学生扮演着配合教师教案的角色,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配角,大多数学生只不过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听众乃至是过客。
现在,我们要让学生从自己尝试——合作探索学习——活动中学——用中创,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学生敢于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可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可以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所偏爱。
可以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争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当学生自觉地、自主地、无拘无束地进入学习活动中时,他的创新意识就在萌生,创新思维就会冒出火花,创新精神就会逐步树立,创新能力在悄然形成。
例如,校园的绿化面积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设计学校的花坛环节,学生不仅兴趣浓厚,全员参与,设计着自己喜爱的不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图形,使所学有了发挥的空间,更在同桌交流计算面积方法的活动中,体现了自主思想,锻炼了数学语言,提高了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又如五年级的《认识公顷》这一教学内容,老师在课前做了非常精致的课件,教案也备得很充分。
但是在这个课上,老师没有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测量,亲自去体验和感悟,所有的认知都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课堂上,只有浅表的认识,而没有实际的概念形成,对学生运用此知识于实际的能力就比较差。
由此可见,实践的作用不可忽视。
5、推动现代学习方法改革。
小学生数学的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改革。
新课程改革中就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三条,即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
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
我国有学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性学习。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成为教学的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等。
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小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促进学生更好地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养成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同时,自主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学生阅读数学书本等相关书籍习惯的生成,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求商的近似值》一课中,设计学生自主看书学习定义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先初步了解循环小数的知识,再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质疑。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个人认为这样的方式胜过教师满堂灌,强迫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