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的修复ppt课件

合集下载

DNA的损伤和修复ppt课件

DNA的损伤和修复ppt课件

12
(a)亚硝酸修饰G、C、A;(b)羟基修饰C;(c)甲基磺酸乙酯修饰T(引自Russell,1992).
3、嵌入染料对DNA的损伤作用
吖啶橙 (Acridine Orange AO) 溴化乙锭 (Ethidium Bromide EB )
扁平染料分子
分子插入
TAO T
-A
TTTCG -
-ATTTTTCG - AO -T
❖ 自由基可导致碱基、核糖、磷酸基的损伤,引起DNA的结构和 功能异常。
最新版整理ppt
7
(三)化学毒物致DNA损伤
❖ 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 碱基类似物 碱基修饰物 嵌入染料
最新版整理ppt
8
1、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
是指与DNA正常碱基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在DNA复制时掺入并与 互补链上碱基配对,从而引起碱基对的置换.
❖ 常见的DNA修复方式: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和重 组修复
最新版整理ppt
21
(一)直接修复
❖ 直接修复

细胞对DNA的某些损伤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加以修复
在单一基因产物的催化下,一步反应就可以完成。这种修复
方式叫直接修复。
包括:酶光学复活、嘌呤的直接插入、O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单链断裂重接等。
常见的损伤有:碱基脱落、碱基破坏、嘧啶二聚体形成、单链和 双链DNA断裂、DNA交联、DNA-蛋白质交联等。
最新版整理ppt
14
(一) 碱基和核糖的破坏
❖ 由于碱基或者核糖的损伤,在DNA链上形成不稳定位点,最 终可导致DNA链的断裂。
最新版整理ppt
15
最新版整理ppt
16
(二)错配

运动损伤康复PPT课件

运动损伤康复PPT课件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模拟真实运动场 景,帮助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康复训练。
3
神经调节与电刺激
利用神经调节和电刺激技术,激活肌肉神经,促 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重建。
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制定
全面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和心理评 估,了解其损伤状况、康复需求 和目标,为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科学训练方法
传授科学训练方法,指导人们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康复意识培养
提高人们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受伤后及时 寻求专业康复治疗,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加强肌肉力量和 关节稳定性,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纠正不良姿势和 运动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损伤。
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柔韧性和协调性的提高可以降低运动 中的意外伤害风险。
提高运动表现
恢复最佳运动状态
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恢复运动员的最佳运动状态,提高运 动表现。
提供依据。
目标导向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训 练内容、强度、频率和时间等。
动态调整
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和反馈,及 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
的最大化。
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的普及教育
运动损伤预防知识
向大众普及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提高人们的自 我保护意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担过重。
做好热身活动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 提高身体温度、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正确使用场地器材
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正 确使用运动器材,避免因场地 器材问题导致的损伤。

修复ppt课件

修复ppt课件
新生的毛细血管基底膜不完整, 内皮细胞间空隙较多较大,故 通透性较高。
为适应功能的需要,这些毛细 血管还会不断改建。
大血管离断后需手术吻合, 吻合处两侧内皮细胞分裂增 生,互相连接,恢复原来内 膜结构。但离断的肌层不易 完全再生,而由结缔组织增 生连接,形成瘢痕修复。
神经组织的再生
神经细胞破坏后不能再生,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 纤维修补,形成胶质瘢痕。
粘膜如胃肠粘膜上皮缺损后,同样也由 邻近的基底部细胞(隐窝细胞)分裂增 生来修补,新生的上皮细胞起初为立方 形,以后增高变为柱状细胞。
腺上皮再生
再生的情况依损伤的状态而异:
如果仅有腺上皮的缺损而腺体的基底膜未 被破坏,可由残存细胞分裂补充,完全恢 复原来腺体结构。
如腺体构造(含基底膜)被完全破坏,则 难以再生。
维生素中以维生素C对愈合最重要。这是由于维生素C具有催化 羟化酶的作用,影响胶原纤维的形成。
与一期愈合不同:
➢ 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只有感染被 控制,坏死组织被清除,再生才能开 始。
➢ 伤口大,收缩明显,从伤口底部及边 缘长出多量肉芽组织将伤口填平。
➢ 愈合时间较长,形成瘢痕较大。
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修复的方式、愈合的时间及瘢痕的大小的决定因素:
损伤的程度 组织的再生能力 伤口有无坏死组织和异物 伤口有无感染
一、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1)
1.伤口的早期变化
伤口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血管断裂出血。 数小时内便出现炎症反应。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很
快凝固形成凝块,表面干燥形成痂皮,起着保护 伤口的作用。
一、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2)
2.伤口收缩
2~3天后伤口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 向中心移动,于是伤口迅速缩小,直到14 天左右停止。

第15章DNA损伤与修复ppt课件

第15章DNA损伤与修复ppt课件

DNA突 变
平衡
DNA修 复
目录
第一节 DNA损伤
DNA Damage
目录
一、多种因素通过不同机制 导致DNA损伤
(一)体内因素
➢ DNA复制错误 ➢ DNA 自身的不稳定性 ➢ 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
目录
n DNA复制错误:
n 在DNA复制过程中,碱基的异构互变、 4种dNTP之间浓度的 不平衡等均可能引起碱基的错配
目录
受损碱基位点
单核苷酸缺口
切除剩余磷酸核 糖,产生缺口
DNA糖 基 化 酶 识别并水解受 损碱基,产生 AP位点
AP 位 点
以对应链为模 板填补正常的 核苷酸并连接
n 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① 首先,由一个酶系统识别DNA损伤部位; ② 其次,在损伤两侧切开 DNA 链,去除两个切口之间的
n 单链断裂的直接修复
p DNA连接酶能够催化DNA双螺旋结构中一条链上缺口处 的5 -磷酸基团与相邻片段的3 -羟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 键,从而直接参与部分DNA单链断裂的修复,如电离辐 射所造成的切口。
目录
二、切除修复是最普遍的DNA损伤修复方式
➢碱基切除修复 ➢ 核苷酸切除修复
目录
n 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
■ 当DNA受热或所处环境的pH值发生改变时, DNA分子上
连接碱基和核糖之间的糖苷键可自发发生水解,导致碱基
的丢失或脱落,其中以脱嘌呤最为普遍。 ■ 含有氨基的碱基还可能自发脱氨基反应,转变为另 一种碱
基,即碱基的转变,如C转变为U,A 转变为I (次黄嘌呤) 等。
(二)体外因素

组织细胞损伤修复ppt课件

组织细胞损伤修复ppt课件
<二> 形态: 1 良性肉芽组织的形态: ① 鲜红色 ② 颗粒状 ③ 柔嫩 ④ 无痛(由于其中富含毛细血管而尚无神经末梢长入) ⑤ 触之易出血 ⑥ 表面干净
五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2 不良肉芽组织的形态: ① 水肿型: 肉芽组织生长高出创面,表面苍白
② 迟缓型: 长时间肉芽组织不能填满创口,表面脏, 并出现结痂
2、稳定细胞(stable cells)
静止细胞(quiescent cell):
① 各种腺体实质细胞
② 间叶组织细胞及其分化出来的各种 细胞。
如:肝细胞、胰腺、甲状腺、肾小管 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 内皮、平滑肌、骨、 软骨细胞。
3、3、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 非分裂细胞(nondividing cell):
手 术 切 口
1.创缘整齐,组织破坏少 ,无感染及异物
2.经缝合,创缘对合,炎症反应轻
3.表皮再生,少量肉芽组织 4.愈合后少量瘢痕形成
从伤口边缘长入
2、二期愈合(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
与一期相反
① 条件:A 缺损大,B 创缘不齐、对合不 齐,C 有感染及异物。 ② 缺点:A 时间长,B 肉芽多、瘢痕大,C 对器官组织影响大。
突起幼芽
细胞条索
向前移动+后续细胞增生
管腔形成
分泌IV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纤维粘连蛋白
毛细血管构筑完成
新生血管连接成网 基底膜基板
血管再生模式图
(五) 肌组织与神经组织再生
平滑肌、心肌 破坏后基本上都是瘢痕修复。 横纹肌的
再生能力很弱。
神经组织 再生的特点:
胶质瘢痕形成— 脑、脊髓内的神经细胞 破坏后,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修复,称之 为胶质瘢痕。

伤口的修复及影响因素及护理PPT课件

伤口的修复及影响因素及护理PPT课件
生物性损伤
生物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 伤,如犬、毒蛇、毒虫等
伤口的修复及影响因素
(一)伤口的修复(3个阶段) 炎性反应阶段: 肉芽形成阶段 组织塑形阶段
影响损伤愈合的因素
❖局部因素
①细菌感染;②创口内异物;③血运障碍;④伤口特点:如创口引 流不 畅或创口位于关节处。
❖全身性因素
①年龄:如老年人血液循环差、合成能力减弱等;②慢性疾病:如 糖 尿病、结核、肿瘤等;③营养状况:营养素摄入不足、营养不良 或肥胖;④药物:大量使用 抑制细胞增生类(如皮质类固醇)药物等; ⑤免疫功能低下。
一、抢救生命 最优先处理的损伤:颈椎损伤、呼吸机能减弱、心血
管机能不全、严重外出血等。
二、判断伤情
检查伤情的注意事项
(一)发现危重情况,如窒息、大出血等,必须先立即抢救,不 应为了检查而贻误抢救时机。
(二)检查步骤应尽量简捷,检查动作要谨慎轻巧,以免加重损 伤。
(三)重视症状明显部位的同时,应仔细寻找比较隐蔽的损伤。 例如有肋骨骨折的患者,可能有肝、脾破裂存在。
(四)有多个病人时,不要忽视不出声的病人。患者可能有窒息、 休克或昏迷。
(五)一时难以诊断的患者,应在对症处理的过程中密切观察, 及早诊断。
三、呼吸支持 维持呼吸道通畅
四、迅速有效止血 采用止血带止血时,要做明确标记、记录开始使用
时间、每小时松开一次。
五、循环支持 积极抗休克
六、严密包扎、封闭体腔伤口
(二)全身表现
1. 体温增高:创作出血或组织坏死分解产物吸收以及外科术 后均可发生。一般在38℃左右。
2.生命体征变化:心率↑脉搏↑呼吸↑ 。
3. 其他:可有口渴、尿少、疲惫、失眠、食欲不振等,妇女 可有月经失调。

损伤的修复ppt课件

损伤的修复ppt课件
纤维性修复,瘢痕修复 再生能力弱或缺乏再生能力的组织 无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不完全修复
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 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 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早期变化:出血、坏死和炎症反应,红肿,痂皮 伤口边缘收缩(2-3天):肌成纤维细胞牵拉创缘
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
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 —皮肤创伤愈合
皮肤创伤愈合的类型
一期愈合 形成的瘢痕小 伤口小、干净,创面 对合好的伤口
一期愈合模式图
及轴突崩解
轴突生长
神经轴突达末 梢,多余部分 消失
再生—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细胞损伤
再生
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
细胞内环境 细胞外环境 生长因子
抑素与接触抑制
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 瘢痕组织
纤维性修复( Fibrous repair )
由于细胞组织损伤过重,或有感染,不能用完 全再生方式加以修复,而以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新 生的毛细血管组成的肉芽组织,进而变成纤维组织 进行修复的过程,称纤维性修复
cells, iPSCs)
再生—干细胞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
• 胚胎干细胞
– 胚胎干细胞是在人胚胎发育早期——囊胚 (受精后约5~7天)中未分化的细胞
– 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意义
它们拥有类似胚胎的全能分化性 对生物医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研究都将产生重 要影响 胚胎干细胞最激动人心的潜在应用是用来修复 甚至替换丧失功能的组织和器官
细胞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特别是对恶性肿 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更是关键。
• (三)提供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信息:肿瘤的组织 学类型、浸润的程度、有无转移等
• (四)帮助临床判定病情取向及疗效:
• (五)其它:为科学研究积累宝贵的资料;
.
3
• 常规组织处理程序
• 1、10%福尔马林固定:24小时。
.
2
• 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 和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标本进行病理学检 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 关于该标本的病理性质的判断和具体疾病的诊断。 病理学诊断的意义:
• (一)确定疾病的诊断:病理诊断是最可靠和最后的诊 断。对病变的性质、种类及程度等做出正确的判定。
纤维性修复—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以
后形成瘢痕。
组织缺损 肉芽组织填补 瘢痕
.
10
.
11
一、再生
• 1.概念 • 2.再生类型 • 3.再生能力 • 4.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
12
• 1.概念: 机体的组织和细胞损伤 后修补、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的过 程称为修复,修复通过再生来完 成。再生指组织损伤后,其周围 未受损伤细胞分裂增殖加以修复 的过程。
2、70%酒精1.5小时。
3、 80%酒精1.5小时。
4、 90%酒精1小时。
5、 95%酒精(1)1小时。
6、 95%酒精(2)1小时。
7、 100%酒精(1)1小时。
8、 100%酒精(2)1小时。
9、 二甲苯(1)30—60分钟。
10、二甲苯(2)30—60分钟。
11、 软蜡1小时。
12、 硬蜡2—3小时。
• (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特别是对恶性肿 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更是关键。
• (三)提供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信息:肿瘤的组织 学类型、浸润的程度、有无转移等
• (四)帮助临床判定病情取向及疗效: • (五)其它:为科学研究积累宝贵的资料;
.
7
损伤的修复的教学内容
• 一、再生 • 二、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 • 三、创伤愈合 • 四 骨折愈合
• 病理学诊断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 和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标本进行病理学检 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 关于该标本的病理性质的判断和具体疾病的诊断。 病理学诊断的意义:
• (一)确定疾病的诊断:病理诊断是最可靠和最后的诊 断。对病变的性质、种类及程度等做出正确的判定。
损伤的修复
.
1
• (1)切片浸入二甲苯中(1)5-10min;
(2)切片浸入二甲苯中(2)5-10min;
(3)100%酒精1min。
(4) 90%酒精1min。
• (5) 80%酒精1min。 (6) 自来水洗1min。
简述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的程序?
(7) 浸入苏木素染液浸染10-15min。
.
8
This is the appearance of his injuries after six weeks.
六周后
.
9
修复— 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的 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修复形式
再生性修复—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 复称之。若能完全恢复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 称为完全再生。
• 人体组织细胞根据其再生能力分为
• (1)不稳定细胞: 这类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断增生以代替 衰老死亡的细胞。如表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上皮细 胞、淋巴、造血细胞等。
• (2)稳定细胞: 有潜在再生能力,当组织遭到明显破坏时, 有较强再生能力。如肝、胰、内分泌腺、平滑肌、骨等。
• (3)永久细胞: 神经元(不分裂,无再生能力)、横纹肌、 心肌(再生能力弱,基本以瘢痕修复)。
.
15
(一)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 (再生能力最强)
1.复盖上皮细胞covering epithelial cell 2.淋巴造血细胞lymph hemopoietic cell 3.间皮细胞mesothelial cell (二)稳定细胞stable cell (再生能力较强) 1. 腺体glandular body 2.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型
一、生理性再生:表皮、子宫内膜、
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血细胞。
二、病理性再生:
完全性: 恢复损伤前的状态; 不完全性: 纤维组织增生代替。
.
14
3.再生能力
• 年幼者↑,年长者↓ • 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 分化程度低↑,分化程度高↓ • 易损伤,常更新↑,反之↓ • 再生能力比较强的细胞:不稳定细胞 • 有再生能力的细胞:稳定细胞 • 再生能力极差的细胞:永久性细胞
.
4
• 1、失活组织肉眼观察有何特点?
• 坏死组织又称失活组织,常有以下特点:①颜色苍白、混浊, 失去原有组织的光泽;②失去原有组织的弹性,捏起或切断 后回缩不良;③失去血液供应,摸不到动脉搏动,针刺或清 创切开时无新鲜血液流出;④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
• 2、人体组织细胞根据其再生能力分为哪几种?举例说明。
• 4、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有哪些?作为一名护士,应让患者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
• 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有
• (1)全身因素 年龄 营养 内分泌 药物可影响再生修复。
• (2)局部因素 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电 离辐射;药物。
• 作为一名护士,应让患者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伤口 愈合状况及患者的全身情况,注意清除坏死组织和生长不良 的肉芽组织,控制局部感染,必要时缝合伤口,及时换药保 持伤口干燥。指导患者增强. 局部营养和血供促进创口愈合6 。
.
5
• 3、简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 肉芽组织肉眼为鲜红色、颗粒状、质软似鲜嫩的肉芽,故名 为肉芽组织。镜下观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 胞和各类炎细胞组成。肉芽组织形成后,逐渐纤维化转变为 瘢痕组织。肉芽组织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 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 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8) 自来水洗30second-1min。
(9) 1%盐酸酒精分化30sec。
(10) 流水冲洗15min以上。
(11) 1%伊红酒精染3-5min。
(12) 90%或95%酒精分化30sec。
(13) 95%酒精30sec-1min。
• (14) 100%酒精1min。 (15) 二甲苯(1)1-2min。 (16) )二甲苯(2)1-2min。 (17) 中性树胶封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