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人机工程学标准

人机工程学标准

人机工程学标准:
人机工程学标准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

其目的是确保人机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地工作,并使人在操作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满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机工程学标准:
1.人体测量数据:人机工程学需要应用人体测量数据来设计适合人类使用的产品和环
境。

例如,座椅的高度、显示器的位置和大小、控制器的操作方式等都需要根据人体测量数据来设计。

2.人体生理特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特性,例如人体的肌肉力量、骨骼
结构和运动能力等。

这些特性决定了人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承受的负荷和动作范围,从而影响产品的设计。

3.感知和认知特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人的感知和认知特性,例如视觉、听觉、触
觉、记忆和思维等。

这些特性决定了人在操作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人机系统的性能。

4.安全性和可靠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在使用过
程中不会对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

例如,产品的材料、结构和功能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和测试。

5.环境和设施: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环境和设施的设计,确保人在适宜的环境中工作
和生活。

例如,室内温度、照明、噪音和空气质量等都需要根据人的需求来设计和调节。

6.可用性和可维护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产品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确保人在使用
过程中能够方便地操作和维护产品。

例如,产品的操作界面、维修保养方式和存储方式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

附件:福州外语外贸学院13年级《美术学》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13年级美术学专业编制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填写说明1.课程标准正文部分一级标题统一使用“黑体”、“四号”、“加粗”字体;二级标题使用“黑体”、“小四”、“加粗”字体;内容部分统一使用“仿宋”、“小四”字体;正文统一使用单倍行距;2.课程简介部分应使用中英双语,字数控制在150字以内。

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课程编码:Course Code: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Course Name: Ergonomics课程学分、学时: 32Class Hour: 32Credit: 4课程承担单位:美术与设计系(部)制定人:陈思制定日期:2016年2月20日审核人:审核日期:第一部分:课程简介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Course Describe(About 150 words)The so—called ergonomics, that is the application of anthropometric, bodymechanics research methods, labor phys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labor,human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provided the size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body, weight, body surface area , specific gravity, the center of gravity as well as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body in the event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scope of the human body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lso provides power range for various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as well as the habit of action and other body functions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nalysis of human vision,hearing , tactile feel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skin and other sensory organs;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eople at work and to explore factors;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a variety of physical labor, energy consumption, fatigue and mechanism of human ability to adapt to various work loads analyst psych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like.一、课程性质:(仿宋小四)《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因素以及“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协调关系,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机学的基础原理、研究方法、手段,从而能够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设计中与人的因素相关的问题。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一)性质:人机工程学是环艺设计专业职业技术课,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其艺术性体现于它的审美价值,科学性体现在它的实用价值。

建筑的内部空间主要为人所使用,它几乎所有部分都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二)目标:1.通过系统介绍人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各种作用关系,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能。

2.并能根据人的体能结构、心理形态和活动需要等综合因素,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合理的室内空间和设施家具的设计。

3.最终达到使人在室内的活动高效、安全和舒适的目的。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人机工程学概论、人体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应用、人的感知与反应特征、人的心理特征、人的作业特征、显示器与控制器的设计与布局、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设计、人机系统总体设计,典型的人机系统设计以及人机工程学应用范例。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一)先修课程:无(二)后续课程:《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景观及设施设计》等。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及学时分配(一)课程总学时:36学时(二)学时分配如下(其中理论28学时,占总学时77.8%;实训8学时,占总学时22.2%):二、推荐选用教材意见及要求(一)学生用教材:1.《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主编:刘盛璜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1版2.《室内人体工程学》主编:张月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2版(二)教师用教参:1.《工业设计人机工程》主编:阮宝湘、邵祥华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1版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一)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开设本课程需多媒体教室、手绘教室。

(二)学生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具备生物、美学的初级知识;能对人体测量数据进行正确统计分析。

四、考核(一)考核方案见考试试卷(二)考核成绩计算(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三)考核的形式:人体工程学知识点(随堂)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人机工程学概论(一)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及应用范围。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适用专业:_____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是工业设计、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旨在通过优化人机环境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员健康和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二)课程目的1、使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对产品、系统和环境进行人机工程学设计和评价。

3、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关注人的需求和特点,提高设计的人性化水平。

(三)课程任务1、让学生掌握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人的感知与反应、人的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对人机系统设计的影响。

2、使学生熟悉人机界面设计、工作空间设计、作业环境设计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合理的人机系统设计。

3、培养学生通过实地观察、用户调研、实验测试等方法获取人机工程学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4、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设计能力,能够在设计实践中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创造出更符合人的需求和特点的产品和系统。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一)人体测量学1、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和方法讲解人体测量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介绍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如立姿、坐姿、测点等。

演示人体测量的常用工具和方法,如身高计、体重秤、皮尺等。

2、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分析人体尺寸数据的统计特征,如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等。

讲解如何根据人体尺寸数据进行产品设计,如座椅高度、工作台面高度、操纵手柄尺寸等。

举例说明人体尺寸数据在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3、人体测量的误差和修正分析人体测量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如测量工具误差、测量方法误差、被测量者姿势误差等。

《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1课程信息2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工业设计是现代社会工业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是科技创新不可缺少的另一翼。

它不仅指产品外观的美化,更包括对人的因素、环境生态、技术前景、社会变革等高层次的理解,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科学”。

工业设计的主体是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

用户的需求和喜好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需得到更大关注。

产品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美学要求,更要满足使用者的安全、舒适,有利于健康和操作的得心应手,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此,如何寻找人-机-环境间的最佳匹配关系,探索工业产品“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段与方法,成为现代工业设计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人机工程学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衡量当代产品设计水平的重要指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设计产品系统的主要目标,人机工程学已成为设计学科领域中的主要研究方向,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和设计理念。

将人的因素融入到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关注产品的使用者,确保产品易于使用、学习、生产和安全,提高产品的使用性和质量。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人机工程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有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有关人的生理、心理、人体测量、人的作业方式、人的状态和人机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人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等,以便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理性地处理工业设计问题。

为进入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3课程目标4学习任务(情境)本课程注重以学生的设计制作应用能力作为课程考核的关键容,并结合学生的设计表述与沟通能力进行考核。

考核以学生课程中设计制作的作品作为主要考核依据,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所以考核为过程性考核。

考核容包括平时成绩、项目设计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包括平时出勤、课堂表现(纪律、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职业素质(严谨善于交流、吃苦耐劳、团队意识)。

人机工程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人机工程课程代码:XXX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工业设计、交通运输、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授课对象:本科生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人机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人与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旨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人机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人机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2)了解人、机器和环境的基本特性;(3)熟悉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评价技术;(4)掌握人机工程在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具备运用人机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具备与人机工程相关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4)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素质目标:(1)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关注人的需求和安全;(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学风;(3)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四、教学内容1. 人机工程概述(1)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2)人机工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人、机器和环境的基本特性(1)人体生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基础知识;(2)机器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3)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

3. 人机工程基本原理(1)人体测量学;(2)人体运动学;(3)人体工效学;(4)人机界面设计。

4. 人机工程方法与技术(1)人机系统分析;(2)人机界面设计;(3)人机工程评价;(4)人机工程实验。

5. 人机工程应用(1)产品设计;(2)生产系统设计;(3)作业环境设计;(4)安全管理。

五、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人机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人机工程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3)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4)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 Ergonomics课程编号:1303070010适用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学时/学分:58/3.5实验(创作、制作、上机)学时/学分:10/0.5审定人:开课部门: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课程从研究人-机-环境关系的角度为工业设计提供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能够将人体尺寸参数、活动范围、运动方式、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等基本理论和知识正确地运用在工业设计实践中。

二、课程的讲授内容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第二章:人体尺寸及其应用方法重点:产品类型的确定,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选择及应用。

第三章:桌椅设计重点:工作座椅的设计第四章:显示装置设计感觉与知觉演示试验第五章:操纵装置设计第六章:产品设计人机学的若干专题手动工具、床柜设计、安全性设计、维修性设计重点:手动工具第七章工作空间与工作岗位设计重点:工作台设计综合训练(大作业)第八章:产品设计中的人机系统设计第九章:人机系统总体设计流程及内容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统一。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作业和考试。

通过各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实例教学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

2.实验教学:感觉与知觉演示试验,综合训练。

3.课外作业:1)根据各章的内容的不同布置作业,尽量系统全面反映该章的知识点,作到少而精。

2)课程后期,布置一个综合性作业。

4.考试环节:采用笔试方式+平时成绩方式。

其中笔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3学时第二章:人体尺寸及其应用方法5学时第三章:桌椅设计3学时第四章:显示装置设计4学时感觉与知觉演示试验3学时第五章:操纵装置设计4学时第六章:产品设计人机学的若干专题4学时综合训练——大作业6学时第七章:工作空间与工作岗位设计3学时第八章:产品设计中的人机系统设计3学时第九章:人机系统总体设计3学时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工程设计概论》,《机械制图》,《产品设计表现技法》等后续课程:六、建议教材建议教材:《工业设计人机工程》阮宝湘邵祥华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参考教材:《人机工程学》赵江洪主编谭浩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执笔人:编写(修订)日期:2019.11。

人机工程学课程教案

人机工程学课程教案

人机工程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1.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心理与生理特性、人机系统设计、人机界面设计、人机工程实验等。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人机工程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技巧和方法。

2.3 实验法:通过人机工程实验,使学生亲自体验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3.1 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述人的心理与生理特性人机系统的基本概念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3.2 第二章:人的心理与生理特性人的感知与认知人的心理与行为人的生理特性3.3 第三章:人机系统设计人机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人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人机系统的评价与优化3.4 第四章:人机界面设计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界面设计的方法与技巧界面设计的评价与优化3.5 第五章:人机工程实验实验设备与方法实验项目与内容四、教学评估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4.2 期中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占总成绩的30%。

4.3 期末考试:包括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人机工程学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

5.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5.3 实验设备:人机工程实验设备,用于实验教学。

六、教学活动安排6.1 第六章:人机系统的安全与舒适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原则人的失误与事故分析人机系统的舒适性设计6.2 第七章:人机系统的故障分析与预防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人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6.3 第八章:人机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考虑产品可用性评估案例研究:人机工程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6.4 第九章:人机工程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工业工程与人机工程的关系生产线设计中的人机工程问题案例研究:人机工程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六、第十章:人机工程学的未来发展新技术在人机工程学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学生分组讨论:人机工程学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七、教学评估7.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外语外贸学院13年级《美术学》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13年级美术学专业编制单位:外语外贸学院美术与设计系填写说明1.课程标准正文部分一级标题统一使用“黑体”、“四号”、“加粗”字体;二级标题使用“黑体”、“小四”、“加粗”字体;容部分统一使用“仿宋”、“小四”字体;正文统一使用单倍行距;2.课程简介部分应使用中英双语,字数控制在150字以。

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课程编码:Course Code: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Course Name: Ergonomics课程学分、学时: 32Class Hour: 32Credit: 4课程承担单位:美术与设计系(部)制定人:思制定日期:2016年2月20日审核人:审核日期:第一部分:课程简介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Course Describe(About 150 words)The so-called ergonomics, that is the application of anthropometric, body mechanics research methods, labor phys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labor, human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provided the size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body, weight, body surface area , specific gravity, the center of gravity as well as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body in the event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scope of the human body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lso provides power range for various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as well as the habit of action and other body functions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nalysis of human vision, hearing , tactile feel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skin andother sensory organs;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eople at work and to explore factors;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a variety of physical labor, energy consumption, fatigue and mechanism of human ability to adapt to various work loads analyst psych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like.一、课程性质:(仿宋小四)《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因素以及“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协调关系,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机学的基础原理、研究方法、手段,从而能够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设计中与人的因素相关的问题。

二、课程目的:(仿宋小四)(一)知识目标:掌握人机关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工作台椅与工具设计、作业姿势与动作设计、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事故分析与安全设计等具体学科设计原理和方法;了解人机系统总体设计、人机工程发展新趋势等学科综合应用与发展动态。

(二)技能目标:能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产品和环境的协调及统一,具有解决三者之间关系问题的能力;具有以系统的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并应用于具体产品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生活用品、交通工具、信息产品、家用电器等工业产品的产品造型设计。

(三)素质养成目标:能够解决从产品设计、制造到使用过程中的人机问题;具有综合创新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良好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等;能自觉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

三、课程要求:(仿宋小四)能够掌握人机学的基本理论,牢固树立设计为人的基本原则;初步掌握如何将人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相关数据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去,从而使其设计物与人及环境相协调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再学习能力等。

以适应工业设计专业人才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设计中的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关系的能力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及“以人为本”的设计与管理思想。

以实现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突出人机工程学的实用性和应用型;以人机工程学所涉及到的人、机、环境三要素的核心问题为主,又考虑到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应掌握的该学科基础知识的特殊需要,来合理选择、安排教学容;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小课题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链,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主线,围绕设计课题来组织教学;采用参与互动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法和项目实训法等的现代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努力寻找和积累相关的设计案例,进行优秀产品设计分析,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的知识与能力体系,为后续课程与将来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资源一、使用教材:(仿宋小四)人机工程学.达,勇,徐淑芳编著.电子工业,,2014.1(高等院校工业设计规划教材)二、推荐参考书:(仿宋小四)[1] 人机工程学[M].丁玉兰主编.理工大学,,2005.1.[2] 人机工程学[M].庆森主编.中国建筑工业,,2005.8.[3] 人机工程学[M]. 江洪主编. 高等教育,,2006.5.[4]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M]. 阮宝湘邵祥华主编.机械工业,,2005.5.[5]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课程论文选编[M].阮宝湘主编.机械工业,,2005.5.[6] 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M]. 王继成主编. 化学工业,,2011.1.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适合行动导向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及虚拟资源,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1)视频要简短、要点要突出;(2)动画要清晰、动作过程要严谨、科学,确实能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3)虚拟资源要实用,要具有交互性等。

四、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学文件和资料、案例、学习参考书、专业期刊等2.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容的调整。

第三部分:教学容纲要与教学安排一、主要教学方法(仿宋小四)采用比较式、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讲课中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在教学环节中注重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学和教师讲授、指导、解疑相结合。

灵活应用讲授法、现场教学、课堂讨论及综合能力训练等教学方法,多采用图片、动画、视频及虚拟等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设计作品图例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能更直观感受设计作品的效果,增加授课信息量,扩充知识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容纲要第一章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知识(课时:4课时)本章主要教学容:(仿宋小四)(1)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定义及起源与发展;(2)掌握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容与方法;(3)了解人机工程学体系及其应用领域;(4)了解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仿宋小四)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发展历史、研究容及学科体系。

第二章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课时:4课时)本章主要教学容:(仿宋小四)(1)了解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2)掌握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3)掌握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4)掌握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仿宋小四)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测量数据的应用、感知和反映特征、视觉和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第三章显示装置的设计(课时:4课时)本章主要教学容:(仿宋小四)(1)了解人机信息界面的形成;(2)掌握视觉信息显示设计、听觉信息传示设计;(3)掌握操纵设置、操纵与显示相合性设计。

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仿宋小四)仪表显示设计的设计原则、灯光信号显示设计、听觉显示的类型和设计原则。

第四章操纵装置的设计(课时:4课时)本章主要教学容:(仿宋小四)(1)了解控制台的设计;(2)了解办公台的设计;(3)掌握工作座椅的设计;(4)掌握手握式工具设计。

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仿宋小四)操纵装置的类型及其编码、手动操作装置的设计、操纵与显示的相合性。

第五章手握工具和工作桌椅设计(课时:4课时)本章主要教学容:(仿宋小四)(1)了解作业姿势与人体机能;(2)掌握作业姿势的设计原则与要点;(3)掌握作业姿势设计的辅助手段。

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仿宋小四)手握工具设计的解剖学因素、工作座椅的设计原则及其功能尺寸。

第六章工作岗位和工作空间的设计(课时:4课时)本章主要教学容:(仿宋小四)(1)了解作业岗位的选择;(2)了解手工作业、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3)了解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4)掌握作业面及作业空间布置设计。

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仿宋小四)工作岗位类型与选择、坐姿和立姿工作空间设计、作业场所布置的总体原则。

第七章工作环境(课时:4课时)本章主要教学容:(仿宋小四)(1)了解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2)掌握人与热、人与光、人与声环境;(3)掌握人与振动环境;(4)掌握人与毒物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