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合集下载

教师课堂观察记录

教师课堂观察记录

教师课堂观察记录1. 课堂环境观察教师进入课堂后,首先要观察课堂的环境。

课堂环境包括布置和整洁程度。

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布局适合的桌椅排列方式、清晰可见的黑板书写以及引人入胜的教学资料等方式来营造一个舒适而充满学习氛围的学习空间。

2. 学生行为观察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

学生的行为方式反映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些学生可能表现出专注于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而另一些学生可能表现出分心、打瞌睡或者不合群的现象。

教师需要根据这些观察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师教学方法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易懂,逻辑性是否强,自信心是否足够,以及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都是值得观察的方面。

4. 学生互动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于学习的推动和促进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之间的合作程度和交流的频率。

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是否敢于提问和寻求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学生学习兴趣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是否保持专注并且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6. 学生学习态度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决定他们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能够按时提交作业和完成布置的任务。

同时,也需要观察学生看待错误和困难的态度,以及是否能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7.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观察教师是否关心学生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评估方法。

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以提高教学质量。

1. 设定观察目标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

观察目标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2. 选择观察方法根据观察目标,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

常见的观察方法包括: - 直接观察:通过直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获取信息。

- 非参与观察:教师作为旁观者,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

- 参与观察: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课堂活动,观察学生的互动和表现。

3. 观察要点在进行课堂观察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主动回答问题,是否积极提问。

- 学生的专注度:观察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是否分心或走神。

- 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 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是否能够提出创新的想法。

4. 观察记录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及时记录所观察到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进行记录: - 笔记记录:将观察到的情况用文字记录下来,包括学生的表现、问题和建议等。

- 录音记录:使用录音设备记录课堂上的学生互动和教师的指导。

- 视频记录:使用摄像设备录制课堂活动,以便后期回放和分析。

5. 分析和反思观察结束后,需要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学生的整体表现: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表现,包括积极参与度、专注度、理解和掌握程度等。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方法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方法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方法导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评估手段。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仔细观察和针对性的诊断,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调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方法。

一、学生反馈观察法学生反馈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观察:1. 观察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了解他们是否专注和理解;2. 观察学生的举手情况,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3. 观察学生的思考表达和提问的质量,了解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听课记录法听课记录法是教师通过记录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教学的效果和问题。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记录教师的讲话内容和表达方式,分析教学是否明确、生动;2. 记录学生的反应和问题,分析他们是否理解、参与和兴趣高;3. 记录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分析教师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

三、课堂观察法课堂观察法是教师直接到课堂上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观察:1.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是否积极参与、听课是否专心等;2. 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能够独立完成课堂任务;3. 观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作业完成质量、小组合作成果等。

四、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来进行诊断和改进教学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查;2. 发放问卷给学生,要求他们认真填写,可以匿名回答;3. 收集和整理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4. 根据结论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结论:通过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方法,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观察与诊断方法,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表现和互动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提升教学质量。

一、明确观察目标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

观察目标可以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方面。

明确观察目标有助于教师集中注意力,提高观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选择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有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记录观察、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

实地观察是指教师亲自到学生的座位旁边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观察是指教师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互动情况来进行观察,问卷调查是指教师设计问卷,让学生填写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小组讨论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

选择观察方法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三、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课堂观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习动作、表情变化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例如,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主动思考问题等。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是课堂观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

例如,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等。

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有助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是课堂观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了解学生的互动情况。

例如,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与同学进行合作,是否能够主动提问等。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在教育教学领域,课堂观察和记录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记录,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实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呢?一、明确观察目的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这可能是为了评估某个教学方法的效果,了解学生对特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或者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等。

明确的目的将为后续的观察和记录提供清晰的方向,避免盲目和随意。

例如,如果教师想要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那么观察重点就应放在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交流讨论以及最终问题的解决过程上。

二、确定观察内容根据观察目的,教师需要确定具体的观察内容。

这可能包括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互动情况、教学资源的使用等方面。

对于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创造性、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情况等。

教师的教学行为则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提问的质量和频率、讲解的清晰度和逻辑性、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等。

课堂互动情况也是重要的观察内容,如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效果、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是否存在活跃的讨论氛围等。

此外,教学资源的使用是否恰当,如多媒体的运用、教具的展示等,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值得观察。

三、选择观察方法常见的课堂观察方法有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两种。

定性观察侧重于对观察对象的性质、特征和过程进行描述和解释,通常采用观察笔记、轶事记录、课堂日志等方式。

定量观察则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来呈现观察结果,如使用行为检查表、时间抽样等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观察的目的和内容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某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定性观察可能更合适;如果要对全班学生的参与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定量观察则更能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他们的学习需求,并及时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却是一门需要专业技巧和经验的艺术。

本文将分享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们提高自己在课堂观察方面的能力。

重视目标设定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标和重点。

这些目标可以是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或者是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根据观察目标的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和工具。

制定观察计划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时,教师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和框架,以便整理和记录所得到的信息。

制定观察计划可以帮助教师集中注意力,并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观察计划应包括观察内容、观察方式以及需要关注的重点。

多维度观察为了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教师应该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观察。

除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外,还可以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学生参与度、情绪变化等等。

通过多维度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更全面、真实的画面,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灵活运用工具在课堂观察中,教师可以使用各种工具来辅助记录和分析所得到的信息。

例如,可以使用摄像机录制课堂活动,并在后期回放和分析;也可以使用记录表格或者软件来记录学生表现;此外,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学生反馈。

灵活运用各种工具能够提高教师在观察过程中的效率和准确性。

寻找合适时机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选取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度高、能够展示风采的时间段来进行观察。

而对于一些特定任务或者活动,例如小组合作、问题解答等,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时间来进行观察。

进行记录与分析在完成课堂观察后,教师需要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记录和分析。

记录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也为后续教学提供了基础数据。

可以利用记录表格、思维导图等工具将信息整理出来,并结合之前设定好的目标进行分析和总结。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观察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有效的课堂观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呢?下面将从准备工作、观察方法和观察要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重点,确定观察的内容和范围。

其次,要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水平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分析。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观察记录表或者笔记本,及时记录观察到的情况,方便后期整理和分析。

二、观察方法1. 集中观察法集中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专门留意某个学生或某几个学生,对其进行深入观察。

通过集中观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2. 均匀观察法均匀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均匀地观察全班学生,不偏袒某个学生或某几个学生。

通过均匀观察,可以客观地了解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出相应调整。

3. 随机观察法随机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随机选择学生进行观察,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

通过随机观察,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减少主观偏见,提高观察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观察要点1. 学生的学习态度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独立完成作业等。

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并引导。

2. 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速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

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的情绪状态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包括是否情绪稳定、是否存在压力等。

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4. 学生的互动情况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竞争等。

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和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记录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记录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记录课堂观察和记录是小学教师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它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问题、评估教学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记录。

一、明确观察和记录的目的在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观察和记录的目的。

观察和记录的目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评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

明确观察和记录的目的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记录,提高观察和记录的效果。

二、选择适当的观察和记录方法针对不同的观察和记录目的,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常用的观察和记录方法包括口头记录、书面记录、录音、摄像等。

口头记录适合于记录学生的言语表达和行为表现等;书面记录适合于详细和全面地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录音和摄像适合于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学情景等。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观察和记录方法,确保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合理安排观察和记录的时间和频率观察和记录的时间和频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观察和记录的时间,例如在上课期间进行观察和记录,或者在下课后进行观察和记录。

同时,观察和记录的频率也要选择合适,既要保证及时收集信息,又要避免频繁打断课堂教学进程。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并制定出合理的观察和记录计划。

四、准确记录观察结果和感受在进行观察和记录时,教师要准确记录观察结果和感受。

观察结果包括学生的学习表现、行为举止、合作交流等;感受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改进意见等。

为了保证记录的准确性,教师可以尽量采用客观的描述和量化的标准,避免主观臆断和模糊表达。

同时,教师要及时整理和归档观察记录,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利用。

五、分析和利用观察记录结果观察记录结果的分析和利用是观察和记录的最终目的。

教师可以根据观察记录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调整。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在教育领域,课堂观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课堂氛围等方面,来评估和改进教学质量。

有效的课堂观察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呢?1. 制定观察计划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首先需要制定观察计划。

明确观察的重点和目的,确定需要关注的方面,如教师的授课内容、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管理等。

制定好观察计划可以帮助观察者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 保持客观和中立在进行课堂观察时,观察者要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不带有个人情绪和偏见。

尽量做到客观记录所看到的情况,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主观评价。

只有客观中立,才能更好地引导后续的改进工作。

3. 注重细节在进行课堂观察时,观察者要注重细节,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表情变化、互动情况等。

这些看似细微的细节往往能揭示出问题的根源,为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4. 多角度观察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课堂教学情况,观察者可以选择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可以从教师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学生、家长甚至其他同事角度来进行观察,获取更加立体化的信息。

5. 及时反馈和跟进完成课堂观察后,及时将所获取的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包括教师、管理者等。

同时制定改进计划,并跟进实施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6. 持续改进课堂观察不应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通过不断观察、反馈、改进,教育工作者可以逐步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关键在于制定周密的计划、保持客观中立、注重细节、多角度考量、及时反馈和跟进以及持续改进。

只有通过科学系统地进行课堂观察,并将所获信息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取得真正有效的教育成果。

希望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用心观察,不断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记录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记录

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记录课堂观察和记录是小学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观察和记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记录。

首先,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应保持专注。

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他们的表现和反应。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度、合作程度等来评估他们的学习状态。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是否存在不适应或困扰等问题。

通过专注的观察,教师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

其次,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应灵活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可以包括直接观察、间接观察、记录观察等。

直接观察是指教师亲自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例如观察学生的书写、口头回答问题的表达等。

间接观察是指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听取同学的反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记录观察是指教师将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记录,例如记录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步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然后,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应注重细节。

细节是了解学生的关键,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存在学习障碍,是否需要额外的帮助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通过观察细节,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应及时记录所观察到的情况。

记录是观察的延伸,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分析和总结观察结果。

教师可以将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困难、学习进步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观察结果与学生的个人档案进行对比,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

通过记录观察结果,教师可以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时应注重隐私保护。

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评估

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评估

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评估课堂观察和评估是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观察和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同时也可以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开展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一、制定明确的观察目标在开展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观察目标。

观察目标应该与所教学科和年级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特定表现和行为。

例如,观察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明确的观察目标有助于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二、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开展课堂观察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1. 非参与性观察:教师作为观察者,静观学生的学习活动,记录他们的表现。

这种方法适用于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或个人学习时的行为和表现。

2. 参与性观察: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观察他们的学习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策略。

3. 学生自评和互评:将观察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或者其他学生完成,让他们对自己或者同伴的学习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取决于教师的需求和具体的观察目标。

三、正确使用观察工具观察工具可以帮助教师记录观察到的信息,以便后续的评估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观察工具:1. 观察记录表:列出需要观察的项目和评价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或者勾选。

观察记录表的优点是结构清晰,易于使用。

2. 笔记本/日志:教师可以用笔记本或者日志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反应,同时也可以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记录更多的细节。

选择合适的观察工具有助于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方便后续的评估和分析。

四、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观察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在观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课堂观察怎么实施方案

课堂观察怎么实施方案

课堂观察怎么实施方案
课堂观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课堂观察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实施方案。

首先,要明确观察的重点。

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教师需要明确观察的重点是什么,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他们的学习方法?抑或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只有明确了观察的重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不至于一味地观察而无所获。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比如是否专心听讲、是否积极回答问题等;也可以通过作业、考试等方式进行观察。

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此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非常重要。

再次,要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完毕后,教师要及时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可以采用文字描述、图片、录音等方式进行记录。

只有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才能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总结,也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

最后,要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沟通。

观察到学生的问题后,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也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共同关心和关注学生的成长。

总之,课堂观察的实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关注和细心观察,同时要善于总结和分析观察结果,及时进行沟通和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一、明确观察目标在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观察目标。

观察目标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例如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掌握程度等。

通过明确观察目标,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

二、选择观察方法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是进行有效课堂观察的关键。

常见的观察方法包括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和记录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教师亲自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例如学生的言行举止、参与度等。

间接观察则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记录观察是将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教师可根据观察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

三、注重细节观察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教师需要注重观察细节。

细节观察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非语言细节,这些细微的变化往往能够反映学生的情绪和态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例如他们的动作、协作情况等。

通过注重细节观察,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灵活运用观察工具为了提高课堂观察的效果,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观察工具。

观察工具可以是简单的观察记录表、观察工作表,也可以是专门设计的观察评估表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化地记录和整理观察到的信息,从而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现代技术工具,例如录音笔、摄像机等,来帮助观察和回顾课堂情景。

五、及时反馈和调整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与及时反馈和调整相结合。

教师在观察后,应尽快将观察到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并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某一环节掌握较差,可以通过讲解、辅导等方式进行针对性帮助。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课堂观察和记录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记录,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和记录呢?一、明确观察目的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察目的。

是为了评估某个教学方法的效果?还是为了了解学生在特定学科知识上的掌握程度?亦或是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行为表现?不同的观察目的将决定观察的重点和方法。

例如,如果教师的目的是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那么观察的重点可能会放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成果上。

而如果是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那么就要着重观察学生的发言频率、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

二、确定观察对象明确观察目的后,接下来需要确定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可以是单个学生、学生小组或者整个班级。

对于新教师来说,可能会先从观察单个学生入手,以便更集中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比如观察某个学习困难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在听讲、笔记、提问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为后续的个别辅导提供依据。

如果是要研究合作学习的效果,那么观察对象可以是学生小组,观察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分工和合作成果。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对整个班级进行观察,全面了解课堂的氛围、师生互动以及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选择观察方法常见的课堂观察方法包括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

定量观察通常会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和统计,例如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参与活动的时间、课堂违纪的次数等。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较为客观、精确的信息,但可能会忽略一些细节和情感方面的内容。

定性观察则更注重对课堂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教师可以通过撰写观察笔记、描述课堂事件、记录师生对话等方式来收集信息。

定性观察能够深入了解课堂中的复杂情况和学生的内心感受,但相对来说主观性较强。

教师可以根据观察目的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定量观察或定性观察,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1. 引言课堂观察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和教学改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反应和行为,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并得出准确的结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2. 观察目标的设定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是什么。

观察目标应当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具体明确。

例如,可以设定观察目标为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内容等。

只有明确了观察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 观察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是进行有效课堂观察的关键之一。

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等。

在选择观察方法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时间、人力资源等。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此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3.1 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指的是教师亲自在课堂上进行观察。

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学生言行举止、听取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该方法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容易遗漏或者主观判断偏差较大等问题。

3.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发放问卷给学生,让他们填写相关问题来获取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收集较多的数据,在人力和时间上相对较为节约。

然而,由于问卷填写过程中存在着主观评价和回答不准确等问题,需要保证问卷设计合理且问题准确清晰,以提高数据收集的可靠性。

3.3 录像观察法录像观察法是通过将课堂过程进行录像,并后期回放分析来获取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捕捉更多信息,并且可以反复观看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论,同时避免主观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

然而,录像所需要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在使用上也相对复杂。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进行课堂观察时,要注意准确记录所获取到的数据,并将其整理成可供分析和评估的形式。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课堂观察和记录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记录,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与亮点,从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呢?首先,明确观察目的是关键。

在走进课堂之前,教师要清晰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进行观察。

是为了评估某个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还是为了解学生在特定学科知识上的掌握程度?又或者是为了关注某个学生的学习行为?目的不同,观察的重点和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确定观察的重点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这可能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提问方式、讲解清晰程度、教学组织能力等;学生的学习表现,如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回答问题的质量等;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如教材、多媒体工具等是否合理有效;课堂互动的情况,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频率和质量等。

在观察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坐在教室的不同角落,以便全面观察到学生的表现。

有时站在教室后面,能整体把握课堂的氛围和节奏;有时坐在靠近学生小组的位置,能更近距离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

观察方法的多样性能够帮助教师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定量观察可以通过制定量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量化记录,比如统计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教师表扬学生的次数等。

定性观察则注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记录下课堂中的精彩瞬间、学生的独特见解、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等。

课堂记录是课堂观察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采用现场笔记的方式,快速记录下关键事件和重要细节。

记录时要简洁明了,抓住核心要点,避免因过于详细的记录而错过其他重要信息。

同时,可以运用一些符号和缩写来提高记录效率,比如用“T”代表教师,“S”代表学生,“Q”表示提问,“A”表示回答等。

除了文字记录,还可以借助录音、录像设备辅助记录。

课后通过回放录音、录像,能够更全面、细致地回顾课堂情况,发现一些在现场观察时容易忽略的细节。

课堂观察方法

课堂观察方法

课堂观察方法一、引言课堂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常用的一种教学评估手段,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课堂观察方法,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进行课堂观察。

二、小组合作观察法小组合作观察法是一种常见的课堂观察方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察对象,并用特定的观察表格记录观察对象在课堂上的表现。

观察表格可以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观察指标。

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法,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三、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法是一种直接观察学生行为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课堂纪律、合作态度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观察者可以使用观察表格记录学生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录像等方式进行观察。

行为观察法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但需要观察者具备一定的观察技巧和专业知识。

四、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量化课堂观察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问卷,通过学生自评或同学互评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问卷可以包括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学习方法的使用情况、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问卷调查法能够快速获取大量信息,但需要设计合理的问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观察记录法观察记录法是一种详细记录学生行为和表现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表情动作等细节,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

观察记录可以写成文字描述或者绘制成行为图表等形式。

观察记录法能够提供丰富的细节信息,但需要观察者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六、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学生个案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案例,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信息,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案例分析法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但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专业知识。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评估手段,它不仅标志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发展,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课堂观察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评价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以下将从目标规划、观察准备、观察实施、结果分析和反馈交流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目标规划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观察的目标可以包括: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分析其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找到改进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学习态度和情感表现,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估课程效果: 通过对特定课程实施情况的观察,收集课程对学生知识掌握与技能提高的真实反馈,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鼓励教师之间互相观摩,通过分享观察结果和经验,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合作精神。

明确目标后,观察人员应基于目标选择合适的观察内容和方法。

观察准备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充分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合适的观察工具: 依据观察目标选择量表、记录表或视频录制等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帮助系统化地收集数据。

例如,如果目的是评估教师的互动技巧,可以使用细致的互动记录表来捕捉师生交互中的关键时刻。

确定观察时间和地点: 提前与教师沟通,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观察。

确保被观察课堂环境舒适,没有过多干扰,这样可以获得更真实的数据。

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 在观察开始前,结合教育理论与实际需求,详细罗列出活动内容及需要关注的细节,包括教学策略、学生参与度、课堂管理等要素,以保证全面性。

练习观察技能: 如果是第一次进行课堂观察,建议提前参加其他人的课堂,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对即将进行的正式观察有所准备。

观察实施课堂观察实施阶段是数据收集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客观公正: 作为观察者,应保持中立,不带个人偏见地记录所见所闻。

避免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尽量如实反映课堂实际情况。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在教育领域中,课堂观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评估工具,通过观察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帮助评估教学质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然而,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并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观察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重点。

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观察者应该明确观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亦或是为了发现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明确了观察的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避免盲目观察和浪费时间。

其次,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和工具。

观察方法可以包括实地观察、录音录像、学生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观察工具可以是观察记录表、评估表、反馈表等。

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观察者更好地收集信息、分析数据,为后续的改进和调整提供依据。

第三,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保持客观和公正。

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应该客观公正,不带有个人情绪和偏见,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主观评价。

观察者应该尽量客观记录观察到的情况,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性评价,以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与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应该与教师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尊重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反馈。

与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帮助观察者更好地了解课堂情况,获取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最后,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及时总结和反馈。

观察者在观察结束后应该及时总结观察结果,分析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观察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及时总结和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是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研活动_课堂观察(3篇)

教研活动_课堂观察(3篇)

第1篇一、引言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课堂观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策略,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本文以我校某次教研活动为例,对课堂观察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观察对象与内容1. 观察对象:我校某年级某学科教师2. 观察内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效果等方面三、观察过程1. 观察前的准备在观察前,观察者需对观察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如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等。

同时,观察者还需熟悉观察内容,制定观察记录表。

2. 观察过程观察者按照观察记录表,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过程中,观察者需保持客观、公正,真实反映课堂情况。

3. 观察后的讨论观察结束后,观察者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反馈。

教师根据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教学设计观察发现,教师的教学设计较为合理,能够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部分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度。

2. 课堂组织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课堂,使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部分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散漫等问题。

3. 教学方法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学方法运用不够灵活,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师生互动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部分问题过于简单,未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5. 教学效果总体来说,教师的教学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现象,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五、改进措施1.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内容深度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应该如何注重课堂细节一、课堂观察的定义和意义(一)什么是课堂观察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纪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

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课堂观察有何意义? 课堂观察的起点与归宿都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

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

(现状:很多老师在听课时不会观察学生的活动,上课教师在学生活动是时行为目的性不明确) 其次,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不是为了评价教学,而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

教师参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且最有效途径之一。

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再次,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课堂观察是互惠性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能受益。

课堂观察赋予备课组、教研组新的意义,教师分工合作成为一个合作体。

教师基于课堂观察的目标、任务和规则开展专业性的日常观察活动。

每个人认领各自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职责,规范有序地开展课堂观察的专业活动,避免听评课活动流于形式、趋于业余。

合作体的形成与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现状:评课时,有的教师只说不好的地方,对好的地方就忽略不说了,这样不利于合作文化的形成)二、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20 个视角)学:关注怎样教的问题。

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3.课程性质:关注教育学的内容是什么,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4.课堂文化:关注整个课堂怎么样,具有整体性。

包括: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上述四个维度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成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

) (一)学生学习观察点举例●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想一下:自己的课堂中有没有经常重复学生的答案,如果经常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不会倾听的坏习惯) ●互动:△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讨论1:关于教师提问的互动▲有的提问有的是指向内部的。

■设计得好的指向思维过程的问题,如: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我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蜗牛?这样的问题问下去会激发学生继续探究。

■设计得一般的问题式指向结果的如:"马铃薯为什么会浮起来?";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这样的问题问下去后学生会急于找资料寻答案。

▲有的提问是指向外部的(课堂组织起到管理、激励、提醒等的作用) 讨论2:关于学生互动的习惯与情感行为案例:小组汇报后的其他学生的意见反馈,一个学生说:"你这个方案是不对的,应该…"汇报小组的学生就很尴尬,有点生气了。

另一个学生说:"你们的方案已经很不错了,但是…"。

汇报组的学生就很快的接受了建议。

启示:人际交往的行为要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来进行,但这是教不会的,需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感悟和体验的。

●自主:△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二)教师教学观察点举例●环节: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关于板书与多媒体的比较:板书有自己的优点:有时候多媒体的呈现太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而板书的速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在后面的环节巩固)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现状:很多教师害怕提问后的停顿,教师常要反复唠叨) △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教师有没有抢学生的话题?积极的理答方式有:追问、激励等。

案例:初中生在学习惯性时内容时会有一个"速度越快惯性越大"的错误前概念,教师的较好理答是"如果…那么当速度等于零的时候惯性等于多少?"学生就会自己认识到自己认知的错误)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现状1:学生不懂的不问,学生懂的就问现状2:关于学生的齐声回答问题。

为什么要齐声回答? --简单的、需要强调的知识点经常采用齐声回答,能起到了反馈、巩固、调节气氛等的作用,其中的反馈、巩固的功能是指向内部的,调节气氛是指向外部的。

实际上,齐声回答效果最好的是指向外部管理的,而指向内部的齐声回答效果是不好的,那么,你问什么要学生齐声回答? --建议:齐声回答少一点,把时间节省下来。

●指导:△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在学生合作的环节设计上,教师也要备好课,目的要明确)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三)课程性质观察点举例●目标:△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内容:△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教学目标设定后,一定要有与目标相匹配的检测,是这一节课的终结性评价) △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大家可以观察研究一下课堂中的教师评价语言) ●资源:△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四)课堂文化观察点举例●思考△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现在大量的课还停留在记忆和模仿) △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 △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 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课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 △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 如何? ●特质△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三、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时不一样的后对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的类目中的行为进行记录;定性是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

2.联系:定量的方法在于使研究有理据,通过前后若干次的观察数据的比较,归纳出被观察者教学行为的特点。

定性的方法着眼于综合观察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文化等要素,为被观察者提供全景式的改进性建议。

两者相互补充,有助于对教师课堂行为从细节到整体的把握。

传统的听评课所做的判断、建议绝大部分是基于经验和印象的,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课堂观察强调的一个要义是"拿证据来"(二)定性的记录方式1.描述体系:即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是一种准结构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描述:空间、时间、环境、行动者、事件活动、行动、目标、感情等。

2.叙述体系:即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观察到的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也可进行现场主观评价3.图式记录:即用位置、环境图等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