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16786人已读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


胃痛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


本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

【临床表现】
胃痛的部位在上腹部胃脘处,俗称心窝部。其疼痛的性

刺痛常见。可有压痛,按之其痛或增或减,但无反跳痛。


【诊断】

.上腹胃脘部疼痛及压痛。

.常伴有食欲不振,胃脘痞闷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


.发病常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累,受寒等诱因引起。

.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检查,


辨证要点

.辨寒热。寒证胃痛多见胃脘冷痛,因饮冷受寒而发作或
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增,伴有面色茵白,口和不渴,


2.辨虚实。虚证胃痛多见于久病体虚者,其胃痛隐隐,痛


.辨气血。初痛在气,久痛在血。胃痛且胀,以胀为主,


治疗原则

胃痛的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通则不痛,从
胃痛属实者,治以祛邪为主,根据寒凝、
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诸法;



分证论治

1.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甚则拘急作痛,得热痛减,遇寒痛增,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

良附丸是治疗寒邪客胃,寒凝气滞的基础方。方中高良姜



2.饮食停滞

症状: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得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

本方用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健胃下气;半夏、




3.肝气犯胃

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为疏肝理气之要方。方中柴胡、白芍、川芎、



4.肝胃郁热.

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中。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解郁柔肝止痛,丹皮、栀



5.瘀血停滞

症状:胃脘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
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

方中五灵脂、蒲黄、丹参活血化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



6.脾胃湿热

症状: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


治法:清

热化湿,理气和中。

方药:清中汤。

方中黄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湿,




7.胃阴亏虚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

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养阴益胃,芍药、甘草和中



8.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小建中汤温脾散寒,和中缓急止痛。




【转归预后】

本病初起多属实证,表现为寒凝、食积、气滞之候;病情
或因血热妄行,久瘀伤络,或脾不统血,引起吐血、
脉微欲绝者,为气随血脱的危急之候,如不及时救治,



【预防与调摄】

对胃脘痛患者,要重视生活调摄,尤其是饮食与精神方面
辛辣食物,切忌粗硬饮食,暴饮暴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