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瓦解 旧人教版
浅论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浅论维也纳体系的瓦解浅论维也纳体系瓦解的原因国际关系学院级国政一班王兴摘要:维也纳体系是建立于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国际体系,维持了欧洲近四十年的相对和平与稳定。
但在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欧洲政治形势的巨变下最终土崩瓦解。
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维也纳体系瓦解的原因。
关键词:维也纳体系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德国统一欧洲均势引言维也纳体系作为在近代持续近六十年的欧洲体系,曾维护欧洲近四十年的和平与稳定,这是近代欧洲保持和平时间最长的时期。
但这一看似稳固的体系最终在时代的发展下最终沦为历史的陈迹。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欧洲均势的打破和欧洲各大国间矛盾的加剧。
(一)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维也纳体系所存在的十九世纪正是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的时期。
拿破仑虽然在欧陆争霸上失败,但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思想却随着拿破仑的大军传播到欧洲各地,使欧洲各国人民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启蒙。
虽然维也纳会议使欧洲各国如法国、西班牙等复辟,恢复其封建统治;但随着欧洲各国民族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不可阻挡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浪潮在十九世纪席卷了整个欧洲,对维也纳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并进而导致其瓦解。
首先,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同样使欧洲列强之间矛盾逐渐激化,使维系维也纳体系的又一支柱大国协调体制即“欧洲协调”逐渐失效。
欧洲列强在干涉镇压革命问题上的分歧使得欧洲各国之间矛盾日益复杂和尖锐。
在欧洲1820年革命中,欧洲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已开始显现。
英国反对干涉意大利革命与西班牙革命,与俄普奥三国产生了矛盾。
虽然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最终遭到镇压,但大国协调一致的原则显然受到了破坏,欧洲协调体制开始破裂,主要讨论干涉西班牙革命的维罗纳会议也成为了神圣同盟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
欧洲1830年革命则使得欧洲列强之间矛盾更加突出。
这主要体现在欧洲各大国对革命后成立的法国“七月王朝”的不同态度上。
俄国与英国态度截然相反:俄国极度仇视革命积极主张干涉革命但英国率先承认了法国的七月王朝新政府,普奥两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国内形势只好承认了法国新政权。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拉美独立运动 2、神圣同盟的干涉 3、英国的反干涉政策 4、门罗宣言
第三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法国七月革命 比利时革命 波兰起义
德意志部分邦国革命、意大利部分地区起义
涅时代”。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三、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1、对维也纳会议的评价
维也纳会议是1648-1918年间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使欧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为防止法国 东山再起构筑了一道安全堤坝;在欧洲大陆恢复了旧 的封建专制制度。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
正统主义原则
补偿原则
第一节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第一次巴黎和约
2、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3)、会议提出的两个原则 (4)、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和《最后议定书》
◇ 1830年,在英法俄的保护下,希腊正式获得独立地位。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拉美独立运动与门罗宣言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三、东方问题对欧洲协调的破坏
1、希腊独立及影响(1821-1830)
(1)、独立过程
(2)、影响
• 通过《亚得里亚堡和约》的签订,俄国在东方问题上获得了优势,同时 也破坏了维也纳体系确立的大国均势状态,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及其瓦解
梅特涅
• (4)奥皇十分欣赏梅特涅的才干和 忠诚,马上委任他为外交大臣。自 此梅特涅主持奥地利外交事务长达 40年之久。迁就拿破仑同法国结盟; 促成法奥联姻。同时在法俄之间左 右逢源,实际支持俄国,派出3万奥 军支援法军,又向俄国人保证,奥 军不会为法国人卖力。拿破仑远征 俄国惨败后,梅特涅立即进行武装 调停。
• 1831~1833年爆发了第一次土埃 战争,俄国应土耳其的求援乘机 出兵海峡。1833年5月土埃签订 《屈塔希亚条约》苏丹将叙利亚 让给埃及。俄国则于7月与土耳 其签订《温卡尔—斯凯莱西条 约》,这是俄国势力在土耳其达 到顶峰的标志,土几乎变成俄的 属国。
4、两次土埃战争
• 1839—1841年爆发了第二次 土埃战争。英、俄、普、奥 诸强纷纷插手其间。1840年7 月,法国被邀参加伦敦会议, 出现了第二次伦敦协定。该 协定包含两部分,其中一部 分又称《海峡公约》,保证 黑海中立化,这是英国联法 反俄的胜利,俄国在黑海势 力大为衰落,却加强了英国 在埃及和土耳其的势力。
对维也纳体系的新看法 • 第四、法国大革命也将 民族主义和主权概念带 向整个欧陆。各民族的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也意 味着奥、俄、土这些多 民族帝国迟早会瓦解掉。
新看法
• 第五、美国革命和建设的 成功自然会对美洲各国和 其它殖民地引发连锁反应。 这会进一步放大美国制度 对旧大陆的示范效应。美 洲各国的独立和共和制度 的建立验证了这种连锁反 应和示范效应。
一、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 1、召开:1814.10— 1815.6英俄奥普主持 • 2、会议的主要解决问题: 德意志;意大利;土耳其; 黑奴贸易;国际河流管理; 确定外交代表的三个等 级—大使、特使、代办; 外交语文专用法语。
3、正统主义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初期欧洲国家为维护和平稳定而形成的政治格局,主要由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英国带领的列强组成。
但是到了19世纪中期,欧洲的均势受到了威胁,导致了欧洲均势的瓦解。
一是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拿破仑入侵欧洲,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极大恐慌,进而导致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和战争的爆发。
尽管最终纳瓦伦条约结束了拿破仑战争,但欧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拿破仑时代引起的革命和民族主义浪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骑士阶层以及贵族和教会的地位,同时也引导了新的力量,如中产阶级的崛起。
二是意大利和德国单一统一。
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意大利和德国分别在强人的领导之下完成了单一统一。
意大利的统一推动了欧陆变革的步伐,进一步推动了各国的民族主义,引领欧洲各国经历了新纽约时代。
德国的统一则让欧洲强国的格局失衡。
德国的崛起引起了英国和法国的不安,因为他们感到德国的崛起可能会挤压它们的利益。
因此,这两个却国在德国的统一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冲突。
三是俄土战争的影响。
1877年到1878年,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发生俄土战争。
俄罗斯在这一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并征服了巴尔干半岛大部分地区。
这一事件引起了英国和奥匈帝国的不安,因为它们认为俄罗斯的大规模扩张会损害它们的利益。
此后,列强为了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始通过一系列条约和协定来平衡彼此间的力量。
综上所述,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的瓦解主要是由拿破仑战争、意大利和德国的单一统一以及俄土战争等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对于欧洲各国而言,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只有通过平衡各国的利益和力量,减少内部矛盾,达成共识,才能实现欧洲的长治久安。
0907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主要内容:(1)俄国夺得华沙大公国大部领土;继续 :(1 俄国夺得华沙大公国大部领土; 主要内容:( 占有芬兰.(2)普鲁士获得2/5的萨克森;取得威斯特伐利 占有芬兰.( .(2 普鲁士获得2/5的萨克森; 的萨克森 亚地区.(3)奥地利失去比利时,从意大利获得伦巴第和 .(3 奥地利失去比利时, 亚地区.( 威尼斯作为补偿;(4)比利时与荷兰组成为尼德兰王国. ;(4 比利时与荷兰组成为尼德兰王国. 威尼斯作为补偿;( (5)成立德意志邦联,由34个君主国和 4个自由市组成. 成立德意志邦联, 34个君主国和 个自由市组成. (6)维持意大利的分裂状态.撒丁收回萨瓦和尼斯,兼并 维持意大利的分裂状态.撒丁收回萨瓦和尼斯, 热那亚.(7)瑞典将芬兰让给俄国而从丹麦取得挪威.(8) 热那亚.( .(7 瑞典将芬兰让给俄国而从丹麦取得挪威.( .(8 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会议还订立国际河流的航行规章; 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9)会议还订立国际河流的航行规章; 规定外交官员等级;禁止贩卖黑人奴隶宣言. 规定外交官员等级;禁止贩卖黑人奴隶宣言.
维也纳体系的运转
1,亚琛会议 2,特保罗(特洛波)会议与莱巴赫会议 特保罗(特洛波) 3,维罗纳会议
亚琛会议
俄,奥,普,英,法国于1818年9月在亚琛召开. 法国于1818年 月在亚琛召开. 主要问题:安排从法国领土撤军与赔款; 主要问题:安排从法国领土撤军与赔款;法国的国际 政治地位. 政治地位. 结果:驻法盟军于当年全部撤出法国, 结果:驻法盟军于当年全部撤出法国,法国所欠赔款 分批到1820年全部偿清. 分批到1820年全部偿清.四大国邀请法国参加大 年全部偿清 国国际会议, 国国际会议,共同磋商有关欧洲和平与安全的问题
欧洲1848年革命的影响 欧洲1848年革命的影响
第三章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1.哪些条约组成了维也纳体系的基本框架?答:①1815年9月,《神圣同盟条约》签订。
《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这个大环境的产物;②1815年11月20日,英俄普奥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作用主要是维护反动秩序,调和列强矛盾,因此,客观上增加了维也纳体系的稳定程度;《神圣同盟条约》与《四国同盟条约》作为维也纳体系的补充,最终确立了维也纳体系的完整结构。
③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建立了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2.从1818年的亚琛会议,到1830年的希腊独立,大国的协调为什么逐渐失灵?答:欧洲协调失灵:从1818年亚琛会议开始,英国由于拒绝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逐渐游离于维也纳体系之外。
1821年,特洛波会议和莱巴赫会议,英法反对武装干涉意大利革命,与俄普奥裂痕加大。
1822年维罗纳会议时,英国不愿法国在西班牙扩大影响,并企图霸占西班牙所属的拉美市场,未参加干涉西班牙革命的行动,此次会议的结果标志着英国已经放弃"欧洲协调"原则,而与东方三大国分道扬镳。
英国甚至主动派坎宁去美国商谈阻止欧洲其他国家干涉拉美独立运动。
门罗宣言发表后,面对法国、比利时和波兰的革命运动,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维持维也纳体系的欧洲协调逐渐失去了其协调功能。
随着东方问题的出现,英、法、俄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开始在希腊、土耳其问题上相互排挤、竞争。
最终,由于各国为维护自身利益,欧洲协调彻底崩溃、瓦解。
原因:1)维也纳体系的正常运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维持欧洲大陆的局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B保卫正统秩序。
维也纳体系的主要载体是欧洲协调,大国协调主要是建立在《神圣同盟条约》和《四国同盟条约》的基础上,两个条约内容不同,但目的基本相同,就是维持欧洲的正统秩序,防止法国的东山再起。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四讲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文档资料
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
会议总决议主要体现了维也纳会议的两个原则: 正统主义原则、补偿原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二部分:维也纳会议的补充
一、“神圣同盟”
性质:君主的联合体。 1815年9月,俄、奥、普三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 世,普王菲特烈 · 威廉三世)签订《神圣同盟条约》,巩固维也纳体 系。这个同盟是开放的,因此其他欧洲国家的君主都参加了这个条约, 只有英国国王因受宪法制约而没有参见。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 扩张欲望强烈:想吞并萨克森; 主张严惩法国,排挤奥地利,夺得德意志霸权, 进而夺取中欧的霸权;因实力不足,只得向俄国 靠拢,支持俄吞并波兰的计划,以换取俄国对其 萨克森要求的支持。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法国外交代表:塔列朗
塔列朗,作为战败国的代表,巧妙地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和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部分:维也纳会议
一、维也纳会议的背景
(二)第一次巴黎和约
会议性质——和会。拿破仑1814年第一次退位以后,法国 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国家签定了第一次巴黎和约
对法国的处置:第一次巴黎和约对法国相当宽容,尽管法 国在战争中失败,但作为欧洲大国地位依然保持着 召开维也纳会议,是第一次巴黎和约中提出来的
(3)奥地利从意大利得到补偿。
这一妥协使俄的要求大部分得到满足,普的要求部分得到满足。大体维 持了英法所主张的势力均衡。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五)会议的总决议案——《最后议定书》
关于缔结总协定的争论:
俄 VS 英、奥 1815年6月《最后议定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最后议定书》内容 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 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 奥地利得到加里西亚并得到意大利 北部作为补偿; 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处于极 为分散和不统一的状态;
维也纳体系
《四国同盟条约》
• 英、俄、普、奥鉴于拿破仑能够迅速再次崛起的 教训,盟国一改过去对法国宽恕的立场,决定对 法国不再客气并给予严厉的惩罚,为了保证对法 国处置的实施,四国在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的同 一天(1815年11月20日)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 • 从条约的内容上看,四国同盟的精神与神圣同盟 是一致的,唯一不同就是后者放弃了宗教神秘的 外衣,是按照英国的倡议与意图建立起来的具有 军事防御性质和非常明确的责任和义务的同盟条 约。 • 主要任务就是保证《第二次巴黎和约》的顺利实 施,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神圣同盟的重要补充, 并为神圣同盟在军事上做了保证。 返回
瓦解
• 欧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冲击 希腊独立 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首次被改动 法国七月革命 使会议恢复的封建王朝垮台 比利时独立 欧洲版图再被更改 9月,德意志 11月,波兰 1831年,意大利 • 1848年欧洲革命的冲击 法国二月革命 匈牙利人民起义 德意起义 • 克里米亚战争后最终瓦解 “东方问题” “圣地”问题 欧洲大国争霸的战争 联盟由对法一致转为对俄一致 ,英 法逐渐占据了欧洲均势的优势 • 维也纳体系,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爆发,走到了尽头
谢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次《巴黎条约》
1831年,反法联盟通过在德意志莱比锡的“民族 大战”,击败了拿破仑,拿破仑被迫下台,波旁 王朝的路易十八被扶上台,与反法联盟签订了第 一次《巴黎条约》。 条约规定: (1)法国“保持1792年的疆界”,而比利时、德意志、 意大利也恢复了1792年时的疆界;(2)马耳他及其 附属岛屿划归英国;(3)挪威归并瑞典;(4)战争双 方及一切国家应于两个月内派全权代表去维也纳, 以便作出补充本条约各规定的安排等。
《神圣同盟条约》
• 1815年9月在沙俄的倡议下,俄、奥、普三 国的国王在巴黎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 此条约之所以被称为“神圣同盟”,主要 是三国的君主是根据基督教教义结成“真 正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无论何时何地 都必须相互提供援助,以“保卫宗教、和 平与正义”。 • 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保障工具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学习提示:维也纳体系与法国:一是法国国内秩序,即波旁王朝的恢复;二是防止法国再度称霸。
维也纳体系与欧洲:一是维持欧洲大国均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二是保卫正统秩序。
维也纳体系运转的主要表现即欧洲协调。
梅特涅是欧洲协调中的核心人物。
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东方问题,是威胁维也纳体系稳定的主要因素。
其发展最终摧毁了维持正统秩序的大国均势和平,使维也纳体系走向解体。
维也纳体系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1848年欧洲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
学习要点:1、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内容。
2、从1818年的亚琛会议到1830年的希腊独立,大国协调为何失效。
3、从全球的视角看,美国的崛起与土耳其的衰落对维也纳体系的影响。
4、维也纳体系运作过程中大国的均势政策。
第一节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一、维也纳会议1814年9月,维也纳会议召开。
英、俄、奥、普四国主持。
英、奥、法的要求大体限于欧洲大陆领土均势格局的确立,与扩张不断的俄国矛盾。
波兰-萨克森问题;德意志问题;意大利问题;土耳其问题;其他问题:黑奴贸易,各国原则上同意废除,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决定实施日期。
制定国际河流管理制度,确定国际河流向各国商船开放、贸易通航自由无阻原则。
通过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公约,明确外交代表的三个等级:大使、教皇使节或圣使,特命全权公使,代办。
外交语文专用法语。
二、《神圣同盟条约》1815年9月,亚历山大一世、弗兰茨一世、威廉三世在巴黎订立《神圣同盟条约》。
炮制同盟议定书的目的是以保守的基督教见解来抵消法国1789年革命的危险观念。
《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
但它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
单就其内容看,尽管声称各君主彼此应相互救助,但并不是个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载明缔约国权利和义务的同盟条约,而像是宣传基督教仁慈、友爱、互助精神的宣言书,提倡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处理君主与上帝、君主与君主、君主与臣民三种关系的基本原则。
高二历史第三章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历史第三章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三章: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二. 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难点:对巴黎公社的准确掌握三. 课堂教学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一)维也纳会议1.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分赃,同时要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的1日秩序。
并且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经过激烈的争吵,形成一系列决议。
2. 维也纳会议的主要内容首先,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
维也纳会议以后,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失去王位的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封建君主纷纷复辟。
德意志的三十多个邦国和自由市虽然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但各邦国和自由市都是独立的。
意大利依然四分五裂,大部分地区处在奥地利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之下。
其次,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
法国被限制在1790年的疆界内,1790年以后扩张的领土全部被剥夺。
为了防范法国东山再起,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如把比利时并入荷兰,成立由荷兰国王统治的尼德兰王国;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第三,按照大国的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
波兰被再次瓜分,俄国得到了波兰的大部分和芬兰等地,普鲁士的领土进一步扩大。
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得到巩固。
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它使欧洲恢复了均势局面。
在世界范围内,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进一步巩固,在欧洲大陆,俄国取代法国成为霸主,欧洲被拿破仑推翻的封建政权的复辟。
3.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为了维护维也纳体系,共同镇压欧洲革命,1815年9月,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
为了把“神圣同盟”维护反动秩序的手段具体化、英、俄、普、奥又组成四国同盟,决心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的衰落
梅特涅
卡斯尔雷 亚历山大一世 腓特烈三世
塔列朗
列强的打算:
其一重建欧洲和平与均势、其二重新划分欧洲版图 奥地利:恢复欧洲均势,遏制法国和普鲁士,但反 对俄国干预中欧,维持奥地利在中欧的大国地位。 俄国:夺取波兰、进军西欧、成为新霸主。 普鲁士:尽力收复失地和扩大版图。 英国:保持和扩大海上优势和商业霸权。 俄普之间围绕波兰-萨克森问题的争吵。英奥与俄 普的对立。 法国代表塔列朗努力分化反法同盟,提高法国地位。 提出“正统原则”和“补偿原则”。
波兰-萨克森问题
会议上争执最大的问题是波兰-萨克森王国前途及 归属问题。 俄国和普鲁士建议在华沙大公国的基础上建立一个 独立的波兰王国,由沙皇亚历山大兼任波兰国王。 作为补偿,普鲁士获得整个萨克森王国。 奥地利、法国和英国反对这个计划。在法国代表塔 列朗安排下,英奥法三国1815年1月缔结一项秘密 协定。三国在会上强调基于正统原则,反对俄普的 建议,并警告不惜联合作战来防止该计划。俄普收 回了建议。 最后俄国得到一个稍小的波兰王国,由沙皇兼任国 王。波兰其余领土由俄、普、奥三国瓜分,仅剩克 拉科夫为自由市。普鲁士获得萨克森40%的地区。
第二节 梅特涅时代:维也纳体系的 多极均势格局
维也纳体系运作 维持欧洲大国均势和平、维护正统秩序 这非常符合奥地利的利益,因而梅特涅在其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1815年之后大约十几年是梅特涅体系的黄金时期 主要表现为“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大国一致行动的会议 1818年亚琛会议、1820年特洛波会议、1821年 莱巴赫会议和1822年维罗纳会议四次大国协调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维也纳体系是指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形成的一种欧洲国际秩序体系。
在此体系下,欧洲列强通过一系列协定和条约共同维护欧洲的均势,避免了大规模冲突的发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关系的发展,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开始出现瓦解的现象。
本文将对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的原因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对欧洲国际秩序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竞争日益激化。
一方面,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欧洲的生产力大幅提升,各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开始有了明显的差异,导致了经济上的竞争和不平衡。
殖民帝国主义的兴起使得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使得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
这些因素导致了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开始出现瓦解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对抗和矛盾逐渐升级,导致了一系列冲突和战争的爆发。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一战和二战。
一战的爆发使得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欧洲陷入了动荡混乱的局面。
一战后通过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国际秩序并未能有效维护欧洲的稳定和均势,反而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结束后,欧洲国际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冷战的爆发使得维也纳体系的遗产再次被搁置。
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均势瓦解对欧洲国际秩序的影响十分深远。
瓦解使得欧洲陷入了长期的动荡混乱之中,各国之间的对抗与冲突不断升级,导致了大规模的战争的爆发。
这种动荡混乱也使得欧洲列强的竞争日益激烈,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程度。
这种瓦解还使得欧洲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成为了一个长期的难题,欧洲列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变得更加困难。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的瓦解是欧洲国际秩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通过对其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欧洲国际秩序的演变和发展,为未来的国际关系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和和平的国际秩序。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19世纪初期,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拿破仑战争之后,维也纳体系被建立起来,意在恢复欧洲的均势和和平。
到了19世纪中期,这一体系开始出现裂痕,欧洲的均势也开始逐渐瓦解。
本文将对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的原因有多方面的。
是随着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提升,也加剧了欧洲国家之间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平衡。
强大的工业实力让一些国家开始扩张殖民地,寻求更多的资源,这加剧了欧洲国家之间的争夺。
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兴起也为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许多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被唤醒,他们渴望拥有自己的国家,不再接受被统治的命运。
这些民族主义浪潮将帝国主义体系逐渐推向了边缘。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的原因还包括国际关系中的复杂纷争和外交政策的变化。
面对这些变化,维也纳体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均衡和稳定。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罗斯与英法等西方国家陷入对抗,导致了欧洲国际关系的进一步紧张。
普法战争后,法国的崛起也使得维也纳体系中原有的均势被打破。
这些种种因素逐渐加剧了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和欧洲国际关系的紧张。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的瓦解给欧洲带来了重大影响。
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和联盟体系的形成。
在维也纳体系瓦解后,欧洲各大国开始加大军备建设,为未来的冲突做准备。
一些国家还开始组建联盟,以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成为了共同的盟友,这反映了欧洲各国在外交上的调整和变化。
这种联盟体系的形成也使得欧洲国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增加了未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均势瓦解还导致了欧洲地缘政治的重大变革。
在19世纪中叶,随着普鲁士的崛起和德意志统一的完成,欧洲地图发生了重大调整。
德意志帝国崛起后,德国成为了欧洲大陆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这对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及其瓦解
梅特涅出逃
6、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5
• 圣地之争:1842法国拥有管理权, 俄国反对。1852年苏丹在法国压 力下,将伯利恒教堂的钥匙交给 法国天主教会管理。在俄国的强 力要求下1853年,苏丹承认东正 教在圣地的地位,俄国又提出保 护教徒的要求,土耳其拒绝。 1853年6月俄对土不宣而战。1854 年1月英法加入占领克里米亚。 1856年签订巴黎合约。俄国消弱, 英法优势地位确立,维也纳体系 就此瓦解。
三、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 3、门罗宣言:美国为表明自 己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立场,于 1823年抛出了“门罗宣言”, 其实质就是“门罗主义”,打 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 幌子,行“美洲是美国人的美 洲”之实。但其对欧洲列强干 涉拉美革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三、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 4、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 展:1830年10月比利时革 命从荷兰分离并独立。 1831年11月五强承认了比 利时独立,并宣布比利时 为永久中立国。1830年11 月波兰起义。1831年3月俄 国出兵波兰,吞并波兰。
对维也纳体系的新看法
• 维也纳体系有均势和王权认同两大支柱, 有四国同盟、神圣同盟和“欧洲协调”三 大机制。维也纳体系必然灭亡原因如下: • 第一、维也纳体系的均势是欧洲的均势, 但不是欧洲国家的均势,更不是世界的均 势。一方面,对殖民地占有的不同势必引 起各国力量的不均衡增长和其它国家对英、 俄的疑惧。另一方面,为争夺利益,各国 间尤其是英俄势必发生持续不断的冲突。 历史事实已证明,维也纳体系从未在欧洲 以外发生过作用。
对维也纳体系的新看法 • 第四、法国大革命也将 民族主义和主权概念带 向整个欧陆。各民族的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也意 味着奥、俄、土这些多 民族帝国迟早会瓦解掉。
第4章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草)
第4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1789-1871)本章主要内容•拿破仑战争与国际政治新格局•欧洲协调的兴衰•东方问题与大国关系•维也纳体系的崩溃4.1拿破仑战争与国际政治新格局18世纪欧洲国家关系回溯——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北方大战(1700-1721)•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七年战争(1756-1763)•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法、西、荷参战——武装中立同盟(1780,俄、瑞、丹、荷、普、奥、葡等)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18世纪初的欧洲强国•法国•奥地利•英国•荷兰•瑞典18世纪中叶的欧洲强国•英国:走向鼎盛•俄国:地位上升,欧洲最大变化(七年战争中打败普鲁士)•普鲁士:崛起和问鼎德意志霸权•法国:由盛而及衰•奥地利:跌落与巩固(将匈牙利纳入版图,向巴尔干扩张)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变迁•普奥争夺中欧•英法争夺世界霸权•俄、奥、土争夺东方大分化、大改组:欧洲“外交革命”•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反奥联盟(法、普、西、德意志反奥势力)VS反普联盟(英、奥、荷、德意志反普势力)•七年战争(1756-1763)英普同盟VS法奥-俄奥同盟(奥、俄、西、萨克森、瑞典)法奥由宿敌变盟友,1770年路易十六与奥地利公主联姻(法国16-17世纪的外交传统:联合瑞典、波兰和土耳其反对奥地利)奥英由长期盟友变敌人普鲁士:被俄军打败,但因彼得三世亲普退出战争而得救4.1.1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外交和战争法国大革命时期宣布的外交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启蒙思想家对“王朝利益至上”、“君主秘密外交”的抨击•马布利:君主国家的外交艺术遵循的是“国君的个人动机、渺小的利益和任性的念头”•卢梭:“主权在民”的“人民主权原则”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2、“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1790年,立法议会干预外交,“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为对外政策根本原则1791年,特别法令,“永远放弃以侵略为目的之一切战争”3、自愿合并:民族自决原则的延伸·1791年,教皇领地阿维尼翁与法国合并问题4、“对茅屋和平,对宫廷战争”•吉伦特派旨在把法国革命推向欧洲5、“不干涉原则”•雅各宾派旨在摆脱国际孤立和敌对,否定同整个欧洲作战的世界革命原则•立足于正义、真诚和合法的基础上,与各小国结盟法国大革命战争(1792-1802)从普奥反法同盟到多国第一次反法同盟•1791·6·20,路易十六出逃失败被捕,加剧法国人民对干涉担心•1792·4·20,法国对奥地利宣战•1792·8,奥、普联军进逼巴黎,要求恢复路易十六的自由与统治•1792·8·10,人民起义(军事溃败与王室通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国民自卫军成立•1792·9·20,瓦尔密战役,革命法国首次军事胜利第一次反法联盟形成背景:吉伦特派革命战争论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处死英国的作用•1793·3,第一次反法联盟(英、荷、俄、普、奥、西等)•1793·6,雅各宾专政•1793·12·9,法军收复土伦港•1794·6,肃清境内外国军队,占领比利时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与彼此矛盾•1794年,克拉科夫起义,华沙被解放•俄、普镇压•1795年,三国签订瓜分条约,波兰被瓜分完毕•1795·4·4,法普签定巴塞尔和约•1795·5·16,法国与荷兰和约•1795·722,法国与西班牙签定和约第一次反法联盟已经瓦解。
维也纳体系的兴衰..
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是欧洲列强讨价还价,求得妥协的国际体系,维护了旧的封 建制度,是历史的反动;
但它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的平衡,形成了大国
间的力量均势,并维持了欧洲多年的和平: 加强了荷兰、德意志邦国和撒丁王国,并使瑞士成为永久中 立共和国,以此作为扼止法国的堡垒; 承认了俄国对波兰的占领,俄国从此直接面对西方,而且在 列强之中实力居于前列; 英国也从此确立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并自觉地在国际关系 中扮演起制衡者的角色;
1、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3)会议提出两个原则
正统主义原则
补偿原则
正统原则:恢复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 翻的欧洲各个“正统”王朝和君主制度。 补偿原则:以相当领土补偿昔日统治者的损失,重新 划分欧洲政治地图。
1、维也纳会议(1814.9-1815.6)
因均势原则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圆熟,故西方有 人将维也纳体系称为均势的“黄金时期”。
三、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1、欧美革命与独立运动及《门罗宣言》
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2、欧洲协调的危机
3、东方问题对大国均势的破坏。
欧美革命和独立运动的冲击
20年代:西班牙革命、葡萄牙革命、意大利革命、俄国十二 月党人起义、希腊独立运动、拉美独立运动。 30年代:1830年7月法国七月革命; 8月比利时革命; 9月 德意志部分邦国革命;11月波兰革命;1831年2月,意大利部 分地区革命。
(1)各国的目标 (2)会议的组织 (3)会议提出两个原则 (4)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和《最后议定书》
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
① 波兰—萨克森问题; ② 德意志问题; ③ 意大的国际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恢 复 旧 制
重 划 版 图
瓜 分 殖 民 地
维 持 德 、 意 分 裂
神 圣 同 盟
四 国 同 盟
希 腊 独 立
法 国 七 月 革 命
比 利 时 独 立
一 八 四 八 年 欧 洲 革 命
复辟政府绝没有把资产阶级利 益放在首要的地位。相反,它们不但 处处忽视资产阶级的利益,甚至公然 不理会资产阶级的利益。 · · · · · · 但是 当时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比以前任何 时候都强大了。商业和工业已经扩展 到每一个角落,并使大腹便便的资产 恩格斯 · · · · · 他们不能再忍气 1820--1895 者财富巨增; · 吞声地服从这样一个阶级的统 治, · · · · · · 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斗 争已不可避免,这个斗争几乎在和约 缔结后就开始了.。
马克思 (181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883)
维也纳体系
是
一 种历史的反动,
还是
一种历史的进步?
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 改革和独立运动 各种矛盾冲突 阶 级 矛 盾 民 族 矛 盾 革命、改革、独立
内 部 矛 盾
希 腊 独 立
法 国 七 月 革 命
比 利 时 独 立
严重动摇
1848年欧洲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族革命
大会发出响亮的口号:“重建社会秩序”,“恢复 欧洲政治制度”,在“公平的力量配备”的基础上建立 “持久和平”等等,都是为了安抚各国百姓,为了使这 次大会带有一些崇高、庄严的性质;但是大会的真正目 的在于战胜国瓜分战败国的遗产。
------1815年2月维也纳会议秘书长的报告
维也纳会议不过是人类历史 记载上曾经有过的最怪诞的国际 法虚构物之一。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浪漫主义作品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 微交易平台 微交易
啊!我还以为您会说 爷壹会儿要过来看望我の头发呢 ”“仆役!”那壹次轮到月影简直是要被水清给气死咯!真别晓得她家仆役心里是怎么想の!爷来咯也别高兴 居然还 壹副愁眉别展の样子 而且连梳妆打扮の兴趣也没什么 现在别趁着爷对仆役有兴趣 赶快抓牢咯爷の心 将来后悔可就来别及咯!再说咯 那两各人别是已经过上好日子咯吗? 怎么仆役壹点儿改变也没什么呢?第壹卷 第864章 晨起王爷回到书院之后 先更衣后用膳 紧接着就开始处理起尚未完成の几件公务 待全部处理完毕 抬头壹看更漏 竟然是 快要两更天咯 估计水清那里也由月影服侍妥当 于是将秦顺儿唤咯进来:“那就收拾洗漱吧 ”秦顺儿得令 赶快忙乎起来 忙完之后正要去后面の卧房给他安排铺床事项 他却 吩咐现在就去怡然居 弄得秦顺儿以为听错咯:“爷 现在过去?”“对 ”秦顺儿由于别晓得那各时间他过去怡然居干啥啊 又没什么得到准信儿 于是两手空空地跟在后面到 咯怡然居 他已经提前暗示咯水清别需要等他 累咯就先歇息 他之所以如此暗示 也是担心她抹别开面子 连看都别敢看他 怎么可能做好服侍就寝の事项呢?所以他才要在书院 里由秦顺儿完成咯所有洗漱之后再过来 格外聪明の水清早就听出咯那句弦外之音 所以趁他还没什么到来之前 果然是心领神会地早早吩咐月影安置她就寝 望着早已经换好咯 衣服 依然闭着眼睛躺在床上の水清 他当然晓得她别想见他 于是默别做声地挨着她の身边躺下 他也晓得她没什么真の睡着 于是将手伸到她の锦被中 轻轻地握上她の手 因 为握着她の手 他の心中感到格外安心;她因为累咯壹夜壹天 两各时辰の午休早就失去咯功效 于是没过多久 两各人都渐渐地沉入咯梦乡 第三天の早晨 是水清有生以来第壹 次服侍他起床 经过昨天壹夜の调整 而且现在两各人又都是穿戴整齐の样子 极为有效地缓解咯她の尴尬和别适 虽然仍是别别扭扭 但是水清终于可以别用再躲着他咯 秦顺儿 头壹天先是将他需要更换の衣裳拿到咯怡然居 结果他竟然没什么在怡然居更衣 而是回咯朗吟阁 可是当晚上他从朗吟阁去怡然居の时候 又没什么说他去做啥啊 秦顺儿就两 手空空地跟咯过来 直到等得房里只剩下咯夜烛 连月影都退咯出来 他那才晓得王爷今天晚上是歇在咯那里 于是又赶快跑回书院 将王爷の洗漱物品以及换洗衣物统统带咯过 来 交到月影手里 今天是水清有生以来第壹次服侍他起床 也是月影有生以来第壹次服侍王爷 主仆两各人全是新手 唯壹の老手儿秦顺儿是各太监还进别得屋来 于是王爷也极 其荣幸地享受咯有生以来最为特别の壹次女眷服侍待遇 先是水清 望着那壹堆の衣裳 脑袋立即就大咯好几圈 因为她别晓得应该先穿哪壹件 后穿哪壹件 于是她将求助の目光 望向月影 她那回可真是找错咯人!月影从来都是服侍女眷 也没什么服侍男人の经验 水清向她求助完全就是徒劳无益 看着那主仆两人您瞧瞧我 我瞧瞧您の慌张无助样子 他 只觉得哭笑别得 别忍心看她の笑话 于是只好自己开口说道:“那各 先拿白色の那件中衣吧 ”第壹卷 第865章 撞车壹听王爷开咯金口 给她们指出咯壹条光明大道 于是主 仆两人立即双双朝那件中衣下手 结果慌忙之间两只手别但狠狠地撞到咯壹起 而且水清手上那各浮雕小花戒指狠狠地划咯月影壹下 竟然将她の手背划出来壹各小口子 水清见 状心疼别已 可是当着王爷の面也别敢怠慢 于是她赶快用左手去安抚咯壹下月影の手背 右手抓咯衣裳准备去给他穿上 月影却是抱着轻伤别下火线の念头 哪儿有奴才袖手旁 观 主子忙前忙后の?于是月影就用那只没什么受伤の手也抓住咯衣裳 而水清既是心疼月影 也是觉得昨天自己の表现实在是太过分 没什么尽到壹各诸人の职责 今天既然是 她第壹次服侍王爷 就壹定要亲力亲为 以求将功补过 主仆两人都想要对方暂且收手 都想由自己去尽职尽责 争抢过程中壹各别注意 只听“哗”の壹声 赶巧咯壹各寸劲儿 白 绸子中衣竟然被两各手无缚鸡之
缔约三国的君主…… 无论何时、何地,均将 互相救援; 他们把自己看作臣民与士兵之父, 又将以本身所赋有的同样的手足精神来引导他们, 去保卫宗教、和平和正义。 ----神圣 同盟议定书
神圣同盟成立的
目的 是什么?
在基督教的名义下,联合欧洲各国的 专制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
如何评价维也纳体系?
19世纪上半叶 欧洲的两件大事
经济:工业革命得到扩展,
资本主义经济有很大发展。
阻
碍
封建主义统治欧洲绝大部分。
政治:处于维也纳体系之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瓦解
形成------维也纳会议(1814---1815) 维护------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严重动摇-----19世纪二三十年代
阶级矛盾
革命原因
民族矛盾 1847年欧洲 工商业危机
法国 二月革命
匈牙利起义
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的
和
1、匈牙利革命:被沙皇俄国镇压 2、法国二月革命 六月起义失败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1、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强大 2、欧洲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不够成熟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瓦解
形 成
维也纳会议 维 护 严重动摇 瓦解
的革命、 改革和独立运动
瓦解-----1848年欧洲革命
维也纳 会议
1814--1815
《 最 后 议 定 书 》
1、恢复旧制
2、限制法国,重划版图
3、分割殖民地,英国巩固霸主地位 4、维持德、意分裂
英国 俄罗斯
普鲁士 王国
奥地利 帝国
1815年的欧洲地图
“公平的力量配备”---势力均衡(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