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维也纳体系及其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特涅
• (4)奥皇十分欣赏梅特涅的才干和 忠诚,马上委任他为外交大臣。自 此梅特涅主持奥地利外交事务长达 40年之久。迁就拿破仑同法国结盟; 促成法奥联姻。同时在法俄之间左 右逢源,实际支持俄国,派出3万奥 军支援法军,又向俄国人保证,奥 军不会为法国人卖力。拿破仑远征 俄国惨败后,梅特涅立即进行武装 调停。
5、1848年欧洲革命
• 1848年在欧洲爆发了反对封建势力 的革命 • 德意法英等都相继爆发了革命。特 别是法国二月规模,推翻了正统原 则和旨在反对法国的均势秩序还为 法国民族主义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 1849年2月罗马推翻了教皇的政权, 建立了世俗的共和国。波拿巴趁机 进军意大利,俄奥普承认了法兰西 第二帝国。
梅特涅
• (5)维也纳会议期间由于他 在幕前幕后活动异常频繁,像 一只蝴蝶飞来飞去,被人称为 “蝴蝶大臣”。梅特涅拉拢英 国,又不过分削弱法国,推行 “均势”政策,搞大国平衡。 1815年1月,英、法、奥三国 结成秘密同盟,与俄、普相对 峙,使欧洲各大国间出现了实 力均衡。
梅特涅
• 在德意志内部,成立了由35个邦国 和4个自治市组成的松散的德意志 邦联,并担任邦联议长。 • 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的倡 议下,建立了神圣同盟,梅特涅不 甘心屈从于沙俄,便再次拉拢英国, 拼凑起俄、英、奥、普四国同盟, 实现了神圣同盟内部的实力均衡。 1818年,在梅特涅主持召开的神圣 同盟第一次会议,又把法国拉入, 成为五国同盟。
梅特涅
• 1821年,梅特涅被授予奥地利宰相兼宫廷 大臣和国务大臣,但他更自命是“欧洲宰 相”,因为他是神圣同盟的实际主持人。 就在他春风得意之时,命运却出来与他作 对。他的两个女儿这时相继死去,剩下的 三个孩子也都染上了严重的肺病。1825年, 他的结发妻子病故后,他又先后两次结婚, 但两个后妻均先他而亡。在这一连串打击 下,梅特涅百感交集,孤苦凄凉。 • 1848年的欧洲革命风暴,冲垮了梅特涅多 年来精心建立的欧洲体系。维也纳三月革 命爆发,梅特涅政府被推翻,他被迫化装 逃往英国。1851年9月,孤身飘泊在外的 梅特涅被获准回国。1859年6月11日,均 势外交大师梅特涅离开了人世,终年86岁。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及其瓦解
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 ,以英国、俄 国、奥地利、普鲁士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 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 1814年10月1日~1815年6月9日,参战各方 在维也纳举行会议。旨在恢复拿破仑战争时 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 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 土和领地。划分了势力范围,要求法国支付 战争赔款等。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 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4、补偿原则
5、欧洲协调
• (1)在1815年防止法国重新出现旨 在推翻维也纳体系的政权是列强协调 一致的基础之一。均势原则、正统主 义、补偿原则 • (2)定期多边外交协商的安排具有 重大的意义。这个多边协商机制就叫 做大国协调。当时叫做“会议外交” 他有利于大国妥协解决大国之间存在 的问题。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护维也纳 秩序,调和列强矛盾。在客观上增加 了维也纳体系的稳定程度。
为解 决东 方问 题 列强 曾提 出 三种 方案
一是维持土耳 其现状; 二是在列强之 间瓜分土耳其 三是在土耳其 境内建立民族 独立国家。
这些方案都在不 同时期试行过, 但未解决任何实 质问题
3、希腊起义与俄土战争
• 1821~1829年希腊革命是19世纪20年 代欧洲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19世纪20年代东方问题的起点。 1822年1月希腊独立,神圣同盟谴责 希腊,但英国在1823年3月承认希腊。 1827年英、俄、法三国《伦敦条约》 建议希腊自治。但土耳其在奥地利支 持下联合埃及镇压希腊革命。同年, 英、俄、法三国联合歼灭了土、埃联 合舰队。英、法担心俄国在黑海势力 加强,主张与土耳其谈判,遭土拒绝。
• 1、维也纳体系的 矛盾:
• (1)各大国利益不同 • (2)英国游离于体系 之外,不热衷干涉 • (3)革命的时代和新 思想的冲击
三、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 2、英国反对干涉拉美革命:在美、 法两国革命的影响下,自18世纪末至 19世纪20年代,拉美掀起了独立运动。 俄国和奥地利等主张以神圣同盟名义 干涉拉美革命。英国从1822年始,则 改变其外交政策,反对干涉拉美独立 运动,扶植拉美新兴国家,并企图寻 求美国支持。英国反对的原因是:在 拉美有巨大利益;自己拥有海上霸权。
三、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 3、门罗宣言:美国为表明自 己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立场,于 1823年抛出了“门罗宣言”, 其实质就是“门罗主义”,打 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 幌子,行“美洲是美国人的美 洲”之实。但其对欧洲列强干 涉拉美革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三、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 4、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 展:1830年10月比利时革 命从荷兰分离并独立。 1831年11月五强承认了比 利时独立,并宣布比利时 为永久中立国。1830年11 月波兰起义。1831年3月俄 国出兵波兰,吞并波兰。
二、 维也纳体系的运转
• 6、维罗纳会议(意大利): 1820年西班牙派去讨伐美洲革命 的部队起义,要求恢复1812革命 宪法。1822年10月大国在维罗纳 开会讨论西班牙问题。俄法普奥 一致同意干涉西班牙革命。列强 支持法国武装干涉,1823年法军 进入西班牙,5月占领马德里, 镇压了革命。
三、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塔列朗(1754~1838)
• “外交家长着一根舌头是为了 藏起自己的思想”。 • 1770年圣叙尔皮斯神学院学习。 1775年任兰斯圣丹尼修道院长。 1780年任法国教会总代表。 1789年三级会议第一等级代表, 主张把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 并获通过。在制宪议会中倾向 第三等级,提议没收教会财产, 属宪政派主教。
新看法
• 第二、维也纳体系的均势是 一种静态下的均势,它没有 有效手段使体系随着各国实 力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这 势必在将来引起新兴大国对 体系的挑战,从而在根本上 破坏体系。历史事实已证明, 随着法国国力的复兴,维也 纳体系很快瓦解。
对维也纳体系的新看法
• 第三、法国大革命将民主 主义和自由主义传向欧陆 列国。法国大革命。美国 民主共和是对欧陆各国和 神圣同盟的更为现实的挑 战。美洲各共和国的建立 的过程中,正是美英两国 的外部支持帮助了各共和 国建立。
一、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 1、召开:1814.10— 1815.6英俄奥普主持 • 2、会议的主要解决问题: 德意志;意大利;土耳其; 黑奴贸易;国际河流管理; 确定外交代表的三个等 级—大使、特使、代办; 外交语文专用法语。
3、正统主义
• 塔列朗和正统主义。塔列朗是近 代史上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 家。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法国利益, 在维也纳会议上他提出了“正统 主义”原则,其主要内容主要是 恢复欧洲各“正统王朝”的统治, 各国恢复到1792年疆界。正统主 义原则为保全法国,恢复法国的 大国地位、瓦解反法同盟对法国 的外交遏制具有重要意义。
5、欧洲协调
• (3)妥协,进行政 治交易,签订秘密 条约、欧洲协调机 制目的是为了缓和 欧洲大国之间的矛 盾,维护大国利益, 保持强权政治。
二、维也纳体系的运转
• 1、 神圣同盟。由俄皇倡
议为维护维也纳体系于 1815年9月建立的具有宗教 色彩的非军事同盟。沙俄 经常利用之镇压革命运动 • 2、 四国同盟。1815年11 月,英、俄、普、奥四国 建立的针对法国的具有一 定军事性质的同盟。
3、希腊起义与俄土战争
• 1828~1829年爆发了俄土战争。 1829年俄土签订《亚得里亚那 堡和约》,土耳其割地、赔款。 保证黑海通航自由。希腊自治, 俄国获得在土自由贸易的绝对 权利。该条约加强了俄国在巴 尔干的地位,并标志着东方问 题由外交斗争转向军事斗争的 新阶段。1830年希腊独立。
4、两次土埃战争
二、 维也纳体系的运转
• 3、梅特涅时代:1815—1825 • (1)梅特涅:信奉保守主义; 坚持正统主义;强调君权神授; 反对自由主义和革命思想的传 播,主张现实主义的利益原则, 维持大国均势,鼓吹干涉他国 内政。(君主互助和镇压民族 民主运动)
梅特涅
• (2)1773年出生于科布伦茨。16岁 时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神学。 一年后转入美因兹大学改学历史。 1792年10月,法国占领美因兹,举 家避住维也纳。1795年与奥地利名 门之女爱林诺结婚,从而同奥地利 封建王朝紧紧地联结在一起。18011806先后任驻萨克森、柏林 、法国 大使。
二、 维也纳体系的运转
• 4、欧洲协调体系的运转: 1818年9月亚琛会议,法国 摆脱了战败国地位,确立 了五大国的会议外交体系。 但是对法国内政的干涉是 这次会议的一大特色---撤 军、赔款。 它为干涉他国 内政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 维也纳体系的运转
• 5、特洛波会议(奥属西里西 亚):1820年7月,那不勒斯 烧炭党起义,迫使国王颁布 自由主义宪法。10月,奥、 俄、普开会协商意大利问题。 会议确立了干涉它国内政的 原则—如果革命改变了政权, 则该政权被排除在同盟之外; 如果革命威胁到邻国安全, 同盟可以武力干涉。
• 1831~1833年爆发了第一次土埃 战争,俄国应土耳其的求援乘机 出兵海峡。1833年5月土埃签订 《屈塔希亚条约》苏丹将叙利亚 让给埃及。俄国则于7月与土耳 其签订《温卡尔—斯凯莱西条 约》,这是俄国势力在土耳其达 到顶峰的标志,土几乎变成俄的 属国。
4、两次土埃战争
• 1839—1841年爆发了第二次 土埃战争。英、俄、普、奥 诸强纷纷插手其间。1840年7 月,法国被邀参加伦敦会议, 出现了第二次伦敦协定。该 协定包含两部分,其中一部 分又称《海峡公约》,保证 黑海中立化,这是英国联法 反俄的胜利,俄国在黑海势 力大为衰落,却加强了英国 在埃及和土耳其的势力。
梅特涅
• (3)回国:拿破仑说:“你在这里相 当成功,这是因为你不多讲话,人家拿 不到你的什么把柄。”梅特涅认真研究 了拿破仑的性格和政策,多次向奥皇奏 明:拿破仑正在策划吞并奥地利,他建 议在备战的立场上布置军队。1809年, 奥地利参加第五次反法联盟,在瓦格拉 姆之战中又惨败于法军,维也纳被法军 占领。拿破仑当众痛骂了梅特涅一顿, 并把他押送回维也纳。
对维也纳体系的新看法 • 第四、法国大革命也将 民族主义和主权概念带 向整个欧陆。各民族的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也意 味着奥、俄、土这些多 民族帝国迟早会瓦解掉。
新看法
• 第五、美国革命和建设的 成功自然会对美洲各国和 其它殖民地引发连锁反应。 这会进一步放大美国制度 对旧大陆的示范效应。美 洲各国的独立和共和制度 的建立验证了这种连锁反 应和示范效应。
梅特涅出逃
6、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5
• 圣地之争:1842法国拥有管理权, 俄国反对。1852年苏丹在法国压 力下,将伯利恒教堂的钥匙交给 法国天主教会管理。在俄国的强 力要求下1853年,苏丹承认东正 教在圣地的地位,俄国又提出保 护教徒的要求,土耳其拒绝。 1853年6月俄对土不宣而战。1854 年1月英法加入占领克里米亚。 1856年签订巴黎合约。俄国消弱, 英法优势地位确立,维也纳体系 就此瓦解。
四、东方问题与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 1、东方问题的缘起
2、东方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大国矛盾
列强在争 夺土耳其 遗产的过 程中,存 在着一系 列矛盾, 如俄英矛 盾、俄法 矛盾、英 法矛盾、 列强与土 耳其的矛 盾、土耳 其与其附 属国的矛 盾。
列强争夺的 重点Fra Baidu bibliotek中在 黑海两海峡 和巴尔干半 岛,它是东 方问题的核 心。
对维也纳体系的新看法
• 维也纳体系有均势和王权认同两大支柱, 有四国同盟、神圣同盟和“欧洲协调”三 大机制。维也纳体系必然灭亡原因如下: • 第一、维也纳体系的均势是欧洲的均势, 但不是欧洲国家的均势,更不是世界的均 势。一方面,对殖民地占有的不同势必引 起各国力量的不均衡增长和其它国家对英、 俄的疑惧。另一方面,为争夺利益,各国 间尤其是英俄势必发生持续不断的冲突。 历史事实已证明,维也纳体系从未在欧洲 以外发生过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