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设计优选稿

合集下载

桩基础及筏板施工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定稿)

桩基础及筏板施工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定稿)

二、 桩基工程
柴油锤锤重选择表
预制桩施工
二、 桩基工程
预制桩施工
静压桩机选择应考虑哪些参数?
(1) 压桩机型号、桩机质量(不含配重)、最大压桩力等; (2) 压桩机的外型尺寸及拖运尺寸; (3) 压桩机的最小边桩距及最大压桩力; (4 ) 长、短船型履靴的接地压强; (5) 夹持机构的型式; (6) 液压油缸的数量、直径,率定后的压力表读数与压桩力的对应关系; (7) 吊桩机构的性能及吊桩能力。
(4)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深度: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 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
(5)基桩最小中心距:见下表
二、 桩基工程
桩的最小中心距
桩基设计
二、 桩基工程
桩基设计
估算高层建筑桩数?
(1) 竖向总荷载估算: 高层建筑荷重标准值:框架结构:1.2-1.4 t/m2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1.4-1.6 t/m2 剪力墙、筒中筒:1.6-1.8 t/m2
二、 桩基工程
桩型选择
上海中心的桩基选型
• 钢管桩质量易保证,桩身强度与刚度高,能进入较深的持力层获得较 高承载力。已在两幢超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 得到成功应用。
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桩基概况
二、 桩基工程
桩型选择
选型分析
• 钢管桩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挤土效应,必然对临近的道路、建构筑物等 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由于要穿越深厚砂层,受静压法施工能力的 限制势必采用锤击法,将产生巨大的噪音。
二、 桩基工程
桩基施工
桩基施工方法有哪些?
(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锤击沉桩、静压沉桩; (2) 灌注桩:灌注桩按成孔方法不同,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 桩、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沉管灌注桩和内夯沉管灌注桩、干作业灌 注桩等。

关于桩基础+筏板基础中桩偏位的处理方法构想

关于桩基础+筏板基础中桩偏位的处理方法构想

关于15#桩偏位的处理方法构想
我司在XX#楼桩基施工中,15#桩偏位较大,往南面偏1.4米,往东面偏0.46米,导致上部剪力墙构件有一端无法落在15#桩上。

我司提出采用钢筋加强带转化受力节点的方法处理,由于没有原始的结构计算数据,构想仅供参考,一切以结构验算为准。

采用此方法的缘由如下:
1、本工程采用的是桩基+筏板的基础形式,结构受力体系一般为上部荷载通过剪力墙构件传递到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再传递到桩基础,桩基础与筏板共同受力。

2、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在常规设计条件下,桩间土仍承担上部荷载,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超孔隙水压力产生,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桩和桩间土承担上部荷载,且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桩和桩间土承但上部荷载比例保持不变。

在建筑物完工时可分但小于上部总荷载的26%。

3、本钢筋加强带因为为15#桩偏位,导致现桩位不在上部构件剪力墙下,故进行钢筋补强,采用1400*900*5000的加强钢筋带,本钢筋加强带放置于原筏板钢筋的面筋与底筋之间,剪力墙构件的竖向钢筋放置在加强带的底筋上,以6#桩和15#桩作为钢筋加强带的支座,使得上部剪力墙构件的荷载能大部分传递到钢筋加强带上,再传递到现有的15#桩与6#桩上,与筏板一同承担荷载。

广西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李伟宁
2018、10、30。

桩筏基础设计范文

桩筏基础设计范文

桩筏基础设计范文桩筏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工程设计方案,用于解决土壤承载力较低、沉降变形大的问题。

下面是一份桩筏基础设计范文,供参考。

一、工程背景和目标:城市规划建设了一座高层建筑,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需要进行桩筏基础设计。

设计目标是确保基础的承载力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并控制基础的沉降变形在合理范围内。

二、土壤调查和分析:对工程所在地进行全面的土壤调查,包括土壤采样和实验室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地下土层的厚度、类型、黏性和承载力等参数,以及地下水位和地震活动等特点。

三、桩筏基础形式选择:根据土壤调查结果和建筑物的要求,选择桩筏基础形式。

考虑到土层较浅且承载力较低,决定采用桩筏基础。

同时,基础的类型为刚性桩筏基础,以确保基础的刚度和承载力。

四、基础尺寸计算:根据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土壤承载力和基础形式选择,进行基础尺寸计算。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下土壤的承载力计算出单个桩的承载力,然后根据单个桩的承载力计算桩的数量和间距。

五、桩筏基础设计:根据基础尺寸计算结果和土壤条件,进行桩筏基础的具体设计。

设计桩的直径和长度,确定桩的材料和制作工艺。

根据桩的数量和间距,设计桩筏的尺寸、厚度和布置方式。

六、基础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制定基础施工方案。

包括桩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等。

考虑到基础的稳定性,决定采用预制桩的施工方法,并在地下土层泥层上设置钢板桩。

七、基础检测和监测:在基础施工过程中,进行基础检测和监测。

对桩的制作质量进行抽检,确保桩的质量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对基础的沉降和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八、基础验收和报告: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验收和报告。

对基础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编制基础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方案、计算结果、施工方案和监测数据等。

九、风险控制和优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根据施工和监测数据,进行基础设计的优化和改进。

广厦基础设计

广厦基础设计

桩筏和筏板基础设计
桩筏和筏板基础设计的流程(以AutoCAD基础 软件为例):
生成基础数据 读取基础数据 填写桩 筏和筏 板基础 信息 (总体 信息)
确定筏板边界
进行桩筏和筏 板基础设计 计算筏基
布置荷载
划分单 元
查看结果
桩筏和筏板基础设计
【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
【板的变形方式(0柔性,1刚性)】0为柔性板,板按弹 性变形计算;1为刚性板,板按刚性板变形计算,满足平面外
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设计功能:
适用的桩基础包括:单柱(矩形柱、异形柱等)下的桩基 础、多柱下的桩基础、墙下的桩基础、多墙柱下联合桩基础和 基础承台上的墙柱之间可以布置拉梁。 采用墙柱底组合后内力计算,单柱下桩基础的单桩轴力采 用《基础规范》 8.5.4条计算,其他类型桩基础的单桩轴力采 用通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 自动根据承台上墙柱的荷载中心来确定承台中心,通过迭 代求桩数和承台厚度 ,并自动生成桩基础平面图、承台大样 表和文本计算结果。 可进行沉降计算,并考虑基之间的影响。
【基底以下土的重度】用于 承载力修正公式,地下水位以下 取浮重度。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 度】用于承载力修正公式,地下 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扩展基础设计
【基础宽度和深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和ηd 】,可以查看 基础规范5.2.4条:
扩展基础设计
地基承载力修正公式可以查看基础规范5.2.4条:
弹性地基梁设计
弹性地基梁设计功能:
适用于弹性地基梁结构,梁杆件的截面形式可为矩形、 T形和倒T形。 利用文克儿假定导出弹性地基梁的单元刚度矩阵,用矩 阵位移法计算弹性地基梁在上部单工况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内 力,单工况内力组合后计算截面配筋。 可选择按图形方式或者文本方式输出计算结果,自动生 成平法表示的梁平面施工图 可进行沉降和回弹计算。

《筏板基础》课件

《筏板基础》课件

筏板基础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高层建筑
由于高层建筑荷载较大, 筏板基础能够提供足够的 承载力,并有效减小建筑 物沉降。
软土地基
在软土地基上,筏板基础 能够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 减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提高地基稳定性。
大型工业厂房
对于大型工业厂房,筏板 基础能够提供稳定、均匀 的承载力,保证厂房的正 常运行。
详细介绍某桥梁工程的筏板基础施工, 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流程、施工 方法、质量检测等。
筏板基础施工安全措施
探讨如何保障筏板基础施工的安全, 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措 施等方面的要求。
某地铁车站的筏板基础应用
地铁车站筏板基础应用概 述
介绍地铁车站筏板基础应用的 概念、特点、适用范围和设计 原则。
筏板基础的优缺点
优点
整体性强、承载力高、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适用范围广 。
缺点
工程造价相对较高、施工难度较大、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
02 筏板基础的类型与设计
平板基础
平板基础是一种常见的筏板基础类型, 它通常由一块较大的混凝土板构成, 用于承载建筑物重量并分散压力。
平板基础的优点在于施工简便、成本 较低,且能够提供较大的承载能力。
垫层施工
在开挖好的基础上,铺设垫层材料,如砂 石、混凝土等,以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和稳 定性。
混凝土浇筑
在钢筋安装完成后,对筏板基础进行混凝 土浇筑,并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 和浇筑质量符合要求。
钢筋安装
在垫层上铺设筏板基础的钢筋,按照设计 要求进行绑扎和焊接,确保钢筋的位置、 间距和数量符合要求。
础设计。
箱形基础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 较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对 地质不均匀的适应性较强。

广厦 第六章 基础计算与设计

广厦 第六章 基础计算与设计

第七章基础计算与设计录入系统建模完成后,选择【生成计算数据】菜单,弹出对话框,选择【生成基础CAD数据】,当进入【基础CAD】后才能显示平面图形。

进入【基础CAD】后,选择【读取墙柱底力】菜单,弹出对话框,选择读取GSSAP计算的上部结构产生的墙柱底内力。

图7—1 基础平面图窗口广厦基础CAD能处理如下扩展基础、桩基础、弹性地基梁以及桩筏、筏板基础。

7.1扩展基础设计扩展基础可以设计单、多柱扩展基础、墙下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墙柱下扩展基础和联合扩展基础成台上的梁。

扩展基础设计流程:1、【读取墙柱底力】;2、填写扩展基础【总体信息】;3、【基础设计】选择扩展基础设计:确定基础形式——单柱阶式、单柱锥式、多柱阶式、多柱锥式或墙下条基,弹出基础参数对话框,填写对话框参数;4、布置扩展基础;5、查看文本计算结果。

7.1.1扩展基础总体信息首先点按屏幕上方的【总体信息】弹出对话框,进入【扩展基础总体信息】图7—2 扩展基础总体信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输入修正前的承载力,可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若输入修正后的承载力,则宽度和深度修正系数值填为零。

【基底以下土的重度】用于承载力修正公式,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用于承载力修正公式,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基础宽度和深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和ηd】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表表7—1土的类别ηbηd淤泥和淤泥质土0 1.0 人工填土e或I L大于等于0.85的粘性土0 1.0红粘土含水比αw>0.8含水比αw≤0.80.151.21.4大面积压实填土压实系数大于0.95,粘粒含量ρc≥10%的粉土最大干密度大于2.1t/m3的级配砂石1.52.0粉土粘粒含量ρc≥10%的粉土粘粒含量ρc<10%的粉土0.30.51.52.0e及I L均小于0.85的粘性土粉砂、细砂(不包括很湿与饱和时的稍密状态)中砂、粗砂、砾砂和碎石土0.32.03.01.63.04.4注:1 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石,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土类取值;其他状态下的岩石不修正;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ηd取0。

桩筏基础设计

桩筏基础设计

桩筏基础设计.txt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

不敢跟他说话却一遍一遍打开他的资料又关上。

用了心旳感情,真旳能让人懂得很多事。

╮如果有一天,我的签名不再频繁更新,那便证明我过的很好。

桩筏基础的设计与成本控制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建筑基础设计方法越来越多,目前由于基础设计是一种粗放的设计,对桩筏基础的理论及方法不十分完善。

规范要求桩筏基础设计均要满足桩基础和筏板基础的要求,现就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好桩筏基础的设计与成本控制与大家进行探讨。

关键词:桩筏基础设计成本控制在目前的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由于对桩筏基础的设计缺少经验,或对桩基础规范运用不灵活,不能根据地质条件对桩筏基础共同工作进行合理设计,而仅采用桩基受力形式忽略土的共同作用,造成不必要的项目成本增加(主要是基础成本)。

一、当今现状设计的方法1、设计人员对桩筏基础设计概念理解不清,不能灵活应用规范,如对有地下水或地下水高的桩筏基础设计时均采用不考虑地基土对筏板的作用,全部采用桩承担上部荷载。

2、在常规设计方法时把上部结构和基础作为两个独立单元分别考虑,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求得上部结构内力和基础反力,然后把反力作用在弹性地基的基础上计算基础的内力,这种设计方法没有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

没有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的作用,从而导致基础设计过于偏于保守。

3、有的由于计算不当而使用了厚筏。

高层建筑设计中,采用桩筏基础时,对于筏板厚度的采用往往争议较大。

有采用很厚的,有采用较薄的;有的规程甚至提出,应当使每层建筑不小于多少厚度的。

对于筏板厚度的确定,传统上是凭经验假定,然后再进行冲剪验算。

这实际上说明目前在筏板厚度确定的问题上,并没有什么方法。

由此难免造成当前在高层建筑中的筏厚不少超过1.5m的,个别的厚度竟达4m 的不合理现象。

所以筏板减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确定筏板厚度的问题,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减薄问题。

在桩筏筏厚的确定上,郭宏磊等采用了一新的方法,即先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考虑筏板的抗裂性与差异沉降来定出一筏厚值,然后再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考虑冲切能力加以验算,如果发现板厚过小,此时再加厚也为时不晚,由于先走一步的原因,到了后面也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保证。

广厦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

广厦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

第3章 桩基础设计1 快速入门广厦建筑结构CAD 安装后,在Exam 子目录下有一个工程实例:基础.prj 。

工程师在用录入系统生成基础 CAD 数据并用SSV 计算后,可参考如下输入要点, 快速掌握桩基础的设计方法。

实例见:基础.prj ,平面如下:^12进入“广厦基础CAD 。

选择“读取墙柱底力”菜单,弹出对话框,选择读取 SSV 计算的上部结构墙 柱底内力。

选择“总体信息 桩基础总体信息”菜单,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桩基础总 体信息。

桩基础总体信息厂人工挖孔灌注桩广高强磴预应力背桩C2ClCSCIOC1LC3C506Ci基础上土的重度IS桩类型;沂萱灌注桩承台的親凝土强度等级(15-80)C 钻肿)孔濯注桩 承台的钢筋保护展厚度30■'钢筋膛方型桩 桩端阻力比0.50 厂考虑承台重屋01.50匸二購屋[二!取消1.1单柱下桩基础设计点按基础设计一桩基础设计一单柱桩基”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单桩竖 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500kN 和单桩竖向抗拉承载力特征值 400kN 。

确认后,光标窗选柱1和柱11,自动布置和计算柱1和柱11单柱桩基 础,并自动填写桩基础承台大样表。

绘图板上出现:I ;aIII1列 poc■ J O. 0I 15 000列数|3取消g 桩以上参数桩数冋确走 ]1.2墙下桩基础设计光标窗选墙16,自动布置和计算墙16下桩基础,并自动填写桩基础承台大样表。

绘图板上出现:ZJ3-<00/hzf 15. 000 -_/——300. 0HT1.3多柱下桩基础设计点按基础设计一桩基础设计一多柱桩基”,弹出对话框确认后,光标窗选柱4和柱12,回车,自动布置和计算柱4和柱12下桩基础,并自动填写桩基础承台大样表。

绘图板上出现:ZT3-1001.4多墙柱下桩基础设计光标窗选柱6和墙17,回车,自动布置和计算柱6和墙17下桩基础, 并自动填写桩基础承台大样表。

绘图板上出现:ZT9-400窗选或单选要标注承台ZJ2-400。

CFG桩复合地基与筏板基础的工程设计

CFG桩复合地基与筏板基础的工程设计

CFG桩复合地基与筏板基础的工程设计摘要:在我国,由于早期的建筑物通常为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少之又少,所以普遍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桩基础已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形式。

这主要是因为桩基础设计简便,工艺成熟利于应用。

另一方面,由于高层建筑竖向荷载比多层建筑要大很多,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也因为建筑高度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这就要求基础和地基在协同工作时能提供较高的水平和竖向承载力,并将沉降和倾斜控制在规范的限值之内。

桩基础就是众多基础形式中最理想的基础形式。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地基处理;沉降引言对高层建筑而言,应用的较多的是桩筏基础和经人工处理的复合地基。

在商业建筑中,工程造价是基础方案确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总的来说桩筏基础造价要比筏板基础造价增加10%~20%,经人工处理的复合地基造价要比未经处理的天然地基造价增加5%~15%,而地基处理方面应用最多的就是CFG桩复合地基。

由于CFG桩复合地基比桩基础更有价格优势,所以CFG人工复合地基受到越来越多地产开发商的青睐,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上部结构-基础-CFG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CFG桩复合地基是当前工程中应用相对广泛的一种人工地基,它具有工艺成熟、成本低等优点。

CFG桩复合地基和筏板基础的设计与桩筏基础和天然地基有很多不同之处。

在设计上除了需要考虑上部结构-筏板基础-CFG复合地基的相互作用之外,还要考虑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共同工作机理。

在设计过程中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地基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之间既传递荷载又互相约束。

上部结构通过竖向构件将荷载传递给筏板,筏板又传递给地基。

除此之外,筏板还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利用筏板自身的刚度调节不均匀沉降。

所以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4.22条中规定了筏板的整体挠度值不宜大于0.05%,主楼筏板边与相邻地下车库柱的沉降差不应大于主楼墙边与相邻柱距离的0.1%。

广厦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设计

广厦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设计

第5章桩筏和筏板基础设计1快速入门广厦建筑结构CAD安装后,在Exam子目录下有一个工程实例:基础.prj;工程师在用录入系统生成基础CAD 数据并用SSW计算后,可参考如下输入要点,快速掌握桩筏和筏板基础的设计方法;实例见:Exam\基础.prj,平面如下:进入“广厦基础CAD”;选择“读取墙柱底力”菜单,弹出对话框选择读取SSW计算的上部结构墙柱底内力;选择“总体信息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菜单,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N/m2;1.1平板式筏基设计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角点定边”,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边界挑出长度1000mm;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②、③和④,回车结束选择角点;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划分单元”,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筏板”,光标点选所要计算的筏板;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简图”,光标选择“板节点正最大挠度线”,显示最大挠度等值线;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文本结果”,显示剪力墙下的地梁计算结果和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结果,同时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剪力墙下没有地梁时CAD自动布置地梁,在计算时剪力墙底各工况轴力作为梁荷载参与计算,各工况弯矩作为梁两端节点弯矩参与计算,工程师可增加梁高以考虑剪力墙刚度对筏板的影响;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不满足时,可局部加柱帽或加大板厚;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贯通板筋”,光标点选点①和②确定贯通板面筋和底筋的两端点,输入面筋D14200和底筋D12150,再点选点③和④确定标注起点和终点,最后点选点⑤指定文字标注的位置,输入标注值,回车即可,绘图板上出现:同理布置垂直方向的贯通板筋,绘图板上出现:1.2梁式筏基础设计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角点定边”,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边界挑出长度1000mm;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②、③和④,回车结束选择角点;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弹性地基梁布置和计算─轴线地梁”,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筏板肋梁选项,输入梁肋宽200mm;确认后,光标窗选整个平面,梁板的布置没有先后次序;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划分单元”,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筏板”,光标点选所要计算的筏板;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简图”,弹出对话框,光标选择“板节点正最大挠度线”,显示最大挠度等值线;光标选择“梁配筋”,第一行显示梁的左中右截面的面筋cm2,第二行显示左中右截面的底筋cm2和端部箍筋cm2/0.1m;点按对话框中“清除显示”按钮,光标选择“板冲切和剪切比”,当数值小于1显示红色,不满足要求;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文本结果”,显示地梁计算结果和底板受冲切验算结果,同时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贯通板筋”,光标点选点①和②确定贯通板面筋和底筋的两端点,输入面筋D14200和底筋D12150,再点选点③和④确定标注起点和终点,最后点选点⑤指定文字标注的位置,输入标注值,回车即可,绘图板上出现:同理布置垂直方向的贯通板筋,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一点底筋”,光标点选点①,点按“基础设计─弹性地基梁施工图绘制─生成梁图”,弹出对话框确认后自动生成梁的平法施工图;绘图板上出现:1.3桩筏基础设计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角点定边”,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边界挑出长度1000mm;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②、③和④,回车结束选择角点,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参数布桩”,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布置多根桩,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划分单元”,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筏板”,光标点选所要计算的筏板;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简图”,光标选择“板节点正最大挠度线”,显示最大挠度等值线;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文本结果”,显示剪力墙下的地梁计算结果和桩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结果,同时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剪力墙下没有地梁时CAD自动布置地梁,在计算时剪力墙底各工况轴力作为梁荷载参与计算,各工况弯矩作为梁两端节点弯矩参与计算,工程师可增加梁高以考虑剪力墙刚度对筏板的影响;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不满足时,可局部加柱帽或加大板厚;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贯通板筋”,光标点选点①和②确定贯通板面筋和底筋的两端点,输入面筋D14200和底筋D12150,再点选点③和④确定标注起点和终点,最后点选点⑤指定文字标注的位置,输入标注值,回车即可,绘图板上出现:同理布置垂直方向的贯通板筋,绘图板上出现:1.4梁桩筏基础设计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角点定边”,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边界挑出长度1000mm;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②、③和④,回车结束选择角点;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弹性地基梁布置和计算─轴线地梁”,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筏板肋梁选项,输入梁肋宽200mm;确认后,光标窗选整个平面,梁板的布置没有先后次序;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参数布桩”,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布置多根桩,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划分单元”,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筏板”,光标点选所要计算的筏板;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简图”,弹出对话框,光标选择“板节点正最大挠度线”,显示最大挠度等值线;光标选择“梁配筋”,第一行显示梁的左中右截面的面筋cm2,第二行显示左中右截面的底筋cm2和端部箍筋cm2/0.1m;点按对话框中“清除显示”按钮,光标选择“板冲切和剪切比”,若数值小于1显示红色,不满足要求;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文本结果”,显示地梁计算结果和底板受冲切验算结果,同时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贯通板筋”,光标点选点①和②确定贯通板面筋和底筋的两端点,输入面筋D14200和底筋D12150,再点选点③和④确定标注起点和终点,最后点选点⑤指定文字标注的位置,输入标注值,回车即可,绘图板上出现:同理布置垂直方向的贯通板筋,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一点底筋”,光标点选点①,点按“基础设计─弹性地基梁施工图绘制─生成梁图”,弹出对话框确认后自动生成梁的平法施工图;绘图板上出现:2详细功能2.1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输入修正前的承载力,可进行宽度和深度的修正;若输入修正后的承载力,则宽度和深度的修正系数值填为零;2)承载力修正用的基底埋深基础埋置深度m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土抗震承载力用于承载力修正公式,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5)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用于承载力修正公式,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a.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石,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土类取值;其他状态下的岩石不修正;b.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基础规范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ηd取0;7)基础上土的重度用于计算土的自重;8)基础上土的厚度用于计算土的自重;9)0为柔性板,板按弹性变形计算;1为刚性板,板按刚板变形计算,满足平面外无限刚要求;梁筏基础必须设为柔性板,否则计算不出梁内力;11)桩顶和板的连接12)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到C80,可采用非标准混凝土,如C18,强度自动按插值计算;13)梁纵筋强度级别2为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3为I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14)梁箍筋强度级别1为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210N/mm2,2为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3为I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15)梁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16)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到C80,可采用非标准混凝土,如C18,强度自动按插值计算;17)板钢筋强度级别2为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3为I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18)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19)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到C80,可采用非标准混凝土,如C18,强度自动按插值计算;预制桩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予应力桩不应低于C40;20)桩钢筋强度级别2为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3为I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21)桩钢筋保护层厚度2.2确定筏板边界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角点定边功能:根据所选角点和每边的挑出长度确定边界线命令:Bound1)各边挑出长度相同点按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边界挑出长度指定边界第1角点或P边界挑出长度<退出>:点选边界第1角点指定边界第2角点<取消>:点选边界第2角点指定边界第3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点选边界第3角点指定边界第4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点选边界第4角点指定边界第5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回车,结束,形成4边筏板2)各边挑出长度不同点按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第1边挑出长度指定边界第1角点或P边界挑出长度<退出>:点选边界第1角点指定边界第2角点<取消>:点选边界第2角点指定边界第3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输入P,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第2边挑出长度指定边界第3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点选边界第3角点指定边界第4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点选边界第4角点指定边界第5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回车,结束,形成4边形筏板2.3移动筏板和洞口边界线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移动边线功能:根据移动距离,调整筏板和洞口边界线命令:MoveBound移动距离mm正值往外,负值往内<500>: 输入移动距离选择要移动的边界线或P移动距离<退出:单选、窗选和交选要移动的筏板和洞口边界线移动距离为正值时筏板或洞口增大,负值时筏板或洞口缩小;2.4板上开洞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板上开洞功能:选择角点,输入多边形洞口命令:Hole指定板洞口第1角点<退出>: 点选第1角点指定板洞口第2角点<取消>: 点选第2角点指定板洞口第3角点<结束>: 点选第3角点指定板洞口第4角点<结束>: 点选第4角点指定板洞口第5角点<结束>: 回车,结束,形成4边形洞口2.5划分有限元网格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划分单元功能:指定筏板,划分有限元网格命令:Cell点取此命令,弹出划分单元参数对话框;1)最大间距单元的最大边长;2)最小间距只用于矩形剖分,参数约束4边形单元的最小边长,所以程序不会划分出边长小于最小间距的单元;因此,柱中心点、桩中心点或者梁端点可能没有与之对应的节点,这时,柱中心点、桩中心点或者梁端点用最近的节点代替,并且在有限元计算时没有考虑这种情况的偏心;另外,梁两个端点可能对应同一个节点,程序在有限元计算的时候会出错,所以最小间距不能太小;3)与水平夹角只用于矩形剖分,为划分后的4边形单元与X轴的夹角;4)筏板厚度剖分后单元的缺省厚度;5)剖分方式有两种方式选择,当一种自动剖分方法剖出的单元不理想时,可采用另一种剖分方法;确定后命令行提示:选择要划分单元的筏板或承台<退出>:选择要划分单元的筏板或承台2.6计算筏基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计算筏基功能:运行有限元计算模块命令:CompSlab选择要计算的筏板或承台<退出>:单选、窗选和交选筏板或承台2.7删除基础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删除基础功能:删除筏板、扩展基础和桩基础基础,并自动删除扩展基础表和桩剖面大样表中内容命令:DelFound选择要删除的承台<退出>: 单选,窗选或交选承台,自动删除所选基础选择要删除的承台<退出>: 回车,退出也可采用删除图元的Erase命令来删除;2.8内筒冲切和剪切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内筒冲剪功能:选择角点,计算和输出多边形内筒的冲切和剪切命令:PolyPunchShear指定内筒第1角点<退出>: 点选第1角点指定内筒第2角点<取消>: 点选第2角点指定内筒第3角点<结束>: 点选第3角点指定内筒第4角点<结束>: 点选第4角点指定内筒第5角点<结束>: 回车,结束,计算和输出多边形内筒的冲切和剪切2.9修改板单元厚度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修改板厚功能:修改板单元厚度命令:ModSlabT板厚mm<400>:输入厚度选择要修改板厚的单元或P板厚<退出>:单选、窗选和交选板单元2.10修改墙柱底内力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改柱底力功能:修改被选中的墙柱在单工况下内力,并自动修改相关的基本组合、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内力命令:ModColForc单选要修改内力的墙柱<退出>: 单选墙肢或柱,弹出如下对话框修改墙柱单工况内力和选择工况柱弯矩和剪力正向根据柱的局部坐标方向确定,墙肢弯矩和剪力正向根据墙肢的局部坐标方向确定,墙内点I到J为局部坐标的Y方向,选“录入柱号”时可显示墙内点号;修改后自动重新进行本墙柱的内力组合;2.11布置面荷载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面荷载功能:布置多边形面荷载命令:PolygonLoad弹出如下对话框修改荷载值和选择工况;指定面荷第1角点或P面荷值<退出>: 点选第1角点指定面荷第2角点或P面荷值<取消>: 点选第2角点指定面荷第3角点或P面荷值<结束>: 点选第3角点指定面荷第4角点或P面荷值<结束>: 点选第4角点指定面荷第5角点或P面荷值<结束>: 回车,结束,形成4边形面荷值在计算时,板单元只要有1个角点在面荷载围成的区域内,面荷值就被赋给板单元;2.12布置集中力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集中力功能:布置集中力命令:ConForce弹出如下对话框修改荷载值和选择工况;指定集中力位置或P集中力值<退出>:点选集中力位置在计算时,集中力就近赋给节点;2.13布置集中弯矩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集中弯矩功能:布置集中弯矩命令:ConMoment弹出如下对话框修改荷载值和选择工况;指定集中弯矩位置或P集中弯矩值<退出>:点选集中弯矩位置在计算时,集中弯矩就近赋给节点;2.14删除荷载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删除荷载功能:删除布置的荷载命令:DelLoad选择要删除的荷载<退出>:单选、窗选或交选荷载2.15布置矩阵排列的桩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参数布桩功能:按指定的参数在边界线内布置群桩命令:ParPile弹出布桩参数对话框,设置与水平夹角、X向间距和Y向间距;确定后命令行提示:指定布桩定位点或P布桩参数<退出>:P 输入P,弹出对话框输入桩参数指定布桩定位点或P布桩参数<退出>:用光标选择定位点,程序自动按指定参数布置群桩2.16在一条直线上布桩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两点布桩功能:按指定的参数在一条直线上布桩命令:TwoPile点取此命令,弹出布桩参数对话框,设置布桩数量和桩本身的参数;确定后命令行提示:指定布桩数量<1>:3 输入3根桩指定布桩起点或P布桩参数<退出>:用光标选择布桩起点指定布桩终点<取消>:用光标选择布桩终点,程序自动按指定数量等分布桩布桩位置不包括起点和终点;2.17选择一点布桩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一点布桩功能:在指定点上布桩命令:OnePile指定布桩点或P改桩参数<退出>:用光标选择布桩点,程序自动按当前桩参数在指定点布桩2.18删桩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删桩功能:删除指定的桩命令:DelPile选择要删除的桩<退出>:单选、窗选和交选桩,删除选中的桩2.19修改桩径、桩长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改桩参数功能:更改指定桩的参数桩径、桩身长度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命令:ModPilePar弹出布桩参数对话框,设置桩本身的参数;确定后命令行提示:选择要更改参数的桩<退出>:单选、窗选和交选桩,选中的更改为当前参数框内的参数2.20显墙柱底内力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显柱底力功能:弹出对话框显示墙柱在内力组合前后和计算基础的内力命令:ShowColForce选择“清除显示”按钮取消当前显示墙内力,只有在墙柱下布置扩展基础或桩基础后才能显示控制基础的基本组合和标准组合墙柱内力,否则内力显示为零,其它基础此选项无意义;基本组合和标准组合墙柱内力包含地震时,轴力后有“震”字;2.21显示计算简图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显示简图功能:弹出对话框显示桩筏和筏板计算简图命令:ShowSimple显梁编号:此编号对应文本结果中的梁编号,B12为12号梁,可点按屏幕左边工具栏中“寻找构件”按钮,根据编号定位梁的位置;显梁荷载:恒荷载值kN/m为梁上填充墙自重,是标准值,梁本身的自重由CAD自动计算;显梁尺寸:单位为cm,50100为500mmX1000mm矩形梁截面尺寸,5010020040为形或T形梁截面尺寸,梁肋宽500mm,梁高1000mm,翼缘宽2000mm,翼缘根部高400mm;显梁配筋:2-15-39-0-11/3.1第一行2-15-3显示梁的左中右截面的面筋cm2,第二行9-0-11显示左中右截面的底筋cm2,第二行3.1显示端部箍筋cm2/0.1m;显梁内力:35/-75/3089/-40/7028/T10/25第一行和第二行为弯矩包络图,第一行35/-75/30显示梁左中右截面最小弯矩kN.m,第二行89/-40/70显示梁左中右截面最大弯矩kN.m,第三行28显示梁左端剪力,25为右端剪力kN,T后的10为最大扭矩kN.m;板节点正最大挠度:为标准组合内力作用下的最大向下位移,求最大位移时,地震作用组合下的位移除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后才与非地震作用组合下的位移比较,显示的位移已除过了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显示红色表示反力超过修正后的承载力;板节点负最大挠度:为标准组合内力作用下的最大向上位移,求最大位移时,地震作用组合下的位移除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后才与非地震作用组合下的位移比较,显示的位移已除过了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设计应避免出现向上的位移;最大反力:为标准组合内力作用下的最大反力,单位kN/m2;求最大反力时,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反力除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后才与非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反力比较,显示的反力已除过了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显示红色表示反力超过修正后的承载力,经宽度和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显示在右下角的说明中;板节点内力:为基本组合内力作用下的内力,节点弯矩和剪力的方向由整体坐标的X、Y方向确定,数值为每米范围的弯矩和剪力,弯矩符号按材料力学确定,弯矩单位为kN.m/m,剪力单位为kN/m;板节点配筋:对应基本组合内力作用下的每米范围的配筋,单位为cm2/m;板的冲切比和剪切比:例如:4.32/3.224.32为板冲切比,3.22为板剪切比,数值小于1显示红色,不满足验算要求,需要增加板厚度,在文本计算结果中有验算过程;桩参数:显示桩径、桩长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桩内力:显示标准组合内力作用下的桩最大反力;板单元:显示单元网格;板重心和荷载中心的距离:荷载为墙柱底恒活载荷和用户布置的恒活荷载;板号:对应文本计算结果中冲切比和剪切比验算中的板号;桩号:对应文本计算结果中桩对板冲切验算中的桩号;2.22改变简图字高在“显示简图”的对话框内下方可控制字高,字高单位为mm;2.23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文本计算结果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文本结果功能: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文本计算结果命令:SlabResult自动生成文本形式的桩筏和筏板基础冲切计算结果、梁各截面计算结果,便于人工检查;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2.24同时布置板贯通面筋和底筋菜单位置:基础设计─筏板基础施工图绘制─贯通板筋功能:同时布置板贯通面筋和底筋命令:SlabRein1)布筋方向与板边界或直线垂直指定贯通面筋和底筋第1点<退出>: 单选贯通面筋和底筋起点指定贯通面筋和底筋第2点或N取消正交<取消>: 输入N,取消布筋方向与板边界或直线垂直指定贯通面筋和底筋第2点或Z正交<取消>: 输入Z,布筋方向与板边界或直线垂直2)布置板贯通面筋和底筋指定贯通面筋和底筋第1点<退出>: 单选贯通面筋和底筋起点指定贯通面筋和底筋第2点或N取消正交<取消>: 单选贯通面筋和底筋终点。

试论桩、筏形基础地下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

试论桩、筏形基础地下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

试论桩、筏形基础地下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王海军(江苏广厦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6)[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因此对桩,筏形基础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与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针对桩,筏形基础地下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方面提出了刚性防水与柔性防水相结合的防水施工方案,根据相关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且施工操作相对比较简单,能够让地下室功能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桩基础;筏形基础;地下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文章编号:2095-4085(2019)11-0019-02桩,筏形基础的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重点就是要将地下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做好,其中特别要处理桩头与底板混凝土接触的位置,如果地下水从接头位置渗入到底板结构,就会破坏整体结构,导致基坑出现渗漏现象,并且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也会使地下室使用功能受到影响,对上部结构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桩,筏形基础地下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

1工程概况本文所研究的是某地区内的住宅工程,单体建筑的总体面积为17000m2左右,建筑有地下一层,地下车库一层,两地下室连接,主要采用桩、筏板基础,其中筏板的标高是-6.5m,主要采用旋挖机械成孔灌注桩,基坑底面积为4000m2,地下室内需要进行防水施工的面积为10000m2o在该建筑物中的地下水水量较大,且存在压力水,在进行防水施工之前该建筑物已经进行了基坑,周围边坡支护等施工,并设置了相应的排水沟和集水井,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由于本工程具有地下水位较高且工期较紧的特点,因此为了让防水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本文主要根据国家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标准,确定设置;两道刚性防水以及一道三元乙丙橡胶防水柔性防水的复合防水施工方案,而且还使用了多道刚性防水柔性封边对重点桩基部位施工,这类施工方法的操作相对比较简单,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将桩基防水容易渗透的施工难题解决了,具有非常大的使用价值。

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比选方案

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比选方案

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比选方案一、引言建筑工程中,基础是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基础类型时,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工期要求等。

本文将讨论筏板基础和桩基础的比选方案,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筏板基础1. 定义筏板基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基础形式,它通过在地基上铺设一层钢筋混凝土板,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散到地基上。

2. 优点筏板基础的主要优点包括:- 承载能力强,适用于大型建筑物;- 抗震性能好,能有效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施工便捷,工期相对较短;- 维修和改造方便,可减少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3. 缺点然而,筏板基础也存在一些缺点:- 对地基要求高,需要较好的地质条件;- 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相对较大。

三、桩基础1. 定义桩基础是一种通过在地下打入桩体,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桩周土层的基础形式。

2. 优点桩基础的主要优点包括:- 适用性广泛,可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 承载能力强,适用于大型建筑物;- 抗震性能好,能有效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施工过程可控性好,可进行质量监控。

3. 缺点然而,桩基础也存在一些缺点:- 施工周期长,工期相对较长;- 对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较大。

四、比选方案在比选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地质条件:如果地质条件较好,土层均匀且承载能力较强,筏板基础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如果地质条件较差,土层不均匀或承载能力较弱,桩基础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2. 建筑物荷载:如果建筑物荷载较大,桩基础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它的承载能力更强。

3. 工期要求:如果工期较紧,筏板基础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它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

4. 维修和改造:如果未来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维修和改造,筏板基础更方便,因为它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较小。

五、结论在选择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工期要求和维修改造等因素。

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比选方案

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比选方案

筏板基础和桩基础比选方案一、引言在建筑工程中,基础是保证建筑物稳定的重要部分。

而在选择基础类型时,有两种常见的方案:筏板基础和桩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两种基础类型进行比选,以帮助工程师们在实际项目中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二、筏板基础1. 定义筏板基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基础类型。

它通过将混凝土扩展成一块大型平板,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散到地基上,从而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

2. 优点筏板基础具有以下优点:- 承载能力强:由于筏板基础分散了建筑物的荷载,使地基承受的压力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承载能力。

- 抗震性能好:筏板基础的平整表面有助于抵抗地震力的作用,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 施工简便:相对于桩基础,筏板基础的施工难度较低,所需时间和人力成本相对较少。

3. 缺点筏板基础也存在以下缺点:- 适用范围有限:筏板基础适用于较大荷载的建筑物,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土层较差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能不适合采用筏板基础。

- 地基沉降:由于筏板基础的扩展面积较大,地基沉降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物的不平衡,需要进行补充加固。

三、桩基础1. 定义桩基础是另一种常见的基础类型,它通过在地下打入桩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桩基础根据桩的材料和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钢筋混凝土桩、木桩等。

2. 优点桩基础具有以下优点:- 适应性强:桩基础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类型,特别适合于较差的土质或高地下水位的地区。

- 空间利用率高:相对于筏板基础,桩基础的承载能力更大,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

3. 缺点桩基础也存在以下缺点:- 施工复杂:相对于筏板基础,桩基础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增加了施工成本和时间。

- 经济性差:在一些小型建筑物或荷载较轻的情况下,桩基础的使用可能过于昂贵,不符合经济性要求。

四、比选方案在实际项目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1. 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判断土质情况和地下水位,选择适合的基础类型。

地基基础概念设计三2筏形基础pp稿

地基基础概念设计三2筏形基础pp稿

2020/5/7
29
• e 由于主楼荷载扩散范围的 有限性和地基变形的连续性, 在通常的楼层范围内,对于同 一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上的并 列多塔楼,应用叠加原理计算 基础的沉降变形和地基反力是 可行的。
2020/5/7
30
• f 随着塔楼彼此间位置的 不同以及塔楼层数的差异, 对于基础筏板表现出的不规 则的变形特征,在筏板设计 时需要采用整体分析的方法 进行计算。
220
570 570 570 570 570
ABCD
570 570 570 570 570 570 570 570 570 570 57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0/5/7
23
Z
12 3 45 6 7
K
270
B
ABC DE FG H I
570 570 570 570 570 570 570 570
A: 1600kN, B:800kN
15 A:1600kN, B:1600kN
20 (mm)
2A3
主楼
4567
裙房 裙房 裙房
8 B 9 10
主楼
20以 看作是每个塔楼单独作用下地基反 力的叠加。
1
0
50 A:400kN, B:400kN 100 A:800kN, B:800kN
2020/5/7
12
研究结果还表明,板的极限抗
冲切强度在很大程度上与板的抗 弯强度有关,就像柱的轴压与弯 曲密切相关一样。目前,规范仅 以混凝土抗拉强度作为影响冲切 强度的主要因素,即仅用了混凝 土的弱点,而一点也不考虑钢筋 的抗力,因此计算结果是偏于保 守和安全的。
2020/5/7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厦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设计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第5章桩筏和筏板基础设计1快速入门广厦建筑结构CAD安装后,在Exam子目录下有一个工程实例:基础.prj。

工程师在用录入系统生成基础CAD数据并用SSW计算后,可参考如下输入要点,快速掌握桩筏和筏板基础的设计方法。

实例见:Exam\基础.prj,平面如下:进入“广厦基础CAD”。

选择“读取墙柱底力”菜单,弹出对话框选择读取SSW计算的上部结构墙柱底内力。

选择“总体信息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菜单,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kN/m2。

1.1平板式筏基设计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角点定边”,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边界挑出长度1000mm。

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②、③和④,回车结束选择角点。

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划分单元”,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筏板”,光标点选所要计算的筏板。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简图”,光标选择“板节点正最大挠度线”,显示最大挠度等值线。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文本结果”,显示剪力墙下的地梁计算结果和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结果,同时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

剪力墙下没有地梁时CAD自动布置地梁,在计算时剪力墙底各工况轴力作为梁荷载参与计算,各工况弯矩作为梁两端节点弯矩参与计算,工程师可增加梁高以考虑剪力墙刚度对筏板的影响。

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不满足时,可局部加柱帽或加大板厚。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贯通板筋”,光标点选点①和②确定贯通板面筋和底筋的两端点,输入面筋D14@200和底筋D12@150,再点选点③和④确定标注起点和终点,最后点选点⑤指定文字标注的位置,输入标注值,回车即可,绘图板上出现:同理布置垂直方向的贯通板筋,绘图板上出现:1.2梁式筏基础设计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角点定边”,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边界挑出长度1000mm。

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②、③和④,回车结束选择角点。

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弹性地基梁布置和计算─轴线地梁”,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筏板肋梁选项,输入梁肋宽200mm。

确认后,光标窗选整个平面,梁板的布置没有先后次序。

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划分单元”,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筏板”,光标点选所要计算的筏板。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简图”,弹出对话框,光标选择“板节点正最大挠度线”,显示最大挠度等值线。

光标选择“梁配筋”,第一行显示梁的左中右截面的面筋(cm2),第二行显示左中右截面的底筋(cm2)和端部箍筋(cm2/0.1m)。

点按对话框中“清除显示”按钮,光标选择“板冲切和剪切比”,当数值小于1显示红色,不满足要求。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文本结果”,显示地梁计算结果和底板受冲切验算结果,同时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贯通板筋”,光标点选点①和②确定贯通板面筋和底筋的两端点,输入面筋D14@200和底筋D12@150,再点选点③和④确定标注起点和终点,最后点选点⑤指定文字标注的位置,输入标注值,回车即可,绘图板上出现:同理布置垂直方向的贯通板筋,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一点底筋”,光标点选点①,点按“基础设计─弹性地基梁施工图绘制─生成梁图”,弹出对话框确认后自动生成梁的平法施工图。

绘图板上出现:1.3桩筏基础设计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角点定边”,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边界挑出长度1000mm。

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②、③和④,回车结束选择角点,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参数布桩”,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布置多根桩,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划分单元”,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筏板”,光标点选所要计算的筏板。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简图”,光标选择“板节点正最大挠度线”,显示最大挠度等值线。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文本结果”,显示剪力墙下的地梁计算结果和桩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结果,同时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

剪力墙下没有地梁时CAD自动布置地梁,在计算时剪力墙底各工况轴力作为梁荷载参与计算,各工况弯矩作为梁两端节点弯矩参与计算,工程师可增加梁高以考虑剪力墙刚度对筏板的影响。

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不满足时,可局部加柱帽或加大板厚。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贯通板筋”,光标点选点①和②确定贯通板面筋和底筋的两端点,输入面筋D14@200和底筋D12@150,再点选点③和④确定标注起点和终点,最后点选点⑤指定文字标注的位置,输入标注值,回车即可,绘图板上出现:同理布置垂直方向的贯通板筋,绘图板上出现:1.4梁桩筏基础设计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角点定边”,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边界挑出长度1000mm。

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②、③和④,回车结束选择角点。

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弹性地基梁布置和计算─轴线地梁”,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筏板肋梁选项,输入梁肋宽200mm。

确认后,光标窗选整个平面,梁板的布置没有先后次序。

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参数布桩”,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光标点选点①,布置多根桩,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划分单元”,弹出如下对话框:确认后,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筏板”,光标点选所要计算的筏板。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计算简图”,弹出对话框,光标选择“板节点正最大挠度线”,显示最大挠度等值线。

光标选择“梁配筋”,第一行显示梁的左中右截面的面筋(cm2),第二行显示左中右截面的底筋(cm2)和端部箍筋(cm2/0.1m)。

点按对话框中“清除显示”按钮,光标选择“板冲切和剪切比”,若数值小于1显示红色,不满足要求。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文本结果”,显示地梁计算结果和底板受冲切验算结果,同时输出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

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贯通板筋”,光标点选点①和②确定贯通板面筋和底筋的两端点,输入面筋D14@200和底筋D12@150,再点选点③和④确定标注起点和终点,最后点选点⑤指定文字标注的位置,输入标注值,回车即可,绘图板上出现:同理布置垂直方向的贯通板筋,绘图板上出现:点按“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一点底筋”,光标点选点①,点按“基础设计─弹性地基梁施工图绘制─生成梁图”,弹出对话框确认后自动生成梁的平法施工图。

绘图板上出现:2详细功能2.1桩筏和筏板基础总体信息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输入修正前的承载力,可进行宽度和深度的修正。

若输入修正后的承载力,则宽度和深度的修正系数值填为零。

2)承载力修正用的基底埋深基础埋置深度(m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4)用于承载力修正公式,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5)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用于承载力修正公式,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a.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石,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土类取值;其他状态下的岩石不修正;b.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基础规范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ηd取0。

7)基础上土的重度用于计算土的自重。

8)基础上土的厚度用于计算土的自重。

9)10)0为柔性板,板按弹性变形计算;1为刚性板,板按刚板变形计算,满足平面外无限刚要求。

梁筏基础必须设为柔性板,否则计算不出梁内力。

11)桩顶和板的连接12)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到C80,可采用非标准混凝土,如C18,强度自动按插值计算。

13)梁纵筋强度级别2为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3为I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

14)梁箍筋强度级别1为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210N/mm2,2为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3为I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

15)梁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16)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到C80,可采用非标准混凝土,如C18,强度自动按插值计算。

17)板钢筋强度级别2为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3为I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

18)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19)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到C80,可采用非标准混凝土,如C18,强度自动按插值计算。

预制桩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予应力桩不应低于C40。

20)桩钢筋强度级别2为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00N/mm2,3为III级钢,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

21)桩钢筋保护层厚度2.2确定筏板边界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及计算─角点定边功能:根据所选角点和每边的挑出长度确定边界线命令:Bound1)各边挑出长度相同点按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边界挑出长度指定边界第1角点或[P边界挑出长度]<退出>:点选边界第1角点指定边界第2角点<取消>:点选边界第2角点指定边界第3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点选边界第3角点指定边界第4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点选边界第4角点指定边界第5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回车,结束,形成4边筏板2)各边挑出长度不同点按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第1边挑出长度指定边界第1角点或[P边界挑出长度]<退出>:点选边界第1角点指定边界第2角点<取消>:点选边界第2角点指定边界第3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输入P,弹出如下对话框输入第2边挑出长度指定边界第3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点选边界第3角点指定边界第4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点选边界第4角点指定边界第5角点或[P下一边界挑出长度]<结束>:回车,结束,形成4边形筏板2.3移动筏板和洞口边界线菜单位置:基础设计─桩筏和筏板基础布置和计算─移动边线功能:根据移动距离,调整筏板和洞口边界线命令:MoveBound移动距离(mm)(正值往外,负值往内)<500>: 输入移动距离选择要移动的边界线或[P移动距离]<退出:单选、窗选和交选要移动的筏板和洞口边界线移动距离为正值时筏板或洞口增大,负值时筏板或洞口缩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