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制度的新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新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制度的新要求
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
普通高中是以育人为基本职能,整统了培养素质、辐射文化、服务社区、开展交流、发展自身等任务。
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有课程实施的行为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这就对学校、对老师都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对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见解:
1.新课程标准对学校管理的新要求
新课改是我国由应试向素质教育全面变革的重要标志。
素质教育的变革不仅仅是教师授课思路的变革,而且还包括硬件建设、价值取向,办学理念等各方面的变革,旧的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已出现了一些相对滞后的问题,这就给教学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根据新体制、新课标的要求,必须采取了一些既有创新性,又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
具体体现在规范教学规章制度、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素质化教育理念、教学成绩的差异化考核等方面。
1.1规范教学规章制度,创新教学管理,适应“课改”要求
规范教学规章制度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高中教学运行而言,教学制度就是高中办学的“规矩”,良好的教学运行机制就是“方圆”。
建立健全并不断规范教学中涉及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监管体系,是实现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形成学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
1.2具备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是这次教育变革的重要特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高中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教学运行质量,对于提高高中办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具体体现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引导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我,变重行政管理为重“人本”管理;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要赋予老师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旨在提高高中办学质量,提高教学运行效率,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
1.3体现素质化教育理念
素质化教育理念的实施要与新式教学管理制度相对应,为教师开展素质教学提供政策与理论支持。
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变重数量管理为重质量管理;创意性课堂的随意性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对于不参加高考科目可以以知识竞赛等活动来考核,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
以新课改的理念构建富有人文精神的创意性课堂,使教学工作获得新的活力,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1.4改革教学成绩的差异化考核,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建立以教师为主体,多方参与的发展性多元评价体系,变重“务实”管理为重“虚实”结合。
教学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较为完善而准确的考评体系,这种完善与准确主要体现在“奖惩分明”和“公平公正”两方面。
只有对不同工种工作队伍的工作业绩准确、平等、及时的评价与考核,才能保证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制定,才能保证规范化的管理能有效监督教学的运行。
不同科目不同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尤其是一部分教辅部门、教学管理部门以及不参加高考科目的教学工作等如何公平、公正的评价与考核,也是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要求。
一份有失公平的考核制度会严重影响到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当然也会影响到教学机制的良性运行。
1.5同时也要培养全体师生的竞争意识,变只重管理“教”为也重管理“学”,使师生员工懂得通过正常的自我完善提高竞争力。
2.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新课改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制约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老师本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能力对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
2.1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走出管理误区
“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倾注温暖的人文情怀,这是新课改中的一条重要主旨,就是注重教学管理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办学意识要体现在教学运行的各个环节。
要承认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确立教学能动观: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立教学自主观;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确立教学民主观;要承认学生中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确立教学个性观;要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确立教学创新观。
2.2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变化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当与时俱进,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以维持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可以通过激励、引导为课堂活动不断创造动力资源。
具体表现为: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管理;发扬民主,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坚持课堂教学管理目标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
2.3打造多元知识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任务》中提到,普通高中教材的核心目标是关注学生正确思想意识和社会意识感的形成;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这个核心目标的实现要求高中教师不但要做知识的传输者,而且要做具备高尚师德和多元知识结构的示范者。
新课程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
系和运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的人性化、生活化、整合化、弹性化对教师的角色要求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对教师的类型要求由“权威型、稳定型、单一型”转向“反思型、创新型、综合型”。
同时,由于教材体系的变化和教学目标、内容、结构、要求、知识呈现方式等的变化,面对教育理念与教材体系的变化,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必须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过程。
2.4善于合作,及时总结
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了解自己,尊重他人,既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又善于表达和交流,是当代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也是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
以合作小组和书写课题反思性学习报告的形式,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讨论、交流和表达的机会,这种多边合作互动,有利于激发集体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群体创造意识。
结合新课改的契机,要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力求让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提供学生终身学习的必备内容;以德育为灵魂,适应多样化社会需求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要,形成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设最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